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冷热与温度 教学设计
冷热与温度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冷和热》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掌握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连续测量了解热水变凉的规律。本课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有多高》,认识了温度,学会用寒暑表测量气温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学习热学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冷热与温度有一定的了解,能读写摄氏温度,对温度计有一定了解,能用寒暑表测气温。学生知道热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凉,大部分学生认为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均匀下降。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4、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5、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五、教学准备:
温度计,分别装有冷水、热水、温水的烧杯,空烧杯,系有线绳的温度计,铁架台,计时器,实验记录单,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三杯水,请同学们用手在烧杯的外壁摸一摸,感觉一下这3杯水有什么不同?(○1杯是热水,○2杯是温水,○3杯是冷水)。
2、汇报:(根据学生汇报适时引导,板书:冷热
温度)
3、研讨:关于温度你们都知道什么?你们估计一下今天的气温有多少摄氏度?你能写出来吗?冬天里的气温一般有多少摄氏度?能写出来吗?老师写几
个温度,你们能读出来吗?(板书:摄氏度 ℃
温度写法,如: 23℃-5℃)
4、小结:物体有冷热,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本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冷热与温度》。(板书补充完整课题:与)
(二)、认识温度计
1、研讨:刚才同学们用手摸出了3杯水的冷热,你们能准确的摸出这3杯水的温度吗?(不能)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3杯水的准确温度呢?(用温度计测量)
2、观察:(出示温度计)老师这里有一支温度计,你们仔细的观察过温度计吗?知道它是由那几部分构成的吗?(板书:构造)老师为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支温度计,请各组同学仔细观察温度计是由那几部分构成的?
3、学生汇报
4、小结:(课件出示温度计的构造:玻璃管、液泡、液柱、刻度)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红水温度计,它是由玻璃管、液泡、液柱、刻度四部分组成的。
(三)、掌握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方法
1、谈话:现在同学们认识了温度计,那你们想知道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方法吗?
2、教师讲解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课件出示,教师同步讲解与演示)
(1)它是易碎品,轻拿轻放;
(2)手持温度计的上端,手肘支撑在桌面;
(3)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4)温度计的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并且液泡不能离开水面;
(5)使用后将温度计用抹布擦拭干净,放回原位。
3、巩固:
(1)、看看下面几种方法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说出错误的原因。(课件出示)
(2)、看看谁能准确的读出温度。(课件出示)(重点引导正确读出零下温度)
4、小结:温度计的读法:读零上温度时从0度开始向上读,先查大格再查小格,然后正确读出温度;读零下温度时从0度开始向下读,先查大格再查小格,然后正确读出温度。
5、练习:读写零下温度:-12℃
-25℃
6、实验:现在同学们想不想测量一下这3杯水的温度呢?那就请各组的每名同学正确使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并填写好实验报告单。各组组长要认真负责,开始测量。
7、学生汇报(教师用白板记录学生的测量结果)
(四)、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
1、谈话:刚才我们测量了热水的温度,如果这杯热水长时间放置在教室内这杯热水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温度降低)
2、研讨:大家想一想,一杯热水由热变凉,它的温度变化会有怎样的规律呢?(课件出示)老师这里有几种温度下降的变化规律: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均匀下降、没有规律。小组研讨一下你们认为可能是其中的哪一种?
3、汇报:(根据学生选择的规律,教师白板板书)
4、研讨: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实验)
你想怎样做这个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方法。(教师及时引导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
6、教师讲解实验方法:(课件出示)为了实验成功,请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教师讲解和演示)
(1)、像老师这样组装实验装置:把烧杯放到铁架台上,再倒入大半杯热水,把温度计的线绳挂在支架上,把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没在热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底和内壁,整个的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水面。
(2)每隔3分钟由各组组长仔细观察并读出水温,记录员同学在实验记录单上做好水温记录,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水温的变化过程。计时要听老师统一指挥。
(3)、在两次观察并记录水温的中间过程中,记录员还要计算相邻两次的水温差,并做好记录。
(4)实验结束后,全组同学认真分析实验中相邻两次的水温差,总结热水由热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5)水很热不要烫伤自己
7、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总结热水由热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8、研讨:为什么热水由热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9、小结:热水刚到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温度下降的也快;当水温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
减慢了,温度下降也慢了;直到水温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等时,水温不在下降。
(五)、全课总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冷热与温度》,你们学会了那些知识与技能?
2、关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
3、总结:关于物体的冷热与温度变化它有着许多的科学奥秘,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连续学习有关热学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八、板书设计:
摄氏度
℃ 23℃冷热与温度
温度计:构造
使用方法
九、教学资源:课件、实验报告单
十、教学反思:
℃
第二篇:《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4.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5.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评价任务
1.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2.认识热水变凉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教学准备
每组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等。教学过程
一、认识温度及温度计
1.讲述:桌子上有三杯水,其中一杯是热水,一杯是温水,还有一杯是冷水。如果把两只手的食指先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中,过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会一样吗?
2.学生实验并交流。
3.提问: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4.学生讨论交流。
5.教师小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帮我们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二、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1.讲解并演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介绍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1/3
2.学生测量冷、热、温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3.交流测量结果。
三、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在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1.讲述:我们都知道,一杯热水放久了,会慢慢变凉,那么,你认为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
2.学生提出自己的预测。
第一种可能性,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有规律的:(1)先快后慢;(2)先慢后快;(3)均匀下降。第二种可能性:降温没有规律。3.提问:我们该怎样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1)需要什么器材;(2)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3)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记,隔多长时间记一次;(4)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
5.分组研究,收集数据。
四、画热水变凉温度曲线图,并学习分析数据
1.讲述:我们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温度的变化,这样的图就叫曲线图。2.讲解曲线图的画法。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温度。演示画曲线图:描点;连线。3.学生画曲线图。
(1)根据自己的数据画出曲线图。
(2)分析记录表与曲线图。研究温度变化的规律。(3)讨论: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4.交流各自的发现。
(1)计算每隔两分钟下降的温度,发现了什么规律?
(2)把各组的曲线图贴在黑板上,比较各组的曲线图上的温度是否一样,讨论: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5.小结。
(l)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
2/3
(2)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6.提问: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7.学生讨论、交流。
8.教师解释: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五、继续预测,课后继续研究
1.讨论: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2.提问:是否一直这样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
3/3
第三篇:4上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稿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江苏省兴化市沈伦中心校
范宝强
一、学习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2、科学探究: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任何科学认识都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认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难点: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三、教具媒体
烧杯、热水、温水、冷水、温度计、秒表、记录表、铁架台。
四、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感觉物体的冷热:
1.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5秒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每个小组成员听从小组长的安排,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2.学生试验并交流。
3. 人们通过手眼等身体器官能感觉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冷热与温度。板书课题:冷热与温度
(二)、测量水温:
1. 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不能,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来进行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教师出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小组合作分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3.交流测量结果。
(三)、再现“热水变凉”的降温现象:
1.师出示一杯准备的热水,师述:老师想知道这杯水的温度,谁愿意来帮老师来测一测水的温度?
2.指名一位学生测量水的温度,教师提醒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
3.再请两位学生上台依次测量水的温度。教师相机板书出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
4.师:比较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结果,你有什么思考和发现?如果继续测量会出现什么现象?(这儿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思考和发现。)
(四)、猜测“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
1. 如果每次测量间隔的时间相同,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呢?
2.学生小组合作,猜想“热水变凉”的降温情况,并要求各组做好记录。
学生的猜想估计有这样两种可能:一种是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有规律;(温度变化先快后慢,温度变化先慢后快,温度变化速度均匀)另一种可能是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3.班级交流各小组猜想情况。
(五)、研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
1. 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对的,还是错的呢?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实验。2.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参照教材中的“热水降温记录表”,各组在讨论的过程中设计好记录表格。)
3.班级交流,明确注意事项:
①实验所需材料有温度计、杯子、热水、记录纸、秒表; ②
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是《冷和热》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且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我在这节课的教学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如在课的引导部分,首先让学生做实验,两个手的食指分别同时插入冷水和热水中,然后让他们把手同时放入温水中,说出两个手指的感受。这个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在同一杯温水中两根手指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对此现象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心理,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从活动中体味发现的乐趣,促使学生主动地想、积极地学。
二、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形成温度概念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摸,在学习温度计测定水温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在探究热水降温规律时我让学生亲自测量、观察、分析,得出规律,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三、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的学习方式。科学课在运用课程六大理念的同时更注重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实验法测量三杯水温度,用比较法感知三杯水不同的冷热程度,用观察法了解温度计构造,用测量法、分析法发现热水变凉过程温度变化规律等等。这些方法运用恰当,针对性强,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
四、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安排的每个实验全体学生都亲自参与,而不是个别学生去做实验,给每个学生以探究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冷热与温度》的教学反思
冷和热是学生最为熟知的内容,每天从喝水中就能感受冷和热,太热的水会使我们感觉很烫,所以我们会和温水。夏天和冬天,很容易分明冷和热。至于温度,我们只是用身体的某个器官、感官去感受冬天和夏天的温度,要想具体测量今天的温度,要借助温度计去测量。
书中设计的实验:冷、热、温三杯水,学生用手指先感受冷水与温水,最后去试一试热水的温度,学生初步感知温度,要想准确的知道谁的温度,需要借助温度计,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在使用温度计时只忙于介绍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没有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设计实验、实践,而是把实验的过程直接告诉学生,学生没有真正的的进入实验中去,而是成了书本和课堂的工具。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把课堂还给孩子的同时,也要孩子从课堂中走出来,去生活中发现科学。
第五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热与温度》教学过程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教学重点:如何测量水温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观察,了解水降温的规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热水、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温度及温度计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学生站起来。(学生讨论后站起来)
好!你们是你们小组当中感觉最灵敏的,老师来测测你们的感觉是不是灵敏? 看,桌上有三杯水,左边是一杯冷水,右边是一杯热水,中间的是温水。请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中,将右手食指放入热水中,感觉到冷与热了吗?
好!检测你们手指灵敏的时候到了。将左手食指放入温水中,再将右手食指放入温水中,感觉到的冷热一样吗?(不一样)
哪只冷一些,哪只热一些?(右手冷一些,左手热一些)是这样的吗?可,同一杯水,它们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冷一些,一只热一些呢?是不是我们感觉出了问题?(原先右手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原先左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
噢,是这个原因致使我们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不一样。(板书:冷热)其实,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板书:温度)它的常用单位:摄氏度(板书:摄氏度)
当我们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时,就要借助科学仪器——温度计。
二、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谈话: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三杯水的温度?(想)那好,我们先得学会怎么使用温度计,老师介绍,大家要听仔细。
1.(出示温度计)这就是温度计,它是用玻璃做的,很易碎。所以使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特意做了个大模型。
2.这最下端红色的叫液泡,这红色的一条叫液柱,上面还有刻度,每一小格就是1 C。
3.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卡上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多媒体进行检测。大家会测量水温了吗?(会)
好,我们就来测测这三杯水的温度。注意,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测量过程中,要分工合作,及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温度。
开始测量。
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板书,一至两组测量的数据)
我们发现冷水的温度较高,温水的温度一般,冷水的温度较低,你们都是这样的吗?
三、连续测量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 1.谈话:大家这么快就学会了使用温度计,并且测量了这三杯水的温度,真了不起。大家知道,一杯热水放在这里,它会渐渐变凉,也就是温度在下降。那么它的温度是怎样下降的呢?是先快后慢,先慢后快,还是均匀下降呢……
2.学生猜测。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快——慢,慢——快,均匀)教师:为什么这样猜?
4.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那该怎么办呢? 5.学生答:测。
6.多媒体出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
1.(发材料)小组长上台来领铁架台和一杯热水。2.你们温度计的液柱还在上升吗?(不升了)
3.好,注意开始记时了,请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填入“0”分钟对应的格里。交流汇报
1.2—3组汇报,教师板书温度。其他小组都记录下来了吧!我们来看这两组的数据。大家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2.(先快后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学生思考回答。
4.大家看图,0分钟到2分钟,线段坡度怎么样?(较大)说明温度下降较快,8—10分钟的线段坡度呢?(较小)说明温度下降较慢,这说明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5.大家知道为什么温度变化是先快后慢呢?
(热水刚到入杯中时与周围的温度相差较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四、拓展延伸
1.讨论: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2.提问:是否一直这样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 3.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历史(微课)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