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月光启蒙》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孙友田。文章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的母亲及我的童年生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用民间文学给我启蒙,引领“我”走进了诗歌的王国。《月光启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母亲的启蒙(吟唱的儿歌、童谣)为主线,帮助学生从歌谣内容、从自身和作者的感受、从母亲的情感等不同角度去领会母亲的启蒙。教学时,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快慰、愉悦中接受、消化知识。
一、多种渠道感受不同的美 1. 看图片,感受意境美
首先,观察图片里所展现的意境美。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儿时夏日夜晚情景,想像母子俩的活动以及心情,感受母子间传递的爱。2. 读歌谣,感受内容美
读第一首歌谣,想画面,感受画面之美,读第二首歌谣,酝酿情感,体会歌谣给予我的启蒙是爱劳动,爱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听歌谣,体会音韵美
听歌谣,感受母亲唱歌时音韵之美,再从作者的感受出发,抓住“芳香”体会歌谣的音韵美,感受歌谣给予我们的启蒙是爱民间艺术。4. 听神话故事,读童谣,猜谜语,体会母爱美
联系母亲劳累了一天还不忘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还唱得如此动听,如此悦耳;唱累了讲神话故事;讲述幽默风趣的童谣;说有趣的谜语体会浓浓的母爱。通过这几个层次的教学学生对“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理解水到渠成。遵循了一般的阅读规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与认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地去认识与掌握。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从读中感悟,读中体会
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准确地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月光启蒙》中,我和学生们抓住重点段落——文章的第2小节细细品味过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安排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有效的课外补充,让课堂延续生命。语文教学具有巨大的弹性,诸如时代背景的简介、知识的补充、信息量的拓展,这就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可实施德育渗透的广阔空间,把握时机,精心设计,圆满完成预期的目标。在教学完课文后,我又出示了《月光启蒙》的部分原文,并深情并茂地娓娓读来。“„„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赶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课文中慈爱聪颖的母亲与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这样不仅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延续着生命。
这节课让我和孩子们都有所收获,也让我发现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体会文中“美妙”一词时过于生硬,不够灵活。另外,在角色表演让孩子们抒发感情讲述想对母亲说的话时应采取先写后念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们进入状态。
第二篇: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1
一、进入情境
课刚开始,多媒体出示课文的插图,然后让学生从课题入手,图文对照,感悟 《月光启蒙》的美好境界。此时教师动情地描述,学生认真聆听,用心体验想象:
师:童年的往事是难忘的,童年的夏夜是美妙的,让我们随作者孙友田再一次走进这洒满月光的篱笆小院。(师描述情景,语调轻缓,饱含亲情,眼里流露出令人神往的神情,随即出示多媒体画面。)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体会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课文,进入文中描写的情境)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我体会了母亲的爱。
生:从“搂”“轻轻”“洒满月光”,我体会到了作者的童年很幸福,很美好。
生:我喜欢母亲的歌谣,从中我体会到了母亲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师:能读给大家听吗?(学生轻轻得读了起来)
师:谁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很有感情,真像母亲在唱歌呢!
生:很动听,甜甜的。
生:美,真有一种三月和风吹面的感觉。
师:让老师做一回母亲读一读。(师动情地读)谁来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轻柔、甜美中还饱含深情。
师:谁能再深情地读一读?(学生深情地读)
师:你读得这样 好,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生:我体会到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孩子,要带着他走上千万里去寻找幸福生活。
生:我体会到母亲很勤劳。
师:是的,黄河两岸勤劳的人们世世代代传唱着这些歌谣,它像滔滔的河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生自由读第5、6 小节)
师:还想说些什么吗?
生:月光下的母亲很美。
生:是母亲甜甜的歌谣,父亲的(莲花落)使我的童心豁然开朗。
生:披着月光的母亲,真像玉石雕像。
[反思]没有牵强附会,没有生灌硬输,所产生的感受是入情入境朗读的自然流露。此时学生已经在真切的体验中达到了“文心合一”。就这样,学生轻松地体味到了母亲那甜甜的嗓音,真实地到那洒满月光的篱笆小院中走了一回,在那飘满芳香的小院中陶醉了,在甜甜的歌谣中陶醉了。当读完课文第二部分时,学生对月光下的玉石雕像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在每一位学生心中,母亲身上带上了圣洁的光环。学生通过深情的朗读再次走进教师为其铺设的语感空间。
二、加深感悟
师:(动情地幽默风趣的童谣)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童谣很有趣。
生:佛看到了那可爱的小老鼠。
生:体验到了这童谣的欢快、活泼。
师:谁读读看?(生动情读歌谣 )
师:(轻轻地走到了孩子中)瞧,我现在就是月光下的母亲,你们就是月光下的孩子。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2
一、个性化阅读,让课堂绽放活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在教学童谣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由去读文中的三首童谣,想想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去读?学生读得方式很多,用活泼的语气读,用舒缓的语气读,用拍手的方式读等等再由此想到小时熟悉的童谣。由熟悉的童谣感受到童谣带给自己的快乐,想到母亲带给作者的启蒙,这既是对文本本身的迁移,又是对自己情感的迁移。诵读童谣洞开学生的心门,引领学生到达了情感彼岸,教学点化和润泽了学生的情感,使得课堂绽放出朝气蓬勃的活力。
二、有效的课外补充,让课堂延续生命。
语文教学具有巨大的弹性,诸如时代背景的简介、知识的补充、信息量的拓展,这就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可实施德育渗透的广阔空间,把握时机,精心设计,圆满完成预期的目标。在教学完课文后,我又出示了《月光启蒙》的部分原文,并深情并茂地娓娓读来。“……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赶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课文中慈爱聪颖的母亲与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这样不仅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延续着生命。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3
《月光启蒙》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其中的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激起了同学们的朗读兴趣。
看着同学们这么高的兴致,我放手让学生去读,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读,同学们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接着,我又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民歌民谣,学生说的很多,有幼儿园学到的儿歌、童谣,有小时候“启蒙老师”教的方言童谣,特好笑,看来他们在预习时花了很大的功夫。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增进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我建议学生好好整理自己收集的资料,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第二天的早读课上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诵读童谣,让他们重温幼时美好的回忆。
第二天的晨读课上,同学们都很认真,很投入,我看到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4
昨天做了学校公开课,我选择了《月光启蒙》。这是著名作家、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的动人情景。“言美情浓”、饱含“诗情、诗意”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促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诗化的教学语言,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整个教学设计由质疑到解疑。先由课文第一句话“童年的夏夜是最美妙的。”入手,提出问题“夏夜的美妙体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从“月夜的美,母亲形象的美,还有母亲的声音美”三个方面着手走近文本。再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为什么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生发开来,理解母亲的伟大。在文本的处理解读方面我着重围绕歌谣、童谣展开教学,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感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
第二、理解“芳香的音韵”,我是这样处理的:理解歌谣的内容后,这么有诗情画意的歌谣,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母亲那深情的吟唱,(听音乐),再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在这美丽的月光下,听着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的歌谣,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跟着母亲来唱一唱,幸福、停留在这一刻、深深地陶醉了,感觉很美妙、听着母亲的吟唱就像闻到花儿的芳香,就像听到美妙的音韵,是一种全身心的享受。这就是“芳香的音韵”理解水道渠成,很自然。
第三、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理解后,我用引读,让学生体会其中作者说这段话时的感情(感激、怀念、敬爱、令人骄傲、自豪)然后再引导学生体会还有深深地怀念之情。为此我设计的练习是把最后一段改成诗歌的形式:感谢您,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图片,音乐的渲染,加上深情并茂的解说,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悲伤、难过、沉重、怀念)。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但自我感觉也有许多遗憾不足之处:
指导朗读“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抓住了重点词语“轻轻地”“甜甜的”“深情地”体会感悟,但感觉还读得不够到位,如:有的读时突出了“轻轻地”我听出来了,母亲是轻轻地吟唱歌谣的,能不能读的再“轻”一点,让学生再读就更好了。还有就是准备好的音乐没有播放出来,减弱了情景感染力,这也是事先准备不够充分造成的,在今后的教学中绝对不能再犯。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5
感性语文着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学生去体验、感悟、吟咏、意会、遐思、神往、个性解读、多元理解??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文课呼唤感性。笔者 结合《月光启蒙》的教学来谈谈关于感性语文的思考。一、感性在情境创设中开花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 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我们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由题入手,是我备课的首要环节。分析题目,“月光”“启蒙”“母亲”三者缺一不可;细读文本,不难发现, “启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月光”是教学的逻辑起点:“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着“我”,“我”的母亲是在月光下——这一特定环境中给予“我”最初的 启蒙,给“我”美好的陶醉,无穷的幻想,引领我走上诗歌之路。作者的成就显然与儿时母亲月光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母亲”则是教学的中心,正是 母亲把她对孩子的爱通过歌谣、故事、童谣、谜语全部给了“我”,让“我”受到最初的启蒙,感受到月夜的宁静与美妙,感受到母亲的圣洁与美丽,感受到母亲给 予“我”的朴素、纯洁的爱。鉴于此,考虑到课堂容量的有限,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感受歌谣的深远意境,体会母亲用歌谣的形式激发“我”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 术的爱作为教学重难点。整个教学设计围绕“一条主线,三种体验”展开,即:以母亲对作者的启蒙为主线,一读感悟月夜之美,二读感悟歌谣之美,三读感悟情感 之美。
我注意到,课文插图也很精美,可谓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在教学伊始,我便直接呈现插图,配以轻柔的《月光曲》,饱含深情地描绘这幅月 夜美景图,借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奠定情感基调。初读课文后,为了让学生感悟月夜之美,我依然从插图入手,先引导学生说出夏夜月光下小院的美妙,再走进 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月光下的恬静和安详,再次体会夏夜的美妙。教学歌谣时,考虑到内容浅显易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 中感受到母亲的勤劳,体会到母亲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学生建立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之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月下启蒙的情境,直观展示母亲 动听的歌声,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做到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动情的引读、学生情 不自禁的接读将课堂推入高潮,当母亲那“芳香的音韵”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飘满整个小院,飘满整间教室时,我们的心也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对于 课文开头所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学生已经心领神会:童年的夏夜,有母亲的歌声相伴,有着芳香的音韵相伴,怎能不美妙呢?当再
读这一部分内容时,我 分明能感受到他们的投入,听出来他们已读出了语言文字背后所蕴涵着的“情”。通过这三个层次的体验,学生对“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理解水到渠成,重难点不攻自破。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6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孙友田。文章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的母亲及为好的童年生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用民间文学给我启蒙,引领“我”走进了诗歌的王国。
在教学这一片段时,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表现令我惊讶,他们对民歌民谣根本就不感兴趣,在自渎时,发现有些同学在暗自发笑,我想,这也许是因为这些歌谣、民谣是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作品的缘故,早就落伍啦!现在的学生更喜欢的是卡通人物吧。
在听母亲吟唱的录音,同时要求想象自己同样也在妈妈的怀抱里时,有些学生显得有些不耐烦,更加不会感兴趣,更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进而一想,恍然大悟:现在的学生钟情于电脑和电视,家中也没有露天的阳台,父母也没有心思给孩子讲那些老掉牙的民俗歌谣,难怪毫无兴趣。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不少,对于那漆黑的夜空早已经没有了联想和憧憬……
在这些歌谣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发的进行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之间进行了讨论,自己进行探究,一部分本来没有学习自主性的同学在另一部分同学的带领下体现出了自己学习的个性,他们也能积极思考,体会到了母亲的勤劳,辛苦,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这些都是同学自学体感受的,体现出来的。
在学习到最后时,我适合进行拓展,通过课外资料及学生的资料来理解文章的人物形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人物的分析、感悟更深了,我又及时拓展母亲年老后的形象“母亲老了,甚至失去了记忆,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通过拓展母亲老年的形象,又适时回到课文,把作者记忆中的母亲与年老后看到的母亲进行强烈的对比。使学生更能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更能体会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人间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阅读是感悟、积累是过程、探索是发现,教会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多看、多听、多想,从身边的事物中获取学习语文的信息。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7
《月光启蒙》是五年级第十册中的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孙友田。文章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的母亲及为好的童年生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用民间文学给我启蒙,引领“我”走进了诗歌的王国。
我抓住启蒙展开教学,当让孩子们谈到母亲是怎样给作者启蒙的时候,几个孩子说到母亲说神话故事这个片段,说得真棒啊!
一位孩子说道:“原来,估计作者和我们大家一样,到了晚上,仰望天空的时候,只是看见星星和月亮,但是在受过母亲启蒙后,在作者的眼中,天空已变成了高深莫测的世界,满是神话故事,天空变得神奇起来。”
另一位孩子说道:“作者在这里把母亲比作一尊玉石雕像,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那时,月光洒满了小院,也洒在了母亲的身上,作者被母亲搂着,抬头看母亲的时候,已被那些神话故事所深深陶醉,母亲,仿佛就变成了知识的使者,带着作者飞向诗歌的王国。”
最后我注意拓展情感,当孩子本以为课文已经结束了的时候,我告诉他们,其实,文章还有段结尾呢,多年后,作者回到了离别已久的故乡,再一次看到了母亲……配上音乐,我出示了下面一段文字: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在我范读的时候,我注意到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他们也在感受着啊,当我让他们来齐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分明见到他们眼中的泪花!
我接着又说道,虽然母亲现在什么都不知道了,不知道眼前站的是谁,不知道他来干什么,更不知道那些好听的民谣了,但是那些民谣却深深地,刻在了作者的心里……说完便出示课文中所有的民谣,我指名让孩子去读他们认为最能打动他们的民谣,于是一个孩子站起来,用低沉的声音,缓缓地,读起了本应该轻快活泼的民谣。一个接一个,孩子们体会着每一个民谣,他们说:如果我是作者,那么回忆这些民谣,念一念这些民谣,将是对母亲最好的怀念。
趁感情还在激荡,我又出示了文章的最后一段,我范读着,孩子很快也加入了我的队伍,和我一起读起来: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最后,快结束课文了,我让孩子们谈谈对这篇文章有着什么样的感受时,孩子感受到了母爱。
另外《月光启蒙》也让我进一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1.“对话”问题。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彼此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探讨重点问题。作为教师,比孩子早一步解读教材,其实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更应该是充当“引路人”和“排雷兵”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对“对话”在备课中是早有预设的。对于预设,在备课中我是相当细致的,从学生角度出发,设想了许多情境,同时也设计了必要的引学过程。但课堂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我总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预设,特别是当学生的理解深度与预设有差距时,往往是“不依不饶,生磨硬套”这其实就不再是真正的“对话”了。
2.“评价”问题。在课堂上适时的评价是推动教学,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办法。我在评价上做得总欠火候,表现在:用重复学生的话代替评价;评价的时机把握不够自然,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孩子发言或朗读都需要用一长串的话语去评价,有时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适时的示范都是评价,往往“无声胜有声”;评价的到位率不够。学生是否从评价中获益,并有所提高,是评价有效与否的标准。在本课的教学中,对朗读的评价是重点,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从评价中理解课文应该怎么读好,读出味道。如对歌谣的朗读第一次我是意图让孩子在理解第四节的基础上读得柔美、深情。第二次则是让孩子在理解歌谣含义的基础上读出文字蕴涵的意韵。但在教学中,因为评价的意向性不够明确,孩子没有读到位就急于推进教学,而使读的层次体现得并不分明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8
一、找准切入点是关键
《月光启蒙》是内蕴丰富的散文,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孙友田。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歌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分析题目,“月光”“启蒙”“母亲”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启蒙”又是重中之重。 “月光”不能少:“我”的童年有明月星光的陪伴,“我”的母亲是在月光下——这个特定环境中给予“我“的启蒙。“启蒙”不能少:作者的原文题为《月光母亲》,而进入教材后题目改为《月光启蒙》,编者还在课后练习中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默读课文,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编者将原文中最能打动人的章节删去,而留下的大段篇幅的歌谣、童谣,看来恐怕这“启蒙”不仅是不能少,而且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母亲”不能少:是谁给了“我”启蒙教育,归根结底还是母亲。母亲识不识字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我从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以“母亲是怎样在月光下给我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的?”和“课文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题目?”导入新课。之后便是读歌谣,品亲情。整堂课结束,给听课老师的感觉是“母爱”很浓,但“启蒙”不够。现在想来,这不是我对文本的理解有问题,而是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不对。
课文的重点是“启蒙”,若这样导入:母亲是怎样给我启蒙的?然后学歌谣,唱歌谣,品歌谣,在歌谣中体会母亲给我的“诗”的启蒙和“爱”的启蒙。这样教学的思路会更清晰些,重点也把握得更到位些了。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教学中尝试采用 “削枝强干,长文短教”的方法:不以分析、讲解全文为主,而是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这样就能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条串联珍珠的丝线。如何找到这个点?像《月光启蒙》,从题眼“启蒙”就切入抓住了重点难点;还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统领全文;或者提炼文章线索串连一篇;再者整合一个问题,推进整篇课文的教学。相信在以后的不断实践中会练就一双慧眼。
二、鱼与熊掌可否兼得?
何为舍得?《现在汉语词典》解释为:愿意割舍。但如果将这个词分开来看却很有意思:舍,即为割舍,得,意为收获。在我看来,这个词饱满着一种辩证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真理:没有舍哪有得?
今天,以这个观点看这堂课,我仍然没有学会舍弃:各个突破,面面俱到。却显得整节课容量过大,各环节如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而像我这样的教师不少。为什么会这样?细想来,有这样几点原因。一是应对考试,教学中怕有遗漏;二是面对大纲,恨不能大纲中提出的要求每堂课都要落实;三是自己好不容易对文本理解透彻,也要求学生在每个难点精彩点上作停留。如课文中有一句话:“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中,像一尊玉石雕像。”我当然也是在这里让同学思考母亲怎么会像一尊玉石雕像的?然给听课老师的感觉是:流淌着的溪水突然被一块石头挡住了;每个环节留给学生思考品味的时间不足。
有人说,语文是一门遗憾的学科,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材,无论是颇受赞誉的时文,还是经典名篇,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可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教学时不得不舍弃很多内容。然而,正是因为这种遗憾,留下较大的空间,才可能让学生觉得“盛宴散而意无穷”,才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继续钻研。问题是,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留给学生所谓的“充分时间”从何而来?我想,对教材大胆取舍,不求满载而归,但求课课有得不失为一良策。,
三、当心走入“教教材”的误区
钻研教材,其实教师身兼两种角色。其一是读者的角色,教师首先是教材的阅读者,是阅读者就要读懂教材内容,了解教材的主旨,品味语言文字。其二是教者,教师不光要自己读懂教材,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这就要求教师要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编者的编排思想,还要思考通过文本要教给学生什么,如何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节课,可以说在情境创设方面我花了不少的心思。课前,我准备了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可是,一切都是我的预设,学生从头至尾都被我牵着走。情境创设是不错,可是对于文本的运用可就值得商榷了。
如母亲是怎样给我启蒙的?当然是歌谣故事等。可是,歌谣故事为什么能给我启蒙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理解并不到位。因为我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却反复的朗读、吟唱这样歌谣,没有让他们的朗读吟唱中体会到歌谣带给我的启蒙,歌谣中包含的母亲的爱。
再如“她用甜甜的嗓音轻轻地为我吟唱,……芳香的音韵。”一段的教学,我一开始便播放了自己吟唱的歌谣,并问问学生听后的感受。其实不经意当中,我已经将自己阅读文本后的感受强加给了学生。学生并没有从文本中体会到母亲吟唱的柔和深情。如果调换一下教学步骤:先让学生自己读这段话,谈谈自己的感受(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母亲在为我吟唱);进而理解“吟唱”,并说说能放声歌唱吗?(不能,因为是月夜);再读一读描写月夜的句子,说说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体会浓浓的诗情和亲情;再读第3小节,感受母亲的爱,理解“芳香的音韵”。
是啊,“教材只不过是教学的材料,是教学的例子。”作为教师,不是将自己阅读感悟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从而有自己的理解,并在教师的帮助之下,让学生的理解有所提升。我们的课堂不能剥夺了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更多地是要考虑让学生通过这篇教材的学生收获些什么。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前者以书为主,后者以人为主,关注人的发展,后者对教材的使用,更多的强调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教教材。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尝试着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与教材产生共鸣。
《月光启蒙》中,作者孙友田一生感激她的母亲。而我感激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感激听课并参与讨论的所有老师,感激年轻的教研室主任,给了我这么多启迪。同时,也代表我的学生们感谢孙友田,感谢各位老师。因为今后他们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9
这是我国著名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讲故事的情景。文中夏夜的月光,母亲甜美的嗓音,明快、含蓄的歌谣、民谣以及温馨的插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意境的美、语言的美、亲情的美。可以说这是一篇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让学生获得精神享受的绝好的教材。但是,今天的课堂教学效果却着实有点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
一、课堂节奏不够紧凑。课堂教学中试图面面俱到,学生不会的要讲,学生会的也讲,讲了不会的还是要讲,结果整篇课文用了三课时,却似乎还没有讲完。更糟糕的是,自己的“东拉西扯”似乎让学生坠入了云里雾里,学生茫然地跟在我后面完全不知所措,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完全被剥夺了。
二、学生始终在文本之外徘徊。首先表现在“读”上。文章的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尤其是那些民歌、童谣,富有童趣,原本以为学生会很感兴趣。然而,课堂上学生读得机械、呆板;其次,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积极,一个问题问下来只有几个学生在主动的思考,其他学生似乎游离于课堂之外,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只要是:
一、学生的许多语文习惯没有养成,如课前预习。尽管老师已经布置了,但很多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去完成,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任务去应付。这直接影响着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教师本人对教材钻研的不够,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课堂上目标不明确,不能抓住重点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10
《月光启蒙》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孙友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为自己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是一篇激发学生学会感恩的好文章。
课伊始,我依然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设问:如何来理解“月光启蒙”?在作者心里,谁是他的启蒙老师?在学生简单交流后,我们一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节,说说:为什么说母亲是作者的启蒙老师?为何题为《月光启蒙》?作者的原题为:《月光母亲》,而进入教材后题目改为《月光启蒙》,说明编者对“启蒙”二字看得相当的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以母亲对作者的启蒙为主线:一读月色,二读母爱亲情,三读怀念感恩,在读的指导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明白:初看,母亲是通过为“我” 唱歌谣童谣、讲故事、说谜语,给“我”以启蒙;但更深层次的,可理解为母亲用她甜甜的嗓音唱着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启发了“我”的想象,让“我”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妈妈的歌谣声中,我们享受着月夜的宁静与清幽,感受着母亲的圣洁与美丽。母亲通过歌谣不仅传递了她对“我”的爱,同时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我”。这就是爱的启蒙——爱故乡、爱亲人、爱生活、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通过读,除了文中第十四自然段提到的种种启蒙外,我想这里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启蒙”,那就是“爱的启蒙”,从这些歌谣中母亲让作者朦胧中懂得了一种爱——一种对生活的爱、一种对亲人的爱、一种对自然万物的博大的爱……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11
《月光启蒙》是根据我国著名“煤矿诗人”、民间文学家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改编的。课文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歌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打乱文本段落顺序,抓住重点段落——文章的最后一小节让学生有感情反复朗读、细细品味。为了加深印象,我以最后一个自然段为起点,以母亲吟唱的儿歌童谣为主线,帮助学生从歌谣内容、从自身和作者的感受、从母亲的情感等不同角度去领会母亲的启蒙。教学时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快乐中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首先,通过让让学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文中的五首歌谣,想画面,感受画面中景色之美,体会歌谣给我爱劳动,爱生活的启蒙。学生读得方式很多,用活泼的语气读,用舒缓的语气读,用拍手的方式读等等。学生通过读歌谣感受到童谣带给自己的快乐,想到母亲带给作者的启蒙,这既是对文本本身的迁移,又是对自己情感的迁移。其次,让学生听歌谣,感受母亲唱歌时音韵之美,再从作者的感受出发,抓住“芳香”体会歌谣的音韵美,感受歌谣给予我们的启蒙是热爱民间艺术。第三,联系母亲劳累了一天还不忘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还唱得如此动听,如此悦耳,来体会浓浓的母爱。 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对“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理解水到渠成。并且遵循了一般的阅读规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与认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地去认识与掌握,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在教学完课文后,我又出示了《月光启蒙》的部分原文,并深情并茂地娓娓读来。“……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赶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课文中慈爱聪颖的母亲与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不仅如此,我还找到了一首根据最后一小节课文改编的诗歌,这样不仅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延续着生命。
《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心得
一遍遍浅吟低唱着这篇文质兼美的《月光启蒙》,我深深地沉醉了,沉醉于那月色融融的美妙夏夜,沉醉于那血浓于水的母子亲情。对照着感人至深的原文《月光母亲》来细读文本,本课的教学思路便逐渐清晰起来。3月23日上午,我在卫岗小学执教了第一课时,下面就谈一谈参加这次“课评”的教后心得。
一、深情导入,奠定基调。
在学生对所学课文完全未知的情况下,我希望我们满怀深情的走入文本,就像一个在睡梦中已闻到花香的人睡眼惺忪地被牵入了玫瑰园,那样自然,那样不突兀。放弃了很多种导入方式后,一首曾经打动过我的《母亲,我为你骄傲》让我豁然开朗。这首歌旋律优美、深情、真挚,歌词朴实而震撼人心,极富感染力。课前我没有与学生交流,只是让他们静静地听这首歌,短短的几分钟,我能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已被歌曲打动了。这是我预设的本课的感情基调,也是我所希望的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的状态,不兴奋、不冷漠、不疲倦、不焦躁,而是用一颗潮润的、满含期待的心等待着那个神秘对象的出场。
二、复活感性,理解课题。
对于课题《月光启蒙》,月光一词是不难理解的,而启蒙一词到底该如何理解呢?既然把《月光母亲》改为《月光启蒙》,那么就更应该重点理解“启蒙”了。面对语文教学中对词语理解的过于理性的“不良”现象,我来了个感性的复活——让他们从文中找出一段具体解释了“月光启蒙”的话。应该说,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却又没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足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面对这样一个有些挑战性的问题,他们不得不眼到、口到、心到。课文最后一段话已经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幅温馨、动人的画面,“月光启蒙”就隐含在这字里行间,跳跃于这月夜画面。事实证明,这种复活感性的理解正是充满着浓浓语文味的理解。
三、巧妙切入,无痕感知。
若想扎扎实实教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除了要给学生充分阅读时间外,还要让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楚课文的脉络,这是与文本深入对话的前提条件。然而,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段与段之间的梳理与整合往往又是枯燥的。于是,就在学生为了理解课题而激情满怀地齐读着课文最后一段的当儿,我便巧妙地以此切入,提问:“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这真是不可思议,那么母亲都用了哪些方式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呢?”学生很快便准确地找到了答案,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又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我又紧接着追问:“作者重点回忆了什么内容呢?”一切都是悄然无痕的。
四、打破格局,巧设版块。
课文虽然很长,但读通读透之后,就会发现两个交错的版块是很清晰地,一个是启蒙意境——夏夜月光之美,母亲之美,歌声之美;一个是启蒙事件——童谣、民谣之美。前者又是感悟后者的前提。所以在第一课时,我重点带领学生深入品读启蒙意境之美。在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的同时,我也重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对文本一幕幕的不断“还原”,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从而指导学生对重点语段作多元的解读。
回顾这些成功之处的同时,对于本堂课的教学我也有着深深的遗憾。由于需严格的遵守“课评”的规定,课前不能让学生预习,所以课堂上就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这样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这就导致了后面引导学生品读启蒙意境之美的时间也相对紧张。如果时间允许,学生或许会读得更充分,更有味道。当然,我也在思考更加可行的办法,更加有效地设计。最后在安排学生配乐读文时,由于配乐音量过大,对读书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我来说,这次青年教师“课评”是我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的一次历练,她不仅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更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深深遗憾的同时,我也相信,她也将是我继续努力,更加深入钻研小学语文教学的动力。不管前方的路是平坦还是坎坷,我都不会退缩。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12
《月光启蒙》是内蕴丰富的散文,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孙友田。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歌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孙友田感谢“月光启蒙”,我也同样感谢《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让我享受了一次流畅的教学过程。孩子们真好,在课堂上我分明能感觉到他们的投入,与他们的'眼神的交流,聆听他们精彩的发言、朗读,让我享受着教学的过程,体验着作为语文教师的幸福。在教学中,我能通过欣赏图片所创设的情境,用已有的情感体验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为全文的学习,架设情感的桥梁。 由于课文中的童谣分段的出现,穿插在作者的行文中,通过对教材的重组,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集中,并且自主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初尝到由自己的自主学习获得的成功之时,恰到好处地创设情景,借助多媒体营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来“赏”,而非在课文的大门口徘徊,浅尝则止。 用问题为学生探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抓住语言文字,用智慧赏读文本的同时,发现并感悟,享受成功的快乐。 紧抓语文的人文性,不拘泥于小文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赏人情,明事理,获取精神的滋养。
《月光启蒙》让我进一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而且这些不足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习惯成自然的“积习”了。
1.“对话”问题
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彼此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探讨重点问题。作为教师,比孩子早一步解读教材,其实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更应该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对“对话”在备课中是早有预设的。对于预设,在备课中我是相当细致的,从学生角度出发,设想了许多情境,同时也设计了必要的引学过程。但课堂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我总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预设,这就不再是真正的“对话”了。
2.“评价”问题
在课堂上适时的评价是推动教学,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办法。我在评价上做得总欠火候,有时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适时的示范都是评价,往往“无声胜有声”。学生是否从评价中获益,并有所提高,是评价有效与否的标准。在本课的教学中,对朗读的评价是重点,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从评价中理解课文应该怎么读好,读出味道。如对歌谣的朗读第一次我是让孩子在理解第四节的基础上读得柔美、深情。第二次则是让孩子在理解歌谣的基础上读出文字的意韵。但在教学中,因为评价的意向性不够明确,孩子没有读到位就急于推进教学,而使读的层次体现得并不分明。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13
《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曾三次让学生聆听此曲,觉得对帮忙他们理解课文资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听《月光曲》是在揭题之前,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这天这节课先让我们来听一首乐曲,请你们来猜一猜这是一首什么曲子?”听曲子学课文,这样愉悦的学习氛围是不多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二听《月光曲》,是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段第九自然段时(“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此时,让学生配以时而徐缓抒情时而高昂激越的乐曲诵读,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水天相接的海面上,一轮圆月冉冉升起,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继而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波涛汹涌的大海格外壮观……这样,学生入其境而通情,朗读时也就真正到达了声情并茂的效果;三听《月光曲》是在即将结束这篇课文时,我边播放乐曲边对学生说:“同学们,最后让我们再次聆听《月光曲》,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优美流畅的旋律中结束本课吧。”
《月光曲》曲子值得一听再听,而文中的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体会,以帮忙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如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能够指导学生抓住“水田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此时,即使学生从没亲耳聆听《月光曲》,但是通过这充溢着优美意境的字里行间,也能想象得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了。
细细品读《月光曲》这篇课文,我们也不难感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当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兄妹俩的对话而推门进屋时,当盲姑娘激动地认出贝多芬,贝多芬再次为她弹曲时,我都让学生想象:“当时贝多芬是怎样想的,是什么驱使他进屋并再次为盲姑娘弹曲?”当课文最后讲到兄妹俩久久地被曲声陶醉时,我又借此让学生练说:“假如你就是兄妹俩中的一个,当你从陶醉中回过神来时,你会对着贝多芬远去的身影激动地说些什么呢?”通过以上的几次想象练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贝多芬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的是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和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更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位大音乐家博大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情怀。
听曲、品文、悟情,《月光曲》这篇课文不仅仅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之美,领悟到语言之美,更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的情感之美,使学生从中获得了愉快的审美教育。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14
《月光启蒙》是一篇蕴涵丰富的散文,节选自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文章讲述的是诗人孙友田回忆自己童年时,在诗意的月光下,母亲搂着他,唱起动听的歌谣、童谣,讲故事、猜谜语,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文学的种子,点亮了心灯,一颗混沌的童心变得豁然开朗,得到了有益的启蒙。课文以“民谣、童谣、故事、谜语”的形式,充分展露“母爱、童心、智慧”这一主题。
教学本文时,我紧扣课题“启蒙”两字,让学生了解了“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对我的教育使得“我”成为诗人、作家,让学生体会此刻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带着这种感激之情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时,结合学生的质疑“母亲为什么在月下对我进行启蒙,她为什么不白天教我呢?”体会母亲的勤劳和月光下启蒙之美。
接着,我们按照作者的回忆的思路,以母亲的启蒙为主线,帮助学生从歌谣内容、从自身和作者的感受、从母亲的情感等不同角度去领会母亲的启蒙。教学时紧扣“民谣、童谣、故事、谜语”帮助学生学习。
(一)读歌谣,感受歌谣美;读第一首歌谣,想画面,感受画面之美,读第二首歌谣,酝酿情感,体会歌谣给予我的启蒙是爱劳动,爱生活。
(二) 听歌谣,体会音韵美;听歌谣,感受母亲歌唱“如三月的春风,像小溪的流水”,再从作者的感受出发,抓住“芳香”体会歌谣的音韵美,感受歌谣给予我们的启蒙是爱民间艺术。
(三)悟情感,体会母爱美;联系母亲劳累了一天还不忘在月光下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还唱得如此动听,如此悦耳,体会浓浓的母爱。
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学生对“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理解水到渠成。
反思这节课,觉得拓展不够。语文教学具有巨大的弹性,诸如时代背景的简介、知识的补充、信息量的拓展,这就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可实施德育渗透的广阔空间,把握时机,精心设计,圆满完成预期的目标。
《月光启蒙》的原文中是这样的:“……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赶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课文中慈爱聪颖的母亲与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这样不仅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延续着生命。可惜我在拓展中并没有抓住这一点。今后讲努力改善。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15
此次参加包河区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我执教的课题是五下的《月光启蒙》。这是一篇淳朴优美而又意蕴丰富的散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读过本课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字里行间无不流露浓郁的诗情美,流淌着的亲情美,蕴涵着的意境美。不过,就第一课时而言,就学生初次接触文本而言,要内化这些感受,是颇有难度也是极富挑战性的。因此,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促读,借助精美感人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凭借教师诗化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优美意境,架起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获得个人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把语文学习化为充满诗意的情感之旅,是我本课的设计理念。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由题入手,是我备课的首要环节。分析题目,“月光”“启蒙”“母亲”三者缺一不可;细读文本,不难发现, “启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月光”是教学的逻辑起点:“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着“我”,“我”的母亲是在月光下——这一特定环境中给予“我”最初的启蒙,给“我”美好的陶醉,无穷的幻想,引领我走上诗歌之路。作者的成就显然与儿时母亲月光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母亲”则是教学的中心,正是母亲把她对孩子的爱通过歌谣、故事、童谣、谜语全部给了“我”,让“我”受到最初的启蒙,感受到月夜的宁静与美妙,感受到母亲的圣洁与美丽,感受到母亲给予“我”的朴素、纯洁的爱。鉴于此,考虑到课堂容量的有限,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感受歌谣的深远意境,体会母亲用歌谣的形式激发“我”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作为教学重难点。整个教学设计围绕“一条主线,三种体验”展开,即:以母亲对作者的启蒙为主线,一读感悟月夜之美,二读感悟歌谣之美,三读感悟情感之美。
我注意到,课文插图也很精美,可谓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在教学伊始,我便直接呈现插图,配以轻柔的《月光曲》,饱含深情地描绘这幅月夜美景图,借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奠定情感基调。初读课文后,为了让学生感悟月夜之美,我依然从插图入手,先引导学生说出夏夜月光下小院的美妙,再走进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月光下的恬静和安详,再次体会夏夜的美妙。教学歌谣时,考虑到内容浅显易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受到母亲的勤劳,体会到母亲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学生建立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之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月下启蒙的情境,直观展示母亲动听的歌声,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做到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动情的引读、学生情不自禁的接读将课堂推入高潮,当母亲那“芳香的音韵”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飘满整个小院,飘满整间教室时,我们的心也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对于课文开头所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学生已经心领神会:童年的夏夜,有母亲的歌声相伴,有着芳香的音韵相伴,怎能不美妙呢?当再读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分明能感受到他们的投入,听出来他们已读出了语言文字背后所蕴涵着的“情”。通过这三个层次的体验,学生对“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理解水到渠成,重难点不攻自破。
《月光启蒙》的教学结束了,但回想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一系列过程,又是那么得诚惶诚恐,感觉依然不够完美,我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公开课也好,常规课也罢,更多的还是应该将学生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以生为本”,我们所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个体,更是学生全体;不仅是优等生,更是学困生。本次上课,我在与学生的互动方面明显做得不够。
二、教学预设应该围绕着课堂上的生成作出及时、灵活、有效的调整,不能为了一味“维护”自己的教学思路,而“不依不饶,生磨硬套”;陷入自己设计的“陷阱”,而“难以自拔”,使时间无谓地流失。本次上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引导质疑这个环节中,虽然没有学生响应,但为了维持我的教学思路,我依然“固执”把学生往我预设的问题上靠,浪费了不少时间。
三、在课堂上适时的评价是推动教学、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不仅仅用一长串的不同的话语去评价是一种艺术性的评价,有时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个示范都是评价。
有思才有所得,发现不足才能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认真面对这些不足,努力改善之,竭力超越之,争取有所突破。
第三篇:《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本文是著名作家、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通过回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讲故事、说童谣、说谜语的事,赞扬了伟大的母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文章以“启蒙”为情感线索,条理清晰、读来耐人寻味。
“月光”又是教学的逻辑起点:“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着我,我的母亲是在月光下——这个特定环境中给予我最初的启蒙,如水的月色,璀璨的星辰、神秘的夜空,给“我”美好的陶醉,无穷的幻想。诗人的诗情、诗人的成就与儿时母亲月光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母亲”当然是教学的中心。是谁给我细心的呵护,是母亲,是谁给我最初的启蒙,也是母亲。文中作者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其实我想,也许母亲并不知道她的歌谣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对孩子最朴素、最纯洁的爱通过歌谣、故事、童谣、谜语全部给了“我”。母亲识不识字已不重要,但从吟唱的歌谣童谣、讲的故事、说的谜语中却让我们读懂母亲给我的最初启蒙;同时感受月夜的宁静与清幽,感受母亲的圣洁与美丽,感受母亲给予我的朴素、纯洁的爱,让课堂充满浓情。
“言美情浓”、富含“诗情、诗意”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本课的设计的理念是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感人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教师诗化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张扬情感、喷涌真情。从而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把语文学习转化为情感的诗意之旅。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使知识生成智慧,让智慧与情感共鸣。
如何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如何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如何引领学生从书本的世界走向生活的世界,如何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开发的生命体验,如何让师生在课堂互动中,灵感自由创造。是我这堂课所要努力思考并为之实践的。下面就谈谈这堂课的感想:
一、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充满生机。
课的一开始,配乐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意在为学生营造一个与课文相吻合的意境。
接着精读课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板块:
(一)品读歌谣的魅力。听歌谣,读歌谣,感受母亲唱歌时音韵之美,再从作者的感受出发,抓住“芳香”体会歌谣的音韵美,感受歌谣给予我们的启蒙是爱民间艺术。
(二)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母爱之美。联系母亲劳累了一天还不忘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还唱得如此动听,如此悦耳,体会浓浓的母爱。
(三)悟情感,表达怀念之情。通过补充原作《月光母亲》的片断,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
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对“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理解水到渠成。遵循了一般的阅读规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与认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地去认识与掌握。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营造诗意的氛围,让课堂孕育诗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准确地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个性化阅读,让课堂绽放活力。
这节课我是以学生练笔作为结束的。在体会了作者为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后,一段深情地渲染:
师:故乡的明月不会忘记,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我更不会忘记。在岁月的流里,有些东西会消失,比如母亲的容颜,但有些东西,会在岁月里沉淀,比如母亲的歌声——教室里再度响起母亲的歌谣。
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深华,我让学生拿出笔,写一写:当看到那一轮明月,我就会想起,静默几分钟后,孩子们埋下头去,有的紧锁眉头,有的奋笔疾书,有的拭着眼角……
四、有效的课外补充,让课堂延续生命。
为了激发学生拥有像作者对母亲那样的爱,老师在课堂上补充了《月光母亲》的部分原文。当多媒体课件出示满头白发,额上刻着深深皱纹而又失去记忆的母亲形象,课文中慈爱聪颖的母亲与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冲击着学生的心灵,画外音出现“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赶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时,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师生饱含深情的对比朗读则把学生的情感波澜再次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在音乐的旋律中学生会由此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普天下所有给予他们生命与教育的母亲,想到所有关爱他们的人。这样的拓展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文本深藏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挖掘与展示。这样不仅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延续着生命。
第四篇:月光启蒙反思
《月光启蒙》反思
陈秋萍
《月光启蒙》是根据我国著名“煤矿诗人”、民间文化作家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改编的。本文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
一、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充满生机。
《月光启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母亲的启蒙为主线,帮助学生从歌谣内容、从自身和作者的感受、从母亲的情感等不同角度去领会母亲的启蒙。
(一)读歌谣,感受内容美读第一首歌谣,想画面,感受画面之美,读第二首歌谣,酝酿情感,体会歌谣给予我的启蒙是爱劳动,爱生活。
(二)听歌谣,体会音韵美听歌谣,感受母亲唱歌时音韵之美,再从作者的感受出发,抓住“芳香”体会歌谣的音韵美,感受歌谣给予我们的启蒙是爱民间艺术。
(三)悟情感,体会母爱美联系母亲劳累了一天还不忘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还唱得如此动听,如此悦耳,体会浓浓的母爱。
二、个性化阅读,让课堂绽放活力。
在教学童谣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由去读文中的三首童谣,想想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去读?学生读得方式很多,用活泼的语气读,用舒缓的语气读,用拍手的方式读等等再由此想到小时熟悉的童谣。由熟悉的童谣感受到童谣带给自己的快乐,想到母亲带给作者的启蒙,这既是对文本本身的迁移,又是对自己情感的迁移。
三、有效的课外补充,让课堂延续生命。
在教学完课文后,我又出示了《月光启蒙》的部分原文,并深情并茂地娓娓读来。“„„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赶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课文中慈爱聪颖的母亲与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这样不仅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延续着生命。
第五篇: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反思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反思
榆社县讲堂中心校 郑 斌
【文本透视】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写了作者孙友田回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歌、童谣和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和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课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以“民谣、童谣、谜语”的形式充分展露“母爱、童心、智慧”这一主题。【设计理念】
以生为本,以文为本,以读为本,读悟结合,情智并重,追求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共长的有效课堂。【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月光启蒙”、“芳香”、“长”的真正内涵。3.品读重点语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法学法】咬文嚼字,朗读感悟,情境感染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语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预设】
一、导入新课。1.引出月光的话题。2.走进《月光启蒙》。
二、初读感知。
1.字词认读,读通课文。
相机理解“混沌”、“莲花落”、“箔篮”、“荆草”。2.梳理脉络,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为这个画面题个词。【这是一个()的月夜。】
三、细读感悟。
1.再次走进这美妙的月夜,快速默读,找一找最打动你的词 句划下来。
2.交流感悟: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重点理解“芳香”,朗读中体悟。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重点推敲两个“长”,体会“启蒙”的涵义。
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理解“玉石雕像”背后的信息,朗读感悟母亲如月光般的神圣、美丽、慈爱。
四、提升感悟。
1.拓展阅读原文,提升对“月光启蒙”的感悟。2.练笔交流。【这是一个()的月夜。】 3.回读课题。【教学反思】
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足音,我觉得自己很释然,最大的收获是已经能比较从容地面对教研课,以前那种焦虑或者说彷徨已悄悄地走了,剩下的是静心和思考,我想时间真是一个好老师。
总结自己本次教学实践,有得有失,我概括了三点: 1.有所感悟但偏离重点。
我是个感性的人,所以一拿到课文,首先想的就是怎样把文章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设计思路上,是通过字词教学、重点语段的反复咀嚼与朗读感悟来体现的。“母爱”的主题应该说有所凸显,学生在“芳香”、“长”等词句的品读中走近了“母爱”。但这一招走得有些偏颇了,重在体悟“母爱”,而忽略了“母爱”形式的体验,没有在歌谣、童谣、故事、谜语这些与一般母爱的区别之处体悟母亲的智慧,感受这种爱的与众不同。评课时,沈冬梅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不要上成这一类母亲,而要上出这一个母亲!”还有钱峰光老师的清晰板书,和老师们的悉心点评,都让我眼睛一亮,跳出课堂看自己的教学,确实存在着重点取向的问题。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煤矿诗人”、民间文化作家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改编的。课文语言朴素,但情真意切。分析题目,“月光”“启蒙”“母亲”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启蒙”又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母爱的美应建立在歌谣美和月色美的基础上,所以我放弃歌谣的教学,是个不智之举。2.有许诗情但少点诗意。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
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准确地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月光启蒙》中,我和学生们抓住重点段落——即“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细细品味过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安排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一段,并以诗歌形式出示该段文字,想借此诗意化。但配有歌词的音乐相伴,学生的朗读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以致花的时间较多,耽误了后面的教学。正如高老师所说,这样的课堂,老师需将激情变成深情,基调和意境的把握相当重要。3.有些淡定但不够成熟。
这堂课应该说开学初高老师就跟我提起,在教研活动安排时敲定,又在名师来我校展示时升级——区公开课。说实话,这样的机会很难得,而我能静下心来思考怎样上课也是不易之事,所以我很珍惜这次机会。但因琐碎事情较多和本身的惰性所致,本次教学设计正式从上周二开始思考定型,周四制作课件(独立思考和独立做课件都是第一次),周五就献丑了。结果出现了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说重点的取舍、评价的方式、环节的设计、意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思索和改进。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我内心还是有一点窃喜,那就是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面对
学生,面对教材,面对听课教师,尤其是面对自己,我多了份自信,多了份淡定,多了份坦然。
针对本次教学的得失,我将重新调整策略,教学设计围绕“一条主线,三种体验”展开。以母亲对作者的启蒙为主线,一读感悟月夜之美,二读感悟歌谣童谣之美,三读感悟母爱之美。就像《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故事一样,让教学“从文本这里到月亮那里”,具有“放”的旷达,再从“月亮那里回到文本”,拥有“收”的充盈。最后,我想说的是:《月光启蒙》中,作者孙友田一生感激她的母亲。而我感激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感激听课并参与讨论的所有老师,感激高老师,给了我这么好的磨练机会,这么多豁然开朗的启迪。
2010年12月市级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