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综合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活动课型。你一定对这个活动课型很感兴趣吧!进入本章节你会发现:这个领域我们既熟悉又陌生,通过学习,你不仅能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理念,还能借鉴并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为你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我们需要学习理解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解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别
综合性学习评价 我们需要阅读借鉴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
“综合性学习”教学指导及教学案例 我们需要实践
怎样实施“综合性学习”活动
怎样评价“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为主要活动方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学会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实践性的体现,也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教学时我们应根据什么来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怎样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因此,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综合化
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时,既要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目标有机整合,又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发挥活动的多重功能,使每项活动都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某实验区的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了课文《黄河魂》后,开展了“我爱你,黄河”的系列活动。1.学生搜集描写黄河的词语、诗、词、歌、文、图、音像等信息,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文、歌等,让学生读,背,唱。2.组织学生到黄河边活动,并拍摄录像。3.在语文活动课上,展示前两个活动成果。活动课通过“走近黄河(展示信息)———畅游黄河(初步运用信息)———依恋黄河(综合运用信息)———赞美黄河(创造信息)”这几步进行。4.总结拓展,小组合作展示研究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丰富了有关黄河的语言积累,培养了搜集、处理、运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了解了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激发了学生爱黄河、爱家乡、爱中华的情感。活动中,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培养。
二、内容主题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学习活动。它以学习语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形成语言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听说能力)为主要活动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等选定所要学习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课内的内容,也可以是课外的。也可以由教师提供参考问题或课题由学生自主选择。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展开学习。但自主绝不等于可以放任自流,随心所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教学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并在一个确定的主题统率下,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课精彩纷呈,富有成效。如有位教师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后,在全班举办了“安徒生童话周”。活动设计如下:
1.向全班学生征集本次主题活动的会标和吉祥物,由学生从候选作品中投票决定。2.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了解安徒生生平、创作经历和作品。3.邀请童话作家到班级举行讲座,接受小记者采访。4.教师上童话赏析课。5.在班内举办“故事会”、“朗诵会”、“表演赛”等活动。评选“故事大王”、“朗诵能手”,开展“安徒生童话续编大奖赛”,评选出“童话大王”。6.汇报表彰会。各小组将前阶段的活动成果作一个展示。可以以故事、表演剧、朗诵、歌舞等形式汇报,也可以以小报、班级童话集、读书心得等形式展示,最后老师对优秀成果进行表彰。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极受欢迎。
三、形式多样化
综合性学习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地点不限于课堂,不限于校内,时间不限于40分钟。形式的多样化是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之一,形式越多样,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就越宽广,受到的语文教育就越全面,学习的兴奋点就越多,学习动机也越强。但是,形式的多样化不等于形式化,最重要的是讲求实际效果。常见的语文活动形式有以下几种:
1.竞赛型
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于形式的大小,如谁是儿歌王、成语大串联、歇后语大奖赛、格言警句大家背、古诗中找春天、小小朗诵会、寓言故事新编、名句接龙、小小辩论会、课本剧表演赛、长文速读赛等等。语文竞赛活动要面向大多数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爱上语文。
2.表演型
小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式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如学习了《小露珠》、《半截蜡烛》等课文后,可组织学生自己创作、设计、表演课本剧。
3.游戏型
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学了苏教版的《黄山奇松》、《烟台的海》、《九寨沟》、《庐山云雾》等精美的课文后,师生可一起设计小导游的游戏,请一名学生当导游,其余的学生做游客。导游挑自己最喜欢的景点给大家介绍。游客可随时向导游提问,还可以设计词语接力、开火车、找朋友、猜字游戏、语文大冲浪等游戏。
4.辩论型
小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课堂上可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学生在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时唇枪舌战,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赏析型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可开设一些赏析型的活动课。如学完苏教版第十册《望月》一课后,有位教师发现学生对其中描写月色美的一段课文特别感兴趣。于是,就让同学们去搜集名家对月色的描写。学生们找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沈从文的《边城》、巴金的《春》、峻青的《老水牛爷爷》等名篇的片断,老师特地增加了一节欣赏课。课上,同学们有滋有味地读片断,争先恐后地谈感受,还配上音乐、图画进行欣赏,有的还争着做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背。当学生情难自抑时,老师又让学生动笔随意写点儿什么,各种描述或赞美月亮的句子从同学们笔端徐徐流淌出来,清新自如,引人入胜。
6.综合型
即把比赛、表演、游戏、调查、汇报等各种形式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上一堂综合课,如前面所例举的《我爱你,黄河》就是一堂综合型的语文活动课。学完《草原》,有的老师设计了《走进草原》,学了《恐龙》,设计了《我知道的恐龙》等语文综合活动课。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调研型、故事型、演讲型、讨论型、操作型、阅读型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喜好、课文涉及的内容挑选合适的形式展开活动。
四、过程活动化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究、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维,动口表达,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通过看、听、说、议、诵、赞、辩、唱、跳、画、拼、摆、量、剪等多种形式,在做中学,动中悟,教、学、做合一,使语文训练实而见活,动而有序,真正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理念,从而摆脱课堂教学惯用的讲解、提问等手段,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如在教学古诗《绝句》时,可一边指导学生诵读,一边启发想象,引导学生给诗配画,再借画读诗。《快乐的节日》课文的学习,可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唱一唱,让学生获得更直接、更生动的感悟。
五、活动开放化
学习活动的开放性是保证学生主体能够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时要注意:
1.学习内容的开放
要求教师一要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活动内容的可供选择性。因为只有具备这两点的活动内容才能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
2.学习方式的开放
综合性学习打破了语文学习单一的授受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倡导体验式、感悟式学习,倡导综合性、实践性学习等。
3.学习空间的开放
这是指要把以往固定的空间(教室)变为弹性的空间,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的场所要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确定。即便确定在室内,也可以根据活动的特点,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进行多种形式的座位组合。
4.学习结果的开放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结果的表现形式要具多样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调查报告、实物说明、诗歌、小品表演等等。二是活动得出的结论要具多样性,既可以得出统一认识,也可以保留多种意见,既可以形成完整结论,也可以留有一块“空白”。
5.师生关系的开放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格上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在角色扮演上形成良好的转换机制。教师可以是传道者、真理的代言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的倾听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向何种角色转换,何时转换,要视活动的需要而定。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活动的准备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和问题求解阶段;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一、活动的准备阶段
首先要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或课题。综合性学习主题或课题的确立应该基于学生的“内需”,源于学生的兴趣。这种“内需”可能是自发的,更多情况下需要教师诱导引发。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各种版本的语文实验教科书在板块设计中都专门列项设置了“综合性学习”板块。教师要切实利用这一载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语言能力、审美情趣、合作精神等。
2.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就有多丰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做到家庭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
确定主题时要考虑学段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中高年级可考虑这样一些选题: 为班级策划一次春游活动。要考虑好春游的路线、地点、交通工具、组织管理、费用开支以及开展哪些活动等。写一份春游活动方案,先在小组开展交流评比,再择优向全班推荐。阅读《西游记》原著,在班级讨论会上,谈谈自己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先写发言稿,然后参加讨论。也可以召开一次《西游记》故事会,讲讲自己喜欢的故事片断。给大地一些绿色,为家园增添一片亮丽。你觉得校园、社区或者城镇绿化还存在哪些不足,你的建议和方案是什么?请你绘制一幅图或写一份建议书,递交有关部门。
过新年时,你们收到了压岁钱吧,自己设计一份调查表(例如来源、金额、用途等等),在班内或学校作一次调查,对这份调查,就你的看法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二、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对问题进行理解,将问题情境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或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在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线索,建立综合性学习小组,讨论具体研究的思路和措施。为此,教师可提供适当的知识背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习情绪,诱发探索动机。
如有个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开展了这样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周昱同学的父亲经营着一个贸易公司,他常常看到父亲到银行取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有了这样的疑问:银行不是造币机构,它的钱从何而来?于是他决定对“银行利润从哪里来”进行研究。
确定了研究课题,周昱请教了老师,咨询了爸爸,制订了研究方案。
三、实践体验、问题求解阶段
这一阶段是综合学习的关键。当学生明确问题、进入问题情境之后,便要进入探索实践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为解决问题搜集、筛选信息资料,寻找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并实施直至检验结果;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活动等。实践体 验、问题求解的过程是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的过程,更是加强体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这个阶段中,不要单纯追求问题解决的结果,有的问题也无需得到最终结果,即使有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也并不意味着学习失败。但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注重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全员参与。
如上面案例中周昱同学明确问题后,他制订的研究方案是: 采访提纲1(采访对象:银行一负责人)1.银行属于哪种单位?
2.银行的客户分哪几种?银行分别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 3.银行的收入有哪些?开支有哪些? 4.银行会不会亏损?倒闭? 采访提纲2(采访对象:隔壁邻居)1.你与银行打过交道吗? 2.银行能为你提供哪些服务? 3.银行为你提供服务后获得什么收益? 采访提纲3(采访对象:父亲公司的财务科长)1.银行为公司提供了哪些服务? 2.资金通过银行往来有什么好处? 3.银行为公司提供服务,获取哪些收益?
经过了多次采访,周昱同学基本上解开了自己心中的疑团,他就把这次调查访问的结果制成了一张表格,还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四、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取得的学习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和发表。成果呈现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书面形式呈现,也可以运用口头表达形式,可以是讨论、辩论、演讲、演示、表演等形式,也可以办展览,搞竞赛,出墙报,编刊物,制网页等。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既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阶段,也是学习成果分享阶段,还是互相评价、自我反思阶段,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可以说,它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
周昱同学在总结中是这样写的:银行利润从哪里来? 我的观点:银行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和无处不在的网点,吸纳储户,筹措资金,银行员工充分发挥其智慧,将资本充分地运作,赚取息差和汇差,通过中介服务,收取服务费。这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加强管理,降低运作成本,扩展业务,增加服务收入,合理调整存款结构,代理收缴各种行业规费,如电话费、水电费等,从中收取劳务费,同时吸纳资金。办理各种汇票,发行国债、债券的费用,开展咨询业务,收取信息费等,这也是银行利润的来源之一。
因此我的结论是:
1.贷款与存款之间的利息差。
2.代收费用(如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的手续费。3.加强管理,降低运作成本。4.汇率差。
5.积极吸纳储户,及时放贷,加快资金运转。
以上几方面的总和减去银行运作成本,即为银行的利润。反思:
以前我觉得银行利润是从存户的钱里拿的,现在经过调查采访我知道了银行利润的产生还有一些知识和风险呢!我明白了: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像“银行利润是从储户的钱里拿的”那么简单,因而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了解,不要人云亦云。
———转摘自《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 戴晓娥
“银行利润从哪里来”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周昱同学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通过访谈解决问题,了解到相关的知识,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最后在总结中既得出了问题的结论,又获得了体会,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是有效的。
案例:
小学语文综合性活动课设计
———从《草船借箭》引开去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中心小学 韦幼愿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少年版)的基础上,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三国的成语、歇后语、故事,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多媒体为载体,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及听、说、读、写、演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课前发给学生《三国演义》原著中与《草船借箭》有关的内容、《草船借箭》的课本剧。引导学生熟读《三国演义》(少年版),浏览原著编目,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通过上网查阅、到图书馆借阅各种相关资料,准备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歇后语、诗词、表演片断、朗读片断等。并选出朗读组组长、表演组组长,由组长与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商议并排练好朗读片断及表演片断。准备时间为两个星期。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博士头饰。
三、教学过程
(一)以《草船借箭》为引子,激发兴趣
1.播放《草船借箭》录像片断。设疑:这个片断反映的是什么故事?出自哪一部名著哪一回?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全班抢答。
2.教师小结:《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不仅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且语言表达形象生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文艺中,看谁能了解到最多的三国知识,我们将评出这一次活动的小博士。现在比赛开始,看谁能当上“三国文艺小博士”。
(二)以课件为载体,激活知识 课件出示画面,画面内容如下:
辞海拾贝 才华展示 脑力冲浪 成语 歇后语 讲故事 朗读 表演 写一写 评一评 开心一刻 三国主题歌 诗词鉴赏 三国地图 三国连环画
学生自由选择以上内容选答题目,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凡答对一个方面的问题,就可以选择开心一刻中的内容。(答题形式多样化,可以个别答、小组答或全班抢答)学生答完每部分内容,教师要加上合理的评价,并要注意用上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始终保持参加活动的兴趣。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加上自然的过渡语。
课件中的具体内容如下: A.【辞海拾贝】
1.成语:(1)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着力赞美的一个人物,你能用哪些成语来赞扬诸葛亮?
(神机妙算、胸有成竹、鞠躬尽瘁、忠心耿耿、能说会道、料事如神……)(2)你能讲出其他与三国有关的成语吗?
(三顾茅庐、七擒孟获、桃园结义、如鱼得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歇后语:(1)课件出示歇后语的前半部分,让学生说出后半部分。(周郎的计谋 诸葛亮弹琴 诸葛亮的鹅毛扇 关公照镜子 张飞穿针……)
(2)出示草船借箭、刘备摔阿斗、周瑜打黄盖、曹操败走华容道、关公赴会等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猜歇后语。(3)指名补充课件以外的歇后语。
B.【才华展示】
讲故事:《三国演义》中的哪个故事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选择你喜爱的一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配上动作。
朗读:请朗读组同学展示朗读才华,看哪一组的同学最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课前已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三组,由组长分配好朗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原著片断、《草船借箭》的剧本相应片断、《草船借箭》的原文相应片断,朗读形式由小组成员决定。可齐读,分角色读,领读等)
表演:请你自找伙伴演一演课前已准备好的三国故事(其他同学参与评价。)C.【脑力冲浪】
写一写:让我们坐上时光穿梭机,去跟三国人物交个朋友。请以“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评一评:课件出示三国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刘备、张飞、关羽、赵云等)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请你评一评。
教师小结:评人物时,要客观,既要看到人物的优点,也要看到人物的缺点。比如:周瑜在《草船借箭》一文中妒忌心强,但在《赤壁之战》中,他又有很高的指挥才能,苏轼在《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还赞美了他,请大家共同欣赏《赤壁怀古》。
D.【开心一刻】
三国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诗词鉴赏(《七步诗》、《赤壁怀古》),三国地图(魏蜀吴地图、荆州图),三国连环画(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三)以评比为契机,激励学习
由全班同学一起推选出各个节目的小博士,并为他们戴上“三国文艺小博士”头饰,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课后延伸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灿烂辉煌的,这一节课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诗词、成语、歇后语等。这只是沧海一粟,本单元我们还要学习从其他名著节选出来的片断,更进一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请同学们课后再读一读其他名著,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我们将会举行《四大名著》知多少活动,老师期待着大家再次走进我国的文化长河中,去寻找更多美丽、发光的贝壳!
【点 评】
这个课例是教师从《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引开,设计的一堂语文综合活动课。学生学完《草船借箭》后意犹未尽,对周瑜、诸葛亮、曹操等人物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因此教师根据课后题“读一读《三国演义》中跟本课有关的部分”,设计了语文综合活动课。这节活动课通过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造潜能得到发挥,互助合作精神得到发扬。本节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乐学。通过课堂活动的实施,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表演能力、评判他人的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等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受到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此次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得到协调发展。
阅读材料: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用好祖国文字
一、学生搜集平时作业中的错别字和学校附近商店的广告牌上、各单位宣传栏里的错别字和繁(简)体字,搜集有关汉字的知识材料。
二、举行一次有关汉字知识的交流会,让学生将各自搜集来的有关汉字的知识说给同学们听,具体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a.汉字的来历。b.汉字的演变。
c.汉字对人类文明发展起的作用。d.“一字之差”的故事。
三、将搜集到的错别字和繁(简)体字向全班展示,再分小组进行改正。1.纠正错别字,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该怎样改正。
2.指出繁(简)体字给读者带来的不便,并找出他们的常用字体。3.将纠正后的生字与原错别字进行比较,分析一下造成错别字的原因。
4.根据出现错别字的原因进行分类,总结出易出现错别字的几大类型,以警示其他同学。
四、分小组深入到出现错别字和繁(简)体字的地方进行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写成调查报告,并在全班开一个调查报告评比会。
注意事项:
1.在搜集有关汉字的知识资料时,要指导学生根据 a—d的有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找,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2.课外进行的调查活动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无处不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3.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
———摘自《小学教学设计》2001年第7—8期
这个活动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哪些原则?你读后受到哪些启发?请将你的想法写在空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课题研究的目的地是为教学服务。而教学策略的研究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只有研究出一些通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服务,才能形成课题研究广泛的影响力。本课题所研究的教学策略是以课程标准中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依据,以开放性教学思想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地位,促进语文大教学的实施,大课堂的形成的一系列教学方法的集优。包括已被事实证明有利于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做法和在研究中通过探索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的模式是: 这是一种单向性结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单一的,就是教师拿着教材走向学生。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环境模式应是: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在与教师、环境、媒体、同学的多重交往和互动中获得信息,增加了信息源。同时,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中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还必须反之:学生问教师答,学生讲教师听;强调了学生主动探究教材,变教师拿着教材走向学生为教师指点学生走向教材;重视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从以上两种模式图例,我们不难发现:要创造出适应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环境,不仅要从理论上入手,更应关注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由此,我们依据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一些相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策略之一:解构学习,开发教学的生命活力
1、解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束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的“课程目标”,其中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是按照基础教育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语文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的要求,因此,它是一个基础性的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语文学习的下限标准。解开束缚,就是要明确课程目标,同时又要敢于突破课程目标,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下限要达标,但上限不封顶,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2、解开教师的束缚。基于新课程的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教学情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主要表现在:多元的价值取向引起教学目标的不确定;课程的综合性以及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引起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教师和学生地自主性不断加大引起教学方法的不确定。这就要求教是必须首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单纯的执行者,同时教师也要由教学的主角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充分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3、解开小学语文教材的束缚。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就是教学内容,更不是全部的课程内容,后两者的概念要宽泛得多,因此,综合性教学就要求教学从课程的高度出发,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要凭借教材,但又不能囿于教材,应该超越教材。具体地说就是要超越教材的体系,创造更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体系;要超越教材的内涵,实现多元解读,提升教学的意义;要超越教材的内容,开发和补充教材,使学习过程更丰满。
策略之二:重构目标,提升教学的人文价值
1、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目标有单一性和多元性之分。从总体上说,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1)知识和能力。包括字、词、句、段、篇五种语文知识和听话、说话、阅读、作文、写字五种语文能力。(2)过程和方法。包括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等。以往制定教学目标的范围过窄,多局限于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对其他教学目标考虑甚少,不利于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要体现多元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使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与多元性有机结合。
2、突出语文教学目标的交际性。教学目标有认知性和交际性之分。按照信息论的观点,语
文能力实质上是借助语言文字进行吸收、加工、储存和输出信息的能力。语文能力训练是一种社会交际能力的训练,除了口头的交际训练外,还必须突出广泛的书面语言交际训练,以克服教学时空限制,扩大交际的效果。
3、注意语文教学目标的个体性。教学目标有群体性和个体性之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影响因素众多,需要制定某些群体性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在教学目标中获得和谐统一。群体性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出发点,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主要调节者,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评价指标,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从常规教学看,群体性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有意义的。但是,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等都存在个别差异,这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尽量为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各种自由的空间,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这就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个体性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学要在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可能。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应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而灵活地制定不同的个体性教学目标,变换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此,课时目标要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分下限目标、发展目标、上限目标。后进生完成下限目标,即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中等生完成发展目标,即理解知识有一定深度,运用技能比较熟练;优等生完成上限目标,即知识理解深刻,技能运用熟练,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4、重视语文教学目标的内隐性。教学目标有外显性和内隐性之分。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学习有三种类型:主学习、副学习和附学习。主学习指的是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副学习指的是无意识获取的知识和技能,附学习指的是伴随主学习而获得的观念、态度、行为习惯等。克伯屈强调的这种附学习是内隐的。语文教学应关注这种潜在的、内隐的教学目标的开发和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现代汉语,是母语教学,一篇课文的基本教学目标是显而易见的。有经验教师对外显性教学目标已达到信手拈来、应付娴熟的水平。然而,中国语文中的许多词、句具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征,它的深刻含义是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领会的,而这种内隐性的语言表达特点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更何况,小学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而艺术就是丰富多彩,变化流动的。对一个动态的语文教学过程,试图用一种外显性的目标决定一切是不可能的。小学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外显性教学目标,而忽视有价值的非预期性的、内隐性的教学目标,往往容易使语文教学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使学生学习收效甚微。传统语文教学预先确定的外显性教学目标所注重的是学生发展的“显能”,而内隐性教学目标则关注学生发展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根据语文教学过程的自然进展,根据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有创见的“节外生枝”,恰到好处地制定内隐性的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综合的必然要求。
第三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探讨
转自论文部落发表论文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探讨
作者:温宇丹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是培养和促进学生从理论认识到实践应用能力的一种创新型的教育改革。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当代社会环境中的多种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与社会实际接轨,能够学以致用,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能够整合语文学习中的识字、写作、口才应用等全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多学科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类型
1.学科综合型
它整合了多个学科的单元题材,围绕语文教材为中心的形式进行教学。
2.观察实验型
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切身感受,倡导学生经常参与实际活动和观察。学以致用,结合书本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生活,汲取多样文化。比如,教师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中广告语的活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观察身边的环境里哪里有广告语的应用,记录广告语,探讨这些广告语的含义和作用。在课堂上交流心得。通过这些实验活动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应用能力。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综合性培养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设计活动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有效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相关难题。所谓的难题就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能够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因此在教师设计问题的同时要考虑以上因素的存在。适当地做一些引导工作。可以采取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更便于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2.语文综合性学习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亲身感受和感想,从而总结出提高自身和收获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出学生探索和参与的欲望,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合作,从而保证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
综合性语文学习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同时,还凸显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综合性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综合性学习方式有效地引导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有助于加快实现教学目标的步伐。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开展,必定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赵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探索与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2]戴志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策略方法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9).
第四篇:《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学习心得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学习心得
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即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
一、整合丰富的语文资源。
(1)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本身就是一种语文资源,教材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有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办小报、演课本剧,调查社会上的用字情况、调查“人与环境”问题等。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利用好教材中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体会到语文有用,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整合教材资源。
在学生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相关的,可以参加到这些学科的教师的们备课中,将教材的内容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识字能力、审美、绘画、想象、创造、探究等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加强了语文学科与科学、艺术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3)依据学生生活实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是不容忽视的丰厚资源,教师应依据儿童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化语文,优化实施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除其学习的对象、内容和环境是“活”的外,还在于:一是学习的过程是“活”的,学生不仅仅是静静的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二是学习的方法是“活”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其学习方式可自由选择:三是学习的手段是“活”的,可以走进现实世界考察、采访等,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因此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要在“活”字上下功夫,优化实施策略。
(1)开心剧场:展示梦想与才华
语文能力的培养应在生动活泼的空间中得到实践,而课本剧不但能极大地拓展和提高孩子们的视野和语文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使童年成为孩子们体验梦想与创造的黄金时期。教师可在实践中组织学生成立自己的开心剧场,进行合理分工如导演、演员、道具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排演,可以是课文内容,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延伸。通过角色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形成能力、发展个性。
(2)超级创作秀:彰显心灵世界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引导进行创作,如儿童诗写作并举行诗歌朗诵会。尽可能地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尽可能地将语文学习综合化。在识字、阅读、体验等过程中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3)生活体验:感受多彩世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利用包括“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等等”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整个世界都是学生的教科书。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脑感受大干世界,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它培养的不仅仅是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思想和真实地看待这个世界。
这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处理设计和组织活动,强调了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将语文课上所学知识用于访问、调查、实践中,又通过参观、调查、访问、操作培养了学生观察、表达、写作、动手能力,学会了收集、整理、加工资料的方法,在活动中用语文,在活动中学语文,大大提高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第五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大东三校教师:肖悦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学习模式,它打破了语文教学“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老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的场所”的封闭状态。相比传统的学习模式,综合性学习更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知识,发展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带有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综合学习方式。
一、综合性学习的内涵、特征
关于综合性学习内涵的代表性观点,阐述对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认识。
1、课程标准中与综合性学习相关的主要表述。(1)作为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2)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并提出阶段目标。(3)在“教学建议”部分的阐述。
(4)在“评价建议”部分的阐述。
2、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的特点。
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分三个学段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基本要求。
第一学段、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呈现出高度综合的特征。一是重视听说读写技能的协同发展和综合运用。
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三是能力目标呈现多元化特征。
综合性。综合性是包括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探究性。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实施综合性学习,应“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开放性。首先体现在重视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学习空间向自然、社会拓展。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
1、掌握几个原则。
(1)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2)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
(3)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
(4)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
2、抓好几个环节。(1)组织策划。
(2)分组活动。
(3)交流汇报。
(4)总结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语文知识、能力层面; 二是活动过程、方法层面;
三是参与程度和与人合作的态度层面。
综合性学习可以体现在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活动性、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是综合性学习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语文学习的特
征。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活动习得知识,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提升创造力,怡养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