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孙成霞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乌丹三小
孙成霞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根据对周长的理解,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小组合作与探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课件)
2、它是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瞧,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课件:蚂蚁绕树叶跑)同学们要认真看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
3、小蚂蚁告诉了我们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4、说说你对周长的理解。
[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也就是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态演示,突出了小蚂蚁爬行的路线,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树叶的“一周”。] 板书:一周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理解周长。出示一片大树叶。师:老师这儿有一片美丽的大树叶,谁愿意到前面描出它的一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他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描,又到什么地方结束?
要求: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描出树叶的一周,其余的学生跟着比划树叶的一周,然后再请几名同学展示不同的描法。
小结:不管他们从哪一点开始,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象树叶一样有一周,你能不能从我们的周围找出这些物体表面的一周?说给你的同桌听。[设计意图:亲身体验“描一描”,初步建立“一周”的表象;到生活实际中“找一找”,加深对“一周”的理解。]
2、观察比较,理解周长。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逐一出示例1的相关图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谁知道周长是什么意思? 生1:周长就是四周边线的长。生2:周长就是一周的长。
生3:周长就是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师: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没有。师:你能指出你最喜欢的图形的周长吗?(一生上台指)
师:你能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吗?请你用笔描一描。(学生独立描,然后小组交流,最后让学生上台指出每一个图形的周长。)
练一练。
师:你能在教室里指出一个实物的周长吗?
生1:课桌表面的周长就是桌面一周的长度。(学生边指边说)生2:黑板的周围长就是四周四条边的总长度。
生:我文具盒上面这个面的周长就是这一周的长度。……
3、小结周长的含义。
我们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结合开课的事例,先让学生说一说对周长的理解,感知周长,然后在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等一第列活动,使学生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从理性上认识周长。)
三、量算结合,理解“周长”
1、自主探究。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怎样测量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周长呢?在例1的这些图形中,你能想办法知道你所喜欢的物体的周长吗?(请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2、组织交流。
师:好,请大家停一下.咱们看看哪一个组坐得最好。瞧他们小组做好了,反应真快,咱们大家要想他们学习啊!
师:来,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法?
生1:我们用尺子先量了一下每个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知道了它的长度。生2:树叶和钟面,我们是用绳子直接沿着他们的边绕了一圈,在用尺子量出它们的长度。
生3:有的可以用尺子量,有的不行。
2、量腰围。
要求:先估计,再测量,最后汇报量的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估计有时离实际测量的结果相差太远,教师可提供一些数学信息,让学生有据可依。] [设计意图: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会有些图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小冬沿着跑道跑了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
2、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3思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纸沿对角任务撕开,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吗?
先猜一猜,再播放课件演示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功。]
五、课堂小结,体验成功。今天,我们熟悉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的梳理和加深,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
贴各种图形
第二篇:德育论文孙成霞
对班级管理方面的有效做法
孙成霞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相对班级管理而言也是如此,我们要用爱心浇灌每一棵稚嫩的幼苗,去哺育每一棵干涸的心灵,我相信只要有爱心在,那么坚冰可催,困难可解,在班级管理中我常常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去做每一件事。
一、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特别看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若是老师喜欢他、赏识他,他就特别爱表现自己,经常向老师畅谈对人、对事物的看法,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由此,我觉得可以将这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切入点,经常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一步步探寻学生心理活动的轨迹,把握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时机,适时和适度地引导他们,鼓励他们,教育他们。而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教育方法,并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从而创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如:要求学生遵守纪律,班主任首先做到有良好的师德;要求学生保护环境,讲究卫生,老师必须从小事做起,不乱扔纸屑果皮,不把茶叶倒进水池里;要求学生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老师更应该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劳动中去;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老师就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绝不能只是发号施令,纸上谈兵。也就是说教师要用“人格塑造人格”。
二、教师言行是撞击学生心灵的燧石。
有人说:教师最大的财富,就是教师心灵的不朽劳动化为学生心灵永存的真、善、美。对于教师来说,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就像一块块璞玉,需要进行精心地雕琢,才能成为晶莹剔透的宝玉。可见,学生纯洁的心灵是应该塑造,也是可以塑造的,但心灵的美好只能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要让学生懂得真、善、美,老师必须在学生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事尽量做得完满一些,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我觉得与其苦口婆心地说教,还不如用实际行动去影响、感染、熏陶每一位学生,用自己心灵的燧石撞击出学生心灵的火花。
三、确定适当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
班主任制定学习目标、纪律目标、卫生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整体实力来安排,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高了就成了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低了容易满足,觉得乏味。确定一定的班级目标后,全班学生就会向集体靠拢,紧紧拧成一股绳向既定的目标奋进,从而既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创造一种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又提高了每个成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例如,学校举行拔河比赛,我们班同学为了给班上争得前三名,有的同学竟磨破了手,最后比赛结果获得了第二名,同学们欢呼雀跃,那几名受伤的同学高兴得忘了手疼,都一个劲地鼓掌。其次,除了班内制定总目标外,每个人也要有个人目标。比如做好每一样作业,争取都得“优”;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得到同学赞许的目光;做一件好事,体验超越自我的感觉等等。这样,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目前的目标和今后的目标,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写出来,尽量说到做到,培养他们积极进取、永不懈怠、设计生活的能力和习惯。教育家陶行知说:“一年之内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内务求不虚度一时。” 我尽量让学生珍惜时间,充实生活。
总之,教育、教学是一门魅力无穷的艺术,只要不断钻研,不断实践,就会体会到其中的无限乐趣和崇高价值。
第三篇:《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周长。
3、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数学思考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问题解决
明白学习周长的必要性,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周长。
情感态度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具:
课件、树叶、碟片、扑克牌、直尺、彩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孩子们,大家好,老师有一个消息要告诉大家,蚂蚁家族要举办一场运动会,邀请小朋友们去观看,你们想去吗?不过想去的话是需要入场券的,看大屏幕,答出这些题你就有入场券了。(出示口算题找同学回答)
孩子们,你们很棒,取得了观看运动会的入场券,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看这只小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做了运动场,请注意观察它在树叶上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课件出示小蚂蚁围绕树叶爬了一周的情景)
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观察后看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圈。
小蚂蚁从哪里出发又回到了哪里。
孩子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小蚂蚁有一句话要告诉我们:我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叫做树叶的周长。
师拿出一片树叶,根据小蚂蚁的话谁能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根据学生指的情况强调从一点出发再回到这点)
像这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周长
(1)、刚才我们对周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看这幅图你能指出出它的周长吗?
(学生指,教师展示并进一步明确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孩子们做的很棒!看看下面这幅图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出示正方形,找学生指出周长)
师总结:是啊,无论从哪一点开始,只要绕图形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师:孩子们,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数学书,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边指边说出它的周长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孩子们说得可认真了,谁愿意站起来给全班的同学们演示一下。(声音真响亮,说得很准确)对,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课件显示)孩子们,举起数学书,咱们一起来一边说一边指出它的周长。(老师领着说)
(3)、(举起手中的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你能说出它的周长吗?学生描、说。
2、描周长。
大家做得很好,下面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孩子们请看,这些平面图形,老师描出了它们的周长,老师描的对吗?
(进一步明确描周长时的注意事项。)
刚才孩子们已经找到了不同图形的周长,那你能一笔描出不同图形的周长吗?请孩子们上台试一试。我们看看他们描得对吗?
小结:原来必须要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
3、理解封闭。
孩子们真棒,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下面这个图形你能找出它的周长吗?为什么没有?和之前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个缺口、不能从起点饶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
师:不能从起点绕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没有封闭,所以这个图形没有周长。前面的这些图形都是封闭的,因此它们才有周长,为了让周长的概念更完整更清楚,我们在这前面加两个字------封闭。(板书)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孩子们读得真响亮,现在请孩子们来找找,下面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4、师:其实图形的周长指的就是它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它所有边长度的总和。所以,量周长要用什么单位?(长度单位)
三、探究求周长的方法。
孩子们已经能找出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那你能量一量、算一算封闭图形的周长吗?
现在每个小组坐好,课前老师发给小组长的学具拿出来,每个小组都有两个物体,碟片和扑克牌,请你们先找出他们的周长,然后用手里的工具去量一量、算一算。
汇报,你们测量碟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1: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
测量扑克牌用的什么方法。
生1:用直尺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生2、量出两条边的长度,就知道对边了,然后再加起来。
小结:通过刚才的结论我们发现:如果物体的边是直的,我们可以直接用直尺来量,如果物体的边是弯曲的,我们就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五、拓展运用。
孩子们,刚才小蚂蚁又传来了一个消息,由于参观的人太多,前排的座位只能留给聪明的人,我们一起去智慧小屋看看吧!(课件出示智慧小屋的练习题)
六: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孩子们,周长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我们买裤子,要知道腰围,也就是腰的周长。我们操场上的围栏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孩子们,课后去我们的身边找一找,看那些地方还用到了周长的知识。
七、课下小实践
老师留了这样一个小实践的题,大家一定要认真去做呦!
第四篇: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双滦区双塔山镇中心小学
邹海波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孩子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因此教材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周长、理解周长概念,培养其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2、鼓励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不同方法测量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会测量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的周长。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一周”和什么是“封闭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人,他种了非常多的蔬菜,每天勤奋的浇水、施肥,就等成熟之后留到过冬的时候吃。可有一天他却遇到了大麻烦……
师: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蔬菜不被动物吃掉呢?生:…… 师:这个方法听起来不错,可围栅栏应该怎么围?你有没有什么要提醒他的?
生:要挨着菜地围、要围成一周不能留缺口。
师:像这个栅栏一样每条边的首尾都连在一起,没有缺口的图形,在数学中叫做封闭图形。
二、自主探究
1、举封闭图形的例子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吗?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为什么长方形是封闭图形?指一指)看来只要沿着图形一周的边线是连在一起的就是封闭图形,有时候我们可能看不到这条线,但你能想象出来吗?我们身边物体的表面有没有封闭图形?
生:数学书封面……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这些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课题、概念】
2、找找身边的周长
师:周长朋友一直就藏在你的身边,现在就跟同桌相互指一指、说一说身边的物体表面的周长。
3、叶子的周长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
师:我们认识了周长,怎样才能知道某个图形周长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学具,利用手中的工具任选两种图形或实物并测量它们的周长。(1)、先一起讨论测量方法,再动手测量。(2)、合作时要分工明确,互相配合。
(3)、边操作边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把语言组织好。
2、全班交流
师提问: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量出四条边的长,再相加;(2)量出名片的长和宽,再计算;
(3)用一根细线沿名片的边线围一周,再量细线的长;(4)把名片沿直尺的边翻动一周。
比较: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名片的周长,在这些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1元硬币和树叶的周长的?(学生可能会用围或滚的方法测量1元硬币的周长)
追问:为什么不能直接量出1元硬币和树叶的周长,而要用围或滚的方法呢? 3.小结。
提问:你学到了哪些测量周长的好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
谈话:看来测量周长要根据物体形状的不同,灵活地选用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课堂练习
第五篇: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周长”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1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悉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
新教材用一整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周长,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为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的计算铺路搭桥。本节课通过描、找、说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一周”;再通过“比一比、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设想、推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究“周长”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根据对周长的理解,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小组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新龟兔赛跑
(1)谈话:孩子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乌龟和兔子第一次赛跑,是谁得了第一?
乌龟输了比赛之后很不服气,它决定找兔子再比一次,请同学们做裁判,看看这次比赛谁赢了? 作为裁判,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比赛规则:绕着操场跑一圈。(2)播放ppt动图。(兔子跑了半圈,乌龟跑了一圈)
生做裁判并说理由。[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有同学可能回答虽然兔子跑的快,但是跑了半圈,乌龟跑了一圈,所以乌龟赢了。] 像乌龟这样沿着操场边边,从起点跑到终点,就叫做跑了一圈。
2、小蚂蚁绕树叶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瞧,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课件:蚂蚁绕树叶跑)同学们要认真看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2)小蚂蚁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对一周的理解。
[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也就是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态演示,通过龟兔赛跑和小蚂蚁爬行的路线,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树叶的“一周”。)
板书:一周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理解周长。(描一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逐一出示ppt中的相关图形)
师: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张卡片,拿出你手中的卡片,用笔描一描图形的一周。(学生独立描,然后小组交流,最后让学生上台指出每一个图形的一周。)
师:我们理解了一周的含义,哪个同学想帮大家总结一下什么是周长?
[学情预设,通过上面的环节,学生可能对一周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有同学能总结出周长是指一周的长度。]
2、观察比较,深化概念。(理解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师: 找一找: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为什么? 生:有开口的图形,没有周长。生:有周长的图形必须是闭合的
师:总结,像这种没有开口,完全封闭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3 练一练。
师:请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师:你能在教室里指出一个实物的周长吗?
生1:课桌表面的周长就是桌面一周的长度。(学生边指边说)
生2:黑板的周围长就是四周四条边的总长度。生:我文具盒上面这个面的周长就是这一周的长度。„„
3、小结周长的含义。我们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结合开课的事例,先让学生说一说对周长的理解,感知周长,然后在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等一第列活动,使学生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从理性上认识周长。)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三)、量算结合,理解“周长”
1、开动脑筋,寻找工具。
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图形,现在先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 生:我觉得三角形周长更长,因为它有三条边 生:我觉得圆形周长更长,因为他看起来更胖一些。···
师引导: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猜测,到底谁的更准确呢?你有没有办法知道他们的周长。生回答:量一量
师:三角形的周长,我们可以去量,那么圆形的周长,我们应该怎样测量呢? 小组讨论测量图形周长的工具: Ppt总结,出示测量图形周长的工具。2.动手测量,理解周长
师:每个小组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测量一下这两幅图形的周长。学生测量,记录,计算
小组1:我们用尺子先量了一下每个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知道了它的长度。小组2:我们是用绳子直接沿着图形的边绕了一圈,在用尺子量出它们的长度。
生:有的可以用尺子量,有的不行。
师引导:圆形我们可以用尺子量吗? 生思考并陈述
Ppt动图出示用直尺测量圆形的周长,向学生渗透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3.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会有些图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出示图片
量体裁衣,利用了周长的知识。
(五)、课堂小结,体验成功。
今天,我们熟悉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学生总结,老师出示思维导图,帮助同学们构建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的梳理和加深,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贴各种图形)
六、教学反思
(一)对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层次教学。
对于一个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关于“周长”,他会有哪些属于他们认知层面的解读?周长离他们生活最近的一个点在哪里?我反复琢磨,周长周长,应该先有周再有长度。对于长度,学生已经有比较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感知;而“周”相较于“长”来说,学生更难理解。
于是,我决定把周长分为两层次来教学,先理解把握“一周”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再认识“一周的长度”;而且确定把认识“一周”作为重点。后来想到,“周”在生活中的语言叫做“圈”,于是,我从学生最最熟悉的绕着操场跑一圈引入。学生对于“周”是比较朦胧的,但对于“一圈”,他们人人都有发言权,因为体育课上经常会用到。我没有简单借用体育课上的“一圈”,而是通过小蚂蚁跑“一圈”的三个情境图,形象地表达出一圈的两个重要因素:1.沿着边线,2.从哪里出发还要回到哪里。接着通过一系列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物表面和平面图形的“一周”指的是哪儿到哪儿。这时,水到渠成,一周的长度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二)本节课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体现数学。
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生活有关,就为学习周长提供了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周长的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机械地学习只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课的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从龟兔赛跑,小蚂蚁爬了树叶的一周这一情境引入,生动有趣。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也为周长概念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面的寻找身边事物的周长,也都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这里体现了数学回归到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在一系列基本练习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在师生共同得出周长的概念之后,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指一指、找一找、摸一摸、描一描等一系列基本练习,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对知识进行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