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来源和演变

时间:2019-05-14 03:5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字的来源和演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字的来源和演变》。

第一篇:汉字的来源和演变

1.童谣《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文明礼貌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讲究卫生带手绢(儿)。你拍三,我拍三,尊老爱幼乐助残。你拍四,我拍四,不挑吃穿爱粮食。你拍五,我拍五,敲门问好再进屋。你拍六,我拍六,别人东西咱不留。你拍七,我拍七,自己的事情要自理。你拍八,我拍八,保护环境不折花。你拍九,我拍九,爱护公物不乱丢。你拍十,我拍十,不说谎话要诚实。

2.《新三字经》(节奏慢一点)

为人子 方少时 尊长辈习礼仪 能温席 小黄香 爱父母 意深长 能让梨 小孔融 手足谊 记心中 孝于悌 须继承 长与幼 骨肉亲

亲养儿 多苦辛 报春晖 寸草心 亲有教 儿恭听 做错事 继改正

家务事 乐承担 洗碗筷 扫门庭 家爱我 我爱家 推此心 爱中华

3.快板三句半:《校园礼仪》

我们四人台上站!要把礼仪常规谈!大家别嫌咱啰嗦,看看看!穿戴干净又整齐!拉链纽扣要系好!领巾标志天天戴!讲仪表!校园内外不乱跑,自觉排队往右靠,危险游戏不要做,别忘掉!自尊自爱重仪表,诚实守信讲礼貌,遵规守纪勤学习,要记牢!天天来把卫生搞,贵在保持习惯好,遇到废纸不放过,重环保!预备铃响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不吵不闹坐端正,妙妙妙!升旗仪式要肃立,高唱国歌要整齐,校训呼号要响亮,要有力!同学之间要友爱,互帮互助树新风,不打架来不骂人,讲文明!校园礼仪搞得好,好人好事真不少,礼仪少年在哪里,瞧瞧瞧!

4.小品:争当文明监督员(大约3-4分钟)(下课铃响)(剧中名字根据表演者替换)小华:(自豪地走出场)下课了,我又要工作了。(用手指着袖章)大家看看,我是学校的文明监督员啊!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我还是觉得很有意义。因为我可以为学校的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敏霞:(走出场,边吃边随手丢掉了果皮)唔!不错、不错!真好吃!小华:(看见敏霞丢果皮,匆忙走过去)哎!哎!朋友,你不能乱丢果皮啊!敏霞:你是谁?竟然敢管我的事?

小华:你没看见吗?(右手指着自己的袖章很自豪地说)我可是学校的文明监督员。敏霞:啊?文明监督员?文明监督员又怎么啦?不就是扔个垃圾嘛,小事一桩,关你屁事? 小华:文明监督员就是专门监督像你这种不讲文明、不讲卫生的人。

敏霞:呸!你是说我不讲文明、不讲卫生?你算什么东西?只要我学习好就行了,讲文明、讲卫生有屁用? 小华:停停……你不知道讲文明、讲卫生是我们公民应有的基本道德吗?朋友,你想想,要是人人都像你那样,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大街小巷会变成怎样?你看雷锋叔叔他…… 敏霞:行了,行了,你别说了,讲文明、讲卫生多辛苦呀!还是让我劝你一句吧,别管了吧!

小华:不行,这可是我的工作啊!

敏霞:既然你那么爱管闲事,你就去捡垃圾吧!(随手把吃完的果皮向远处一丢)呸!真是自找苦吃!

(这时,一位撑着拐杖的驼背老人带着伞从远处走来)小华:喂,喂!你还丢……小心!老人:(咳嗽两声)小同学,请问……(刚巧踩上丢来的果皮,脚下一滑摔了一跤,爬不起来)哎唷!

(小华匆忙跑过去)小华:(关切的问)老爷爷,您怎么啦?摔疼了吗?我扶您起来吧!(小华想扶起老人,但无法扶起来)小华:(面对着敏霞)敏霞,你看,都是你闯的祸,还不快点来帮忙!

敏霞:嘿嘿!是他自己摔的,关我什么事?更何况你不是很喜欢做善事的吗?这好事你自己做吧!我可不想沾你的光!(连看都没看,依然傲慢的模样)

老人:小姑娘,我没事,你放心吧!……(老人想用力爬起来)哎唷,哎唷!(丽珊看见了,匆忙走过去帮忙扶起老人)

丽珊:咿!老爷爷!怎么是您?摔痛了吗?我们扶你去医院吧?

老人:不用了!快下雨了,我是来给我的孙女儿送伞的,没想到……哎!究竟是哪个这么不讲文明?(用手轻轻一拍大腿)哎唷!哎唷!…… 小华:丽珊,你认识这老爷爷? 丽珊:他不就是敏霞的爷爷嘛!

小华:是敏霞的爷爷?(指向敏霞)他在那儿。敏霞,还不快点过来看看!敏霞:谁叫他走路不带眼,是他活该的嘛!干嘛要看他呀?他跟我无亲无故。小华:还胡扯些什么呀!他是你爷爷啊!敏霞:啊!什么?爷爷?

敏霞:(匆忙跑过去扶着老爷爷,慌乱中自己也踩到果皮摔倒)爷爷,怎么会是您?

小华:你看,就因为你乱丢果皮,现在把你爷爷弄伤了吧,而且,自己也摔了个大跟头。

敏霞:(悲伤后悔地说)爷爷,对不起!都是我害了您呀!你就原谅我吧!今后我一定会改正的。(面对小华)小华,对不起!你说得真是对啊!我也要做一个讲文明、讲卫生的好学生,我也要像你那样做个文明监督员!为创造文明和谐的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小华:这就对了!好吧!我们先送爷爷到医院吧!

敏霞:走,爷爷,我们扶您去医院吧!(敏霞,小华,丽珊一起扶着老爷爷走出场)

5、文明用语: 小教师:请大家跟我说——

(1)小学生,懂礼貌;礼貌用语记得牢。感谢别人说“Thank You”,(2)早晨见面”Good morning”;(3)表示道歉说“sorry”,(4)别后重逢说“Hello”;

(5)向人问事君君发的凤飞飞家里急急急兰兰丽丽姐离开;韩国可口可乐“excuse me”,(6)分别再见说“Bye bye”。

6.诗歌朗诵: 《文明礼貌伴我行》

文明礼貌多重要,时时刻刻伴我行。

中午打饭不拥挤,一个一个慢慢盛。见了长辈要说您,互相谦让要说请。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能追跑和打闹。上课发言先举手,老师允许再开口。同学之间讲团结,解决矛盾不打闹。下课说话小点声,别人做事不打扰。不能侵犯私人权,日记信件不偷看。有痰绝不随便吐,果皮纸屑不乱丢。

从小养成好习惯,人人都做好少年

第二篇: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

19世纪后期,在河南安阳,农民在耕地时偶尔发现了甲骨的碎片,他们把这些甲骨作为龙骨卖到药房。1899年,古文字学家刘鄂在别人所服的中药中,发现了这种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开始了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在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因为那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从而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金文

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于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至今所见最早有铭文的青铜器,为商代中期以后之物,铭文都很简单,文字书体近似于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铜器铭文。金文还载于各种彝器、乐器、兵器、度量衡器、铸币、铜镜和金属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载文数量最多。各种器物上的文字,较之甲骨文长且完整,字数少者数十字,多者数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载字二百九十一个。

大篆和小篆

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隶书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凝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急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

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楷书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书之名出于草率、草稿,楷书之名则反之。虽然篆书和隶书也有草写者,以此而论,其工整者亦可谓之为“楷”,但这里所说的楷书,是指自成一体、现在通用的“楷书”而言,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的字等。关于楷书的首创者,众说不一。因为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来的文字,是隶书中的八分与楷书笔意错杂时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现存实物中,只有魏时期钟繇的“贺克捷表”的法度可称为楷书之祖。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今天的楷书,其笔画端庄,是由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等脱化、演变而来的(注:章草指“用于章程文书之上者”,是由八分隶再简约其点画,以便于书写之字体)。从三国时期钟繇作“楷书”起,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这是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行书”。自晋迄今,行书用处最大,用得最广,一般性书写几乎均用之。

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书趋于简捷者。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暇。唐朝之后,虽又出新体,即张旭之“狂草”,但狂草写出来他人多不能识,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而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鉴于此因,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

象形字

象形字源于绘画,容易辨认,易于区别。如“人、目、山、火、木、鱼”等等。“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最早的汉字像画的画儿,如“月”字,多像弯弯的月牙;如“山”字,多像偏山,上头还有三个高高的山尖。

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汉字,它的意义往往就是它包含的几个汉字的意义组合成的。比如:“明”是由“日、月”两个字组成的,因为“日、月”都是能发光、明亮的东西,所以,“明”也就是“光亮、明亮”的意思;像大家学过的“尖”也是如此,上面“小”,下面“大”,可不就是“尖”吗?最有意思的,还要数“泪”字,它是由“水”和“目”两个字组成,“目”中的“水”,就是眼泪。

形声字

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就叫形声字。由于古今字音、字形的变化,今天形声字声旁的表音作用已十分有限,但适当利用这有限的作用还是必要的。因为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字形不能直接标示字音,除了需要依靠拼音字母来注明字音外,声旁也可以帮助提供字音信息。

第三篇:汉字的由来和演变

汉字的由来和演变

汉 字 的 起 源 有 种 种 传 说,中 国 古 书 里 都 说 文 字 是 仓 颉 创 造 的。说 仓颉 看 见 一 名 天 神,相 貌 奇 特,面 孔 长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绘 有 文 字 的 画,仓 颉 便 描 摹 他 的 形 象,创 造 了文 字。有 的 古 书 说,仓 颉 创 造 出 文 字 后,由 于 泄 漏 了 天 机,天 落 下 了 小 米,鬼 神 夜 夜 啼 哭。还 有 一种 传 说,说 仓 颉 观 察 了 鸟 兽 印 在 泥 土 上 的 脚 迹,启 发 了 他 发 明 文 字 的 灵 感。这 种 种 传 说 都 是 靠 不住 的。文 字 是 广 大 劳 动 人 民 根 据 实 际 生 活 的 需 要,经 过 长 期 的 社 会 实 践 才 慢 慢 地 丰 富 和 发 展 起来 的。

从 1954 年 秋 至 1957 年 夏,中国 考 古 工 作 者 多 次 发 掘 了 半 坡 遗 址(今 西 安 市 东 郊 半 坡 村 北),发 现 了 早 在 6000 年 左 右 半 坡 人 在 长 期 的 生 活 和 生 产 实 践 中,创 造 了 具 有 文 字 性 质 的 劾 划 符 号 和 绘画、雕 塑、装 饰 品 等 艺 术 作 品。半 坡 人 的 刻 划 符 号 多 保 留 在 彩 陶 上,这 可 以 看 作 是 原 始 的 中 国 文字。

近年 来,中 国 在 山 东 莒 县 陵 阳 河 大 汶 口 文 化 晚 期 的 一 处 遗 址 里 发 现 了 一 批 墓 葬(距 今 已有 4500 多 年),出 土 了 大 量 的 文 物。在 一 些 陶 尊 上 各 刻 有 一 个 图 象文 字,共 发 现 了 10 多 个 单 字。这 些 文 字 是 按 照 实 物 的 形 状 描 绘 出 来的,所 以 称 为 “象 形 字”。字 体 的 结 构 与甲 骨 文 上 的 象 形 字 十 分 相 似,但 比 甲 骨 文 要 早 1000 多 年。因 此,“象 形 字” 是 中 国 最 早 的 文 字,它 已 具 有 了 文字 的 特 征。

汉 字 的 构 成 主 要 有 三 种 方 法:

象 形 法

这 是 形 成 汉 字 的 最 早 方 法,因 此 创 造 了 最 原 始 的 文 字,例: “日” 写 成 , “月” 写成 , 水 写 成 , 牛 写 成 等 等。这 些 象 形 字经 过 逐 渐的 演 变,到 后 来 都 改 变 了 原 字 的 形 体,变 成 了 后 来 方 正 的 字 体,有 的 笔 画 减 少 了,有 的 笔画 增 添 了,由 不 规 则 变 成 了 有 规 则 的 字 体。

会 意 法

象 形 字 比 较 容 易 看 出 造 字 的 道 理,但 它 们 不 能 表 达 抽 象 的 意 思。古 人 便 创 造 了 另 一 种 造字 法 —— 会 意 法。就 是 用 不 同 的 符 号 或 借 用 “象形 字” 加 上 一 些 符 号 来 表 达 一 个 抽 象 的 意 思。例: “明” 字 写 成,意 为 “日” 和 “月” 带 来 光明。“旦” 字 写 成,(意 为太 阳 出 地平线 而 升 起。

形 声 法

象 形 字 和 会 意 字 都 能 从 字 形 上 看 出 字 的 意 义,但 却 不 能 读 出 声 音。因 此 又 创 造 了 形 声 法来 造 字。把 表 示 声 音 的 声 旁 和 表 示 意 义 的 形 旁 搭 配 起 来,组 成 很 多 新 字。例: “爸” 字 是 表 音 的 “巴” 字 和 表 形 的 “父” 字的 结 合;“ 芭 ” 字 是 由 “巴” 和“++” 搭 配而 成。这 样 文 字 越 造 越 多,据 统 计,形 声 字 占 汉 字 的 90% 左 右。汉 字的 形 成 和 发 展,成 为 人 们 交 流 思 想 的 重 要 工 具,适 应 了 人 类 社 会 生 活 的 需 要。

第四篇: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抑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即是演绎《易》的易理,也是创造汉字的原理。

1、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是“外圆内方”。这法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理念。“○”是“”的简化形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形。“○”的周长与直径相比是一个常量(π=3.14159„„),“π”是物质世界“变易”中的“不易”,可谓“万变不离其中”。“○”是在线条长度固定时,可以占据的最大“宇宙空间”。可见,汉字的“外圆内方”结构是“完美”和“节省”的构造方式。

2、“五”之说

“五→二乂”字,《说文解字》说“五,五行也,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可见,“五”字乃指“天地阴阳相交,音同‘戊午’。戊,为天干第五;午,也指五月”。在著名的《河图》、《洛书》中,“五”安排在图的中间,也有“阴阳相交”之意。“天”是最大的“阳象”,“地”是最大的“阴象”,“天地造化五行”。“五行”是古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

3、五种基本笔画

笔画指构成楷书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所有笔画归纳为五种标准的结构,即:横

(一)、竖(丨)、撇(丿)、捺(丶)、折(乙)。

4、汉字起源和演变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联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⑵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这些字还可以组成更多的字。如:“盟→明皿”、“踢→易”、“湿→氵显”、“但→亻旦”„„。

⑷ “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会挨饿。“有”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数的概念。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又如:金→鑫,木→林→森,水→淼,火→炎→焱,又→双,人→从→众,乂→爻„„。通常,字根相重表示“多”,三重表示“众”。

⑸ “理”是“象、数”的扩展。汉字外延的演变主要是通过“理”来扩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里明白、事情变得明显„„”等。

二.字体(汉字)的演变

一、萌芽时期(距今约6000余年)

1、先文字阶段:

①结绳刻本记事(图略)。

②图画记事(图略)。

2、原始文字阶段:

①陶器上表示抽象概念的符号 — 大汶口陶器

文字(图略)。

②陶器上模拟物体形象的符号(图略)。

二、古文字时期(距今约3000余年)

1、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始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又称“殷墟卜辞”(图略)。柔弱纤细的特点;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

2、金文:产生于西周时期的一种古文字。字形较甲骨文更为粗壮、象形,因刻于青铜器上而得名。代表作品有:《大丰簋》、《散氏盘》、《毛公鼎》。殷代末期就产生了。浑圆质朴;形体结构不定性。

3、籀文(古籀文):即“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期太史籀所造,故名。字形整齐稳定,更加简洁和线条化。早期銘文无存,代表作品有战国时期的《石鼓文》。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具有求精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均匀,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笔势圆整。字体繁复,偏旁多有重复,书写不便。

三、今文字时期

1、小篆:秦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文字,即“秦篆”。因多刻于石、木之上,故称“篆”。其字笔画已基本线条化,字形瘦长,书写工整匀称,圆润秀丽,为秦统一中国后推行的正宗文字。代表作品有《泰山刻石》等。

2、隶书:萌芽于战国后期,至西汉日臻成熟,到东汉是隶书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并成为汉代的正宗文字。其字字形扁平,呈现出横平竖直、俯仰向背、肥瘦方圆、结字紧密的特点,较篆书更易书写。代表作品有《乙瑛碑》、《张迁碑》、《熹平石经》等。

4、楷书:亦称真书或正书。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时期,其书体表现出“半隶半楷”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有: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 《乐毅论》、王献之的《十三行》及云南的《爨宝子碑》等。

到了唐代,楷书已成为正宗官方文字,并沿用至今。代表人物及作品有:①初唐四杰: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褚遂良的《孟法师碑》、薛稷的《信行禅师碑》;②晚唐二杰: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堂记》《颜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后世称为“颜筋柳骨”。

另有北宋赵佶所创“瘦金体”《千字文》、元代赵孟頫《道德经》等;

后世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四人合为“楷书四大家”。

5、行书:是楷书的一种辅助书体,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雅俗共赏,最具实用价值的书体。代表人物及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赵孟頫的《琴赋》等。

6、草书:因书写草率而得名。其类别及代表书家有:①章草:始于汉初,是将隶书写得草率、简捷而成。因此,保留了隶书字形扁平、有波笔、字字分离的特点。传世名作有索靖的《出师颂》、陆机的《平复帖》等;②今草:始于汉末,从章草发展而来,笔画连绵回绕,字与字之间多有连缀。代表人物有“二王”、张旭、怀素、黄庭坚等;③狂草:又称大草,它是今草的极端发展。其笔势狂放,笔画省减,多字字相连,为欣赏之用。代表人物有张旭、怀素、黄庭坚、毛泽东等。

三.书法艺术的文房四宝

毛笔字的书写用具,主要是笔、墨、纸、砚,通常称“文房四宝”。要学书法,就得了解这些文具,知道如何选择,怎样保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十分必要的。

毛笔,相传是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也有的说“虞舜造笔”。

其实,毛笔的历史比蒙恬、虞舜都早得多。原始文化的仰韶彩陶上,就有用毛笔绘制的纹饰,露锋之处,一根根笔毛的痕迹都清清楚楚。它的历史比文字还早,距今至少有6000多年了。

汉字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且饮誉世界,同采用了毛笔这种特制的书写用具有莫大关系。毛笔笔头是用羊、狼、鼠、兔

等的须毛制成,因其柔软,可轻可重,可粗可细,方才可能写出天成人妙的奇异点画,形成出神入化的艺术妙境。毛笔其他质料的工具,也可以写出各种漂亮的字体,但是却难以取得有如毛笔书法这样高的艺术成就。

毛笔制作积几千年之经验,而最负盛名的当推湖笔。湖笔因产于古代湖州而得名,创始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历史。

毛笔有软毫、硬毫和兼毫之分。

软毫:性柔软,易濡墨;制作原料多选取羊毛,故俗称羊毫。书家有的认为用羊毫易练出笔力,主张初学者以选用羊毫为宜。我的体会是,中小学生习字,多从中楷开始,宜先求工整。羊毫虽佳,却难掌握,用兼毫较为合适。

硬毫:性强劲,不能多含墨;选取黄鼠狼尾毫为主制成,故俗称狼毫。练习小字,为求工整,宜用硬毫。

兼毫:属中性,刚柔兼济,是兼用羊毫与其他兽毫配制成的。野兔豪毛色近于紫,故兔豪又称紫毫。依比例,有七紫三羊、三羊七紫、五羊五紫,则称紫羊兼。

如何选笔?

一是大小软硬要合于实用。一般说,写大字用大笔、软笔;写小字用小笔、硬笔。

二是笔尖要圆如锥,捺如凿,具备圆、尖、齐、健四个特点。圆,是笔头圆聚饱满;尖,是指笔尖锋颖如锥;齐,是将笔尖润开捺平即捏扁,锋如凿刃一样平齐;健,指笔锋有弹性,劲健有力。可将新笔蘸些唾液润开,在大拇指甲上来回绕圈儿。若圆转自如,绕罢提起,笔尖自然收束,回复尖挺,就可以。

如何护笔?

新笔启用,笔头上有胶,须先用温水(不能用热水)浸泡,让其发开,名曰发笔。注意不可硬捻,更不能用牙咬开。小楷笔可发开笔头的2/5,中楷笔可发开1/2,大楷笔可发开2/3。一般说,毛笔不宜全发开,全发开则软弱无力。发开多少合适,终归要看使用起来是否合适。

毛笔用过后,大字笔要用清水洗净,不留宿墨,再将笔头理顺,笔头向下,悬挂起来。小字笔,要用笔套保护起来,以防笔豪胶结。若长期不用,则要放入匣或囊中,放入樟脑,以防虫蛀。

墨,相传周宣王时“邢夷始制墨”。有学古考证,邢夷当为刑夷,换言之,即古代有了刑罚之后就有了墨。古籍记载,舜时有五刑,其中之一为墨,就是在犯人额上刺绞,用墨涂上,也称黥刑。这样,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有墨了,约有4000

年历史。商代甲骨背面也发现多有墨书。秦汉墨丸也有出土。

古代用墨非常考究。汉代隃麋(今陕西千阳)以制墨而闻名,故隃麋成为古墨的代称。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所著《笔陈图》说:“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10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当时制墨,不仅讲究墨烟,讲究用胶,还要放入珍珠、麝香等药物,以增强墨的光泽,颜色,除祛异味,令有香气。唐末出现了以制墨而名闻于世的墨工奚超、奚廷圭父子。

奚氏后南迁安徽歙县,奚廷圭被南唐后主李煜任命为皇家的墨务官,赐姓李,故后世又称李廷圭。李廷圭所制之墨,香味浓郁,光泽如漆,当时就与黄金等价。宋时已成为文林珍宝,已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感叹了。宋人何薳著《墨记》、晁贯之著《墨经》,出现了制墨的专著。近世有人统计,历代古人制墨所用药物,仅见诸记载的就有50多种。不难想见,古人是多么重视墨这一用品了。

墨的常见品种,按制作用的主要原料,大致可分为三类:

松烟墨。主要是用松木烧烟,掺入适量的胶、药材和香料制成。而松烟墨又以徽墨为上上之品。

油烟墨。即用油类烧烟制成,通常多用桐油、麻油、菜籽油,以及石油。制墨时亦掺入适量的胶、药材、香料。

油松墨。以油烟及松烟混合制成。由于混合的比例不同,墨质有所不同。

如何选墨?

墨质优劣,从色泽与声音可以分辨出来。色泽以紫光为上,墨色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为下。轻轻击墨,音清者为上,音浊者为下。研于砚,其声细者为佳,粗者为次。

如何磨墨?

磨墨要用清水。清水以含有微量盐灰的水为优,次井水,次自来水,次蒸馏水。注意不要用茶水,也不要用热水。

研磨时,墨要保持平正,要重按轻推,圈大力匀,平稳而缓慢。初研,水宜少,磨浓了,再加水,再磨浓。墨磨得要浓淡适度,太浓易使笔锋胶涩难用,太淡又易透纸。

墨湿而再干,则易碎裂。可在墨外裹上一两层纸。用时不污手指,也可保护墨不碎裂。

平时练字,为了方便,多用墨汁。墨汁过浓。可倒出少许与清水在砚中调和。注意不要往墨汁瓶中加水,那会使墨汁中的胶质腐坏发臭。

纸,相传为东汉蔡伦所发明。考古发现,早在蔡伦之前200年,西汉初期已有粗糙的麻纸了。但在已发现的多种古纸中。凡比蔡伦时代为早的纸,如西安灞桥纸、陕西扶风纸,名为麻纸,实为絮团,上面都没有写字;而在蔡伦之后的纸张,如新疆罗丰泊纸,甘肃武威旱滩坡纸,却都是用之于书写的,上有墨迹可证。因而可以说、蔡伦是古代造纸术的革新家,古麻纸经蔡伦革新制作技术,才便于书写了。称其为纸的发明者,也是不过分的。

纸的品类多不胜举,但用之于毛笔书法的纸张,历来以宣纸最著名。

据考证,宣纸创始于南朝,当时有凝霸、银光之名。

宣纸的集中产地在安徽泾县。泾县唐时属宣州管辖。后世泾县等地纸张也集中到宣城外销,故有宣纸之名。

宣纸质地绵纫,纹理细密,宜于表达书画艺术的妙趣。同时,抗拉力强,不易虫蛀,便于长期保存,故有“千年寿纸”之誉。

宣纸品类名称很多,如单宣、夹宣、罗纹宣以及珊瑚宣、虎皮宣、玉版宣等等。以纸质区别,可概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类。

生宣,易吸水,渗墨,同时要注意墨的浓淡相宜。

熟宣,是生宣经加明矾、骨胶等处理而成,不易吸水,纸质较硬。

半熟宣,也是由生宣加工而成的,介于中性,能吸水,而不易渗化。

宣纸是书画用的较为贵重的纸,初学写字,用纸不必太考究,要选用比较糙而涩的纸为好,通用的有元书纸、毛边纸、白麻纸均可。但不宜用过于光滑的纸张,如油光纸、拷贝纸等。纸糙涩容易练出笔力,光滑则用于练笔不利。

砚,始于何时?古人不知,就将之归功于人文初祖的黄帝。东汉李尤撰《墨砚铭》就说:“书契既造,砚、墨乃陈。”意思是发明了文字,就有了砚和墨。其实,在世上还没有文字之前,已有了砚。砚,最初是用于绘画,用以研磨颜料的。西安半坡发现有先民制陶时用以研磨颜料的石磨盘,且有研磨痕迹。这是已知的原始石砚,距今约六七千年。比古史传说的黄帝时代还要早一两千年呢!

1.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那里有座斧柯山,山下有水名端溪,山上出端石,制砚最佳,名曰端砚。

端砚,以紫色者为佳,紫如猪肝者最佳。发墨快,不损毫,有墨不易干,天寒不易冻。

2.歙砚

歙砚,因所用砚材出之于唐代歙州而得名。歙州所辖多县均产歙石,但以龙尾山(在今江西婺源)所产歙石最佳,故又称歙砚为龙尾砚。

歙石一般色泽黝黑,略显青碧,用碧云形容其色泽是很贴切的。歙石中质地优异的多有金星、金晕等。金星、金晕,大的似豆,小的似鱼子。这金色的星、晕,是硫化铁的点滴物,硬度大,既易挫墨,又易伤笔,但光泽闪耀,灿若飞星,惹人爱怜。砚工精心布置,妙用瑕瑜,将星晕处雕作砚床,而将无星晕之中心雕为砚堂。有若俏色玉雕,变瑕为瑜,相得益彰。

3.洮砚

产于古代洮州。今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为洮砚的集中产地。洮砚是以洮石制成的。洮石出之于临洮大河中,故以洮名。洮砚石质坚而润,发墨快,蓄墨久而不下,固之成为名砚之一。

洮砚以绿洮、红洮最为著名。绿洮是用绿漪石制成。深绿的称鹦哥绿,淡绿的称柳叶青,色绿带波,优美自然。红洮古称野鸭血:今称玫瑰红。色红雅丽,细润纯净。

三大名砚的共同特点:砚石质地坚润而细腻,坚而不燥,腻而不滑。

坚润不燥则易于发墨。细腻不滑则出墨块。

初学写字,选购石砚,只要石质不大光滑,而又不过于粗糙,就可以使用。但要选有砚盖的砚。这样的砚,便于蓄墨,可免于风吹墨汁干涸。砚用后,要洗净。在砚心少贮清水以养砚。尤要防沾油污。

第五篇: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作者:阴法鲁)

世界上目前正在使用的各种文字以汉字为最古老。汉字的历史究竟可以上溯到什么时代?汉字从古到今发生过哪些重要变化?这是关心中国文化史的人都很感兴趣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第一节汉字的起源

事物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文字也不例外。以别的语言的文字为依傍,有时能为一种语言很快地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文字来。但是就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来说,从第一批文字的出现到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的最后形成,总是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的。还不能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可以称为原始文字。汉字是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它无疑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以后,才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的。所以汉字起源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方面的内容: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的;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由于缺乏原始汉字的资料,对这两个问题目前都还无法作出确切的答复。下面先对已有的关于汉字起源的一些说法略作讨论,然后简单谈谈我们对汉字形成的过程和时间的一些初步推测。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1.仓颉造字的传说

这一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文献: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吕氏春秋·君守》)沮诵、仓颉作书。(《广韵》鱼韵“沮”字下引《世本》)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韩非子·五蠹》)秦代李斯所编的字书《仓颉篇》也是由于首句是“仓颉作书”而得名的。古人称文字为“书”,作书就是造字。仓颉作书的传说在战国晚期显然已经很流行。这一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它有没有某种程度的可靠性呢?汉字当然不是个别人造出来的。不过在汉字形成的过程里,尤其在最后阶段,很可能有个别人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仓颉也许就是这样的人。早在战国晚期,就有学者作过类似的解释。《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认为仓颉只是众多“好书者”中由于用心专一而最有成就的一个。

但是上引《吕氏春秋》所举的六个人,除仓颉外都是见于时代较早的典籍的古史名人,唯独仓颉在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从来没有提到过,在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尚书·序》孔颖达《正义》:“司马迁、班固..皆云仓颉黄帝之史官也。”),恐怕未必有确据。魏晋以后人把仓颉说成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就更荒诞无稽了(参看唐兰《中国文字学》53—54 页。以下引作“唐书”)。也许仓颉只是古人所虚拟的一个文化英雄。

在上引《世本》中跟仓颉并提的沮诵,也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汉魏间的宋衷的《世本》注说:“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苍颉、沮诵居其职。”(《初学记·卷二十一·史传第二》引)恐怕也是想当然的说法。近人唐兰、高亨怀疑“沮诵”就是“祝融”(唐书52 页、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 27—28页。高氏认为祝融是仓颉的官名),是否可信,尚待研究。2.文字出自八卦说

这是较晚出的一种说法。古代学者很早就认为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和八卦曾经起过某些类似文字的作用。一般认为作于战国晚期的《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网)罟,作佃以渔„„ 又说: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包羲氏就是伏羲氏。“书契”据汉末郑玄注,指写有文字的木质契券。后来这个词往往用作“文字”的同义语。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叙”(通“序”)文的第一段,是根据上引《系辞》文改写的。比较重要的改动是把“结绳而治”归在晚于伏羲氏的神农氏名下,并指实“后世圣人”为“黄帝之史仓颉”。不过不管是《系辞》还是《说文》“叙”,都没有直接把八卦跟文字联系起来。《尚书》伪孔传的“序”说: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篇序的作者大约是魏晋时人。他认为三皇时代就已出现文籍,所以把“造书契”这件事提早到了伏羲之世,与“画八卦”并列,同时不得不把为书契所取代的“结绳之政”推到了伏羲王天下之前。但是他也还没有直接把八卦跟文字联系起来。

据《易经》的《象传》和《说卦传》,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象征。易纬《乾凿度》进一步认为八卦就是“天”“地”等八个字的“古文”。易纬本出汉代,但是今所传《乾凿度》一般认为是宋代伪书。上引说法究竟出于何时尚难确定。如果撇开此说不管,最先明确主张“天”“地”等字出自相应卦形的,似是一些宋代学者。下面举比较有代表性的郑樵的说法略加评论。郑樵在《通志·六书略·第五》“因文成象图”节中说:

有近取:取■(天)于■(乾体)。取■(地,亦为坤字)于■(坤体)。取■(水)于■(坎体)。取■(火)于■(离体)。..有远取:取“山”于■(艮体)取“雷”于■(震体)。取“风”于■(巽体)。取“泽”于■(兑体)。在“论便从(纵)”节中又说:坎、离、坤,衡卦也。以之为字,则必从。故■必从而后能成“■”,■必从而后能成“火”,■必从而后能成“■”。郑樵显然是先有了“天”“地”等字应该出自相应卦形的成见,然后去硬加比附的。“山”“雷”“风”“泽”诸字跟相应的卦形实在太不相像,只得立了一个“远取”的名目来搪塞。近取诸例中,“天”与乾卦,“火”与离卦,其实也都并不相似。“巛”在古书中有用为“坤”字之例(《经典释文·周易音义》说“坤”本又作巛。巛,今字也。”),但并无用为“地”字之例。汉碑“坤”字作川■等形,即“巛”字所从出。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一“巛”字条,据汉碑和《玉篇》等,指出汉人借“川”为“坤”,“巛”即“川”之变体。这是很对的。“川”字本作“■”,三笔在中部都不作尖折形,跟坤卦之形也联系不上。只有“水”字跟坎卦的确比较相似。但是八卦是由阳爻“—”和阴爻“——”组合而成的八组符号,古文字中的“水”则是个象形字,二者的相似只能认为是一种巧合。“水”字决不会是根据坎卦造出来的。古人以坎卦为水的象征,倒有可能是由于受了坎卦之形与“水”字相似的启发。总之,“天”“地”等字出自八卦之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清末民初的刘师培也认为“八卦为文字之鼻祖,乾坤坎离之卦形即天地水火之字形”(《中国文学教科书》“象形释例”节)。他还把结绳也扯了进来,说“字形虽起于伏羲画卦,然渐备于神农之结绳”(同上“论字形之起源”节)。这种很没有道理的说法,在当时却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和陶文等资料里,屡见一种用三个或六个数字组成的符号,如■(八一六)■(六一八六一一)等。近年来经过张政烺等学者的研究,证明是一种易封(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之易卦》,《考古学报》1980 年4 期)。相传的周易卦形中的阳爻应是由数字“一”变来的,阴爻应是由数字“■”

(六)变来的(参看楼宇烈《易卦爻象原始》,《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 年1 期)。这种爻形出现的时代,无疑是比汉字起源的时代晚得多。从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来看,文字之形出自八卦的说法的荒谬性就更明显了。

二、跟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及其研究情况

在已发现的各种性质既明确、内容也比较丰富的古汉字资料里,时代最早的是商代后期(约前14—前11 世纪)的殷墟甲骨文。它所代表的是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现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以后,主要是5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了少量商代前期(约前17—前14 世纪)的汉字以及一些跟汉字的起源可能有关的考古资料。后者主要指刻划或绘写在原始社会时期遗物上的各种符号以及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夏代文字的一些符号。这些资料还不足以解决汉字起源问题,但是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根据外形上的特点,大体上可以把原始社会时期遗物上的符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象实物之形的,一类是几何形符号。有些虽非几何形但也不像是象实物之形的符号,可以附在后一类里。下文称后一类为甲类,前一类为乙类。1.原始社会时期的甲类符号

就已发现的情况来看,甲类符号绝大部分刻划或绘写在陶器上,小部分刻在龟甲、兽骨或骨器上。这类符号分布得很广,在仰韶、马家窑、龙山、良渚等文化的遗址中都有发现(参阅拙文《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语文》 1978 年3 期。下文引作“探索”。我们所说的“遗址”包括墓地在内)。它们行用的时间也很长久。就上限来说,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早于仰韶文化的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和接近裴李岗文化的“贾湖”遗址里,都已发现了这类符号。大地湾一期文化的符号发现于甘肃秦安县大地湾,是用颜料绘写在陶钵形器内壁上的(《文物》 1983 年11 期22—25 页)。“贾湖”符号发现于河南舞阳县贾湖,是刻在龟甲等物上的(《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文物》1989 年1 期)。就下限来说,这种符号不但直到原始社会末期还在使用,而且在进入历史时期以后,在汉字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仍然在某些领域延续使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商代以至春秋战国时代的陶器上,都可以看到不少这一类的符号(参看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36 页。甚至在某些西汉陶器上都还可以看到这类符号,参看《广州汉墓》上册89—91、210—211 页)。在甲类符号里,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遗址出土陶器上的符号,时代既比较早(距今约六七千年),资料也比较丰富,因此在关于汉字起源的讨论中最受人注意。我们就以它们为例来讨论一下甲类符号跟汉字的关系。在半坡类型各遗址中,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这两个遗址发现的符号数量最多。下面是半坡遗址发现的符号的一些例子(引自《西安半坡》197 页图141,又图版167—171): 临潼姜寨遗址发现的符号,有不少跟半坡的相同或相似,此外还有一些形体比较复杂的例子,如(引自《考古与文物》 1980 年3 期15 页):半坡类型符号一般是单个地刻在陶钵外口缘的黑宽带纹或黑色倒三角纹上的,例外很少。对半坡类型符号的性质存在不同看法。有些学者认为它们是文字。有的并且把它们跟古汉字直接联系了起来,如认为■是“五”字,■是“七”字,■是“十”字,■是“示”字,■是“■”字,■是“阜”字,等等(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 年2 期32 页)。有些学者则认为这种符号还不是文字,而“可能是代表器物所有者或器物制造者的专门记号”(《西安半坡》198 页)。还有学者认为它们只不过是制造陶器时“为标明个人所有权或制作时的某些需要而随意刻划的”(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 年1 期23 页。下文引作“汪文”)。这种符号所代表的显然不会是一种完整的文字体系。它们有没有可能是原始文字呢?恐怕也不可能。我们丝毫没有掌握它们已经被用来记录语言的证据。从同类的符号在汉字形成后还在长期使用这一点来看,它们也不像是文字(参看上引高明书35—36 页)。把半坡类型的几何形符号跟古汉字里象实物之形的符号相比附,更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这两种符号显然是不同系统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前一种符号跟后一种符号里形体比较简单的例子(如草的象形符号)或某些经过简化的形式(如殷墟甲骨文里的“示”和某些“阜”旁)偶然同形,就断定它们之间有传承关系。

但是已发现的半坡类型符号,绝大部分都刻在同一种陶器的同一个部位上,规律性很强。有些符号不但重复出现在很多个器物上,而且还出现在不同的遗址里。看来这种符号,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已经比较固定地用来表示某些意义了。除了用作个人或集体的标记之外,这种符号也有可能用来表示其他意义。没有文字的民族往往已经知道用符号记数。我国原始社会使用的甲类符号估计也不会没有这种用途。古汉字除了使用象实物之形的符号之外,也使用少量几何形符号。■、■、■、■

(四)、■

(五)、■

(六)、■

(七)、■

(八)、■

(十)等数字是最明显的例子(数字“九”很多学者认为是一个假借字)。跟这些数字同形或形近的符号,在我国原始社会使用的甲类符号里是常见的。很多学者认为这种符号就是这些数字的前身,这是有道理的。不过这并不能证明原始社会使用的记数符号是文字。因为这种符号并不跟语言里的数字严格相对应。过去云南的哈尼族由于不会使用文字,在订立买卖契约的时候,用■、■、■、·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一百元、五十元、十元和一元。要表示五元就点五个点(汪文12 页)。这是记数符号并非文字的一个实例。

此外还应该指出一点。由于构成甲类符号的要素一般比较简单,不同地区的人很容易造出相同的符号来。这种同形的符号,其意义往往并不相同。所以虽然古汉字有些数字的外形跟半坡类型符号相同,我们仍不能得出这些数字就源于半坡类型符号的结论。它们完全有可能出自其他原始文化。

商代和西周时代(主要是西周前期)的铜器上常常铸有族徽(这里所说的族徽包括族名)。大部分族徽具有象形程度明显高于一般铜器铭文的特点,而一小部分则跟原始社会的甲类符号很相似,例如:

它们也有可能源于这类符号(参看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 年1 期4—5 页)。原始社会里用作个人或集体的标记的符号,是很容易变成族徽的。在商周时代,这一部分族徽符号是否已经成为文字,还是一个问题(参看汪文39 页)。它们的性质也许就跟后代的花押差不多。

总之,我们认为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普遍使用的甲类符号还不是文字。除了有少量符号(主要是记数符号)为汉字所吸收外,它们跟汉字的形成大概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而且即使是那些为汉字所吸收的符号,也不见得一定是来自半坡类型符号的。有些学者以半坡类型符号为据,说汉字已有六千年以上历史。这是不妥当的。

近年在西安市郊区长安县花楼子的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里,发现了一些刻在骨片和骨器上的甲类符号(《陕西长安花楼子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发掘》,《考古与文物》1988 年5、6 合期)。有人称之为甲骨文,认为跟殷墟甲骨文有渊源关系。这恐怕也是不妥当的。2.原始社会时期的乙类符号

在田野考古中,乙类符号主要发现于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一般都刻在一种大口的陶尊上。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年代约为前2800—前2500 年。近年王树明在《谈陵阳河与大朱村出土的陶尊“文字”》一文中,集中发表了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的资料(文见《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下文引作“王文”)。据此文,已发现的刻有符号的陶尊和残器片共有16 件。其中15 件是在莒县的陵阳河和大朱村采集或出土的,1 件是在诸城县前寨采集的。出土的大都出自墓葬。这些墓葬大部分有丰富的随葬品,墓主身分似比一般人高。件陶尊及残器片上,共刻符号18 个,可以归纳为8 种,下面每种各举一例(各种符号以拼音字母为代号,旁注数字表示出现次数):B 是在A 下加山形而成的。G 跟H 上部的中间部分象同一种东西。这些符号绝大多数刻在陶尊外壁靠近口沿的部位(下文依王文称为颈部),少数刻在外壁近底处。通常一个陶尊只刻一个符号,只有两件陵阳河采集的陶尊刻有两个符号。一件颈部刻G,近底处刻E。一件在颈部两侧分刻G 与D。G 四见,都涂朱。H 两见。完整的一例即上图所示,下部盆形是朱绘的(未刻),其他部分涂朱。残缺的一例不涂朱。他种符号各例,除诸城前寨采集陶片上残去左上部的符号B 涂朱外(《文物》 1974 年1 期75 页),全都不涂朱,就是跟涂朱的G 共见于一器时也不涂朱。

在山东泰安、宁阳二县之间的大汶口墓地的发掘中,曾在一个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墓葬中发现过一件背壶,器身上半有如下朱绘符号(《大汶口》 73页):这个符号跟晚期陶尊上的乙类符号是否属于一个系统,尚待研究。

上举A—D 四例,在1974 年出版的《大汶口》考古报告中就已发表。在70 年代有好多位学者对这种符号作过研究。1986 年发表的王文和接着发表的李学勤的《论新出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文物》1987 年12 期。下文引作“李文”),根据新的资料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对这种符号的性质主要存在两种看法。有些学者认为它们是文字,并且把它们当作比较原始的汉字加以考释。例如:于省吾在《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里释A 为“旦”(《文物》1973 年2 期32 页)。唐兰在《关于江西吴城文化遗址与文字的初步探索》等文中释A 为“炅”,B 为“炅”的繁体,C 为“斤” D 为“戌”和“戉”(《文物》1975 年7 期72—73 页。唐氏以为“戌”“戉”古为一字)。李学勤释B 为“炅山”合文(下文所引《起源》155 页),F 为“封”,并指出E 也见于甲骨文和铜器铭文,在那些资料里用作人名或族氏(李文78 页)。有些学者则认为这种符号还不是文字,例如汪宁生认为它们“属于图画记事的范畴”,是“代表个人或氏族的形象化的图形标记”(汪文27 页)。此外,这两派学者里都有人主张某些符号与祭祀或器主的身份有关。

在良渚文化(?)或作风接近良渚文化的某些遗物上,可以看到跟上举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相类甚至相同的符号。

南京北阴阳营遗址二号灰坑曾出土一个大口陶尊,颈部刻有如下符号(引自李文79 页)。这个符号跟上面举过的H 很相似,似可看作同一符号的异体。据发掘单位的文章,北阴阳营二号灰坑遗存“大体与张陵山类型相近„„可能属于张陵山类型向良渚类型过渡阶段”(《文物》1978 年4 期52 页)。

解放前流入美国、现藏于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的几件古玉器,也刻有这类符号。首先注意到这批资料并加以研究的,是日本学者林巳奈夫。后来李学勤也进行了研究,其意见发表在《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字起源》(《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2 辑,1985 年。下文引作“起源”)以及上引李文中。下面主要根据李学勤的文章介绍一下这批玉器上的符号(有关的图皆转引自《起源》157 页)。这批玉器包括一件“玉臂圈”(?)和三件玉壁。玉臂圈两侧各刻一个符号(见右图)。a 跟上面举过的A 相同。三件玉璧上各刻一个复合符号(见下图)。这三个复合符号都以“作鸟立于山上之形”的符号为主体。其山形跟上面举过的B 的山形一样,也有五个峰,“不过峰顶是平的”。《起源》把这个符号释为“岛”字(155 页)。c 的下部包含一个跟“臂圈”的a 相同的符号,只是象太阳的圆圈形内加了文饰。d 的山形之内,上部有一个跟“臂圈”的b 有点相似的符号,底部所添加的究竟是符号还是文饰不易断定。e的山形之内也有一个符号。这个符号也许是一个甲类符号。刻有C 的玉璧的边缘上还刻有如左图两个符号。李文已指出f 跟上面举过的F 是同一符号的异体(78 页)。

林巳奈夫和李学勤都认为上述玉器是良渚文化的遗物。良渚文化的年代约为前3300—前2200 年。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年代正在其范围之内。这两种文化分布的地域比较接近,并有某些同类型的器物,彼此显然是互有影响的。

所以李学勤认为“这两种文化有共同的文字联系,实在情理之中”(《起源》156 页)。他把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和上述玉器上的符号都看作文字,所以用“共同的文字联系”这种说法。不同意把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看作文字的学者,当然也不会同意把上述玉器上的符号看作文字。

近年在国内博物馆藏品中也发现了两件刻有这类符号的玉器。两件玉器都是大型玉琮,形制相类。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上端两侧面各刻一个符号。其中一个跟上举玉璧上的几个符号相类,也是以“作鸟立于山上之形”的符号为主体的复合符号。另一个符号已磨损不可辨。李文认为这件琮属良渚文化玉琮中最晚的一式(78—79 页)。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据传出于山东省,上端正中刻有跟“玉臂圈”的a 相同的符号,底部内壁一侧刻有斜三角形。发表者认为此琮与“玉臂圈”应为大汶口文化遗物(石志廉《最大最古的■纹碧玉琮》,《中国文物报》1987 年10 月1 日2 版。此文称“玉臂圈”为“矮筒形小玉琮”)。还有学者认为此琮是山东龙山文化遗物(安志敏《关于良渚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1988 年3 期241 页、245 页注(74)。由于在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过刻有这类符号的同类玉器,上述那些玉器究竟应该归属于哪种文化,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们过去曾经根据前面举出的A—D 四个符号,断定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是用作族名的原始文字,并认为它们跟古汉字之间很可能“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探索》165—166 页)。现在看来,这样说是不妥当的。正如上引汪文所指出的,“真正的文字要从表音开始,是能够记录语言的符号。陶器上这几个孤立的图形,还不能证明这一点”(28 页)。而且如果说A—D这几个符号确实跟古汉字很相似的话,新出的G、H 两个符号以及玉器上的鸟立山上形符号和符号b,跟古汉字显然就不怎么相似了。所以把这类符号看作原始文字是根据不足的,把它们直接看作古汉字的前身就更不妥当了。

估计刻在陶尊上的乙类符号可能有两种用途。有的用作性质接近后世的族氏或人名的标记,有的用作器主或其所属之族的职务或地位的标记。在同一个陶尊上出现的两个符号也许是分属这两类的。汪文说:“这些图形(引者按:指乙类符号)刻于陶器上,当是作为作器者的一种氏族标记。例如,石斧形标记可能代表善制石斧的氏族..”(28 页)。他说的这种标记接近我们所说的后一种标记。不过古代往往“以官为氏”,“以爵为氏”,“以技为氏”(参看《通志·氏族略》),后一种标记往往会转化为前一种标记,二者的界线不是绝对的。玉器上的符号的用途尚待研究。

一个象形符号如果用作了性质接近后世族氏或人名的标记,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可以认为已经变成了文字。例如一个名“鹿”的族用象鹿之形的符号(也可以说“鹿的图形”)作为自己的标记,这跟用“鹿”的象形字来记录“鹿”这个族名岂不是一回事吗?但是实际上问题并不这样简单。早在旧石器时代,只要人们已经会画鹿,就有可能指着鹿的图形说出“鹿”这个词来。我们能不能说这时“鹿”字就产生了呢?当然不能。因为这跟有意识地用鹿的象形符号来记录成句的语言中的“鹿”这个词,完全是两回事。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研究来看,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社会的贫富分化已经相当显著,阶级的形成已经不是遥远的事情了。在这种条件下使用的作为族或个人标记的象形符号,跟原始社会较早时期的图画当然不能等量齐观。但是在并非用来记录成句语言中的词这一点上,二者却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还不能把这种符号看作文字。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虽然不能断定为原始文字,毕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像古代象形文字的一种符号。从有些符号在并非出于一地的遗物上不止一次地出现的情况来看,这种符号的稳定性显然也是相当强的。它们无疑可以看作原始文字的先驱。如果文字形成的过程接着开始的话,它们的大多数应该是会转化成文字的。大汶口文化分布的地域接近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区。有些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的作风,跟古汉字确实很相似。看来这种符号虽然不见得是原始汉字的前身,但是很有可能曾对原始汉字的产生起过某种影响。在这里附带讨论一下前面讲甲类符号时提到过的、商周铜器上象形程度比较高的那类族徽的性质。上面是这类族徽的一些例子。上引汪文认为这类族徽跟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一样,是一种“图画记事”,而不是真正的文字(33 页)。这类族徽的确可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早在原始汉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出现。在当时它们当然还不是文字。但是汪文也承认“图画记事”中的“大部分图形成为后来文字的前身”(40 页)。在汉字形成的过程里,那部分族徽无疑大都转化成为文字了。而且象形程度较高的族徽肯定也有一部分是在汉字形成后才被使用的。这部分族徽一般都应该是文字。所以我们认为商周铜器上象形程度较高的族徽,至多只会有很小的一部分还不是文字。它们的绝大部分是没有理由不当作文字看待的。由于族徽具有保守性,同一个字在铜器上用作族徽时的写法,往往要比一般使用时更接近图形。这种区别是文字的古体与今体之别,而不是图形与文字之别。事实上铜器上的族徽的写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族徽往往有时写得比较象形,有时则写得跟一般金文比较接近。有些图绘性比较浓厚的、现在还无法确释的族徽,在殷墟甲骨文中有作为族名或人名使用的例子。它们作为文字的性质是不容怀疑的。这一点郭沫若在《殷彝中图形文字之一解》中早就指出来了(见《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在一般称为族徽文字的象形程度较高的金文里,有一些字是用作个人的私名的。所以有的学者把这种金文称为记名金文,而不称为族徽金文或族名金文。我们在下文中也采用这一名称。3.关于所谓夏代文字

一般认为夏代已经进入阶级社会时代。目前除少数学者外,大家都认为夏代应该有文字,至少应该已有原始文字。但是在考古发掘中却还没有发现确凿无疑的夏代文字。在河南偃师县的二里头文化遗址里发现过一些刻在陶器上的符号,例如(引自《考古》1965 年5 期222 页):

这些符号大多数刻在大口尊的内口沿上。它们大都发现于二里头遗址的三、四期地层,属于二里头文化后期。二里头文化后期,有人认为相当于商代早期,有人认为相当于夏代。持后一种看法的学者大都把上举这种符号看作夏代的文字。我们认为这种符号跟原始社会时期的甲类符号属于一个系统,不但不可能是成熟的文字,而且也不可能是原始文字。

陕西商县紫荆的二里头文化遗址里也发现过少量刻在陶器上的符号,个别的可能是象形符号。报导者认为可能是夏代文字(王宜涛《商县紫荆遗址发现二里头文化陶文》,《考古与文物》1983 年4 期1—2 页)。由于资料太少,尚难肯定其性质。

河南登封县王城岗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址里也发现过一些刻在陶器上的符号。有的学者认为这个遗址是夏代的,并把所出陶器符号看作夏代文字(李先登《夏代有文字吗》,《文史知识》1985 年7 期51—52 页)。由于已发表的资料太少,其性质也难以肯定。4.商代前期的文字资料

由于至今还没有发现确凿无疑的夏代以前的汉字(包括原始汉字),商代前期的汉字是已知的最古的汉字。可惜已发现的资料也很贫乏。

年代以来发现了不少商代前期的遗址,但是出土的文字资料却很少。在郑州二里岗和南关外的商代前期遗址里发现了一些刻在陶器上的符号(《郑州二里冈》17 页,又图31。《郑州南关外商代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73 年1 期83—84 页)。它们跟二里头文化陶器符号一样,大多数刻在大口尊的内口沿上,也是跟原始社会时期的甲类符号同类的东西,并不是文字。在二里岗还发现过两块字骨(《郑州二里冈》38 页,又图30)。一块只刻有一个像是“■”的字(“■”字见于殷墟甲骨文),出自商代前期地层。一块是采集品,上面刻有十来个字,字形跟殷墟甲骨文相似,文例则比较特殊。

河北藁城县台西商代遗址里也发现过一些刻在陶器上的文字和符号,其中一部分的时代稍早于商代后期(季云《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发现的陶器文字》,《文物》1974 年8 期)。它们一般都是单个地刻在陶器上的,确实像文字的有“止”、“目”、“刀”等(同上50 页,见左图)。其字体古于殷墟发现的商代后期的陶文和甲骨文。

江西清江县吴城商代遗址里发现的刻在陶器上的文字和符号,也有一些是早于商代后期的(唐兰《关于江西吴城文化遗址与文字的初步探索》,《文物》1975 年7 期。《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第四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资料丛刊》2)。它们既有单个地刻在器物上的,也有四五个以至十来个刻在一起的。可惜后一类刻文还没有读通。吴城出土的有些陶器上的文字或符号,作风比较独特,似乎不属于商文化的系统。在已发现的商代前期铜器里,有铭文的铜器非常少,器上的铭文通常只有一两个字。有的究竟是不是应该看作文字,还有讨论余地(参看李学勤《论美澳新收藏的几件商周文物》,《文物》1979 年12 期73 页;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考古》,1988 年3 期247—252 页)。总之,已发现的商代前期的文字资料又少又零碎,显然不能充分反映汉字当时的发展水平,对我们研究汉字的起源没有重大参考价值。

三、对汉字形成过程的推测

由于确凿可信的夏代以前的汉字尚未发现,商代前期汉字的资料又很贫乏,我们只能以商代后期的汉字为主要依据,参考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某些时代较晚的原始文字的情况,对汉字形成的过程试作一些初步的推测。下面所用的古汉字一般都引自殷墟甲骨文,少量的引自铜器铭文(如“方”“圆”的古字)。在原始文字方面则引用云南的纳西族所使用过的纳西图画文字(以下简称“纳西文”)的资料(参看傅懋..《纳西族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区别》,《民族语文》1982 年1 期1 页)。

下载汉字的来源和演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字的来源和演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起源 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它即便......

    汉字演变大全

    专题讲座 古汉语与初中文言文教学 李镗( 原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 特级教师 ) 第一讲 古代汉字基本知识与词义的演变 一、古汉字学 古汉字学也叫传统文字学。它研究的是......

    汉字起源演变

    汉字的演变及造字原理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从甲骨文产生至今,汉字字体发展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

    《汉字演变文化》学习体会

    中国汉字起源与演变文化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第一完全小学 wqy近日,很荣幸聆听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欧校长的讲座——《汉字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汉字的源远流长,博......

    汉字的演变教案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 演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记住商朝使用的 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地位。 过......

    汉字的演变总结

    《汉字演变》总结 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就是通过溯源图教字象形字,通过“分解——组合”教字会意字等,这就把象形字等还原成了图画,把会意字变成一个个故事,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不仅......

    汉字发展的演变★

    汉字发展的演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最终定稿)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