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胜似亲人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赵老师
一、引言导趣,激发情感
孩子们,第六单元的那一个个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故事拨动了我们爱的心弦,打动了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感人的画面。
二、看图想象,激活画面
1、指导看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人?
师: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理解题目
师:“胜”的意思是……“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3、理解图意
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
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请仔细观察画面,好好想一想?
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
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洗衣过程
4、指名反馈
;我们又仿佛可以看见小姑娘脸上……;同时,小姑娘洗衣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5、提出要求,试写片段
师:同学们都能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想得很具体。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学将自己的想法,在这里一一交流,那么赶紧把它写下来吧,下面请拿出作文草稿,写一写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当然,在写之前,请先看看屏幕上的写作要求。
生评,提修改建议,师评。B、展示另一生作品
师:再来看一看这位同学的成果!生评,师评,共同修改。
7、过渡 师:当小姑娘洗好衣服,回到院中将满满一篓衣服被单晾好时,老奶奶回来了,老奶奶见到眼前的这一切又会怎么感谢小姑娘呢?
请你再次看图搂抱情景
8、你能否用上词句宝库里的好词好句,把接下来发生的事说具体呢? 动作描写:
小姑娘:晾
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抬起手
用袖口擦了擦眼角,搂在怀里
轻轻地抚摸着
爱抚地拍拍
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小姑娘的白嫩红润的脸蛋。
神态描写: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嘴巴抿着
小姑娘的两颊飞起了红云
洋溢着快乐的笑意。老奶奶:眼角有些湿润了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语言描写:
小姑娘:您说哪里去了,帮您做点儿事是应该的。以后,我还要
帮您做更多的事呢!老奶奶: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哪!我该怎么谢你呢?
孩子,总是让你忙着,奶奶真过意不去!谢谢你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图前想象
师:课上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没有亲人照顾吗? 指名反馈。
师:老奶奶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 指名反馈。
师:嗯,小姑娘对于老奶奶来说,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老师觉得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在我们习作的最前面,也就是刚刚写的片段的前面,作为故事的起因。板书:背景介绍,平时关系如何?
2、图后想象
师:是的,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 指名反馈。师:说的真不错,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习作的后面,作为故事的结尾。板书:结尾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 点睛之笔供你选: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这可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多少令人感动的一幕呀!多么感人,多么美好的画面呀!板书:点明中心。
3、取题
师:这么感人的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胜似亲人”来做题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取什么题目?
四、整合结构,开始习作
1、师:现在,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写这个故事的完整结构: 作文提纲:
1、背景介绍,平时关系如何?
2、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洗衣过程 搂抱情景
3、结尾,点明中心。
2、师:根据以上的写作提纲,老师让你们回去把这篇故事完成好,有信心吗?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
案
教学要求:
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重难点:
1、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
1.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
2.猜一猜,议一议。
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
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
2.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四、总结升华,放飞情感
1.评一评,比一比。
组织学生小组自评,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出色。
2.总结升华。
五、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评讲作文
1、指名读习作。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板书设计:
习作6
大胆想象
看图续编故事
内容要具体
叙事要详略得当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跃华学校小学部 李致彪
一、教材分析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本册教材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这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同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
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课时。其中,预习模块2课时,理解内容2课时,领悟表达2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2课时,语文实践2课时,读书交流2课时,复习检测2课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阅读和感悟文本的能力,但是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文章的概括能力缺乏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继续培养学生对文本感知、感悟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我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探索,动笔动脑,读中感悟,互动体验。
三、教学策略
1.教师以共同生活者和伙伴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注意倾听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独特的感悟,不随意中断,并以宽容的心态对待
学生有异于文本解析的看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体验“获得的快乐和给予的快乐”两个过程。在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阐述见解时,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给予是快乐的”,在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并加深情感体验。
四、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正确读写“间隔、懒惰、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袭击、空旷”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谊,能获得“人间真情”的体验。4.多读、多想、多体会并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5.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培养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人物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感受
人物美好的心灵。
难点:体会并学习作者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方法。
设计理念
教师首先导入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间真情?人间真情包括哪些?书本中的几篇文章分别表现了哪些人间真情?然后围绕单元主题“人间真情”,让学生阅读反映人间真情的文章,参加体现人间真情的实践活动,这就把课堂教学和阅读、写作、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了。教学流程: 模块一:预习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1.谈话揭示单元主题,激发其学习兴趣
2.自由读 文,使学生对“人间真情”有初步的了解。
二、自学字词
1.自由读本单元课文,利用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的方法识字解词。2.小组合作学习识记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并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简要概括每篇文章的内容。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画上“ ”,读不懂的地方做上“ ”遇到难题,也可以跟老师交流。
四、师生互动,了解预习情况。1.学生整理预习成果,对照要求自评。
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句等,没解决的提出请教。
2.学生在组内互相检查,做到人人参与,字字落实,词词理解。3.学生自由读、全班齐读、指名接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五、交流初步感受。
模块二:理解内容 板块一:学习古诗
一、朗读诗文,理解大意。
1.朗读古诗 2.交流理解诗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注释、想画面、观插图、查资料等。)
二、运用学法,自学悟诗。
1.引导学生利用以上方法理解诗的意思,同桌互助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各组交流汇报。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1.图文对照,理解古诗。2.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3.指导朗读全诗,并熟读成诵。
板块二:学习《搭石》
一、初读课文,质疑问难。1.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什么是搭石?搭石是做什么用的?在什么地方搭石?谁搭石?怎样搭石?怎样过搭石?
3.学生合作读课文。
讨论:围绕“搭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的什么内容?
4.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此段,边读边想象;如果是自己过搭石,什么情形?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此段,描述自己想象的内容。(捕捉学生发言中让人感觉到美的词句加
以品味。)
6.小结:下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第2至5自然段,从更多的地方感受到美!
板块三: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一、读文思考:
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围绕他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结合“谈何容易”研读课文
1.救这个青年很不容易,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词语。2.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很难,从文中找到有关句子。
3.默读课文,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4.交流汇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5.带着自己的感悟再次朗读课文。
板块四:学习《卡罗纳》
一、朗读课外资料《疯娘》,激起感情共鸣。
二、引入新课,借情朗读。
引语:失去母亲的痛苦是巨大的,我们如何去帮助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呢?文章《卡罗纳》告诉我们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并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地方。
1.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最感人的地方。
2.指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地方读出来。
3.默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在书上。
模块三:领悟表达模块
一、领悟诗情。
导入:
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
出来的。1.交流回报读诗收获
抓“劝”“更”“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
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
2.配乐朗读古诗来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1.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迁移学法,拓展思维。
1.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
四、研讨课文,寻找美。
1.同学们在四篇课文划出表现美的句子,说说在这些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2.生谈自己发现的美,说出美和感受 3.通过有感情的读、说,表现美。
五、默读思考,体会写法。
1.在《卡罗纳》一文中作者是通过写什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痛的形象?
2.小组合作学习时,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3.小结方法:
作者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伤的
卡罗纳。
模块四:整本书阅读
课前准备:
熟读《长袜子皮皮》,填写读书汇报单。
内容简介
这是关于一个奇怪小姑娘和她奇怪生活的故事。她有两个好朋友,有一只猴子和一匹马,还有一大箱的金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她有无人可敌的力气。这些东西就足够这个小女孩自由自在的,继续做她那个“永远也不长大”的梦了。其实皮皮的梦,也就是林格伦本人的梦想。她虽然没有找到那可以留住岁月的“魔法豌豆”,却成功地用自己的作品,为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童年伙伴。
阅读要点
《长袜子皮皮》这本书,情节上是互不联系,独立成体的。读书交流过程就是引导孩子回顾细节,通过谈友情、亲情以及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让孩子做到能够自由表达,谈出自己的想法,通过深入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获得
真正属于自己的体验。
活动设计
一、认识皮皮
引语:同学们,最近我认识了一位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可了不起了!她能将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勇士摔倒在地上;她从不害怕小偷和强盗;她常说,她的妈妈是天使,她的爸爸是黑人国王„„总之一句话,她是我见过的孩子中最特别的一个。你们信吗?她就是这本书里的主人
公—长袜子皮皮,你们相认识她吗?
1.出示《长袜子皮皮》一书,简单介绍一下故事内容及作者情况。
2.欣赏其中的精彩片段。
3.听了刚才老师的介绍,皮皮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怎样的? 4.交流讨论:你喜欢皮皮这样的孩子吗?你喜欢皮皮的这种生活吗?
二、问题交流
1.你最想参与皮皮经历的哪件事?请将这件事复述下来。2.听说皮皮又要去航海了,这次她去成了吗?杜米和阿尼卡怎么办? 3.你想和皮皮一起去霍屯督岛吗?在岛上发生的哪些事情最让你羡慕?
4.皮皮和伙伴们离开霍屯督岛心情怎样?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5.你喜欢皮皮这样的孩子吗?你喜欢皮皮的生活吗?为什么
三、交流总结
把自己的收获或最想说的话写到读书笔记上。
模块五: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播放古典乐曲《忆故人》激发兴趣激情。
1.导入新课:
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白云碧空,银星素月、青松翠竹、绿叶红花等以色彩之美吸引着诗人。例如倡导“诗中有画”的王维曾说自己“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古人做诗,很善于运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去寻找诗中的风景。
2.谈一谈欣赏完音乐后想到了那些古诗。
二、小组分类展示古诗词 1.古诗词中的山水风景 2.古诗词中的离情送别 3.古诗词中的风花雪月
4.古诗词中的春夏秋冬
三、小组诗朗诵古诗词
1.为自己喜爱的诗歌配乐,创设情景并朗诵。
2.组织诗歌朗诵比赛。3.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四、课外延伸
1.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哪些类型的诗词?
模块六:口语交际与习作
学习流程
一、师生交流
导语引入: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困难和烦恼,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与安慰;别人碰到了困难,也希望我们送去一句安慰的话,伸出援助之手,那就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搜索你感谢他人、安慰他人的事情。
1.全班汇报交流。
二、创设情境,练习交流。1.课件出示以下图片:
放学时下起了雨,一个小女孩滑倒了,刘强快步走上去扶起了小女孩,小女孩的妈妈说:
“„„”。
2.如果遇到这种事,应如何去感谢,又怎样去安慰呢?
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三、小组创设生活情境,学会灵活运用 1.小组合作创设一个生活情景,进行语言练习。2.小组合作进行汇报,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
3.师生评选优秀奖。
4.小结:
人间自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我们的亲人,感谢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学会关心,多一些安慰和奉献。
四、导入习作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看一幅跟亲人有关的图,这幅图的名字有一个“亲”字,叫做《胜似亲
人》。
1.理解“胜似亲人”。2.出示图文,理解图意。
3.师生交流看到内容,猜测图中人物关系。
4.仔细看图,明确习作要求。
五、画外联想,丰富内容.1.指导图前想象和图后想象。
2.小组交流、汇报。3.全班交流。4.提示写法、动笔习作。
六、回顾要求,组内评改。
1.细读自己的习作,改正文中的错别字,还要把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过来。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习作,由学生自己在班上朗读,并说一说自己这样写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七、自我修改。
模块七:单元检测
一、我做小编辑。
○1我们是多么爱雪啊,我们推雪人,打雪扙,在银白的世界里尽情地悠戏。○2下雪了,我向窗外望去。
○3树是白色的,房子是白色的,就连整个校园也都是白色的,一片白色,美极了。○4从天而降的雪花,好像千万只白色的胡蝶欢快的来到大地,世界吨时变得白芒芒的。
1.马虎的小作者写错了很多字,请你用“ ”画出来,并帮他改正过来。
2.文中有一个病句请你用“ ”画出来,并帮他修改一下。
3.短文的写作顺序不合理,你能帮着调整一下吗?把正确顺序的序号填在横线
上:
二、小作文:失物招领 已知信息:手套一副
要求:假设你拾到一副手套,要写一个公告找到失主,那你会把那些要素写清楚呢?思考清
楚之后再动笔。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习作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作文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有两个内容可供选择:一是看图作文,一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两者选择其一。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并根据图画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弄清图上告诉我们的信息;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内容,联系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加上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的习作比画面所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习作的另一个角度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
【课标表述】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受的词句。
5、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学习目标】
1、能看懂图意,并能进行合理的想象。
2、能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图画内容,做到语句通顺。
3、能够突出在生活中应乐于奉献爱心的主题。
4、能听取同学、老师的意见,并认真修改习作。【重点难点】
看懂图意,合理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图意,做到语句通顺,并 按要求进行认真修改。【评价方案】
1.根据具体内容,起一个恰当而新颖的题目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书写状况,评价目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语句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成语、谚语、名句等,会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3.精心选材,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能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述,段落层次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想内涵。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达到规定字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设境,导入课题
1、回顾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些故事:杭州的小钱得了白血病,台湾的一位
青年献出了骨髓,挽救了他的生命;卡罗纳失去了母亲,他的同学给了他许多的关心,让他不再难过;保罗让穷孩子乘坐自己的新车,与别人分享了自己的快乐……在生活中,你见过、听过或者亲 身经历过人与人互相帮助的事情吗?
2、学生交流。是的,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需要互相帮助的。给予别人帮助,就是给予爱。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了温暖。有一个地方就发生了一件让人感动的事情,一个有关爱的故事。大家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一起来看一下吧。
3、出示插图
二、看图想象,激活画面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并能进行合理 的想象。
2、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具体表达图画内容,做到语句通顺。
(1)指导看图 你看到了什么人?给小姑娘取一个你喜欢的名字吧。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胜似亲人)(2)理解题目 “胜”的意思是?“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3)理解图意: 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奶奶正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请仔细观察画面,好好想一想?(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谢她。)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可能,也可能……)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又是怎么感谢她的呢?请你再次看图,仔细想一想,把小姑娘洗衣服的过程想清楚,然后跟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课件出示:想一想,小姑娘是怎样帮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是怎样感谢她的。)(落实目标1)
(4)小组讨论,师巡视
(5)指名反馈(师相机追问:小姑娘一拿起衣服就洗吗?要不要先打水?你仿佛看见她是怎么打水的?小姑娘正在洗着衣服,我们又仿佛可以听见传来……(声音);我们又仿佛可以看见小姑娘脸上……;老奶奶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就……)(6)提出要求,试写片段。同学们都能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想得很具体。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学将自己的想法,在这里一一交流,那么赶紧把它写下 来吧,下面请拿出笔和作文纸,写一写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描写,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课件出示要求:把小姑娘洗衣服的经过写清楚,把小姑娘和老奶奶的动作、表情和对话写 具体)(落实目标1)
(7)试写片段讲评。出示一生作品:赶快来看一下这位同学写了些什么!(投影展示)(师引导学生注意起因、经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有没有写清楚。)生评,提修改建议,师评。展示另一生作品:再来看一看这位同学的成果!(投影展示)生评,师评,共同修改。(落实目标2)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一)图前想象
1、课上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没有亲人照 顾吗?(指名反馈)
2、老奶奶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 什么事情呢?(指名反馈)
3、小姑娘对于老奶奶来说,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老师觉得可以把这些内容放 在我们习作的最前面,也就是刚刚写的片段的前面,作为故事的起因。(落实目标3)
(二)图后想象
1、是的,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 顾,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指名说)指名反馈。
2、说的真不错,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习作的后面,作为故事的结尾。
3、习作题目。这么感人的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胜似亲人”来做题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取什么题目? 指名反馈。
四、布置习作任务。老师让你们把这篇故事完成好,有信心吗?(学生开始写作)第二课时(落实目标4)习作讲评
一、我是小小鉴赏家 教师推荐几个写得较精彩的片段供学生欣赏。
二、我是啄木鸟医生
1、出示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病例。
2、引导诊断“病因”,并进行修改。
a.图意是否抓得准;b.语言是否符合人物身份;c、小女孩心理活动与她的所作所为是否相吻合;d.在语文文字的表述上是否恰当。
3、个人自诊或互诊:学生自己评析、修改自己的作文,或找要好的同学交换互评、互改。(也可提供表格引导评改)妙语连珠 妙手回春 最满意的片段(最妙的细节描写)(最美的情感抒发)自我欣赏 最不满意的句段(最不具体的描写)(不通顺的句子)(最平淡的情感表达)修改后理由
三、修改誊写,习作展览”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5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500字——胜似亲人
可是,在燕子十二岁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奶奶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燕子伤心极了。这一天,燕子头上裹着一个白布,低着头,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流。看到这凄惨的场面,在场的人们都哭了。有的一边哭一边用手绢抹眼泪,有的默默地哭,有的甚至哭出声来。一位老爷爷走过去,把小燕子搂在怀里,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说:“孩子别哭了,会伤着身体的!”老爷爷说着说着自己也流下了眼泪。一位阿姨走过去,摸着燕子的头说:“我可怜的孩子,你奶奶虽然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孩子你要坚强啊!”姥姥站在一旁,脸上也写满了同情和怜悯,嘴里不停地说:“多么可怜的孩子呀!„„„”
送走了奶奶,燕子由于太伤心,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所以生病了。后来,我舅舅(是个医生)知道了燕子生病的事,就主动免费给她开药、打针,还给了她300块钱,舅舅对她说:“回去别忘了吃药,这些钱你拿去教学费吧。”左邻右舍也都伸出热情的手,有的帮她洗衣服,有的给她端上一盘热腾腾的水饺,有的„„由于人们的关爱,燕子的病渐渐的好了。
过了一些日子,燕子又被一个好心人收养了,她又有了亲爱的爸爸、妈妈。
爱!让她又拥有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爱!让她又重新回到了校园,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快乐地成长。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500字——胜似亲人
小兰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一天,小兰的朋友小红来看望她,小红告诉她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小兰听了动了心,她也想出去闯闯,看能不能碰到什么好玩的事情。第二天,小兰收拾好了背包,就出发了!
小兰来到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小溪哗哗地流着,河水清澈见底,树木郁郁葱葱,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走着走着,小兰来到了一座小木屋门前。小兰敲了敲门,从里面走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从衣着上看来很显然是苗族人。老婆婆见她说到:“孩子,有什么事进来说吧。”小兰进了屋,老婆婆问道:“你怎么孤零一个人在外面呀?”小兰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婆婆,老婆婆听了说:“你就在这儿住下吧,也好有个伴儿。”小兰每天都帮老婆婆洗衣、做饭,她们俩过得很幸福。
不久,冬天来了,天空中飘舞着雪花。小兰看着这美丽的雪景,禁不住陶醉起来,小兰看着看着突然想起昨天婆婆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呢!小兰赶紧抱起那堆脏衣服跑去河边洗了起来,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小兰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可她不管那么多,只想让婆婆穿上干净的衣裳,过了好一会儿,衣服终于洗好了。小兰把洗干净的衣服拿回家,小兰正准备晾衣服的时候,老婆婆从屋里走了出来。她见了小兰,泪水止不住下流,老婆婆抱着小兰说:“你真是比我亲女儿还要亲啊!”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500字——胜似亲人
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住着小兰和她的爸爸妈妈。
有一天,爸爸对小兰说:“小兰,我们村新搬来了一位苗族老奶奶。她已经80多岁了,孙子和女儿都在外地工作,身边没有亲人。你要多去陪陪和帮助这位年迈的老人呦!”小兰毫不犹豫的说:“嗯,好!”
一个晴朗的早晨,小兰锻炼完身体,看见老奶奶家门前有一盆脏衣服。她想起了爸爸妈妈说的话,知道这一定是因为老奶奶手脚不灵便,洗衣服对她来说十分困难,穿脏的衣服没人洗,因此才堆了这么满满一盆。想到这儿,小兰赶紧趁老奶奶不注意,想给她一个惊喜。就背起竹篓,拿上脸盆和棒槌,到河边把衣服洗干净,然后又悄悄回来。小兰正在晾衣服的时候,老奶奶从屋里走了出来。当她看见小兰和那些已经洗干净的衣服很高兴,放下拐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小兰。”“哦!你知道吗?你的爸爸妈妈经常来陪我,他们向我说起过你。你真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你们这样关心、照顾我,真是比我的女儿和孙子都亲呀!太谢谢你们了!”老奶奶边夸小兰边摸着她的头,她脸上的皱纹因为笑容而明显了些,却更加慈祥、和蔼。
老奶奶的话,让小兰十分害羞:“这些事儿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我还会帮助您做更多的事儿,陪您聊天、散步的。”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但他们却胜似亲人。因为,他们彼此爱护的的心是联结在一起的,永远不会分开。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500字——胜似亲人
今天,我刚走进教室,老师也步履匆匆走了进来。对我们说:“孩子们,老师昨天看报纸,上面的一篇文章让老师很感动。文章是这样写的:自从汶川地震后,很多人都失去了亲人,一位老奶奶也是一样,失去了最疼爱她的儿子和女儿。虽然老奶奶经济上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可老奶奶毕竟80多岁了,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亲人,她怎么也不肯相信这是真的。所以,请广大热心市民有空能去陪陪她。她家的地址是ΧΧ市ΧΧ路6号楼2单元501室。”听到老师念完文章教室里啜泣声一片。老师又说:“孩子们,我们不要哭,要用实际行动来帮助老奶奶,对吗?这样吧,我们分成8个小组,每个周末去一个组,好吗?”“好”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我被分在第一个小组里,今天就可以去帮助老奶奶了,我很高兴!
我们跟着老师来到老奶奶家,奶奶家很大,奶奶一个人在家很冷清,所以奶奶见了我们笑得合不拢嘴,我看见老奶奶旁边有一个盆,盆里有几件脏衣服,便拿到洗手池去洗,可因为天气很冷,我的手很快就被冻红了,可是我还是继续洗,没有因为冷就停下来。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动力是因为我觉得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万一洗衣服时摔倒了怎么办啊!这时奶奶走过来对我笑眯眯地说:“孩子,你真好,虽然咱们不是亲人,但却胜似亲人!”一句话,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说完,我和老奶奶依偎在一起„„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500字——胜似亲人
我的家住在一个村寨,我家邻居是一位老奶奶,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没有亲人。
这位老奶奶已过80岁,快90了,一直无儿无女,没有亲人的陪伴,可老奶奶却活得非常开心。
因为老奶奶经济上比较困难,住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茅屋里,虽然老奶奶经济上比较困难,但她还是每次抽出一点捐出去,老奶奶可真是一个好人啊!
老奶奶腿脚有些不灵便,因为我妈妈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经常过去帮老奶奶做一些事,还让我过去帮忙,让我做一些我能做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外面跟别的一些朋友玩,见老奶奶家门没关,我便走了进去,见地上放着一盆衣服,我见老奶奶不在,便想:老奶奶不在,我帮她把衣服洗了吧!想到这我便把衣服拿起来,到小溪边,把衣服洗了,回到老奶奶家,我把衣服晾了起来,就在这时,老奶奶回来了,见到我这样,老奶奶眼睛湿润了。她走了过来,把她热乎乎的脸贴在我的脸上,我感到一阵温暖,她缓缓地说:“你们虽不是我的亲人,但却比我的亲人还亲啊!”听了这话,我有些不好意思,急忙说:“不用谢,老奶奶,这些事是我该做的。”
我想:以后,我还要帮老奶奶您做许许多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