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区优质课一等奖讲)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遮挽、蒸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具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朗诵一下?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师(板书课题):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呀!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叫“匆匆”,注意写的时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记了中间这个长点,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匆匆字典上解释是急促,急忙的样子,课文讲的是什么匆匆呢?
生:讲的是时间在匆匆流逝。
师:你说得真好,小时候你们就知道,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哪一个作者能够把它定格在文字中?(生:朱自清)
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作家(多媒体出示朱自清的简介),我只给同学们30秒的时间,请你们仔细阅读,快速记忆。(学生在钟表滴答滴答的倒计时背景中快速记忆)
师:时间到!30秒匆匆而过。谁来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内容?
检查预习
1、认读字词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这篇文章,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好吗?
课件出示以下词语:
匆匆 斜斜 默默 涔涔 潸潸 茫茫然 赤裸裸 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生:认读
师:那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生:叠词
师:是的,这也是这篇文章优美之处,运用了很多叠词,我们在读课文时要注意品味。现在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你能读准确吗?
2、开火车读课文
师:好,我们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段,看谁读得认真,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看从中你还能有哪些收获?
生:开火车读课文。
师:这几位同学读得都很认真,谁来说说你的收获?
生:谈收获
师: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那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呢?
3、提问题
生:为什么日子一去不复返?
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
作者为什么说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 ……
(二)品读课文 感悟惜时
1、整合问题
师:同学们非常爱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为什么日子一去不复返呢?”我们只要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了,其它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2、解决问题
自主合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课文哪些语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同桌可以合作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并在旁边简单写写自己的体会。
全班交流
师:其他同学也有收获吗?
生:有!
师:那大家分享一下吧。我们尊重作者的写作顺序,谁先和大家交流一下第1自然段?
生:“燕子去了……一去不复返呢?”燕子、杨柳、桃花都可以再次轮回,只有时间不能。作者用排比的句式强调了这一点。
师:你的感悟真深刻,排比句式的确强调了这种对比。在能够再次轮回的事物中,作者先写了……又写了……再写了……(屏幕出示关键词)你能根据这些提示试着把这段优美的语言背下来吗?
(生根据屏幕提示背诵第l自然段)
师:为什么你能如此迅速地背出这一自然段呢?
生:因为记住了这个排比句式。
师:看来,文章中的特殊句式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和背诵,大家学会这种背诵方法了吗?
生:学会了!
融情入境朗读
师:正所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那么接下来,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的呢?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第2自然段?
生:“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这是一个比喻句,表达出了作者因为留不住时间而感到非常伤心。
师:这句中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生:把“日子”比喻成了“一滴水”。
师:那么又是多少日子和什么样的一滴水呢?
生:“八千多日子”和“针尖上的一滴水”。
师:(多媒体出示针尖上的一滴水)这就是针尖上的一滴水,你觉得这八千多日子留得住吗?
生:留不住!
师:如果这滴水滴在这样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还能听见声,看见影吗?(播放一滴水滴到大海里的视频)
生:不能!
师:这个比喻形象、恰当吗?
生:形象、恰当。
(师范读第2自然段)
(生齐读第2自然段)
连句成诗
师:“去的尽管去了……怎样地匆匆呢?”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第3自然段?
生:“洗手的时候……双眼前过去”让我觉得无论我们做什么,时间都会匆匆地划过。
师:这样的事也发生在你们身上吗?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句话吗?也可以根据这些提示来说话。(出示下图)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连成完整的一句话。我们来作一首小诗!
生: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岁月是匆匆的。玩耍的时候,日子从嬉笑中过去,回音是匆匆的。奋斗的时候,日子从汗水中过去,成长是匆匆的。阅读的时候,日子从思考中过去,时间是匆匆的。师:写诗难吗? 生:不难!
师:只要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就能学好语文,这也是本单元我们学习的重点!延伸拓展
1.学习体会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
(2)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3)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联系朱自清写作本文时的年龄和一生的成就感受体会)
小结写作特点
师:作者用巧妙地表达方法,比喻、排比、拟人等,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匆匆。作者因此感慨万千,让我们齐读第4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由衷的感慨。
生:齐读
布置作业
课下阅读相关阅读《和时间赛跑》《长歌行》《假如只有三天光明》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4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用“匆匆”说一句话
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
二、听录音或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
四、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地方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旁写上一两句话。)
五、交流
六、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采取各种方法朗读,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
七、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重点研读第三节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读具体描写时间匆匆的语句
让学生仿写
交流,写的好的,让学生记录下来
二、课外推荐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自读
三、激发兴趣,为问配画
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被拍成mTV,请大家欣赏。
放录象
再读课文,感悟散文已经,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基础
小组合作,构思图画,画外配音
这一环节,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两段内容。要求有朗读,有画中景的描述。
如生(甲)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一派丰收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们呼朋唤友,相约一起飞向南方。春染大地时,它们又飞到这去年住过的地方。
生(乙)朗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丙)描述场面燕子飞过清清的柳梢,飞过鲜艳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生(乙)朗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交流展示
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
四、交流惜时的句子
五、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1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这篇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设计理念
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
3、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初步感受。
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
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受?
(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匆匆,为下面学习打下基础。)
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注意读好标注拼音的词语,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接读课文,教师和学生评价。
这篇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把握整篇的内容,从整体上了解。)
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
大家看“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
(因为这篇中的问句比较多,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读好一个问句,其他句子学生也会受到启发,从而能读得更好。)
三、默读课文,个性感悟,交流感受。
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想像文中描写的画面。
学生默读课文。
读完以后,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让学生逐步掌握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从整体到部分理解课文。)
你想像到了什么?说说自己读以后的感受。
四、自由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问题。
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对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对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学生默读课文。
(让学生精读课文,在感受全文、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读懂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潦榉椒ā#?br>
五、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揣摩朗读。
出示要求:
1、不懂的地方通过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
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设计如何读才能把这些句子读好。
3、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组内互相交流。
(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合作设计读好一句话,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方法,并且是个性化朗读。)
六、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你们小组画了哪些句子?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学生汇报。
2、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婴儿、少年、青年、现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
鼓励学生讲出自己和时间有关系的一些故事。
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
(用身边的人和事,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对时间匆匆可以感触更深。)
3、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除了想像作者当时的心情,还要加进我们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学们再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老师指导朗读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一段应该怎样读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指导朗读。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适时恰当的评价,让评价起到指导朗读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想像到了什么?作者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出示作者简介,加深学生的感受。
自由朗读作者简介。交流读了作者简介以后的感受。
(让学生通过读简介,了解朱自清一生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我们也应该做珍惜时间的人,从而体会作者的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第二课时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有什么特别之处。
(通过默读,让学生找到这篇和其他不同的地方,初步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特点。)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你认为作者这篇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引导学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体会句式的运用)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教师随机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的评价。
(让学生的评价和名家的评价互相对照,一是给学生成功感;二是让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规范起来,不能漫无目的;三是从不同的侧面为学生提供思想的借鉴。)
随机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的感受:
——“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出示作者本人对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本质是浓厚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而不光是词句的运用,使学生对写用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3、个性解读,朗读交流。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大声朗读画出的句子。
交流:把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老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这里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共性的基础上,体现自己对语言的个性化理解。用朗读的手段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抑扬顿挫来自情感的浓厚,而不是简单的停顿重音。)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前面的学习已经读熟,这里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语言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二、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 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故事拿出来,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说出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一是对时间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加深对的了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以时间为线索,背诵和理解一些诗词、名句、格言……拓宽语文的学习领域,培养有目的地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抒发感受,积累运用。
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对时间的流逝也有了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自己现在最想说的话。可以引用刚才交流的一些名言警句。
学生练习。全班交流。
(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语言,用情感支配语言,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写的本质。)
四、分层作业,课外延伸。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2、推荐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
资料准备: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写作,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3)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3、诗词名句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欧阳修《生查子》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6)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学设计是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较优质的教学资源,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学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点】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幻灯片、音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相关资料】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几所著名中学和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写景抒情,委婉细致,气质清新优雅,语言质朴而有风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有诗集《雪朝》(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
2、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板书课题。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吗?
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学会7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
3、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三、小组合作
1、读准词语: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
3、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
四、读文解疑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业
1、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自主朗读,感悟体验
(一)自主阅读,组内交流: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用心体会。
2、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二)集体交流:
1、读出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
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想开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上一闪而过)
(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想留住时间的迫切以及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3)过渡:是啊,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叹、惋惜。
1、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朗读: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3、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a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
b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
c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
d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我能做,我还能做。
三、回读全文,懂得惜时
作者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
四、友情倾诉,共享格言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把一句有关惜时的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
五、作业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
板书设计 匆匆
花有重开日
逝去如飞-珍惜时间
人无再少年
第三课时
一、完成课后练习。
二、朗读课文,及朱自清先生的其它散文名篇。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第五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匆匆教学设计
匆
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头涔涔、泪淆淆、赤裸裸等。
2、能力目标::能按阅读提示抓住课文的内容,学习作品中的表达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不要虚度光阴,从现在起就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作品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朱自清的资料
2、《匆匆》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激情导入
1、时间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等待,等待和名字叫岁月,岁月的名字叫匆匆。春去秋来,季节是匆匆的,踏上行程,脚步是匆匆的,斗转星移,岁月是匆匆的,今天,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朱自清的匆匆。板书课题《匆匆》
2、根据你手中的资料,请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3、开火车读课文,思: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
4、交流:预设(时间匆匆
一去不复返)
三、品读课文,走近作者内心
1、自由地默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 你从哪些句子或词语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的,联系生活实际,用铅笔标注上点滴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独立学文后全班汇报交流。预设如下: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B、“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课文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方法,使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引起读者与作者的共鸣.C、“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
3、小组内合作学习,默读课文,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的匆匆的?
4、学完全班汇报
5、时间是抽象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形象可感。指导朗读,师生品味。
6、联系生活说一说过去六年的小学生活的日子里,你的时间是怎样来去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试着说几句。预设: A、B、C、7、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朱自清给了我们什么答案呢?(徘徊、匆匆)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
(我们不能白白地浪费日子,不能白白地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不能什么也没做,什么贡献也没有。)师小结:
8、过去的终将过去了,现在的日子你该如何过好?联系自身说一说。
四、拓展阅读
1、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
2、《明日歌》
3、《长歌行》
读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4、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
板书:
匆
匆
朱自清
时间
一去不复返
无奈
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