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题库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 教案初中人教版

时间:2019-05-12 23:0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选题库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 教案初中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选题库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 教案初中人教版》。

第一篇:精选题库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 教案初中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朗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品位文中山水描写的意境。

3、简单了解六朝文人书信中写景的作用。

4、感知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学习他豁达的处世观。

5、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文言文重在朗读,在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品位山水意境。

难点:文章中表现出的对朋友的劝导,在文末不易发觉,需老师指点。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

1、过程:先引起学生兴趣,走入课文,掌握课文,体会思想。

2、方法:演示法、引导法、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富春江图画)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语文学习犹如快乐的旅行,她给我们很多快乐和幸福,也给了我们许多知识和感悟。今天,就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呢?请看大屏幕。

师:这是美丽的富春江,你看江水碧波荡漾,两岸高山危耸,(严于陵钓台、葫芦瀑布、鹳山)心向往之吧!今天,我们就到那里去游山玩水吧!

(二)学习新课

1、了解作者

我给大家找了一个导游,吴均。我们先认识一下他。(板书)吴均,字 _______、________ 人,___________

朝文学家。(指名上来填写)我们跟着他的脚步走进文章《与朱元思书》,去领略山水风光。

2、阅读提示,获取信息

先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预习提示,其他同学请圈出里面提供的信息。(指名回答)[山水小品、内容是描绘大自然、学习时注意要点]

3、给生字正音,能熟练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同学仔细听,圈出易读错的字。指名说出(缥碧、轩邈、千转、鸢飞戾天)

(2)指名学生读,指出应注意的地方:要读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位文中意境;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这样有鲜明层次感,不至于两个不同画面交错。

(3)齐读(效果不错)

4、疏通文意

(1)检查预习

[大屏幕]

天下独绝

若奔

忘反

百叫无绝

轩邈

千转

(指名回答)一词多义

词语活用

通假字

师:这几个有些难度的字就没有难倒大家,那其他的词语就是小菜一碟了。

(2)给几分钟时间,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要照参考书,相信自己。

(3)请三位同学各译一段

师:美吗?美,比画上的还美,有形有色还有声,有静也有动。

5、分析文章

我们选择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去富春江划船,(漂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多自在呀!

(1)请圈出文章中心词(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对,后面内容就是围绕这“山的奇”和“水的异”来写的。

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引起下文?、总领全文√)

(2)接下来的内容就交给同学们,自己去体会这山水之妙吧!

(1、2)组为“奇山派”(3、4)组为“异水派”

先给你们自由活动时间,爬山的爬山,游水的去游水。等会集合时一定要告诉我你的体会。(讨论得挺热烈嘛!集合)

“异水”

急猛

(钓鱼、冲浪)

“奇山”

声色

(迷路、交响乐)

(3)真是玩得乐不思蜀了,别说你们这全贪玩的孩子,就是那些治理朝政的掌权者和追名逐利的官员们,到此一游也会忘记烦恼,甘愿抛却那至高的权位与自然融为一体。

(4)解题,补充相关资料

师:从山水中回来吧!我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题目不是“富春江美景”而是“与朱元思书”呢?(指名解题)——写给朱元思的信。

师:那为什么没有信的格式,而全是景物描写呢?(生回答不上来)

师:六朝文人写信是有个特点,要在信中写一段景物,本文就是信的节选。

(放映大屏幕)景物作用:

一、用典型的景物打动对方。如:„„„„„。

二、借景抒情,如„„„„„。

师:朱元思是作者的好朋友,现在在朝廷为官。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作者还怕朋友在官位上,和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便委婉地劝朋友退官隐居,融入山水之中。本文没有信的格式,我们也不把它当信来学习。里面描写的山水太美了,这就是一篇优美的山水经典之作。

(5)齐读文章

(三)结束、归纳

今天的旅行一定收获不少吧!既饱览了独绝的奇山异水,有了解了六朝文人写信的特点,还认识了一位关心朋友、而有心胸豁达的吴均。明天我们将去拜访一位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想踏上新的旅途吗?那回去后请查找有关五柳先生的资料吧!

七、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人,奇山

声色

独绝

异水

急猛

朝文学家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情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作为本单元第一篇选文,可见其在本单元及本册的地位。

《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着重写了“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课后练习安排。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看注释后积累课下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缥、湍、轩、邈、柯、泠、嘤、鸢、窥。

2、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3、诵读课文后,谈谈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养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情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4、探究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后,做口语复述练习。

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读懂读熟文言文。

教学难点是:把握课文的主旨。谈谈文中流露出的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及追求自由的情怀。

二、说学情

我任教的对象是乡镇中学的学生,学生缺少学习热情,尤其是对语文科,而对于难读难理解的文言文更是提不起兴趣。同时,班级学生语文素养参差不齐。

三、说教法

本文教学我采用诵读法、质疑法、辩论法、复述法及练习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才能有所创新。对字词的疏通,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四、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法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走进范仲淹的生活,理解作者的豪情壮志和社会责任感。

五、说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以疏通文字,感知教材为主。第二课时以讨论理解,拓展训练为主。教学过程分六步完成。

第一步:温故知新,激趣导入

古人描写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烟海。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三峡》吗?(展示三峡风景挂图,播放《高山流水》曲。)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峡中四时景色的变化,充满了诗意,成为古今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类似的文章《与朱元思书》。

因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设计的导语既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激发了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第二步: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主要掌握:缥、湍、轩、邈、柯、泠、嘤、鸢、窥。

我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理解、认记。让学生大声读一读、动手写一写。这是读顺、读懂、读熟文言文的必然步骤,尤其是我们乡镇中学的大多数学生。

第三步: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注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鲜明,速度稍缓。

2、疏通文意

A、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

B、对搞不懂的问题,通过师生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

C、课堂交流,翻译全文,教师点拨。

D、继续朗读课文,以至成诵。

这一步是完成学习重点,我始终贯穿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学为主,实现和谐的生生、师生互动。

第四步:理解内容,欣赏课文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疏通了文意,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接着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探究。首先让学生背诵课文,然后抛出问题:同学们喜欢这篇小品文吗?能说出你的理由吗?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说出自己的感悟。我适当引导学生从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等方面去理解课文,去欣赏课文的美。

我设计下面问题加以引导:

1、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文章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写景顺序和详略上有何特点?

2、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

3、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五步:探究描写,口语复述

抛出问题:同学们,假如我们是富春江漂流公司的导游,我们应该怎样向游客介绍“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山水风物呢?提示:

1、抓住景物的特点,突出 “奇山异水”。

2、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

3、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鲜明,富于生机。

4、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分,轻重有度。

5、展开联想和想象。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内化课文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学会复述,是学会写作的一个中间环节。

第六步: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我首先让学生集体背诵《三峡》,熟悉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鼓励学生放开谈,随意谈。

这一环节,学生能指出多少就指出多少,不必强求。我略加点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六、说板书

与朱元思书

我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认认真真地读,深深入入地想(讨论),扎扎实实地练的阅读教学规律。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读、想(讨论)、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说课稿2

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大纲中有文言文背诵推荐篇目20篇。《与朱元思书》即是其中的一篇。它是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单元提示中要求“熟读并背诵课文,读出一点语气来”。《与朱元思书》是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的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选文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描绘了祖国南方秀丽江山的奇异景象,使人读后确有悠然神往之感。同时,文中也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从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骈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根据以上内容和要求,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2、熟读背诵全文;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其中,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为了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的放矢,首先采用“目标导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教和学的活动首先要确定好准确适度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功的愉悦感。因此,在引入课题后,即出示教学目标,在其引导下,分步实施完成。本文是一篇美文,是学生积累的最佳材料,在一课时内力求达到背诵,因此,诵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而诵读能力的训练又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对课文内容理解得透彻,朗读才能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字词句熟悉,朗读时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诵读中熟悉、理解、品味、鉴赏、记忆、积累。多媒体的运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在教学中,课题、作者、教学目标、读文后字音词义的检测都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出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插入了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读文思考、标划,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圈点批注的学习习惯;为了解决重难点,选取了大量的图片并进行了超级链接,使画面具有交互性,完整性,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以帮助学生记忆,这样,运用图片、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从多个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替代或补充传统的教学设备(如黑板)的不足,方便清晰的展示问题、板书或提示内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由学过的写景文引起学生的回忆,导入新课。明确指出本文又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作者以其清新的文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令人神醉的画面,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学习的期待。

第二步,初读感知课文。本文是一篇自读篇目,文下的注释比较详细,因此没有必要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先让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结合文下的字、词、句释义理解课文,读后对重点字音和词义进行检测,因为有了检测,学生的自读也有了着落。

第三步,诵读课文。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试读,在肯定学生收获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并进行范读,明确读此类写景抒情的文章语调一定要舒缓,注意每一小节间的.停顿,在每种景物出现后留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学生再读课文并结合屏幕提示的问题思考、标划。

第四步,讨论交流问题答案,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相关内容,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水到渠成的得到了解决,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也随着清晰地展示了出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把握。这为学生背诵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步,结合一幅幅优美的图片,分散难点,引导学生分步记忆文章内容,如,在引导背诵第一节时,选择了一幅山水画面,一艘小船在水中游来游去,学生结合画面,想象作者坐着小船饱览“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同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分散的景物融合成一幅完整的画卷。然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为学生描绘这一幅幅画卷,学生对文中的语句相应地进行朗读、记忆。

第六步,结合图片的综合展示,以图引文,引导学生进行齐背,达成目标。

第七步,在悦耳的音乐声中,为学生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帮助他们达到从感受美到创造美的完美境界,以达到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的思想教育目标。

本课时的设计,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读、讨论、交流,多媒体的辅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但因水平有限,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20xx年6月6日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属山水小品,文章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本文是一篇美文,课文中有大量的美资源,如语言美、结构美、景点美和情感美。《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选文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使人读后有悠然神往之感。从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骈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是不可多得的一篇优秀骈文。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文言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在课前对学生所作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主要原因是文言文语言过于拗口,不同于现代文来得平白。根据以上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定位在吟诵上,力图让学生通过读中品、读中思、读中悟,让学生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规范和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也是自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过渡实践,力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一定方法,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生活中运用语文。因此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主要安排吟诵课文、品析美文加上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课文的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设计

本文属山水小品,类似于上学期学过的郦道元的《三峡》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因此,我由陶弘景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导入,诱发学生对过去所学的写山水的诗句回忆,激发学生阅读课文、走进富春江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吟诵课文,赏美丽风光

在学生兴趣被激发之后,适时地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在此环节中,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听课文范读的形式,并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辨文言文的句读和重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放声自读,体验朗读的乐趣,然后再一次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同学个别朗读------在经过多次的接触文本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感知课文,为后面的语言品味垫定扎实的基础。当然,作为一篇文言文,对个别词句的疏通理解还是有必要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此环节主要由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解决。

(三)品读课文,析美文美点

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对美的资源进行感悟和再创造,我在此环节中,安排前后一桌的同学合作探究品味赏析文章,用“《与朱元思书》真美,美在――”句式,说说对课文美点的发现。同时有提示:从描写角度、修辞方法、词语运用、表现手法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体会写法。

通过课文美点寻踪,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让学生领略到了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作者为了把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描绘得生动形象,在遣词用语方面、修辞方法等方面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同时,再次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美之所在,并从中学到一定的品析美文的方法,进而完成课文导语中“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模山范水的”要求。

(四)练笔训练

语文学习重在学以致用上,《与朱元思书》全文四字句有28个,能分明地表现出动人心弦的语音之美,“旋律”之美,以及由它们所形成的舒缓平稳之美,美在音韵和谐。仿吴均体,写一段文字记录自己所见的景色或者经历的趣事,在我看来是必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利用以往同等水平学生成功的小小练笔,更为我们现在的学生找到榜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21与朱元思书

吴均

异水――清、急

景{}天下独绝

奇山――高峻、树密、景美

情向往大自然鄙弃功名

在我看来,板书设计涵盖课文主要内容、写法等,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我的课堂教学注重教以学生学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在真正上课的过程中,有很多环节不尽如人意,说说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认真处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上好语文课,对我今后来说都是必须加以重视的,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赐教!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说课稿4

一、课程目的1、教材的地位作用

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纪下册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书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意,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吴均写的一篇书信,作者描绘了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壮丽的景致,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事退隐的高洁志趣。

2、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过程方法目标: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深入领会关键词语。

情感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寄情奇山异水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3、重点难点

积累许文言词语,欣赏文中之景。细心品味感悟文中之情。理解文中之情。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科学合理的教法能够使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的统一,基于此,我将采用的教法是朗读法,点拨法,情景教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 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力求让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

学法,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实处,我采取的学法是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我的教学目标,解决重点难点,课堂教学我将采取以下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借助多媒体显示富阳江沿岸美丽的风景,让学生形成对富阳江美丽风光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首先请学生借助4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积累文言词语,发挥语文工具性的作用。其次学生自读并翻译课文,然后请同学朗读翻译课文,教师予以指导纠正。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3、合作探究,精读品味。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4、拓展延伸。三峡也同为写景的文章,将三峡和与朱元思书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写景文章的写作方法

5、课后作业。翻译成现代汉语介绍富阳江的风景。

四、板书设计。略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 》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观景赏物,揽胜探美 3.品味语言写法、评说成败得失 【学习难点】

翻译“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理解作者于写景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学习方法】

朗读与赏析法;联想与想象法;合作探究法;讲读法;诵读法 【学习课时】 1课时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说起古文就不能不提写山水的文章。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大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和优美的佳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或古文片断?

参考: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欣赏南朝梁代骈文家吴均所写美文,他以其独特的视角、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凝练精湛的笔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雄奇秀丽的画卷。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投影:

1.自由朗读,互相订正生字读音;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内质疑释疑。

2.先体会文章情感和内容特点,确定并标注语段内不同句子的情感语调、节奏停顿、语速快慢,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组合,自选方式(如一人演读,男女生两人分读,三人接读,四人齐读)。过会儿开展小组比赛。展示:

1.齐读生字词。

2.提出不能理解的字词;质疑释疑。3.朗读展示比赛;并引导评价。

“三分文章七分读”;通过朗读展示我们理解的程度。教师示范朗读第一节;然后出示朗读这一节的说明: 投影: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语调高昂,一字一顿。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语调舒缓,欣喜的情感;“荡”“东”“西”适当拖音。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一句语速较快,第二句速度放慢,“水”字拖音,最后一句中的“独”“绝”读得简短铿锵有力。

本小节总体语调变化过程:高昂——舒缓——铿锵有力 学生朗读其他小节,教师点评读得是否到位,并加以指导: 第二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前两句语调较高,后两句语调轻,语速缓,读出赞叹情感。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语调突然高昂,“箭”“奔”重读。第三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前两句语调平顺,语速中等;第三句语调升高,语速加快,第四句语速减慢,其中“上”字要拖音,“互相”“轩”“邈”三者后要有拖音;第五句与第三句同;第六句“千百”语速减缓,拖音,“成峰”一字一顿,铿锵有力。这六句朗读变化过程:语调由低到高,语速由慢到快。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前五句语速较快,一气呵成;“猿则百叫无绝”一句“猿”突然有较长的停顿,其后五字一字一顿,语速缓慢。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三两句语速较快,二四两句语速变缓,且一字一顿。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一三两句语速较快,二四两句语速缓慢,特别是最后一句,语调越来越低,“见日”两字一字一顿。

关于演读,教师示范一句: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竖起大拇指,做赞叹状

三、观景赏物,揽胜探美

前面通过朗读感受了富春江景致的非凡魅力,现在我们游览一下富春江,仔细观览有哪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景物,它们都有什么特征,这里的“水”“异”在哪里,“山”“奇”哪里呢? 2.课文描写的景物主要是 “奇”山和“异”水。其中“水”异在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其中“山”奇在山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是写出了高峻峭拔。

奇在山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声音奇妙,如动听的乐曲。

奇在山色——“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木葱茏茂密,隐天蔽日。

生成板书: 异水------水清 水深 水急

奇山------山形 山声 山色

设计扇形板书,最后将“山”“水”去掉,以突出水之“异”山之“奇”)

四、品味语言写法、评说成败得失——出乎其外

富春江的景色丰富多彩,令人美不胜收,描写富春江迷人景致的诗文词赋可谓汗牛充栋,而为什么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只用了短短144个字,就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富春江的奇异景色,成为模山范水的经典之作呢?它的构思独特在哪里?它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他深厚的语言功底究竟又表现在哪里? 投影: 座谈、采访活动

两人一组,一为吴均,一为吴均时代的儒生。

做吴均:就你们对本文思路、写作手法、语言运用(包括锤炼词语修辞运用)等方面的认识用一种吴均向儒生谈创作体会或二人采访对话的方式交流看法。

做儒生:就本文的文体、思想倾向、内容表现、行文构思等方面向吴均“吹毛求疵”。学生准备。

展示(不必求全,根据学生回答点到为止): 吴均创作谈:

⑴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⑵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条理清楚。

⑶详略处理适宜,动静结合摇曳多姿。

⑷善于多角度写景,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激发人们的感受。⑸描写、记叙、抒情和结尾的议论浑然一体。

⑹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读来琅琅上口;用词精当优美。

⑺本文情景交融。在如许美景中自然产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隐逸情怀。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⑼讲究词语的锤炼。儒生“吹毛求疵” : 1.思想倾向探究:

请问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写人、抒情还是写景?(是写景,反衬景物之魅力;也是抒情,抒发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情怀)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这几句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仁人志士应“济苍生,安社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拯民于火,“兼济天下”,退隐避世的思想态度是不可取的;或者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下,洁身自好也是迫不得已。)

2.文体探究:书信一般有事说事,怎么写起富春江景色来了?目的是什么?(活用书信文体,描写景物,借以委婉表达思想意旨,意趣盎然。)

3.语意思辨: “横柯上蔽”到“有时见日”这一层显得多余——因

为这一节前面两层已分别从视觉、听觉写出“奇山”特点,第三层再从感觉上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为什么还要加上“横柯上蔽„„有时见日”呢?(学生可就此展开思考辩论)如果学生理解出现困难,教师可出示(或说出)作者生平及相关背景。投影:吴均生活在政治黑暗的南北朝时期。他出身寒微,好学而有俊才,一生仕途很不得志。梁武帝时,因私撰《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遭到了焚书免官的惩处。他深感官场生活的黑暗和痛苦,寄情山水,希望从山光水色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安宁。

五、课文小结

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手捧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静观万物之妙,谛听天籁之音,一种物我偕忘的超然之心油然而生。最后,让我们在全文的朗读/试背中结束对富春江美景的探寻!

第四篇:第五单元-与朱元思书-精品课件

第 五 单 元 本单元所选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价格的追求。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单元导航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马说 韩愈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赤壁 杜牧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作者简介 朗读欣赏 文意赏析 扩展练习《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疏通文句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疏通文句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绿树凭借(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长得最远,高山直指云天,形成无数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和谐动听。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粗壮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可以看到阳光。疏通文句 比较句式 急湍甚箭: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活用 猛浪若奔 ――奔,飞奔的快马;作名词。互相轩邈 ――轩,往高处伸展,邈,往远处伸展;作动词。通假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窥谷忘反 ――反,通“返”,回来。概括大意 文章的总起,概述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景色的总体特点:奇山异水。这部分以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水猛都突出了“异”的特点。这部分以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详写“奇山”:高山,树寒,声韵;自明本志:抒发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扬弃之情,含蓄流露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艺术特色 别具一格的构思: 以书言志; 寓情于景; 总引分述。浑然一体的结构: 形声兼备; 虚实相间; 动静互见; 骈散相间。图说富春江

一 图说富春江

二 五柳先生传――(晋)陶渊明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作者简介 疏通文句 文意赏析 语言特色 课外扩展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态度; 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作 者 简 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疏 通 文 句 因以为号焉 每有会意 亲旧知其如此 造饮辄尽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晏如也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疏 通 文 句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 疏 通 文 句 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句话看,他应该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文 意 赏 析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 五柳先生“好读书”,但为什么“不求甚解”? √ “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文 意 赏 析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 种求知的满足,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文 意 赏 析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语 言 特 色 本文在语言上最大的特色是多用否定句,“不”字为一篇眼目。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课 外 扩 展 陶渊明集 马 说 ――(唐)韩 愈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作者简介 疏通文句 文意赏析 课外扩展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 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作 者 简 介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疏 通 文 句 一词多义 通假 活用 其他 参考译文 疏 通 文 句(一词多义)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 食马者„„而食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 其道„„其材„„其意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疏 通 文 句(通假)食马者„„而食也„„食之„„ ――食:通“饲”,sì,喂。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xiàn,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yé,相当于“吗”。疏 通 文 句(活用)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策,用鞭子打,动词。策,鞭子,名词。疏 通 文 句(其他)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一食或尽粟一石 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安求其能千里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疏 通 文 句(参考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疏 通 文 句(参考译文)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文 意 赏 析 内容与结构概要 》》 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文 意 赏 析 千里马不遇伯乐 ――贤才难遇明主 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 ――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际遇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千里马埋没的原因 课 外 扩 展 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韩愈作品选读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 濂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作者简介 疏通文句 文意赏析 课外扩展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学习宋濂勤勉学习,不怕吃苦的品格; 抓住本文的对比手法,领会文章内容,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背诵文章,积累文言词语。作 者 简 介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宋濂早年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生平著作甚丰,曾主修《元史

第五篇: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梁)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体会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感悟作者的人生志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体会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人生志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种文字婉转清丽、整齐流畅;有一种意境清新疏淡、空灵澄澈;有一种心境宁静淡泊、旷达脱俗。有一篇美文就是这种文字、这份意境、为般心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板书:与朱元思书。

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二、欣赏语言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特点。

(这是一封独特的信,是用一种特定的文体:骈文,写成的,骈文是非常注重语言形式的,请大家自读课文,看看本文的语言形式有哪些特点)板书:语言

2、都读好了,就来说说看有哪些特点。

小结:以四六句为主;以双句为主;多用对偶句;

采用这样的形式,看起来会有什么感觉呢? 读起来会有什么感觉呢?

有一种音乐的美,朗朗上口,音韵和谐、婉转流畅

3、齐读课文,(我相信咱班的同学一定会读得声音宏亮、精神饱满)

三、读懂文意。

这封信的形式很美,内容更美,写了什么内容呢?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文意。

1、翻译相关句子。

很多句子,书下注释里都有完整的翻译,我把注释里没有整句翻译的句子整理在幻灯片上,请大家借助相关注释,互相合作,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马上我们要进行一场竞赛。

学生自由翻译。

好了,现在我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这边是“奇山”组,这边是“异水”组,“奇山”组的同学先选一句你们认为难翻译的句子让“异水”组的同学翻译,然后交换,我们比哪个组应答的同学多,正确率高。现在开始“我问你答”

2、学生自己独立翻译全文。

3、完成文言知识积累卡。

学习文言文有一个重要的习惯、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注重积累,一般我们要对哪些文言知识进行积累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体会意境

在这封信里,吴均在写什么呢?对,在写景。写了什么景呢

1、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天下独一无二的奇山异水是什么样儿的呢?

2、仿照示例,进行写法指导。

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个穿越时空,穿越千年,做一回吴均,向我们的好友朱元思介绍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

怎么描绘呢?请大家先看老师根据“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话对朱元思进行的描绘。

我呢,先概括出这句话表现出的水的特点。这句话表现出水的什么特点呢?(水清)你们怎么知道水清的?写的是游鱼和细石,和水有什么关系? 板书:写景方法:直接间接结合、夸张

再进行想像描绘。哪些内容是想像的?

3、明确各组任务。

现在就来仿照我的例子,给好友描绘吧!我给各个组安排了不同的任务。第一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二组: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第三组:泉水激石,泠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在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一句写的是山中的什么呢? 第四组: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一句又写的是山中的什么呢?

现在就请大家仿照我的示例,用这样的句式先概括出山或水的特点,然后再尽情想像,具体描绘。

3、学生仿照示例进行描绘。

4、学生交流,概括出景物的特点,点出写景的方法,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处:水异就异在清、急,对比,现在就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读描写水的文字,读出水之清、水之急。

水清应读得稍慢,轻柔;水急应读得稍快,激昂,女生读水清的句子,男生读水急的句子。

第二处:哪些词我们要重读。竞上:争着向上,互相轩邈:比谁耸得更高,伸展得更远。

这些词,已经让静态的山充满了什么美?动态美,让我们想到另外两句词: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第三处:朱元思:山中会听到这些天籁之音,说明山中怎么样呢?对很幽静,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呢?以动衬静

怎么读呢:要读得轻快些 第四处:学生交流

作为结尾,我们应读得怎么样呢?

在大家刚才的描绘朗读中,我们仿佛渐渐沉浸到一种水墨画的意境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板书:空灵淡雅。

五、感悟志趣

面对如此美景,吴均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从文中哪些话可以看出? 还有哪些古人也有这样的志趣呢?

六、小结全文。

同学们,吴均短短144个字,用和谐灵动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份空灵淡雅的意境,表达出淡泊名利,融入自然的人生志趣,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次体会这篇山水小品之美!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吴均写了这么美的一封信给朱元思,朱元思的回信又会写些什么呢?

假如朱元思就是咱们台东人,我相信他的回信肯定会介绍咱东台的美景。就请大家以朱元思的口吻给吴均介绍咱们东台的一处或几处景点(西溪古塔,永丰生态园、黄海森林公园、滩涂风光、安丰古镇、董永故居„„)写一封《与吴均书》,用上本文的写景方法。附:

板书:

朱元思书

写景方法:

吴均

动静结合

欣赏语言:和谐灵动

巧用修辞

体会意境:空灵淡雅

化静为动 感悟志趣:淡泊脱俗

以动衬静

下载精选题库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 教案初中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选题库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 教案初中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及背景。 2、准确熟练的朗读课文,了解短文的大意。 3、加强学生自主的解释、翻译文言字词的能力。 教材分析 《与......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1、准确、熟练朗读全文,基本达到熟读成诵。2、借助页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3、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等,获得美的享受。二......

    《与朱元思书》教案

    21.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疏通文意并熟练地背......

    与朱元思书教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

    与朱元思书教案

    22、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 吴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大意。2、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

    与朱元思书教案

    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文言知识,准确掌握本文的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子。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3、学习抓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