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郑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学设计评选重点
新郑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学设计评选
简 报
各高中:
为了引导教师更新观念,积极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努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进一步提高我市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我市于2007年5月开展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学设计征集评选活动。参评教学设计共35篇,经评选,共有30篇作品获奖。现将获奖情况公布于后:
一等奖(15篇)
《沁园春·长沙》(一中 杨水红)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节选)》(一中 刘志红)《琵琶行(并序)》(一中 陈亚丽)
《归去来兮辞》(一中 苏建超)《荷花淀》(一中 张
敏)
《魏晋士人轶事四则》(一中 王慧辉)《林黛玉进贾府》(一中新区 张改莲)
《微言大义咏物诗》(一中新区 刘松山)《句子的仿写》(一中新区 史丽霞)
《漫话清高》(二中分校 孙文俊)《陈奂生上城》(二中分校 孟丽霞)
《雨霖铃》(二中分校 高晓燕)《米洛斯的维纳斯》(二中分校 孙琰佩)
《神奇的极光》(二中分校 张蓉蓉)《说“木叶”》(二中分校 李媛媛)
二等奖(15篇)
《<论语>导读》(一中 刘志红)
《雷雨(节选)》(一中 陈亚丽)《剃光头发微》(一中 苏建超)
《促织》(一中 张留群)
《<庄子>导读》(一中 左中有)
《泪珠与珍珠》(一中新区 张改莲)《雷雨(节选)》(一中新区 高海涛)
《兰亭集序》(一中新区 王琳琳)《山居秋暝》(一中新区 任
伟)
《林黛玉进贾府》(一中新区 李雪娇)《鉴赏诗歌意境》(一中新区 侯丽敏)
《用形象说话》(一中新区 秦玖红)《我若为王》(二中分校 王东铭)
《种树郭橐驼传》(外语高中 司晓东)《窦娥冤》(外语高中 刘金萍)
新郑市教体局基础教育教研室
2007年5月28日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对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索,教师总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步履维艰。主要原因有三:
一、课时紧任务重,特别是高一高二年级,每周只有四、五课时,而教材每单元需要掌握的能力点却有很多;
二、教材变动频繁,教师必须尽快适应和熟悉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要求相应较高。随着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不,应当说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的引入,再加上近年来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开始投向了这一新的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来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其指导思想与我们当今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它认为,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获得知识从表面看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实质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之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学习伙伴和学习媒体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所谓“意义建构”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还强调“协作”、“会话”,即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任务,使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在这一点上,高中语文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教材包括课内用的教科书和课外用的《语文读本》,课文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课文配有能力训练目标、提示、注释和练习,有的还有评点、批语等资料。这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不谋而合。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的研究,无疑将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更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从而对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探索。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根据这些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各位教师的教学特点,课题组成员在高中不同年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多种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一、导读教学模式
试验年级:高一高二
教学内容:现代文、文言文阅读教学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因此,这种教学要求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以免使其远离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引导学生像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似的进行探索,而不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它也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因为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教学目标:
第一,培养高中学生语文在阅读方面的自学能力,通过筛选与整理已掌握的相关信息或已知相关经验,建构新的知识内容,并逐步形成建构链条;
第二,创设协作学习环境,以导读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协作学习,由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角色定位:
(1)教师是一个档案管理员。实验初期阶段,教师对班级学习者每个人的学习状况建立分析档案。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平时的作业反馈、知识能力测试、学习者的周记、作文、课堂学习反映出来的学习动态等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在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学习内容,而这种已形成的知识经验肯定是有差异性的,所以,教师必须在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在高中语文导读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中,前期对学生的分析与观察、记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为第二步骤的实施提供了分析基础。(2)教师是协作学习的组织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作用。”导读模式的探索,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特点,所以以导读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让学生形成一个团队,建构过程是一个团队协作完成的。高一年级下学期,由教师提出建议,成立导读小组。导读小组最初是自由组合,而后由教师根据第一学期“学习能力档案分析”提出调配建议,重新确立小组成员,人数为4——5人。学期初,导读小组在对语文教材浏览后,确定导读对象,即每一个导读小组认领一篇课文为导读篇目。由科代表汇总上报教师,再由教师列出学期导读计划。导读小组在导读之前与教师共同协商,制定导读实施方案,这样,教师就与导读小组共形成了一个备课小组。在协商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建构过程,学生也对学习目标、重难点有了明确地认识。
(3)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高中语文导读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肯定有新知识的介入,教师需帮助学生分析判断,使得学生的意义建构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进行。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教学,教学目标都是教师确定的,学生的任务就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在导读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作为帮助者和促进者出现,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教师将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研究单位,教师在单元教学前明确单元学习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指导各导读小组注重篇目之间知识与能力训练的链接。由各导读小组依据协作分工,讨论确定篇目学习目标及步骤,教师对目标及步骤的科学性予以判断指导。实验证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确立的学习目标很切合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阅读步骤操作性也较强。在导读小组指导下完成的阅读更能反映学生阅读习惯,更能突出学生对学法的探究。
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由于写作情境的差异、所选篇目的差异等客观影响,以及学习者个体的基础差异,意义建构的差异是明显存在的,所以,单纯以传统课程考试去评价学生是不科学的。
(2)对意义建构形成的差异调整措施有限。导读教学模式中,学生意义建构的空间相对狭小,每个小组在一个学期只有一次导读机会,导读还只限于篇章学习,没有摸索出全方位的导读方法。这样,意义建构表现出的差异调整的空间就很小,而且共性的问题较少,所以表现出的是教师指导有余,而调整修正不足。意义建构中,某些学习者的差异会越拉越大。
二、支架教学模式
试验年级:高
二、高三 教学内容:古代诗歌鉴赏
理论依据: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完成自己的建构,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教学步骤:
(1)搭建支架。围绕当前学习问题,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复习以往习得的知识,为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自主构建准备条件,搭建攀登的支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从研究诗歌意象意境入手,引领学生情感介入。
(3)进行探索。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独立探索。在学生独立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但要注意,教师的引导应逐渐减少,达到使学生在概念框架中自主攀登。在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将要研究的诗歌类别,通过网络等媒介进行资料搜索,自主研习。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对各类诗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在交流成果的基础上,归纳诗歌鉴赏中的共通的研究步骤及方法并由参与研究的同学自评、互评,总结此次学习的经验。
教学评价:
(1)由于诗歌鉴赏的开放性,也由于建构主义对于学习本质及建构结果差异性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建构的只是鉴赏诗作的一般步骤、方法。而由于学生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等的差异,他们对于同一作品所产生的联想、想象会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对于诗歌情感、内容的理解会见仁见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客观的综合分析能力。(2)本次教学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诗歌以其凝炼性、形象性、多义性而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其多义性使得以往诗歌教学往往陷入一种纷争状态,难以获得令众人一致信服的结论,因而也就使得诗歌鉴赏成为一种经验性的就诗(具体诗作)论诗(具体诗作),而缺乏可操作的方法指导。而建构主义这一新型学习理论的引入最终改变了这一由教师一语定乾坤的情况,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最终建构起极具操作性、可行性的鉴赏方法。
三、情境教学模式
试验年级:高
二、高三 教学内容:写作教学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即看录像或课件,让学生进入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如在材料作文时播放《焦点访谈》、《新闻联播》中的有关内容,形象地再现他们学习生活和日常接触的社会生活的内容,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2)明确要求,即,使学生理清思路,消除模糊认识,如探究材料作文寻求切入点的几种方法、材料作文应注意的问题等;
(3)自主学习,即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整理文字并录入,教师在此过程中则通过网络“学习视察”功能,逐一浏览,发现问题;
(4)指导学习,即教师通过网络的“人机对话”与发现问题的学生做个别引导,也可中止练习,对典型问题以“屏幕广播”的方式做案例讲析;
(5)协作学习,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网络自主交流、讨论、修改,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当堂写作训练的意义建构;
(6)效果评价,即对学习得与失的思考和总结,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学生学习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
教学评价:
(1)情境式教学充分调动了每个同学的参与意识,使学习过程不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变成了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自主学习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十分有益。
(2)情境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鼓励他们与同伴们讨论、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和最佳途径,让学生认识到交流的好处、合作的可贵。
(3)情境式教学在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向他人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4)由于情境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客观地看待他人与自己,并做出正确评价,从而培养了自我调控的能力。
综合几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教师则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使我们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虽然我们的尝试还不能涵盖高中阶段所有的问题和内容,但我们至少发现了一些教学规律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意识到,新的教学理论对学生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摸索和改进以取得的初步成果,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三篇:高中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设计开题报告作者:黄海泉 徐华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70
我校高中语文组申请的《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经青白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领导小组批准,列为青白江区“十·一五”教育重点课题。根据青白江区研培中心课题领导小组的要求,今天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研究什么?
我们的课题名称是: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一)标题关键词解读:
1、优质课堂教学:是指为了提高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现代教学理念与行为,本课题所讨论的“课堂教学”侧重于教学行为的范畴.所谓”优质”侧重指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上获得的发展及进步.其特点是课堂教学具有深刻性,独到性,广博性,启发性,实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见解深刻,独具慧眼,精益求精;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得主体,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均得以发展和进步。
2、语文优质课堂教学:本课题所强调的“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力求在课堂上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协调发展.3、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以语文课程标准为观照,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效益提升的一切教学行为与策略.本课题着重讨论在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处理的过程中,如何以新课标为基石,确立教学的方向的原则,正确回答课堂文本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以形成区域内课堂文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和规范,促使课堂教学具有操作性强,稳定性和开放性兼具,充满活力的课堂形式。
(二)研究的对象及目的
本课题研究,就是借鉴目前国内外语文教学研究的新成果,依据新课标的新理论、新方法,用科学的精神设计新形式,构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语文学习特点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新形式,让课程心灵化,过程动态化,内容生活化,情景和谐化;把教材用活、把方法激活、把过程盘活、把媒体点活;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演示烘托情境、游戏创造情境、表演展示情境;把课上得充满趣味,饱含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情感因素,以取得优质课堂教学的形成。
二、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源于当前语文教学状况的思考。
张志公先生指出:“多年来,语文教学效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现象,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很低,问题很多,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其间,尽管有不少人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教改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时至今日,语文教学的少、差、费仍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原因在哪里呢? ①教与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老师有了教学大纲,有了教学参与书,但有些老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目标性不强,盲目性较大,教学计划性弱,随意性较大的情况。学生也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转,只知完全听从老师的教授,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没有自主意识。②教法与学法陈旧。这些年来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过,教法陈旧,不知变通,搞“满堂灌”、“题海战”的老师也大有人在,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主导意识;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虽然刻苦认真,由于学习方法不对头,成绩也不理想,再加上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向学生授“渔”,使学生的自读能力非常差,因而学生也不知该怎样去读、去记、去背、去练等等。③教师唱独角戏,一人表演:一块黑板一只笔,一张嘴巴讲到底,即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还是昏昏欲睡,学生学习被动,对语文学得不感兴趣。所以大力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效率是我们面临一个重要任务。
2、源于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后的思考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人生规划能力的重要任务。这种具有鲜明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定位,要求教育必须超越传统的工具化倾向,对当前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些促使我们思考如何重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以形成易操作而又高效能的优质课堂。
3、源于当前教师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研究活动的直接依据。教师要把日常的备课活动提升到教学设计的高度来认识,使备课与研究成为一件事而非两件事,这正是“教学即研究”口号的本意。当前要坚决纠正教师备课中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思”取代“我思”;二是过分依赖已有的教学经验,凭原来的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有的甚至照抄以往的备课笔记。这种行为将直接导致教学的形式化、低效化。
4、源于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的现状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地推行,我们已经感受到它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给高中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然而,由于施教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现行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定位,还是教学过程一些具体细节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高中语文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有些甚至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南辕北辙、格格不入的。课堂上教学理念与行为缺乏有效融合的现象仍较严重,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仍很难让人满意。可以这么说,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探究、梳理并寻求解决的办法,需要对目前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因此,如何融合理念与行为,将理念内化为行为,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以科学的精神,富有时代性的眼光,重构课堂教学设计形式,从而产生富有深刻性、独到性、广博性、启发性的优质课堂,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能,是目前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启动此项研究工作。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力求体现先进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结合,科学性与操作性的融会一体,新颖性与实用性和谐统一,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该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和创造性兼具、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形象,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对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实践意义
本课题与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课题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问题,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中语文教学新形式,加强对外交流,实现我区教育新突破。
2、理论价值 该研究探讨高中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建构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具有实际操作性、指导性,能够很好地转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回答“什么是高中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可以为教学设计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可资借鉴的经验,丰富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3、重要作用
从教师成长上看: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让教师成长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创设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的创新型教师。让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立足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教师则从一般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培养一批优、特、名师。
从学生发展上看:通过课题研究,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方式,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领悟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重难点、创新点
教师的所有课堂教学行为可以理解为是为了提升学习的价值。本课题研究,就是:
1、要促使教师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让教师意识到,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身上;不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对教的配合,而是把学生看作学习的真正主体和教学过程运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授----接受”知识的认识过程,而是主体双方体验生命意义的自在过程。
2、借鉴目前国内外语文教学研究的新成果,依据新课标的新理论、新方法,用科学的精神设计课堂教学,构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语文学习特点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新形式,让课程心灵化,过程动态化,内容生活化,情景和谐化,从而最大限度激发教师课堂教学的热情及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及学习的主动性,以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能.研究的重点: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引下,在充分考虑学情,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教学重构,改变传统的课堂知识本位,即使至上的特点,重视课堂上学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共同实现,以切实提高课堂效能.研究的难点在于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科学,优质的以及如何重构优质教学设计.研究的创新点:从文体特征,课型特征及过程设计三个角度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关注教师的教学风格,充分考虑学情,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怎样来开展这项研究
(一)课题的理论基础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的直接产物,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教学效能核定,否定教学是教师一种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否定教学是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美国教授加里.鲍里奇基于25年的课堂教学研究著成<有效教学方法>,采用谈心式的方法描述一些有效的教学实例,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理于教学实践,为世界范围内教学实践的有效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2.素质教育理论 传统教学以知识和技能立意,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强调教学的传授和灌输特点,忽略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感受和长效发展.素质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倡导教学的策略性和科学性,对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重新作出解释.保留传统教学方式中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部分,屏弃那些死板的,机械的,低效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力求把每天的每一次教育教学行为都调整到最佳效率状态,从而有效地减轻当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与外部环境或情境的”同化”与”顺应”过程,不断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从而建构起关于生活和世界的认知序列的.建构主义理论较好地说明了人类学习过程中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问题,为现在教学理论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心理学,教育学意义上的坚实基础.其中的观点在我们进行教学实际时值得借鉴。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侧重课题的前期论证,根据国内外有关内容,研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资料,综合成文献综述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课题初始阶段,为了搞清高中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识及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要展开全面调查。然后归纳梳理,形成问卷调查表。主要通过对三个年级的学生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有关内容的详实的数据资料,使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为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3、个案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层次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呢个跟踪辅导,包括建立个人档案、具体学习阶段的描述,确立阶段性效果,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等等,以供课堂教学设计及效能研究参考。
4、行动研究法。及时记录在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各种具体问题做出的反映,采取的态度,并针对具体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通过分析确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5、开设实验班的教育实验法。将在起始年级开设1-2个实验班实施研究方案,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测查、研究。研究的途径
1、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国内外一部分教育教学及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学习新课标有关文件及其他细料;观摩研究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
2、教师分专题进行研究。以文体特征研究为主线,兼顾课型特征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研究。
3、教师之间进行相关研究的理论探讨,帮助教师近一步增强本专题的相关理论的知识。
4、教师就本专题研究设计3——5堂公开课,其他教师听课,评课。经过讨论——再设计——再上课——再设计的环节后,发挥北大附中的资源优势,请国内语文教育专家进行指导,最终形成一系列课件及教案。
5、建立学生评议档案。
(三)研究的阶段
本课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5月——2007年12月是调查分析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是:通过调查,摸清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识情况及学生学习的渴求方向,进行归纳分类,建立个案集及学情调查档案,写出调查分析报告。第二阶段:2008年1月——2009年5月是分析研究阶段。分析研究阶段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各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确定研究对象,制定出研究反感和具体研究步骤,所要达到的效果。
第三阶段:2009年6月——2010年5月是归纳总结阶段。归纳总结阶段是收尾阶段,各子课题要拿出研究成果和研究报告;课题组也要在汇总的基础上,经过筛选推敲,提炼出具有规律性、指导性的经验。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的组织、管理
1、本课题管理采用总课题组负责,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以子课题研究具体参与的方式展开。总课题组负责课题的设计规划、申报、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我们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在总课题组制定的目标框架中展开实验性研究。同时我们这个子课题以研究内容为核心,单独申报新的区级教研课题。希望与总课题以及各子课题组之间实行资源、智力和成果共享机制。
2、领导小组
3、研究小组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及分工 依据教学实际及教材体例分工如下:
1.文言文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策略----论文
曹征
何庆华
曾良泉
2.诗歌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策略----论文
赖红英
张中晓
3.散文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策略----论文
黄海泉
王华英 5.小说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策略----论文
张中晓
赖红英
6.戏剧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策略----论文
黄海泉
7.习题课的设计及课堂实施策略----论文
马军礼 8.作文课的设计及课堂实施策略-----论文
东明.课题研究的教案集
10.课题研究的课件及课堂实录等影像资料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方案、工作报告、研究报告、优秀教案集、优秀论文集
2.优秀课件光盘 3.优质课课堂实录光盘
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
黄海泉
徐华(执笔)
陈尚斌
孙 黄海泉
徐华 黄海泉
赖红英
2007年10月22日
第四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探究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探究
巢湖市槐林中学蔡孝林
摘要: 对话式教学是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三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出路,已成为语文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以自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成功的对话设计案例为依据作点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理论上的梳理,借此表达自己对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对话式教学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 对话心得连贯精巧发散探究趣味包容
1997年第11期《北京文学》发表了一组文章,对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由此引发了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在这次大讨论中,传统语文教育中教育思想落后、教学方法僵硬等弊端得以充分暴露。学者们认为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运用新的理论,通过新的方式来解决。他们一致指出对话式教学是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三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出路。现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显然,语文课堂要“对话”的教学方法已成为语文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新教学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如何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对话呢?一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对话一定要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它是由语文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合作的教学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不能单方面的满堂灌,但好像也不能一味放任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自由地讨论,然后教师自己总结一下即可。也许这样的方法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行得通,而对农村的学生常常是等于没有上课,变成语文自习课了。因此,我觉得(农村)语文课堂上教师(更)应该注重课堂引导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课堂引导,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语文教师的各种课堂对话设计来实现的。好的课堂对话设计能够起到诱导学生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语文兴趣、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作用,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育家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
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语文课堂的对话发挥积极作用,使对话真正触到学生们的心坎上就很值得研究了。本文就自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几个案例作点理论上的梳理,以期求教于方家。
第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问题要具连贯性,能帮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有由易到难、环环相扣之感,那么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就高了。也许课堂起初学生回答问题感觉特别简单,但当一个简单问题引起他们简单思考回答完后,紧接着一个新问题自然而然又来了,一点也不感到突兀时,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恐怖心理就没有了,而回答问题的兴致也就有了,语文课堂教学对话也就精彩了。比如我在教学《囚绿记》一文时就设计了这样一系列既简单又紧密相连的问题,上了一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
1、作者陆蠡在自己文章中记了一件什么事?(囚绿)
2、“囚绿”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样的行为?(把窗外的常春藤枝叶硬拉进窗内,占为己有欣赏)
3、同学们能从情感的角度为作者这样的古怪行为作解释吗?(至爱)
4、你是从文中哪些描写内容感受到作者的这份至爱之情的?(选房间、类比句、直接描写)
5、作者用类比句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很有艺术表现力,你能模仿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吗?说几句。
6、文本中的“绿”是一根常春藤,作者喜欢它,只是把它当作常春藤来欣赏吗?(不是)
7、那么常春藤的“绿”在作者心里有哪些丰富的意蕴呢?找书中句子。
8、这样的写法是什么样的语言表现艺术?(象征)
9、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作者对囚的“绿”的感悟是有一个逐步深入了解的过程?(先呼“绿友”,再称“囚人”)
10、呼“绿友”是把常春藤的“绿”看成一个什么样的朋友?(能给自己带来希望、慰安、快乐、爱、幸福、生命力量的朋友)
11、再称“囚人”是把常春藤的“绿”看成一个什么样的对象了?(有赞美北方抗日人民之意,更是借之表达自己的人格追求,是托物言志)
12、同学们能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志吗?试一试。
这一课我一共设计了12个对话问题,它们的最大特点就是衔接紧密、由易到难,能回答上一问题就能回答下一问题,因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第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问题应当精巧,才能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我们知道高中阶段长期高强度的学习易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疲倦、厌烦的情绪,尤其易对语文学习感到厌烦,缺乏学习兴趣。这时如果语文课堂所设计的对话平板而枯燥,那就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不能全怪学生的。此时语文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就很重要了。如何引导学生能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对语文保有学习的热情,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对话设计上对症下药。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设计出新颖、特别、精巧的对话让学生对文本学习产生好奇之心,它就是对症下药。俗话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能让学生随着教学对话对文本产生好奇之心,就能增强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敏感性,提高他们学习文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语文思维,从而诱导他们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进入到文本对话学习中来。例如我在教学《伶官传序》一文时到了鉴赏阶段,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翻阅史料得知晋王李克用“临终托矢”是在公元908年,儿子庄宗李存勖继承父业后公元923年称帝建国后唐,用了16年;过了3年,公元926年身死国灭。同学们听了有什么样的感触?你能从课文中找到更为详细的事实依据吗?或者能从道理上做阐释吗?一时间学生们都抢着回答我的提问,后来我提醒学生们诵读课文后思考再作详细回答,所有学生都按照我的引导去积极阅读课文,那堂课真的是对话热烈,对课文的理解也特别到位。在学生们的脸上真的是全看到对文本学习的兴趣。
第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发散性和探究性。高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发展极具可塑性,此时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而语文课堂上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与语文课堂探索文本时设计的对话有密切联系。具有较强发散性和探究性的对话设计是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思维及时转向,不受定势影响而产生独特见解,提出新颖解析,提出新的观点,从而能标新立异的催发剂。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每堂课在学生理解掌握了课文的一般知识后,都能提出这样一些发散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
力,那么我们就能在每节语文课堂上创造一个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们能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鸿门宴》一文时就提了这样一个极具发散性和探究性的问题:
今天,我们都知道成语“鸿门宴”是指充满陷阱和杀机的宴席(赴会)。但在直接研读文本《鸿门宴》后却无这样的感觉,我想说的是文本《鸿门宴》没有杀机!同学们能不能研读文本,看看老师的观点是否有道理。
记得当时这一问,一下子调动了学生们阅读文本的积极性,他们显出极为兴奋地样子,仿佛能让人触摸到他们思维发散与探究时的血流涌动。后来我们整堂课都在热烈地讨论着。我们说项羽叫刘邦来鸿门赴宴只是为了道歉,而刘邦道歉了;我们说项羽叫刘邦来,只是为了要个尊他为王的面子,而刘邦喊他将军了;我们说项羽看到范增示意却不动手,是因为他觉得刘邦是有功之人杀他不道德,他绝不做不道德的事;我们说项羽不杀樊哙是英雄相惜,不拘小节;我们说项羽不乘机追杀刘邦是小瞧他的,随时可剿灭。总之,真的可从项羽的性格出发阐释“文本‘鸿门宴’没有杀机这个观点”。由此可见,带有发散性和探究性的对话设计是多么重要。
第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问题要具趣味性,因为趣味性的对话能寓教于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维,并使其学有所获。例如我在教学《兰亭集序》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对话情景:事先给每位学生准备好《兰亭诗集》中的诗,有的是内容相关的其他诗词,也有学生自己准备好的喜欢的诗词;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古曲,兰亭山水景色,营造气氛;学生们感觉自己在曲水边;我们模仿曲水流觞来吟诗,轮流上黑板来默记书写《兰亭集序》片段。这堂课当时的情景我相信会令许多学生终生难忘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真理!
第五、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设计的问题要具宽容性,不能是假对话。语文课堂上对话绝没有标准答案,唯一思路。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或不完整是非常常见的。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说不对,更不能全盘否定甚至加以讽刺,而应当要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少批评。要给予学生积极地回应,保护学生的对话积极性。语文教师要有宽容心,但也绝不能玩假对话。教师可以用启发的手段来提醒学生,比如: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再仔细想一想等等,让学
生能继续思考,获得正确答案。对于有创见性的答案,尤其要给予鼓励,切不能照本宣科,因不符合标准答案就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创新,是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一个会思维创新的学生才是真正有思想的学子,这是学生身上最宝贵的事物。
以上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设计的思考,是我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粗浅得很,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摸索的地方。我将加倍努力,继续学习,深入探究,心系语文,追求更高。
参考文献:《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主编:倪文锦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北京文学》1997年第11期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设计合适的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要脱离实际
1.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而定。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掌握的,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因此设计的问题要依据学生的基本学情而定。对于我们职教中心的学生来说,学生的素质普遍不是太高,所以,设计的问题不要太难,当然也不能太容易,要难度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太简单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根本不屑于回答,自然没有回答的热情;太难的问题,学生不知从何下手,自然也就无法回答。还有,学生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也有不同的反应。如对于文言文,学生的理解度比较低,问题的设置就要相对简单一些;对于故事、寓言等文章,学生的接受度较高,问题就可以相对深刻一些;对于诗歌、散文等,教师就可以情感为突破口,多提情感性的问题。
2.设计问题要具有层次性,不能搞“一刀切”。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也要有不同的评定标准,不能搞“一刀切”,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不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如对待优等生,问题要有发散性,以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对待中等生,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努力一下,就能解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待学困生,问题设计的要比较简单,让学生能够顺利、正确地作答,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设计要有高度,也要选好角度
首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高度,即要总览文章,居高临下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比如,学习《雨霖铃》这首词时,教师可精心设计以下问题:作者在写离别前、离别时、想象离别后的时候,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一个总览式的问题,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可对整首词有整体的感知,并能从中悟出作者感情的转变:离别前,作者表达的是恋恋不舍却不得不分开的愁绪,用的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离别时,表达了两个人之间相爱太深,从而离别太苦、太难的情感,采用的是神态描写的手法;离别后的情境是作者想象的,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孤寂、清冷之情,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其次,问题的设计要选好角度,不能盲目乱问。掌握好问题的角度,就是找到了文章的突破口,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比如,学习《苏武传》一文时,怎样总结苏武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呢?教师就可以从文章中的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上提出问题:苏武面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怎样的?苏武面对这些有何反应?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得在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能保证;社会环境也很残酷,周围的人或冷酷无情,或阴险狡诈,或贪生怕死,或卖国求荣。但是苏武始终不改其志。这样的问题既让学生掌握了文章的重点,也让学生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
三、问题设计要注意时机,有的放矢
提问要注意时机,不能满堂都是问题,从头提到尾,这样就发挥不了问题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在合适的时候提出合适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1.在课文关键处设问。在一篇文章中,总有一些词句能够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抓住关键点。比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可提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字分别写出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这首词的整个内涵、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词的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等问题也就都明白了。所以在课文关键处设问,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在起承转合处设问。在文章的起承转合处设问,就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感受文章的内涵。比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著名的词时,教师可以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进行设问:这一句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就会积极思考:上片写了什么内容,下片要表达什么感情?这句放到这里,为什么?最后得出了这句的作用是过渡,由上片状景过渡到下片述人,为下文具体写周瑜作渲染铺垫。
四、问题设计要简洁、明了、具体
问题的设计必须要简洁、明了并且具体,也就是“小切口”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怎么回答,从哪些方面入手。切忌问题过大、抽象、含糊、笼统,让学生不知所措,根本找不到回答的点。比如,学习《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如果教师问学生:作者在地坛是怎样感悟生命的?鉴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很难回答的,因为问题涉及范围太大了,学生根本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进行回答。所以,教师要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形成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小问题,让学生在这些小问题中思维得到层层递进,得到升华、提高,在循序渐进、一环扣着一环的问题中,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