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运用生活实例和实践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学会用不同方法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猜想验证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高。教学难点:理解高与底互相垂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方框、平行四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出示长方形方框)它是谁? 师操作“拉”,问:“这个图形大家认识吗?”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在下面的这些物体中有平行四边形吗?”(指名找)最后把这些平行四边形抽象成几何图形。
揭示课题:这些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操作体验 学生操作,师:“注意观察,在拉动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发现?”
2、观察发现,指导认识。师:“谁来说说你有哪些发现?”(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发现依次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易变性)
观察认识(2)有4条边,4个角。(它是四边形)
观察认识
(3)有2个锐角,2个钝角
师引导:你觉得这两个锐角的大小会怎样?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吗?(根据学生提供的方法进行验证,再进行课件直观演示)(4)当学生说到“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教师引导学生验证。(方法一:推平行线的方法,指名演示——集体验证;方法二:两组对边分别向两边无限延伸永不相交,课件演示)板书此特征并强调:这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3、揭示概念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找到了平行四边形这么多的特征,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呢?谁能概括地说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4、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师: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那老师给你们一些图形,你能判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不是平行四边形吗?(课件出示)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1、设疑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底与高,那平行四边形有底和高吗?请拿出平行四边形纸片借助找三角形底与高的方法折一折平行四边形的高。
2、操作认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结果,引导认识 学生上台展示并介绍
问:折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哪里是高?这条高是哪条底边上的高? 问:观察底与高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和底边垂直的线段。
师:还有不同的吗?(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同一条底边上可以有无数条高,还可以以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作为底边作高)
师:想一想,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几条高?
4、巩固练习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几个平行四边形,你能找到它的底与高吗?(课件出示)在下图中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图略)学生用练习纸练习,展示学生作业
四、巩固提高
1、判断: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画对了吗?(课件出示)
2、将一个底长8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沿高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8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为()。课件演示变化过程。
3、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个新朋友?你都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对边到底边垂直的线段。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也应用于生活实际,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一是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二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以前对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练习运用等形式,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本次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如何引导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去认识和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与高。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表象,然后通过拉、比、量等多层面的操作活动以及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上对平行四边形有较深刻的认识。本课在设计上还注重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提炼与总结。由于手年龄与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操作中反映出来的数学现象不一定都能理解,所以教师要加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注意要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2、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懂得灵活处理;
3、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生成性的闪光点。
平行四边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图案,还包含其性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实际应用.
第二篇:《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运用生活实例和实践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学会用不同方法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猜想验证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大家看看。
2、投影仪出示以下图形:
提问:以上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指出: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板书)
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四边形?
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其他的图形你认识吗?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师出示升降台、篱笆等实物图,学生观察,突出其中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一种新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
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
二、操作探究
1、制作: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自己想办法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
(1)电脑出示五种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方格纸)
(2)操作要求:四人一组,每人选择其中的一种材料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自己独立制作。
2、交流:大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创作,请你们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做法和理由。
(1)方法一:用小棒摆。
(2)方法二:在钉子板上面围一个平行四边形。
(3)方法三: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4)用直尺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5)用三角尺拼。
3、演示:五种制作方法。
4、讨论:我们已经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平行四边形,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到底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1)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平行四边形边有什么特点?
(2)验证:自己想办法来验证其中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
(3)交流: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①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用直尺量的方法来验证对边相等后,教师用课件直观展示。
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教师用画平行线的方法验证。
③对角相等:用量角器量的方法来验证。
(4)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1”,先判断后说理由。
三、解决问题
1、出示平行四边形草坪图:要在草坪的上下两边中间建一条小道,怎样建最近呢?
(1)设计:拿出作业纸在上面画一画。
(2)汇报:你们是怎样设计的?为什么这样画最短呢?有多少种画法?
(3)画高:①师: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让一个学生读一读)
②提问:这条底上可以画多少条高? 为什么?
③师:介绍另一组对边上的底和高。提问:分别让学生说说红色线段是哪条底上的高?蓝色呢?
④练习:先画高再量底和高。
2、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边上可以画无数条高,底和高要对应。
四、游戏拼拼乐:
刚才我们通过大家的智慧。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大家的表现非常棒,老师奖励大家,准备带大家玩个游戏,想玩吗?
1、出示一副三角板。问:这是什么?
我们就用三角板来做游戏,游戏的名称叫拼拼乐。出示游戏的规则:你能用两个同样的三角板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问:你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吗?没有怎么办?
3、拼图。展示作品。问:这是用什么样的三角板拼出来的?拼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谈话:看样子大家完成的不错。老师加大游戏的难度,有没有信心做到?
4、用四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能拼吗?
展示作品。问:这是用什么样的三角板拼出来的?拼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大家的游戏玩的都不错。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拼好的平行四边形。(出示图)这不是三角板拼出来的,而是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来的。如果老师让你移动其中的一块,改拼成一个长方形,你会吗?
小组里说说移动的方法。
交流方法,要求能说出沿着上下的边进行平移。
课件演示两种平移的方法。
五、体验特性
1、拿出晾衣架: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把晾衣架做成这么多平行四边形吗?(便于伸缩)
演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板书:易变形。)
体会:拿出自己吸管做的平行四边形拉一拉,体会一下易变形。
2、师:你还能找出平行四边形易变形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吗?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六、课堂小结
不知不觉,一节课 就要结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也应用于生活实际,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一是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二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以前对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练习运用等形式,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本节课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
一是让学生动手检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否平行、相等,对角是否相等,从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二是通过用力拉平行四边形,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三是通过动手作平行四边形的高,让学生全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实质含义。
另外,联系中我采用游戏教学,首先创设合作的先决条件(必须有两个、四个同样的三角形),使学生意识到要主动合作学习,从而产生在情感上乐于合作,行为上善于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第三篇:最新人教版《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的例
1、例2和“做一做”,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运用生活实例和实践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学会用不同方法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猜想验证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在制作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和画高。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出示校门口伸缩门照片,问:这张照片你熟悉吗?是哪里?请你观察我们校门口的电动门,你能在上面找到平行四边形吗?谁来指给大家看。对,在这个伸缩门上有许多平行四边形。
2。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呢?(指名说)
3.师:是的,平行四边形在咱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漂亮的小篮子上,安全网上,花园的栅栏上,学校楼梯的扶手上,三菱汽车的标志上,足球门的网上,以及工人叔叔用的升降架上,各式各样的电动门上都有平行四边形的存在。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二.操作探究
1.师:看了这么多的平行四边形,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先独立完成,再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方法。
2.师:谁来汇报?你选了那种材料?是怎么制作的?(让学生依次在投影上演示,并介绍制作过程)
3.讨论: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平行四边形,大家制作的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4。下面,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讨论。小组活动:
(1)仔细观察小组内每个平行四边形,猜想:它们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组长记录在练习纸上。
(2)用什么方法去验证你们的猜想?怎样操作?
(3)通过观察,操作,验证,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5.师:哪个小组来汇报?首先说你们的猜想是?怎样验证的?(让学生在投影上操作演示)你的结论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操作,验证了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的特征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板书)对边是指?(课件演示)谁再来说说,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呀?多指名几人说,同座位说。7.师:要看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就要看?(多指名几人说)下面大家来判断,这里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拿出练习纸,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说说理由,你是怎么判断的。三.探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自学书课本64页的内容。什么是高?什么是底?
2、指名汇报,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提示:画高用虚线)底与高什么关系?(底与高互相垂直)
3、师: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怎样画高呢?你们会吗?谁来指导我来画一画。指名说,老师操作。
4、师:你会画吗?完成“做一做”
5、指名上台展示,问:画高前,我们要先找准什么?并演示操作过程,重点演示三角尺摆放方法。
四.探索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老师手上的这张纸片是什么形状的?现在我想让它变成一张长方形纸片,我该怎么办?请大家帮一帮我。
2、指名汇报,你是怎样剪的?谁来看着这个长方形,说说它的特征是什么?
3、刚才我们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下面我们再做个游戏,让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想玩吗?
4、让学生一步步操作,最后小组里观察讨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小结,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认识?
2、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它还有什么特征呢?请看。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校门口的电动门要做成由许多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了吗?(观看电动门伸缩过程)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大家课后做个有心人,搜集相关的资料吧。
六、综合练习:练习十一第1-3题
《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我在对教材进行仔细地分析后,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唤醒记忆 制作 猜想 验证的方法。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所见过的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理解并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而后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加深理解这种图形,再是通过练习让学生分析比较概念,通过具体的教具和实验操作,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易变的特性,来了解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应用。原以为自己的设计是比较细致的,内容在学生学习顺利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完成的,但在上了这课之后,发现学生的学习和时间的预算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在学生动手围成平行四边形的时候,用的时间比较少。虽然是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了平行四边形的形成过程了,但是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对学生放手的不够。目前,学生的总结和归纳的能力还不够好,对于概念的归纳和总结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我在课堂上的把握不够,因此本节课上的不够扎实,浮在表面。
第四篇:《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内容: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课时:
2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框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乡村
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
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1、这幅图上还有许多数学图形呢?从图上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你能大概地画出你找到的图形吗?试试看。
2、把你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可以根据边来分,看,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再分类吗?你认为这里什么图形很特殊?
3、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老师这准备了几根小棒,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
4、在第21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5、第21页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你觉得哪个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
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
三、总结。
现在再试着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再把它旋转。
教学反思:
先从图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找出这类图形的共同点——探索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这样课的结构好,让学生在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学习。
第五篇:《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是一种常见的四边形,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我让学生在预习时就能自己用剪一剪、折一折、做一做等方法制作出平行四边形。教学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直观感知认识平行四边形,在小组合作、集体讨论中发现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量出平行四边行上下两条边之间的距离。由于学生已经会画了从一点到一条线段之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高,因此学生就可以自主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并量出高度。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因此我就问学生什么是平行四边行的高,从而引出平行四边行高的概念。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平行四边行的高有无数条,让学生自己能发现并解释出高有无数条的原因,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提高其知识掌握的深度。与此同时,在练习中把新授知识与学生的已有概念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联结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运用灵活度。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
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和多种教学媒体,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示的空间,把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建立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创造了一定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一直以小组活动为主,通过分一分、认一认、说一说、画一画等实践活动的安排,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在方格中画出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特性,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验证,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分组活动中,学生主动去量平行四边形的边,发现“对边相等”,又用想尽各种办法去量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有的学生就用折纸的方法去量角,发现“对角相等”,而且有的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都是“平行的”,平行四边形很容易变形等等。这些平行的重要特征,都不是出自教师的嘴里,而是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活动,所发现、了解的,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联系生活,感悟数学
本节课中我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视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建构新的知识。
当然,这节课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课堂生成的处理部分不到位,学生活动后的教师评价语言有待加强等,在今后的教学中都有待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