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
②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能力目标:
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②学会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题型
情感目标:
体会人物形象的情感,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答。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歌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诗歌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诗人正是借助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创作诗歌的。故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许多考生惧怕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很低。失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读不懂诗歌。由于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不了解诗歌鉴赏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传统的审美习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
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做点探讨。二.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三、课本回顾:
例一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分析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例二.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一系列动作的刻画,既表现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
现了琵琶女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歌女的形象跃然纸上。例三.
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的动作。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堪,百无聊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四、高考真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做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坡,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动作神态,刻画出牧童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五、常见艺术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六、智勇过关:
1、分析诗中“蓑笠翁”形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析】诗中描写了一位摆脱了世俗超然物外、清高孤傲的老者形象。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2、分析诗中人物形象。
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析】本诗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3、分析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七、小结
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苏东坡的豪放旷达
陆游的悲壮爱国
2、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诗题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七、课后练习
简要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答: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第二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教案
房山高中生态循环课堂教案 高三语文 第13周第03 总编号:52 主备人:刘君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诗歌的人物形象类型。2.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步骤。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积累,小组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学生背诵 名句、成语
二、学生展示
1.默写高考必备篇目.2.展示自学问题
三、学生互批
学生互批,老师强调重点.四、精讲归纳(一)考点分析
教学方法
学生互提,互测 学生互批 小组交流
1.让学生明确考点要求
导语:古代诗歌鉴赏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试大纲》对诗歌鉴
赏的总体要求是:(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 也做这种题型。那么,你们平时喜欢做诗歌鉴赏题吗?为什么呢?一
是读不懂诗歌。诗人是借助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创作诗歌的,诗
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没有掌握做诗歌鉴 赏题的方法技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
人物形象。(板书)
2、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突破本节课重点 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
象,(板书)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 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 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板书)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二.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呢?
(一)分析描写手法 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 晚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二)借助旁物字斟句酌 例题分析:
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
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例题分析: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析】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身份)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性格—具体分析))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意义)
这三种方法是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根据诗歌内容的不同,我们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有的诗歌运用一种方法可以解题,有的诗歌需要这几种方法综合起来才能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只会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还不行,还要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形成答案。毕竟我们是要把它写出来,让阅卷老师看的,那么这种题型是怎样组织答案的呢?
三、答题步骤(板书)
1.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概说)
2.简析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指出人物形象的意义。
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回答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所以我们做题时
一定要认真读题,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来回答,不要答非所问。现在我们做一下练习,看同学们掌握的怎样?
四、随堂练习
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考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身份)首联“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具体分析)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意义)
五、真题再现
(2010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打扫,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五、课堂检测
六、布置预习
发放下一节课学案,并提出预习要求
五、教学反思
第三篇:诗歌人物形象鉴赏
【教案背景】
我国古典诗词是一座宝库,可以说,初中生已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可是有许多同学对于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还是比较茫然的。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好一首古诗的内容呢?诗是形象的艺术。古人作诗,讲究“立像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所以在学习这一专题时我试图从鉴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入手,由浅入深,帮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学好的信心,逐步学会鉴赏古诗词。【教学课题】
通过品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逐步学会鉴赏古诗词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要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培养审美情趣。
初中教材所选的古代诗歌虽然其人不同,其事各异,却都是真心真语,字字关情。
2、教学方法分析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练习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及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2、体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教学方法】引导 讨论 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可是谈到考试时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恐怕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吧,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初步揭开诗歌鉴赏的神秘面纱。
二、温故归纳
(一)欣赏回味《观沧海》和《天净沙 秋思》(配乐朗诵)
归纳诗歌中人物形象类型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二)鉴赏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学过的古诗词回想人物鉴赏的方法,师生共同归纳)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温馨提示1: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苏东坡的豪放旷达 陆游的悲壮爱国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点 绛 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三、例题引路,明确答题思路
(一)典型例题分析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参考答案】
①诗中刻画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什么形象)
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形象的特征)③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意义)
(二)总结答题思路:一般应该有三部分构成: ①诗中塑造的形象是什么; ②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③通过形象的塑造,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意旨是什么。温馨提示2:常见人物形象的类型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离别诗(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边塞诗(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等
(9)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龄的《闺怨》。(10)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
温馨提示
3、常用情感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四、学以致用(分组竞赛,合作探究)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五、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利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教学反思】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教师该怎样把学生领进诗歌的圣地,让他们真正去领略古典诗词的美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本节课我尝试让学生通过品
析人物形象这一较为浅显的角度来感受诗歌的魅力。
1、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开课伊始用学生作文中的一段话导入新课,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回顾学过的古诗词,总结鉴赏人物形象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在比赛中落实所学,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和提示,体现了《课程标准》“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个性,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的教学理念。
2、利用多媒体拓宽语文教学新思路。视频短片、精美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入情入境,身心沉醉在诗歌意境之中。
3、利用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以致用环节设计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温馨提示”内容的记忆。
第四篇: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考点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古代诗歌里形象的主体应该是由是个里的“人、事、景、情、物”等具体内容构成的。其中人物形象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有畏难情绪,因为诗歌的语言凝练,思维又具有跳跃性,所以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到位,答题也不够规范,所以应对学生做必要的鉴赏指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答题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人物形象题型的重要性,学习相应的答题模式。(2)学会用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落实新课标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精神。
(2)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提升诗歌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意 识和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规范答题步骤(2)全面答题内容(3)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结合“诱思探究教学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根据高考《考纲》要求,重在方法、技巧地点拨和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的训练。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考察的重点之一。但是每次考试下来,同学们得分率比较低的题就是诗歌题,认为难的也是诗歌题。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来进行查缺补漏,增分突破。
二、(ppt展示教学目标)
三、回顾答题步骤
答案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①点特点:概括形象特征。
②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特点
③明作用: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感情的作用
四、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说)说出同学存在的问题 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五、积累(读)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武艺不凡英勇善战、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淡泊名利、悠闲自得、漂泊零落、热爱山川活泼娇媚、天真纯洁哀叹昔盛今衰、孤独、寂寞、自由、闲适、洒脱、孤傲、清高、高雅、高洁等。
六、合作探究
虞美人 李煜①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①李煜,世称南唐后主,974年,宋兵攻下金陵,975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虏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作此词,为绝笔之作。
②了:完结。
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1、塑造了一个思念故国和宫廷生活却又不能实现的无可奈何又非常哀怨的亡国之君的形象。
2、此词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春花秋月”“小楼”“雕栏玉砌”都是宫廷生活的事物,而“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就表现出了物是人非和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愁苦。末句的“”更是将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3、通过这样的手法,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限哀怨表现的淋漓尽致。
1、塑造了一个思念故国和宫廷生活却又不能实现的无可奈何又非常哀怨的亡国之君的形象。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写出了词人的往事之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体现出了词人的亡国之恨;“雕栏玉砌应犹在”写出了词人的离家之痛,思乡之苦,种种愁绪愁绪凝结在一起,像一江春水绵延不绝。
3、词人通过今昔对比,化抽象为具体,让我们体味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限哀怨。
七、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写)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①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①袜刬(chǎn):踩着袜子走路。1.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答案】①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情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八、总结
请一个同学起来总结我们这节课学到的内容。
九、结束语
语文是一门浪漫的学科,文学也是诗的文学。我希望同学们在做题拿分之余,又重新走进诗歌:让美充满诗的心灵,让诗的心灵充满美
十、作业
2010年至2015年全国二卷诗歌真题练习。
第五篇:2010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教案
2010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教案
教学课题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主备人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修改备注 教学要点:
复习鉴赏人物形象题型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二.例题分析
1、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村
晚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词(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⑴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⑵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6分)答案:⑴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1分)、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1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1分)、勇敢(1分)的采莲姑娘。
⑵①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2分,“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者写“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②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2分)。③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2分,如写“动作描写”给1分)。
三、方法总结
1、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鉴赏要点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等)。
2、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古诗刻画人物形象,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烘托、对比等。解答这类题目,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①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②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③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④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3、人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 比较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人物个性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答题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②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③整理思路,组织答案。
三、课堂训练
1、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首联“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所列问题。鹧鸪天①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②玉瀣(xiè):美酒。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1)你读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案:(1)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内心却充满抑郁不平的隐士(或:落寞英雄)形象。(2)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之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黄庭经》相伴,以及“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
4、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所列问题。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答案】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③新声:新的乐曲.④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
答:
参考答案)(1)陈诗中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王诗中征人都是背井离乡,所以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2)陈诗突出对环境的恶劣的描写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典型事物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用凄清的“新声”“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写得一波三折,深沉感人。
相关知识: 常见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