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简案-杨浦区业余大学
教学简案
1、课程名称
第十章 第二节 独立需求库存控制方法
---经济订货批量
2、上课班级、时间、地点 上课班级:物流12 时间:2013年6月6日
18:00-18:30 地点:杨浦区业余大学
2-101教室
3、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对库存成本构成的了解,掌握经济订货批量的概念;通过对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假设的讲解,要求学生理解该模型的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牢牢掌握经济订货批量以及最小库存求解的公式。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库存成本的构成(2)经济订货批量定义(3)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基本假设(4)经济订货批量公式的推导过程(5)经济订货批量和最小库存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1)经济订货批量公式的推导过程(2)经济订货批量和最小库存的计算公式
5、教学过程(包括师生互动、教学特色等)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PPT教学;教学过程中,适当提问与学生互动;用计算习题作为课程总结复习,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公式解题,掌握好本次课程的难点和重点。具体过程如下:
(1)利用教学PPT讲解,通过库存的分类引入本次课程的主题----经济订货批量(2)利用教学PPT讲解,从经济订货批量的定义引出库存成本的构成。
(3)通过模型假设进一步说明经济订货批量含义中库存的构成。在此过程中要求学员主动思考,通过不断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引导让他们了解模型假设中需要考虑哪些成本,不需要考虑哪些成本。在黑板上画出订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图,让学生更直观理解库存成本中各个成本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对于接下来EOQ计算公式的理解尤为重要。
(4)通过字母定义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中的各个变量和已知量,推导出经济订货批量中最低库存成本的公式。这一步是本次课程的难点和重点,要求学生能把文字表达的公式转换成字母表达。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公式的构成。通过反复讲解,对每一个参数的定义和迭代时都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要求学生能自己推导。
(5)通过数学求导方式得出EOQ计算公式。此处的求导过程虽然不作为考核要求但可以让学生回忆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活跃调整一下课堂气氛。
(6)PPT演示针对经济订货批量公式和最低库存成本公式的练习题,要求能熟练灵活运用公式来解实际的库存问题。这是本次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本次课程最根本的教学目的,用计算习题作为课程总结复习。要求学生思考后,可请一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完成,其他人自己完成练习,并一起批阅黑板上的习题,大家一起来找错误,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加感性地掌握教学难点。
6、教学总结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有较强的逻辑性,通过库存的构成推导出经济订货批量的定义,通过模型假设推导出经济订货批量的数学公式,通过数学求导最终得出计算公式。这一部分要求只要学生能跟上教学进度,上课听懂。最终得出的计算公式要求学生掌握,在习题的帮助下能够熟练解题。本课程前半部分教学以理论为主,后半部分要求学生参与,应该是理论结合实际的一种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融会贯通。
第二篇:教学简案范文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教学目标
1.能归纳列举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如: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能说出五四运动的结果、意义及中共一大召开的情况。2.通过小组探究讨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和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会从视频、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难点:理解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教 法:情境导入法、问题教学法、分析归纳法 学 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建党伟业》预告片。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这部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的高潮之一则是:“五四运动”。那么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联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世纪初期的中国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学习历史
(一)五四运动
1、学生自主探究。指导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第46---47页内容,提取有关五四运动的重要历史信息。
2、师出示表格总结五四运动相关知识。
3、探究讨论: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呢?大家回想一下,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各阶级阶层都做出了有哪些努力?结果怎么样?
4、出示五四宣传单图片,你从中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该如何继续弘扬五四精神?
过度:同学们,我们刚才在谈到五四运动的意义时提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那么,除了五四运动以外,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还有哪些?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她的诞生有什么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需要正确的政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了。)
三、再现历史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师播放视频学们观看屏幕并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你们各自的任务。将学生分成情报组、记者组、专家组三个大组,分别负责收集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条件的情报、报道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具体情况、研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要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四、联系现实
2、探究讨论:你能用近现代史上的具体史实说明“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吗”?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20世纪初的中国,今天的学习你又那些收获和体会呢?(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布置作业:预习下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爱国运动
时间: 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学生)——上海(工人)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意义: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成立条件: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阶级基础
时间: 1921年7月23日(7月1日党的生日)
意义: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第三篇:教学简案
《西游记》 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广宗三中 李小娜
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教学准备学生方面:
1.读一读阅读青少版的《西游记》
2.讲一讲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3.写一写读完《西游记》后,在你的读书笔记上写一写你喜欢的人物,写清喜欢的理由。
4.查一查查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以及小说的形成及影响等。
教师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刻录电视剧《西游记》片花。
学情预判
1.经了解,大部分学生已经读过青少版《西游记》,对《西游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产生初步的阅读兴趣。
2.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过多地来自于电视剧,对故事情节的印象虽比较深刻,但对《西游记》还缺少一些较全面的了解,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有一定的片面性。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有不少同学情不自禁跟着哼唱,看来大家喜欢这首歌,那应该也喜欢《西游记》吧?
2.自由发言:说说你搜集到的有关《西游记》的资料。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二)整体感知:
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
明确: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2.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 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
明确:奇、妙、好等。
总结: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就是“美”。
(三)品读赏析 1.情节美
故事情节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作为小说,情节生动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
2.环境美
在小说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霄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接下来我们该欣赏什么了?(环境)
教师总结:景物的描写,一般有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景物我们先品到这里。当然还有很多美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读这样的句子真的是一种享受!
3.人物美
(1)教师点拨: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玉帝、如来佛、菩萨、土地神等(多媒体演示剧照)。当然也有大大小小的妖精。同学们说说看?(黄袍怪、红孩儿、蜘蛛精、蝎子精„„)
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只来看师徒四人吧。(显示四人剧照。)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统一,那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
(2)交流共享:
孙悟空:
预设(1):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
教师点拨: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括号内文字由学生说出)
预设(2): 他还聪明机智。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救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预设(3):
我喜欢他,还因为他很有人情味。比如:在第二十七回中,孙悟空走前那声声“师父”。我读的时候就非常感动。
教师补充:在此时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
预设(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预设(5):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有时还管不住自己。教师总结:说得很好,常言说:人无完人。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的约束。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
猪八戒:
预设(1)我喜欢猪八戒。因为他能吃苦。比如: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预设(2)他强硬。被捉后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
预设(3)勇敢、单纯。能与悟空协力合作,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预设(4)我反对!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让他寻山他却睡了。
预设(5)我也反对,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
教师总结:猪八戒身上的这些缺点其实也是我们人性的一些弱点,在这四个人当中他就是一位丑角,正因为他的“丑”才增强了幽默感和作品的真实感,在艺术上才“美”起来。
唐僧 :
预设(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有同情心。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一心向佛。
在第五十四、五十五回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预设(2)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在第二十七回国误信坏话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
教师点拨: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哪位同学举个例子? 预设(3)在第三十回中他被妖怪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悟空笑他:“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等个恶模样来也?
教师点拨: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沙和尚呢?有没有喜欢的?
预设(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
预设(2)喜欢,这就是他的特点,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教师总结: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性格最为鲜明,充分体现了个性美。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 明确:要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一偏概全。
(四)链接生活
1、我们刚才一起来探讨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结合我们的实践来看一下,阅读《西游记》后,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明确 作品意义: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实现某一崇高的目标。
2、识妖降妖的孙悟空令人赞叹不已。假如你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你将如何?请你以“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为题,充分发挥想象,在小组中讨论,即兴上台讲讲。
(五)总结全课
这部作品人美、景美、情节美,是世界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广泛的杰作之一。今天我们只欣赏了四个主要的人物,它还有更广泛、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
(六)检测完善
再读《西游记》,写一篇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故事 阅读《西游记》 孙悟空
人物 猪八戒
唐僧
沙和尚
环境
第四篇:教学简案[范文模版]
走进《爱的教育》
——小学四年级读书指导课
挂兰峪小学郭丽娜
一、指导目的: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爱的教育》,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让学生掌握读书笔记的写法,使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过程与方法:交流,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指导重点:通过阅读《爱的教育》掌握读书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
三、教学准备
师:相关资料
生:
1.仔细阅读《爱的教育》
2.写读书笔记、读后感
四、指导过程:
(一)名言导入
师: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很爱读书,他们在大量阅读之后,写出了一句句精典的读书感言。咱们先来说说你喜欢的读书名言好吗?
[设计意图]交流“你喜欢的读书名言”,目的是让学生尝试领悟名人酷爱阅读的真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并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生:答略
1、师:孩子们,刚才大家交流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从你们的交流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感悟到了读书的快乐。正如培根所说: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多感受一份快乐,多感受一份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教育》。
(二)、走进《爱的教育》
首先咱们一起了解怎样读一本书,师出示《爱的教育》,要读这本书你会怎么读?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封面、读作者简介、前言、目录等来初步了解这本书,也可以用这些办法来了解你喜爱的书籍,孩子们你们想了解这本书吗?请你们快速浏览目录,想想你们最想读哪个故事,为什么?
师:学生交流.读书方法指导:
1、了解主要内容,走进人物角色:
师:我读完目录时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每个故事都那么吸引我,让我充满好奇,真想一睹为快。经过彻夜长读,我知道书里有许多故事都能触动我的心弦,咱们今天就去认识一个 叫“叙利奥”的孩子。
[设计意图]以《爱的教育》这本书为例,来引导学生怎样了解一本书以及如何选择喜欢阅读的书籍的方法。我根据学生产生了解这本书的欲望设计了阅读目录的环节,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思考“你最想读哪一个故事?说说理由。”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想法不一,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对文本的想象能力,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对本书的好奇心。
师: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圈点会让你收获更多请大家拿出手中的资料,静静地阅读一遍,读完了课文,你可以掩卷沉思:这篇文章主要写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生:汇报交流。(叙利奥是一个可爱,聪明,懂事,成绩优秀,有责任感,能为家人分忧,甘愿忍受家人的误解。他的父亲虽然很辛苦,很操劳,对子女要求严格,也很爱自己的孩子。)
2、交流精彩片段,读出自己感受:
边读文章边划出你喜欢的句子来品一品,再从中想想体会到什么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同桌之间可以说一说。
生:汇报展示。(略)
师:了解了这篇短文,你想对叙利奥说什么?你想对他父亲说什么?
[设计意图]我在学生读文交流汇报后,设计了“你想对叙利奥说什么?你想对他父亲说什么?”这一环节,达到对文章主题升华的目的。
(三)、读书笔记写法指导:孩子们,你们对叙利奥和对他父亲说的这番话可以把它作为体会写在读书笔记里。你们平时读课外书有做读书笔记吧?是怎样做的?学生互相补充交流做读书笔记方法。
师: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会让我们更有收获。你知道哪些记读书笔记的方法?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并引导学生养成 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也达到与学生所体会到的情感产生共鸣的目的。
生:汇报
师:归纳
1、圈点批注。(做标记批注,然后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摘抄。(好词佳句、名言警句)
3、写读后感。(引、议、联、结)
4、再创作。(概述,复述,缩写等)
孩子们,读完《小抄写员》后,你还想知道叙利奥将来的命运如何吗?你还想知道目录中其他人物的故事吗?请大家课后到《爱的教育》这本书中去感受爱的真谛。
[设计意图]这个对话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也做到从读一篇文章到读这本书的过渡
(四)、主题延伸,升华情感:
【播放音乐《爱的奉献》】《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爱的教育》这本书只是书海中的一朵浪花,好的书籍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中国孩子情感日记》《影响孩子的101个感恩故事》美*怀特的《夏洛的网》。你读过什么好书吗?把它推荐给大家好吗?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最近读过的好书,激发学生阅读其它书籍的热情。这个环节为爱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对其它学生也具有很强的促动作用。
附板书设计:
走进《爱的教育》
读书方法:
了解主要内容走近人物角色
交流精彩片段读出自己感受
读书笔记写法:圈点批注
摘抄
写读后感
再创作
第五篇:教学简案
《月光曲》教学设计
执教:左江小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之美,领悟到语言之美,更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的情感之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分辨课文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聆听曲之美。
1、第一次听《月光曲》是在揭题之前,用之导入新课。
2、第二次听《月光曲》,是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段第九自然段时让学生配以时而徐缓抒情时而高昂激越的乐曲诵读,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真正达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
3、第三次听《月光曲》是在即将结束这篇课文时,让同学们再次聆听《月光曲》,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优美流畅的旋律中结束课文。
二、精读课文,领略文之美。
《月光曲》曲子值得一听再听,而文中的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体会,以帮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如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水田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
三、细细品味,感悟情之美。
细细品读《月光曲》这篇课文,感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到兄妹之间的真情和这位大音乐家博大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