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师范讲座)

时间:2019-05-12 23:4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师范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师范讲座)》。

第一篇: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师范讲座)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仙游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林凤姐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含义、作用和特点:

含义:在幼儿园中由教师组织的和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数学活动(即数学集中教育活动)。

作用:为幼儿系统地提供新的数学学习经验,帮助幼儿把数学学习经验系统化,引导幼儿的心理水平向高一层次提升的重要手段。

特点: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由教师组织活动。

不能把数学教学活动机械地理解为单纯的上课,或是教师教、幼儿学的灌输知识过程,它应是教师与幼儿、教与学双方积极有效互动的过程,幼儿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去进行。

不足:难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无法照顾幼儿自选。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对一个活动的具体行动规划,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蓝图,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十分必要的准备工作,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富有成效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理念——以幼儿为本

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真实地发展,因此教育者在设置课程、设计活动(幼儿园所有活动)时应本着以幼儿为本的思想。

以幼儿为本,它的含义简单而言就是教育者施行教育时应帮助幼儿成为发展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以成人的经验和认识去塑造和改变幼儿(灌输式、填鸭式教育)。这是任何一个幼教工作者首先应有的理念。应做到:

1.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2.把握幼儿原有的水平和经验 ◆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格式: 一.活动名称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重难点 四.活动准备 五.活动过程

◆如何设计并制定好一份数学教学计划? ★一.活动名称的取法要规范化

数学从属于五大领域中的科学领域,所以应取名科学活动《*****》,而不用数学活动或是计算活动等取名。

★二.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化

(一)活动目标的结构 三维目标——

1.数学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知识技能)2.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力)

3.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情感态度)例1《看分合式编题》的活动目标: 1.尝试按分合式编10以内的加减应用题。

2.能根据编题列出对应的算式,初步发展幼儿思维的分析判断能力。3.体验学习加减法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每个教学活动都会考虑到三维目标,但有时三维目标其中之一在该活动中指向性不十分明显时,可不特别作为目标之一强调。

例2《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的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6以内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幼儿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6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力。例3《美丽的序列》的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AAB、BBA、AABB排序。2.感受序列的规律美,体验转装饰表演道具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的表述

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要具体,这样便于把握,并观察、评定幼儿活动的情况。目前实际中在活动目标的表述上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笼统、抽象。

二是出现手段性、途径性的多余表述 三是目标的行为主体不统一。例4《美丽的序列》的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尝试根据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AAB、BBA、AABB排序。2.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序列的规律美,体验转装饰表演道具的快乐。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分析:

该活动目标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活动的行为主体不统一,目标1以幼儿为行为主体,目标2和目标3以教师为行为主体,在同一个活动中,表述的不统一是不恰当的。二是出现手段性、途径性的多余表述,如目标1的“在活动中尝试根据物品的不同特征„„”,目标2“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序列的规律美„„”。三是目标表述较为笼统、抽象,如目标3的“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重难点的把握要准确性 例5《我当报时员》的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

2.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提高认真观察的能力。3.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重点:帮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

难点:了解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四.活动准备的考虑要全面性

活动准备主要是指教师在活动实施前所要做的工作。

(一)知识经验的准备

教师在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前必须了解幼儿先期已经掌握了哪些与本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具备了哪些能力获经验?

(二)活动材料的投放

活动材料在幼儿的学习中往往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它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使他们能具体直观地感知和体验,让幼儿实际动手操作,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幼儿获得感性经验。

幼儿园的活动材料更多的应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安全的废旧材料。这样一可让幼儿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二可保证数量,幼儿做到人手一套操作材料,有利于幼儿独立操作和自主学习;三可节省教师制作焦距的时间;四可节约了幼儿园的物质资源。

(三)学习情境的创设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年龄和生活经验,创设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可亲身体验、科学而有效的模拟生活的教育情境,让幼儿与情境中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从而建立起连接教学与生活的桥梁。

例6《看分合式编题》的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初步感知10以内数的加减;熟悉《渔翁捉鱼》的游戏。

2、材料投放:“捉迷藏”数的组成练习卡人手一份;10以内加减算式卡片;10以内的分合式;自制“小动物闯关”练习卡;渔翁和小鱼的头饰若干;钓鱼竿及音乐。

3、情境创设:“鱼塘”场景。例7《超市购物》的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带幼儿参观超市;初步了解10元以内人民币的兑换关系。2.材料投放:仿真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铅笔人手一支、实物投影仪。

3.情境创设:

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贴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元不同价格的标签。★五.活动过程的设计要科学性

(一)活动过程设计的目的性

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要有目标意识,始终思考“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要达到什么?”、“我应该如何设计来促成幼儿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并以这两条线索去设计活动,写明“让幼儿做什么、怎么做和达到什么目的”或“教师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例8《看分合式编题》的活动过程:

1、涂色游戏《捉迷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2、游戏《渔翁捉鱼》---看分合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1)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加法应用题,并用算式卡表示。(2)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减法应用题,列出算式并计算。(3)幼儿分组玩游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3、以连线游戏《小动物闯关》结束---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二)注意每一活动环节的有效性

追求活动过程的有效性,是基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去考虑活动的每一环节,避免为了追求“场面的热闹”、“方法的多样”、“活动的丰富”和“花样的翻新”等去设计一些与目标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环节。

由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应是结构性较强的活动,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活动的整体性,强调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的一致,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尽可能避免与活动内容和目标没有关联的活动步骤。

例9《看分合式编题》的活动过程改为:

1、涂色游戏《捉迷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2、口头游戏《碰球》——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3、欣赏故事《渔翁捉鱼》,了解渔翁捉鱼的情景。

4、游戏《渔翁捉鱼》---看分合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1)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加法应用题,并用算式卡表示。(2)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减法应用题,列出算式并计算。(3)幼儿分组玩游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5、以连线游戏《小动物闯关》结束---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显然2、3环节与目标和内容联系不紧,可以说是多余的、无效的。

(三)活动过程的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例10《看分合式编题》的活动过程:

1、涂色游戏《捉迷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有一种小动物躲在练习卡里和我们捉迷藏,只要把答案是10的分合式涂上颜色就能找到它。

2、游戏《渔翁捉鱼》---看分合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1)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加法应用题,并用算式卡表示。

如出示7分成1和6的分合式,师扮渔翁幼儿扮小鱼听音乐玩游戏,渔翁根据分合式去捉鱼的数量。

引导幼儿口头编加法应用题:渔翁先捉了6条小鱼,又捉了1条鱼,一共捉了几条鱼?引导幼儿用加法计算6+1=7,并找出相应的算式卡。

(2)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减法应用题,列出算式并计算。如出示10分成2和8的分合式,请一幼儿扮渔翁去捉鱼。并引导幼儿编减法应用题:渔翁捉了10条鱼,送给好朋友2条,剩下几条鱼?

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幼儿分组玩游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师重点引导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以连线游戏《小动物闯关》结束---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四)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形式一般分三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数学知识的结构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数学概念的建构具有紧密的连续性,零散的经验不利于数学概念的建立,鉴于目前我们师生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在达到同等效果的前提下,我们更多的选择数学集体教学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没有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因为哪一种活动形式最好没有定论的,要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幼儿的需要灵活地使用。

例11《看分合式编题》的活动过程:

1、涂色游戏《捉迷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个别活动)

2、游戏《渔翁捉鱼》---看分合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1)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加法应用题,并用算式卡表示。(集体活动)

(2)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减法应用题,列出算式并计算。(集体活动)

(3)幼儿分组玩游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分组活动)

3、以连线游戏《小动物闯关》结束---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个别活动)

(五)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有的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步骤,在文字的表述上非常的简单,没有表述清楚教师或幼儿要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中班科学活动《拼图形》,活动过程是这样设计的:1.集体活动;2.分组活动;3.活动评价。

★六.活动延伸的思考要整合性

(一)延伸的途径

(二)延伸的目的

例12《我当报时员》的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向幼儿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幼儿有关钟表的知识。

2.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10点钟到了、12点钟该午睡了„„

3.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起床、进餐等,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总之,一个好的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也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再现,更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体现。只有教师努力学习、潜心研究、勤于思考、不断反思,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设计出一个个成功的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

一个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好了,对于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教师的指导语言显得十分重要了。因为幼儿园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语言是纽带,是活动中师幼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语言表述会直接影响幼儿学习效果。

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操作、探索,经历了一个初步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以及判断与思维的过程,无一不是依靠教师的指导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在数学活动中对引导幼儿感知、探索、解答、归纳数学知识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语言除了要简明扼要外,富有启发性和逻辑性,则尤为重要。教师必须运用语言巧妙地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启发幼儿积极思考,真 7 正做到寓教于乐。下面从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导入部分、中间部分、结束部分的教师指导语言表述进行举例说明。

一、导入部分

(1)教师的语言采取生动性、趣味性,富有启发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导入活动设置情境教学,或者配合多媒体教具的演示,再结合采取生动、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融入到活动中去,促使幼儿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生动趣味性的语言可以蕴含着游戏的成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容易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当然,除了生动趣味,还更要注意启发性,毕竟是数学活动,是为了启发幼儿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例1:大班《看分合式编题》的导入: 涂色游戏《捉迷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有一种小动物躲在练习卡里和我们捉迷藏,只要把答案是10的分合式涂上颜色就能找到它。孩子们出于好奇,饶有兴致地进行计算和操作,当他们将图拼完整,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时,就欢呼雀跃着,表达自己成功的喜悦心情。

(2)教师的语言采取简明、扼要,目的明确

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导入部分,教师的语言也可以采取简明扼要,让幼儿直接明了活动的内容,目的性明确,有助于幼儿主动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2:小班:图形食品品尝会

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加深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认识,能正确说出名称并进行分类,再感知食品形状的多种多样。

活动导入,教师说:“今天有许多的图形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他们是谁啊?”教师逐一出示各种图形,幼儿说出图形宝宝名称。教师说:“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宝宝爱藏在哪里吗?”幼儿说出藏在活动室周围的物品中。教师出示水果娃娃说:“图形宝宝除了爱藏在XX地方外,还爱藏在哪里?”幼儿说出爱藏在食品中。“还有哪些食品中藏有图形宝宝,我们一起看看。”

情况分析:教师在导入活动用简明的的语言,让幼儿明确与图形宝宝做游戏,说出他们的名称。教师说“还有哪些食品中藏有图形宝宝,我们一起看看。”让幼儿明确了本次学习目的。这种语言形式适合于规则简单的教学活动。

二、中间部分

(1)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

鼓励和支持幼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用积极的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

例3:中班《开超市》

教师让幼儿把自己收集到物品,按照分类标志,摆放在货架上。操作活动开始了,小朋友在为自己收集的物品进行分类摆放。XX小朋友拿着篮子,篮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可是他在货架来回走着,没有动手摆放。老师看到了,就说: “你去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呀!”、“你试试看”、“再想想,看看标志上的图片,与自己收集的物品是不是同一种,是就摆上去,这件事应该难不倒你的。”当他把苹果放在了水果的货架上时,教师说,“嗯,真不错、“你真行”。接着他就一个个动手摆放好了。

情况分析:在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时,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总想依赖教师,这时教师的语言激励幼儿,这些语言对即将失去信心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当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操作了,教师也应及时鼓励,不要吝啬“嗯,真不错”、“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别!”等等这样的语言,因为这些语言能给幼儿极大的鼓舞并能激发他们进一步表现的欲望。

(2)教师的语言应该掌握节奏性,提高“问题有效度”

在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性的语应更简练、规范些;语气轻重缓急还应明确些,不能整节课一种语调;数学教学不是教师对幼儿强有力控制下的牵引,不是教师个人能力的展示,不需要教师的刻意表现,但是它需要教师“润物细无声”,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绝妙。

例4:大班《认识左右》

在“找奖品”活动过程中,可设计提问如下: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奖品,就藏在活动室里,待会请三个小朋友为一组。首先(停顿,眼睛关注幼儿)请听清老师的问题,然后(停顿,眼 9 睛关注幼儿)小组轻轻商量这是什么奖品,最后(停顿,眼睛关注幼儿)每组只能派一位小朋友上来找奖品,找对了,这份奖品才能属于你们一组,听明白了吗?

情况分析:短短一段话,将整个游戏玩法、规则向幼儿交代清楚了,问题指向性强,比较简明扼要。在讲述时,教师有意将“首先”、“然后”、“最后”的过渡语放慢速度讲,并及时关注幼儿的反应,用眼神、体态语加以提醒,这样在游戏中幼儿由于事先理清了游戏玩法,因此游戏可得以有序地开展起来。

(3)教师的语言应该体现探索性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把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幼儿讲解,而是应该启发幼儿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和经验。

例5:大班《学习7的组成》

教师设计“分水果”的游戏,要求幼儿从7片水果片中取出5片,提问:“怎样会取得快些?”幼儿会迅速数出5片水果片。教师又问:“7片水果片可以分成5片和几片?”幼儿回答:“5片和2片。”教师接着问:“是数5片快呢?还是数2片快呢?”幼儿通过操作,很快得出“数2片快”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请幼儿从7片水果片中取出4片,有的幼儿数4片,有的幼儿数3片。师问:“哪种方法更方便呢?”幼儿操作验证,最后得出“数3片快些”的结论,原因是“数3片比数4片少1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7的组成”的形式得出结论:当要取出数量多时,就取出其组成数量少的那个数。

情况分析:在活动中间部分教师通过探索性语言,引导幼儿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使幼儿主动接受,乐于学习。不仅有利幼儿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习的迁移能力。

(4)教师的语言应该富有趣味性

幼儿天真可爱,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利用这个特点,在数学活动中,对幼儿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幼儿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6::大班《我当报时员》

在认识“时钟”环节中,教师用爷爷、爸爸、儿子来比喻时针、分针、秒针。问:“为什么要把时针比喻成爷爷、分针比喻成爸爸、秒针比喻成儿子呢?”“那 10 么儿子跑一圈,爸爸跑多远呢?”“如果爸爸跑一圈,那么爷爷跑多远呢?”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深深地吸引了幼儿,幼儿很快地记住时针、分针、秒针的特点,而且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又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

三、结束部分

在数学活动结束部分,一般对幼儿发展的评价,要随机而不要随意,要自然而不要刻板,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一定要有话可说,有理讲,有情可感。

(1)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准确性,针对性,帮助幼儿提升知识经验(2)教师评价的语言要生动丰富,肯定幼儿的发展 例6:中班《会变的图形》

幼儿在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联想组画成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在活动的结束环节,幼儿陈列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体验并分享成功快乐。教师说:“你们还有更新奇的想法吗?请客人老师告诉你们。”教师最后小结:“小朋友们的想像真是太棒了,每个人都进行了大胆的创作,还请在场的客人老师一同参加创作,真是人多力量大。看我们成绩多大呀!请小朋友给自己一些掌声。”

情况分析:在活动结束评价环节,教师用针对性和准确性的语言评价幼儿的作品,并及时地给予肯定,还做出了正确的引导。教师在小结时的语言生动丰富,富有感染力,给予幼儿很大的鼓励,让他们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真切地感受人多力量大道理。老师要他们给自己一些掌声,是对幼儿活动的肯定,对幼儿发展肯定,对幼儿顺利完成活动目标的赞赏。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中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不断遇到各种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和体验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数学教教学活动,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情景组织集体教学活动,能在游戏中提供材料让幼儿操作和探索,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使数学问题生 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

2011-7-11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秋天的雨

一、活动区域的生成

秋天是一个富于教育意境的季节,幼儿敏感地捕捉到自己在幼儿园里、大街上、公园里等地方的细微变化。所以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秋天是一个硕果累累,饱满而充实。大自然不仅给予了孩子美的感受,更给予了丰收的喜悦,从视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上让孩子们领略了秋天的欣欣向荣。秋天的主题活动给孩子深入了解秋天的机会。

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秋天的相关知识、经验。但是,他们对秋天的理解只局限于视觉的、表面的。比如: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秋天的水果、花卉,知道落叶树的树叶会落下来,小草会变黄、秋天的水稻成熟和动物过冬准备等等知识,缺乏对秋季万物变化的深入感知,积累的知识也相对零散。本篇散文名为秋天的雨,实际就蕴涵了秋天的变化。它从颜色、气味、气候等多角度去认识,在诗情画意中呈现秋天的美。帮助幼儿归纳、提升经验。其中拟人的手法更能让孩子领略语言美、意境美,从而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因此,为了满足幼儿对秋天的探究兴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主动参与活动、接受美的熏陶。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满喜悦的丰收季节。

2、在情景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并能细心倾听别人说话,尝试运用散文诗中的句子表达秋天的美。

3、初步理解诗中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理解并掌握词汇,“五彩缤纷”“温柔”。

三、活动材料

自制多媒体课件,秋天的各种瓜果、干过,落叶等等,背景图片,小喇叭、颜料盒、钥匙。

四、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猜谜“雨”

老师: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幼儿:雨。

2、播放课件:秋天下雨的图片和声音

老师: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 幼儿:下雨。

老师:是什么季节的雨呢? 幼儿:秋天的雨。

老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一首散文诗《秋天的雨》,请小朋友仔细听听。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来,说说吧。

幼儿:我看见濛濛的秋雨下起来了,大地就变成五颜六色的了。好漂亮,好漂亮!

幼儿:我看见了黄黄的大菠萝和雪梨,好像闻到了甜甜的气味,我好想咬一口。

幼儿:我看见了小动物,它们准备过冬了。

3、同时结合内容分段欣赏

第一段:钥匙

老师:秋雨姐姐为我们介绍完了,她会给我们提什么问题呢? 老师:秋天的雨,怎样唱歌的? 幼儿:秋天的雨,滴答滴答的唱着歌。

老师:秋天的雨落在地上滴答滴答的声音很好听,所以说秋天的雨滴答滴答的唱着歌,秋雨姐姐还说了秋天的雨是一把什么呢?

幼儿:一把钥匙。

老师:这把钥匙是怎样打开秋天的门?

幼儿:带着清凉和温柔,悄悄的打开了秋天的门。丰富词汇:温柔。

老师:秋天的雨下了,我们就感觉到有点凉凉的,所以是带着清凉的;秋天的雨比较小,很细很柔,不像夏天哗啦啦的大雨那么大,是很温柔的悄悄的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老师:表现两个开门动作,让幼儿说说是温柔还是用力呢? 幼儿:表现温柔的开门动作。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都答对了秋雨姐姐的问题,秋雨姐姐把钥匙给我们打开秋天的大门吧。

幼儿:打开大门。

老师:哇!这画面好漂亮,这是什么季节呢? 幼儿:秋天。

小结:秋天来了,下了秋雨,大地变成了五颜六色,很漂亮。秋天的雨就像一把钥匙一样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门,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天。秋天的雨还给我们带了更多神奇的东西呢?

第二段:颜料

老师:小朋友先自由的观赏,看看这里有些什么? 幼儿:观赏图片。

老师:小朋友们,这里漂亮吗?这里是怎么变得这么美的呢? 幼儿:漂亮。

老师:秋雨姐姐告诉我们,秋天的雨有一盒什么呢? 幼儿:五彩缤纷的料。

老师:秋天的雨把各种颜色都给了谁呢?我们来看看秋天的雨带来的魔术表演。

老师:这是一幅夏天的画面,里面主要是什么颜色呢? 幼儿:绿色。

老师:因为各种植物春天开始发芽长出绿叶,到了夏天就变得很茂盛,到处都是绿绿的。现在秋雨姐姐要给我们表演魔术了,我们仔细看看秋雨姐姐把各种颜色都给了谁?

幼儿:银杏树变黄——枫叶变红——田野变金黄——水果变橙红——菊花开了——变成了秋。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秋天的雨把刚才那幅夏天的画面变成了什么季节?它把各种颜色分别给了谁?现在这副图看起来是不是更漂亮了,颜色更丰富了,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它。

幼儿:秋天。丰富词汇:五彩缤纷。

小结:我们把秋天的雨比作人,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像在唱歌,秋天下了雨以后,银杏树变成黄色,枫树变成红色,五颜六色的花盛开了,就好像人用颜料涂上去的,这样写就让小朋友听起来感到秋天更美。

第三段:气味

老师::欣赏完了这里的美景,现在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更感兴趣的地方,那就是好吃街,那里有些什么好吃的东西呢?秋雨姐姐赶快介绍。

播放视频,幼儿欣赏。

老师:听了秋雨姐姐刚才的介绍,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好闻的什么?

幼儿:味道。

老师: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味道。

幼儿:秋天来了,都发出很多好闻的香味,有菠萝甜甜的、柚子香香的、苹果、梨子、橘子、水稻、烤红薯、糖炒栗子。老师:这么多好闻的味道,都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 幼儿:秋天的雨。

小结:因为下了秋雨,各种蔬菜果子都成熟了,我们才尝到了这么多的美味。看朋友们的脚呀都被这些美味的东西勾住不愿意离开了,但是后面还有更多神秘好玩好看的地方呢。

第四段:小喇叭 老师:咦!这是什么呢? 幼儿:喇叭。

老师:小朋友们,原来这喇叭是谁带来的呢? 幼儿:秋天的雨。老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幼儿:冬天快要来。

老师:秋天的雨好像在用这个小喇叭告诉大家:它告诉我们冬天快来了,小朋友们、小动物们听到秋雨姐姐播的喇叭是怎样做的?

幼儿:小动物忙着做事情,小喜鹊造房子,小松鼠做粮食,小青蛙加紧挖洞,小动物准备过冬粮食。

老师:为什么落叶要穿上厚厚的、亮亮的衣裳。

幼儿:小树叶有的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有的飘到大树妈妈的脚下。

老师:秋天的雨,好神奇哟,它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东西,到这边再看看还有什么神奇的呢?

老师:这里有什么呢?赶紧来看看吧? 幼儿:引导幼儿观赏。老师:这里有些什么? 幼儿:小朋友们自由发言。老师:小朋友们看上去心情怎样? 幼儿:很快乐。第五段:欣赏

老师:秋天的雨带给大地是什么样的歌? 幼儿:丰收的歌。

老师:下秋雨了,大地上农民伯伯种的庄稼、蔬菜水果都成熟了,丰收了,大地妈妈唱着丰收的歌呢。

老师: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快乐的歌。

小结:小朋友们为什么快乐呢?下秋雨了,各种瓜果成熟了,小朋友就可以吃到秋天好吃的水果,秋天来了,小朋友出去看到美丽的秋天,很开心很快乐。

4、完整欣赏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秋雨姐姐带我们看了这么多地方,你们开心吗?

幼儿:开心。

老师:现在秋雨姐姐要带你们去演播厅看看,她将在那里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赶紧去看看吧。

5、播放课件 老师:小朋友们,刚才秋雨姐姐把我们所听到的看到了编成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朗诵给大家听了,你们听了,感觉怎样呢?

幼儿:感觉到很美、很好听、很优美。老师:散文里说到了秋天的雨有些什么东西呢? 幼儿:有钥匙、颜料、气味、喇叭、丰收快乐的歌。

老师:秋天的雨好神奇哟,它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你们喜欢秋天的雨吗?秋天的雨也喜欢你们,还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我们一起去分享吧。

幼儿:在《丰收的歌儿快乐地唱》音乐中自由分享秋雨带来的礼物(水果、干果、落叶、成的农作物)。

6、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这首新的散文诗,小朋友也看到大自然这么美丽,那么,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2、最近发展区:儿童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有两个水平的,较低水平的行为是儿童的独立行为,即儿童能够独自完成或自己知道的事物;较高水平的行为是儿童在帮助下能够达到的行为,而这两个行为水平之间所构成的区域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3、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来设计目标,它指向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目标设计中关注的是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4、认知策略:指儿童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

5、幼儿园的探究型主题活动:指围绕着一个主题(可以使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幼儿生成的)而展开的以幼儿的自主探索、自由表达、合作交流、质疑解惑为过程的活动。

6、体验式学习: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

7、针对性原则:指教师的指导必须有明确的定向和目标,善于“对症下药”,教师应当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行为表现,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提供有针对性和重点的指导。

8、回应:指教师在与幼儿的“对话”与互动中的一种作为教育者的态度和策略,是教师敏锐地意识到幼儿的需要而及时给予的引导和帮助。

9、正式评价:指评价者富有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实施的评价,一般往往是采用量化的方式来进行的。

10、个体评价:指对但与教育活动过程的幼儿个体所进行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活动兴趣、参与态度、学习方式、互动与社会化程度、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

11、区角活动: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在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二、填空

1、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种体现“自主与主体特质”的活动。

幼儿园教育活动也是一种体现出“主客观因素和作用”的活动。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领域出发可以分为:健康领域教育活动、语言领域教育活动、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和艺术领域教育活动五类。

3、教育资源极其种类:幼儿园资源、教育对象资源、教师自身资源、儿童家庭资源、社会资源

4、行为指向的幼儿园环境,即通过有目的地环境创设,促使幼儿发生教师所预期的行为。

5、幼儿园环境创设:物质环境创设+精神环境创设。

6、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基本三大要素:教师、幼儿和环境。

7、幼儿园的师幼互动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倾斜模式,其根本特征是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俯视幼儿,幼儿仰视教师,另一种是平行模式,其根本特征是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彼此平视,是一种平等交流式的互动。

8、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含义:是体现幼儿发展“动态评价”的最佳形式之一。

三、简答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

(1)整合性:目标、内容、资源和方法、形式、手段方面(2)生活性:寓教育于生活

(3)趣味性:体现在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形式上;活动环境和材料的丰富多样上(4)动态性:活动过程、教育活动环境

2、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表述的要求

(1)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抽象

(2)要清晰、准确、可检测,不能用活动的过程或方法来取代(3)从统一的教育表述目标

(4)一个目标要通过多种活动实现,一个活动要指向多重目标

3、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1)能反映时代发展特征,有利于幼儿的后续学习和长远发展(2)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3)能对应和覆盖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4)更引发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5)能考虑季节、节日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因素(6)能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4、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具有如下特点:(1)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启蒙性(2)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3)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具有生活性和生成性

5、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1)全面性原则:

①幼儿园教育活动环境的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②有“面”的设计,也要有“体”的设计。

(2)参与性原则: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3)可变性原则: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布置是一项持续的活动,空间的安排决不能考虑予以固定。

(4)安全性原则:体现在建筑物、户外场地、园区的安全性上。

6、墙面环境创设的分类

(1)平面创设、半立体创设和立体创设(2)观赏性创设和操作性创设(3)填充式创设和满幅式创设(4)记录式创设和展览式创设(5)幼儿作品创设和教师作品创设

7、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基本原则

(1)灵活性原则:由于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在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的活动组织与指导中就必须遵循灵活性的原则。

(2)主导性原则:明确教师的主要作用和价值在于“引导”、“启发”等间接性的指导,而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传递知识式的直接指导。

8、追随式互动策略

(1)环境创设:①教师要创设能够支持幼儿自我探究的环境

②教师要创设能够引发幼儿积极与材料和他人进行互动的环境(2)变换调整:所谓变换调整的策略是指教师及时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变换原先的应对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幼儿活动与发展的需要,尽可能照顾到幼儿个体的需要与幼儿全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耐心等待:教师适时适度的耐心等待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策略。

(4)及时反思:反思是教师对发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问题的思考和深究,也是教师教育能力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9、回应

回应:指教师在与幼儿的“对话”与互动中的一种作为教育者的态度和策略,是教师敏锐地意识到幼儿的需要而及时给予的引导和帮助。(1)重复:

①教师通过重复个别幼儿的问题或回答向全体幼儿反馈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语 义上的家中和提醒,帮助幼儿在分享中获得他人的经验。

②教师通过重复幼儿的话语,婉转地表达对幼儿的提醒与暗示,启发幼儿对自己的话语做出调整。

(2)反问:实质上则是通过一种对话双方(师幼)平等交流的氛围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冲突,使幼儿能改变原有的认知图式重新建构知识与概念。(3)提炼:教师在对幼儿作出积极回应时,归纳提炼式的回应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幼儿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将零碎的感受和体验上升为系统的知识和概念,引导幼儿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使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重组。

10、对幼儿学习的评价内容(1)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2)幼儿的情感态度(3)幼儿的学习方式

(4)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5)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力(6)幼儿的学习习惯

11、对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

(1)适宜性:①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②依据儿童心理特征与认知特点

③考虑科学性质和教学情境

(2)有效性:①对幼儿经验的提升 ②对提问策略的把握

12、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基本内容:(1)幼儿生长发育方面(2)幼儿认知活动方面(3)幼儿动手能力方面(4)幼儿艺术活动方面

13、区角活动材料的设计

(1)丰富性:①不同活动内容不同材料 ②同一活动内容多种材料(2)层次性:①相同内容,不同年龄,材料层次不同

②相同年龄,同一活动内容材料层次不同

(3)情感性:材料灵性和亲和力,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和积极参与活动的心向。(4)自然性(5)探索性

四、论述

1、家庭资源利用的策略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有责任向家长宣传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养方式,帮助家长建立全新的教育观念,使家庭和幼儿园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发挥家庭、幼儿园的各自优势,构建家园互动平台: ①开辟与家长互动的家园联系栏 ②定期召开家长研讨会 ③充分利用幼儿园网站的优势

(3)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和管理

①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前,通过幼儿园局域网或家教园地向家长详细介绍本园已开展了哪些主题活动、即将进行什么主题活动等情况,让家长观察孩子的兴趣点。②教师还可利用家长的特长资源,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提供服务。③在主题活动进行了一个阶段后,教师应与家长一起共同反思。

(4)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多种资源的整合: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各有特色、各具优势。所以,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情况,采取单元资源整合、二元资源整合或是多元资源整合的方式,从而实现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合作的多元化、丰富化。

2、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的关系

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是两种相对的学习方式,它们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主要表现在:

(1)侧重点不同:接受学习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发现学习则强调探究过程;(2)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而不直接呈现学习内容;(3)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只需直接把现成的知识加以内化,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在发现学习中,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从事实中发现关系、归纳出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纳入到认知结构之中;

(4)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起主导、控制的作用,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而不控制具体的学习过程。

(5)两者既可以相互制约,也可以相互促进。一方面,接受学习是发现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发现学习也为接受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具体经验基础。

3、教师的教育能力(1)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

①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认知发展水平和起点。②教师要能够及时地观察幼儿对活动的材料、环境、组织形式的反应。③教师还应当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

(2)与幼儿积极互动的能力:作为教师,既应当从语言沟通着手与幼儿进行对话交流,激励幼儿的学习探究兴趣、推动幼儿的思考过程或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也应当运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通过身体动作暗示、行为示范等与幼儿进行情感的交流,增强幼儿的信心和勇气。

(3)及时转变角色的能力:由于教师的主要角色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4)不断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活动或学习的目标是否与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相契合;所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所采用的活动组织形式是否适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活动过程是否体现调动幼儿的主体性以及鼓励幼儿间的合作交往;教师是否能为幼儿提供及时、适宜而有效的支持与指导等。

4、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指导与实施

教师对区角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主要体现在活动中的观察、即时的指导与互动以及活动后的评价三个方面。(1)区角活动的观察 区角活动的观察方法:分为全面观察、重点观察、个别观察(2)区角活动的一般指导策略

1)利用角色转换,支持幼儿活动:①兴趣的关注者 ②兴趣的激发者 ③信息的导航者

④思考的合作者 ⑤愿望的支持者 ⑥关系的协调者 ⑦喜悦的分享者 2)利用伙伴因素,增进幼儿切磋 3)利用环境材料,转嫁指导意图 4)利用规则因素,方便幼儿自我调控(3)区角活动的评价 1)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2)题点确立的适宜性 3)导入方式的多样性 4)言行鼓励的针对性 5)活动成果的归属性

第四篇:幼儿园故事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故事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幼儿园故事活动的选材要点 1.主题单一明确,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情节具体生动有趣,有起伏,按一般顺序记叙。3.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易于学前儿童理解喜欢。4.故事要有针对性。

5.故事要有利于训练学前儿童的创新思维,留给幼儿发挥想象的空间。

二、幼儿园故事活动的设计

1.导入:设置情境,引出故事 2.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通过挂图、教具、故事表演和描述性、思考性、假设性的三个层次的提问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情节、人物特征等。

4.围绕故事扩展系列性创造性语言活动

如:故事表演游戏、复述故事、创编故事、续编故事、画故事等。

三、幼儿园故事活动的组织方法及指导要点

1.利用多种形式积累幼儿相关的知识、生活经验; 2.教师讲述故事语言要规范、完整、生动形象

3.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围绕故事主题开展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尽量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采用视、听、讲、做结合法,发展幼儿的完整语言。

4.幼儿园故事教学中,教师应重在引导幼儿理解体验作品,所以三层次的提问的设计要准确、恰当。

开放性的提问方式

(1)针对儿童记忆系统的提问(2)针对细节的提问

(3)针对情感识别与匹配的提问(4)针对作品的主题或情节的提问(5)针对作品中文学语言的提问(6)针对作品整体结构形式的提问

(7)针对生活原型与作品形象进行比较的提问

5.以发展幼儿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为主,多给幼儿自我感知和体验、大胆想象和表述的机会。

四、幼儿园故事教学的特殊形式——幼儿编构故事 小班:编结局

中班:编高潮和结局,即编“有趣情节” 大班:编完整故事。

第五篇: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1

大班体育游戏课反思

“绳”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样东西,但大多数幼儿对绳的玩法仅限于“跳绳”。为了使幼儿能在玩绳中得到更多的乐趣,我设计了《多变的绳子》这节教育活动课,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绳子的多种玩法,并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意识;让幼儿体验创造的乐趣,我们也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儿创造的潜力;让幼儿敢于创新,增强自信。本活动通过自由探索、相互交流,合作玩绳等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绳的玩法。同时,整个活动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内得到发展。

开始部分的热身运动,我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幼儿跟着老师学小飞机入场,听欢快的音乐做《绳操》。分别作了上肢和下肢的运动,训练幼儿头、手、腕、胳膊、腰、胯、腿,使幼儿的全身得到了运动。孩子们的激情也特别高,效果非常好。

幼儿第一次探索:幼儿独自玩绳,孩子们玩出的花样特别多,如:用绳玩出了飞轮、小蛇、揪尾巴、拼摆图案、小猫钓鱼、蜗牛、跳绳等等,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在我面前展示他们的新玩法,在这一环节中,我多次和幼儿分享他们的玩法。小结时我告诉他们一个人玩绳好玩,但是几个或者很多人一起玩绳更好玩,这样将幼儿带入下一个环节,第二次探索玩绳,这样让孩子们又新增了玩绳的兴趣。

幼儿第二次探索:老师引导,请幼儿间合作玩绳,孩子们玩出了新花样:孩子们有的用绳套在前一个小朋友的腰上开火车,有的用绳摆出了各种形状的,有的合作摆了大圆,还有的合作拼摆了一根钢丝,一起走钢丝,还有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搭楼梯等等。在这一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合作玩绳。

第三个环节以游戏为中心。在前面的环节里有的孩子发现了用绳子玩捉尾巴的游戏,我故意忽略它,我是为了在这个游戏的环节里使用它来激发幼儿的另一个兴奋点——全班幼儿一起玩绳。最后全班小朋友一起在音乐中快乐的玩着捉尾巴的游戏。看着孩子们快乐的奔跑着,我想他们在这个活动中是很快乐的。

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内自由探索,充分发挥了幼儿做为活动主体的作用。我以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等不同的身份参与活动,增加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情趣,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我根据突发状况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在不影响活动目标的前提下使其更加符合了幼儿的兴趣。

下载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师范讲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师范讲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范文合集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一讲 概述 1.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涵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幼......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人脑的发展与婴幼儿学习婴幼儿阶段处于脑神经网络形成至成熟的建构期,由此形成个体发展中的关键期。 婴幼儿阶段......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1;全国开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的院校都使用那些教材 2、全国那些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将这门课程列为精品课程(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都行)1教材有: 1)幼儿园教育活......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总学时64学分4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应用性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B>课程和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以......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5的加法 活动目标:1、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2、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5的数字卡片,“+”和“=”人手一套。实......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总结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总结 陈文经 经过本学期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本人认为要将本课程教学好,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儿童是怎样......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读书笔记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希望......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指导与设计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指导与设计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是指以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主要目标,以身体锻炼和身体保健的有关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而实施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