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教案

时间:2019-05-12 23:4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律常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律常识教案》。

第一篇:法律常识教案

法 律 常 识

课程名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法

二、依法治国

三、做守法公民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法律的重要意义,掌握法律的主要内容,端正对本课学习的思想认识。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法律的概念;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法治社会的基本形态;违法与守法的行为界限。教学难点:

1、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做个守法公民?

2、什么是法律?

3、法律与道德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4、如何理解法律的社会作用? 课时:9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

第一节 什么是法

一、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治理国家的工具。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2、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不同,它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国家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事实说明,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同时,也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纠纷,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基于各种原因产生地矛盾,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这种普遍约束力主要体现在: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国绝不允许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阶层存在。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

二、法律与党的政策 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这是法的本质特征。党的政策一旦成为了国家意志性的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享有超越其规定的权利。

三、法律与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从人们社会生活习惯中形成并依靠人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标准。在社会的秩序系统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最为密切,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年个补充。法律与道德规范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2、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四、法律的社会作用

1、法律对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

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政治秩序实际上是公共权力的配置 结构体制和运行方式问题。

2、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应当是法治经济,依赖法律规范调整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竞争条件下的经济秩序。

3、法律对社会文明的作用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法制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又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保障。

4、法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的生活,就业等的基本保障。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要维护基本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保护人类生存。因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就成为法律规范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依法治国

一、法治与依法治国

法治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是以民主为基础的运用法律来进行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手段方式和结果的总称。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

1、加强立法工作,形成完备统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坚持依法行政,构建服务型的责任政府

3、健全司法制度,维护司法公正

4、加强法制宣传,形成全社会的守法风尚

第三节 做守法公民

一、守法与违法

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指引与规范,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加以体现。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行为的条件和范围,规定哪些行为可以做能够做;义务性规范通过命令性和禁止性的规定指引人们履行义务的方式,规定哪些行为应当做或必须做,那些行为不得做或禁止做,违反相关的义务性法律规范就构成违法。在我国,违法行为主要有四类:违反宪法的违法行为;民事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

二、遵守社会秩序与公德

道德是法治的社会伦理基石,它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是否正当提供了一种判断标准,在社会公共秩序下,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做什么,有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中处理公众利益关系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资源的行为准则。

三、进行有责任感的行为选择

人们所作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但要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选择恰当合理的行为方式。如果以是否会损害他人以及社会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行为选择标准,那么其行为往往是对个人有益,同时也是正当的;若选择了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承受内心的不安舆论的谴责是,也必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

四、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与习惯 复习题

1、什么是法律?

2、什么是依法治国?

3、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课程名称: 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宪法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宪法

二、我国的基本制度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国家机构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宪法的重要意义,掌握宪法的主要内容,端正对本课学习的思想认识。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宪法的概念,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我国的基本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构。教学难点:

1、什么是宪法?宪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3、什么是平等权,平等权的内涵是什么?

4、什么事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是什么?

5、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由哪些部门组成?

课时:1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什么是宪法

宪法和刑法民法等一样都是国家的法律,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还要从宪法的三个特征说起

1、宪法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宪法规定了国家基本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问题,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体运行提供规范和约束。我们通常将宪法称作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或根本大法。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是由宪法内容的重要性和权威性所决定的。正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和根本法,才必须赋予其最高的法律效力,使其取得大家都能遵循的效力,达到规范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目的。宪法是制定其他普通法律的依据,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其他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该规定就是无效的。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要比普通法律严格

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如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等内容。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1、政治制度

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两方面的内容 国体,亦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体,即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2、政党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指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它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概念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指由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权利和义务。

2、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一)平等权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违法分子逍遥法外。3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外的特权。

(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是选民依法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

(三)政治自由

(四)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指公民的肉体和精神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指公民依据其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

3、公民的基本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第四节 国家机构

1、什么是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建立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国家机构体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

2、中央国家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国务院

(4)中央军事委员会

3、地方制度

我国的行政区基本划分为三级,即省县乡

(1)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政权。(2)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国家的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4、国家标志

(1)国旗 国旗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是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应该为本国人民所尊崇,为国际社会所尊重。

(2)国徽 国徽是由图案形式组成的国家标志。(3)国歌 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4)首都 北京 复习题

1、什么是宪法?宪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3、什么是平等权?

4、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 课程名称: 罪与非罪的楚河汉界——刑法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刑法

二、违法与犯罪

三、刑罚

四、形形色色的犯罪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刑法的内容,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犯罪的概念、特征;刑法的种类;常见的犯罪及刑罚。教学难点:刑罚的具体运用。课时:12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什么是刑法

1、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总和,是关于犯罪 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三)罪刑相适应原责

3、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二节 违法与犯罪

1、犯罪的概念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法处罚的行为,都是犯罪。

犯罪的三个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事处罚性

2、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他又一系列成立犯罪所必须的主客观要件所形成,这里的要件就是指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犯罪的要件包括:犯罪客体 犯罪的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 犯罪的主观方面

3、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

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

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地情形。

4、共同犯罪 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5、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两者的区分有两点:一是危害社会的程度不同;二是接受处罚不同

第三节 刑罚

1、刑罚的概念

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人民法院对犯罪人适用的剥夺或限制某种权利的最严重的惩罚措施

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附加刑是主刑的补充,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等。

2、刑罚的具体运用

量刑,指人民法院根据犯罪事实,依法对犯罪分子裁量决定刑罚。

累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罪的罪犯。

自首,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立功,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数罪并罚,指一人犯有数罪,人民法院对其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当的执行的刑罚。

缓刑,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再此期间内如不再犯新罪或未发现漏罪,也没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原判罪行就不再执行的刑法制度。

减刑,指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适当减轻原判刑罚的制度。

假释,指被判处一定刑罚,在服刑一定时间后确有悔改表现的犯罪人有条件地提前释放。

3、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指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地有效期限,超过这一期限,除法律规定外,都不得再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

第四节 形形色色的犯罪

1、煽动国家分裂罪

煽动分裂国家罪,指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间谍罪

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3、交通肇事罪

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故意杀人罪

指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利的行为。

5、故意伤害罪

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6、强奸罪

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与其性交的行为。

7、盗窃罪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8、抢劫罪 指以非法为占有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9、诈骗罪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10、侵占罪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为他人保管的财物或者他人遗忘物埋藏物据为己有的行为。

11、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

1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复习题

一、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制度?

二、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三、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有什么区别?

四、什么是累犯,我国刑法对累犯的处理是如何规定的?

课程名称:调节民事纠纷的天平——民法 教学内容:

一、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法

二、民事权利“家庭成员”——民事权利体系

三、违反民法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劳教人员了解民法的适用、民事责任分类和形式,更明确法律的管辖范围及对象。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民法的调整对象;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民法上的诉讼时效;民事权利的种类;民事责任的分类和形式。

教学难点:民事责任的分类和形式以及民法上的诉讼时效 课时:9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四课 调节民事纠纷的天平——民法

第一节 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法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一)、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二)、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为了保证民事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了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包括: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的原则;自愿平等 等价有偿 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的原则 自愿 公平等价有偿 诚实信用原则

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原则

三、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指的是参加民事活动,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在我国,民事主体主要指自然人和法人。

四、民法法律行为

(一)、无效民事行为

(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五、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及特征

(二)、代理的种类

(三)、代理权的行使

六、民法上的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意义

(二)、诉讼时效的中止 中断和延长

第二节 民事权利“家庭成员”——民事权利体系 所谓民事权利,就是由民法所赋予和保护的平等主体之间 法人之间 公民和法人之间在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中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是民法规范的基本内容。

一、物权

物权,顾名思义,就是指对物的权利。按法律上的解释,物权就指直接支配特定物,而享有其利益的 具有排他性的财产权。

物权的分类(1)、所有权(2)、所有权的取得(3)、他物权

二、债权

民法上所说的债是按照合同约定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一方享有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该权利就是债权(1)、债的发生根据(2)、债的担保

三、人身权

在民法上,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与其人身生命 身份延续不可分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人身权可以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1)、人格权(2)、身份权

第三节 违反民法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而承担的法律后果。民事责任具有以下特点:

1、强制性

2、财产性

3、补偿性

二、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的行为致人损害时,根据何种标准和原则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是我国民事责任归责的三个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2、无过错责任原则

3、公平责任原则÷

三、侵权的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以责任发生的原因为标准,将民事责任分为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

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特殊侵权的行为

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一)、停止侵害

(二)、赔偿损失

(三)、赔礼道歉

(四)、消除影响

(五)、排除妨碍

(六)、消除危险

(七)、反还原物

(八)、恢复原状

(九)、修理 更换 重作

(十)、支付违约金

五、民事责任的免除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有违约或侵权的事实,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些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况除了紧急避险外,主要有:正当防卫;不可抗力;执行职务;受害人。复习题

1、根据民法通则,我国民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2、什么是民事主体?

3、什么是代理?

4、什么是诉讼时效?

5、什么是所有权?

课程名称:贴近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法律——合同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学内容:

一、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规则——合同法

二、消费者的“保护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劳教人员懂得在经济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法律依据及消费活动中所享受的权利与义务。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合同的概念、订立、违约责任;消费者的权利;消费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教学难点:违约责任与合同争议的解决。课时:6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五课 贴近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法律

——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一节 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规则

——合同法

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合同,购买商品时,有时会发生产品质量问题的纠纷,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进行规范和调整。

一、合同概述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的订立

三、合同的效力

1、合同的生效

2、无效合同

3、合同中的无效条款

四、违约责任与合同争议的解决

违约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客观事实。

违约责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免责事由,又称免责条件,是指当事人免于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

第二节 消费者的“保护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消费者及其权益

1、保障安全权

2、知悉真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依法求偿权

二、经营者的义务

1、依法定或约定履行义务

2、接受监督的义务

3、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

4、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

5、出具凭证或单据的义务

6、保证质量的义务

三、消费者组织

四、消费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复习题

1、什么是合同?合同法规定的合同主要有哪几种?

2、什么是无效合同?

3、什么是消费者和消费者权益?

课程名称:行政执法的标尺——行政法 教学内容:

一、行政法律关系

二、维护社会治安的利剑——治安管理处罚法

三、行政争议的审查机制——行政复议制度 教学目标:

学习行政法知识,了解行政法规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并运用行政法来知道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行政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及适用;治安管理处罚裁决程序;行政复议的范围、管辖及程序。

教学难点:行政复议的范围及程序。课时:9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六课 行政执法的标尺——行政法

第一节 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调整的对象是行政关系。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具有行政法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三、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3、行政法律关系客体

第二节 维护社会治安的利剑——治安管理处罚法

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共财产,尚未构成犯罪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具有治安行政违法性 具有应受治安管理处罚性

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种类

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2、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3、侵犯人身权利行为

4、侵犯公私财物行为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是指治安管理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必须具备的诸条件的总和。

四、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处罚,必须通过一定的处罚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处罚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具体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等。

五、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为调查 决定和执行三个阶段。

第三节 行政争议的审查机制——行政复议制度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法定机关提出申请,并由机关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适当性进行审查并做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二、行政复议的范围

行政复议的范围,是行政复议机关依照行政复议法律规范的规定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权限。

三、行政复议程序

1、申请

2、受理

3、审理

4、决定 复习题

1、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

3、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4、什么是行政复议?

课程名称:婚姻家庭的引航灯塔——婚姻法、继承法 教学内容:

一、爱情的契约——婚姻法;

二、财产的可靠继承——继承法 ;: 教学目标:

通过对婚姻法及继承法的学习,让学员学习到如何在法治轨道内,怎样使自己的婚姻、家庭生活到达幸福的彼岸。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婚姻法及其基本原则;结婚的条件及程序;离婚的种类与效力;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有效条件 课时:6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七课 婚姻家庭的引航灯塔

——婚姻法、继承法 第一节 爱情的契约——婚姻法

一、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婚姻法在总则中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其五项基本原则,即: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制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 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实行计划生育原则,这些都是人们地婚姻行为必须遵循地基本原则。

二、结婚的条件

三、结婚的程序

四、离婚

1、离婚的方式和程序

2、诉讼离婚的法定理由

3、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教育

4、离婚时夫妻财产效力

5、追究离婚有过错方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财产的可靠继承——继承法

一、继承权与遗产

1、继承权时继承人依法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2、继承权的行使

3、继承权的放弃与丧失

4、遗产

二、法定继承

1、法定继承的概念

2、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3、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

三、遗嘱继承

1、遗嘱继承的概念

2、遗嘱的形式

3、遗嘱的有效条件

4、遗嘱的变更与撤销

四、遗赠与遗赠抚养协议 复习题

1、什么是婚姻法?我国婚姻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哪些情况下禁止结婚?

3、法定继承人包括哪些?

课程名称:劳动就业与扶危济困的保障——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教学内容:

一、规范劳动和就业制度的劳动法;

二、扶危济困的社会保障法。教学目标:

通过对劳动合同法及社会保障法的学习,使劳教学员懂得在劳务合同中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劳动合同;劳动基准制度、劳动争议的解决;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 教学难点:劳动争议发生时的解决方式 课时:6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八课 劳动就业与扶危济困的保障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一节 规范劳动和就业制度的劳动法

一、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 休息休假的权利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8 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三、劳动合同的概念

四、劳动合同的订立

五、劳动合同的解除

六、劳动基准制度

劳动基准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 工资报酬等必须遵守的最低标准规范

七、劳动安全卫生

八、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九、劳动争议的解决

劳动争议是;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关于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争议。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依法采取协商 申请调解 仲裁 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

第二节 扶危济困的社会保障法

一、社会保障法,是指规定和保障公民的生活需要和提高其生活水平的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有以下特征:

1、保障性

2、强制性

3、社会性

4、互济性

5、公平性

6、福利性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项目

(一)、社会保险:

1、养老保险

2、医疗保险

3、工伤保险

4、失业保险法律制度

5、生育保险法律制度

(二)、社会救济 复习题

1、什么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是怎样分类?

2、劳动合同的法定内容包括哪些?

3、发生劳动争议时应采取何种方式解决?

4、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课程名称:司法公正的可靠保障——诉讼法 教学内容:

一、除暴安良的刑事诉讼法;

二、定纷止争的民事诉讼法;

三、行政机关头上的紧箍咒——行政诉讼法;

四、国家为侵权导致的损害“埋单”——国家赔偿法;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三种诉讼法的学习,让学员学会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纠纷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三大诉讼法的原则及管辖制度;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强制措施及基本阶段;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强制措施及基本程序;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案件的程序及其举证责任;国家赔偿义务机关;国家赔偿的方式和标准。教学难点:三大诉讼法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12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九课 司法公正的可靠保障——诉讼法

第一节 除暴安良的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就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刑事诉讼的原则

二、刑事诉讼的管辖制度

(一)、立案管辖

立案管辖是指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也就是三者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二)、审判管辖

1、地域管辖

2、级别管辖

(三)、指定管辖

三、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

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 检察人员 侦察人员等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而不得参加办理该案的一种诉讼制度。

四、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进行暂时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方法。

五、刑事诉讼的基本阶段

1、立案

2、侦察

3、起诉

4、审判

5、执行

第二节 定纷止争的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就是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 判决 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与原则

二、民事诉讼的管辖

(一)、地域管辖(二)、级别管辖

三、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

四、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五、民事诉讼审判程序

(一)、第一审普通程序

(二)、简易程序

(三)、第二审程序

六、民事执行

第三节 行政机关头上的紧箍咒——行政诉讼法

一、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行政诉讼法是指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 法规授权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

(二)、行政诉讼案件的级别管辖

(三)、行政诉讼案件的地域管辖

三、行政诉讼程序

(一)、当事人的确定

(二)、被告举证责任

(三)、不适用调解原则

(四)、判决

第四节 国家为侵权导致的损害“埋单”——国家赔偿法

一、国家赔偿的概念和特点

国家赔偿是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国家对受害人所要担负的赔偿责任。

二、国家赔偿适用情况

(一)、行政赔偿

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是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时,应当赔偿,这种赔偿称为行政赔偿。

刑事赔偿: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应当赔偿,称为刑事赔偿。

三、赔偿义务机关

四、国家赔偿程序

(一)、行政赔偿程序

1、申请

2、确认

(二)、刑事赔偿程序

1、申请

2、确认赔偿

3、复议

五、国家赔偿的方式和标准 复习题

1、什么是刑事诉讼法?

2、刑事诉讼法的强制措施有哪些?

3、什么是民事诉讼法?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哪些原则?

4、什么是国家赔偿?国家赔偿具有哪些特点?

课程名称:美好家园的防火墙——环境保护法 教学内容:

一、环境概述;

二、环境问题;

三、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让学员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保护的含义;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点;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课时:9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十课 美好家园的防火墙——环境保护法

第一节 环境概述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人类是环境的产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2、人类是环境的利用者和改造者

第二节 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历史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口过度增长

2、环境法律意识淡漠

3、环境保护部门执法不严

第三节 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环境的活动中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环境保护制度

环境保护制度是国家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制定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我国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三、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 复习题

1、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我国环境保护制度主要有哪些?

第二篇:法律常识教案...

法律常识教案

三年级下册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程名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法

二、依法治国

三、做守法公民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法律的重要意义,掌握法律的主要内容,端正对本课学习的思想认识。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法律的概念;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法治社会的基本形态;违法与守法的行为界限。教学难点:

1、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做个守法公民?

2、什么是法律?

3、法律与道德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4、如何理解法律的社会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

第一节 什么是法

一、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治理国家的工具。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2、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不同,它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国家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事实说明,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同时,也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纠纷,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基于各种原因产生地矛盾,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这种普遍约束力主要体现在: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国绝不允许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阶层存在。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

二、法律与党的政策

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这是法的本质特征。党的政策一旦成为了国家意志性的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享有超越其规定的权利。

三、法律与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从人们社会生活习惯中形成并依靠人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标准。在社会的秩序系统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最为密切,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年个补充。

法律与道德规范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2、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四、法律的社会作用

1、法律对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

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政治秩序实际上是公共权力的配置 结构体制和运行方式问题。

2、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应当是法治经济,依赖法律规范调整生产者经营者

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竞争条件下的经济秩序。

3、法律对社会文明的作用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法制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又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保障。

4、法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的生活,就业等的基本保障。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要维护基本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保护人类生存。因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就成为法律规范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我们身边的小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

2、知道驾车、交通等都与法律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学内容:

说到法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为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因为法律、法规的约束,才得以让我们生活的如此安定。

例如:与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税收等有关的是:经济法;与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关的是:环境法;与结婚、抚养、赡养、家庭暴力有关的是:婚姻法„„

除此以外,驾车、交通等都与法律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年的3月1日,正巧也是我爸爸40岁的生日。正因为这是一个大生日,所以,妈妈、爷爷、奶奶便决定给爸爸办得隆重一点,宴请了许多的亲戚朋友以及爸爸的同事、同学们。在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家中有车的,但那一天却为了防止酒后驾车而没有开车来。

而开车来的有八位左右,他们都自觉地在自己的杯中倒满了饮料,没有一个人倒酒,因为大家都应该知道,喝过酒的人是不能开车的。根据交通法规定:酒后驾车最轻被处以罚款200元,重则被扣分甚至处以刑事拘留。虽然有些司机明知故犯,知法犯法,内心存在着侥幸心理。可是他们却不是这样,因此,不管别人怎么劝,他们都坚决不喝,一个劲的和劝他喝酒的人打圆场,最终真的是滴酒未沾,我也真的打心眼里佩服他们——这是对自己、对家人、也是对他人负责的一种积极的表现,可见这些叔叔们肯定是无论做啥事都会很认真很负责的!我为爸爸有这样的亲戚、朋友而感到自豪!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们是不是也认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一定是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人,更是一个高素质的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

然而,同样是遵守交通规则方面,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全家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奥体中心打羽毛球。尽管去奥体中心的路上人、车都很少,但是红灯挺多,并且时间也挺长的。有的司机一看没人,就闯红灯、横穿马路,违反交通规则;有的行人在指示灯为红灯的时候,不顾自身的安危,旁若无人、大摇大摆地穿街而过,好像马路上只有他一人,更或是他不是肉身,而是金刚不坏之身,每每有这样的行人过街时,常令一些正常行驶的司机猛踩刹车,那尖锐刺耳的磨擦声听起来真的很恐怖。每到这时,爸爸就会再三地教育我:“千万不要乱闯红灯,你看,多危险啊!出了交通事故最受伤的还不是你自己!”

由于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方便,连小学生都能做到的“红灯停,绿灯行”他都做不到,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了各种交通事故,中国每年在交通事故上死伤几十万人,这些血淋淋的数字难道不可减少甚至避免吗?我想,随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逐渐加深,由被动执行转变成主动遵守,全民素质提高以后,应该是可以的吧!

在21世纪,全社会都提倡要和谐发展。我认为,和谐发展除了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下功夫,还应当在提高全民的素质方面多下功夫。当然,要想提高人们的素质,则必须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我立志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犯罪

1、煽动国家分裂罪

煽动分裂国家罪,指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间谍罪

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3、交通肇事罪

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故意杀人罪

指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利的行为。

5、故意伤害罪

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6、强奸罪

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与其性交的行为。

7、盗窃罪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8、抢劫罪

指以非法为占有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9、诈骗罪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10、侵占罪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为他人保管的财物或者他人遗忘物埋藏物据为己有的行为。

11、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

1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四节 做守法公民

一、守法与违法

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指引与规范,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加以体现。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行为的条件和范围,规定哪些行为可以做能够做;义务性规范通过命令性和禁止性的规定指引人们履行义务的方式,规定哪些行为应当做或必须做,那些行为不得做或禁止做,违反相关的义务性法律规范就构成违法。在我国,违法行为主要有四类:违反宪法的违法行为;民事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

二、遵守社会秩序与公德

道德是法治的社会伦理基石,它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是否正当提供了一种判断标准,在社会公共秩序下,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做什么,有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中处理公众利益关系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资源的行为准则。

三、进行有责任感的行为选择

人们所作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但要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选择恰当合理的行为方式。如果以是否会损害他人以及社会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行为选择标准,那么其行为往往是对个人有益,同时也是正当的;若选择了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承受内心的不安舆论的谴责是,也必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

四、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与习惯

第五节 外出不要怕 安全巧筹划

教学目标:

1、在你外出的时候,最好能做到的方面。

2、学会自我保护招数。教学内容:

1998年10月18日,人们被狮子星座的流星雨闹得沸沸扬扬。不少家庭、不少孩子站在凛冽的风中去领略大自然的奇观,去欣赏神奇太空的壮景。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14岁的女孩马旻和堂弟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观赏流星雨的人群。为了能看得清楚,他们跑向附近的一个大操场。凌晨3时40分,两个人都有了冷意,便想回家去穿衣服。走在半路,忽听后边有人大喝一声:“站住!”只见一男人手提黑色橡胶警棍,出现在姐弟面前。问他们是什么关系,要查看他们的学生证。姐弟俩以为此人是夜巡人员,放松了警惕。姐姐拿出了学生证,弟弟没有。“夜巡人”陪他们往家走。在离家还有300米的地方,“夜巡人”对堂弟说:“你回去取学生证,我和你姐在这等。”当堂弟和家长从家跑出来时,前后仅15分钟的时间,姐姐和“夜巡人”都不见了。几天后,在一小树林中发现了马旻的尸体。(此案已告破,凶手已被处决)。在你外出的时候,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

1.先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

2.尽可能结伴而行。

3.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走小路。

4.在僻静的马路上,面对车流行走,不背对车流,以免有人停车袭击。

5.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哨子、报警器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匪徒面部,吹哨求救等。

6.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7.乘地铁时,和其他乘客坐在一起,尽可能坐在靠近站台出口的车厢,坐靠近车门的位置。

8.乘公共汽车,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9.提包要斜挎在肩上,包不要背在靠马路一边,以防坏人抢掠。

10.家门钥匙放在身上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如兜内、脖子上、衣服内),也不要放在包里,即使被抢,你仍可进家门。

11.走夜路时,一定要昂首挺胸,即使害怕,也要抖擞精神,要让企图袭击你的人望而却步。

12.如怀疑有人跟踪,应试着横过马路,看看那人是否仍跟着你。若该人紧跟不舍,你应跑向附近人多的地方报警求救。

13.横穿地下过街道时,谨防抢劫者在地道两头围截,要结伴行走或跟随大人一起走。

14.要尽量避免在无人的汽车站等车,这样,你容易成为坏人袭击的目标。

请你学会自我保护招数:

外出活动不要怕,结伴而行正气大,电筒哨子手中拿,胆大心细巧筹划。

第六节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小妙招

教学目标:

1、如何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

2、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该怎么办? 教学内容: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所

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如我在99年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抢劫案,涉案人员有三人,其中年龄最小的王某年仅14周岁。99年10月的一天晚上,楼某与李某到我市甜梦歌舞厅找到王某,并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随前往来到一住宅区,楼某带头敲开被害人陈某家的门,进屋后要陈某拿钱,陈不从,李某便上前抢陈某脖子上的金项链。王某见状退出房外。最后楼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少,不辨是非,又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政策,我们对他作不起诉处理。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积极主动地动手帮助实施抢劫,那么王某也将被判刑坐牢。

(二)树立自尊、自、自强的意识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如我办理的舒某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一名中学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给他转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三)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须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对于这一点,我们办理的发生在去年十月份的一个案例,对同学们很有借鉴作用。那天住在某村附近的小女孩娟娟放学后背着书包独自一人往家里赶,罪犯王某看见娟娟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往家赶的样子,王某心想:这个小女孩家可能大人没在家,我就跟着她,待她开开门后就冲进她家抢点东西。于是王某就一直跟着娟娟。走了一段路后娟娟发现后面有个男青年一直跟着她,心里很害怕,在走到自家房子门口时,她想:如果我现在开门进房间的话,这个坏蛋一定会冲进我家干坏事的,我不能开门。娟娟一直在家门前马路上逛来逛去,王某见娟娟没开门就躲在马路对面等。过了一会儿,娟娟看见隔壁的张阿姨走了过来,就立即凑着张阿姨的耳朵把她遇到的情况告诉了张阿姨。张阿姨叫娟娟去开门,她立即打110报警。在娟娟开门后,王某就冲上前将娟娟逼进一个小房间里反锁起来,并威胁娟娟不准喊叫,他自己就到娟娟父母的房间里翻东西。在王某翻东西时,由于张阿姨报了警,公安人员及时赶到将王某抓获。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方某,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刘某抢劫。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人总是心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七节 你知道怎样正确报警吗?

教学目标:知道怎样正确报警 教学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免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当遇到危害时,及时正确地报警是首要环节,一旦报警出现失误,不仅会使公安机关失去战机,而且还会使受害者受到更大的损失。因此作为家长不但应该熟练掌握几种最常用的报警、急救方法,还应该教会孩子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

1、遇事拨打“110”

“110”是警方为了更及时地打击犯罪而独立的报警服务台,全天候接受公民的报警和求助。打“110”是最为快捷的一种的报警方式。

2、报警内容要具体确切

报警的主要内容有:发现、发生案件的时间、地点;现场的原始状态;

有无采取措施;犯罪分子或可疑人员的人数、特点、作案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携带物品和逃跑的方向等等。打“110 ”报警时还要讲清你所在的位置、使用的电话号码、联系方式。

3、就近迅速报警

如果你身边没有电话,或者遭遇到现行侵害情况危急,要到距自己最近或最方便的公安机关报警。如果在报警途中遇到巡逻值勤的巡警、交警,也可以向他们求助。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便于警方出击。

4、灵活机动报警

万一你遇到歹徒的袭击,无法报警,或因身体行动不便,要及时委托家人或周围的群众帮助报警。对一些非现行案件,也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报警,注意书信内容要真实,字迹要清楚。

5、及时医治身体伤害

如果你遭受不法侵害伤情十分严重,在请他人报警的同时,可以先及时到附近的医院就诊,要注意保存好病历、各种辅助检查(如X线、CT检查等)的结果,并及时送交公安机关。

6、准确提供物品损失情况

说明是什么物品、它的颜色和形状如何以及损害程度如何,陈述得越详细,对破案越有利。如果你被盗抢的是移动电话、寻呼机或存单、存折等物品,要及时到有关部门办理停机或停止付出手续。

7、正确保护现场

报警完毕后,被侵害人或目击者应在现场等候民警的到来。对一些杀人、抢劫、盗窃等案件现场,还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在民警到来之前,除搭救伤员外,不让任何人进入。

注意事项:教育孩子不要在没事的情况下因为好奇或好玩而随意拨打上述几个重要号码或虚假报案,否则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为了能及时掌握未成年孩子的情况,在紧急情况下能与相关亲友学校、派出所、急救站等能很方便地取得联系,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应当将一些必要的联系电话常备,以便应急使用。

第八节 路遇劫钱怎么办

教学目标:知道如果路遇劫钱怎么办。教学内容:

当《古惑仔》在大陆热映时,劫钱便流行起来了。今天主要讨论一下“学生劫学生”,受害人应该怎么办?

镇静最重要,害怕也不要表现在脸上。如果他索要你全部银子,那不用担心,他是新手,随便给他一些(如果逃不了、打不过的话)。

说话时的语气一定要表现出你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并毫无惧意,适当暗示他自己不怕打架。

说话最忌慌里慌张,左顾右盼。这样可以助长对方的士气,灭自己的威风,对方会更加凶狠。不要哀求对手,这样会使他有成功感,并且不会放过你。

如果对方有很多人,最好移步到一面墙前,以防动手时腹背受敌。如果对方是单人,不用惧怕,没有人会为了你身上的几十块钱在马路上大打出手。你可以转身便走,如果他不让,你尽可以把近日的不爽发泄在他的身上(注意不要下手太重)。

如果对方是一个人,并想用武力夺取你的银子,你应先观察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其他同伙,然后解下书包等累赘,以便在打斗中不处于劣势,牢牢记住“狭路相逢勇者胜”。

如果对方人多,并想用武力夺取你的银子时,最好不要与之打斗,尽量拖延时间,等待警察或认识的人帮助。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有“破财免灾”的念头。

如果你是女生,那就没有什么可学习的,因为一般男生是不劫女生的,劫钱只是要显示他们的豪气罢了,劫女生显不出豪气。

总之,面对恶人不懦弱,不害怕,冷静,沉着,一般会化险为夷。

期末小测试

一、单选题: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A)A人民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

2.小明刚满13岁,一天他向母亲要了10元钱买了个文具盒,其母认为文具盒不好看,向文具店老板提出退货。关于小明的购买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有效,因为从事该行为无需其母同意 B无效,因为小明还未成年 C有效,因为事先已经其母同意

3.国际消费者组织规定的“世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每年的(C)A3月5日 B3月12日 C3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C)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独自居住。A十四周岁 B十八周岁 C十六周岁

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B)的公民。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7.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B)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A12周岁 B14周岁 C10周岁

8.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10周岁的公民是(C),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9.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C)的权利。A旅行费 B营养费 C 抚养费

11.我国预防未成年蛤犯罪法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

售(B)

A食品 B烟洒 C生活用品

12.发生火灾时要拔打(B)报警电话。A110 B119 C120 13.世界环境日是(A)A6月5日 B5月6日 C 6月25日

14.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因流域内森林遭到人为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水泛滥,大量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这说明(B)

A人类活动肯定破坏环境 B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15.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A)取得联系。

A监护人 B保护人 C 负责人

16.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C)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禁止进入 C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17.遇到有坏人进行抢劫、盗窃、强奸、杀人时,遇到有人打架、斗殴、械斗时,自己、家人或旁人在紧急状态下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时,都可以打报警求助电话。请问下列号码中哪一个是报警求助电话?(B)

A119 B110 C120 18.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许多珍贵稀有物种受到世界瞩目。请问下列哪种动物属于我国珍稀野生动物?(A)A大熊猫 B斑马 C山羊

19.父母为了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私自查看了子女的日记。这种做法从法律上看(A)

A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 B侵犯了子女的荣誉权 C侵犯了子女名誉权 20.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它告诉

我们(A)

A要遵守交通规则 B社会生活要有规则 C遇事要互相礼让 21.李某身患残疾,赵某就拿他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并给他起绰号。赵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C)A隐私权 B荣誉权 C人格尊严

22.王某踢完足球后,将复读机遗忘在学校的球场边,后得知被同学陈某拾得,便找其追讨,陈某却一口回绝,其理由是拾得的东西理应归自己,拒不归还。王某这时应该怎么办?请你为他出个主意(B)A纠集朋友帮忙,强行讨回 B向学校保卫科报案,或向陈某说明拾物不还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C搜查陈某的书包

2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A)A吸烟 B聊天 C停留

24.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是侵犯公民的(C)A肖像权 B隐私权 C生命健康权

25.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B)A宪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26.未满(B)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车上路。A 10 B 12 C 14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行为侵犯了未成年的合法权益。(AB)

A学校拒绝招收一位左臂被截去的儿童入学 B教师对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责令其面对黑板站立一小时 C老师家访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

2.灯娃5岁的时候,在游泳馆里表演,创造了在水中前滚翻424个,后滚翻147个新纪录,获得了劳务收2800元。在父亲带领下。灯娃主动到当地税务部门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240,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年龄最小的纳税人,并受到群众的赞扬。这一事例表明(ABC)A纳税是公民的义务兵 B公民要依法自觉纳税 C纳税是光荣的

3.王某(8岁)在父母离婚后随父生活,因与继母不和被父亲赶出家门。对此,王某可以向(AC)等部门请求保护。A公安机关报 B劳动部门 C未成年人保护组织

4.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应当根据(AC)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ABC)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A旷课、夜不归宿 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ABC)。A图书 B报刊 C音像制品

7.据报载,某乡政府将两位不让子女上学的家长推上被告席。寻这一案例正确的说法是(BC)

A乡政府不应干涉家庭关系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C国家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AB)

A吸烟 B酗酒 C 参加宴请

9.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设(AB)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营业性歌舞厅 B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 C商场

10.《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不得歧视(A)未成年人或者(C)的未成年人。

A女性 B男性 C 有残疾

11.青少年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是因为(ABC)

A毒品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使人中毒死亡 B吸毒浪费大量钱财,影响家庭幸福,甚至导致家破人亡 C吸毒诱发各种犯罪

12.青少年路遇犯罪分子时,正确的斗争手段有(ABC)

A向“110”报警 B借助社会力量,抓获犯罪分子 C记住其特征,注意其去向,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

13.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以及其他滋扰的经历。当这些学生遇到侵害时,感到气愤,但却惊慌失措,紧张害怕,往往自认倒霉,很少报案或告诉家长、老师。假如你遇到类似情况,应该(ABC)

A敢干、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B力求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C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4.李某夫妇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迟迟不让已九岁的女儿上学读书。李某夫妇的行为违反了(ABC)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15.属于我国《未成年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有(ABC)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婴儿、幼儿

B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儿童、少年和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 C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

三、判断题:

1.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8周岁入学。(×)改: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2.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3.公民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收税的义务。(×)改:公民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收税的权力。

4.在公路上,行人应当承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5.商场为防止商品丢失,搜查顾客身体是合法的。(×)改:商场为防止商品丢失,搜查顾客身体是违法的。

6.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指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拆开。(√)

7.森林是陆地生命的摇篮,是消减环境污染的净化器。(√)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公共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9.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10.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蝗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三篇:三年级法律常识教案

法 制 教 案

第三中心小学三年级

2013.3

课程名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法

二、依法治国

三、做守法公民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法律的重要意义,掌握法律的主要内容,端正对本课学习的思想认识。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法律的概念;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法治社会的基本形态;违法与守法的行为界限。教学难点:

1、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做个守法公民?

2、什么是法律?

3、法律与道德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4、如何理解法律的社会作用? 课时:9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

第一节 什么是法

一、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治理国家的工具。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2、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不同,它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国家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事实说明,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同时,也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纠纷,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基于各种原因产生地矛盾,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这种普遍约束力主要体现在: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国绝不允许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阶层存在。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

二、法律与党的政策

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这是法的本质特征。党的政策一旦成为了国家意志性的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享有超越其规定的权利。

三、法律与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从人们社会生活习惯中形成并依靠人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标准。在社会的秩序系统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最为密切,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年个补充。

法律与道德规范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2、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四、法律的社会作用

1、法律对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

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政治秩序实际上是公共权力的配置 结构体制和运行方式问题。

2、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应当是法治经济,依赖法律规范调整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竞争条件下的经济秩序。

3、法律对社会文明的作用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法制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又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保障。

4、法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的生活,就业等的基本保障。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要维护基本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保护人类生存。因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就成为法律规范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依法治国

一、法治与依法治国

法治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是以民主为基础的运用法律来进行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手段方式和结果的总称。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

1、加强立法工作,形成完备统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坚持依法行政,构建服务型的责任政府

3、健全司法制度,维护司法公正

4、加强法制宣传,形成全社会的守法风尚

第三节 做守法公民

一、守法与违法

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指引与规范,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加以体现。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行为的条件和范围,规定哪些行为可以做能够做;义务性规范通过命令性和禁止性的规定指引人们履行义务的方式,规定哪些行为应当做或必须做,那些行为不得做或禁止做,违反相关的义务性法律规范就构成违法。在我国,违法行为主要有四类:违反宪法的违法行为;民事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

二、遵守社会秩序与公德

道德是法治的社会伦理基石,它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是否正当提供了一种判断标准,在社会公共秩序下,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做什么,有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中处理公众利益关系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资源的行为准则。

三、进行有责任感的行为选择

人们所作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但要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选择恰当合理的行为方式。如果以是否会损害他人以及社会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行为选择标准,那么其行为往往是对个人有益,同时也是正当的;若选择了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承受内心的不安舆论的谴责是,也必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

四、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与习惯 复习题

1、什么是法律?

2、什么是依法治国?

课程名称: 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宪法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宪法

二、我国的基本制度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国家机构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宪法的重要意义,掌握宪法的主要内容,端正对本课学习的思想认识。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点:

宪法的概念,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我国的基本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构。教学难点:

1、什么是宪法?宪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3、什么是平等权,平等权的内涵是什么?

4、什么事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是什么?

5、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由哪些部门组成? 课时:1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什么是宪法

宪法和刑法民法等一样都是国家的法律,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还要从宪法的三个特征说起

1、宪法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宪法规定了国家基本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问题,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体运行提供规范和约束。我们通常将宪法称作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或根本大法。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是由宪法内容的重要性和权威性所决定的。正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和根本法,才必须赋予其最高的法律效力,使其取得大家都能遵循的效力,达到规范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目的。宪法是制定其他普通法律的依据,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其他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该规定就是无效的。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要比普通法律严格

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如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等内容。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四篇:法律常识

误工费

(1)定义: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2)特点

1.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

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其损失的误工收入会因人而异。2.计算的依据各不相同。

因行业和岗位的不同,以及受害人是否就业的不同,收入方式的不同,对于误工费计算的依据,也是因人而异。3.具有一定的推绎性。

一般而言,应当以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前某一时段,能够正常工作、劳动可能取得收入作为参照或者依据。而对于该时段的可能收入,也只能根据一定客观数据,在排除对其收入产生不利或者有利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进行推算。

(3)时间计算

1、非持续性的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伤害死亡的

从侵权行为开始计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时止(或有的因受害人死亡不计算误工费,因死亡赔偿金已补偿预期收入)。

(4)证据需要

证明误工费数额的证据方面,一个是收入状况证据,一个是误工时间的证据。

收入状况证据内容可以包括:

1、具体的收入水平数据;

2、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

3、没有固定收入的还可以提供所从事行业的证明材料。

误工时间的证据内容包括:

1、正常情况下,根据医疗机构的医嘱。即医疗机构应当签发医嘱,提出休息时间、需要营养和护理的时间建议;

2、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

3、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

(5)相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119条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17条第1款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第20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143条 受害人的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或者法医鉴定等认定。赔偿费用的标准,可以按照受害人的工资标准或者实际收入的数额计算

受害人是承包户或者个体工商户的,其误工费的计算标准,可以参照受害人一定期限内的平均收入酌定。如果受害人承包经营的种植、养殖业季节性很强。不及时经营会造成更大损失的,除受害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外,还可以裁定侵害人采取措施防止扩大损失。

4、《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50条第2项 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第50条 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4条第2项 误工费: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没有固定收入或者无收入的,按事故发生地上职工平均年工资标准计算。误工时间可以按照医疗机构的证明或者法医鉴定确定;依此无法确定的,可以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损害程度和恢复状况等确定。[1]

6、《侵权责任法》

第十六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1.。

保险赔付责任

(1)保赔保险的主要风险

1.基本风险。(1)碰撞责任。(2)财产损毁责任。(3)契约责任。(4)费用责任。(5)运费损失。

(6)人身伤亡的责任。

2.战争风险。由于战争引起船东在营运上损失的费用。3.罢工风险。由于罢工引起船东在营运上损失的费用。

4.辅助船舶的风险。作为大船辅助工具的附属船例如小渡船等引起的风险责任。5.集装箱的风险。由于使用集装箱或者在装卸集装箱时引起的第三者责任,包括碰坏码头设备以及造成其不能使用的损失。6.杂项规则(特殊风险)。对船东在经营业务时偶然发生的损失责任及费用,这属于一种特殊的风险。

(2)保障与赔偿责任保险的承保责任

保障与赔偿责任保险对被保险人的责任、损失和费用负赔偿责任。主要的责任范围有: 1.人身伤亡和疾病(1)因为被保险船舶或者其雇佣人员的过失或疏忽行为引起应由被保险人负责的人身伤亡和疾病的补偿。

(2)依法和按照契约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负责的人身伤亡的疾病的补偿。

2.遣返、派遣及其费用(1)依法或按照契约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负责的被保险船舶上船长、船员的遣返或替工的派遣和遣返费用。

(2)为救助被保险船舶上的遇难船员的费用以及船员在海水中衣服行李的损失,依法或按照契约应由被保险人负责补偿的。

(3)为处理偷渡人员或运送被保险船舶上的伤员上岸进行治疗而产生的港口费用及其它必要费用。

3.碰撞及污染责任(1)由于被保险船舶在航行或整理上的疏忽造成他船或财产、物体的损失。

(2)被保险船舶漏油污染海面,或者可能产生严重危害污染海面,由被保险人采取合理清除污染措施而产生的费用,或者是为了补偿政府清除污染而支出的费用。(3)被保险船舶漏油造成第三者的污染损害。

以上三点,均依法应由被保险人负责赔偿时,保险公司才予赔偿。4.其它责任 这项责任,其范围比较广泛。

(1)按照拖带契约,被保险船舶在被拖带时引起的损失。

(2)被保险人签订的保证或合同规定应由其负责的人身伤亡、疾病或货物及财产的损失。(3)清除残体或障碍物体所需的费用。(4)进行疫病消毒所引起的检疫等费用。(5)被保人应负的承运人责任。

(6)由于被保险船舶违反运输契约而不能向供货方收取的共同海损分担、特别费用或救助费用。(7)不能在船舶保险单项下获得足额赔偿的共同海损分摊、特别费用或救助费用的余额部份。(8)因溢卸、短卸、违反海关章程或船长、船员过失、疏忽引起的罚款。(9)因进行海事调查,被政府、港口有关当局扣留保险船舶所引起的费用。(10)与保险责任有关的法律费和施救等费用。

5.不负责的损失(1)被保险船舶本身包括家具、装饰、器具、储备、燃料、器材等损失。(2)延期停泊费和其他间接费用。(3)取消船舶租约所引起的费用。(4)提单规定的豁免责任。(5)船舶保险单所承保的责任。

(6)船舶战争险条款承保的责任和除外责任。

(3)保障与赔偿责任保险的保险期限和责任限制

1.保险期限 保障与赔偿责任保险的保险期限是定期的,因为它承保的风险比较多,具有综合性,因此一般都是一年期,到期再行续展。保险责任的起讫都是按保险单上载明起保日的午夜零时起开始到期满日的午夜零时终止,时间都是以订约地当地的时间为准。2.责任限制 保障与赔偿责任保险的承保责任要比船舶保险的范围广泛得多,因为它不像船舶保险那样主要是承保因灾害事故引起船舶的物质损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费用。它还承保船舶保险承保范围以外的广泛的民事责任赔偿,特别是违反公约和侵权行为引起的赔偿责任,但是它也并不是什么都赔,它也有责任的限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险法规中规定的不赔原则同样适用。

对于保险法规中规定保险不应赔偿的原则,对保障赔偿责任保险同样适用,例如船舶不适航造成的损失与赔偿责任。

(2)国际公约中规定的原则或赔偿限额。

有关国际公约中规定的原则,如航东违反这些原因,保障赔偿责任保险也不予赔偿,例如,《海牙维斯比规则》规定船东对承运货物每件赔偿责任限额为五百美元,如船东赔偿时超出这个限额,保险赔偿责任保险也不予负责。(3)船东的故意行为。

由于船东的故意行为引起的保障赔偿责任。保障赔偿责任保险也是免责的。

第五篇:法律常识

法律常识_重点知识记忆

1、认为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项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2、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3、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申请复议;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申请。

4、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复议,国务院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6、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该部门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7、对于有行政复议法第15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自接到该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

8、法律、法规规定复议为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起诉。

9、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

(二)复议机关认为需要;

(三)申请人申请,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

(四)法律规定。

10、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

11、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呢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行政复议机关有权拒绝。

12、在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或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收集证据。

13、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复议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在7日内依法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在60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14、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否则应在7日内转送有权机关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15、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可起诉。

17、根据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自然资源梭鱼权或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18、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则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完成上述行为。

19、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可要求赔偿。

20、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21、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22、赔偿义务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赔或请求人对数额有异议的,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诉讼。(行政赔偿)

23、对没有犯罪事实或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4、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5、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26、赔偿义务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赔或请求人对数额有异议的,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内提请其上一级机关复议。复议机关应在2个月内作出决定。请求人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或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向复议机关所在地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27、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国家上职工的日均工资计算。

28、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中国领域要求国家赔偿的,适用[赔偿法]。

29、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的期间不计算在内。30、对起诉后经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并已执行的依照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和依照刑诉法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有权依法取得赔偿。判决确定前被羁押的日期依法不予赔偿。

31、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上诉讼的,须以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为前提。

32、赔偿请求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请求涉及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单独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案件由被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33、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可以在向赔偿义务机关递交赔偿申请后的两个月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34、行政案件原告可在起诉后至人民法院一审内庭审结束前,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35、法院对赔偿请求人未经确认程序而直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案件,在判决时应对赔偿义务机关致害行为是否违法予以确认。

36、单独受理的第一审行政赔偿案件审限为三个月,第二审为二个月;一并受理的案件审限与该西案件的审限相同。

37、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38、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39、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40、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

41、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42、行政监察的对象: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

43、对下列情形,监察机关可以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

(一)违反行政纪律,依法应当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分的;

(二)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依法应当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

44、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延长的,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45、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

46、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的处罚,由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裁决。警告、50元以下罚款,可由公安派出所裁决。在农村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可由其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决。

47、被裁决受治安管理处罚的人或被侵害人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侯日内,可向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申诉后5日内作出裁决;不服该裁决的,可在接到通知后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8、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国领域内的犯罪。

49、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刑法,但是按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50、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或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适用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5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抢劫、贩卖毒品、**、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5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5、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6、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7、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58、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9、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0、如果被教唆之人未犯被教唆之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61、管制期限:3个月——2年 拘役期限:1个月——6个月 有期徒刑期限:6个月——15年

剥夺政治权利期限:1年——5年(除刑法第57条规定外)

62、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当然也不适用死缓。

对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以前,被告人在羁押期间做人工流产的,应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能判处死刑;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63、在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年以上10年以下。

64、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65、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66、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7、数罪并罚的,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68、缓刑适用范围;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69、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70、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71、减刑适用范围: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一)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可以减刑);

(二)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法第78条所列6项之一),应当减刑。

72、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73、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74、假释适用范围:被判有期徒刑的,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10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如有特殊情况,经最高院核准,可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75、累犯以及因**、爆炸、抢劫、强*、绑架等**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76、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10年。假释考验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77、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78、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罪,犯此罪并实施**、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79、犯劫持航空器罪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80、非法制造**、**后又非法持有、私藏**、**的,应以非法制造**、**罪论处,不实行数罪并罚。(吸收犯)

81、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的,依照非法持有、私藏**、**罪的规定处罚。

依法配置**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没,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非法持有、私藏**、**罪的规定处罚。82、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83、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此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84、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中,如果劳动安全设施符合国家规定,由于其他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成立该罪;如果有关部门或单位职工没有提出事故隐患,行为人因而未采取措施的,不成立该罪。85、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以造成严重后果为犯罪成立的条件。

86、生产、销售刑法第141条至第148条规定的特定伪劣产品,但不符合各该条规定的构成要件时,如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则依照刑法第140条的规定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87、生产、销售刑法第141条至第148条规定的特定伪劣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凑成刑法第140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法条竞合)

88、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共犯论处。89、以**、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刑法第27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数罪并罚规定处罚。

90、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商业受贿罪)中,无论是索取他人财物还是收受他人财物,都必须是为他人谋取利益,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或者允诺他人谋取利益。至于利益的性质和种类,则不影响该罪的成立。(并且要数额较大)公共基础知识之地理知识一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2、中国陆地面积约 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 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到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 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4、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5、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 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 “陕”。

36、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7、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8、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 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9、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公共基础知识之地理知识二

1、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2、因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简称“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3、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人民政府所在地 武汉市,水陆交通便利,夏季气温高,有“火炉”之称。

4、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经全省,所以简称“湘”,人民政 府所在地是长沙市。

5、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赣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所以简称“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 南昌市。

6、安徽省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它简称“皖”,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7、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的山东省,在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所以简称“鲁”。

8、山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泉城”。

9、江苏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简称“苏”,人民政府所在地 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10、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的中段,简称“浙”。

11、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杭州市,风景优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12、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段,简称“闽”,因境内第一大河闽江而得名。

13、福建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

14、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境内有“海上花园”与“钢琴之岛” 之称的 鼓浪屿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15、福建省对面是中国的宝岛台湾,简称“台”,台北和高雄是两个最大的城市。

16、台湾岛上居民以汉族为最多,他们的祖先大部分是从福建和广东迁过去的,通用普通话和闽南话,风俗习惯和闽南差不多。

17、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宁市。区内的桂林、阳朔一带是世界闻名的景旅游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18、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右图为北京天安门。

19、天津市是首都北京的门户,简称 “津”,是全国著名经济中心。

20、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处,简称“沪”,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商业中心、贸易中心。

21、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曾经)。

22、重庆市,简称“渝”,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它是长江上游

23、有“东方夏威夷”美称的海南省,简称“琼”,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

24、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毗邻港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大洋州、中近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简称“ 粤”。

25、广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广州市(又名“羊城”和“花城”)有2000多年历史,也是中国南方最大商贸中心。

26、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这里的“绵绣中华”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

27、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以及海南省。

28、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29、根据最新人口资料,1999年中国总人口约为12亿(未包括港、澳、台)。30、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31、在世界上,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32、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多,特别是沿海各省的平原地区,每平方公里达500600人;西部少,每平方公里在50人以下。

33、河南、山东、四川等省人口数量超过8000万人。

34、西藏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少的省(区)。

35、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华人大约有3000万,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36、中国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 东南亚。

37、中国政府把控制人口数量 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8、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39、在中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92%。40、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壮族,约有1600万人。

41、中国各民族分布状况是: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等地区。

42、汉族与其他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43、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44、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约481万,喜爱赛马、射箭、摔跤。“蒙古包”是他们居住的房子。

45、藏族主要分布在 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人口约459万。左图为现代藏民。

46、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有160多万。主要节日有“三月街”和“火把节”。

47、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人口有100多万。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

48、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南,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的文化艺壮锦是其独创的手工艺品。

49、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人口有740多万。这是一个爱歌舞的民族,芦笙是流行各苗族 地区著名的乐器。蜡染、剪纸等工艺美术品很有名。

50、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人口约为900万。信仰伊斯兰教。汉语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

公共基础知识之地理知识三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其次亚速海和渤海

盐度最高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

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

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最小的洋:北冰洋 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为什么?)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也是分属两国的最大岛屿

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也是最宽的海峡

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其次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

轮廓最完整的火山:马荣火山,其次富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其次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其次大自流盆地(最大的自流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内陆盆地)最大的三角洲: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其次长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

最低的洼地:死海,吐鲁番盆地第4,死谷第7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其次维多利亚沙漠,阿拉伯沙漠

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干沙漠

最大的黄土地貌区:黄土高原

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其次科罗拉多大峡谷

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长6000公里).最深的河流峡谷:金沙江的虎跳峡 岩溶地貌最发育的高原:喀斯特高原,其次云贵高原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面积中刚果河,密西西比其次

公共基础知识之地理知识四

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内流河,长度中锡尔河,阿姆河其次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指干流):多瑙河(9),其次尼罗河,赞比西河,莱茵河,湄公河(6)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其次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长江

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第3,基尔运河第5,巴拿马运河第6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其次坦噶尼喀湖,里海

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最宽的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1800米

最高的瀑布:南美委内瑞拉东部奥里诺科河支流上的安赫尔瀑布980米, 最高的气温记录: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达58℃

最低气温记录:南极洲东方站,-88.3℃

风速最大的地方:南极巨大谷口地区19米/秒 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的乞拉朋齐,26461毫米

降水最少的地方: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0.5毫米 最典型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日本,平均每天4次

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美国

最大的石油储集区:波斯湾油区,其中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

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产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

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其次俄罗斯,巴西

最大的水电站: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1260千瓦,2009年后,三峡成为第一

核能发电最多的国家:美国 核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法国

铁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其次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

铝土储量最多的国家:几内亚,其次澳大利亚,巴西,牙买加

铜矿储量最多的国家:智利,其次美国,赞比亚

锡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其次中国,马来西亚,泰国,产锡最多:马来西亚

黄金储量最多的国家:南非,1.65万吨,其次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

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南非,年产5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巴西

白银产量最多的国家:墨西哥,年10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

金刚石储量最多国家:刚果(金),其次博茨瓦纳,澳大利亚

铀矿储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其次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

农作物产量之最:

水稻:中国 小麦:美国 玉米:美国 棉花:中国 大豆:美国 香蕉:中美

花生:印度 芝麻:印度 油菜:中国 向日葵:俄罗斯茶叶:印度 蚕丝:中国

烟草:中国 黄麻:印度 甜菜:俄罗斯 咖啡:巴西 苹果:俄罗斯竹子:中国

花卉:荷兰 葡萄:法国 椰枣:伊拉克 长绒棉:埃及 可可:加纳 剑麻:坦桑尼亚

油橄榄:西班牙或意大利 甘蔗:印度或巴西 橡胶:马来西亚 油棕:马来西亚

农作物之故乡:

水稻:中国 小麦:中国 玉米:墨西哥 马铃薯:南美洲

大豆:中国 可可:南美 花生:南美洲 茶树:中国 桑蚕:中国 烟草:南美

黄麻:东南亚 咖啡:北非 橡胶:亚马孙河口 丁香:马来群岛 柑橘:中国 葡萄:地中海沿岸 菠萝:南美 核桃:伊朗 栗树:中国

畜牧业,渔业,林业之最:

养猪:中国 养马:中国 养牛:印度

养羊:澳大利亚 羊毛出口:澳大利亚 骆驼:索马里 养鸡:中国 蜂蜜:俄罗斯 渔场:北海道 森林资源:俄罗斯 热带雨林:巴西 木材进口:日本

公共基础知识之地理知识五

工业:钢铁:中国 造船:日本 汽车:日本 水泥:中国 化肥:中国 造纸:美国

手机:中国 电话:中国 飞机:美国 计算机芯片:美国 彩电:中国冰箱:中国

交通: 铁路:美国 公路:美国 高速公路:美国 内河航程:俄罗斯

海拔最高:南极洲 海拔最低:欧洲 跨纬度最多:亚洲 最热:非洲 山脉最多:亚洲

活火山:亚洲 高峰最多:亚洲 海岸线最长:俄罗斯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人口最密:摩纳哥 跨两洲的城市:伊斯坦布尔 水城:威尼斯 佛教寺院:泰国

伊斯兰圣地:麦加 电影城:洛杉矶 啤酒城:慕尼黑 汽车城:底特律 港口:鹿特丹

最冷的首都:雷克雅未克 雾都:伦敦 音乐之都:维也纳 地壳最薄:太平洋海沟

分布最广的海洋生物:硅藻 最长的城墙:长城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

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 最著名的金塔:缅甸瑞光大金塔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边界)海拔8848米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国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

流量最大的河流:亚巴逊河(南美洲)入海流量每秒11万立方米,占全球入海流量的1/5 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南美洲)700万立方千米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国)37千克/立方米 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美国、加拿大边界)8.24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欧洲)37.1万平方千米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1620米

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委内瑞拉)979米

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南美洲)560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777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亚洲)300万平方千米

陆地最低点:死海(亚洲西部)-392米

热极:巴士拉(伊拉克)58.8℃(1991年)冷极:南极极点附近-89.2℃(1983年)雨极:乞拉朋齐(印度)26416毫米(1961年)

旱极:阿塔卡拉沙漠(智利北部)连续91年无雨(1845年—1936年)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337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美洲)1.5万千米

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南美洲)6960米

最大的火山口:阿苏山(日本)周长达100千米

最大、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国)长496.3米

最长的洞穴:猛犸洞(美国)长240千米

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亚洲)8万平方千米

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最深处)11034米

最大的海:珊瑚海(太平洋西南)479万平方千米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亚、欧两洲之间)1.1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非洲)1670千米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亚)21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亚洲)243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印度洋)217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美洲)217.56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下载法律常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律常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律常识(范文模版)

    一、婚假婚假天数:通常按3天计算[1980]劳总薪字29号规定:婚丧假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此文件当时针对国营企业。通常我们都按最长3天计算。 晚婚假天数:各地晚......

    法律常识

    【不当得利】 ① 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

    法律常识

    一、单项选择题1. 法的共同本质( ) A.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B. 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 法是领导者个人意志的表现D. 法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2. 法律渊源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

    法律常识

    法律常识是一些老百姓必知的,跟日常生活、工作和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是我们应该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如今,法律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教育就......

    法律常识讲稿

    法律常识部分讲稿 第一章法律概论 一、法的概念: 广义的法:指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狭义的法: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宪法、合同法......

    公务员法律常识

    法律常识试题(一) 《行政许可法2》(★公务员考试肯定会考行政许可法★) 标★者为重点关注知识点,★★越多越重要 1、(C)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加......

    公务员法律常识

    我国刑法第34条规定;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而我国刑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由于驱......

    亲子关系法律常识

    亲子关系法律常识 亲属关系概述 养父母子女关系 亲等计算 祖孙关系 兄弟姊妹关系继父母子女关系 婚生父母子女关系非婚生父母子女关系亲属关系概述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