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话描写 教学设计
对话描写 教学设计
周敏倩
一、教学目标:
1、建立“提示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几种形式,并会用上两种以上。
2、让学生了解提示语在中间时,标点符号的正确打法。
3、让学生知道写对话时,要讲究格式。
二、教学重点:
会使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写对话,做到格式和标点的正确。
三、教学难点:
会用提示语在中间的形式来写对话,能将提示语写得生动、具体。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快乐学习之旅吧!知道李咏叔叔吗?知道李咏叔叔现在主持的一个新栏目“咏乐汇”吗?看来很多孩子都像老师一样喜欢李咏叔叔。今天啊,老师也要在这里模仿李咏叔叔,过一把当主持人的瘾。“咏乐汇”呢,每期都会邀请一位社会精英作嘉宾,我今天也要邀请一位小嘉宾上来跟我交流。这个份幸运会落到谁的头上呢?谁都有机会,因为你们的学号全都在这里。(拿出“幸运罐”。)我请一位幸运小使者来揭晓这个秘密。(使者上台抽出幸运者。)
祝贺你!准备好接受我的采访了吗?
你觉得自己最棒的是什么?是怎么练成的?有什么好经验分享给大家吗?
好,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还给大家分享了你的成功经验。
孩子们,刚才我们这样的交流,就叫“对话”。看来啊,对话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没有对话我们人与人之间就很难进行交流。如果用文字把人物的对话生动地记录下来,就叫“对话描写”。(板书:对话描写)那么怎样才能把对话写得生动、具体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对话。
(二)范文引路,揣摩写法
1、出示例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提示语的用法
(1)我们先来读一读一位三年级学生写的作文。先默读,再抽生读。生边读边想:例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这篇短文里写得最多的是什么?(对话)
(3)看来不仅在生活中对话很重要,写作文时写好对话也很重要。第一,写好对话能帮助我们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二,写好对话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叙述一件事情。
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好,好在哪里?
(4)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位小作者在写对话时,运用了几种提示语的形式?分别是哪几种?
在对话描写中,告诉我们话是谁说的,怎样说的这样的语句叫提示语。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提示语有在前面的、后面的、中间的,以及没有提示语的这几种形式。
(5)对比观察,提示语丰富的重要性。(课件出示只有一种形式的提示语的对话,内容还是和刚才一样。)你们觉得哪篇文章好?为什么?
所以我们自己在写对话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尽量变换一下提示语的形式,就不会显得干吧、死板。
(6)还有什么发现没有?有这样一些词,如果我把它们去掉,试试看,会有什么感受?
看,提示语里每个表示说的词语如:“说”、“喊”或“回答”的前面都有修饰的词语,告诉我们说话者是怎样说的,怎样喊的,或是怎样回答的。发现没有?对比去掉修饰语跟不去修饰语的不同效果。通过学习这篇作文,我们知道了提示语的不同形式,知道了提示语要写得生动、具体才好。那你们能不能学着写一写呢?
小试牛刀一:
接下来我们要分角色表演。仔细听听,是几个人在讲话,哪几个人,年龄有什么特点。
大人:没洗干净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孩子:不要紧。
大人:吃不干净的东西是要生病的。
孩子:我知道啦。
听清楚了吗?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在题单上给这段对话加上提示语:想想她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说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交流展示自己的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2、再次出示例文,感悟标点符号的用法。
大家再看看,你在标点方面有没有什么发现?
(如果提示语在中间,“说”后面是逗号。
如果提示语在前面,“说”后面打冒号。
如果提示语在后面,“说”后面打句号。
明白了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能试着标一标吗?我们再来完成一个练习。小试牛刀二:
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文章,它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呢?
(每个人的话都是另起一行来写的。)
对了,孩子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我们发现了作者在写每个人的话时都是另起一行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强调对话的重要,使我们看起来清楚明了,提示语形式多样时,分段写才能分清是谁说的话。)
我们在写对话的时候,也像他这样来写,好吗?
3、教师小结。(理清学生思路,提示重点。)
通过阅读,观察,我们发现了这篇对话描写写得好,好在这几个方面:首先,作者运用了四种形式的提示语,非常丰富,而且提示语中用了形容词,显得生动、具体;在标点符号方面,他特别注意了提示语在中间时,“说”后面要用逗号;他还很讲究格式,把每个人说的话都另起一行来写,读起来清晰明了。如果你们在写对话时做到以上几点,一定也能写得很好。想试着来写写吗?
(三)学以致用,巧妙迁移
1、下面请观看一段哑剧。我请一位同学来和老师配合表演这段哑剧,老师扮演妈妈,同学扮演孩子。谁愿意来争取这个机会?(与请上来的同学简单交流一下。)
刚才我们根据人物的语言想象出了人物的动作表情,现在我们反过来要根据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想象人物的语言。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通过我们的表情、动作,想象我们会说些什么。
(哑剧:妈妈下班回家,打开了她平时常拿的包,从里面拿出一样东西……)
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我们会说些什么呢?看谁想象的人物语言有意思。(默想半分钟。)
心里有底了吗?现在请根据你的想象,把这段对件事写下来吧!同桌比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开始!
2、出示“写作提示”:我们在写的时候记住做到这几点。
3、老师巡视指导。
4、交流展示,师生共评。
第二篇:对话描写教学设计2
《对话描写》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你们一起学写过一次对话,还记得吗?对,我们写的是“小白兔采蘑菇”。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对话由哪两部分组成?(板书:提示语)。
2、我们还知道要想写出精彩的提示语,我们就得变换提示语的位置,那提示语有哪几种不同位置呢?
小结:提示语的位置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在中间。(板书:提示语 在前 在中间 在后)提示语变了,记住标点符号也要改变。这提示语在前,在中间,在后的三种形式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了,我们要学以致用。
其实,写好提示语是一门艺术,提示语的精彩还不仅仅是变换位置这么简单。今天我们要来继续学习《对话描写》,进一步来学习提示语的精妙。板书:对话描写。
二、分析例文,掌握方法。
1、我们先来看下面一段对话出示片段1(1)请同桌配合读一读这段对话。
(2)你看,魔术师把这段对话变成了这样。出示片段2我们还是同桌配合读一读。(3)(出示对比片段)其实这是情境一样的两个对话剧本,如果你是演员,你会选哪个剧本来进行演出呢,请你说理由?给时间大家讨论。
2、指名回答。预设如下:
(1)“说”的变化
①片段1中每句提示语里面都有“说”太呆板。那不用“说”是用什么代替的?
②片段2中有没有出现“说”字,用上了与说意思相近的词:大叫 回答 宣布 反驳。
③谁还能说出与说相近的词语。(课前搜集)齐读。板书:不带说的提示语就是我们这节课训练的重点。咆哮、嚷、嘟囔、吼、喊、问、吟诵、唠叨、回答、劝说、商量
④我们来看这句提示语,里面有说吗,有与“说”意思相近的词语吗?可以直接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来代替。
(2)加神态、动作、语气等。
①片段一加上了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
②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神态、动作、语气。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总结得也很准确。看来要把人物的对话写好,光会写人物说的话是不够完美的,我们要让人物动起来,表情丰富起来,神采飞扬起来,那就要在提示语里用上——(动作、表情、神态)等词语(板书:动作、语气、神态)
3、师小结方法:你们看,这提示语写精彩了,人物对话就变得“鲜活”了,这就是我们汉语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呀!(指板书)要写出精彩的提示语,我们要运用动作、神态、语气的描写,要变换提示语的位置,段落要分明,而且提
示语可以不带“说”字。
三、为对话描写的语段加提示语的训练
说了这么多,咱们来练练笔,小试下牛刀,请你为下面的对话加上精彩的提示语。
妈妈: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 红红:没及格。
妈妈:没及格,不也有个数吗?说!红红:我说了你别告诉我爸爸行吗?
1、我们来想象一下两人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这段对话,(我们一起来给这个对话加个情境:放学后,红红拿着一张试卷回家了。)当时妈妈的语气、动作、神态会是怎样的,红红的呢?
2、刚刚我们说了,精彩的提示语是可以演出来的,那我们在写的过程中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开始写吧,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作品展示,互评。(1)他的提示语有没有变换位置。(2)有没有带“说”字,是用哪些字词来代替的。(3)他的提示语生动吗?一句句分析,修改。
4、好文章都是通过改出来的,请同学们课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让我们的对话都可以演出来。
四、总结、课后作业:
教师总结:同学们,经过咱们得努力,提示语的精彩就在于写提示语时要运用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个性特点,段落要分明,要变换提示语的位置,还会写不带“说”字的提示语。掌握的这些写作技巧,相信同学们的作文一定会锦上添花。老师期待你们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课后作业
写一个人物对话描写的片段,要求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突出人物的个性,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参考题目:
老师教育学生
板书设计:
对话描写
神态 在前
动作 } 提示语 {在中间
语气(可以不带“说”字)在后面
第三篇:英语对话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新起点)》五年级上册 Unit What would you like?
设 计 者:林小娃
学
校:东莞市虎门捷胜小学
教
材:《小学英语(新起点)》五年级上册 课
型:对话教学 时
间:40分钟
二、教学目标:
1.Master the key sentences: What would like to eat/drink? I’d like …2.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alk and be able to read it fluently.三、教学重难点
1.Be able to use the key expression in real life.2.Master the key sentences: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3.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several unlearned words on sentences.eg: thirsty,hungry
四、教具
PPT Cards water cup
三、教学环节与活动 Step 1:Warm-up 1.Greeting.2.Let’s sing
2.Read together.3.Sentences(1)教师出示对媒体课件,出示食物的图片。利用以前学过的句子层层递进的将本课句型出来。
T:Sarah, Sarah,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S1:I’d like some....将图片上的食物做成小卡片送给学生。T:Here you are.S1:Thanks.T:What would you to drink? S2:I’d like....T:Here you are.S2:Thanks.4、Sarah: Mum, I’m hungry.M: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Let’s make sandwiches?
5、学生学习制作sandwiches过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示sandwich的图片,引出本课生词,领读并拼读。
6、M: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I’d like some ____ sandwiches.让学生看图回答。
7、PPT呈现口渴图,并做动作说:I’m thirsty.师领读该句子。
8、S1: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2:I’d like some __.9、Look and
listen.10、用横线画出重点句子。
11、Look and
listen.12、Let's act.三、Practice(1)Fill in and blank.(2)Pair work
四、Homework
第四篇:《学写对话》教学设计
三年级作文《学写对话》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人物对话”在习作当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会写人物对话,作文就会更生动形象。本次习作指导旨在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学会写对话,写清楚说的是什么,是谁说的;了解提示语位置的不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从而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基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习作起步时,描写人物对话常常出现提示语干瘪,对话形式呆板。一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也不懂得合理运用,呈现有“米”不会“炊“的状态。教学目标:
1.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学会写对话,写清楚说的是什么,是谁说的;了解提示语位置的不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
2.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按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
借助品读例文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写人物对话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教学难点
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
“学会写对话”是我根据学生在习作起步阶段写对话常常出现的提示语简单苍白干瘪、对话形式呆板单一这些实际问题而设计的一堂习作指导课。本着一课一得的指导思想,降低台阶,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重点指导,让每个学生有所收获,提高写作能力。教学过程 :
课前谈话:同学们,还没有这么快上课,我们来聊聊天,你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老师带了一个动画片的小片段,让大家放松放松。播放《大头儿子与围裙妈妈的对话》
一、联系生活 走进课堂
师:课前,我们进行了一次交流,交流得非常愉快,交流也可以说是(谈话/对话)。(板:对话)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对话;下课了,同学和(同学)进行对话;回到家,(我们和父母进行对话);课前的动画片里,(大头儿子和围裙妈妈进行对话)。是啊,对话无处不在。对话不仅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以让我们的习作更生动形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对话(补充课题:学写对话)
二、发现问题 感悟写法(注意语音,)
(一)学习秘决一:段落 分一分
师:瞧,老师把动画片里的对话写下来了(出示PPT)大头儿子说:“围裙妈妈,你看!”
围裙妈妈说:“哇,好新鲜的蘑菇啊!这种蘑菇炒肉最好吃。” 大头儿子说:“还需要吗?还有很多呢!” 围裙妈妈说:“当然啦,越多越好!” 大头儿子说:“好嘞!” 1.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2.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写对话的?
3.那这样分段写有什么好处呢?(指2名生说)(出示:不分段和分段的进行比较)
4.小结:是啊,段落,分一分(板书:段落分一分),看起来一目了然,读起来也不累!这就是写对话的秘诀之一(板:秘决),读,你可得好好掌握哦。
(二)学习秘决二:位置 换一换 标点 变一变 大头儿子说:“围裙妈妈,你看!”
“哇,好新鲜的蘑菇啊!”围裙妈妈说,“这种蘑菇炒肉最好吃。” “还需要吗?还有很多呢!” 大头儿子说。“当然啦!”围裙妈妈说,“越多越好!”
大头儿子说:“好嘞!”
过渡:我们一起来合作读,老师读前面部分,同学们读引号内的部分。
师:老师读的部分是什么呢?(板:提示语),接下来变个魔术(出示板块二)你发现了有什么变了? 标点变化
1.提示语位置改变了,什么也跟着变了?(标点也变了),2.还记得的有关提示语的小口诀吗?(记得)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3.师:瞧,第二段话,提示语换在(中间),标点怎么变?谁还能接着说。
4.那这两则对话你更喜欢哪一则?说说你的理由。指2名生说 5.师:是啊,第二则对话的提示语富有变化、更灵活。6.由此,我们发现了/写对话的秘诀之
二、是什么——(板书提示语 位置换一换 标点变一变)
结合板书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学写对话的两大秘诀是(生:段落分一分 提示语位置换一换,标点变一变)
(三)秘决一
二、巩固练习
小明说:“报告!”老师说:“你怎么迟到了?”小明说:“我生病了,刚才去医院了。”老师说:“知道了,要是不舒服,及时告诉我。”
过渡:光说不练假把式,考考大家,咱们一起来读一读,1.你能用上对话秘诀来改一改吗?指1名学生说
用上秘诀—,谁来,(分成几段,第一段)(PPT出示改好分段的过程)
师:段落清晰,你很棒!
2.用上秘诀二,你会怎么办?(PPT出示提示位置)3.老师也改了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变换位置的PPT)小明说:“报告!”
“你怎么迟到了?”老师说。
“我生病了,”小明说,“刚才去医院了。” “知道了,”老师说,“要是不舒服,及时告诉我。”
(四)学习秘决三
1.师:这个对话场景,同学们都很熟悉,老师总觉得不够生动形象?聪明的你,能告诉我问题出在哪吗?
生说:有动作/有表情(板书:动作、表情)2.少了什么就加什么,谁能给这句话加一加。
出示“我生病了,”小明,“刚才去医院了。”
(指2—3名生说)
3.老师也写了几句,咱们一起看看,第一句:“我生病了,”小明无精打采地说,“刚才去医院了。” 第二句:“我生病了,”小明低着头说,“刚才去医院了。” 第三句:“我生病了,”小明无精打采,低着头说,“刚才去医院了。”
4.这里哪一句最生动呢?你来演演。多形象啊!5.你还知道哪些表示表情动作的词。(指3名生答)
6.同学们积累的词可真丰富,老师也想送给大家一些: 气喘吁吁 抓耳挠腮 急冲冲 严厉
欢蹦乱跳 和蔼可亲 皱着眉 急切
扯着衣服 捂着肚子 直跺脚 抚摸
连连摆手 扭头 撇着嘴 温柔
(齐读)
7.你能运用刚刚所学,也来加一加其中一句吗? 出示:小明()说:“报告!”
“你怎么迟到了?”老师()说。
“我生病了,”小明(无精打采,低着头)说,“刚才去医院了。”
“知道了,”老师()说,“要是不舒服,及时告诉我。” 8.小结:你看,内容加一加,对话就更生动,人物也更形象了。这就是学写对话的秘诀之三。(板书内容加一加)
三、情景激趣 自由表达
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奖励你们听一段故事,想听吗,有一天,小猴子在森林里看见一位商人正在卖桃子,桃子又大又红,小猴子馋得直流口水,于是急忙跑回家找妈妈——出示PPT
妈妈,妈妈,我想吃桃子!一天吃三个,够不够呀?
不够,不够!太少!太少!还不够我塞牙缝的呢!三天吃九个,够不够呀? 够了,够了,谢谢妈妈!1.请2名学生来读一读 2.你笑了,哪有趣了? 师评:是呀,你读懂了内容。
3.原来这是一只傻猴子,这么有趣的对话,请两个同学来演一演吧!别忘了观察他们的动作、表情!
4.表演前老师温馨提示:猴子有一个经典姿势(说完,老师双手提起,十指下垂,放于胸前,同时,脖子一缩,眼睛一眨。众大笑。)来,你们二位学一学(生学,众笑。)猴子还有一个经典动作是什么(说完,师学猴子挠头和脖子,众笑)。来,你们再学学(生又学,众笑)。
师:可以了!来,你们表演吧!不看大屏幕,你们能记住他们的话吗?
四、大胆想象 妙笔生花
1.这么有趣的对话,我们一定要动笔写下来。
2.请用上我们的秘诀一把段落分一分,秘诀二提示语的位置换一换,最主要是用上秘诀三给提示语加上动作、表情,好,开始写吧。
五、交流评改 总结升华
1.生写完后,选择典型作品,交流,讲评。
师:多数同学写好了。我想请几位同学到前边来读一读。大家注意看,注意听,看看这些同学写的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并听听老师是怎样修改的。
(点评:
1、有没有错别字。
2、有没有分段。
3、提示语的位置有变化且丰富。
4、标点使用正确。)。
2.总结
师:其实,写好对话并不难。只要我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
一对会聆听的耳朵,随着积累的不断增加,一定会写出更精彩的作品!
六、作业
回家后,把刚才有趣的对话加上开头和结尾,再取一个精彩的题目就成了一篇作文,写下来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提示语 学写对话
秘诀 段落 分一分
位置 换一换 标点 变一变
内容 加一加 动作 表情
第五篇:《编对话》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编对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编对话》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第十版块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它要求学生弄明白什么是对话,找出课文中的对话,然后以“编生活中的对话”“编故事中的对话”“看图想象对话”为主线,层层深入,展开想象,说一说。通过这次“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走进生活,懂得对话来源于生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注意礼貌对话,并与思想品德教育联系在一起,树立学生的道德意识。
设计理念: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自主和谐的表达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合理编对话。从而带动学生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以生活为载体挖掘素材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说情楚对话的内容,扮演好不同角色。
3、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设计思路
一、互动对话,激趣导入 拿出几只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纸鹤,每只纸鹤嘴里叼着一个纸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回答出纸条上的问题,就能得到一直纸鹤。明确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是对话。
一、回顾课文,找出对话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一找对话。
找到对话的同学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读出对话。在读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二、创设情境,多向对话
1、生活中的对话
举例说说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谁和谁发生过什么样的对话。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编一编、演一演。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从声音、语速语调、对话内容等方面随机进行评价、指导,总结对话方法,提出对话时的基本要求,直到学生的对话内容合理丰富为止。
2、故事中的对话
课件出示一动画片,动画片中人物的一部分对话声音擦去。根据动画内容想象一下,片中人物可能发生了怎样的对话。学生组内交流,畅所欲言。在此过程中,学生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放出动画片中擦除的对话原声,让学生听听自己的想法与片中的内容是否一样,从而使一部分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3、看图想象对话
屏幕出示几幅图片,图片上展示了各种场景,其中有不同人物在对话。
学生看图想象,图中人物的对话内容是什么。自由组成小组交流交流,任选一幅图演一演图中的对话场景,表演时要注意礼貌对话。在完成每一幅图的对话内容后,都要引导学生说出图中蕴涵的思想教育,并把它加在对话中,编出有创意、质量高的对话。
三、表扬激励,课后延伸
选出对话小明星,发奖章。
续编故事——《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课前准备〗
1、千纸鹤
2、课文彩色中的对话
3、动物头饰、小奖章
4、分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激趣导入
1、出示纸鹤,互动对话
[拿出五颜六色的纸鹤]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想得到吗?必须得回答出它们提出的问题。
教师问,学生一一回答。
2、激趣引入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问答又叫什么? 学生回答。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对话? 让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吧!(用形态各异的千纸鹤吸引学生,在引导学生与千纸鹤对话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找对话、编对话”为目标,为学生营造一种自我展示的氛围、一种相互交流的氛围、一种竞赛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参与交流的热情。)
二、回顾课文,找出对话
哪篇课文中有对话?赶快找一找,找到的同学自由选择伙伴把对话读出来。
三、创设情境,多向对话
1、编生活中的对话
在家里、学校里、社会上,你都见过哪些对话?能和同学们演一演吗?
[学生交流、表演](因为要在自然而然中再次告诉学生交际目标,并为大多数学生做出交际、互动的良好示范,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读对话的过程中适当指导、提示。)
你们问问同学们你演得怎么样? 学生:你们觉得我们演得怎么样啊?
其他学生或表扬,或鼓励,或提意见、建议,或提出问题。还有哪组同学想表演?
(有了第一组学生的示范,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教师再请学生示范,效果会比第一次更好,这时教师就更要注意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充分说清楚自己的对话内容,并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编故事中的对话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动画片,可是,动画片的一部分弄丢了,你们能补上吗?
[学生看动画片,补对话内容](学生对话内容一定多种多样,教师注意以前面的故事情节为依托,引导学生尽量说出形式不同,但思想统一的对话,这样,无形中让学生领悟到了编故事中的对话的方法-———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
3、看图想象对话
仔细观察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一下,他们在说些什么?
自由组成小组,交流交流,任意选一幅图,扮演图中人物表演表演。[学生表演](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学生在初步掌握对话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又能展开想象,这使对话质量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学生的对话过程会非常完整,对话内容会十分丰富,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生活中、故事中,会飞到天涯海角。)
四、表扬激励,课后延伸
1、表扬激励
这节课,大家认为谁表演得好?
老师给这几名同学每人一枚奖章,大家鼓掌对他们表示祝贺,希望这几名同学继续努力,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2、课后延伸
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第二天,狐狸和乌鸦又见面了,会有什么事发生?课下,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这两个故事继续编下去。
双辽市第二小学
张静洁
2006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