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4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上小数除法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上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第一篇:五年级上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水城县木果镇新民小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达标课”

《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授课人:杨光庆 2015年10月15日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达标课”

《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解决问题是小数除法单元的一小节,教材在这里让学生学习用乘、除法计算解决常见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意图,一是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二是让给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本节课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用连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出现另一种形式的需要连除解决的问题。其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由原来的“用算式来描述”解题思路转变到“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从而学习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本课大胆地创新使用教材,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生活信息,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课件展示线段图形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类似归

一、归总的实际问题。既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培养其自主探索的 意识和能力,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都曾渗及过,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在前几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有步骤地渗透过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教学内容:P32例

11、做一做,P34练习五第1—3题。

四、教学目的:

1、通过做连除问题的应用题,掌握“总量随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类连除问题的特点的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及相关知识来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 步骤。

五、教学难点: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口算:

0.18÷9

3.4÷0.4

7.2÷1.2

1÷0.5

7.2÷0.72

8.25÷0.5 0.8×90

2.5×0.2 1.25×80 7.4×0.1 2、2台同样的抽水机一小时可浇地0.4公顷,平均每台抽水机每小时可浇地多少公顷? 口述:小数除法的知识点

(二)、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教学例11:

同学们,你们家养过奶牛吗?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她正在和爸爸一起挤牛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小黑板), 从中,大家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三)、自主探索

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尝试分析数量关系。

1、大家能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2、注意隐藏条件“上周”:上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提出问题(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等)

4、这题能一步算出最后结果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四)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指名板演。

生1:220.5÷3=73.5(千克)

73.5÷7=10.5(千克)

生2:220.5÷7=31.5(千克)

31.5÷3=10.5(千克)

生说不同的思路。

指名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220.5÷3=73.5(千克)220.5÷7=31.5(千克)73.5÷7=10.5(千克)31.5÷3=10.5(千克)

请同学说一说每道算式求的是什么?

师:我们已经学过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你能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生1:220.5÷3÷7

生2:220.5÷7÷3

小结:这个问题同学们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的,都用了小数的除法,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关于小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请学生在小组内谈谈怎样解决关于小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教师总结:

2、P32做一做

(小黑板出示)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请学生从数量关系描述解题思路,并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五)、多层训练,形成技能(巩固练习)

1、P34第3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 1、2,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六),课堂小结

小结:解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条件和问题;再通过分析问题时弄清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的每一步是求什么,都要清楚明白;最后还要进行检验。解题步骤: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找出数学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

2、弄清的数量关系,写出数量关系式。

3、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

4、根据实际进行检验 八,课后小记:

其实有关解决总是的思路分析, 学生早在三、四年级就已经掌握,因此本课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言是计算的巩固练习课,但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则是一大难点。因为条件较多,分析起来的中间问题较多,且例题、做一做及课后练习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只有学生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才能列式解答,所以教师要尤其关注学困生,加强个别辅导。

授课人:杨光庆

2015年10月15日

第二篇:五年级上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第三章

小数除法第6节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考点分析: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依据 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中提出下要求: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进一法”“去尾法”这些概念,只要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掌握这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就行了。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进一法”或“去尾法”,感受这些方法的现实意义。

教材分析:

从教材内容编排上分析,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求积的近似值、小学除法和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的基础上来展开的,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例12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这样,通过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对商的近似值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既巩固了小数除法,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值的基础上学习“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主要让学生考虑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专家建议

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四舍五入”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生活中经验,所以讲授时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本章节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

复习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课堂总结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复习:

1.取下面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 1.29≈1.3 0.056 ≈0.1

保留两位小数:3.424 ≈3.42 4.6372 ≈4.64 保留三位小数:7.4856 ≈7.486 7.2465 ≈7.247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2 新知探究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 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别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分三个层次)(1)2.5÷0.4=6.25(个)(2)瓶子数必须是整数。6.25≈6,需要6个瓶子。

(3)6个瓶子只能盛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一个瓶子,共需7个瓶子。

总结:这就是“进一法”,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都是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一。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25÷1.5=16.666(个)考虑实际情况:包装礼盒数是整数。包装17个礼盒丝带不够,所以最多只能包装16个礼盒。

总结:这就是“去尾法”。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都是直接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变成整数。

3.对比两个题目: 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4.回想前面学过的“四舍五入”法,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总结:求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种,但又各不相同。“四舍五入法”在一般求近似值时可以广泛 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值。

学以致用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去尾法,因为多余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进一法,不管剩多少煤都得再拉一车。

(3)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进一法,剩余的人需要再坐一辆车。

(4)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

记本?

去尾法,剩余的纸不够装一本。

(5)李叔叔用100元钱买得15个茶杯。每个大约多少钱?

四舍五入法

(6)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去尾法,因为多余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

(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多少天?

去尾法,剩余的不够一天,所以不能算一天。

(8)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进一法,剩下的蛋糕需要再装一个盒子。2.我么可以怎么对这些题进行分类呢?

第一类:(都是进一法)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8)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第二类:(都是去尾法。)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4)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

记本?

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多少天? 总结: 进一法:运货物、装油、坐船、坐车„„

去尾法:做蛋糕、分东西、做衣服、包装„„

(二)综合提升练习

1.一筒橙汁粉450克,每冲一杯需要14克橙汁粉和8克方糖,冲完这筒橙汁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 450÷14≈32(杯)32×8=256(克)

答:大约需要256克方糖。

2.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4÷0.32=12.5≈12(个)

答:她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4 课堂总结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计算的结果是小数,有时不管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多少,要将小数部分的数舍去,向整数部分进一,这就是“进一法”。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进一法”和“去尾法”

1.2.2.5÷0.4=6.25≈7(个)25÷1.5=16.666···≈16(个)进一法:不管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多少,去尾法: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全部 进一。要将小数部分的数舍去,向整数部分舍去。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我们己经学过整数除法,下面同学们完成这几道题

432÷2 505÷5 96÷12

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8 1.2 16 70.1

二、学习新知

1、导入课题

以前学习的都是整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学习小数除法(板书课题:小数除法)

2、学习新课

师:同学们再看这道题(多媒体出示例一),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一组5号电池两节是5元,一组7号电池4节是7.2元,一组1号电池6节是5.4元

?师:同学们口算一下一节5号电池多少元?

生:对,是2.5元

师:你能列出竖式并计算出结果吗?大家试一试,做完后再和大家互相交流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生1:5除于2商2余1,在余数1后面补0继续除,就是把1元变成10角,10角除于2是5角,是0.5元,所以在商2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十分位上写上5.师:根据上面的算式,大家总结一下: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不同?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讨论。

生:计算小数除法,商的小数点和整数的小数点对齐,余数后面补0可以继续除。

?师:那么一节7号电池多少元钱呢?同学们先估算一下再用竖式计算。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一节7号电池不到2元钱.7.2除于4,先算7除于4,商1写在7的上面,余数3和十分位上的2落下后表示32个十分之一继续除,商8个十分之一,8要写在十分位上。

师:谁总结一下小数除于整数怎么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哪一位就把上写到哪一位

?师:同学们自己用竖式完成,1节1号电池多少元?

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5.4的整数部分5比6小,不够商1怎么办?

生:对,就在被除数5的上面写0,在0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

师:下面大家自己完成,做完后和同桌交流交流。谁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个位上的5除以6不够除,在个位5的上面商0,在0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商是0.9

三、全课小结。师:大家回想一下,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四、完成作业:课后作业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精选)

首先,回顾一下旧的知识

1,学生,我们学习整数除法,以下学生完成这些问题 432÷2 505÷5 96÷12 2,以下数字改写为两位小数 0.8 1.2 16 70.1 二,学习新知识 1,进入主题

在学习之前是整数除法,这一课我们学习小数除法(黑板题:小数除法)2,学习新课

老师:学生看这个问题(多媒体一个例子),通过数字你知道什么?

健康:一组五号电池在5号是5元,一组7块电池是7.2元7.2,一组1块电池是5.4元6 老师:同学说多少钱5元电池?

健康:是的,是2.5美元

老师:你可以列出垂直并计算结果吗?我们尝试,然后与大家交流和交流。你怎么计数

除了2个业务2多于1,余数1填0后继续分割,即1元成10角,10角分开2是5角,是0.5元,所以在右下角的业务2点小数点上写入第10位。

老师: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总结一个 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区别?同一张桌子的学生可以互相交谈。

原始:计算小数除法,商的小数点和整数的小数点,余数后的余数。

老师:第七节电池的美元数是多少?学生首先估计然后使用垂直计算。谁说你怎么算?

健康:第7节电池少于2美元.7.2除以4,前7除以4,业务1写在7的顶部,剩下3和10位在2后跌倒32十分之一继续到分,业务8十分之一,8以十位写。

老师:谁总结十进制除了如何计算整数?业务的小数点应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了哪一个放在哪一个写

老师:学生自己用垂直线完成,一节电池的数量是多少?

学生互相讨论:5.4整数部分的5到6小,没有足够的业务怎么办?

健康:是,在被除数的前5位写0,然后继续向右下角0。

老师:下面大家自己完成,结束后在同一张桌子上交换和交换。谁说你怎么做?

健康:一位5除以6是不够的,在前5位的位置0,0在0 右下角的点在小数点上,另外,业务是0.9 三,全文总结。

第五篇:五年级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题: 小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一)备课人:岗冲学校 李吉祥

解决问题

(一)——归一问题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解决问题是小数除法单元的一小节,教材在这里让学生学习用乘、除法计算解决常见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意图,一是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二是让给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本节课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用连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出现另一种形式的需要连除解决的问题。其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由原来的“用算式来描述”解题思路转变到“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从而学习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本课大胆地创新使用教材,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生活信息,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课件展示线段图形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类似归

一、归总的实际问题。既让 学生体会到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培养其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都曾渗及过,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在前几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有步骤地渗透过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教学内容:P32例

11、做一做,P34练习五第1—3题。

四、教学目的:

1、通过做连除问题的应用题,掌握“总量随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类连除问题的特点的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及相关知识来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

五、教学难点: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口算:

0.18÷9

3.4÷0.4

7.2÷1.2 1÷0.5

7.2÷0.72

8.25÷0.5 0.8*90 2.5*0.2 1.25*80 7.4*0.1 2、2台同样的抽水机一小时可浇地0.4公顷,平均每台抽水机每小时可浇地多少公顷?

口述:小数除法的知识点

(二)、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教学例11:

同学们,你们家养过奶牛吗?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她正在和爸爸一起挤牛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小黑板), 从中,大家能得到什么 数学信息?(三)、自主探索

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尝试分析数量关系。

1、大家能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2、注意隐藏条件“上周”:上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提出问题(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等)

4、这题能一步算出最后结果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四)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指名板演。生1:220.5÷3=73.5(千克)73.5÷7=10.5(千克)生2:220.5÷7=31.5(千克)31.5÷3=10.5(千克)生说不同的思路。

指名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220.5÷3=73.5(千克)220.5÷7=31.5(千克)73.5÷7=10.5(千克)31.5÷3=10.5(千克)请同学说一说每道算式求的是什么?

师:我们已经学过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你能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 合算式吗? 生1:220.5÷3÷7 生2:220.5÷7÷3 小结:这个问题同学们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的,都用了小数的除法,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关于小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请学生在小组内谈谈怎样解决关于小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教师总结:

2、P32做一做

(小黑板出示)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请学生从数量关系描述解题思路,并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五)、多层训练,形成技能(巩固练习)

1、P34第3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 1、2,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六),课堂小结

小结:解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条件和问题;再通过分析问题时弄清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的每一步是求什么,都要清楚明白;最后还要进行检验。解题步骤: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找出数学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

2、弄清的数量关系,写出数量关系式。

3、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

4、根据实际进行检验

八,课后小记: 其实有关解决总是的思路分析, 学生早在三、四年级就已经掌握,因此本课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言是计算的巩固练习课,但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则是一大难点。因为条件较多,分析起来的中间问题较多,且例题、做一做及课后练习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只有学生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才能列式解答,所以教师要尤其关注学困生,加强个别辅导。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岗冲学校 李吉祥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人教版小学数学五 年级上册第2单元小数的 除法中的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流程设计等四方面进行说明。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 简单的分析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解决问题是小数除法单元的一小节,教材在这里让学生学习用乘、除法计算解决常见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意图,一是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二是让给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本节课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用连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出现另一种形式的需要连除解决的问题。其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由原来的“用算式来描述”解题思路转变到“用量 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从而学习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本课大胆地创新使用教材,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生活信息,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课件展示线段图形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类似归

一、归总的实际问题。既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培养其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二、说学情:

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都曾渗及过,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在前几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有步骤地渗透过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说目标:

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思想。因此,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与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让学生了解除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总 量随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类连除问题的特点的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及相关知识来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一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二是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重、难点:

重点:学习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从量的角度分析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以及运用相关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知识的自主探究与建构的过程,因此这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与探究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我则适当点拨,适时引导。关于学法: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本节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积累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根据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适当借助小黑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以“创境激趣”为前提,以“直观分析”为关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多维合作活动。从而为学生搭建多种平台,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经历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体会数学的乐趣。

六、说教学程序: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几个部分展开学习。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0.18÷9

3.4÷0.4

7.2÷1.2

1÷0.5

7.2÷0.72

8.25÷0.5

0.8*90 2.5*0.2 1.25*80 7.4*0.1 2、2台同样的抽2水机一小时可浇地0.4公顷,平均每台抽水机每小时可浇地多少公顷?

口述:小数除法的知识点

(二)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1、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家养过奶牛吗?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她正在和爸爸一起挤牛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小黑板), 从中,大家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2、(小黑板)出示例题11(条件语句)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类似归一的实际问题生活中素材很多。创境激趣,把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突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状态,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课内外结合起来,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三)、自主探索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1、大家能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2、注意隐藏条件“上周”:上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提出问题(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等)(设计意图: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体会提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

(四)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创设恰当氛围,组织学生交流,并同时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方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及时扩散,并给予及时评 价和指导)

(五)集体交流、帮助理解、解决问题

1、集体交流,呈现不同的解题思路。

2、画线段图示,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3、小结:解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条件和问题;再通过分析问题时弄清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的每一步是求什么,都要清楚明白;最后还要进行检验。(设计意图:

1、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激励创新,拓展思维。呈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后,享受成功的喜悦。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2、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为此我课件的直观图示帮助我们理清数量关系,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借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多层训练,形成技能:

1、尝试训练、反馈评价: 出示练习六第一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到的新知得到及时巩固,将其转化为技能。)

2、深化练习、学会分析: 出示“做一做”(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创设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3、变形练习、理解解决问题的本质:出示练习六第3题.(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再度创设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变形练习理解解决问题的本质在于分析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

总之,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现实情景和活跃的情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下载五年级上小数除法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小数除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马西平五年级(上册)第93~94页例5、“试一试”、练习题1~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理解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 教 学 设 计 内容:P40~41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二、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五年级 授课人:何晓霞 授课时间:2017.9.20 学习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用除数是整......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刘桂君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小数除法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需要在基础知识上多下功夫......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小数的计算问题。下面进行几轮计算比赛。 第一轮:看谁算得对。 10×1.3 0.32×100 24+.24 3.2×0.6 15-0.......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 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⑵ 学习......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发则; 2.能够运用计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增强学生的数感;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