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19-05-12 23:2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第一篇:《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玉田三中 冯爱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的计算,学会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变式练习和问题剖析,学会化繁为简的解题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严谨认真的答题方法练习,培养学习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弄清变形公式的含义。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小测卷 教学环节:

(一)直接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二)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知道公式及推导公式。2.会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规范解题步骤。设计思想:让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三)课前热身:(投影出示)

1、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安,则当其两端电压为2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安;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0.6安时,则它两端的电压为()伏。

2、一个5欧的电阻接入电路中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安,则一个10欧的电阻接入该电路中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安,如果另一个电阻接入该电路中通过的电流是0.2安,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欧。

两道题均由学生说出答案,并说明做题的理论依据。投影出示答案和依据。设计思想:学生在前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课前热身”,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同时为学生自学欧姆定律能起到很好的铺垫和理解的作用。体现了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四)欧姆的生平与主要贡献的介绍:

过渡语:那么将两条结论合二为一,真正得出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确切关系的第一人就是他---乔治.西蒙.欧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欧姆的世界,去了解一下这个伟人的生平及主要贡献。投影出示他的生平及主要贡献。(一生读)

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他最主要的贡献是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公式,后来被称为欧姆定律。为了纪念他,人们把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

过渡语:了解了欧姆的生平,知道了欧姆即使是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哪怕是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也还是 探究发现了电流的计算公式,即欧姆定律。他的这种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我们就带着崇仰之情一起开启欧姆定律的大门。

设计思想:对欧姆生平和贡献的介绍,篇幅不小,主要就是想通过此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其具有不畏困难,在学习上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五)欧姆定律:

投影出示欧姆定律自学指导

请大家自读欧姆定律部分的相关内容(例题除外)回答如下问题。时间3分钟。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表达式是什么?

3、符号的意义和单位分别是什么?

4、推导公式有哪些?

5、应用公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回答问题尽量地背答。教师在这个环节特别强调应用公式时的注意事项(投影出示):①单位统一;②I、U、R是针对同一导体同一时刻而言的。尤其解释清楚第二条。

设计思想: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学指导法”,体现了我校一年来所倡导的“学洋思,倡自学”的教 学特色,也体现了新课标“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基本理念,而且学生已具备了这样的训练技能和能力基础,应该很容易完成学习目标。

(六)欧姆定律的应用:

1.投影出示例题: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360V,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0.36kΩ。求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

设计思想:教师依据此例题,讲清如何用规范的解题步骤解析物理应用题,其次就是依据此例题学生可以正确理解“I、U、R是针对同一导体同一时刻而言的。”

解题步骤大体思路如下:(1)“解”字当前

(2)表示题意中的已知(用相应的物理量的符号来表示)

(3)解题过程写出解题依据(公式表示、必要的文字说明)

(4)“答”字收尾

教师在这里特别强调单位换算和带入数值进行计算。并追问:能不能计算其不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在此理解“同一时刻”的意义。

方法点拨:由此让学生总结求解电流的一种方法。然后投影出示想一想(如果要利用欧姆定律得出电路的电压或电阻,各需要什么条件?)让学生总结出求解电压、电阻的方 法。投影出示(1.已知电流和电阻,求电压。即U=IR。2.已知电压和电流,求电阻。即R=U/I.)最后教师总结:I、U、R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物理量,就可以求解另一个。

学生练习(小卷子):一生练习,两名学生板演。2.习题拓展:

设计思想:为了加强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电学计算题的思路和规范解题的习惯,所以选择两个较有难度的习题供学生循序渐进地练习,并总结归纳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题型一:两个电阻串联

R1两端电压3伏,R1阻值10欧,电源电压为9伏,求: ①R2两端电压 ②R2的电流 ③R2的阻值

处理方法:学生读题→学生分析,教师适时引导→教师板演并规范解题步骤→学生总结归纳做题方法→投影出示方法点拨(在解决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知识时,可利用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求解。电流特点:I=I1=I2=… 电压特点:U=U1+U2+…)

题型二:两个电阻并联

R2阻值10欧,A1 表的示数为0.5安,A表示数为2安求:

① R2中的电流 ②电源电压

③ R1的电阻 处理方法:学生自读题目→学生进行解题,→学生板演 →教师巡视辅导→师生共同评价板演结果→学生总结归纳做题方法→投影出示方法点拨(在解决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知识时,可利用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求解。电流特点:I=I1+I2+… 电压特点:U=U1=U2=…)

设计思想:对欧姆定律应用的整个教学中,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将练习法、讲授法、评价法、总结归纳法等多种方法融为一体,使枯燥无味的应用课变得生龙活虎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真正驻扎课堂,最终使学生能在“练中思”,“思中练”,最后“升华总结得出方法”。

(七)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

(八)小测

(九)结束 板书设计: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一、欧姆定律

二、应用

1、内容(内容随例题变化)

2、表达式:I=U/R U=IR  R=U/I

{

第二篇: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欧 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跟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 串、关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掼。

2、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 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 课教学

一、课前预习

1、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大量实验归纳得出了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 成正比,跟 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2、我们己经知道,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 的电阻为880k只,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浪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3、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预习反思:

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疑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请记录下来上课时小组内一起解决,比比看谁找出的问题最多。

二、课上探究

(一)1、与欧姆定律有关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

给你加点餐后零食,浏览后慢慢品味,不要急于吞掉吆。

(1)欧姆定律研究的是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流、电阻的关系。(2)在电流、电压、电阻这三者中,电流是结果,电压是电流变化 的外部原因,电阻是电流变化的内部原因。

(3)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

(4)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 的电阻成反比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

(5)欧姆定律公式 该式表明: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电流的比值,绝对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练习:

(1)、一个电慰 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加在电慰斗上的电压是多少?

解:

(2)、将一支铅笔芯接在3V电源两端,测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0.15A,则该铅笔芯 的电阻为____Ω;若将这支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则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A。

三、课上探究

(二)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问题:将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或并联 起来,总阻值将怎样变化? 猜想:

(1)、既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那么,将电阻串联起来,就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总阻值增大。

(2)、既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那么,将电阻并联起来,就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 积,总阻值减小。

设计实验:根据欧姆定律,要比较电阻的大小,可以保持电路两端的 电压不变,观察电流的大小。若电路中电流变大了,则说明电路中的电阻变小了;反

之,则说明电路中的电阻变大了。大家的想法是否正确,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 来验证。

做一做:

我们先来探究电阻串联的问题

1将一个定值电阻R与一个灯泡、电源和开关连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2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刚才的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观察灯泡的亮度是如何变化的?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用三个相同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入刚才的电路,重复前面的实验,小灯泡亮度会怎样变化?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四、试身手探究电阻并联的问题

1将一个定值电阻R与一个灯泡、电源和开关连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2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并联起来,接在刚才的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观察灯泡的亮度是如何变化的?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用三个相同的定值电阻并联接入刚才的电路,重复前面的实验,小灯泡亮度会怎样变化?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并联电阻的总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五、综合拓展

理论推导: 根据已有知识推导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规律

1、电阻的串联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的电阻之和。

2、电阻的并联

关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的和。练一练:

1、把 5Ω的电阻R1跟15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V的电源上,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电阻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24V,如果R1为80Ω,通过R2的电流为 0.2A,求R2?

3、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假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B.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D.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六、课后提升:

1、如图所示的电路,R1=30Ω,R2=10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4A,求电源电压、通过R2的电流和干路中的电流。

2、铭牌上标有“6V 10Ω”的电铃,要串联一个______欧姆的电阻,才能使它在9伏特的电压下正常工作。

3、有两只电阻,R1=3欧姆,R2=6欧姆,若把它们串联后接到电压为6伏特的电源上,这两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1:U2=______,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则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之比为I1:I2______。

4、导体甲的电阻比导体乙的电阻大。若把它们串联在电路里,则甲两端的电压比乙两端的电压______;若把它们并联在电路里,则通过的电流强度甲比乙______。

教后反思:

第三篇:欧姆定律de应用_教学设计_教案

欧姆定律及应用----教学设计 银仙桥民族学校 廖少平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根据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3.教学用具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等于电压,电压除以电阻等于电流。

二、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

综合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I- 电流-安培(A)R-电阻-欧姆(Ω)公式变换:U=IR 或 R=U/I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短路:R=0,I很大 断路:R很大,I=0

2、欧姆定律的应用

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例题

1、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老师:先讲解试电笔的结构及原理;

然后、根据题意,教师板书示范解电学题的一般规则:

(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3)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图,标出量、写出数,训练学生基本的技能。教师板演利用欧姆定律求解,讲明解题的规范性,然后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做此题。

具体解答过程:

解:R=880kΩ=8.8×105Ω U=220V I=U/R=220V/8.8×105Ω=2.5×10-4A 答:流过人体的电流2.5×10-4A,即0.25毫安。

例题 2 实验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注意:

(1)欧姆定律公式当中的三个物理量,只有知道其中的两个,才能够求出第三个。

(2)公式当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是针对同一个导体在同一时刻的。(3)若是求U和R,公式应该变形为U=IR,R=U/I

(此题解答过程要学生独立完成后,并叫一名学生上台演示)解:R=U/I=4.8V/0.32A=15 

3.测量电阻的方法:

从公式R=U/I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求导体的电阻,只需要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出该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求出该导体的阻值了。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对公式R=U/I理解:只是一个计算式,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不能单纯理解成正比或反比。

其实大家只要想想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可明白:当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会随之为0吗?这么容易就获得“超导体”这是很荒谬的事啊。

4、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串=R1+R2 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串联,总电阻R=nR0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

111R并R1R2R1R2R并R1R2R0n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 并联,总电阻 R并

5、课后延伸:

自主学习课本P79页的《科学世界》,完成下题:

如图所示是某酒精浓度检测仪的原理图,R1为一种气敏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酒精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小结:

1、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

2、欧姆定律的应用:

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板书

1、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 U/R R一定时,I跟U成正比。U不变时,I跟R成反比 变形公式

R=U/I:R在数值上等于U和I的比值。U=IR:U在数值上等于I和R的乘积。电路中电流变化及电压变化的应用。

2、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课后巩固提高:

1、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测得R1的电流为0.2A,电压为2V;求R2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在下电路中,已知R1=6Ω,R2=10Ω,当开关闭合时,V1的示数为3V,求电源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3、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0V,R1= 5Ω,R2=8Ω,求电路中干路以及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

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8A,R=5Ω,流过L2的电流为0.3A,求灯L2的电阻有多大?

5、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学法大视野》中的本节内容。

第四篇: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反思一: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对于初中物理来说,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重要的定律,欧姆定律贯穿于电学各类计算,因此欧姆定律是电学内容的核心、重点。对初接触电学的初二学生在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串、并联电路计算时,以往教学反馈学生学习困难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使用已知量时,常常张冠李戴,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2)习惯于套用公式直接得到答案,不能直达题目答案便不知所措。

(3)解题时思路混乱,看不清题目已知条件,不能发现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内在联系,无从下手。

必须让学生走好第一步,针对以上问题,我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结合学生能力实际,精心再设计,选择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题目,深浅适中,突出重点,特别改编传统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增加知识的覆盖面,更重要的是把问题向纵向、横向延伸,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难易不同的参与,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让学生通过练习知道学到了什么,认识知识架构,让全体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

(1)学生在“横看竖看的画圈”中眼脑协调,解题的思路清楚地呈现在眼前,思维清晰,有条理,答案正确、全面,解题格式美观,书写规范。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真正做到主导和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精心保持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的自信心,有效而适时调整教学活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反思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所以在上新课时,我通过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达到巩固旧知识和引入新课题的双重目的,接着,从打开探究之门、进行探究实验、交流与讨论三个环节来组织本课的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主体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再通过“仿一仿”测出小灯泡的电阻,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交流与论证,得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钨丝来说,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大。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生在测小电灯的电阻实验时,由于思维定视,对所测的实验数据表示怀疑,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些小组的同学更改数据,使三次计算出的电阻阻值相对贴近,保持不变。针对这种现象,要求学生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记录,通过观察小电灯的亮度并用手摸一摸它的温度,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感受用物理知识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

反思三: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导出以及对它内容的理解。这一部分知识对学生而言又是一个难点,因此我在讲授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对上一节的内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进行了回顾,通过上一节课的实验经历,然后重新给出上节课的实验数据表格,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结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的内容。

一:教学的亮点:

1、是学生预习到位,上课前基本将课程预习了一遍,上课时回答问题积极

2、是习题讲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上讲台板书,演讲,全班同学分析他做题的优点和缺点,再>总结电学计算题的解题步骤,规范书写,纠正了学生中的很多问题

3、是选题定位准确,针对性强,从公式变形到单位换算,无一遗漏,每一道例题后面都配有相应的同步练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少而精,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

二:教学经验和建议:

1: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还有欠缺,比如八班,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懒散,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行为习惯相差很多大,有些同学预习得很好,几乎不用老师讲什么,就能独立完成整张试卷,但是有些同学却完全没有预习,课堂上推不动,反反复复在一个问题上纠缠不朽,影响上课的进程,今后在预习这个环节上要多下功夫,拉后进学生一把

2: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对计算题书写的规范十分不讲究,不习惯带单位,不习惯写公式,甚至不会用规定的英文字母表示相应的物理量,同一问题中出现两个以上同类物理量时,不习惯带角标区分,这些都是学生们完成急速呐题的障碍,也是考试中主要的丢分点。教学中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

3:建议从这一章起,对学生进行电学计算题解题程序化教育,即,总体上强调一招一式解物理,招就是画图,式就是物理公式,“先出招”——画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电流路径,待求量,相当于题目含意图标画,物理意图,情景,一目了然,“后出式”——也就是物理规律表达式,与题目相关的方程式,或者方程组。最后由式得数,计算出最后的结果。对具体的解答过程的书写,则强调已知,求,解,答四步齐全,解题过程则要求公式,数字,结果,单位,一个都不能少。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肯定是不习惯的。写得很糟糕的,但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规范,不至于轻易丢分。

反思四: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作为学校选拔骨干教师的一个程序,昨天上午在教研室抽签定课题,今天上我用初二年级某个班上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课。

本节教材中包含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定律在计算中的应用、运用定律推理解释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大小等要点。而我选择其中一部分用了一节课进行教学。理由是:欧姆定律是初中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物理定律,运用定律解题并进行数理推导也是初中生第一次面临的问题。养成好的定律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对今后的物理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用一个课时来进行运用欧姆定律解题的学习和训练。

整节课以欧姆定律应用为线索,在内容设计分为几个层次:直接运用定律求电流——运用变形公式求电压、电阻——在同一电阻上通过电流或电压的变化来求变化后的电流或电压——在不同导体上求电压或电流。逐步灵活地运用欧姆定律解题,并领悟解题中各量在电路中的对应关系。本节以运动欧姆定律规范解题为主要目标,在过程设计上有教师示范、问题分解、学生演练、师生共同评价。一步步纠正学生解题中的错误,把学生引导到熟练运用定律规范解题的路子上来。因为目的是运用定律规范解题,所以在题目的拟定上我一律选择简单的数据,降低计算的难度,让学生把精力放在过程上而不是结果上。在学生展示和老师巡视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第五篇: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是在学生前面认识电压、电流、电阻的基础上,来研究这三者关系的课题,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本节内容体现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注意学科渗透等课程理念,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此,在本节课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涉及的单位;

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理解应用公式时要注意“同体性”和“同时性”,会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解释、推断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研究过程,从而能较熟练地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2)初步学会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讨论,互相合作。

(3)学习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体会这样做的优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欧姆当年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增强成功体会。

二、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三、教学难点:

欧姆定律的实验设计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以及结论的得出。

四、教学器材:

调光灯、小灯泡、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电阻各一个、导线数根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物理情境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如图的电路,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学生的方法:①改变电源的电压,②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③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等。实验验证,学生观察灯的亮度的变化 师:灯时亮时暗说明什么? 生:电路中的电流有大有小。

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二)大胆猜想,激活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猜电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提示。学生联系已学内容以及刚才的实验现象,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最后,根据猜想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两者有关:

过渡: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想”这两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急切盼望问题的解决,产生主动探索的动机,三)设计实验

1、课件出示思考题

(1)根据研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方法,这个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研究?

(2)选择使用哪些器材?

(3)该实验应分几步,具体步骤怎样?

2、学生激烈讨论,明确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必须设法控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才能研究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讨论,提出本实验必须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保持R不变(确定应该用定值电阻而不用灯泡),研究I与U的关系;第二步,保持U不变,研究I与R的关系。对于第一步,改变U(用电压表测),观察I(用电流表测量),且电压的调节可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来实现(阻值为R的电阻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或者通过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移动变阻器滑片来实现。

师生共同讨论: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比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方案要好

3、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学生个人设计,然后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个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分析方案的好处和不足。

4、学生进一步讨论:对于第二步,要研究I与R的关系,首先要改变图中R的值,可用5Ω、10Ω、15Ω的电阻。要保持U不变,可调节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5、师生共同讨论:要完成以上实验,还必须测量相关数据,需要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分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像科学家那样兴趣盎然地开始按拟定的方案实验,边做边想边记。教师巡视,注意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仪器使用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作个别辅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交流,自我调节,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和一个思维活跃、鼓励创新的环境。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趋于有序,这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五)综合分析,归纳总结

1、学生汇报:实验完毕后,分别推出代表汇报实验的数据.下面是两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和结论(出示投影);

从表一知: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从表二知: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我们用了几十分钟研究得出了这个电学规律;然而这一规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7年用实验方法研究得出的,为此欧姆花费了10年心血: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发现.这一规律被命名为欧姆定律:今天.当我们一起学习这一规律时,每名同学都能从他身上学到一点精神——坚持不懈地从事科学研究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正比、反比。

4、实验过程中细节的讨论: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两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各起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

六)巩固练习,强化理解

1、在一段导体的两端加6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0.2A,1)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大? 2)如果在该导体两端加10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又是多大?导体的电阻是多大? 3)如果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它的电阻又是多大,通过电流多大? 着重进行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同一导体,电R增加几倍,电流也增加几倍,它们的比值不变;R与I、U无关,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2、家庭中使用的是交流电,当人体通过交流电的电流达到50mA 时,就会导致人体呼吸麻痹、心室颤动。假定某人身体的电阻为2kΩ,算一算,当通过50mA 电流时的电压是多大?

初次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计算题,规范解题的要求。

(七)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让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指明这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思路;物理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同时也进行学法指导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鼓励学生课后总结:“我们现在学到的物理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这种探究方法?你能找出多少处?”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让课虽完而学未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这一物理研究方法。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行设计、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分别概括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两条结论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增强了主体参与意识。

下载《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龙海五中杨玉琴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前面学习了电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印江二中:聂长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电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

    欧姆定律 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欧姆定律,二是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欧姆定律,课本中先用演示实验探究了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并通过U-I......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1 一、教学任务分析拓展型课程中的“电源”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基础型课程中部分电路的延伸,是“电路”一章中的核心知识。内容不仅涉及到电流、电阻......

    第2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电阻的......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导出串、并联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