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位置》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学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具准备
教材第10页例题的挂图。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1)图上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
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思考:
①卡车在轮船的()面。②轮船在火车的()面。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完成书本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区分上下方位关系。
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位,出示教科书P11第1题的图,请学生观察: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 并回答:
①小兵在小玉的()面,小玉在小兵的()面。②小东的前面是(),小云在小华的()面。
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小玉的位置关系(教师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3)完成练习二第2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
二、巩固练习
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2.完成教科书P11第三题。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第二篇:位置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
汤口小学 杨月红
教学内容:人教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等活动,使学生能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的座位和你在教室里的座位一样吗?(不一样)
那么,你能不能给在座的老师们介绍一下,你坐在什么位置? 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互说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师:刚才,同学们说出自己所坐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生活中有关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你前后的同学分别是谁?他们各在什么位置? 学生答后,组织学生讨论前后同学的座位与自己的座位有什么关系? 交流:
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三、反馈练习,巩固升华。1.基本练习。
2.变式练习:课本第9页第7题。
3.发散练习。课本第8页第5题。课件演示 4.升华练习: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平时我们要注意观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位置》教案说课稿
汤口小学 杨月红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
2.教材简析:
《位置》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等活动,使学生能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5.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三、说学法:
新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四、说教学程序:(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反馈练习,巩固升华。(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这一环节重点是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然后作出恰当的评价与反思。
第三篇:“位置”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新课。
师:教师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做游戏,那我们上课前也来做个“点指”的游戏。老师说哪,同学们就用手指哪? 生随老师做游戏
师:从这个“点指”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实任何物体都有它们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如何确定他们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位置。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位置
师:经过三周的评选,我们终于评出了两名优秀的作业,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师:这两名同学一个同学是第三组的,一个同学是第五个。根据老师的描述请同学们快找一找他们是谁?
(生四下寻找发现无法确定)
师:为什么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学?
生:因为第三组有6个同学,而且每一组都有第5个同学,所以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同学 师:是啊!第三组有六名同学,只说第三组很难一下子知道他是谁,而坐在第5个的每一组都有1个,所以也无法知道他是谁,那么怎样能让同学们一下子把位置确定下来?(生自由回答)
师:既要说出在第几组,又要说出是第几个。(板书)师:按我们现在的座位,同学们看一看,班级一共有几组? 生:一共有6组
师:谁来数一数 生数一数
师:习惯上我们都是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组、这是第二组„„ 请各组同学记住自己是哪一组的,听老师的口令 请第一组的同学挥挥手 请第二组的同学跺跺脚 请第三组的同学拍拍肩,请第四组的同学站起来转一圈 请第五组的同学笑一笑,请六组同学拍拍手 师:他们分别是第三组的第2个,第5组的第5个
师:最近咱班的王小飞学习上很有进步,你能说出他的位置吗? 生:王小飞在第4组第2个 师:第四组第一个同学请起立
师:谁是她的好朋友,她坐在哪里,请你告诉我她的位置。(生自由回答)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请小组的同学猜一猜(生小组合作)
师:请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和你的好朋友的位置,把第5页的内容填上。
师: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还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一致,一般规定:竖排为列,横排为行,但是像刚才的描述很麻烦,现在老师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想知道吗? 生:想。
师:像刚才的描述我可以写成(3,2)那么(2,5)这是谁的位置?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没错。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谁能用数对的方法表示自己的位置?指名说并说数对的含义。(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也想考考大家你们看,他们来了。从这幅图上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出示做一做)
根据第一行第2个是猴子这个条件,谁知道狗在第几行第几个?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自由提问
周六小红和她妈妈去动物园,她们的游览路线如下:(3,0)—(2,2)—(1,4)—(3,5)—(6,4),你能说说她们的参观路线吗?
2、星期天小明去看电影,他买了一张8排13号的电影票,他拿着票走进电影院发现有两扇门“单号门”、“双号门”,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应该进哪扇门呢?”哪位同学能帮助他?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他。
师:(学生汇报后,小结)我们的电影院都是这样的,如果拿的是单号票,就从单号门进,双号票就从双号门进,那么小明拿的是8排13号,这是一张单号票还是双号票呢?(我们看单号或双号,只看票上是几号,不用看是几排)
小明由单号门进入,看到电影院里座位很多,他急了:这么多座位我应该坐在哪?如何帮助他找到座位?
生:先找8排再找13号
师:小明和小丽是好朋友,一个是8排13号、一个是8排12号,他们会坐在一起吗? 生:不会(因为电影院的座位比较特殊,把的在的单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右次是1、3、5、7„„所有的双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左依次是2、4、6、8„„中间号,向两边逐渐扩大,所以他们不会挨在一起。
四、生活中的数学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
五、小小设计师
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构图方式,用数对确定位置,设计一个图案,把设计的方案和效果图都记录在图表纸上。
第四篇:《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等活动,使学生能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具: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
《位置》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教学中,我借助学习环境的改变,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座位引出本节内容位置。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学生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座位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前后、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座位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从而揭示出前后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组,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排这一规律。
三、反馈练习,巩固升华。
练习中,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发散练习和升华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从不同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前言:
同学们,谁能把我们这节课上课的地点介绍给大家。
学生答略。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教室的前后、左右,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交流一下。
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的座位和你在教室里的座位一样吗?
(不一样)
那么,你能不能给在座的老师们介绍一下,你坐在什么位置?
生1:我坐在第一组第三个;
生2:我坐在第四排第二个;
生3:我坐在第五行第六个;
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互说一下你所坐的位置。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自己所坐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生活中有关位置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你前后的同学分别是谁?他们各在什么位置? 学生答后,组织学生讨论前后同学的座位与自己的座位有什么关系? 交流:
生1:前后同学的座位与我的座位是相连的;生2:前后同学的座位与我的座位在同一组;生3:前后同学的座位与我的座位在同一列。
我们再观察一下,你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他们各在什么位置? 学生答后组织学生讨论,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的座位有什么关系? 交流:
生1:左右同学的座位与我的座位在同一行;生2:左右同学的座位与我的座位在同一排。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三、课间休息。
下面我们轻松一下,一起做腕花律动。师生随着音乐一起做上下、左右、前后的律动。
四、反馈练习,巩固升华。
1.基本练习。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也想考考大家,我们看,都有哪些动物呢?
请以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以小组活动,教师收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谁能把你喜爱的小动物的家的位置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第几层第几家?
学生回答的过程略
2.变式练习:课本第9页第7题。
3.发散练习。课本第8页第5题。课件演示
4.升华练习:
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内容是说反话,并做动作。师生互动,教师说,学生边说反话边做动作。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平时我们要注意观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位置》教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
2.教材简析: 《位置》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等活动,使学生能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探究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4.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5.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是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精彩纷呈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达到最高层次。
三、说学法:
新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方位概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位置也有了比较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我借助本节课中学习环境的改变,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座位引出本节内容位置。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首先我让学生先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在班内交流。在学生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座位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前后、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座位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从而揭示出前后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组,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排这一规律。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做好组织、引导与合作者上。学生真正感受到主人的地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反馈练习,巩固升华。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用两个数学表示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书上第6页的做一做);
2.变式练习(书上第9页的第7题);
3.发散练习(书上第8页的第5题);
4.升华练习(说反话);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从不同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这一环节重点是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然后作出恰当的评价与反思。
第五篇:位置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又要走近数学乐园,学习新的知识。有信心学好的请举起你的右手。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举得对不对。
板书:右
提问:生活中你的右手习惯做什么呢?(学生议论、交流)
(1)上课发言要举手,(教师示范)应该举哪只手呀?
(2)我们写字时一般用的是哪只手呀?
(3)你注意过没有,解放军和警察叔叔敬礼时举的是什么手? 组织学生模仿敬军礼。
讨论:我们的右手还能做哪些事情?(学生讨论并交流)
提问:另一只手我们叫做什么?(左手)
板书:左
谈话: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右手有分工,双手协调齐动作,相互帮助好朋友。
二、观察情境,认识位置
1.认识左右。
(1)提问:把书翻到第10页,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手是哪只手?
(2)提问:第一张课桌坐的是小明和小红,谁能说说小红在小明的哪面?小明又在小红的哪面呢?
追问:第二张课桌上放着练习本和数学书,说一说: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哪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哪面?
(3)讨论:你还能看图说一说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吗?
引导:“左”和“右”都是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置的,小朋友们还知道表示位置的词吗?
根据学生回答补充课题(前后、上下)
2、认识前后
介绍:一般以我们面向的一方为“前面”,背对的一方为“后面”以教室前后两人的位置为例,指名说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用前后的位置关系来说说。
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小刚在小明的后面;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2、认识上下
(1)找找教室里的物品,说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摆一摆:把橡皮擦摆在数学书的上面。
根据主题图上的内容,说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方位?大家学得怎样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游戏。
(1)讨论:在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吗?
(通过讨论并汇报,进一步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 眼,左脚、右脚。)
小结:我们身体右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左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
(2)谈论:人的手、脚、耳、眼都有左右之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要求听老师下达的口令,做动作。①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②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③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清楚在谁的哪一面。
2.说一说。(1)坐在你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前面、后面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2)(请两位小朋友站在讲台前)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3)(三位小朋友站成一横排)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再次强调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3.看图说一说。
学生可能更多地用上、下描述物品之间的关系,要提示还可以用左、右来描述面包和牛奶的关系。
4.看图说一说。
(1)说说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月季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把月季花左边的花涂红色,右边的涂黄色。
5、摆一摆。
(1)把数学书摆在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
(2)把文具盒摆在中间,把数学书摆在文具盒的左面,把学具盒摆在文具盒的右面,最后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6.排一排。
请一个小组6个学生上讲台,侧面对着底下的学生。
(1)提问:(指第二个同学)XX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请第三个同学照样子说一说。
(2)底下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排一排,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认位置
左右
上下
前后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认位置
第4教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程序:
一. 情境导入
二. 谈话:小朋友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懂得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三.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四. 小游戏: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五.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 六. 二.探索交流
1.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2.谈话:小朋友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3.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如果有的学生说“小明坐在左边”,则启发:这样说不够完整,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坐在谁的左边吗?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桌互相说后汇报。
2.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
让每个学生自由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或竖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所处的位置。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而不能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
3.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可以用前、后的关系进行表达)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星期天,小熊买了好多好吃的来招待好朋友(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小熊都买了什么?
提问:每个小朋友可以选一样,但是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让大家来猜一猜好吗?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3. 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第5题可让学生先看图说,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说。
四. 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提问: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揭示课题:认位置)谈话:课后,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说一说,好吗?
日常生活, 自信心, 教学, 数学,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