第一篇:汉字的演变教案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 演变。【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记住商朝使用的 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地位。过程与方法: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 察和区分 事物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文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 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甲骨文;
2、小篆。
难点:
1、甲骨文评价;
2、草书、楷书、行书的形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课文引言。
2、教师引入:如果你不说话、不使用肢体语言,能快速准确地将一件事告诉你的同桌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字在这一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汉字是如何产生,如何演变的呢?
二、新课讲授
(一)甲 骨文
1、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出 示刻画符号若干,让学生研究。
2、问:什么叫 甲骨文?为什么要刻在龟甲、兽骨上?都刻了些什么?甲骨文的发现与识读有什么意义?
3、抽学生来汇报学习成果。指导学生识读(表格)、仿写 甲骨文(十二生肖),认识它是一种成熟与完备的文字?
4、小结甲骨文。(二)金文
1、学生阅读教材。
2、现在已经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为什么把它叫做司母戊鼎呢?
3、商周时的金文各有何特点?这些金文对今天来说有何作用?(西周时,有人将文字统一成“大篆”。)
(三)小篆和隶书
1、学生阅读教材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 差异很大,很不方便于交流,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各国文字统一起来,怎么样统一的?
3、汉朝流行的字体和小篆有何不同?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学生阅读 书上的本目内容,找出草书、楷书、行书出现与成熟的年代或先后顺序。
2、动手仿写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几个字,然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草书”、后来又为什么会出现楷书?后 来为什么又出现行书?
3、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五)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六)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第二篇:汉字演变
专题讲座
古汉语与初中文言文教学
李镗(原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 特级教师)
第一讲 古代汉字基本知识与词义的演变
一、古汉字学
古汉字学也叫传统文字学。它研究的是先秦文字(下限也可到西汉)自身的规律。世界上许多古文字到现代大多“死”掉了,但汉字一直发展延续了下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是要了解必要的古汉字学的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把我们悠久的文化传承给后代。
古汉字学自汉朝至今一直受到国人的重视。汉朝许慎的《说文》、自清朝开始的甲骨文研究等,可以说是古汉字研究的精粹。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基本了解古汉字字形的演变、造字法、字义的演变和字音的演变等基本知识。1.字形的演变
甲骨文是目前确定的最早的汉字,大致在商朝后半期使用,它刻在龟腹部的甲上(也有少数刻在牛等动物的骨头上的),主要用来占卜。由于骨头很硬,刻直线比较方便,所以甲骨文的笔画以直线为多,且比较细。甲骨文里许多字还没定型,同一个有几种写法:
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大致有四千多字,古文字学家能考据出意思的有两千多字。虽然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但到 1899 年,人们才发现它。
金文(钟鼎文)是商朝铜器上的文字,出现在商朝末叶。金文也叫铭文,从几十字到几百字,是记载器具为何而做,怎样做的。金文有三千多字,文字学家能辨认的有两千多字。
战国文字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各路诸侯各自为政,文字也不统一,和金文相比,有简化的趋势。战国文字除了见于铜器上,还在陶器、玉帛、钱币上出现。
说明:上一行字是《说文》中的小篆,下一行是秦篆。
小篆
秦始皇统一各国后,命令李斯主持统一文字工作,每个字都制定了标准的写法。《说文解字》收了九千多个小篆,对每个字的构造和意义都做了解释。隶书
汉朝出现的汉隶是从秦隶发展来的,它简化了小篆,主要是合并笔画,将曲笔改为直笔。汉字分为古字和今字。隶化是分界。甲骨文、金文、小篆属古文字,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是今字。
隶书向前发展分为楷书和草书。楷书和隶书相比,结构没大变化。主要是字形由扁而方,笔画上,横和撇的末尾不向上挑,点由长形变圆形。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章草带隶书的味道,字间是分开的,今草的笔画和楷书一样。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是行书。
2.造字法
《周礼》中提到了六书,到了汉朝,有人认为汉字的造字法有六种。现在,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 文字是从图画发展来的。用描画实物的方法来造字,就是象形。人、鹿、车、日、月、山等就是象形字。《说文》九千三百多字中有二三百字是象形字。要注意的是,字义变化了,有的字现在很难看出它是象形字。比如“自”是鼻子的象形,现在当“自己”和“从”讲。
指事 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二见意。”意思是说初看可以识别字形,细看就可以了解意思了。比如上和下、本和刃。
会意 许慎的解释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意思是把字的几个部分合起来领会它的意思,了解它指的是什么。比如武、信、采、牧、祭等。
形声 许慎的解释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意思是用一个部件表示意思,另一个表示声音。形声字由形符(义符)和声符构成。《说文》中有七千多字是形声字。形声字从结构上看有: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六种。
转注 转注其实是一种对字的解释。即用甲字解释乙字。人们对转注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不过这不影响大局。假借 许慎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是用一个同声字来表示一个意思。比如用“然”字表示对、如此,用“亦”表示也,用“莫”表示不要。综上所述,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是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是用字,而不是造字。指事可以归为象形和会意。所以可以说造字法是三种。3.字义的演变
汉字中少数是没有意思的。比如“蝴、璃、徘、尬”。多数汉字是有意义的,从古到今,字义是有变化的。字义的变化主要有:字义扩大,如江、河、射、脸、购等。字义缩小,如臭、金、寡、禽等。字义转移,如兵、股、木、树、等。4.字音的演变
汉字字音的变化要比字形、字义的变化大。字形从汉朝到现在变化不大,字义虽然变化大,但多数古义保留在书面语中。诗经、唐诗、元曲的押韵有很大变化就说明这点。从音韵学来说,它们分属上古、中古、近代音系。
1.上古音系:周 —— 秦(公元前 11 世纪 —— 公元 2 世纪)文献材料《诗经》。32 声母,30 韵部。
2.中古音系:魏晋 —— 隋唐(公元 3 世纪 ——10 世纪)韵书:《切韵》《广韵》《集韵》魏晋诗歌、唐诗、韵文。中古三十六字母表
發音部位
全清 次清
發音方法
重唇
唇音
輕唇 舌頭
舌音
舌上 齒頭
齒音
正齒 牙音 喉音 半舌音 半齒音 幫 非 端 知 精 照 見 影
滂 敷 透 徹 清 穿 溪
全濁 並 奉 定 澄 從 床 群
次濁 明 微 泥 娘
疑 喻 來 日
全清
心 審
曉
全濁
邪 禪
匣
《广韵》30 韵部,分为:
阴声韵: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ai、a)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韵(-n、—ng、—m)入声韵:以塞音收尾的韵(—b、—d、—g)
3.近古音系宋 —— 清(公元 11——19 世纪)韵书:《中原引韵》 宋词、元曲。近古二十五声母
(1)全浊声母清音化 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以平仄为条件分别归入送气、不送气清音声母。全浊擦音声母归入相应的清声母;(2)知、照两组合流产生卷舌声母;(3)零声母增多; 4.古今调类和声调的对应关系
古调类 普通话调类 古调类
平(清声母)—— 阴平入(清声母)分化进四声平(浊声母)—— 阳平—— 入(全浊声母)上(清、次浊声母)—— 上声
上(浊声母)——— 去声 —— 入(次浊声母)去(清、浊声母)—— 去声
二、词义的演变
词义及词义系统(一)词义的内容
1.理性意义。是词所反映的某一事物的本质特性,是词义的核心。如:妇:成年女子;媪:老年女子。
2.隐含意义。反映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如:水,无味的,流动的,凉的。隐含意义在某种语言环境中会反映出来: 君子之交淡如水(言其无味)碧天如水夜云轻(言其清凉)旧恩如水满身流(言其流动)隐含意义经常使用,会发展成一个新的义项或词。如“飞”,隐含义“迅速”发展为副词“飞”。
3.感情意义。包括褒、贬、轻、重、尊敬、轻视等。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周”、“比”理性意义相同,感情色彩不同,大致相当“团结”和“勾结”的意思。
4.联带意义。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在使用甲义时,使人联想到它的正义。如“血”,有血液义,也有流血、杀伤义(“血洗、血战”),“猪血”中的甲义使人联想到乙义,故避讳为“猪红”。
5.搭配意义。指一个词由经常和哪些词搭配而体现出来的意义。如“美”和“丽”,意义相近而又不同,“美”使用广泛,“丽”搭配范围窄,一般限于指容貌。
(二)义位及义位变体
一个词可以只有一个意义,但多数情况下有多种意义。一个意义称为一个义位。义位大致是词典上所列的义项。但词典对字、词、短语的区分是不严格的。所以每个字条、词条所列出的义项首先要区分哪些是属于同一个词的,哪些不同属于一个词的。
义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是以义位变体的形式出现的,义位是义位变体的概括。如:“摇”表述摇摆,使东西来回地动,它在“摇铃、摇头、摇纺车”中分别表示上下、左右、曲线运动。我们查工具书,书中的义项和句子中的意思常对不上号,这时就要变通,即依据上下文来确定该词的义位变体。例 1.“公子引车入市”(《信陵君窃符救赵》)“引”的本义和引词义:
例 2.投:①掷,扔。②投入。③投赠。④投奔。⑤投送,呈递。⑥投合。⑦到,临。
投袂而起。(《左传》)(投:甩)太子惧,自投于车下。(《左传》)(投:扑)唯寂寞,自投阁。(《汉书》)(投:跳)
某个词的意义变化要以义位为单位来观察。义位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某一个义位的扩大、缩小、转移。二是某个词义位的增减。
(三)义素及义素分析
1.什么是义素:义素是义位的组成成分,某个义位由若干个义素按一定的层次组合成,义素反映的是词义的区别性特征。是语义系统中的最小单位。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丈夫、妻子、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可由“近亲、生育关系、配偶关系、同胞关系、男性、女性、年长”这些义素构成其义位。2.义素的分析
找出与分析对象同类的词(在一个语义场)进行比较,确定这些词共同的和不同的语义特征。如:鞋:东西 + 穿在脚上 – 有筒 + 走路时着地。袜子:东西 + 穿在脚上 + 有筒-走路时着地。
又如“池”的一个义位“池塘”:面积小 – 流动 – 深 + 水面 其中水面是中心义素,其他事限定义素。
(四)语义场
1.什么是语义场:一个语义场指的是语义系统中固有的完整的集合。一个语义场内的各个义位不只是在意义上有关,而且在意义上互相制约,互相规定。一种语言的所有义位构成了该语言的语义总场,语义总场分为若干子场,子场还可进一步分解,直分到不能分的最小子场。某一个最小子场中的义位都有共同的中心义素,亲戚称谓构成一个语义场,其中心义素为性别(男性、女性是人的分类)。语义场的层级性见下图:
2.语义场的类别 分类义场:热、温、凉、冷;吃、喝、吸。顺序义场:春、夏、秋、冬;元、角、分。关系义场:兄、弟、姐、妹;夫、妻、舅、姑。反义义场:曲、直;多、寡;嫡、庶。词义的发展变化
(一)什么是词义的发展变化
“所指”相同“意义”未必相同,如“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经》)启明和长庚都是指金星,所指相同,意义不同。词义指的是一个词在和其他词的对立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即在语义场中的地位。
“布”和“灯”所指的外延扩大了,但这种扩大不涉及其他的概念(表示这种概念义的词),那么这个词的词义没有发生变化。如“布”古代“帛、革”构成“衣料”这个子语义场,尽管“布”的种类扩大了,但现在“布”和“绸子、皮革”之间的对立分工没有变,即在语义场的地位没变。“钟”和“枪”的词义变化了。(二)怎样看待词义的变化 1.讨论词义的变化要有时代的观念; 2.讨论词义的变化要以义位为单位;
3.义位的变化分增减和原义位扩大、缩小、转移两种。(三)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 引申
1.什么叫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的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义,两者之间必有某种关系。从义素的角度说,甲乙两义的义素必有部分相同。一个词的某一个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过程中改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变化),就引申出一个新的义位。下边举“信”为例:
① 言语真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言语 ]+[ 真实 ])。② 有信用,对人真诚: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对人的态度 ]+[ 真诚 ])。
③ 相信: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确认 ]+[ 某种情况 ]+[ 真实 ])。④ 的确、确实:谓为信然。《隆中对》([ 某种动物或状态 ]+[ 真实 ])。⑤ 凭证: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素也。《荆轲刺秦王》。([ 真实 ]+ 事物)。⑥ 信使:书成无信将。《寄高适》([ 携带凭证传递消息、命令 ]+[ 人 ])。⑦ 音讯:西忆歧阳信。《喜达行在所》([ 信使传递的 ]+[ 消息 ])。⑧ 书信:红纸一封书后信。《谢寄新茶》([ 传递音讯的 ]+[ 文字材料 ])。2.引申的类型
(1)连锁式引申和辐射式引申;(2)理性的引申和形似的引申;
3.引申的结果 — 扩大、缩小、转移、易位
⑴扩大:一个义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减少的限定性义素,个义位由下位义变成上位义。
唱(古):(带头)+(唱)→ 唱(现):(唱)
歌(古): 唱 与 和 → 歌(现): 唱 与 领唱 ⑵缩小:一个义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增加了限定性义素,这个义位由上位义变成下位义。古代:吃:饮、食 现代:吃:食
⑶转移:一个义位某一限定义素保留,其他义素,特别是中心义素变化而引起的词义变化,这个义位由一个语义场转变到另一个语义场。兵(古): [ 作战用的 ]+[ 器械 ],和“甲、乘”等处同一语义场。兵(现): [ 持兵器的 ]+[ 人 ] 和“工、农、商、学”处同一语义场。
⑷易位:一个义位的中心义素不变,限定义素发生了变化,它所属的语义场不变,是同位义之间的变异。
涕(古)[ 从目中分泌的 ]+[ 津液 ] → 涕(现)[ 从鼻中分泌的 ] +[ 津液 ] 古:涕(目液)泗(鼻液)现:泪(目液)涕(鼻液)相因生义
“相因生义”属语言的类推现象,当甲词有 a、b 两个义位,乙词原有乙 a 义位,乙 a 和甲 a 同义,受类推的作用,乙词渐渐也有了一个和甲 b 同义的乙 b。族:本义为矢镝丛聚之状,乃从矢之所集。引申为众多,又引申为一般 众:本义为人多,引申为众多,和“族”同义,受“族”的影响,产生“一般”这个义位:“则泯然众人矣。”(《伤仲永》)列:本义为分解,引申为行列,成行列则众多,故产生“一般”这个义位:“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虚化
某个词的实词意义逐渐消失,最后变为表示词法意义的虚词。
“相”原为动词。《说文》:“相,省察也。”段注:“目接物为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这里的“彼此交接”即“相受”、“相见”中表交互的副词。语法影响
⑴某些词经常处在某种句法位置上,因而取代了新的意义。如“是”由指示代词变为系词。
⑵使动用法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词义。如“闻”的使用动用(使„„听)→报告:昧死以闻。“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人,闻 之于君。”《吕氏晋秋》 修辞影响
某些词用于借代,经常使用便产生新的义位。如“行将就木”中的“木”。“燕尔新婚”中的“燕尔”。泛指、特指、浑言、析言
什么是泛指、特指。
1.泛指:一个词在某种语文环境中可以用来表示原来由它的上位义表示的意思。禾:谷子,泛指农作物。
“十月纳禾稼“”(《诗经·七月》)卒:步兵,泛指士兵
“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陷公元年》
“比至陈,本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2.特指:一个词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可以用来表示原来由它的下位义表示的意义。金:古指金属,又特指黄金。
“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史记·平淮书》 “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诗经·卫风》 奔:奔跑,又特指战败逃跑,特指女子私奔。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
“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有三女奔之。”注:“奔,不由媒氏也。”《国语·周语》 浑言和析言
“浑言”和“析言”,是对两个词词义的辩析。所谓“浑言则同,析言则异”,指的是 A、B 两个近义词,如果笼统地说,它们的区别可以忽略,因而可以当同义词使用;如果细加分析,则两者的意义是有区别的。这种情况可分三类 1.A、B 两词是同位义。
(1)《说文》:“翱,翔也。”“翔,回飞也。”段注:“高注《淮南》曰:‘冀上下日翱,直刺不动曰翔。’„„按翱翔统言不别,析言则殊。”(2)《说文》:“唯,诺也。”段注:“此浑言之。《王藻》曰:‘父命呼,唯而不诺。’析言之也。”《说文》:“诺,应也。”段注:“唯诺有缓急之别,统言之则皆应也。”
2.A、B 两词是部分和全体的关系。
(1)《说文》:“夕,莫也。”“夜,舍也,天下休舍。”段注:“夜与夕浑言不别,析言则殊。《左传·庄公七年》:“辛卯夜恒星不见。”疏:“夜者,白昏至旦之总也。”《洪范五行传》注:“初昏为夕,将晨为晓。” 3.A、B 两词是上下位关系。
《说文》:“攴,小击也。”“击:攴也。”段注:“‘攴’误码小击,‘击’则兼大小言之。而但去‘攴’也者,于‘攴’下见析言之理,于‘击’下见浑言之理。”
《说文》:“革,兽皮治去其毛曰革。”段注:“皮与革二字对文则分别,如‘秋敛皮,冬敛革’是也,散文则通用。。。《诗·羔羊》传:‘革犹皮也’是也。” 古今同形异义词语
一、形同、音同而义不同的词。
数学 古:阴阳变化之学; 今:算学。行李 古:外交官员; 今:行装
时髦 古:一时的英俊人物; 今:形容新异趋时。
二、形同、音同而义不同的短语与词。
1.参军:“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意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古:官名,今:参加军队)
2.得意:“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古:领会对方 的意思;今:称心如意)
3.其实:“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古:那果实,今:副词)三、同形异义词语产生的原因
附:同形异义词语讨论 a.比较下列成语中带点的词语的古今义。
名副其实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求全责备 任途经济 势利之交 生聚教训
半鸡走狗
奉行故事
全其首领
烈士暮年 b.结合教材说说列下词语的古今义。
白丁、卑鄙、初
一、非常、故事、交通、结实、具体、可怜、老大、明年、妻子、无论、无虑、牺牲、行人、殷勤、指示、中国、中外、众人、祖父
第二讲 古今汉语词法、句法的比较
一、古今汉语词法比较
(一)实词的发展 1.动词
①趋向动词的出现: 古代:汉语没有趋向词;
现代:汉语中动词的一部分虚化为趋向词(单音、复合)。②动词重叠形式
古代:秦汉语中有 AA 重叠(重言),没有 ABAB,无尝试义 ; 现代:汉语动词有 AA、ABAB 两种重叠式,有尝试义。2.代词
古今汉语代词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古汉语代词多于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也各有特点。
①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余、予、朕„„)吾:古汉语独有,句中只充当主、定语,不作宾语; 我:古今通用;
咱:出现于宋(我咱、你咱,可能是“自家”合音);现代汉语成包括式代词。②指示代词(彼、他、夫、伊、渠„„)其、之:由指示代词变化而成为人称代词。其,通常作定语;之,通常作宾语; 他:古汉语为“其他”义;唐以后用为第三人称;“五四”后出现“她”。3.量词 ①名量词
都由名词发展而来(个、双„„); 古汉语中数词可在量词前,更多在量词后;
现代汉语中数词只在量词前“可重叠”;出现复合量词。②动量词
上古汉词无动量词,魏晋后渐多,数词置动量词前;
现代汉语量词可重叠,且生新意义。只有动词后出现动量结构的形式。
(二)虚词的发展
古汉语虚词的范围大,数量多。1.结构助词、语气助词:
上古无“地,得”,“的”前身为“之,者”。
状语标志“地”产生于南北朝,行于唐以后;补语标志“得”,初见于南北朝,行于宋,元及其以后。
“尔”发强为“呢,哩”;“夫”发展为“吧”;“也”发展为“呀”„„ “们”出现于宋,写为“每”,明以后写为“们”。2.词缀
古汉语名、动、形前的词缀:维、其、有等; 汉出现新的前缀:阿、老
唐以后出现后缀:员、者、家、化、性。3.词性的变化: 名词作状语 名词、数词用为动词 名、形的使动与意动
特殊动宾关系,对动、为动„„
二、古今汉语句法比较
(一)语序相对固定的句式特点 主 + 谓 主 + 谓 + 宾
(二)古汉语特殊语序及其发展 1.主谓倒装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中部分成语保留了古代语序:时不我待、人莫予毒。
3.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 先秦时期极少例外; 汉代后例外很多;
现代汉语中这种句式的遗留,何去何从。
4.宾语前置加“是,之”复指,及句前加“唯”的句式 这种句式没有发展;
现代汉语成语中这种句式的遗留,如唯利是图。5.介宾倒置(以,自)。“以 + 宾”及“宾 + 以”
“自 + 宾 + 动”及“动 + 自 + 宾”。
(三)几种特殊句式的发展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不用系词,偶或出现准系词(乃、惟、为); 东汉系词“是”发展完成;魏晋以后系词“是”普遍使用。2.被动句
古汉语被动句式:“为、于、见、被”表被动及“为„„所„„”句式。现代汉语中均有遗留。
被字句:南北朝后用“被”引进主动者,“被”后结构复杂化;“被”的进一步强化(叫、给、让„„)3.“把”句
上古“把、将”是动词,不表处置义。
南北朝时期“把、将”出现处置义;唐代处置句式大增,宋占了优势。4.句子时态的完善。
“了、着”本为动词,魏晋以后虚化为时态助词。5.句子成分的转化。
古汉语中,动词后表工具对象的介宾短语或补语,现代汉语中多置于动词前为状语。
中古以后,表示动作着落的介宾短语或补语,至今不变。
表主体活动位置的介宾短语(在„„,于„„)中古以后渐固定在动词前为 状语,至今不变。
表方式凭借的介宾语短,多置动前为状语,也有置于动词及其宾语之后的。古今不变。
第三讲 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激活语感 古今贯通
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来的,语义和语法系统虽有变化,但古汉语的许多现象多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现代汉语语感,如果把古今打通,激活学生沉淀在大脑中的不清晰的语感,新的知识和旧的感知结合,学生就不是死记,而是明其理,知其然。这样的学习一定是高效的。举例说明:
还是前边提到的“金就砺则利”中的“就”,学生都懂“各就各位”、“就近入学”、“你把身子就过来”的意思,但一般不会问自己这里的三个“就”当什么讲,我们把这三个语句和“金就砺则利”中的“就 ” 字比较,学生就能明晓其动词用法。再让学生体会工具书解释的“就”表示“靠近、走近、登上”和句中翻译为:“放上”的关系。这种教法学科专业知识丰富了,教师明白了词的解释还有语言义和言语义之别,他注意到学生对“就”做动词的用法在语感中是知晓的,所以做了个教学支架,让学生比较古今。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记得牢,再遇到有“就”做动词的古文句子就能推断了。换个角度看,古今贯通了,反过来会帮助学生提高现代汉语语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词汇。这个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及学生认知的知识三者的融合。
激活语感,古今贯通是文言教学的普遍性教学策略。它还适用古代是单音节词,现代作为多音词语中一个语素的词义推断。“对曰” 对--对答 — 答 — 回答 “遂逐齐师” 逐 — 追逐 — 追 — 追赶 “寒暑易节” 易 — 交易 — 交 — 交换 “狼亦黠矣” 黠 — 狡黠 — 狡 — 狡猾
词类活用的各类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有相对应的例子: 比如使动用法:端正态度、繁荣市场、稳定情绪、安定人心、自圆其说。再如:《陈涉世家》中“狐鸣呼曰”“狐”是名词做状语,译成“像狐狸一样”这种现象如果要给学生讲解的话,联系“笔直”“天蓝”“苹果绿”“土崩瓦解”这类词语的构词法来理解,“笔”在“笔直”里的意思就是“像笔一样”,“天”是“像天一样”。宾语前置等句法现象在成语里也有保留:“何陋之有”、“时不待我”等。
二、明察疑难 比较辨异
一个词的一个义项(A 义项)古今一致,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在文言中识别它,而要看这个义项和另外的义项(B 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情况,当 B 义项可以做词单用,并是高频词,而 A 义项只能在多音节词中出现,那么它就会是学生认知的难点。当在和别的词组合中,张冠李戴的解释在孤立的语句中似乎也讲得通时,那一定是学生要出错的地方。“等死可乎”就是典型的例子。“等一会”“等车”“你快想办法,别等死”,“等”当等候,等待,是个高频的用法,“等”表“相同”“一样”讲反不被学生认可。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用比较辨异(辨别异同)的办法来解决。
前边提到“月色入户”中的“户”如果教师做个这样的PPT,恐怕学生就不会再把“户”当做窗户了。
户 篆字 门当户对 门户开放 夜不入户 户口 门 篆字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学生认知的错误,分析其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运用自身学科知识的优势,设计好梯子,在比较辨别异同中,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这种梯子一方面体现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一方面是用变化比较的方法来设计的。这样的经验多了,也就能做到《学记》里说的“防患于未然”了。
三、词义系联 明晓语理
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绝大多数是多义的,怎么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和记住一词多义呢?
请看常用词“解”和“固”的词义关系:
固
①本义是指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成语有固若金汤。②词义扩大,泛指坚固,结实,成语有根深蒂固。③由实指虚,引申为坚决:“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战国策·齐策》)④坚决,不改变用于坏的情况就是固执:“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如若孀妻弱子。”(《列子·愚公移山》)⑤事物由固到衰,固相对于衰,就是本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我们分析了以上两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的关系,也就明白了多义的理据。只有理解的东西记忆才牢固。所以教师在讲解、点拨文言词语是要择机引导学生关注常用文言词义项之间的关系。这样由语感到语理,不仅有利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还做了思维力的训练。常用的文言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卡片来梳理用法。学生对义项间的关系熟习了,就可结合语境来推断词义。以上是从文言的角度来讨论的,下边从文章的角度来说:
初中教材文言文课文(不含诗词)主要有三大类:①写景状物类(大致是 15-20 篇,主要是游记,不同版本的教材选得比较集中的是:《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等)②史传类(《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等)③诸子散文类(主要选自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列子等,文体有语录体、故事、议论文等)。
我们把这三类选文按表达方式划分,可以看出大多数文章是侧重记叙描写的,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他们的认知水平。为了便于教学我们再把它们分为写景抒情类和叙事类(议论类只有 2-3 篇)来讨论。显然从阅读理解、积累的角度及教学策略看,二者是有较明显区别的。
写景抒情类散文着重指导学生诵读体情,如《醉翁亭记》历来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叹句调,来抒发太守乐而忘返的复杂心绪。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三个虚词“而”,有的连接状语和谓语,帮助描述动作的情状,如“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有的连接两个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主谓词组,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有的用于连接两个谓语,如“往来而不绝者”,把来往的人多与延续时间长两方面紧连。有的连接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两个谓语,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漫山遍地的野花竞相开放,又闻到鲜花的幽香,后句则使人像在酷暑烈日当空时置身于横柯上蔽的浓荫之中,顿觉凉爽。有的“而”是连接两个句子的,如“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把酿泉的潺潺水声和水从两峰间飞泻直下的气势由“而”紧连,则水之声势并现。反之,若不用“而”,就会使人觉得潺潺水声与水之气势互不相关,影响了表达的准确和描述的效果。文中绝大部分“而”用于顺接,少部分用于逆连。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三个“而”是用于逆连的,把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这三种乐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了。
写景抒情类散文的阅读要让学生明确写的是什么景,特点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抓住了景物描写,才能缘景悟情。下边我们看《记承天寺夜游》的一个教学设计片断。缘所见之景 悟所寄之情 ⑴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情景交融,景色和心情相吻合,寥寥数字,妙笔生辉。然而要添加的语句后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⑵删一删,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
(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
(二)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就不能表现苏轼淡泊、豁达的心境。
史传体的文章要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和作者的思想观点,则要明了历史背景,知人论事。这种深入理解和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终身发展是有作用的。杨老师的课例《陈涉世家》较好的提供了历史背景。有条件的学校要安排学生上网收集课文的背景资料。
从阅读能力测试的角度看上边提到的两类文章都要注意信息性阅读的训练。阅读测试理论把阅读能力分解为:理解、欣赏、评价三个层面。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理解体现在信息的确认、信息的提取、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整合几个方面。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障碍,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的好材料。什么是信息的确认、信息的提取、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整合呢?下边就文言文阅读测试举例说明: 信息的确认:
把比较难的句子翻译成白话,让学生辨认对错,就是信息的确认。请看下边的例子。
下列句子不符合《孟子二章》原文意思的是一项是: A.(发生这种情况)委屈地走开,是地利不如人和啊。B.征服天下不靠强大的武力,而要靠得人心。C.国家因有忧患而生存,因沉于安乐而衰亡。D.人常常犯错误,犯了错误才能改正啊。信息的提取:
按要求把文章中有关的内容找出来,就是信息的提取。比如问《核舟记》描述的桃核上有几个人,其中在看书的是谁?“若听茶声然”的人是谁?又如《陈涉世家》陈涉为起义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信息的解释:
和文章中一句话、一个问题有关联的内容是什么,就是信息的解释。比如,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又如:《岳阳楼记》中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源自: _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源自: _________________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信息的推断:
从文章写出来的一些内容推断出文章没有直接表示出来的意思,就是信息的推断。比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在故事的结尾说:“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其中的“安”和故事开始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安”是一个意思吗?从两人对话的内容可以推知惠子说的“安”是指“怎么”,庄子却把它换成“哪儿”推断的根据是“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和“安”做疑问代词可以表“怎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和“哪儿”(“沛公安在?”)信息的分析、整合:
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多处找到相关内容做分析后概括回答,就是信息的分析、整合。请看下边的一道中考题。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 学生从“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不难回答唐太宗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政事得失的皇帝。答案的另一个要点是要从他和工匠的对话后,悟出“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这个道理,分析出唐太宗还是一个善于反思,悟性高的皇帝。
这里还要谈谈人文性的问题,入选进教材的古诗文一般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在“缘景悟情”和“知人论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健康积极的思想感情,学习感悟审美的方法和乐趣。但古人受时代的局限,其思想观点有些是有争议的,甚至是落后的。遇到这种情况要让学生提出质疑,要用普世的价值观来审视古人的一些主张。
第三篇: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起源
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源始于八卦。此外,尚有“河图、洛书演进为文字说”。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颉(jié)造字,这至少在战国末年已经在广大学者中流传。一般说来,文字的发展有一个从多头到单头,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从表形至表音的过程。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国的文字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经“巫”和“史”整理并发展而成的。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这又有各种不同的猜测。
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不过稍有异议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据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而任何事物总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渐趋成熟的过程。因此中国文字的发生始年还可前推。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张至少上推一千年;有的主张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
在考古学家那儿,中国文字之源始又有分歧。其中提出最不同凡响之见的当推郭沫若。他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汉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虽然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jié)遗。”如按此说,中国文明则应算成近六千年。中国文字之源始,究竟在何时?最古老的文字产生于什么时代?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至今还尚在百家争鸣中,看来还有待于大量的材料来佐证说明!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却达8000年。
汉字的始祖
相传汉字是黄帝时期一个叫苍颉jie的人创造的。
在我国的陕西关中有个叫仓颉的人,他生有四只眼睛,眼睛里总是糊满了眼屎,但这两双迷迷蒙蒙的眼睛中总是放射出异样的光芒,观察事物特别清楚。他披着长发,留着长须,身穿兽皮,坐在一张凶猛野兽的皮上,手里经常拿着一支土笔,与坐在他对面的人交谈,似乎又在思索着什么。他的头形也不同于一般人,头顶高高地隆起,像个奇形的头陀,显得特别聪颖过人。
他经常骑着毛驴,在陕西的黄土高原上四处奔波,跋山涉水,跨州过郡,去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收集民间流行的语言符号。那时没有纸,他就把收集的资料写在芦苇的叶子上,装在口袋里,让毛驴驮着。他收集的不少,装了好多袋,毛驴走到现在的陕西省岐山县就累死了。仓颉带着这批资料,没有毛驴不能再行走了,就索性找了一间草棚住下来。仓颉不断观察天象,抬头仔细看月亮时圆时弯的变化,还观察山水风雨演变的现象,辨识鸟兽的各式各样的脚印,或野兽、车辆经过后留下的痕迹,分清和区别各种纹理的异同,并开始创造文字。
其实,文字的形成是一个渐生的过程,绝非一时一人所能胜任。文字应当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发明、发展、完善下来的符号。数量也是从少到多积累起来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惊人消息说:“在中国河南贾湖发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如果这则报道内容被确认属实,那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
汉字有多少
汉字的数量很多,但是到底有多少,恐怕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准确数字。我们只能从古今字典中,知道它的大概数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曹魏时李登的《声类》共收字11520个。南梁顾野王的《玉篇》共收字22721个。唐朝时颜真卿的《韵海镜源》共收字26911个。宋朝时的丁度等所著的《集韵》共收字53525个。清朝张玉书等所著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当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读完小学阶段我们要累计识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要会写。
汉字的演变
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称篆书。那么,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汉字发展到了今天,楷书和行书还在应用着,而篆书、隶书、草书,特别是篆书已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只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存在了。
第四篇:汉字起源演变
汉字的演变及造字原理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从甲骨文产生至今,汉字字体发展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可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个阶段。今文字阶段可以分为隶书、草书、楷书等几个阶段。
汉字字体演变史: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甲骨文主要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活动的内容,因为 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由于是用刀在 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因此笔画比较细瘦,字形大小不一。
2、金文
金文又叫钟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生活用品、武器等上面的文字。古代 称青铜叫金,所以后世称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金文主要记录的是统治者祭祀、分封诸侯、征伐及器主的功绩等内容。金文的主要特点是:笔画肥大厚实,结构、行款趋向整齐,图画特征明显减少,文字符号特征有所加强。
3、大篆
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流行的汉字字体。大篆这种字体是从西周金文直接发展而来,其形体及结构特点与金文大体相同,变化小而规范,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汉字字体发展的痕迹。大篆的主要特点:字形整齐匀称,笔画粗细一致,趋于线条化,比金文前进了一大步。
4、小篆
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通行于全国的标准字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以秦国流行的大篆作为整理汉字的基础,省改大篆的笔划和结构,使之更加简易、规范,从而使原来纷繁复杂的汉字字体统一起来,有了共同的标准,这种统一的字体就是小篆。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篆的通行,结束了从甲骨文以来一千余年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样的混乱局面。小篆的主要特点:笔画、结构简易规范,字体、字形高度统一。
5、隶书
隶书是出现于战国,形成于秦代,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字体。秦代的一些下层办事人员,为了省时、快速,在抄写东西时不完全按照小篆的笔画、结构书写汉字,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字体。因为这种字体多为下层官吏、徒隶等使用,所以被称为隶书。在秦代,隶书只对小篆起辅助作用,正式场合仍然要用小篆。到了汉代,隶书终于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汉字字体,并取代了小篆成为通用字体。隶书的主要特点:完全打破了小篆的结构,形成了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笔画讲究波势挑法;结构匀称、棱角分明,字形扁方,整齐美观;图画性完全消失,字体完全符号化。所以说,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6、草书
草书是汉代为提高书写速度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字体。据说草书得名于打草稿,“草”有“草率”、“潦草”之意。草书主要运用于日常书写,正式场合,如公文、布告等,仍然要用隶书。草书一般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形成于东汉初年,其特点是:笔画相连,但字字独立,辨认容易。今草产生于东汉末年,其特点是笔画相连,而且字字相连,书写十分潦草,有时一个字只保留一点轮廓,许多不同的偏旁,如竹字头、心字底、四点底,都写成一个形状,辨认十分困难。狂草产生于唐代,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书法家任意挥洒,随意增减笔画,字如龙飞凤舞,一般人很难辨认。由于草书实在难以辨认,逐渐失去了文字的使用价值,现在只能作为汉字特有的一种书法艺术存在了。
7、楷书
楷书又叫正书、真书,是出现于东汉、成熟并通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的标准字体。“楷”是楷模的意思,意即楷书可以作为书写的楷模。楷书继承了隶书结构上的特点,同时吸收了草书笔画简单的优点。楷书的主要特点:去掉了隶书的波势挑法,笔画十分平直,字形比较方正,结构显得紧凑,字的笔画大大
减少。
8、行书
行书的产生稍后于楷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的书写比楷书灵活流畅,辨认比任意挥洒的草书容易,因此,运用十分广泛,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行书现在已成为与楷书印刷体相对的一
种字体——手写体,具有与楷书同等重要的作用,人们日常书写,一般都使用行书。
汉字的起源和造字理论发展
汉字起源于意符文字。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大都有陶刻意符文字。其刻画精确简洁,显示是专业文字工作者所为。陶刻意符文字,学术界或称之为刻画符号、图画文字、图形文字,大约各从它的不同发展阶段命名。而意符文字能概括它的全部发展历程。
安徽省蚌埠市双墩出土距今7000多年的陶刻,经徐大立先生整理出600多个意符文字,内容包括日月、山川、动植物、房屋、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计数、艺术等广泛内涵。第一次发掘的186个意符文字,发表在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文物研究》第五辑上。其中有一、三、十、、、、、、等似为数字符号;有、、、、、等似为象形字;有蚕吐丝结茧、鸟困罗网、野猪坠陷阱网内、家猪形象等图画;还有多符号组合的、、等图形。这三个多符号组合图形,可能分别表示:初夏(十字花科植物开花)是鱼类繁殖(两鱼并列)季节,捕到怀孕母鱼要放掉(鱼头在网外);养蚕要抓住季节(),蚕茧要及时缫丝,否则蚕蛹化蛾破茧而出,茧便成了废品;织丝带子的方法、工具。均似同短文。
《光明日报》2005年11月15日报道:11月11日到13日,30多位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的一流专家学者齐聚蚌埠,举办“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研讨会”。会议认为“双墩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传说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传说却没讲“蛇身”功能。汉代石刻画像:男女二人分持规、矩,下身是两条互相缠绕的蛇。两蛇互缠是蛇交配形象。《通钅监纲目》记伏羲氏初创书契、制骊皮嫁娶之礼„„伏,古写“虙、宓”,字素“必”指标准,引申生活规则。即伏羲氏是创建许多生活规则的领袖,人首蛇身是记载伏羲、女娲共创“对偶婚”制度的意符文字字形。
神农氏“牛首人身”,也应是记他发明耒耜(犁子)驯牛耕地的意符文字字形。《易•系辞下》有相应记载。耒耜必须牛耕,“牛首”即首创牛耕。神农氏从工具、动力两方面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奠定了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基础,推动社会由畜牧时代进入农业时代,故被尊称为神农。神农又称“炎帝”,指他命祝融为“火正”,烧荒垦田。祝融也因此被尊为“火神”。设火正指导烧荒垦田扩大耕地,可见农业生产力提高的程度。
大约“人首蛇身、牛首人身”本来都是多符号组合的意符文字字形。仓颉完成“单音字造字工程”总结时,为阐明单音字的优越性,对意符文字的字形、字意分别记述。其字意成了古史;而字形描绘,年远代湮,被误解、演变成了“神话”。根据字形、字意和相关资料分析:(穗)、爪、禾、秋、蚩、尤„„很多字,可能都是意符文字时期便已经有了的单音字。当然,字形与现在字形不同。综上所述判断可知,意符文字既有单音字,又有似同短文的复音字,即多符号组合的字。多符号组合的字,必须附加语言解说才能理解字的含意。可见文字尚不对应语素,不能把语言用文字记录下来。黄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后,组织各方面人才全面研究发展文化科技事业,意符文字便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于是命仓颉为首的一批文字工作者改革文字。即史传“仓颉造字”。
然而,从仓颉以前的陶刻文字到殷墟甲骨文字,历时约千年,未见刻在实物上的文字。
如果说在这千年之中中国没有文字,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而且《三坟》、《五典》、《夏书》、《夏小正》、《山海经》、《商书》等,都恰是这千年之中的文献,又都不见于甲骨文,足证这千年之中已有能自由组合词、句、文章,系统完整的单音字。“(录)”字的字形(用刀刻木)、字音(lú)、字意(记录)证明:那个时期的文献是刻在木板上的。木板易朽,所以考古无所发现。现在,虽然没有文献明确介绍仓颉造字前中国文字的发展水平,但是,“牛首人身”这个字形说明:第一,记载神农氏功绩时仍是多符号组合的意符文字。第二,神农、黄帝之间没有成篇的文献。第三,黄帝时出现命仓颉造字(改革文字)的决策。可见仓颉造字前,中国文字仅有指事(刻画符号)、象形(刻画图形)、会意(多符号组合)三种造字方法。三种造字方法都难以区分同类中不同的实物,例如各种鸟、鱼、草、木;更难以表示各种思想、动态,而这些正是各种学术研究所需要的文字。
仓颉在上述文字水平和社会基础上受命改革文字,虽没有流传下来记载他具体改革方案的文献,但是甲骨文出现以来,字形历经多次变革,始终围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造字方法;甲骨文出现以前的文献,无论是古文《尚书》还是今文《尚书》,字形结构也都是六书原则。这个重大事实证明:仓颉造字后,汉字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六书造字方法。特别是比意符文字多了个“形声造字法”,所造形声字占汉字总数80%以上,即字数猛增了四倍以上,达到了语言、文字同步发展水平。
形声字由形符、声符两部分组成。形符又名意符,在字典中称为“部首”。每个部首各代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例如鸟部字含各种鸟;木部字含各种树;心部字含各种思想感情;手部字含各种动态。没有部首,造不出形声字。部首的特征说明:仓颉把自然万象中具体物类和抽象概念,科学分类成若干领域,再从每个领域中寻找一个代表性符号作为部首。造字时只要确定该字所属领域,写出该领域部首,便成字一半;再加个声符,便造成了表示某具体事、物的字。如此逐个造出各领域内每个具体事、物的字。文字与语素对应了,与语言发展同步了,自然写出了各种文章。
东汉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正是对仓颉造字过程的概括。看来,转注是造字理论,形声是造字实践。而且在部首建立过程中,对由意符文字中承继下来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字形,也规范到了部首之中。由此推论:伏羲氏初创书契,是在刻画符号基础上创造出多符号组合的意符文字。仓颉造字,是在意符文字基础上,科学分类自然万象,创造出“转注、形声”两种新的造字理论,形 成了系统完整的造字理论和造字方法,沿用至今。
六书分析
从刻画符号至今,汉字始终按照表意原则发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合称六书,是指汉字六种造字方法和理论。但因秦人焚书,造字理论失传。许慎凭借口耳相传的解说和经典用字之意著《说文解字》,使后世研究汉字还能有个线索。然而汉字有本意、引申、假借诸意,经典某一处用字,未必用其本意,更难概括引申、假借诸意。所以,依据经典解析汉字,往往似是而非。试想:造字之前,何来用文字写的经典?造字只能依据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观念造字。所以,解析汉字也必须依据自然、社会、生活背景,分析字形、字意、字音的逻辑关系,以及同字素其他字形、意、音的逻辑关系,相互验证,方能正确理解字意。
(一)象形字
象形字象自然人、物之形,如日月山水、人目口手、牛羊鸟鱼、禾草竹木、玉石缶皿。有象正面、象侧面、象全体、象局部、横看、竖看等多种象形方法。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字:指事字是在象形字上加个符号;会意字是由两个以上象形字、指事字组合而成的;形声字是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组合而成的,其或省笔、变形。
但因隶书为了方便书写,改金、篆的圆弧笔画为平直笔画,相应做了些技术性字形改变;楷书也有所发展;近年又出现丢弃表意原则、六书规则、草书笔画楷化的符号字,依据现行楷书字形很难看出象形特征。
(二)指事字
指事字有两大类:一类是在象形字上加个符号,指出字意是符号所指部位,或该部位有特别含意,而不是该象形字的全部。如:本,木的根干;末,木的枝梢;刃,刀的刃部;亦(),人的两腋;丑(),寒冷而手封袖中之月(农历十二月);豖,控制小野猪(豬)的腿不能走动而睡着饲养,逐渐驯化成家猪的技术。另一类是似同象形字而表示抽象概念的符号。如数字符号“一、二、三”,天干符号“甲、乙、丙、丁(十、、、)”,方位“上、下(、)”等。
(三)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组合的字。传统字理认为:会意字是由各字素推理出新字意的字。这种认识虽然不错,但是,许多会意字超越了推理范围。实践证明有八种会意方法,推理只是其中之一。(1)推理会意字:如歪、孬、劣、夯、卡、吃、耍、析、所、糞„„(2)形象会意字:字素之意不能推理,字素形象显示了字意。如不(),鸟能高飞,但不能飞到天上。丕(),鸟飞到空中乃知天、地之大。降,左脚(•)、右脚(•)脚趾都向下,从山坡上
向下走。金(),分散在土、石中的金属颗粒,经冶炼而集合()成金属块。笔,竹竿毛头。余(、、),原始森林中自然枯倒之木,几经暴雨冲下山,折断,在溪中漂流至某处搁浅,汇集成烂木堆。谚语“好花开一树,烂木头滚一堆”即指这种现象。此木堆为森林多余之木,故做剩余之余;又相对于森林为零尾小数,故用于万余人、百余只。(3)背景会意字:联系相关生活背景或历史背景方能解释清楚的字。如朝,既可看做日出月落,也可看做日落月出;联系中国古代地图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自然确定为太阳刚刚从东方草丛中升起,是早晨之意。朕,甲骨文写做“”,意指撑船人;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曰朕”,是把国家比做舟,皇帝是运转舟(国家)行驶方向的人;李斯作小篆,改写成“”,赞誉秦始皇把国家驶向了光明(火);隶书变为舟关,楷书变为朕。
(4)比喻会意字:如热(热)的“埶”,种植;灬,火的变形;种火,比喻热。冶的“冫”,古冰()字;冰,固体,可融成液体;台,饴的省笔;饴即糖稀,液体,可加工成固体糖块;冫、台合成冶,比喻把固体的金属矿物熔化成液体,再造形成固体器物的过程。羨(羡),见了美味的羊肉而流下口水
(氵欠,涎的古字),比喻羡慕之情。赢的“luo”,指狮、虎、熊等大野兽,价值(贝)大;故捕到比喻赢。输的“俞()”,合并独木舟为方舟,稳定性好,用于水路运输;车,用于陆路运输;两种运输工具比喻运输。假借为输赢之输。迎,在路(辶)上卬(仰的古字)首远望来宾,比喻迎接、欢迎之意。雪,能用手(彐)拿起的雨。
(5)对比会意字:羸,羊和熊、虎等大野兽对比,多么羸弱。化(),一人先头向上,后头向下,对比变化。北(),一人向左,一人向右,相背而立,“背”的本字;假借为南北的北后,另造背字表本意;但战败而逃叫做“败北”,仍用北的相背意。尖,一端小,一端大,对比出尖。
(6)训诂会意字:字的组合似同解释字。都,邑(右阝)者都也。豬(猪),豕者猪也。地,土也。池,积水也。弛,弓解也。驰,马长驱也。止戈为武。人言为信(息)。自然者为真,人为者为伪。
(7)反写会意字:丸(),仄的反写;仄之意倾侧;丸,小球体,任它怎样滚动也没有倾侧。司,后的反写;夏代以前,诸侯国君称后,如夏后启,有穷后羿;司,在外执行君命的人。乏(),正的反写,指不正常;《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灾妖生。故文(字)反正为乏”。泛、贬等字都是用乏的反正意组字。
(8)省笔会意字:免,“兔”省去表示小尾巴的一点,指兔没有自卫能力,只会快跑,快到不见其尾的程度方能免去死亡之灾。次比“氵欠”少一点;氵欠,因羡慕而流口水,次少一点,即因次于所羡慕的事物。乌(),比鸟少一点,指乌鸦羽毛、眼睛都是黑色,分不清眼晴。,“有”字中空,即没有。秀,从禾从孕省子;禾穗噙苞叫孕穗,出穗叫秀穗;孕妇分娩,子出生而恢复体形秀美;禾穗齐出,丰收在望,人视为秀美,故曰秀穗。
(四)形声字
形声字主要是由形符、声符两部分组成的。形符又名意符。故形声字既有字意,又有字音。而且形符、声符都是象形、指事、会意字(有的省笔或变形),字意、字音稍加指点即可掌握。形声字的造字方法灵活而简便,又容易识读,所以它造出了约占汉字总数80%的单字。但是,传统用“形符表意,声符表音”概括形声字的特征,从而引导出“由于古今字音变化,现在形声字的声符已不能表音”的错误认识,配合“会意字已不能会意”,成为“汉字是符号字”这一谬论的两个重要依据。形符又称意符。然而它只表示字意所属范畴,不能表示具体字意。具体字意是由声符确定的。如“木”是各种树名、果名、木材、木制品,以及巢、村、相、楞„„的共用形符,单凭“木”绝对不能确定具体字意。由声符确定了字音,方可结合语言,借语言之意确定形符范畴内的具体字意。例如椿、桦、樟、杨、桃、梨、板、村、桌、柜„„。(1)标音形声字:声符音与字音的声母、韵母完全一致,包括声调变和不变。但是,多音字作声符时仍然容易读错字音。笔者在编《字理新说》时的解决方法有三:一是为声符标音,并在括号中标其他读音,如参cān作渗shân的声符时,标“参shēn(cān、cēn、sān)”声。二是为每个字标“字性”,如变音形声字、背景会意字等。三是娱、讹、诣、窘等形似形声字的会意字,强调不要读错字音。
(2)变音形声字:变音形声字也可叫近音形声字。其主要特征是:声符音与字音韵母相同,改变了声母。如“桃táo,变音形声字,木,树名,果名,兆zhào变táo声”。在按《汉语拼音方案》音序编辑的字典中,相同声符、改变相同声母的形声字,常有两个以上至20个。旧时没有《汉语拼音方案》,也没有同音字典,按部首编辑的字典,同音字分散,又用“切音”标音,多家切音又不尽相同,便没有发现标音、变音、借音规律。
所谓韵母相同也不尽相同,如:ɑn与iɑn、ɑo与iɑo,各是两个不同韵母,但其尾音分别相同。在没有《汉语拼音方案》的古代,取近音作声符时,多是把尾音作为取舍依据。所以,类似现象都应属于变音形声字范畴。(3)借音形声字:借音形声字是选取同音会意字作声符,又为了减少笔画而只借它的一个字素,代表它的字音作声符。例如“都du”,训诂会意字:邑者都也。借都的字素“者zh
ě”代表“du”音作声符,组成“阇dū;堵、睹、者见、赌dǔ”等借音形声字。法fǎ,背景会意字:法平如水,去除邪恶。借法的字素“去qù”代表“fa”音作为“砝fǎ、珐fà”的声符。同音字字典中此类现象也很多。如上标音、变音、借音形声字,都是声符仅表音并确定具体字意的形声字。实际上还有一大批形声字的声符不仅有表音作用,而且像会意字那样参与字意的升华。如
“狰zhēng”,如果仅作为标音形声字:从犬,争zhēng声,则字意淡薄;把争的“争斗”意加进去,则犬相争斗,龇牙咧嘴,狰狞的凶恶形象便显示得更具体了。议(议)的 声符“义”是实事求是按规则办事,指议事须实事求是按规则议论。论(论)的声符“侖”是集合典册,指论必有据,或形成新的理论。
谗(谗)的声符“毚”是狡兔,狡兔营造三窟是为了保护自己,比喻谗言是进谗者谋自身利益,而不是为国家、社会、听谗人谋利益。谄的声符“臽”,人踏臼中,似落陷阱,比喻谄媚之言近似陷阱。
乔(乔)的本意是高,作“桥”的声符指桥高于水面;作“侨”的声符指更适于自己特长发展的外地;作“骄”的声符指自高自大。
这类声符兼有升华字意功能的形声字,称为会意标音形声字、会意变音形声字。
(五)假借字
假借主要因造字跟不上文化发展而借字使用。战国至西汉,文化发展极快,假借用字很多,并且出现了随意性,如“蚤”借为“早”。故有“本无其字而借,谓之假借;本有其字而
借,谓之通假”的说法。凡假借字,各书都有注解,勿须赘论。这里仅讲讲两种假借造字。
(1)减笔假借造字:
乞qǐ,气qì的同音减笔假借字;匆cōng,囱cōng的同音减笔假借字;乒pīng,兵bīng的变音减笔假借字;乓pāng,兵的不同音减笔假借字。
(2)借音造字:前文“借音形声字”造出的字属形声字范畴。但从造字方法看,则是“假借造字”,而且是假借的重大发展:由借一个字用,发展为仅借一个字素代表一个字音作声符,造出一批字使用。这很像现代扶贫工作中“由输血发展为造血”的理念。
(六)转注
《说文解字•叙》(《说文解字》简称《说文》)给转注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但是,《说文》对9300多字的解释,却没有一个字定性为转注,包括“考、老”二字。《说文》:“考,老也,从老省,kāo声”。属省笔标音形声字。“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化,言须发变白也”,属形象会意字。然而学者们因考和老字音相近而有音转说,字形相似而有形转说,字意互训而有意转说、互训说。百家争鸣,至今没有一个能被公认的结论。他们都忽略“建类一首”这个概念;所举例字又都像强拉一批形声字另立个户头,也没有“同意相受”特征。读者比照各说之一自己寻找“转注字”,竟找不出一个“转注字”。考、老尚且不是转注字,哪里还会有什么转注字!
第五篇: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字谜
皇帝新衣——袭字谜:石达开——研字谜:格外大方——回 字谜:七十二小时——晶
字谜:床前明月光——旷 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
九号,猜一字 答案是: 旭
九辆车,猜一个字 答案是:轨 九点,猜一字 答案是:丸
二兄弟,各自立 ,猜一个字 答案是:竞 人不在其位 ,猜一个字 答案是:立
人都到了 ,猜一个字 答案是:倒 八十八 ,猜一个字 答案是:米
刀出鞘,猜一字 答案是:力 十二点 ,猜一个字 答案是:斗
十月十日,猜一个字 答案是:萌 十字架下三个人,猜一个字 答案是:来
十个哥哥 ,猜一个字 答案是:克 三口重叠,莫把品字猜,猜一个字 答案是:目
4个人搬个木头 ,猜一个字 答案是:杰
一人 ,猜一个字 答案是:大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 答案是:拿 一人在内,猜一字 答案是:肉 一人挑两小人,猜一字 答案是:夹
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 答案是:告 一口咬定,猜一字 答案是: 交
一斗米,猜一个字 答案是:料 一加一,猜一字 答案是: 王
一半儿,猜一个字 答案是:臼 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 ,猜一个字 答案是:汁
一夜又一夜,猜一字 答案是:多
一个人搬两个土 ,猜一个字 答案是:佳 一家有七口,种田种一亩,自己吃不够,还养一条狗 ,猜一个字 答案是:兽
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谁最有权穿这袄?)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网上的“终身寡妇”都有 些谁?)
二十五两--半疯(封)二三四五--缺衣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
(一)少食 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二姑娘梳头--不必(蓖)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就象网上的“国共”、“ 统独”大战)
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
(九)刀子切元宵--不愿(圆)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评评粘网的老蚰蚰如何?)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这牛屎铺里肚子不好 的大有人在)
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对许多话题深有此感)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对联
.莲(连)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2.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3.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4.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5.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6.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7.孔子生於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古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笑话
家里卫生间的门是塑钢材料做成的。有一天,门有些坏了,卡在那里,于是,我爸就打电话给卖门的师傅
我爸:“师傅呀,我的钢门(肛门)坏了”
师傅:“呃~~~那个,要不我给你打个120?”
老李有事找小王,就打电话给小王。
电话接通后,老李听见了小王熟悉的声音,高兴地问:“你是小王吧?” 小王生气地说:“你才是王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