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小学作文辅导教案[合集]

时间:2019-05-12 23:5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典中小学作文辅导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典中小学作文辅导教案》。

第一篇:经典中小学作文辅导教案

人物描写#神态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神态描写的基本要领

教学重点:通过五官和脸部肌肉的细微变化来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某一神态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什么是神态

教学方法:妈妈先解说,每个方面举

一、两个例子,然后让孩子顺着思路举例,能举几个是几个,不要强求。

(备注:这个内容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跟他(她)简单解说,低年级孩子不要求,但讲课的妈妈自己必须有所了解。)

1、名词解释:神,这里指神气和表情;态,这里指态度;神态,即人物的神气、表情和态度。

2、举例:

神气{正面:满面春风、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威风凛凛等

负面: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气急败坏、失魂落魄、气势汹汹、歇斯底里等 表情{正面:兴奋、欢喜、得意、安详、大方、慈祥、稳重、妩媚等

负面:痛苦、悲伤、失望、烦躁、害羞、生硬、凶恶、轻浮等 态度{正面:友善、慈和、热情、尊敬、严肃、认真等

负面:凶狠、粗暴、冷淡、轻视、滑稽、浮躁等

3、神态的外在表现:

主要通过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牙齿、舌头、耳朵和面部肌肉的运动变化表现出来。所以,神态描写实际上就是动态的肖像描写。

二、照图说话

教学方法:妈妈找到各种人物表情的图片,让孩子指出图片头像是那一类神态(如开心、生气、害羞等等),然后要求他(她)认真观察,说出眉毛、眼睛等的变化情况,每说完一个头像,便将刚才的话写下来。

图片(在网上有N多表情图片,妈妈们可自己找)注意事项:准确、生动、形象、传神 准确——指描写要符合观察到的事实; 生动——指描写要抓住微小的细节变化; 形象——用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传神——抓住重点(最显眼和突出的地方),适当夸张。

三、实际操练

教学方法:妈妈让孩子随身携带笔和小本本,选取一个具体的人物,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也可以是同学朋友等熟悉的人,或者是街头随便逮一个陌生人,认真观察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随时记录下来。督促一星期左右,让他(她)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入门篇 第四课 人物描写#动作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将大动作分解成一系列小动作的训练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动作的描述——动词+修饰语

教学方法:妈妈在每个小项目中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口述例句,然后指出其中的动词和修饰语,然后让孩子做一个动作并用文字造句,着重标示出动词和修饰语。(具体动作和句子由各自的教学环境确定,是“即兴表演”。)

1、方向+动词:例子: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向右转了个身。

2、轻重+动词:例子:他的拳头重重地打在了墙上;妈妈轻轻地摸了摸囡囡的头。

3、动词+数量:例子:他迅速地后退了几步;我踢了他一脚。

4、快慢+动词:例子:手里的菜刀飞快地舞动着;他被吓得马上跳了起来。

5、程度+动词:例子: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牢牢地抓住了我的手。

6、质量+动词:例子:他麻利地拆开了包裹;我一个漂亮的转身躲开了狗狗的攻击。

7、比喻+动词:例子:球象箭一样飞了出去;她象一只刚出笼的小鸟,在操场上奔跑、跳跃。

二、动作的细分

教学方法:妈妈选取一个日常动作,一边演示,一边让孩子注意发出动作的是身体的那一个部位(手、脚、头、腰等),以及这个动作的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然后记录下来造句、润色。

(补充说明:许多孩子在作文中无话可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不注意观察的原因又主要是不懂得怎么样去观察,因为他们的思维是跳跃性的、感性的,思路很难有一个清晰的途径,所以家长应该在平时就进行有效的引导。我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教科书只是说观察如何如何重要,却没有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化的观察能力训练指导,于是才另辟蹊径,以观察能力的训练为入门作文的中心。)

范例: 削苹果

妈妈开始削苹果了,只见她左手捏着苹果,右手拿着一把水果刀,水果刀的刀口对准苹果的“额头”“亲”了一口,妈妈的右手手腕稍稍一偏,再轻轻地沿着苹果弯弯的“额头”转动起来,于是就有一片苹果皮离开果肉翘了起来;接下来,妈妈的左手慢慢地转动手中的苹果,拿刀的右手均匀地用力,苹果皮便象纸条一样,一圈一圈地离开果肉;不一会儿,一个水灵灵的苹果就削好了。

三、连续性动作描写

教学方法:妈妈选取一个日常事务,例如拖地、洗衣服、炒菜、做饭等,这些事务都是由一系列较大的动作组成的连续性动作,而每一个较大的动作又还可以细分为许多小动作,每个小动作都有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且都可以用比喻来修辞。妈妈可以先示范,让孩子观察各个动作要领并作简单笔录,再让孩子自己操作加深印象,最后将整个事务用文字表达出来。

范例:

我来到厨房烧小菜了。我打开煤气灶,放上铁锅,倒入少些菜油。过了一会儿,油开始冒烟了,我就把刀豆倒下去,用铁铲翻了几下,就把浇好的肉骨头放进去,又放了一些水。接着,我放了一些调料,盖上锅盖让它烧。

过了两分钟,我把火关小一些,再让它烧。又过了五分钟,爸爸说:“差不多了。”我就去揭开锅盖,放一些味精,又拌了几下,我就把刀豆烧肉骨头盛起放在碗里,端到了菜桌上。

入门篇 第五课 人物描写#语言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语言描写的常见方法

教学重点: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说话时的情景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名词解释

教学方法:妈妈跟孩子简单解说一下就行了。

语言:简单地说,语言就是人说出来的话,包括对话和独白,对话为人物之间的交谈,独白即是自言自语。

语言描写:就是把人物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

二、写好说话内容的几个简单技巧

教学方法:妈妈先说几个词,然后让孩子接龙,看他(她)能说出几个,妈妈可以补充,举造句的例子也是如此。

特别提醒:下面这些词语在整篇作文中要用得适当,不要用得太多让人觉得太花哨,关键时候用一两个就够了。

1、运用语气词、象声词、感叹词 用在句首的词有:喂、哎、咦、、嗯、哼、唉、呸、哇、哎呀、哇噻等等 用在句尾的词有:啊、呀、呢、吗、哈哈、呵呵、呜呜、嘿嘿、啦等等 例子:“喂,你到哪里去?”“哦——,我去领奖,中大奖啦!”

2、运用一些方言、土语或特定语言

例子:方言——“唔该,去天河城点走哇?”一个老大爷问街上的保安。

土语——“跟他说话,真是鸡同鸭讲,一点都说不来啊。”

特定语言——“菜鸟一个!”“哇噻,发现一个青蛙!”

3、套用一些成语、歇后语

例子:成语——“说起我家那小子,那可真是一表人才、万里挑一,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绝代天骄啊!”

歇后语——“一点到他的痛处,他就好像屁股底上安了弹簧——一蹦老高,反应大得很咧!”

4、特殊字音的注解 例子:“OK,长城,Very Good!(牛,长城真牛!)”一个外国老头兴奋地喊道。

三、写活说话人的几个方法:

教学方法:妈妈在举例子的时候辅之于相应的动作、表情等,对例子的选择,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另外造个句子,讲完例子之后,再让孩子模仿造句2~4个句子。

1、对话+动作:

例子:老师走上讲台,放下课本,喊道:“上课!”

2、对话+表情: 例子:“我错了。”小明低着头,满脸通红。

3、对话+心理:

例子:我吓了一跳,心想,完了,不由长叹:“好惨啊!”

4、对话+语气: 例子:“大小姐,你怎么啦?嘴巴翘得那么高?”妈妈嘻嘻笑道。

5、对话+语调: 例子:“我绝对不会放过你的!”老狼恶狠狠地咆哮。

6、对话+音质: 例子:“阿姨,那边的花好好看喔!”一个清脆的童音在我耳边响起。

四、对话内容要紧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当时情景

1、解说

教学方法:妈妈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转述下面的内容。同时举一些身边的例子,比如家人、邻居、同学、朋友的性格特征和他们说的一些话,让孩子有更切实际的感受和理解。

言为心声,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遇到同一件事,各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说出的话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平时就要留意不同性格的人说的话,这样,在写作文的时候才能把人写活;另外,同样一个人,面对不同的情景所说的话也是不一样的,这也需要我们平时多多留意。

例子:情景——教室门不知被谁打了一个大洞,以下是各人的对话:

“是谁?是谁踢坏的?”一向慈和的班主任刘老师瞪着眼吆喝道。

“看我干嘛?”小勇小声嘀咕,“又不是我,我怎么知道。”

淘气鬼小明吐了吐舌头:“嘻嘻,谁又要倒大霉了!”

“老师!我知道。”“小燕子”紫云高高地举起了手,“是王军!”

“你放狗屁!我碰都没碰!”王军气得满脸通红,恶狠狠地朝紫云高喊。

2、练笔

教学方法:布置下题目后让孩子先写,大概10分钟左右,然后检查,先挑出优点表扬一下(比如很生动、很贴切等等),再跟孩子提一下进一步提高的建议(如词语的运用、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

情景题目范例:

1、讲价钱;

2、我做错了,妈妈很生气;

3、我做对了,妈妈很开心等等

入门篇 第六课 人物描写#心理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心理描写的具体运用方法和要点 教学重点:心理描写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名词解释

教学方法:妈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跟孩子大致说一下,以了解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心理:简单地说,就是内心的想法

解说:当人们遇到某件事时,心里都会产生一定的想法。比如,当你做错了一件事,害怕大人会惩罚,你心里会怎么想?后来大人并没有惩罚,而是耐心细致地教你怎么做才能做对,你心里又会怎么想?把这些想法用文字写下来,就是心理描写。

同样的道理,当别人遇到另外的事情时,他的心里也肯定会有什么想法,你可以根据他的性格,还有他当时的处境,猜测他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把这些猜测用文字写下来,也是心理描写。

总之,心理描写就是把人物心里的想法写出来。

二、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妈妈先讲解一些,然后举例子,下面的例子只供参考,妈妈可以自己造一个孩子比较熟悉容易接受的句子,然后让孩子仿照造句2-3句。

1、用“XX觉得”、“XX认为”等词,或“XX想起”的句式,引导出这个人的心理活动

例子:爸爸觉得事情有点奇怪,明明放在桌子上的钥匙,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呢?

老师认为刘华肯定欺负了小王,因为当时只有他们两个人在教室。

看到爷爷的相片,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的事情——

2、通过自言自语来引出心理活动的内容 例子:“完了。”小明暗叫,“明天就要开学了,可我的寒假作业还有那么多没做呢!我该怎么来跟老师说呀?”

3、通过幻觉、梦境来描写心理活动

例子:梦境——过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说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凡卡》)

幻觉——《卖火柴的小女孩》里,小女孩划了一根火柴、两根火柴和三根火柴时在火光中看到幻觉。

4、与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结合起来描写心理活动 例子:小明走着走着,突然,前面一团黑影掠过,“我的妈呀!”吓得他脖子一缩,感到两脚冰凉,提不起来,“那是什么东西?”他想起一部动画片里的故事,一只凶猛的老虎

从动物园里跑了出来,还吃了两个小孩子——

四、课堂练笔

教学方法:妈妈选择一个自己的孩子不久前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对他(她)来说记忆深刻的事情,简单提示过后,让孩子进入写作,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字数不限制。孩子写完后再评点,评点的方式是“夹心饼干”——先表扬,然后指出缺点,最后再表扬和鼓励。

题目范例:

1、写一段做错了事时,自己的心理活动;

2、写一段成功完成了一项大人交待的任务时,自己的心理活动;

3、写一段曾经做过的梦。

教学目的:让孩子把握定点观察静态景物的基本顺序 教学重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观察、分解景或物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单个物的定点静态描写

教学方法:妈妈选择一个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学道具,为了利于展开观察,最好不要太复杂,但又必须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和色彩层次,我的建议是盆景或台灯等小摆设,如果没有这些,种养的花草也好,花草也没有的话,那就麻烦去菜市场买几颗蔬菜吧。将道具摆放在课桌前,按照下面的顺序引导孩子观察和记录,最后整理润色成文就OK了。

1、整体形象:轮廓——高大、小巧、精致、魁梧、挺拔等;形状——伞状、球冠状、圆球状、圆锥体等;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红、黑、白等;气味——香、臭、清香、浓香、淡淡的香等;风格——可爱、漂亮、秀气、古朴、端庄等。(备注:根据道具的实际情况,选择

一、两个方面就行了)

例文:今年的六.一节,妈妈送给我一盏卡通台灯,一条小狗趴在柔和的灯光下,可爱极了!

2、将道具分成上、中、下(或者前、中、后)三个部分,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者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的顺序进行排列。

上面这个台灯,就可以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灯罩、中部为毛绒狗狗,下部为底板。

3、每一个部分为一个小段,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由表及里地描绘道具的形状、颜色、光泽、质地、状态、风格等。还是以上面的台灯为例。

例文:(上部)台灯的灯罩连接在一根头部弯曲的小铁杆上,是一个梯形的圆柱,上面蒙着一层米黄色的棉布,棉布在灯罩下摆部位褶皱成花瓣的形状,整个灯罩看起来就像一朵被累累的果实压弯了脖子的向日葵,而灯泡,就藏在向日葵的肚子里面,只要一开灯,它就散发出温暖而又柔和的光芒。设计师的心思很是细腻,考虑非常周到,灯罩的棉布用松紧带套在小铁丝编织的笼子上的,如果脏了,就可以脱下来给它“洗澡”。

(中部)最可爱的是那只趴在灯光下的小狗,这是一只毛绒做的狮子狗,全身披着长长的毛发,嫩黄嫩黄的,摸上去非常柔软细腻。我估计这只小狗应该是个小女孩,因为她的头上扎着两个蝴蝶装的发结,身上穿的也是碎花布做的连衣裙。

(下部)把小狗托起来的,是台灯的底板,底板上面铺着和灯罩一样的米黄色的棉布,底板的周边,棉布也褶皱成花瓣的形状,小狗狗趴在那里,就像趴在观音菩萨的莲花座上一样。

4、对道具进行总体的评价。续上例。

例文:我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台灯,更感谢妈妈给了我快乐的童年,我要在台灯下好好学习,让妈妈经常有愉快的心情。

二、景的定点静态描写

教学方法:妈妈带孩子到阳台上放眼观察,如果只看到对面的墙的话就只有出门了。选择的景点范围不要太大,但景观要有一定的纵深(就是从远到近都要有景物,远处不要太空旷,近处也不要太浓密,一眼看过去,不会被近前的东西遮挡,并且远处能看到东西)。

1、首先确定描写顺序: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2、按选择的顺序将景物分成远处、中间、近处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为一个小段落。

3、将每个部分所看到的具体内容(树啊、房子啊、车啊、湖啊、山啊、云彩啊等等)记录到相应的段落。

4、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将前面的内容润色。

5、通过朗读的方法再次修改,直到念起来通顺为止。

例文:建议看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写荷花(就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的那一段)。

入门篇 第八课 景物描写#移步静态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把握较大空间范围的基本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制定观察的路线和先后顺序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确定描写对象

教学方法:根据孩子的年级选择相应的描写对象,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自己两室一厅以上的房子就可以了;

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居住的小区,如果小区很大,则选择小区的其中一部分;

五、六年级的孩子,则可以选择大型超市或购物中心,也可以选择公园或大型小区;初中的孩子则选择旅游风景区或大一点的社区。

二、制定观察路线

教学方法:在观察之前,妈妈先与孩子一起共同制定观察路线。

首先,画下描写对象的平面地图,先标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然后在地图上标上大致的物品或景点;

其次,制定一条合理的观察路线,要求不要重复,又能全部观察一遍;

再次,依据观察路线,按先后顺序给物品或景点标上1、2、3、4——的序号; 最后,确定一至三个物品或景点作为重点观察对象。举例:

(很遗憾,画的平面图传不上来,网站不支持BMP格式,可我的电脑又没有图片格式转换的工具)

三、实地观察记录

教学方法:妈妈与孩子一起按照前面的规划实地观察,带上笔和笔记本,将观察到的主要物品或景物简单记录。

记录要求:写下各种物品或各个景点的名称,并记录下它们的形状、颜色、质地、光泽、状态等(即本教材第一课的内容)。

四、整理润色成文

教学方法:妈妈让孩子根据记录的内容单独完成写作,然后评讲。

写作前讲明要求:

1、文章的先后顺序符合先前制定的路线图;

2、有一定的比喻、作比较、夸张等手法;

3、语句通顺

评讲:

1、看孩子的作品有没有达到要求;

2、挑出可以表扬的地方;

3、指出应该改进的地方;

4、激励

入门篇 第九课 景物描写#定点动态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把握对运动事物观察和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准确抓住描写对象运动部位的动态变化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题引入

教学方法:妈妈用自己的话将下面的内容跟孩子解说一下就OK了,尽量口语化。

1、妈妈提问: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比如花草树木山石水土,或者流水星星等等,就会发现,它们并不是一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的,而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当中,例如风吹过时,小草会摇曳,你能不能举出其它一些会动的景物的例子来呢?

2、孩子回答:(提示:河水、雨水、瀑布、湖水、池水等水的运动,风吹过时花草树木的运动,天上云彩的变化,星星的闪烁,汽车、火车、飞机、风筝、摩天轮等人造事物的运动等等。)

3、妈妈表扬并适当补充:

4、解说: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景物的运动变化,我们的世界才不会死气沉沉,而是充满了活泼的生机。可是,这些东西老是在动,我们要怎样写,才能把它们写出来呢?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的人物动作描写吗?(停顿,让孩子回答)实际上呢,人物的动作和景物的运动是一样的,都是在动,所以,景物的动态描写和人物的动作描写,方法也是一样的,区别就是一个写的是人,一个写的是花草树木山石水土等景。

5、复习动作描写的笔记

(一、动作的描述——动词+修饰语

1、方向+动词:

2、轻重+动词:

3、动词+数量:

4、快慢+动词:

5、程度+动词:

6、质量+动词:

7、比喻+动词:

二、动作的细分

注意发出动作的是身体的那一个部位(手、脚、头、腰等),以及这个动作的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

三、连续性动作描写

一个日常事务,例如拖地、洗衣服、炒菜、做饭等,是由一系列较大的动作组成的连续性动作,而每一个较大的动作又还可以细分为许多小动作,每个小动作都有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且都可以用比喻来修辞。)

6、妈妈归纳总结:写景物的变化和写人物的动作一样,首先要知道怎么样来描述它的运动变化,然后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对它的变化进行细分,而一个连续性的景物变化,我们也可以把它细分成许多小变化。接下来,我们就来练习一下对景物的动态描写,根据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这节课我们先练习定点描写,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看景物,然后将这些景物写下来。

二、单个动态物件的定点描写

教学方法:一定要有实物,让孩子认真观察,可以让物件不断重复运动模式,直到孩子能够根据当前看到的现象脱口说出下一步的运动状态为止。

1、确定描写对象

根据孩子而定,参考:低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动作变化相对复杂一点的电动玩具作为描写对象,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一棵小树(盆景树木即可),通过风扇来制造不同速度的运动。

2、观察记录

观察指导:密切关注描写对象主要的运动部位,以及这个运动部位的方向、轻重、快慢等。例如电动狗的眼睛滚动、四脚爬行、尾巴和头的摆动,是朝那个方向动,速度快不快,各个部位运动的先后顺序是怎么样的,等等;风吹着的小树,它的树干是动不动?树枝和树叶又动不动?如果动,又是朝哪个方向动?速度快不快?等等。

观察记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用词语记录下来。

3、整理成文

将记录的词语扩展为句子,然后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再把描写对象与平时看到过的类似现象做一些简单的比较。大约50到100个字就行了。

三、多个动态物件的定点描写

教学方法: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同时摆放三个以上开动电动玩具;中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去游乐场所定点观察三个以上的开动的娱乐器械,或者公园里的喷泉假山,或者夜景中的车流和煽动灯光等;有条件的,比如农村的孩子,直接观察流动的水草和摇曳的树木就行了。

1、确定描写的顺序: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东到西,从西到东等等都可以,总之,要有一个顺序。

2、按照顺序,对每一个确定对象进行描写就行了,也就是刚刚学过的单个动态物件的描写。

3、让孩子自己通读写好的文字,看各个物件之间有没有适当的连接词进行衔接,念起来通不通顺。

入门篇 第十课 景物描写#动静结合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了解对景物综合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描写的顺序和景物动态与静态的比较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程引入

教学方法:妈妈将下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向孩子讲述就OK了。

解说:我们分别从定点和移步两个方面,学习了对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掌握了一些景物描写的方法。但是,在现实中,并没有一直静止不动的景物,也没有一直动个不停的景物,而是有的时候是静止的,有的时候是运动的;另外,在一个大范围的风景里,也是有的景物在运动,同时又有一些景物是保持静止。这就是所谓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互结合,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我们写景物,就是用笔作“摄影机”,把看到的景物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既然现实中的景物是动静结合的,我们的描写当然也要动静结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怎么样来对景物进行动静结合的描写。

二、范文评析

教学方法:妈妈依照下面的步骤执行就行了。

1、妈妈让孩子看范文,并朗读一遍: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排比+比喻)。(静态景物)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比喻)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比喻)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起风前),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起风后)【对起风前后的景物作比较】。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动态景物)

2、评析第一步:让孩子指出哪些是静态的景物描写,哪些是动态的景物描写。(提示:黑色文字部分为静态描写,红色文字部分为动态描写。)

评析第二步:让孩子分别指出静态描写部分和动态描写的描写顺序是什么。(提示:静

态部分为由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到点【点缀着些白花】,动态部分为从高【叶子】到低【流水】)

评析第三步:让孩子指出比较明显的修辞手法。(提示:有下划线的为比喻句,倾斜的文字为作比较)

评析第四步——妈妈小结: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景物的描写,要做到动静结合,既有静态的描写,又有动态的描写,在描写之前,还要确定一定的描写顺序,这样才不会东一下西一下搞得颠三倒四,在描写的过程中,最好展开积极的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景物通过修辞手法表达出来。记住了吗?请你复述一遍我刚才说的话(注:意思到了就行)。

三、实际操练

教学方法:妈妈确定描写对象之后,带孩子实地观察,充分发挥他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的全面功能,指导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提醒孩子那些地方应该做必要的观察记录。完后,让孩子根据记录独自写作,最后妈妈评点,让孩子根据评点内容修改。

1、确定描写对象

低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小区一角或假山、小山,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公园一角,选择的风景最好有花草树木,还有流动的水,有动物或车辆走动也可以。

2、确定描写顺序

描写的顺序,其实在观察时就应该形成,观察时确定了顺序,好奇心强的孩子才不会东张西望,作文才不会杂乱无章。

3、简单记录

在出发前就应该告诉孩子,按顺序观察的同时一定要认真做记录,这样才可以避免走马观花,写作的时候也才有依据。

4、确定描写重点

整个风景观察完一遍以后,问孩子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然后把这确定为写作的重点,并带他(她)对这个地方重新仔细观察。

5、独立写作

回到家,不一定马上就开始,但起码必须当天进行。让孩子根据观察记录,展开想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作。低年级的孩子100到200字就行了,中年级150到250字就行了,高年级200字到300字就行了,刚开始,要求不要太高。(注意:这不是完整作文的训练,而只是描写的强化训练,目标是细致入微的描写,是有关景物的片段写作,千万不要写成开头一段结尾一段的完整游记。)

6、评点作文

评点还是一样的模式:表扬——建议——鼓励,另外,到现在,应该让孩子根据建议修改一下作文了

入门篇 第十一课 场面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了解和把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注明:本课低年级孩子不要求)教学重点:如何处理点与面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引入课程

教学方法:妈妈用自己的话将下面内容给孩子讲述就OK了。

解说:我们在前面学了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但是,我们在生活中,还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很多人参与的集体活动场面,在这里,不止一个人在活动,那么多人,该怎么样来写,才不会混乱,还能够让别人读了之后印象深刻呢?而且,这样的活动场面,往往是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这又涉及到景物描写,这里的景物该怎样写,才

能与人物的活动描写结合起来呢?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如何来写场面。

二、方法讲解

教学方法:解说部分由妈妈讲述,红色文字多念几遍,让孩子做笔记,例文打印下来或下载给孩子自己看,但要适当提问检查他的阅读心得。

解说:

体育比赛和文娱晚会等,都是有很多人参与的集体活动,如果我们用笔将活动的场面写下来,就是场面描写。同样的道理,如果用摄像机将比赛或晚会拍下来,实际上它们也是场面描写。只不过,作文是用笔和文字,摄像机是用镜头和画面,但都是对场面活动的记录。所以,我们学习场面描写,这些电视节目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我们在看这类电视节目时,如果有心留意,就会发现,在节目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展现整个比赛场所或晚会场所的镜头,然后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环视一周,这样的好处,就是让观众全面感受到比赛或演出的热闹气氛,调动起观众的观看欲望。我们作场面描写时,同样可以象电视节目学习,那就是——

1、扫描全局:通过写人群的数量、声响、相关景物(树木、天空、建筑物、室内外装修等都是)突出整体气氛。(红色部分着重强调,有必要让孩子记在笔记本上)

参阅例文: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在比赛和晚会电视节目中,我们还会发现镜头在扫过人群的时候,时不时地会对准一个或几个人特别放大来给大家(即特写镜头,怕孩子不知道,所以说的啰嗦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人的详细表情、动作、衣着等。摄影师和导演这样处理的好处就是,抓住几个人物做典型,一是让观众看得更清楚,可以通过他们的表现推论其他人也是这样的;二是把他们作为亮点,可以调节观众眼睛的感受,不会老看大场面感到疲倦。同样,我们写作文也可以向他们学习,这就是——

2、抓住典型:从参与活动的人中,挑出几个表现比较突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人来,对他们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进行相对详细的描写。(红色文字做笔记)

参阅例文(让孩子自己看,然后通过提问指点几句则行):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整体场面——演员们)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典型人物——女主角)

体育比赛或文娱演出的电视节目除了展现比赛或演出画面外,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似乎与比赛和演出无关的镜头,比如太阳很大,旁边的树木都懒洋洋的;或者雨很大,周围景

物都雾蒙蒙的;或者风很大,广告牌或广告画都被吹得到处翻飞。其实,这些看上去没有关系的镜头,是很有用处的,它可以提示观众,你看,天气这么恶劣,可人们还是那么热情高涨,说明比赛或演出多精彩呀。我们写作文,一样可以学习,就是——

3、背景烘托:穿插一些活动场所中的景物描写,作用是烘托活动的气氛,或者衬托人物的某种精神,所以要紧扣活动。(红色文字做笔记)

例文: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景物描写突出一个“热”的主题,衬托观众的热情更热。)

三、实例操作 教学方法:

1、选择实例

建议选择某个文娱演出或体育比赛的录像,因为录像可以在家里看,印象不深的还可以重复播放。注意时间不要太长的节目,以不超过30分钟为适宜。

2、观察指导

让孩子边看边记录,如果是整体场面,请他注意人数、欢呼声、整体色彩、灯光等等,如果是个人特写,则请他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用简单的词语作一些记录。

3、简单布局

并不是把看到的所有内容都要写出来,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要学会选择,将自己认为比较主要画面内容的拿出来写。一般情况是,先写一下周围环境,接着是整体场面,然后挑几个典型人物,接着又简单介绍整体场面。

4、充实内容

布局定下来后,让孩子将选出来的部分重新看一遍,内容写得更翔实一点。

5、词句修饰

内容写好后,考虑一些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看能不能把句子写得更漂亮。

6、评点

表扬——建议——鼓励

入门篇 第十二课 描写方法入门总结

教学目的:让孩子对前面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认知 教学重点:描写方法的总结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程引入

教学方法:妈妈提问,孩子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多少。

提问1: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写作文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描写,那么,你能不能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有关描写的哪些内容呢?先别看笔记,看能说出多少。

提问2:好的,打开笔记,翻一翻,自己有哪些内容漏掉了?

提问3:嗯,很好,那么,你能不能总结一下,描写一个事物,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引入:好的,接下来,妈妈再来总结一下吧。

二、方法总结

教学方法:妈妈先将红色文字部分写在孩子的笔记本上(有条件的话,写在小黑板上,让孩子做记录。),然后按照先解说后训练的顺序教学。

1、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提问:我们要观察一件事物,可以有那几个手段啊? 回答:1)视觉形象(眼能看到的)(2)触觉形象(手能摸到的)(3)嗅觉形象(鼻子

能闻到的)(4)味觉形象(嘴能尝到的)(5)听觉形象(耳朵能听到的)

提问:通过上面5个观察手段,我们可以分别观察到事物的什么特征呢? 回答:略(参考第一课笔记)

2、将要描写的内容分解细化

解说:我们观察事物的特征时,不管是那一方面的特征,都要将这些特征尽量分解成许多更小的组成部分,比如,外貌可以分成头部、身体、四肢、服饰,而头部等又可以进一步分解,比如头发、眉毛等;动作也是一样,比如只是吃饭一个行为,也是由许多小动作连续组成的,如拿起筷子,夹菜,将饭菜送到嘴里,对这些组成动作的细致描写,更能够生动写出这个人的性格、修养等;景物特征同样可以分解细化。

小训练:试一试,你还能举出哪些特征可以分解细化的例子来?

3、认真观察,做好笔录

解说:观察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致,充分调动起各种感觉器官——眼睛、耳朵、嘴巴、鼻子和手等,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再摸一摸,观察的时候,要养成边观察边做笔记的习惯,因为看得多了,有些内容不记下来,就容易忘记;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写课堂作文和考试作文的时候,是没有机会和条件去实地实物观察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积累的观察笔记多了,在正式写作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够运用上去。所以,即使做不到随时随地带纸笔,也要有意识地在一个星期里搞一两次专门的观察笔记训练。

4、描写一定要有顺序

解说:思路清晰、条例清楚、层次分明,是我们做好任何事的重要前提,写作文尤其如此。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在做之前,就先考虑清楚按照什么样的步骤,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写作文也是一样,不但在写的时候要先确定写作顺序,而且要在观察的时候,就要确定观察的顺序。如果头绪混乱,即使观察再仔细,也很难发现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使写作时词语再优美,文章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所以,平时还要养成做事有条理、事先确定先后顺序的好习惯。

小训练:请你列出几种描写顺序来。(提示:从上到下,从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远到近,从里到外,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等,还可以反过来。)

5、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解说:就象我们建房子一样,有了四面墙和房顶虽然也可以住,可是看起来不怎么舒服,往往还会用上瓷板、木板、墙纸、灯光之类的东西进行装修。作文也是这样,虽然对要写的事物介绍的比较清楚了,但还是让人感觉比较粗糙,所以对词语、句子要进行修饰,使文章更具有美感,让读者读起来更加舒畅。修辞手法依据自己在语文课上学过的,最简单的就是用比喻、拟人和夸张,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运用一些排比、通感、飞白等。修辞手法可以通过平时有意识的训练来提高运用能力,比如造句,仿写句子等。

小训练:造句,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各写1到3句。

第二篇:中小学作文辅导讲义

作文辅导讲义

一、怎样做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就是把画面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作文训练的一种好形式,它

能培养你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有条理的思维能力。

看图作文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但看是写的前提。看图要有顺序边看边想,或从

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中间到四周;或从人到景,从景

到人。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物,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大概 的了解。再细看画面,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地点,从景物和人物的衣着,还可以

分析出事情发生的时间;细看人物的穿戴和身材,想一想人物的身份,年龄和职业;

细看人物的动作,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干的;细看人物的表情,想一想人

物的思想感情。然后想一想整幅图画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作者画这幅画的目的是什

么。最后,按图意列出提纲进行写作。

叙事的单幅图只展示了一件事的部分内容,除了前面所说的那些方法外,我们

还要学会从一幅图的内容,想象出以前会怎么样,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重视写好

开头和结尾。

如果是多幅图,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要着重观察前一幅中没有出现的事

物,如出现了哪些新的人物,地点有什么变化等。即使是相同的画面,也要特别注

意画面的细微变化,如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天气的变化等。从而了解事情的发展变

化。逐幅看完后,再连贯起来重看一遍,使画面上事物的发生,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在自己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按每幅图的主要意思列出提纲,突出重点,注意详略,不要每幅图都平均使用力气。每幅图的叙述描写要注意连贯,互相衔接,不要变成图意的说明。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静止的,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起来,如使人物开口说话,开展心理活动,使景物具有色彩等。看图写话的方法,简要地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顺序观察,尝

试表达,合理想象。

二、怎样写好看图作文

在许多考试和竞赛中,同学们往往会遇到看图作文。面对看图作文,许多同学措手无策,抓耳挠腮,不知道去怎样写好它。今天,我就和大家围绕这个问题探讨探讨。

看图作文,顾名思议,就是先看图后作文。看图作文一般分为单幅作文和多幅图作文。

写单幅图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观察图画。同学们在写作前首先应该仔细地观察图上的画面,看清图上画的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事,画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和哪些物。人是我们观察的主要对象,所以我们特别要注意观察人的服饰、容貌、年龄、身份、表情、动作,并给主要人物取名。

2.合理想象。画面上的景物都是静止的,我们应该通过想象,便人活起来,让他们自己说话、行动,要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是要使画面内容变成活动着的电影镜头。但这种想象必须是合理的,是表现文章中心服务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必须与画面内容一致,不能另编一套。

要写好多幅图作文也是如此,但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首先,我们应该全面地看,从整体上了解一下,这几幅图连起来是讲了一件什么事,基本内容是什么。接着,我们还应该联系地看,看清上图与下图之间有什么关系。画面什么变化,如时间、地点,具体的环境,包括景和物,还有人物的动作等,从中了解到事件的发展与变化。最后,我们还应当有详略地看,写作时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轻重之分

写好看图作文2

1.观察要细而全。

看图写文这类作文,图是写文的依据。因此,仔细观察图画,领会图画的含义是写好作文的关键。首先,要从整体着眼:图上有多少人,有哪些物„„这些大体上的情况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再进行细致观察,要注意图中的细节:人是什么身份,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特征,物是什么形状、颜色等,需全面细致地观察,不要轻易漏掉某个细节。2.依据图意,展开联想。

联想是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一幅图受篇幅所限,能画出的形象毕竟有限,如果只把图上所画的写出来,即使观察得很细致,很全面,也不一定能写得生动、丰富。所以,看图时要注意结合图上的形象,适当地展开联想,联系实际生活,使文章变得更真实可信。

3.围绕中心合理组织材料。

中心是文章的主帅。我们从图上观察到的内容,以及由观察所联想到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以写入作文,必须根据确定好的中心进行“筛选”,写前要想一想:这次作文应以写什么为主?哪些材料可以作辅助材料?哪些材料可以不用?确立了重点内容之后,再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层次,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4.重视修改,精益求精。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鲁迅先生也曾告诫我们“写完文章后至少要读三遍”。可见,写完文章之后,再进行推敲。修改是非常重要的,便于把要说的意思说得更清楚、更完备。5.编写作文提纲。

通过上述的看图、分析和想象,我们看懂了图画,接着就要写作文了。动手写之前,还要把自己的看图所得整理一下,编好作文提纲,然后写作。编写提纲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把审题立意时确定的中心思想写下来,并把想到的有关材料都先记下来,不管其顺序,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这一步一是要快,抓紧时间,二是要尽可能抓住思想中的一闪念,记下来,以免忘记。第二步,再从容地归纳、分析、整理、安排这些材料,这时再想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转接,用什么材料为主等等,再写成简明扼要的提纲。

二、作文怎样才能不跑题

一篇作文的好坏,与你立意、构思、布局、运用词语和表现方法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你在作文中“跑了题”,就是没有看懂、看准题目,在写作中没有抓住中心思想,没有领会题目的要求,即使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得好,也是白费笔墨。所以说,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也是关键性的一步。

要“不跑题”,首先得在审题上下功夫了。

怎样审题,语文老师肯定已讲过不少,如分析法、比较法等,我就不再重复了。审题应注意些什么? 审题一般要注意“三审”。

一是审清对象,就是搞清楚写作文是写人呢,是记事呢,是写景呢,还是状物呢; 二是审明范围,即要明确我们所选材料的时间、空间、数量及人称、范围上有什么限制;三是审清重点,也就是“题眼”,如《我喜欢的一件玩具》中的“喜欢”,《我学会了_______》中的“学会”等。

这“三审”抓住了,题意就基本能把握,“跑题”的问题自然可避免了。要是遇到《我的家庭》《难忘的一课》之类“题目过大”的该怎么办呢?

审“大题”,我们可用“补充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对“大题”加以补充,使它具

体化,化大为小,大题小做。就说《难忘的一课》吧,我们可以补充成:一堂语文课、自然课,或一次参观访问,或一次队活动或一次报告会,或和某人的一次有启发、受教育的谈话等,把它具体化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从中选择最能反映令人“难忘”的那一课去写,这样就容易多了。下面有几个作文题,你不妨用“补充法”去审一审,以便你掌握。

1.我的双休日;2.我的课外生活;3.难忘的小学生活。

三、怎样写日记?

(一)什么是日记 日记就是按日对自己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进行记录,有时还论述自己对这些事情的认识和感受,这种书面记录的文字就是日记。

《二)为什么要写日记 坚持写日记有许多好处。

1.写日记可以备忘 你可能听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名言吧。日记是自己的生活足迹一,从日记中可以了解自己学习、生活中有意义,一特别是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不管经历多长时间,翻开日记、就能重温在日难忘的经历,一引起许多美好的回忆,从中感受到含己的成长与进步。

2.写日记可以锻炼思维能力 坚持记日记,等于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思想、学习,总结自己一时收获、得失;坚持写日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大自然,认识生活,开阔视野,有利于不断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能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提高观察、认识、分析的能力,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3.写日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坚持记日记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在记录的同一时,还能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长此以往,自然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4.写日记可以培养毅力和韧性 我们做一件事情如果三夭打鱼、两天晒网,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记日记就是如此,它不是记一天就完了,、而且要求我们长期坚持,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练习中个人的毅力、恒心会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正是因为记日记有许多好处,许多大文学家、革命家、科学家和先进人物都有记日记的良好习惯,比如我们熟悉的鲁迅、茅盾、叶圣陶、雷锋等人,他们留下的日记,对于研究他们和他们那个时代,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三)日记的种类 日记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一切有关个人的生活、交往、工作、学习、思想、认识、体会、见闻等,都可以写成日记认形式上也比较自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常见的日记类型有以下几种:

1.备忘式日记 这类日记往往以十分简略的文字,对日常事例作个记载、以备需要时查看。称迅先生的日记大都是这种备忘式的日记。例文: 一二一九三五年八月三十日 三十日„晴。下午往生活书店付译稿,并买《表》十五本,共泉(钱)四元二角。至北新书局访李小峰。至商务印书馆访三弟。同往冠生园午饭。午后得何自涛信。下午青曲来并赠果脯四合,赠以书籍四种。(选自《鲁迅日记》下卷第966页)

2.感想式日记,: 这类日记多是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或是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看法或评价。像雷锋日记就是感想式日记。例文: 一九六一争十一片二十六日.„ 我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卷以后,感受最深的是、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 我觉得要使直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我要以黄继光、董存瑞、方志敏等同志为榜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人。(选自《雷锋日记》)

3.专题式日记 这类日记专门记述某一个内容。如实验日记、逐日记录实验情况;旅游日记,记叙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感;学习日记,只记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活动日记、记录参加各项括动的事情;观察日记,一记录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变化、特点、习性等。像在自然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完成的观察黄豆发芽、生成的记录,就是观察日记,也属实验日记。

4.自由式日记 这种类型的日记最多,即不固定哪一种方式,有事则简单记录改备忘、一有 感则直抒胸臆.我们平时的日记就是自由式日记。

(四)日记的格式 写日记,要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日记要标明时间(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一般写在第一行的中间。日记的年份如果前面已记明,后面就可省略,但如果中间换了年份,就要标明。有的日记有标题。如果是一题多篇日记,总题目可写在日期上面;如果是一题一篇,题目则写在日期下面。接下来的正文的格式同其他文章的要求一样。

(五)怎样写好日记

1.留心观察 又要写好日记,就必须留心观察。写日记,就是捕捉生活中的小镜头,而这些小镜头,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获得,这里所说的观察,不仅仅是甩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来想,用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去体验。如果走马观花,一暴十寒,你永远会错过那些精彩的瞬间。

2.善于选材 有的同学记日记,除了吃饭、上学、玩儿,再没有别的内容可记了,整天写这些,时间长了,连自己都觉得没意思。其实,生活是七彩的,日记来源于生活,应该有源源不断的好材料。例如,看了一部电视剧,读了一篇好文章,可以写点体会,就是一篇随笔了; 听到家里人议论一天的学习和工作,把它记下来,就是一段人物对话描写;遇到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有头有尾地记下来,便是一篇记叙文;对宠物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全程观察,就会有精彩的系列观察日记的诞生……只要我们每天坐在灯下回顾一天的生活时,想想今天我做了些什么事情,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有意思,从中选取自己觉得有表达欲望的材料,把它写下来,就会是一篇不错的日记。一味的流水账,检讨书式的日记还不如不记。

3.实话实说 日记的内容必须真实。写事件必须是亲自经历的,写感想必须是真情实感,不能做作,如果胡编乱造,.等于自己欺偏自己,那就失去了记日记的意义.比如上面提到的鲁迅先生等名失的甘鬼,正因为真实,才成为研究他们和他们那个时代的宝贵资料,如果真假混杂公就投有什么价值了。我们记日记是为了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愤,是为了有惫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的素材,它是自我表达的需要。所以,日记应该语言朴实、自然、清楚、明白,实话实说.

4.持之以恒 一坚持天夭记日记,这样才有意义.在这种自觉的约束中,能培养我们的毅力和恒心。有的同学也许会说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记日记。其实不然。鲁迅先生该是个大忙人吧?可是从1912年5月5日开始,到1936年10月17日逝世前两天为止,前后共二十五年,鲁迅先生写日记从未间断。即使因特别的事故中断,他也会补记。他除了写下大量的爱僧分明的杂文、著作外,还留下了厚厚的两大卷《鲁迅日记》。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祯每天坚持用蝇头小楷写日记,从1936年1月1日到1974年12一月6日,共记了四十多本日记,都完好地保存着。竺可祯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他日‟记记载的是气象和研究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比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候鸟的迁徙,动物的冬眠与气候的关系.就是在他临终的前一天,竺老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完气象预报后了用颤抖的手写下了最后一篇日记:“晴转多云,东风一至二级,最高气温一1℃,最低气温一7℃。还特别注上“局报”二字,说明这是气象局预报的,不是他观察记录的。从鲁迅、竺可祯的感人事迹中,我们一定会深受教育和启迪。正如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会有的。当我们抱怨没有时间写日记时,是不是应该学习他们做事始终如一的毅力呢?坚持记日记需要毅

力,也能培养毅力。坚持记日记需要时间,也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四、用“陌生的眼光”观察

有一位同学跟我说起,他总觉得身边的事情都很普通,找不到写作素材,怎么办呢?

于是,我告诉他一个我曾经采访过的小发明家。这个小发明家有十多项小发明得奖,其中的“安全螺口灯泡灯座”获得“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成为此项奖得主中唯一的小学生。我在采访中了解到,她发明了好多人们熟视无睹而没有想到改进的生活用具,如防触电插座、自行车简易打气筒等很有价值的小发明。她的体会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她“喜欢用陌生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多问几个为什么”,所以萌发了好多小发明的“灵感”。用“陌生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或许是她成功的“秘诀”吧。由此我想到,有些同学在寻找写作素材时,缺少的也许正是这种“陌生的眼光”吧。他们对难得参加的一次夏令营,偶尔去外地旅游一回,会觉得有很多东西可以写;而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却往往是熟视无睹,“身在宝山不识宝”,他们对自己熟悉的生活,失去了某种新鲜感,好奇心。

然而我认为,学生写文章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校园生活。如果你也“觉得身边的事情都很普通,找不到写作素材”,你不妨像那位小发明家那样,用“陌生的眼光”来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你的大脑皮层或许会出现一种新鲜感,好奇心。你的笔尖或许会涌动起一种难得的,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创作激情。你也一定有可能找到好的写作素材。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到处都有。新鲜的,有趣的,有新意的事情,同样到处存在,关键是我们用怎样的眼光去发现。我认为,用“陌生的眼光”去观察,便是个好方法。试试吧,朋友。每天抽一些时间,抱着一种新鲜的感觉,好奇的心情,用陌生的眼光把生活中的事情过滤一下,想想其中有什么新鲜的(哪怕一点点),有趣的(哪怕一点点),能挖得出新意的(哪怕一点点)事情可写?

五、怎样写好开头与结尾

写文章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

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二、三、四、五、六、七、巧用修辞手法 怎样写日记?

“读后感”的秘诀 用“陌生的眼光”观察 记叙文“兴波”技法例谈 怎样做看图作文 写好看图作文2

八、怎样写好开头与结尾

二 巧用修辞手法。

1、巧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能使人、物、景栩栩如生。如写《秋天的校园》中的“菊花”:“秋风瑟瑟,一盆盆秋菊的小脑袋在不停地、快活地摇晃着,还不时悄悄地把头伸进我们的教室里,好奇地欣赏着这几十双求知的小眼睛,吮吸着知识的甘露。”这段巧用拟人的手法写秋菊,惟妙惟肖地把人与景融为一体,多么形象有趣啊!、巧用俗语。在写文章中巧用俗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能引人入胜。如《我第一次登台跳舞》一文,小作者用“我心里害怕得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一歇后语,表达心情紧张,比直接写“我第一次登台跳舞真害怕”生动得多。巧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说相声为什么能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呢?主要原因是说话风趣幽默。写文章也同样。如一位同学写《我当上了家庭的“打工仔”》一文,他写道:“我的家庭也进行了改革,打破了„三铁‟:打破妈妈包揽家务的„铁饭碗‟,打破我每月伸手要零花钱的„铁工资‟,打破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铁交椅‟。我当上了家庭的„打工仔‟……”这里巧妙地套用社会语言:“铁饭碗”“铁交椅”“打工仔”,用到一个小学生身上,既显得语言幽默风趣,又使文章生动活泼。

4巧用动作描写。人、景、物的动态描写至关重要,尤其是人物的动作描写,俗语说:“看人要看行动。”

如一位同学描绘“舞草龙”:“小龙手举着龙灯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引逗草龙。草龙被激„怒‟了,龙须颤动了,龙嘴大张着,直扑龙灯球。龙身忽左忽右地扭动、翻腾,龙尾随之左右摇摆……”这段巧用了“举”“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引逗”“直扑”“扭动”“翻腾”等动词,把舞草龙的动作描写得生动逼真,让读者好似身临其境一般。根据上述方法,再加上声音、颜色、形状、味道的

描写,平淡的材料就会变得生动逼真。

五、写好“读后感”的秘诀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六、记叙文“兴波”技法例谈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确实,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那么,记叙文如何“兴波”呢?下面介绍一些实用的做法。

一、悬念法。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通俗地说,它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课文《一碗阳春面》就是范例。文章

开篇,写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吃面。这么晚了才来,而且是吃一碗,这一情节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接下来写一年后他们二吃阳春面,作者仍然没有揭开谜底。再写一年后他们三吃阳春面,时间、地点、人物依旧,阳春面变成了两碗,这又是为什么?读者的好奇心被作者撩得按捺不住时,小说恰到好处地通过母子三人的对话交代了他们所遭遇的厄运。但作者还嫌悬念设置得不够充分,往下是写母子三人十年没有来吃面,由此设下了新的悬念:他们为什么没来?他们的命运怎样了?直到篇末,读者紧悬的一颗心才放下,为主人公战胜厄运而欢欣。由于悬念扣人心弦,全文显得曲折有致。

二、误会法。就是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从而铺排情节。如《红楼梦》中写到,贾宝玉从父亲那里回来了,此事是吉是凶,黛玉放心不下,便来看望宝玉。这时刚巧宝钗已在宝玉的院里了。黛玉叩门,院里的晴雯以为来的是丫鬟,又因与碧痕拌了嘴,心里正有火气,加上宝钗来访心中更是不快,于是听到有人敲门便不加理会。黛玉再敲门,晴雯索性拒绝:“凭你是谁,二爷吩咐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黛玉被拒之门外,自然对宝玉产生了误会。接着,她又在墙角边看到宝玉送宝钗出门,越发气恼,越发悲戚。这样,直接牵制并引发出下文黛玉以残花自况、荷锄葬花和桃花坡上宝黛二人见面和解的情节,引起了读者的心理期待,揣测宝黛的爱情纠葛和黛玉的命运归宿。

三、巧合法。一部《三国演义》、一部《水浒传》,究竟写了多少巧合,那是难以数清的。正是这个原因,“无巧不成书”几乎成了过去说书人的口头禅。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要想引人入胜,设置巧合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如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牵出林冲上街买刀准备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

场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篇课文,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

四、抑扬法。这是组织篇章造就转折形成波澜的又一重要技法。可以是先抑后扬,也可以是先扬后抑。如课文《琐忆》就是先抑后扬。作者回忆鲁迅开始使用了抑笔,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等等。文章往下的回忆,则逐一解除了先前的这种误解,推翻了听来的别人的议论。原来,鲁迅对青年平易近人,亲切热情,从不使用教训口吻;而对那些攀附阔老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等,那确实是很有“脾气”、也很爱“骂人”的。这样,文章前后抑扬的呼应,形成了覆盖全文的波澜,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虚实法。正面直接写叫实写,侧面间接写叫虚写,虚写为实写服务。文章要以实带虚,虚中见实,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又一个波澜。如《藤野先生》主要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但开头三小节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奇峰突起,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刻画了清国留学“逛公园、学跳舞”的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丑恶形象。鲁迅对东京的失望,实际上是为中国人的麻木而痛心,从侧面表露了作者不甘同流合污、不与之为伍的爱国之情。又如《荷花淀》,实写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虚写水生他们报名参加“地区队”;实写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翻身跳下水的紧张场景,虚写参军的战士们紧张迎敌的表现。这样,以实显虚,以虚映实,青年妇女的战斗生活得到生动的刻画,而青年男子的战斗作用也由此表现得富有情趣。

六、相错法。“相错成文,则语势矫健”,就是说写文章要相错成文,才能避免平板、单调。在记叙时,时而顺序,指明事件的发展方向,时而插叙,交代事件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关系,使文章有进有退,有起有落,有逆有转,变幻多姿,活泼有致。

如课文《第二次考试》,首节倒叙,概述苏教授在招生考试中发现一件奇怪的事:陈伊玲初试时成绩优异,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接下来五节文字补叙这件奇怪的事情的原委。而第十三节作者运用插叙,叙述苏教授从陈伊玲的弟弟口中了解到他姐姐由于抢险救火、整夜不眠而影响了嗓子的。这里的插叙与前面的倒叙、补叙结合起来,在结构上形成摇曳多姿的态势。

七、张弛法。“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叙述故事情节,如果有张有弛,就不致显得急促或平淡无奇。如《荷花淀》,前面部分写水乡,风景异常恬静美好,给人一种和平的感觉,这是弛。接着作者转过笔锋,描写水上一场激烈的游击战,使浓烈的战争气氛弥漫其间,这是张。又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开头写春节过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特种药品商店的热闹景象,这是弛;接着写突然传来平陆县委的求援电话,这是张;再接下去补叙事情的发生,这又是弛。一张一弛,文章就有波澜了。

八、离合法。清人唐彪在《作文谱》中说:“世间文字,断无句句看题、句句不看题之理,其法在于离合相生。”又说:“离合相生者,谓将与题近,忽然扬开;将与题远,又复掉转回顾是也。”对于记叙文来说,就是在处理场面和情节的过程中,不必处处死扣主旨,而应采取“若即若离”的方式灵活安排,掀起文章的波澜,避免单调呆板。如季羡林的《马缨花》,文章用了几乎一半的篇幅回忆过去所住的大院,对这院子的人事沧桑、遗存古迹等等描写得十分具体细微,初读会以为这是回忆往昔居室中闪现出“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以为主人公马缨花登上了文章的中心位置。往后就写马缨花的“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正是这马缨花的“影”与“光”的对比,“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至此,文章完成了对马缨花的全面的描绘和赞美。原来,前面部分是写马缨花的“影”的广阔社会背景,没有“影”的对照,就不能衬出“光”。影中的马缨花值得留念,光中的马缨花则更可爱。这不正是“离合相生”吗?

九、蓄放法。这种手法的运用,主要是在组织篇章的过程中,有意将文章的主旨或感情潜藏起来,积情蓄势,就像水库蓄水一样,积蓄到一定程度,行文到适当的时候,突然间将隐含于文中的主旨或感情爆发出来,如水库之开闸放水。如毕淑敏的《儿子的创意》,作者以特有的清新、细腻的文笔,给我们叙述了“儿子”参加一个宗教博物馆建筑创意征文比赛的故事。通篇的构思十分精巧高明。儿子一心一意想拿金牌,妈妈气急败坏地阻止非难。儿子严肃认真,把参加课外活动看成是培养自己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妈妈则千方百计地引导孩子重视课本。多么尖锐的矛盾!然而,在文章的最后,当儿子拿到金牌,妈妈问他为什么想得金牌到日本去时,儿子的回答却是“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啊”。原来儿子的“一心一意”、“严肃认真”竟是为了一台游戏机!这里,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蓄放”的手法。如果说全文的母子之争是一种“积情蓄势”,那么结尾的陡然一转,则是开闸放水了。关于过渡段和过渡句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显得支离破碎。所以,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地说,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第三篇:中小学辅导网站

在线新华字典百度字典小学电子教材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教学网六年级语文反义词

淮河小学-小学生资源

小学语文教案_小学语文课件-小语吧提供教学论文等资源的小学语文网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__语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教学资源

黄牛课件(新课标)__ 首页

第一课件网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国记忆力训练网 记忆方法_思维导图_英语单词记忆法_速读_快速阅读_早教_右脑开发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 记忆方法_思维导图_英语单词记忆法_速读_快速阅读_早教_右脑开发

博文_江江_新浪博客

教学生自绘三册书的“历史知识树” _ 概念图 思维导图 历史 教学 _-好看簿图片博客:用照片记录生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语要点复习

(一)_丹水情缘_新浪博客庐山的云雾课件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智乐园教育网免费课件下载

成语故事大全_儿童故事_名人故事_寓言故事_历史小故事教案

亲子教育: 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

父母课堂-小学阶段

第四篇:潍坊中小学辅导(推荐)

潍坊扬格教育

【课程目标】

主要是辅导中小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其他各科的学习,弥补不足,巩固基础,提高学习效率与兴趣,从而让他们可以很快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辅导对象】

高中、初中、小学各年级学生,针对以下几种类型:

● 偏科、弱科、教学进度跟不上;

● 学科基础较差,需要补缺、巩固;

● 学习负担重、苦学无功、厌学、逃学;

● 学习成绩一般,苦学不能突破;

● 学习成绩较好,需要进一步拔高;

● 初、高中毕业班需要梳理知识体系、系统辅导。

【分析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

1、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不是很熟悉——以教材为纲,夯实基础

2、对数理化概念、公式应用的理解不够深入——讲练结合,理解透彻

3、没有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4、各种类型的习题训练过少——题型讲解,开拓思路

5、习题中所构建的情境不能合理分析——需加强分析方法的训练

6、习题所给条件与课本的知识点不能有效结合——加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7、推理计算方法不够快捷有效——加强数理化方程求解的技能和方法

8、多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强——提高综合性习题的训练强度

9、不能及时有效复习——重点知识回顾与讲解

10、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快乐指导

【授课介绍】

潍坊扬格教育,采用个性化教育教学,精心对授课内容组织和选择,加上个性方法的使用,完全考虑到了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用丰富的教材、配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个别化的教学方式与之匹配,同时又把握与中高考的同步性。潍坊扬格教育所提供的个性化教育,是专门为中小学生开辟课外辅导。拥有一批专兼职骨干教师,专门针对本地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及兴趣培养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针对中小学生好玩好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校外辅导,让他们可以听懂课、会作业,同时也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信,教会他们如何当好学生,为考上好的高中、大学打基础。

扬格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是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制定学习方案,包括教育咨询师、学习管理师、心理咨询师、中高考专家等在内的团队为针对家庭的长期的教育制定规划。扬

潍坊扬格教育

格“一对一”个性化课外辅导教学个体针对性强,不像培训班的班级教学方式,”一对一”教学是一个老师只针对一个学生。这样一来,老师对单一的学生会更加了解,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来出题,相比培训班的“平均用力”,其针对性更强。特别是有些初高中的老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历年考试的标准、要求也比较了解.“一对一” 个性化课外辅导的每一位教师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专业的培训,对整个教育模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此期间扬格还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以保障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结构,教师在考核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了解到自身的教学缺陷,以便及时完善,让每一位学生在一个更加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以主动心态去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调节和心理辅导,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水平,使学生能够安心、有效地去复习,让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障碍。扬格的师资力量是有保证的,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选择扬格最主要的原因。在潍坊扬格,每一位教师都有辅导学生单科进步30—90分的优秀记录。扬格教育拥有特高级教师多名,他们都是来自重点中学的经验丰富名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经过扬格系统专业培训后,他们都是最专业的个性化教育专家,也使学生提分更加的有信心和保证。在扬格,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安排最合适的老师,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学出效果。

每个学员配一名助教老师陪读,有问题可以随时找助教老师来指导解决。并有资深心理辅导专家为每位学员提供心理指导,克服紧张情绪,避免学生出现发挥不出真实水平的状况。还有:

1、免费基础测试,使老师更加清楚了解孩子目前的基础和学习情况;

2、定期与家长沟通孩子学习情况及最新资讯;

3、家校互动,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时沟通解决您孩子遇到的困难。

第五篇:作文辅导教案

专题

一、如何写事情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

现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专题

二、如何写人物

一、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

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

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

第二种,逐层进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

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

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

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对于一个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

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

专题

三、记叙文的写作

记叙文的文体特点

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的文章。记叙人物和事件,必须掌握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

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描写,就是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抒情,就是抒发、表达自己的感情;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事物、事件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记叙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记叙文如果缺少描写,就会平淡苍白,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情节不感人。当然,描写要恰当,为中心服务。所谓恰当,即突出特征,符合身份,写出变化。

写作记叙文时,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适当穿插抒情和议论不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而且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一、选择较小的切入点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一般都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统地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定“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五六百字左右的篇幅内定出立意鲜明、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要求作者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材料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俗话说:“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在现代社会里少不了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的幸福,有苦恼,请以“交往”为话题定一篇作文。这个话题很宽泛,基本上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在社会中总是以不同的方式与人交往。如考生不能找准一个较小的切入点,就很容易对现在的人际关系泛泛而谈。而一旦落入此俗套,得高分的只能是妄想了。一篇高分作文《往下走,往上走》把切入点放到了楼道里的一扇铁门上,围绕这扇既给人带来安全,又给人带来麻烦的铁门,写出了楼道里的人们由冷漠对立到温情交往的变化。由此可见,只有做到了“化大为小”和“以小见大”,记叙文才容易出彩。

实践证明,凡是选择了较小切入点,并做到了“以小见大”的记叙文得高分的可能性就相当大。

二、材料新鲜

记叙文的选材,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本上出现了模式化、规律化的选材倾向,写老师总牵扯到“蜡烛”,写同学总写到“半块橡皮”,写爱心总离不开“希望工程”„„诸如此类,把生活生硬分割,使人读之生厌。文章的材料好比建造房屋的材料,但文章对材料的要求永远是“力求新鲜”。想想就可以知道,假如一位阅卷教师连续不断地看到“歌颂蜡烛”的文章,他会怎么判分!所以新鲜的材料是记叙文获得满分的基础条件。

这里不再举例,同学们可以仔细读体会后面编选的各地中考优秀作文,相信会受到启发。

三、内容真实

与“材料新鲜”一样,内容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保证。那些胡乱编造的所谓“感人”故事,只会让读者反感。有一些同学为了表明自己的“崇高”,文章始终不离“助人为乐、希望工程、捐钱救灾”等,事实上,我们希望社会充满爱,充满关怀,可是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文章里始终充满假话、充满谎言。

我们作文时应牢记:只有真实的,才是动人的!如果我们一味地为了打动人而胡编乱造所谓的动人故事,只能让阅卷老师反感。当然,我们所说的真实并不是要大家把生活原封不动地照搬上去。我们所谓提倡的“艺术的真实”实际就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技巧性的加工,如设置悬念、修饰语言等。它和内容的虚假是完全不同的。

如后面选登的安徽中考满分作文《打工》就完全以真情实感取胜,如果没有真实的体验,是写不出如此传神的细节的。正是这种“真实”的力量打动了阅卷老师。

四、构思精巧

记叙文要写得精彩、写得让人难以忘记,就不得不在文章的构思上下工夫。构思的精巧起“以小见大”、“选材新鲜”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互相包含。一般说来,构思精巧的文章,一定是“以小见大”的,也一定是“选材新鲜”的。如一篇深圳中考作文《留下》就完全以精巧的构思取胜。全文由三个电话留言组成,记录了非典时期一位姑娘的父母、男友、朋友的三个电话留言,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爱情、友情。这样的构思在中考作文中实属凤毛麟角,自然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构思的范围不能局限在内容或形式,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遣词造句都可以纳入。在作文之前,审好文题之后,构思就应该开始了。

记忆叙文要占领高地,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不从发展等级上做文章是不行的。记叙文的发展写作要点是——

一、立意深刻

这里的立意深刻是指文章的主题新鲜独特,与众不同,富有深意。我们仍以《留下》一文为例,作者没在文中给出任何评论,却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经历了非典时期,这种亲情、爱情、友情更显得弥足珍贵。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平常的话题,我们也可以发掘出深刻的主题来。

二、语言生动形象

这是指文章的描写功夫。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精细入微的刻画: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事件的动态,景物的变化„„可想而知,这样的文章一定会获得高分。

如《打工》一文,在描写语言上就很见工夫:“我努力地干着与我年龄极不相称的活,拚命地抬起二三百斤的铁笼。超重的负荷压得我浑身骨骼‘吱吱’地响,我咬紧牙努力地把自己的脊背弯成一张弓,两只脚死命地扣紧地面,两只眼球鼓成了弹丸,时刻都有射出眼眶的可能。太阳直射在我身上,背上的皮肤仿佛被烤焦了,随时都有撕裂的可能。汗水淌进了我的眼里,辣得睁不开眼,而鞋子里早已像和泥一般滑,我就这样拚命地撑着„„”这段文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精细入微的刻画,传神地写出了“我”打工的体验,充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技巧熟练

文章是用语言文字表现主题的,如何使语言文字达到最佳表达效果,就以看写作技巧了。一般而言,写作技巧包括详略、表现用法(象征、以物喻人、过渡言志等)、体裁安排、顺序、点题、过渡响应等。同学们可以参见本书的“中考作文满分技巧指导”。总之,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一定是包含了上述因素的。

专题

四、<<记一件小事》作文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选择辨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强德育渗透。

2.了解写一件小事要选材真实,内容具体,能够体现文章的中心。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记叙一件事时,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三、教学内容

1.作文题目:记一件小事

2.选材范围: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3.习作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体现中心

教具准备

为了直观形象地使学生认识事物,浓缩课堂密度,提高效率,所以这次习作需准备放像机、电视机、幻灯机等教具。

1.表演导入

请三位同学现场表演一个小节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指导审题

(l)通过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对文章所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写一件事,必须是小事)

(2)理解什么叫小事。(不大的、平凡的、普通的事)

3.明确选材

(l)指导选材:请同学们观看录像,看看发生在我们小主人公萌萌身边的小事,同时思考每段录像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是什么,然后回答。

(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发言,我们明确了这次作文的写作范围,既可以写发生在学校里的小事,又可以写发生在家庭里的小事,还可以写发生在社会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写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还可以写反面的,不好的事;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也能写你看到的、听到的小事,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学们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真实,希望同学们做到心中有事可说,有事想说,有事要说,有事敢说。

(3)讨论发言,开拓思路,指导选材。

4.写作指导

(1)出示幻灯,简介内容。

(2)出示例文,师生评析。

A.例文

为了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足球比赛,放学后,兵兵在校园里练习射门动作,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一块。第二天,来到学校后,老师问兵兵是谁打的,他说不知道,反正不是自己打的。在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兵兵才承认了错误。

B.同学们看了例文后觉得好不好?为什么?再加些什么就好了?

C.引导学生明确怎样才能把文章内容写具体的方法,记叙一件事,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物活动、细致的人物描写,能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

5.练习写作

(1)给学生5分钟的准备时间,运用教师教给大家的方法,把自己的一件小事口述下来。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一件小事,大家一起评析。

6.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记一件小事》这篇作文,要注意只能记一件并且还是小事,选材要真实,文章的内容要写具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教师的这篇例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课后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写好自己的《记一件小事》。

专题

五、想象作文的写作

一、什么是想象?

笼统地说,想象就是在头脑里呈现出并不在眼前和未曾见过的事物形象的过程。

二、什么是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与平时作文中的“想象”有所不同。如写桃花,可根据桃花的色想象它像一颗颗五角星,根据它盛开的样子想象它像小姑娘绽开的笑脸,这样就可以把桃花这个事物写具体生动。以上例子只能说是平时作文中一个想象的小节,并不代表它就是想象作文,想象作文不是细节和局部情节的想象,而是整篇作文的想象。

三、在小学阶段,中高年级会接触到的想象作文类型。1)发挥想象,运用童趣,编写童话。

例如,运用小学生喜爱动物的天性,把自己当成动物来表达它们心中的喜怒哀乐。或者是赞美某一种情操或美德,比如对勤劳、诚实、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的赞美;相反也可以就懒惰、贪婪、说谎等不良品质加以批评。有了素材后,自己再用巧妙的情节相联系,配以精彩生动的语句,就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童话故事。当然,也可以把人物安排成其他事物,同时赋予它思想、语言、行为。例如《小鼹鼠的皮鞋车》一文有以下这样的片段:

小鼹鼠吱吱在家觉得没意思,又没有精彩的电视节目,小吱吱就到山上去玩。它在山上看到一只被人扔掉的破皮鞋。它脑子一动,心想:“我把它改成一辆老爷车,一定很棒!”„„(略)一辆漂亮的老爷车改好了!汽车开了,嘟嘟嘟„„小青蛙正在池边伤心地哭,它看见了皮鞋车,就对吱吱说:“吱吱,我的腿摔坏了,可我今天要去参加森林音乐唱歌比赛,你能送我去吗?”吱吱说:“好的,青蛙先生,请上车吧!”吱吱把小青蛙扶上了车。

以上小片段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小鼹鼠助人为乐的精神,还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小青蛙受伤时的着急、痛苦。

2)用充足的科学知识,及丰富的科学兴趣,写好科幻作文。

这类作文写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它需要小作者有充分的

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对某一方面的科学现象感兴趣,再加入自己的想象来写,这样会使文章较好地体现未来世界的高科技水平。例如可以选取这样的题目《月球上的新居民》、《火星探险记》、《太空遨游》、《奇遇飞碟》等。但是这样的文章切忌不能凭空胡想,光有想法,没有素材,这样不但写不好还会偏离主题。

3)结合现实生活,配以自己的想象,写好未来现实生活的想象作文。这类想象作文是目前五、六年级经常会遇到的,也是比较好写的一类想象作文,这类作文主要有现实的素材可以参考,所以写起来比较容易。例如《二十年后的相会》,就可以参考目前学习生活的环境去想象未来的校园,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同学老师去想象二十年后的他们是什么样的,甚至可以想象一下现在的自己在二十年后又是什么样的?之后再设计一个理想的故事情节,使不同的人在一个约定的日子里走到了一起。在这一天里,同学和老师有了怎样的变化?也是文中应该体现的。这类作文的要求是:

大胆想象、合乎情理、实实在在、要有立意。例如以下题目均属于以现实为基础来加以想象:

《月球上甲A联赛》、《20年后的我》、《2030年的同学聚会》、《未来的音乐家》、《克隆爸爸》、《老师变年轻了》、《同龄的祖孙俩》、《梦幻宾馆》等等。

专题

六、感恩主题写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哪些事件属于感恩。

2、让感恩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回报自然。

3、以“感恩”为话题写作文。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搜集素材,感悟感恩

1、讲讲有关感恩的事例。示例:

1)、徐本禹从小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他能知恩必报。他勤工俭学每月50元的报酬,43元捐给山东一个面临辍学的小学生;学校发的300元特困生补助,200元捐给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别人资助他的500元,分别寄给了两名贫困生;获得6000元国家奖学金,2400元留给了系里的老师„„最后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到贫穷山区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2)、羊羔吃乳给母亲下跪,感谢母亲哺育之恩。3)、落叶归根,是叶对根的感恩。

2、积累感恩的名言警句俗语。

1、鸦能反哺,羊知跪乳

2、当家方知柴米贵

养儿才晓父母恩

3、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4、饮水不忘挖井人

5、君恩重泰山,未有毫发酬。(陆游)

6、我感到逐渐虚弱,所以我趁着我还能觉出心中的烈火,趁着我的脑子还清楚,我就赶快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死亡在守候着我,我就更加强了我对生活中的一切悲惨遭遇:瞎眼、不能动、剧烈的疼痛。尽管这个样子,我仍然是非常幸福的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

3、举举忘恩的例子。

母亲将儿子告上法庭,要儿子付十月怀胎钱。

二、确定中心,理解感恩 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感恩?

感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付诸行动,我去感恩

生活中,有很多人对我们有恩,面对这些恩情,你有何感受,你打算怎样去感恩。

四、展现风采,我写感恩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感恩”是出于真诚恳切的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但感恩,并不止于此。当一个人经常说“感恩”的时候,他的生活便少了一份报怨,多了份珍惜;当一个社会经常说“感恩”时,他的世界便少了份纷争,多了份和谐。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是一种知足,一种珍惜,一种前进。

请你以“感恩”为话题,把你的感恩说给你所要感恩的对方听。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板书设计: 心怀感恩

搜集素材,感悟感恩 确定中心,理解感恩 付诸行动,我去感恩 展现风采,我写感恩

专题七:写一个熟悉的人

题:写自己熟悉或印象深的一个人

教学要求:

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2、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教具准备:有关的范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亲人、朋友、同学等等,这些人中有的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淡,而有些人却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甚至使人终生难忘。难道你不愿意让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你最熟悉的人。

二、审题指导

读题目要求:你都了解到什么?(读题目要求,认真加以思考)

你认为此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内容具体、真情实感)

三、组织材料

1、想想谁是你最熟悉的人(印象最深的人),什么事情(什么原因)让你对他产生如此深刻的印象。按要求进行准备。

要求:

1、说一说他是谁?

2、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写他,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一个动人

的故事?

3、把你选择的材料完整的说给大家听。

(在独立选材的基础上可以就近进行交流)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比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教师应注意评价学生的评价,要充分肯定优点,适当的指出需要努力的方面。

2.在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进行汇报。同学老师进行及时评价。友善的提出不足之处。

四、突破难点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内容具体、感情真挚。那怎样才能做到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的改进的方案。

小组每进行讨论,报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

3、教师总结: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充分融入自己的真情,才能写出好文章。

五、动笔练习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六、范文:我想您,爷爷

我想您,爷爷!虽然是人世阴间,永难相望,但孙儿对爷爷的思念,却像河里的流水,永远永远在流淌。

你还记得吗?爷爷!在我小时候,冬天的早晨,你总是用您那冻得冰凉的手和扎人的胡须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晚上,我常常坐在您的身边,听您将那永远讲不完的“古朝”,临了,您便用那结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把我送入梦乡。夏天,您出门回来,总是带些我喜欢吃的、玩的,逗着我叫“爷爷”,当我奶声奶气喊爷爷时,您就会高兴得把我抱在怀里,吻着我的脸说“凤才!真乖。”

在您的“风采”声中和抚摸下,我渐渐地长大了,上学了。您还记得吗,爷爷?你时常坐在我身边,叼着烟锅,眯着沿,一个字一个字的盯着我做作业,夸我那歪歪斜斜的字写得“真端正”,其实,您并不认识字。

你会记得吗,爷爷?那年,我上了五年级,往返二十里,走读于乡小学,遇到下雨天,常淋着雨回家,您总是絮絮叨叨问寒问暖,临走时您总要把我送出村外,直到走出好远好远,爬上了村对面的马路上,回头望,您还在村头伫立„„.您还记得吗,爷爷?最后一次见您是您从医院回家,我去上学的路上, 看着您躺在架子车里瘦弱的、身体憔悴的面庞,我的泪直往眼眶,而您却依然那样刚强,挣扎着做起身来,用您枯柴般得手,颤悠悠的拍着我的肩膀„„您知道吗,爷爷?孙儿跨上自行车,在没有勇气对您回望,而泪珠向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流淌„„

您知道吗,爷爷?两周后,当孙儿怀着急切而焦虑的心情再次回到您身边时,爷爷——您一静静的躺在冰凉的地上永远睡着了。我哭,我喊,我哭干了眼泪,我喊哑了喉咙,爷爷呀,为什么不再看我一眼?为什么不应我一声?!您知道吗,爷爷?那精致的纸幡扛在孙儿的肩上,时那样沉重,一步一颠,一步一晃,我的心被揉碎了。

从此,看不见您黑瘦的肩膀,看不见您爬满皱纹,却始终微笑着的脸庞,屋里屋外,消失了您昔日高亢而坚定的声响,然而您知道吗,爷爷?您一直不离手的烟锅,依然挂在炕头;您给我买的那把伞,依然伴我风来雨往;您爱摆弄的牌我也常常取出来,一张一张摊开,再一张一张合拢„„

您知道吗,爷爷?您种的麦子已经泛起麦浪,您种的南瓜已扯开了蔓秧,您走时的荒地已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你常常去挑水的泉水井,依然细水长流„„

您走了,爷爷。我却处处都能看到您,听到您,感到您,爷爷我想您„„

专题八: 二十年后的——

题:二十年后的教学要求:

1、根据要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3、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

号。

教学重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教具准备:有关的范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听妈妈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就好像神话一样,细算起来那不过也就是20几年前的事,20年后我们身边将会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20年后的情景。

二、审题指导

读题目要求:你都了解到什么?(读题目要求,认真加以思考)

你认为此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内容具体、真情实感)

三、组织材料

1、按要求进行准备。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说说你为什么补充这个题目。

(祖国、首都、学校、家庭的变化、也可以写自己的变化如: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画家、教师、演员„„)

3.说说你准备通过什么事展开你的想象。事中的人物都是怎

样的?

3.把你选择的材料完整的说给大家听。

(在独立选材的基础上可以就近进行交流)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比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教师应注意评价学生的评价,要充分肯定优点,适当的指出需要努力的方面。

2.在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进行汇报。同学老师进行及时评价。友善的提出不足之处。

四、突破难点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内容具体、感情真挚。那怎样才能做到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的改进的方案。

小组每进行讨论,报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

3、教师总结:想象要合理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不能凭空想,只有平时多观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提高认识。想象作文有了生活的基础,内容才能跟丰富。

五、动笔练习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六、范文:

二十年后的我(黑龙江省大庆市教培中心龙南学区怡园小学

田原)

“开始工作”,随着我的一声命令,所有的机器人清洁工都出发了。我坐在荧屏前看着各岗机器人都到位开始工作后,欣慰地笑了。看到这种情景,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童年。

我小时侯,妈妈就是一名清洁工。那时的公共场所都是由人工清扫的。一把扫帚,一把撮子就是妈妈全部的劳动工具了。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们总是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地工作着。妈妈的脸晒得黑黝黝的,累得腰酸背痛,每天晚上回来还要给我做饭。而每天早上,当我睁开眼,却总不见妈妈的身影。从那时起,我就想,要是能有一天把清洁工的工作都换成机器人来做那该多好呀!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人只要在屋里按动电钮和开关,机器人就可以把该清扫的地方全部打扫干净。

从此,我更加努力学习,各课成绩都非常好。读完了大学、研究生后,领取了博士证。终于,在我不懈地努力下,机器人造好了。它们是全智能型机器人,只要输入信息,它们就会自我控制、自我思维。它们使用的工具是小巧轻盈的软毛笤帚,那笤帚实际是个小型的超强马力的吸尘器,那软毛是空心的,既可把灰尘扫起,又可直接吸入,经久耐用,不易损坏。撮子把儿的顶端有一按钮,一按就变成了一把中心喷水的拖布,时间不长,各工作区已清扫完毕。这就是我设计并研究的机器人。

我按了一下按钮,接通机务组长,告诉他们:该保养路面及周围环境了。这时,一架小型无人驾驶的飞机轻盈地飞上蓝天,把朵朵白云集拢到一起,进行降雨。一阵小雨过后,路面清洁,空气清新湿润,花草戴上了晶莹的珠链,多美的环境啊!我被眼前这美景深深地陶醉了。

“铃、铃、铃”,电话响起,秘书小姐报告:“田总,想引进我们环保设施的外宾在接待室等您;技术处新的科技方案以完毕,准备向您汇报。”“好吧!马上,自动玻璃净喷雾剂就要试验回来,还有油烟制氧器的试验指标完成情况,让他们过一会儿再向我汇报。”我自言自语道: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走到镜子前,整理了一下着装,向接待室走去„„

下载经典中小学作文辅导教案[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典中小学作文辅导教案[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辅导机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您是否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而苦恼呢?是否为孩子的贪玩完成不了作业而无计可施?是否因为您太忙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呢?是否为还在在假期贪玩疏于学习而担心呢?幼儿园......

    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沙店联校王素兰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

    中小学团体辅导教育

    中小学团体辅导教育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 展特点和......

    春暖花开 作文辅导教案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让我们的作文妙笔生花 高丘第一初级中学 齐金红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让我们的作文妙笔生花 一:设疑自探 1. 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春暖花开》,同学......

    作文辅导教案(大全五篇)

    作文辅导教案 【单元作文题目及要求】 1、题目: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2、要求: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哪......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

    第一课时:(上半节40分钟)写作辅导。重点:说话即文章。 写作课——课时规划、教课要求(范文下发、自备笔记本、作文本、稿纸、同步记录)。 教课内容——作文文体——记叙文、论说文......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材料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材料 专题一、如何写事情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

    优质文档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 目录 第一讲写人作文 第二讲记叙文 第三讲 状物作文(动物、植物、物体)第四讲写景作文 第五讲 书信、导游词 第六讲想象作文 第七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