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的《网店推广》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网店推广》教学设计
摘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结合中职生的特点,本节课内容以建构主义的教学法,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116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在分析真实的案例基础上,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亲身参与在实际场景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网店推广的基本内涵与常用方法,掌握作为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一、引言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检查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月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高达13万亿元。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因此,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必要。但是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情况来看,电子商务教学依旧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实操人才。要想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应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培养,革新教学活动,更好的教授学生,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所以,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有效的、合理的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建构主义教学法
建构主义认为,每一次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
构过程。在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将新信息与其他信息关联起来,在保持简单信息的同时,理解复杂信息。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因此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116教学模式都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突出真实情景的创设,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如身处真正的实际任务中,边实践,边学习新知识,这也正是中职教育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网店推广》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网店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几何数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人们通过网店购物已经变得日益普遍,但如何使自己的网店成为知名网店,销量大涨,学生是否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胜任网店经营的相关工作,其必备条件之一就是是必须准确理解网店推广的基本内涵,掌握网店推广的常用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
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最鼎盛时期,逻辑思维还不完全成熟,所以课堂的生动形象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的主动性;同时由于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初中成绩多数不好,学习兴趣淡化,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上课时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并结合我校独创的116教学模式,用亲身实践的方式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什么是网店推广;网店推广常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如何提高本节课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特点,主要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116教学模式设计了教学过程。首先,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出示著名网店推广的案例,并在小组内讨论。第二,在小组讨论的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最终做到运用知识。第三,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阐述对案例的分析说明,同时其余小组给予评价,布置任务,并在最后由全班投票,评出“最佳推广团队”,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解网店推广的基本概念。第四,总结案例分析,让学生发现自己分析问思路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第五,布置课后任务,结合淘宝或天猫上的任一家店铺,试分析其网店推广策略。
3、情感与态度:通过亲身体验,真实案例展示,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现实,增强其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什么是网店推广;
2、网店推广常用方法。难点:网店推广常用方法的综合使用。(五)教学设计思想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做中学,学中做”,以学生“学”为出发点设计,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运用案例教学法和116教学模式设计了教学过程;课堂采用“展示案例、引入新课;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学案导学、自主学习;明确分工、交流研讨;汇总归纳、全班展示;反馈监测、总结拓展”六个环节开展教学。
(六)教学前的准备
1、上课场地:机房。
2、网上资源:网店推广相关案例。
3、PPT课件(附后)(七)教学实施过程
1、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什么是网店推广;(2)网店推广常用方法。
2、出示案例,分组讨论
(1)出示案例:淘宝网上的各店铺(2)布置任务:争当“最佳推广团队”。(3)将学生分为7人一组,共同讨论。
3、汇总归纳,全班展示
(1)每小组派出代表阐述本组观点。(2)全班同学共同打分。
(3)根据评分结果,选出“最佳推广团队”。
4、反馈监测、总结拓展
(1)总结案例分析情况,让学生发现自己分析问思路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2)结合实际案例,共同总结“什么是网店推广?”,“网店推广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5、课后延伸
布置课后任务,结合淘宝或天猫上的任一家店铺,试分析其推广策略。
(八)教学形成性评价
本节课知识较比较容易理解,但应用于实际中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采用亲身实践的效果更明显。本节课着重突出“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强化技能”为主线,使教学目标得到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案例,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九)课后反思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面临的是两年后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如何让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的需要,熟练的专业
技能是必须的。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我校独创的116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尽量多给学生创造亲身体验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反复练习专业技能,从而使课堂成为有效课堂。
四、结束语
在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在解决实操能力培养的真实环境方面仍还有资金、时间的等很多困难,其不利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对此,笔者建议应当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应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为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良好教授学生,促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知识,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企业、社会、国家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①高文,徐斌艳.《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第二篇: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
篇一: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 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从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原则(“范畴”)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
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象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作用于我们的脑的映象,并利用这一映象作为一种“地图”,即以出自该客体结构的略微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这种观点很快碰到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此外,详细的观察也表明,在所有的真实案例中,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它模式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建构主义的观点则强调,建构首先服务的是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但是该模式只应包括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那些方面。
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当首推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显然,对于杜威,教育基于行动。知识和思想只能形成于这样的情境,在该情境中,学习者必须使自己摆脱曾经对他们有意义且十分重要的经验(杜威:民主与教育,1916)。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基于他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观点。他发展了发生认识论,区分出一个孩子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的不同的认知阶段。1973年,他在《理解就是创造》一书中要求教师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步骤。
可能认为是不真实的概念,儿童必须发现课堂情境中的关系和概念,该情境包括了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俄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评论家认为维果茨基不是一个建构主义者,因为他把重点放在学习中的社会背景,但另一些评论家则看到,作为一个彻底的建构主义者,他十分重视儿童创造他们的自己的概念。《社会中的心理》(维果茨基著作的英译本,1978)在美国读者中普及了维果茨基的一些思想。如:有关“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表明:维果茨基坚信,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的概念呈现给儿童,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为了将这一想法占为己有,成为自己的财富,儿童必须利用这一概念并将它跟首次呈现于他的想法联系起来。然而,对于维果茨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发展。
当然,建构的机制并不局限于高级学习或模式的发现,它们渗透于全部的进化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正是强调,一个有机体必须借助于尝试—错误为自己去进行发现,而不是如以前所假设的:环境是以某种方式指导有机体如何去适应的。在免疫理论中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从“指导”到“建构”的概念的转换,免疫学的研究表明,有机体不是正如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受任何方式的指导去生产抵御侵略者的抗体的,它必须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去产出一切所有可能的组合,直至它发现一种起作用的抗体为止。一旦这种抗体被发现,有关如何抵制某种特定传染病的“知识”就保留了下来,而有机体也就得到了免疫能力。
由于建构主义拒绝任何对知识的直接确认,强调主体是在不同的建构之间选择“正确的一个”的。因此必须确定一种选择标准,否则,建构主义就会陷入完全的相对主义,即假设任何一种模式都和其它模式一样是适宜的,持社会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将知识视作社会交际和磋商(现实的社会建构)的产物,他们通常使用这样两条标准:一是个体脑中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二是不同个体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持不同意见者则认为这种立场过于局限,而且摆出过多的实用主义的姿态。他们认为,考虑知识是否适当,还必须依据许多不同的标准,其中任何一个标准都不占绝对优势。人们可以很好地利用互相之间不一致的、不连贯的各种模式,因为它们对于适应复杂的世界都具有自身的价值。
二、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1.建构主义的分类
认知的建构主义
认知的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识的,对心理作了狭义的说明。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社会建构角度相反,认知的建构主义描述的是个人方面的心理,将其范围局限于个人的头脑,有关学习与认识的这一观点源于皮亚杰的研究。他将学习描述成为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认知的建构观点将认知的重组看作是定义学习过程中的要素。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在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性交互作用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一观点认为,学习者应与他们的环境(无论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应实实在在地接触跟他们建构的世界知识不一致的现象。在社会场景中,这一切可通过话语或看法的交换来进行。例如,关注某一学生的经验或详述某一现象就能为学习的发生提供必要的认知干扰(不安)。目前,理论人员一直试图从认知建构的角度寻求对知识获得过程的更好的理解,他们将个人的心理和认知的过程看作是同等的。即使学习发生在小组场景(如课堂)中,注意的中心仍然是理解的个人发展。
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义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个人—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者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这些社会—文化理论家提出的假设是: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就其本质而言,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学习者环境中的文化惯例。
该立场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受维果茨基著作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两个领域:一是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社会交互作用;二是以文化方式发展的文化系统(即:将语言作为建构主义的心理工具)。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该观点的教育意义主要是强调社会保证,它使学生有可能参与专家的活动。
格拉塞斯费尔德(ernst von glasersfeldt)曾用下列两条原则对激进的建构主义进行定义:
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
2.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与教学原则
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学派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与角度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观点都包含着与学习有关的基本成份,即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
理解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发生的。
知识是通过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的。个人是测试我们理解一个基本的机制,协作小组测试我们对特定问题的理解。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以决定学生将学习什么,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
从这种教学观出发,对直接教学的质疑变成了设计学程的一种需要,即要求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对知识进行建构与中介。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中心问题是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有关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雷格鲁特(reigeluth, 1989)主张一种“新的心理集”,以便将建构主义的要素结合在教学设计模式中。狄克(dick, 1991)认为,建构主义的介入不同于教学的介入,因此他提出一种双重的观点。第三种立场的持有者是卡罗(carroll,1990)。他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持其它观点者则认为新的学习观是对以往分离过程与内容的教学设计假设的挑战(bednar et al.1992)。1993年雷博(lebow)就上述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了针对一种新的心理集的五条教学设计原则,以体现建构主义的价值并以此影响教学设计。
重视学习的情感领域
使教学与学习者个人相关
帮助学习者发展技能、态度和信念,以支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动调节 维持控制学习情境的趋势和促进个人自治之间的平衡
篇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余胜泉、杨小娟、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我们是一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它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识。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
所以说,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id(教学设计)又称以学为中心的id,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学目标的要求。
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正在渗透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还没有基于该理论的成熟的教学设计模型。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carrol,1990),他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
(reigeluth ,wilson,jonass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 ?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论”、“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
图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篇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3、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3、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三篇: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
篇一: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 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从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原则(“范畴”)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为了较好地理解建构主义,我们还可以将建构主义跟与其对立的、比较传统的认识论或认知科学的观点相比较。传统的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
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象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作用于我们的脑的映象,并利用这一映象作为一种“地图”,即以出自该客体结构的略微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这种观点很快碰到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此外,详细的观察也表明,在所有的真实案例中,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它模式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建构主义的观点则强调,建构首先服务的是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但是该模式只应包括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那些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主体并不关心被控制的“事物”,而只是关心如何克服依据目标而觉察到的干扰,从而有可能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当首推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显然,对于杜威,教育基于行动。知识和思想只能形成于这样的情境,在该情境中,学习者必须使自己摆脱曾经对他们有意义且十分重要的经验(杜威:民主与教育,1916)。而且,杜威指出,这些情境必须发生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学习者在其中创建学习共同体,并在该共同体中一起建构他们的知识。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基于他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观点。他发展了发生认识论,区分出一个孩子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的不同的认知阶段。1973年,他在《理解就是创造》一书中要求教师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步骤。他确信,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理解就是创造,或通过再创造去进行重构,如果要使每个人在将来成为有能力进行生产和创造的人,而不仅仅是简单复制的人,那么,上述条件就是必须遵守的”。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为达到对基本现象的理解,儿童必须经历若干阶段,在其中每一个阶段中,儿童所接受的正是他们以后
可能认为是不真实的概念,儿童必须发现课堂情境中的关系和概念,该情境包括了他们感兴趣的活动。理解是通过积极的参与,一步步建构起来的。
俄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评论家认为维果茨基不是一个建构主义者,因为他把重点放在学习中的社会背景,但另一些评论家则看到,作为一个彻底的建构主义者,他十分重视儿童创造他们的自己的概念。《社会中的心理》(维果茨基著作的英译本,1978)在美国读者中普及了维果茨基的一些思想。如:有关“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表明:维果茨基坚信,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的概念呈现给儿童,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为了将这一想法占为己有,成为自己的财富,儿童必须利用这一概念并将它跟首次呈现于他的想法联系起来。然而,对于维果茨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发展。取代前概念以及引入科学概念是交织在一起的、彼此影响的,它们发生在儿童从他早已有的概括和早已介绍给他的概括中产生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
当然,建构的机制并不局限于高级学习或模式的发现,它们渗透于全部的进化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正是强调,一个有机体必须借助于尝试—错误为自己去进行发现,而不是如以前所假设的:环境是以某种方式指导有机体如何去适应的。在免疫理论中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从“指导”到“建构”的概念的转换,免疫学的研究表明,有机体不是正如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受任何方式的指导去生产抵御侵略者的抗体的,它必须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去产出一切所有可能的组合,直至它发现一种起作用的抗体为止。一旦这种抗体被发现,有关如何抵制某种特定传染病的“知识”就保留了下来,而有机体也就得到了免疫能力。从指导论向体现建构主义概念发展的选择论的转化,在钦科(gary cziko)的《普通选择论和达尔文学说的第二次革命》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描述。
由于建构主义拒绝任何对知识的直接确认,强调主体是在不同的建构之间选择“正确的一个”的。因此必须确定一种选择标准,否则,建构主义就会陷入完全的相对主义,即假设任何一种模式都和其它模式一样是适宜的,持社会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将知识视作社会交际和磋商(现实的社会建构)的产物,他们通常使用这样两条标准:一是个体脑中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二是不同个体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持不同意见者则认为这种立场过于局限,而且摆出过多的实用主义的姿态。他们认为,考虑知识是否适当,还必须依据许多不同的标准,其中任何一个标准都不占绝对优势。人们可以很好地利用互相之间不一致的、不连贯的各种模式,因为它们对于适应复杂的世界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因此,这些标准至少应包括主体自身的一致性、主体间的一致性以及与“客观”环境作(间接的)比较。
二、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随着情境认知、真实生活中非正式学习研究的深入,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观点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引人注目。1.建构主义的分类
建构主义的观点一般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认知的建构主义和社会的建构主义。
认知的建构主义
认知的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识的,对心理作了狭义的说明。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社会建构角度相反,认知的建构主义描述的是个人方面的心理,将其范围局限于个人的头脑,有关学习与认识的这一观点源于皮亚杰的研究。他将学习描述成为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认知的建构观点将认知的重组看作是定义学习过程中的要素。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在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性交互作用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一观点认为,学习者应与他们的环境(无论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应实实在在地接触跟他们建构的世界知识不一致的现象。在社会场景中,这一切可通过话语或看法的交换来进行。例如,关注某一学生的经验或详述某一现象就能为学习的发生提供必要的认知干扰(不安)。目前,理论人员一直试图从认知建构的角度寻求对知识获得过程的更好的理解,他们将个人的心理和认知的过程看作是同等的。即使学习发生在小组场景(如课堂)中,注意的中心仍然是理解的个人发展。此外,认知的建构主义一直回避通过透镜去检查学习过程,因为这种透镜会局限合适的解释范围。
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义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个人—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者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这些社会—文化理论家提出的假设是: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就其本质而言,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学习者环境中的文化惯例。因此,该观点的主要命题包括对社会交互作用的参与以及按文化方式组织的能影响学习和发展的活动。
该立场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受维果茨基著作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两个领域:一是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社会交互作用;二是以文化方式发展的文化系统(即:将语言作为建构主义的心理工具)。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该观点的教育意义主要是强调社会保证,它使学生有可能参与专家的活动。社会—文化观点的功绩在于帮助个人将学术的和科学的训练视作社会性的机构,即依靠共享文化实践而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群人。
激进的建构主义除了上述分类为,还有一种是激进的建构主义。
格拉塞斯费尔德(ernst von glasersfeldt)曾用下列两条原则对激进的建构主义进行定义:
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 建构的。
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而不只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发现。
2.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与教学原则
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学派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与角度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观点都包含着与学习有关的基本成份,即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知识是人建构的,而不是客观的存在于人脑之外的。由此出发,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是:
理解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发生的。学什么是不可能与怎样学相脱离的,因此,认知不仅仅在个人内部,而且是整个情境的一部分。
认知冲突或疑惑是学习的刺激,并决定着学习内容的实质和组织。
知识是通过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的。个人是测试我们理解一个基本的机制,协作小组测试我们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其他人则是刺激新的学习的最重要的源泉。支持建构主义理论的十条教学原则是:
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
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所有问题的物主身份。
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提供机会并支持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早在本世纪初就对直接教学法是否能承担起学生学习的重任提出质疑,由此促使人们去思考学习的建构性本质。无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还是“认知中介观”,尽管称呼不同,其重要思想都是:学生是积极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的,学生的心理中介着来自于外部世界的输入,以决定学生将学习什么,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其他人通过提供援助、怀疑其思考以及作为一个教练或提供一种模式,而在这一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归根结底,学生是学习的关键。
从这种教学观出发,对直接教学的质疑变成了设计学程的一种需要,即要求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对知识进行建构与中介。为此,应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寻求他人的帮助,从而承担起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责任。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中心问题是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有关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雷格鲁特(reigeluth, 1989)主张一种“新的心理集”,以便将建构主义的要素结合在教学设计模式中。狄克(dick, 1991)认为,建构主义的介入不同于教学的介入,因此他提出一种双重的观点。第三种立场的持有者是卡罗(carroll,1990)。他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持其它观点者则认为新的学习观是对以往分离过程与内容的教学设计假设的挑战(bednar et al.1992)。1993年雷博(lebow)就上述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了针对一种新的心理集的五条教学设计原则,以体现建构主义的价值并以此影响教学设计。这些原则支持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学习体验并以此为手段促使学生凭借他人的帮助去建构自己的意义。这五条原则是:(1)在学习者和教学实践潜在的损伤性影响之间维持一个缓冲。
重视学习的情感领域
使教学与学习者个人相关
帮助学习者发展技能、态度和信念,以支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动调节 维持控制学习情境的趋势和促进个人自治之间的平衡
(2)为同时支持自治与关联的学习提供一个背景。(3)将学习的原因嵌入学习活动自身。篇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余胜泉、杨小娟、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我们是一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他们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
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它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
识。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主体作用体现在: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⑵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⑶学生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
而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⑴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⑵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⑶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所以说,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id(教学设计)又称以学为中心的id,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
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何克抗),这是我们在建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时所需要考虑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加以纠正。
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正在渗透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还没有基于该理论的成熟的教学设计模型。所有有关方面的论述,只提供一些原则和建议,并没有处方性的解决方案。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carrol,1990),他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解释了学习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两种观点,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下是互补的。建构主义对一些复杂学习领域、高级学习目标的教学设计是比较适合的,他可以以一种“新的心理集”的方式引进教学设计领域,可弥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与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
(reigeluth ,wilson,jonass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任务或问题。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
?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所有问题的物主身份。?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
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
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
境。
?提供机会并支持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 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论”、“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结束部分的教学评价也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
图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同样要??循这一基本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id中,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篇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应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3、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第四篇:网店推广策划书
爱尚衣饰推广策划
1.市场背景分析。
⑴产品市场环境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
⑴产品市场机会分析
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市场的大头,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个性的代表。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有女装者得天下。所以说我爱尚衣饰的在市场上的机会是很不错的。
⑶目标市场定位分析
吸引人们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不受时间的限制、优惠的价格以及简单方便。而这些国内成年服装年龄段中,18-30岁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中最主要的群体,也是消费群体中服装购买频率最多,总体购买金额较多的群体。
2.经营现状分析:
本店铺由于刚刚步入正轨,人气较少,信用较低,各项销售方式还不够成熟勉强能够做到月点击率7000次,销售额达3000元左右,还难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眼球。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弱势,但仍有提高的空间。因此我们仍需完善店铺的竞争力,使得店铺在整个行业中有一席之地。现在的淘宝店铺多如牛毛,想要做得比别人好,当然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优势。无论在风格、特色方面,货源、价
格方面,还是服务、技术方面,都一定要有某个闪光点。所以说首先要对店铺进行推广,而本店在推广产品时根据青年女消费者对各种服装的需求,积极补充货源,定期更新产品,在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以高效的服务、工作效率积极经营店铺。
3.推广目标
(1)提升网店流量,提高网站人气;
(2)提高网店知名度和点击率;
(3)全面提升网店信誉、形象及销售额;
(4)提升网站在所有店铺中的排名
4.推广方法
(1)搜索引擎推广方法
搜索引擎推广是指利用搜索引擎、分类目录等具有在线检索信息功能的网络工具进行网站推广的方法。由于搜索引擎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网络蜘蛛型搜索 引擎(简称搜索引擎)和基于人工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简称分类目录),因此搜索引擎推广的形式也相应地有基于搜索引擎的方法和基于分类目录的方法,前者包 括搜索引擎优化、关键词广告、竞价排名、固定排名、基于内容定位的广告等多种形式,而后者则主要是在分类目录合适的类别中进行网站登录。随着搜索引擎形式 的进一步发展变化,也出现了其他一些形式的搜索引擎,不过大都是以这两种形式为基础。
搜索引擎推广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登录免费分类目录、登录付费分类目录、搜索引擎优化、关键词广告、关键词竞价排名、网页内容定位广告等。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搜索引擎在网络营销中的地位依然重要,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搜索引擎营销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因此应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搜索引擎营销的合适方式。⑵电子邮件推广方法
以电子邮件为主要的网站推广手段,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子刊物、会员通讯、专业服务商的电子邮件广告等。基于用户许可的Email 营销与滥发邮件(Spam)不同,许可营销比传统的推广方式或未经许可的Email 营销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可以减少广告对用户的滋扰、增加潜在客户定位的准确度、增强与客户的关系、提高品牌忠诚度等。根据许可Email 营销所应用的用户电子邮件地址资源的所有形式,可以分为内部列表Email 营销和外部列表Email 营销,或简称内部列表和外部列表。内部列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邮件列表,是利用网站的注册用户资料开展Email 营销的方式,常见的形式如新闻邮件、会员通讯、电子刊物等。外部列表Email 营销则是利用专业服务商的用户电子邮件地址来开展Email 营销,也就是电子邮件广告的形式向服务商的用户发送信息。许可Email 营销是网络营销方法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种,既可以与其他网络营销方法相结合,也可以独立应用。
⑶资源合作推广方法
通过网站交换链接、交换广告、内容合作、用户资源合作等方式,在具有类似目标网站之间实现互相推广的目的,其中最常用的资源合作方式为网站链接策略,利用合作伙伴之间网站访问量资源合作互为推广。
每个企业网站均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表现为一定的访问量、注册用户信息、有价值的内容和功能、网络广告空间等,利用网站的资源与合 作伙伴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扩大收益的目的。在这些资源合作形式中,交换链接是最简单的一种合作方式,调查表明也是新网站推广的有效方式之一。交 换链接或称互惠链接,是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网站之间的简单合作形式,即分别在自己的网站上放置对方网站的LOGO或网站名称并设置对方网站的超级链接,使 得用户可以从合作网站中发现自己的网站,达到互相推广的目。交换链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获得访问量、增加用户浏览时的印象、在搜索引擎排名中增加 优势、通过合作网站的推荐增加访问者的可信度等。交换链接还有比是否可以取得直接效果更深一层的意义,一般来说,每个网站都倾向于链接价值高的其他网站,因此获得其他网站的链接也就意味着获得了于合作伙伴和一个领域内同类网站的认可。
⑷信息发布推广方法
将有关的网站推广信息发布在其他潜在用户可能访问的网站上,利用用户在这些网站获取信息的机会实现网站推广的目的,适用于这些信息发布的网站包 括在线黄页、分类广告、论坛、博客网站、供求*、*等。信息发布是免费网站推广的常用方法之一,尤其在互联网发展早期,网上信息量相对较少 时,往往通过信息发布的方式即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不过随着网上信息量爆炸式的增长,这种依靠免费信息发布的方式所能发挥的作用日益降低,同时由于更多更加 有效的网站推广方法的出现,信息发布在网站推广的常用方法中的重要程度也有明显的下降,因此依靠大量发送免费信息的方式已经没有太大价值,不过一些针对 性、专业性的信息仍然可以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尤其当这些信息发布在相关性比较高。
⑸病毒性营销方法
病毒性营销方法并非传播病毒,而是利用用户之间的主动传播,让信息像病毒那样扩散,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病毒性营销方法实质上是在为用户提供有 价值的免费服务的同时,附加上一定的推广信息,常用的工具包括免费电子书、免费软件、免费FLASH 作品、免费贺卡、免费邮箱、免费即时聊天工具等可以为用户获取信息、使用网络服务、娱乐等带来方便的工具和内容。如果应用得当,这种病毒性营销手段往往可 以以极低的代价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关于病毒性营销的详细介绍及案例分析请参考本文作者的《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一书相关内容,网上营销新观察《120 种网站推广实用方法》系列连载文章中也会有适当介绍。
⑹快捷网址推广方法
即合理利用网络实名、通用网址以及其他类似的关键词网站快捷访问方式来实现网站推广的方法。快捷网址使用自然语言和网站URL 建立其对应关系,这对于习惯于使用中文的用户来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用户只需输入比英文网址要更加容易记忆的快捷网址就可以访问网站,用自己的母语或者 其他简单的词汇为网站“更换”一个更好
记忆、更容易体现品牌形象的网址,例如选择企业名称或者商标、主要产品名称等作为中文网址,这样可以大大弥补英文网 址不便于宣传的缺陷,因为在网址推广方面有一定的价值。随着企业注册快捷网址数量的增加,这些快捷网址用户数据可也相当于一个搜索引擎,这样,当用户利用 某个关键词检索时,即使与某网站注册的中文网址并不一致,同样存在被用户发现的机会。
⑺网络广告推广方法
网络广告是常用的网络营销策略之一,在网络品牌、产品促销、网站推广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网络广告的常见形式包括:BANNER广告、关键词广 告、分类广告、赞助式广告、Email 广告等。BANNER广告所依托的媒体是网页、关键词广告属于搜索引擎营销的一种形式,Email 广告则是许可Email 营销的一种,可见网络广告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与各种网络工具相结合才能实现信息传递的功能,因此也可以认为,网络广告存在于各种网络营销工具中,只 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同。将网络广告用户网站推广,具有可选择网络媒体范围广、形式多样、适用性强、投放及时等优点,适合于网站发布初期及运营期的任何阶段。
⑻综合网站推广方法
除了前面介绍的常用网站推广方法之外,还有许多专用性、临时性的网站推广方法,如有奖竞猜、在线优惠卷、有奖调查、针对在线购物网站推广的比较 购物和购物搜索引擎等,有些甚至采用建立一个辅助网站进行推广。有些网站推广方法可能别出心裁,有些网站则可能采用有一定强迫性的方式来达到推广的目的,例如修改用户浏览器默认首页设置、自动加入收藏夹,甚至在用户电脑上安装病毒程序等,真正值得推广的是合理的、文明的网站推广方法,应拒绝和反对带有强制 性、破坏性的网站推广手段
5.效果评估。
对主要网店推广措施的效果进行跟踪,定期进行网店流量统计分析,网店总能够出现在各大搜索引擎首页,统计网店月点击率每月营业额也会逐渐上升。
第五篇:网店推广方案(推荐)
网店推广方案策划书
店铺介绍:http://shop70750586.taobao.com
我店主要经营绿滋肴特色产品,其中包含江西各地方的特色食品,也就是所说的地方特产。比如说:九江产的“江西四大糕点之一”——茶饼;上饶的“葛粉”和“葛片”;民间流传“农家酱美味,一鸭三百金”的鄱阳特产——酱鸭,以及很出名酱鱼、酒槽鱼等;被民间称之为“神菇”的茶树菇;具有很高医药价值的“冬笋尖”;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的竹荪„„
部分产品介绍:
茶树菇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保健食疗于一身,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其味美,柄脆,香浓纯正,为宴席高级保健食品。民间称之为神菇,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纯天然食用菌。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本品选自江西黎川境内的茶树菇精品,其盖嫩柄脆、口感极佳,属烹饪之上品。
绿滋肴—— 葛粉介绍
药食两用植物三年生纯葛澄取
绿滋肴三年纯葛粉精选海拔1700米以下较潮湿温暖的坡地、沟谷的3年生鲜葛澄取而成。因其生长年份的久远,较之普通葛粉,其粉质更佳,葛黄酮含量是普通葛粉的数倍,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有效营养成份,带给您清新爽口的美妙口感,更全面呵护您的身体健康。绿滋肴——-酱鸭
公元一三六三年,朱元璋率部队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处战兵败,退守小孤山,苦思破敌良策。突一日有老农进奉自酱鲜鸭,食之鲜美无比,既招老农询问:“何能得此美味?”答曰:“需要温火烘,烈火烤,三烘三烤,始得此味”。朱元璋听后大呼:“得良策诶”。并取三百金以酬老农美食妙策。遂用火攻之计,大败敌军。自此民间流传“农家酱美味,一鸭三百金”的谚语,以证美食之妙。
绿滋肴南昌酱鸭选用民间传统配方,以三十种优质天然香辛料浸泡,采用先腌后酱的经典工艺结合现代高科技保鲜技术精细加工而成,其口味纯正、肉色枣红、芳香油润、风味独特。开袋即食可品尝冷食的鲜美,加热可享受传统热食的风味,是宴请宾朋、走亲访友的上乘美食。
竹荪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近代作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竹荪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富含粗蛋白、粗脂肪菌糖、粗纤维。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竹荪是世界上最贵重的食用菌之一。因其具备精美的体姿、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被人们誉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竹荪具备一种独到的无可比拟的清鲜风味。其质地脆嫩疏松,能够饱吸鲜汤叶,使味道愈见鲜美而爽口。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属于绿茶。因产自中国江西的庐山而得名。始于中国汉朝,中国国十大名茶之一,宋代列为“贡茶”。有诗赞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素来以“味醇、色秀、香馨、汤清”享有盛名。茶汤清淡,宛若碧玉,味似龙井而更为醇香。“匡庐奇秀甲天下,云雾醇香益寿年”。庐山云雾茶由于长年饱受庐山流泉飞瀑的亲润、行云
走雾的熏陶,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醇香品质:叶厚毫多、醇香甘润、富含营养、延年益寿。推广目的第一,把店铺推广出去,可以让更多的顾客找到我们,赢得更多的浏览量,从而为获得更多利润赢得更多机会。
第二,可以更好的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店铺,获得更多的经验。推广方法
一、网店的开设宣传
二、网店装修设计宣传
三、提高信用的等级
四、关键词的优化
五、签名的推广
六、资料的推广
七、博客论坛宣传
八、分析自己网店的买家
可行性分析总结
第一,我觉得倘若一个店,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不好的话,那么它就难吸引顾客,更不要谈把卖东西出去。所以我认为:店铺的装修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网店宣传也是非常关键的,就像企业打广告一样,如果没有广告的宣传那么就很少有人到你店铺里来,也就没什么浏览量,更何况谈交易呢。
第三,一个没有信誉度的店铺想要赢得顾客是很难的,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把信誉提高上去,这样就会给消费者一个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到和你交易。不然,你店铺即使装修的很好,很华丽也是徒有其表,没人敢买。
第四,尽可能的全面利用一切可以推广的手段,比如说博客和论坛,他们看似无形却胜有形。第五,我们要对我们的买家作一分析,因为从他们那里我们充分了解到顾客真正需要什么,这样就可以为自己增加更多销路和机会。
第六,要学会与人交流,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更多我们不懂的知识,这样一方面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又起到宣传的效果。
所以综上所述,尽管推广方法有好多,各种各样,但是要真正的实施起来却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要想真正的做大,必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探索。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不断地提高自己能力和改善自己不足。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2012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