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制作一份电子报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制作一份电子报
初中信息技术课本第三章第六节
一、课例描述
信息技术课课例《制作一份电子报》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所涉及的内容。
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完成了Word文档制作学习的相关五个任务),基本掌握了Word2000的基本操作技能:文稿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表格的输入、对象框、页面设置等。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Word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故组织该项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电子报制作的过程中去发现Word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与表达,做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知识的整合。
二、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Word 2000操作的内容。学生不但要学会如何制作Word文档,还要学会制作电子报,通过制作电子报刊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并能利用电子报形式来表达思想或信息。
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域】
(1)能综合运用Word 2000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
(2)学会设计电子报。
(3)学会评价电子报。
(4)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感情领域】
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发展领域】
(1)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3)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子报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难点:对电子报的评价
四、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
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学期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
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
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五、教学准备
主要设计了以下信息资源:
1、本地(局域网)资源:教师事先从因特网、VCD光盘中收集了大量有关“电子报”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分类别压缩为文件,上传服务器发布到局域网中。授课过程中,告知学生服务器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上获取到有关的信息。
2、远程资源:本地的局域网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一)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
包括如下内容:
(1)从老师提供的3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学生也可自己确定制作的主题),围绕该主题综合运用Word2000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制作一份电子报;
(2)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计划、电子报制作过程说明、各成员的分工、完成进度以及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
(二)通过展示优秀的电子报,解释电子报的设计要点:
(1)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有吸引力
(2)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创意
(3)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三)引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制作电子报。3个可供选择的主题包括:
(1)步入信息时代
可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发展;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介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等。
(2)网络与我
通过使用网络的亲身体验,可介绍网络虚假信息及防护、网络安全与措施、网络道德与法律等知识或感受。
(3)我的多媒体作品
可介绍媒体及其分类、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作品的一般制作步骤、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赏析多媒体作品等。
(四)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1)本地资源:在局域网中,只要输入ftp://A-teacher这个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中获取到有关的信息;
(2)远程资源:在Internet中,运用“雅虎、新浪、搜狐等”搜索引擎直接查找,并把相关资料下载。
(五)小组讨论并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制作的主题并初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制作方案、成员分配任务等。
1、关于小组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不同,故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展示优秀电子报及说明电子报的设计要点旨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样版,同时希望学生一开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规范、严谨。
3、学生制作电子报规定了三个要表达的主题,原因在于,电子报的主题表达是非常广泛的,由学生自拟不容易控制和把握;同时,三个主题的确定又是基于教材内容的,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依据教材内容来组织表达。
4、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所告诉学生的只是方法,而实际的操作则由学生完成。
5、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存在很多问题。故强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对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流程图 本次教学的流程可归纳为6个步骤:
资源整合(课前)—任务导引—小组学习—成果交流—教师、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总结推广
八、教学反思和回顾
本节课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过程,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变了过去以教师为教主的教学观念,而以学生学为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更有利于培养学习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课的重点,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而在细节的设计上,不要太局限,上课时可灵活处理。其次在每步教学子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各知识点,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第二篇:制作电子报教学设计
《制作电子板报》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靖安县仁首中心小学余久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制作精美的电子板报作品,观察艺术字和图片的使用,掌握美化电子板报的方法;
2、通过观察出示的板报作品,帮助学生找出电子板报的制作要素及版面设计的特色。
3、通过制作电子板报,帮助学生掌握Word文档中艺术字、插入图片、文字边框和底纹、图文混排等常用操作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评与互评提升学生作品的质量,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通过学生小组分角色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作品的制作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感受到共同学习的乐趣并激发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美观的图文混排。
教学难点:利用综合知识制作出完整的作品。
课前准备:相关主题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出任务
大家好!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份电子作品(课件出示几件设计精美的电子板报和用Word文档排好版的几份文字材料),请大家认真欣赏,说说哪个更具吸引力?(生答)这几篇图文并茂的作品就是电子板报,是利用我们熟悉的文本加工软件WORD制作出来的,大家已经学习了用Word制作文档的方法,想不想尝试自己动手也来制作一份精美的板报?有没有信心做好?(板书:制作电子板报)
二、探究方法,完成任务
(一)讨论分析,认识板报
1、要制作出精美的板报我们就要了解板报都由哪些部分组成。(结合出示的板报,明确电子板报制作的要素: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插图等。)
2、同学们观察板报,小组讨论一下,这么精美的板报都是应用了Word中的哪些技术手段实现的?讨论好了可以发言。(分析和交流板报中知识点的应用:艺术字,文字边框和底纹,插入图片,图文混排,分栏。)
3、我们再来观察板报的版面,谁能说说板报在版面设计上都有哪些特色?(提示学生归纳出版面设计特色)(1)、整体版面布局;(2)、文字、图片、色彩的搭配;(3)、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二)介绍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大家对电子板报已经有了清楚的了解,接下来就请开始你们的创作之旅吧。老师为大家准了5个创作主题,同学们可以从老师提供的这5个主题(1、海底世界;
2、保护地球;
3、我们可爱的班级;
4、中国名胜游;
5、动物世界—奇妙的色彩)中任选一个主题,也可自己确定创作的主题,并围绕该主题综合运用Word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设计、制作一份板报。相应主题的文字材料和图
片材料到我的电脑/D/电子板报素材库中查找。
(三)小组分工,确定主题 现在就请各小组讨论研究确定主题,并明确分工,选出组长、绘图师、文字整理员、图片整理员,并根据主题在纸上设计板报版面,完成文字和图片材料的收集及整理。(指导小组分工,在不同的环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都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四)小组协作,完成作品 设计好板报的小组可以根据设计好的版面上机完成作品。(老师巡视学生的制作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辅导。)
(五)自我评价,修改作品 请各小组成员在完成作品后对自己的表现及作品展开自评,并根据小组的自评意见修改作品。(对于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强以及综合能力强的同学,指导他进一步的扩展内容。留意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在心中挑出不同层次的作品。)
三、成果展示,交流情感
大家都完成了作品,那哪个小组想把你的成果展示给大家欣赏呢?现在就请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展示作品,并作简要的介绍,其他同学认真欣赏,并依据Word板报作品评价表给出中肯的评价,我们同共来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同学们都能根据板报的制作要素去设计制作板报,在使用艺术字和图片时能做到与版面的整体布局谐调统一,色彩搭配也很和谐。做的非常好。各小组根据同学提出的意见课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让我们的作品更完善。
五、板书
制作电子板报 报名 刊号
电子板报制作要素: 单位或出版人 出版日期 插图
艺术字 文字边框和底纹技术手段的应用:
插入图片 图文混排 分栏 整体版面布局
版面设计特色: 图片、色彩的搭配 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第三篇: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一、课例描述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和河北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1》(彩色版)第二单元“第十一课”所涉及的内容。
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PowerPoint 2003的基本操作技能:创建演示文稿、插入新幻灯片、添加文本、添加图片、添加音频视频、链接动画、播放预览等。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PowerPoint 2003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故组织该项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的过程中去发现PowerPoint 2003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与表达,能够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获取信息。
二、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1》(彩色版)第二单元第十一课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PowerPoint 2003操作的内容。学生不但要学会如何使用PowerPoint这个软件,还要学会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通过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更好地掌握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来表达思想或信息。
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域】
(1)能综合运用PowerPoint 2003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多媒体演示文稿。
(2)学会设计多媒体演示文稿。
(3)学会评价多媒体演示文稿。
(4)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感情领域】
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发展领域】
(1)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3)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
难点: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评价
四、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
(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节课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
(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 围绕“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五、教学准备
主要设计了以下信息资源:
(1)本地(局域网)资源:教师事先从因特网、卫星接收资源中收集了大量有关“多媒体演示文稿”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分类别压缩为文件,上传服务器发布到局域网中。授课过程中,告知学生服务器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上获取到有关的信息。
(2)远程资源:本地的局域网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
(一)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
包括如下内容:
(1)从老师提供的3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学生也可自己确定制作的主题),围绕该主题综合运用PowerPoint 2003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制作一份多媒体演示文稿;
(2)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计划、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过程说明、各成员的分工、完成进度以及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
(二)通过展示优秀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解释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要点:
(1)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有吸引力
(2)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创意
(3)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三)引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3个可供选择的主题包括:
(1)历史上的名人
可先介绍名人的姓名、国籍、生活年代等,再介绍他的主要成就、代表思想和作品等。
(2)网络与我通过使用网络的亲身体验,可介绍网络虚假信息及防护、网络安全与措施、网络道德与法律等知识或感受。
(3)2008年北京奥运会
可介绍奥运会新闻、奥运会赛程、奥运会图片、历届奥运会精彩瞬间、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会徽、奥运会火炬等。
(四)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1)本地资源:在局域网中,只要输入ftp://teacher这个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中获取到有关的信息;
(2)远程资源:在Internet中,运用“百度、雅虎、新浪、搜狐等”搜索引擎直接查找,并把相关资料下载。
(五)小组讨论并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制作的主题并初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制作方案、成员分配任务等。
(1)关于小组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不同,故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展示优秀多媒体演示文稿及说明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要点旨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样版,同时希望学生一开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规范、严谨。
(3)学生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规定了三个要表达的主题,原因在于,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主题表达是非常广泛的,由学生自拟不容易控制和把握。
(4)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所告诉学生的只是方法,而实际的操作则由学生完成。
(5)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存在很多问题。故强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对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流程图
本次教学的流程可归纳为6个步骤:
资源整合(课前)——任务导引——小组学习——成果交流——教师、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总结推广
八、教学反思和回顾
本节课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过程,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而以学生学为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课的重点,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而在细节的设计上,不要太局限,上课时可灵活处理。其次在每步教学子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各知识点,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第四篇: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一、课例描述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和河北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1》(彩色版)第二单元“第十一课”所涉及的内容。
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PowerPoint 2003的基本操作技能:创建演示文稿、插入新幻灯片、添加文本、添加图片、添加音频视频、链接动画、播放预览等。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PowerPoint 2003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故组织该项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的过程中去发现PowerPoint 2003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与表达,能够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获取信息。
二、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1》(彩色版)第二单元第十一课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PowerPoint 2003操作的内容。学生不但要学会如何使用PowerPoint这个软件,还要学会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通过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更好地掌握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来表达思想或信息。
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域】
(1)能综合运用PowerPoint 2003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多媒体演示文稿。(2)学会设计多媒体演示文稿。
(3)学会评价多媒体演示文稿。
(4)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感情领域】
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发展领域】
(1)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3)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难点: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评价
四、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节课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
(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 围绕“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五、教学准备
主要设计了以下信息资源:
(1)本地(局域网)资源:教师事先从因特网、卫星接收资源中收集了大量有关“多媒体演示文稿”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分类别压缩为文件,上传服务器发布到局域网中。授课过程中,告知学生服务器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上获取到有关的信息。
(2)远程资源:本地的局域网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
(一)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
包括如下内容:
(1)从老师提供的3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学生也可自己确定制作的主题),围绕该主题综合运用PowerPoint 2003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制作一份多媒体演示文稿;
(2)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计划、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过程说明、各成员的分工、完成进度以及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
(二)通过展示优秀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解释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要点:
(1)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有吸引力
(2)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创意
(3)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三)引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3个可供选择的主题包括:(1)历史上的名人
可先介绍名人的姓名、国籍、生活年代等,再介绍他的主要成就、代表思想和作品等。
(2)网络与我
通过使用网络的亲身体验,可介绍网络虚假信息及防护、网络安全与措施、网络道德与法律等知识或感受。
(3)2008年北京奥运会
可介绍奥运会新闻、奥运会赛程、奥运会图片、历届奥运会精彩瞬间、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会徽、奥运会火炬等。
(四)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1)本地资源:在局域网中,只要输入ftp://teacher这个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中获取到有关的信息;(2)远程资源:在Internet中,运用“百度、雅虎、新浪、搜狐等”搜索引擎直接查找,并把相关资料下载。
(五)小组讨论并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制作的主题并初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制作方案、成员分配任务等。
(1)关于小组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不同,故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展示优秀多媒体演示文稿及说明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要点旨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样版,同时希望学生一开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规范、严谨。
(3)学生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规定了三个要表达的主题,原因在于,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主题表达是非常广泛的,由学生自拟不容易控制和把握。
(4)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所告诉学生的只是方法,而实际的操作则由学生完成。
(5)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存在很多问题。故强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对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流程图
本次教学的流程可归纳为6个步骤:
资源整合(课前)——任务导引——小组学习——成果交流——教师、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总结推广
八、教学反思和回顾
本节课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过程,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而以学生学为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课的重点,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而在细节的设计上,不要太局限,上课时可灵活处理。其次在每步教学子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各知识点,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本节课的另一特点是充分利用了远程教育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五篇: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制作一份电子报
丰润镇中学 白晓红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信息技术课课例《制作一份电子报》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所涉及的内容。
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完成了Word文档制作学习的相关五个任务),基本掌握了Word2000的基本操作技能:文稿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表格的输入、对象框、页面设置等。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Word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故组织该项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电子报制作的过程中去发现Word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与表达,做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知识的整合。
(二)、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Word 2000操作的内容。学生不但要学会如何制作Word文档,还要学会制作电子报,通过制作电子报刊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并能利用电子报形式来表达思想或信息。
(三)、学生分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家庭化以及QQ的广泛应用,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不断提高。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较熟练地运用windows 的基本操作,具备了一定文字处理能力,但所学知识都较为零散,欠缺系统性。制作板报不仅能让学生综合已学知识,还能充分展示自我,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四)、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Word 2000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2)学会设计电子报。
(3)学会评价电子报。
(4)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子报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难点:对电子报的评价
(六)、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
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学期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
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
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七)、教学准备 主要设计了以下信息资源:
1、本地(局域网)资源:教师事先从因特网、VCD光盘中收集了大量有关“电子报”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分类别压缩为文件,上传服务器发布到局域网中。授课过程中,告知学生服务器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上获取到有关的信息。
2、远程资源:本地的局域网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一)、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 包括如下内容:
(1)从老师提供的3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学生也可自己确定制作的主题),围绕该主题综合运用Word2000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制作一份电子报;
(2)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计划、电子报制作过程说明、各成员的分工、完成进度以及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
(二)、通过展示优秀的电子报,解释电子报的设计要点:
(1)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有吸引力
(2)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创意
(3)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三)、引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制作电子报。3个可供选择的主题包括:
(1)步入信息时代
可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发展;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介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等。(2)网络与我 通过使用网络的亲身体验,可介绍网络虚假信息及防护、网络安全与措施、网络道德与法律等知识或感受。
(3)我的多媒体作品
可介绍媒体及其分类、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作品的一般制作步骤、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赏析多媒体作品等。
(四)、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1)本地资源:在局域网中,只要输入ftp://A-teacher这个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中获取到有关的信息;
(2)远程资源:在Internet中,运用“雅虎、新浪、搜狐等”搜索引擎直接查找,并把相关资料下载。
(五)、小组讨论并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制作的主题并初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制作方案、成员分配任务等。
1、关于小组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不同,故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展示优秀电子报及说明电子报的设计要点旨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样版,同时希望学生一开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规范、严谨。
3、学生制作电子报规定了三个要表达的主题,原因在于,电子报的主题表达是非常广泛的,由学生自拟不容易控制和把握;同时,三个主题的确定又是基于教材内容的,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依据教材内容来组织表达。
4、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所告诉学生的只是方法,而实际的操作则由学生完成。
5、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存在很多问题。故强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对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流程图
本次教学的流程可归纳为6个步骤:
资源整合(课前)—任务导引—小组学习—成果交流—教师、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总结推广
三、教学反思和回顾
本节课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过程,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变了过去以教师为教主的教学观念,而以学生学为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更有利于培养学习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课的重点,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而在细节的设计上,不要太局限,上课时可灵活处理。其次在每步教学子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各知识点,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