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大小微课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23:4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角的大小微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角的大小微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角的大小微课教学设计

《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xxxxxx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角大小的方法,知道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比较角的大小活动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角大小的方法。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实验操作型 制作方式:录屏、拍摄、演示文稿、动画等。预计时间:8分钟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共同认识了角,知道角由角由顶点和边组成,有的角大,有的角小,那么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哪?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角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动画,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讲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1)目测法。适用于可以直接看出大小的角。

(2)重叠法。沿着一条边进行平移,观察另一条边,哪个边在外面,哪个角就较大,反之就较小。

(3)借助中间角比较大小。

(4)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在每个角的两条边截取相等的长度,量出两个点的距离,距离大的角就大,反之就小。

3、疑问: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1)数学王国里,红角和蓝角争得面红耳赤,原来它们都说自己大!

(2)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张口一样大,一个是边长的红角,一个是边短的蓝角),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播放红角和蓝角争吵的过程,最后演示重叠法,两个角一样大!

(4)得出结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三、巩固练习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一个角边越长,角就越大。„„„(×)

3、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张口的 大小也无关。„„„„„„„„„„(×)

四、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拍拍手一起唱一首儿歌,把角的秘密记心中。角

我 是 一 个 小 小 角 一 个 顶 点 两 条 边

画 角 时,要 牢 记 先 画 顶 点 再 画 边

想 知 我 的 大 与 小

只 看 张 口 不 看 边

第二篇: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角》

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科目

数 学

年 级

七年级

课 题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角》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的第三节,是学完直线、射线、线段知识的延续,又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角的比较与运算建立基础,同时又对今后的几何学习有重要的意义。作用:

1、能够培养学生观察、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的创新学习、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2、能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感知知识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收到老师的表扬,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通过直观演示,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它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通过学生动手画图,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课题:4.3.1 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角的定义及有关概念,从运动的观点理解平角、周角;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的数学活动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增强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点:角的概念;

难点:从运动的观点理解角的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你能在图中找到熟悉的平面图形吗?

2.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图形吗? 3.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新课教学

1.角的概念的学习:

(1)观察图思考:角是什么?得出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可对照图形讲解)

(2)你会画角吗?请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3)一组练习,说出角的顶点 角的边

(4)由钟表的分针转动得到角,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图形吗?学生举例从而引出角的另一个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也叫做角。其中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叫做角的终边

(5)通过课件动画演示直观旋转理解角的第二种定义以及直角、平角、周角 三.判断:

1)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平角是一条直线。()3)一条射线是一个周角。()4)把一个角放到一个放大5倍的放大镜下观看,角的度数也扩大5倍。()5)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动手画图。学生思考,回答。齐读定义。

学生回答 学生练习

从生活出发,感受角的形象无处不在。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提高学习兴趣 加深理解,体会不同的表述

利用多媒体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定义,突破难点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掀起学习浪潮,目的是通过演示和讲解,强化学生的视听感受。从而得出角的第二定义 检查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小结

学生总结角的两种定义,教师点评,加深印象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

四、布置作业:练习册4.3.1角>

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三篇:角的度量微课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知道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张练习纸,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工具及量角器)教学过程:

一、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度量的需求

1.教师出示活动角,引导学生演示将角变大、变小。师:你们还记得这位老朋友吗? 生:活动角。

师:谁能将这个角变大或变小。(生按老师的要求变大或变小。)

师:看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它们的大小。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 生:∠1大。

师:眼力不错,老师不光想知道哪个角大,还想知道具体大出的部分。有办法解决吗? 生:用活动角量一量。

3、用活动角量角。

师:那就用你的活动角比一比。(学生各自操作)谁到黑板上来比一比。

师:注意观察,他是怎么比的。用活动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突出顶点重合、边重合)

生:活动角的顶点要和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要和量的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固定好,照这样再量另一个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生:比的时候要注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

二、初探角的度量方法,了解量角工具产生的历程。

1.用同样大的小角(10°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度量角的需求。(1)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两个角的大小

师:老师还想知道∠1比∠2大了多少个这样的小角,你能利用这些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出∠1出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操作)。

(2)小组合作,度量两角的大小。(教师深入小组指导,一个小组上黑板上操作。)(3)交流反馈:度量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那个角大,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 生:∠1比∠2大了一个这样的小角。师:你们是怎样度量的?

生:所有小角的顶点都要和被量的角的顶点重合,摆放第一个小角时,一条边要与被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着往上摆。

小结:度量的时候将每个小角的顶点和要量的角的顶点对齐,摆的第一个小角的一边要和要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个往上摆,这样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含有几个这样的小角。(4)感受用小角度量∠1与∠2大小的优点。师: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的优点是什么? 生:能知道∠1比∠2大了1个小角。

小结: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不仅可以量出两个角的大小,而且还可以知道∠1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解决的数学问题更加多了。师: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去度量一个更大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生:太麻烦了。

师:你能想个办法改进一下,量的时候摆一次就能量出一个较大的角里含有几个这样的小角吗?

生:把这些小角用胶带纸粘起来。师:这个办法可以吗?是个会创造的孩子。2.把单位小角拼成半圆,构造最简单的量角工具。

师:按照你们的创意,我们就把这10个同样大小的小角粘在一起就会形成这样的量角工具。(课件演示粘成的半圆量角工具)

师:这样的量角工具,这些小角的顶点到哪里去了? 生:到了半圆的中间。

师:数一数,半圆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角? 生:10个。

3.用半圆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

师:会用它来量角吗?那我们就用它量几个角好吗?(课件出示:(1)量∠1(40度)、∠2(120度)的角),生:∠1里有(4)个小角,∠2里有(12)个小角。师:说一说是怎么量的。

生:半圆工具中间的点要和度量的角的顶点对齐,半圆的直边要和角的一边重合,然后数度量的角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师:所有小角的顶点集中到中间的一点,找准它是量角的关键。我们再来量一下这个角吧。(课件出示:量∠3(22度)的角)生:∠3里有两个小角多一点,师:生活中经常需要知道多出来的角究竟有多少个同样大小的小小角,看来我们创造的工具还需要改进,你有办法改进吗? 生: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几个更小的角。

三、进一步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成,初步掌握量角方法 1.改进量角工具(1)细分半圆工具。

师:为了更加精确地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这样,就把这个半圆工具平均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小小角 生:180个。(2)认识1度的角

师:每个这样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量角的基本单位“度”。(课件演示1度角的大小,帮助学生建立1度角的空间观念)。读作:1度(3)认识几度的角。(师:观察这个量角工具(课件出示10度、45度、120度的角),谁能找准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并能说出具体的方法?

生:10度、45度、120度。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2.认识内、外刻度线(1)出示22度的角。师: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2度,量好后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这个角里有2个10度和2个1度的角,就是22度。(2)出示130度的角。

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你会测量吗? 生:130度。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测量好后,10度10度地数出来的。

师:每测量一次角,我们就从始边起10度10度地,1度1度地数一遍,你有什么感受。生:有点麻烦。

师:能不能改进一下,让我们一看终边就能很快知道测量的角是多少度。生:从始边起10、20、30......标上数,这样就能很快看出是几度。

师:这个办法好(课件出示内圈刻度线),我们再量一个角体验一下(练习纸上量∠5)(3)出示反方向50度的角。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量一量。生:50度,130度。

师:究竟是多少度,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这个角的开口方向在那边,从哪儿数起,这个角应该是多少度? 生:50度。

师:看来,量角工具上标一圈数,我们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时很容易混淆。这个缺陷能不能改进改进。

生:从这边起再标一圈数。

师:那我们就来实践实践(课件出示外圈刻度线)量∠6体验体验,好不好使。4.认识量角器。(1)课件上认识量角器

(2)认识手中的量角器。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认一认。(3)认识量角器教具。

师:谁来把这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介绍给大家。

四、用量角器量角,掌握量角的方法要领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130°和45°)。(1)重点练习读角的度数时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2)体会在量角过程中应该怎样正确摆放量角器。2.学生尝试量角,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1)学生独立量角。(2)小组交流量角的方法。

(3)全班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师完成板书(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3.学生独立量角((1)量两条边较短的(85°)角。

师:量这个角,有的学生又遇到了问题,谁能帮帮他? 生:先延长两条边后,再量。因为角的大小不会改变。(2)出现误差后的应对策略:

师:同样大小的角,怎么会量出84°、85°、86°三个不同的结果呢。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

生:出现了“误差)”。

师:看来尽管我们会量角了,但在量的过程中还会有小小的误差。但有些时候必须把误差降到最低最低,我们来看画面。(课件演示“神七”发射成功的情境画面和文字材料(配音读)“角度在火箭在发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有一点点误差.......。”)师:看到这里,你受到哪些启示?

生:量角的时候,要认真,尽量减少“误差"。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度 “°” 1˚

∠1 图 点重合 ∠2图

边重合 读刻度

]

教 学 反 思:

“ 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是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法一般是按照认识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进行量角练习的顺序组织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简单介绍一下量角的单位“度”,组织认识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名称,然后量角。引导学生总结“点对点、边对边、读刻度”的量角方法和步骤.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虽然花时多,但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对量角器的本质认识不到位。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但由于量角的基本单位一度的角太小,在量角器上难以完整反映,量角器上一度的分割线去掉了大部分,只在圆周上留下一些刻度。因此学生很难理解“量角器就是单位小角的集合”。

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造。教师由角的大小的比较引出可以用单位角来度量角的大小:由单位小角的使用不便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合并为半圆工具:由这种半圆工具度量不准确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分得更细一些;由细分后的半圆工具读数不便引出要加刻度,进而引出两圈刻度。至此,学生在探索和创造中完成了对量角工具的探索,较好地把握了量角器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四篇:角的度量微课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40-41页的内容。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角的意义,认识量角器,并能正确使用量角器。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量角器,正确使用量角器。难点:量开口向上、向下和边不够长的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什么叫角?

(角有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所组成的图形。)

2、你能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吗?(很显然角2大于角1)教师再出示两个相近的角,你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很难看出,那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测量出它们的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度量。

二、讲授新知

(一)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

师: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它是半圆形的。师: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90度刻度线)

2、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师:测量角用什么单位呢?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3、建立1°角的观念。

师: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的角,记作:1°。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1°角的大小

4、下面的角都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5、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出以下角的度数吗?

内刻度:55度

70度

130度

外刻度:80度

15度

180度

(二)、学习量角

1、(课件演示测量的三个步骤)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注意:与零刻度线重合的一条边指向哪个圈的0°,就读那个圈的刻度。

2、出示2个角,介绍根据角的开口朝向怎样确定起始边选择0刻度线。师:量角器的中心和0刻度线对齐,角的另一边所指的度数就是角的度数。

3、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或外圈的刻度。

师:我们测量角的时候关键是看0刻度线在什么地方?0刻度线和这边对齐,就从里圈看;0刻度线和这边对齐,就从外圈看;

4、出示两角儿歌:点对点,线对线,再看另一边,0在内读内,0在外读外。

5、练习:

师:我们常常会遇到角的摆放不规则的情况,课件演示不同开口朝向的角,量角器的摆法。三,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你们会量角了吗?

第五篇:教学设计: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数学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遵循这一特点,在学生对线段、角的认知基础上,课堂教学重在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个人展示、媒体演示等环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同时我们的学生都是从本地农村学校直接录入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在讨论和操作过程中会存在搞小动作,讲话等现象。老师应该随时指导学法,帮组组长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

二、教学工具 1.三角板一块

2.老师圆规一个,学生每人自带圆规一个

3.可折叠的不同大小的纸质角三个,学生自带纸张一张

三、教学目标(必填)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角的概念,巩固对平角、周角的认识。2.学会利用三种方法来表示一个角。

3.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4.知道角平分线的定义,并能利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与证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探究——操作——感知——归纳等过程理解角和角的和差关系。

2.通过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2.通关观察生活中的角提炼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利用数学符号表示角、角的性质,体验数、图形、符号是描述几何问题的重要因素。

四、教学重点

1.角的表示,角的大小比较 2.角平分线的定义

五、教学难点

1.角平分线性质的利用

2.明白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

六、教学方法

1.探究教学法2.讲授法3.观察教学法4.练习教学法5.演示教学法6.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必填)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看看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 生:剪刀?

师: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生:用来剪东西。

师:你们知道吗怎么样才能用这把剪刀剪东西又快又好?

生:学生上讲台用剪刀开始实践。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通过改变剪刀的开口可以剪得又快又好。

师:我们使用剪刀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角。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2.独学课本,浏览新知

独学课本123页到125页,并回到下列问题。(板书至黑板上)

角由那些部分组成?

我们刚才讨论的剪刀的开口指的是角的什么? 通过阅读书本,你能用哪几种方法来表示一个角? 通过阅读书本,你有几种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用语言描述角平分线的定义。

独学十分钟后,老师随机抽查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汇报。

师:刚才老师带来的剪刀可以开的很大,也可以开的很小,请你们告诉我,剪刀的开口决定了角的什么啊? 生:角的大小。

师:老师这里有两把剪刀,你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一把大,一把小;或者引导学生说出一把长,一把短。

师:老师把两把剪刀的开口张大一样大,让学生讨论他们角度大小。

引导学生从开口的大小一样说出两把剪刀角度大小一样,并对这个答案肯定。

师:总结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度无关。并出示几个题目让学生比较几组角的大小,为第三个教学环节比较角的大小奠定基础。

师:让学生自由回答角的几种表示方法,并通过播放微课对角的表示方法进行总结。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三个角让学生分别用三种方法表示三个角,并让学生初步说出每个角大小的排序。

指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三个不同大小的角,通过平移,让学生将自己的三个角排好大小顺序,并让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平移的结果,依据是什么?

师:总结出角的和差关系的依据。并指出可利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比较大小。

师:角有大有小,但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我们可以通关以上两张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但请同学们来看看老师这样得到的两个角是什么关系?

老师动手通过折叠将一个角平分成两个角?、生:引导学生通过折叠的性质的出两个角的大小一样?或者利用和差关系得出大小一样。

师: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角平分线,对角平分线进行定义,利用几何语言进行描述。

对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练习。3.基础演练,总结归纳 完成书本125页练习一二三题

先独学,再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在组内讨论十分钟解决上述问题,并确定答案。最后由老师核对答案。

总结:三种角的表示方法

两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用数学语言表示角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

会用代数的方法和实践操作的方法找到一个角的角平分线

八、教学反思

下载角的大小微课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角的大小微课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课《用量角器画角》教学设计

    微课-《用量角器画角》教学设计 南郑区胡家营镇中心小学 张 鹏 教学内容: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设想:在认识量角器的基础上我又带领学生学习画角的知识和技能,因为通过预习,学生对量......

    小学数学《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 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

    《角平分线》微课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贯彻“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教育理念和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教育思想。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本节课的重点我确定为:掌握角平分线......

    优秀微课教学设计(精选33篇)

    篇1: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审美特征。2、初步尝试为奇石命名。3、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灵璧石的审美特征。难点......

    《角的大小》教学反思

    《角的大小》教学反思 刘新花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自主探究;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

    角的大小教学反思

    角的大小教学反思 角的大小教学反思1 “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每位教师都希望在课堂上达到的最高境界。为了达到这一境界我们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安排各种教学活动,精......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认“凛、冽、嗬”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渗透、谚语、枕着、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

    微课教学设计

    课题:扩句和缩句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扩句和缩句 2、了解基本的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基本的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扩句和缩句的概念 扩句就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