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秋天》第一课时
《秋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出示秋景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看到这么美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景色怡人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
2、板书:秋天,领读课题,齐读课题。
“秋”字可以拆成哪两个字?禾加火。这两个字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呢?当绿绿的禾苗长得像火一样红或者黄时,就表示谷物成熟了。
谁能给“秋”字组成不同的词语?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迷人的秋天到了,大自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翻到54页。大家看着课文,老师教你认识自然段。
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自然段有自己开始的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
我们在这里标个1,表示第一自然段。请你拿起铅笔,在书上标出其他自然段。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参考大屏幕,你标的自然段和电脑博士一样吗?
2.知道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课文了,下面就试着读一读吧。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圈起来。
4、这么美的课文,毛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刚才你读的时候,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5、听完了老师的朗读,你还想再读一遍吗?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老师表扬读得最用心的同学。
三、生字认读。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过了。现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跳到了大屏幕上,你还认识它们吗?来,打个招呼吧。自由读 / 3 “树叶会个”比较一下树和木,叶与口,你有什么发现吗?做偏旁的时候,变瘦了,扁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
木+对=树 口+十=叶 人字头+云=会 人字头+垂露竖=个 板书:加一加
2.老师出谜语了,认真看。这是什么字?
出示“飞”“气”的古体字,猜楷体字。给字组词。
“气”古时候的气是这样写的,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笔代表地,天地之间流动的物体就是气,包括我们呼吸的空气。
3.所有的生字宝宝都出场了。你认识它们吗? 自由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4.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出他们吗?齐读。开火车读。
四、情景朗读
(一)朗读第1自然段。
导学:生字宝宝真调皮,一转眼它们就又跑回课文中了。再读课文,你能比刚才读得更好吗?试着读第一自然段。自由读。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跟老师读。
了:这是一个特别的字,没有四声,怎么读呢?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二)朗读第2自然段。
1、第二自然,谁来读?听老师读。听出来什么问题吗?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体会“一”的变化。
老师先用不变调的方式朗读,再用变调的方式朗读,比较总结,变调更好听。领读,直至熟练自如,顺口顺耳。
(三)朗读第3自然段。
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请认真看一看这段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对,有两个感叹号。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五、学写生字 / 3 同学们读得真美,让老师都感觉到了秋天的美好。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了子人大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重点学习:“了、子”的弯钩的写法。
3、学生临习生字。/ 3
第二篇:四上《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了解秋天的特点,领略秋天的美好,激发喜欢秋天的感情。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初步体会秋天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进秋天
1、出示ppt1,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师板书课题。看到这两个字,你会想到哪些成语、诗句呢?(如一叶知秋、秋色宜人、丹桂飘香、秋高气爽、秋风送爽、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硕果累累、麦浪滚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牧《山行》等等)
2、师根据生所说的适当解释其意思,并板书。
3、生齐读这些成语。
4、转眼间,又到秋天了。让我们跟随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大自然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板书:4
王宜振)
5、出示ppt2,简介王宜振:王宜振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山东人,今年60岁了。他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播放课文朗读,生认真倾听。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要力求读正确、读流利,当然也可以读出自己的个性和理解。(生自读课文)
3、反馈。自我认为能够达到老师读书要求的,五颗星,举手;就快达到要求的,四颗星,举手。(生举手示意)
4、不过,老师还希望你们能读得更好。要想课文读得好,首先得解决生字词。这首诗中的生字词真多。(出示生字词ppt3)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说一说诗中需要注意读音的字有哪些?(膘、恼、苹、缨、韧)需要注意字形的有哪些?(袍、梳、酒、柔)
5、(出示生字词ppt4)这些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吗?生齐读。谁想单独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一些字的读音。)
6、出示课后词语ppt5,开火车读。
7、这些词语当中有哪些不懂的?“羊肠小路”可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理解,师提问:你见过羊肠小路吗,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羊肠小路图片ppt6、7 “柔韧”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师提问:“柔”是什么意思,“韧”是什么意思?
8、出示儿化音字词ppt8,指导朗读,对比。
9、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柔、梳)(运用畅言系统指导)“柔”上面的“矛”第四笔是带钩的。“梳”字右边部分上面是“ ”,不能写成“亡”。生描红,师提醒姿势。
10、生字读得好,课文一定读得棒。现在我们请人分小节来朗读课文。要求是——读正确、读流利。(生分小节读课文)
11、评议:谁是正确流利的朗读优胜者?让我们大声地说出他的名字。大家刚才有没有听到出现小问题的地方呢?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秋风来到了哪里?快速读文找一找。板书:田野 小路 果园
2、你喜欢诗人笔下的哪些秋景?为什么喜欢?默读课文思考,再交流。
3、小组里讨论完成填空练习。出示填空ppt9 走在秋天,我们可以看到()的向日葵,看到()的苹果,()的葡萄、()的玉米和()的高粱,可以闻到()的香气,还能看到()的田野以及农民伯伯的汗珠。啊!多美的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4、教师评议。
5、课文中主要写了什么?现在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吗?(师板书“迷人景色”)文中除了写秋天迷人的景色,还写了什么呢?同桌可以讨论讨论,也可以尝试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与“迷人景色”对应起来。(师板书“丰收景象”)
6、默读,对照插图,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将黑板上的词语分别写到合适的段落旁边。(生默读课文,动手写词。)
7、交流收获,词语写在哪儿。
8、我们来进行朗读比赛吧,可以把自己的收获在用心的、大声的朗读中展现给大家听。
9、评议:谁的朗读让你觉得身临其境,你就把高分送给他。大家觉得谁的朗读有进步?
四、品读课文,加深体验
1、出示第一段ppt10,一定有不少同学很喜欢第一段文字,举手示意。刚才没有举手的同学,等你们和老师一起学习了这一段,一定也会觉得这一段真是魅力无穷。(师范读)
2、第一段讲了什么?(师板书:太阳更红更娇,空气更甜更好)
3、太阳的红除了自然色彩以外,还因为什么使太阳更红更娇呢?可以看看文中的插图。
4、想想,空气中会有哪些香味和甜味呢?
5、师引读:所以,我们(生: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生:更红更娇);我们(生: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生:更甜更好)。
五、课堂小结,期待精彩
我们来到了田野,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这里有迷人的景色,更有丰收的景象,秋天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他让我们看到了„„读!(生齐读第一段)秋天还有无穷的魅力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让我们下一节课再一起去探寻吧!出示谢谢指导ppt11
第三篇:教学设计 巧手剪秋天 第一课时
巧手剪秋天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咏读儿歌,培养学生珍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意识,乐于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
3.认识自然界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叶形、花朵、果实和种子;认识一些常见的小昆虫;学习一些简单的叶子画、果皮画、种子画、花瓣画的制作方法,在小制作和办展览中动手、动脑。
4.在各种小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制作。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小制作的原料,如:秋叶、花瓣、种子、橘子等;准备好剪刀、小刀、胶水、透明胶等制作工具。
3.制作好“最佳创意奖”、“心灵手巧奖”、“最佳合作奖”、“最佳投入奖”等奖章。
二、教学过程
(一)诉说秋天
1.多媒体出示秋天落叶纷飞的画面,配上《秋日私语》的音乐。
2.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秋天)秋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给我们的大地披上了秋装,无私地给了我们五彩缤纷的秋色。同学们也已经在大自然里寻找了秋天的踪迹,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感受吧?(有)想说说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蓝天、白云、大雁、落叶、水果、种子等;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诗歌、成语、课文来描绘自己眼中的秋天。)
3.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歌《剪秋叶》(以秋天落叶为背景)课件出示《剪秋叶》。
指导朗读:配乐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指名配乐读。
设计思路:欣赏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导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发现秋天的美,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参与品质的形成。同时,让孩子的听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也让孩子表达对秋天的情感。
(二)欣赏秋天
1.过渡:老师听到同学们的介绍,也想给你们欣赏老师眼中的秋天,你们想看吗?
2.(出示课件--美丽的秋天)组织学生观看,老师用深情的话语解说,让同学们进一步真切感受到秋天那天高云淡,黄叶飘飘,果实累累的美丽画面。
3.摸猜果实 认识秋天
(1)说说哪些果实在秋天里成熟?(学生结合上节课的认识来回答)(2)摸一摸,猜一猜。
教师将准备好的一袋秋天的果实拿出来,让几名同学通过摸一摸,猜出果实的名称。再让其他同学作评委,验证正确后,再进一步说出果实的特点及用途。
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源于儿童现实生活的、开放的、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儿童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参与活动,动手动脑,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去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才能建构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图片主要供儿童欣赏,启发想象,激发孩子对秋天的热爱之情。游戏主要引发学生跃跃欲试,大显身手的欲望,更加了解秋天的特征。
(三)制作秋天的图画
1.师: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发现了许多秋姑娘带来的特别礼物,采摘到了秋的果实,剪下了秋的身影。看,老师动了一番脑筋,把秋姑娘送我的礼物加工了一下(出示叶画、种子画、小橘灯),你们觉得怎么样啊?(引导学生对老师做的这些作出表扬。)
设计思路:教师展示自己的精美制作,不是用来让学生模仿的,而是用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的。
2.师:我们书上还有多幅叶画和种子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欣赏书上的画。)
3.师:你们想用聪明的脑瓜子、灵巧的双手去设计心中向往的秋景吗? 生(齐说):想。
4.师:别急。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工具,你们带了吗?在使用这些工具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讨论)
设计思路:这个讨论非常好地体现了《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综合性。有人把“走进秋天”这部分课文归入了自然科学类,认为只要让学生在动手做中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就行了,不需要进行品德教育。殊不知,道德的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离开学生的家庭、学校与社区生活来谈道德生活,也不能离开经济、消费、政治、文化、科学等生活来谈道德生活。道德存在于
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因此,在课堂学习生活中,讨论工具的使用,就是极好的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同时,这个讨论也改变了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里引导学生进行对话、讨论,会使学生对安全卫生地使用工具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
5.同学们自主分组活动。老师在此时巡视,强调使用工具时应注意安全,并巡视指导,以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创设秋景。(1)用树叶粘贴画。(2)用橡皮泥捏果实。(3)用彩笔画画秋天。
(4)其它(只要是学生愿意做的、具有可行性的都可以做,如:雕刻、水果拼盘等)
设计思路:让学生利用熟悉的事物制作有趣的玩具、艺术作品,这一活动,意在给学生充分想象的自由,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人动手尝试,鼓励孩子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也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尤其注重探索过程”,还有“知识的综合运用,思品课程与音乐、美术、手工的沟通”。
(四)展示秋天的礼物
1.给自己的小制作取一个好听的名字。2.展出各组的作品。
3.请各组组长分别给每组的每件作品打分(5分制),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奖项。
4.颁奖仪式。
5.全班同学有秩序地观赏同学的作品。
设计思路:此活动为培养孩子在探索与求知中的大胆和自信,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体验创造的快乐。
(五)品尝秋天的味道
1.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巧手大王”,能够利用秋天的物品制作出那么多美丽可爱的作品,真了不起!请同学们相互分享一下你们剩下的水果,一起品尝一下秋天的味道,注意同学之间要相互谦让。
2.交流一下,各自品尝到的是什么味道?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再一次感受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只有当你付出辛勤的劳动后,你收获的果实才是丰富的、更加甜美的。
(六)总结秋天
同学们,你们已经用不同的方式将秋天带进了课堂,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事物需要我们细心保护的,如昆虫等。同学们,想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吗?(想)那就请伸出你们的双手,好好地呵护吧,努力地创建吧!也请你们到大自然中细心观察吧,你们一定会有很多很多新发现的!
1.作业:老师给你们一星期的时间,同学们利用网络、图书等搜集一些关于秋天的图片、实物,再到野外去捉一些秋天的虫,观察一下它们,了解一下它们的生活习性,在下节课的时候我们来汇报展出、介绍。
2.提醒大家:注意捕捉秋虫是要注意安全。
设计思路:这样有利于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目的在于充分放松学生的身心,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多媒体出示秋天落叶纷飞的画面,配上音乐《秋日私语》,然后引导学生仔细地看,用心地感受秋天的美、音乐的美。再次播放多媒体画面,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秋天景色,优美的画面、神奇的创意,让学生明白秋天不仅是美丽的季节,而且是丰收的季节,是金色的季节,是令人向往的季节。同时引发学生跃跃欲试,利用秋天的礼物大显身手—动手创作秋天美景的欲望。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这一课其实是前两课的总结和升华。课前让学生观察秋天景物的变化,老师作为一名参与者,也应该留心观察秋天各种景物的变化,这样,对于学生课上的介绍才能给以正确的引导、适时的补充。通过实物的对比展示,通过孩子们观察、了解、体验,可以发现许多动植物在秋天里的细微变化。让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搜集一些能代表秋天特点的花、草、树叶和秋天的果实(萝卜等),进而体会秋天不但是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个收获的季节。
2.教者在用自己创作的叶画等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兴趣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叶画。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动脑、动手,付出自己智慧的劳动,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创造。
3.在学生创作完毕后,教者要让学生相互欣赏他人的作品,自我欣赏自己的作品。这不仅是激励,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的交流与对话中,学生学到了他人的成功经验,在智慧的共享中学到了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篇:《秋天的雨》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资料汇报,交流共享,引入新课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找描写“秋天”的文段,找到了吗?读给大家欣赏。
①将你的资料拿起来展示展示。
②是呀!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刚才同学们的这些资料已经把我们带进了仙境般的境界。
2.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写“秋天”的文章,题目是:秋天的雨(板书课题,和同学们一起读读)
二、生字教学
1.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先来考考你们这些字你们会读吗?(课件
出示词:钥匙 柿子 邮票 仙子 凉爽)
出示句:a.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b.黄黄的叶子象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要是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去掉你们还认识它吗?
3.你是怎么记住它呢?生活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它呢?(讲到“爽”字时要用课件指导书写)
三、新课教学
(一)整体感知
1.今天黄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沐浴着绵绵秋雨走进这秋的世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想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播放课文朗读录像)
2.自由读课文,理清脉络
原来秋雨可以把地球变得更美了。在我们课文中,每个自然段的开头作者也用了一句话表达了他对秋雨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把这几个句子找出来,并认认真真地画下来。开始吧!(自由读课文)
a.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课件出示)
b.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课件出示)
c.秋天的雨藏着很好闻的气味。(课件出示)
d.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课件出示)
e.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同学们找的真不错!好请看屏幕,老师把这几句话串成一首美丽的小诗,谁来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好,第一组同学一起来读吧!
f.生评价——生范读——全班读。
多么美的声音,多么美的小诗呀!正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所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在秋雨的滋润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你喜欢的符号在课文上做些记号。(课件出示问题)
2.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回答一物师点击出示黑白一物)
3.同学们的眼睛真敏锐,它们在秋雨的滋润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师板书颜色)
4.是呀!在秋雨的滋润下,大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美的画面(点击为画上色)。这么多的颜色,课文中作者用了一个词来概括形容?
5.你瞧秋雨把五彩缤纷的颜色给了这么多花草树木,整个大地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全都变漂亮了,我们来读读这两个句子。(画上窗口出示句子)
a.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有黄的、红的、金黄的……
b.秋天的雨让大地变了颜色,有黄的、红的、金黄的……真是五彩缤纷呀!
形容颜色多的词除了五彩缤纷还有什么?(彩笔板书:五彩缤纷)
(花花绿绿 五光十色)
你瞧他不光颜色漂亮,还闪着光呢!小朋友积累的词语可真多。
6.秋天的雨就像一位魔术师,把秋天染的生机勃勃,绚丽多彩,你们喜欢这迷人的秋雨吗?让我们再读第二自然段,把描写你们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吧,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
A.银杏树教学
生:读得真好呀,小扇子给了你许多快乐,通过你的朗读我听出来了。
师:它把小扇子读得特别美,你见过银杏叶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银杏叶),瞧这就是银杏叶,它真的像——扇子。
师:一片银杏叶就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接着读。(出示一片扇动)
师:两片银杏叶就像两把小扇子,扇哪扇哪。
(出示二片扇动)
师:老树上的一片片银杏叶都黄了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
师:你瞧这满树的小扇子在秋风的吹拂下,在秋雨的滋润下,全都变黄了。多美的景象呀,来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全景,窗口出示句子)
师:谁来说说他哪个地方读的好?你感受到什么?(扇动带走了夏天的炎热留下了清凉,这是秋天的特点。)
a.大家想象一下扇子是怎么扇动的?(动作演示)
b.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后半句同学们可以带上银杏叶的动作。
师:刚才我们通过想象银杏的叶子,把扇哪扇哪读好了,整个句子好像都读活了,待会儿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把下面的句子都读好?
B.枫树教学
师:你喜欢枫树句(出示情景图)确实很美老师也喜欢。你能读读吗?
生:我听出来这位同学在读“飘啊飘啊”时有意放慢了速度。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想象一下它会怎样飘?(动作演示)
师:是呀,一片片红红枫叶片在秋雨的滋润下就象一只只断了魂的蝴蝶慢慢往下落,怪不得他读的好,原来他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呀。还有没有喜欢的同学,站起来我们来学学他的样子,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话美美的读一读吧,它把红色给了……
师:读得多美呀谁还想读自己喜欢的其它句子?好请你来。
C.田野里,果园的句子教学
师:这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告诉人们一个喜讯,它在告诉我们()你说:(丰收了,丰收了)
师:田野里丰收了,果园里怎么样了呢?谁来读读写果园的这一句?
师:“你挤我碰”读得多有趣呀。这些果子也在枝头上报告一个好消息。是什么好消息?一起说。(丰收了,丰收了)
师:让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把这两句连起来读。
D.菊花句子教学
师:读的多美呀,好多同学都带着表情美美地读呢!谁还有自己喜欢的句子?
(读菊花的句子)
师:你读得多美呀!就像美丽的花仙子,花仙子的颜色可多啦,写也写不完,书上就用了一个标点来表示,谁的眼睛亮发现了它?你来说是什么?
生:是省略号(简单介绍用法)(板书)
师:这个省略号告诉我们花仙子的颜色——(很多)
师:来让我们一起来做花仙子吧,跟老师做个造型,比比看你们哪朵花开得最漂亮。(配上动作表演,师生互动,生读师做,生做师读)
生读这一句话。
7.配乐朗读一二段。
8.指导背诵。
师:刚才我们走进了蒙蒙的秋雨,看到了银杏树、枫树、田野、果园、菊花,万事万物都变得分外美丽,那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秋天留在自己的脑海里。试着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自己练习——个别背诵——集体背)(背景出示课本插图)(放背景音乐)
9.句式练习
师:哟,大家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你们就能把这段话记在脑子里了。秋雨带来的颜色可不止就书上这几种呀,你能不能联系家乡的景物,也来学学课文的样子说几句话。
瞧,秋天的雨把紫色送给了葡萄,()。
谁能学着书上的样子把这句话补充完整?(课件出示例句)还有其它的吗?
(课件出示:秋天的雨把__给了___,_________.)
师:孩子们在你们的帮助下秋天变得更加美丽了,秋天的雨真是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三)总结
师:多么美丽、神奇、又充满活力的秋天,踏入秋天的大门我们不单单可以看到好多漂亮的颜色,我们还可以闻到好多好闻的气味和听到好多好听的声音呢!它们分别藏在课文的三四自然段,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
(附注:本教学设计在2007年10月9日上午,由黄老师为莆田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全体学员所上的观摩课上使用,在发布时略有改动。)
站长广而告之:由于大家普遍在电脑录入时普遍对标点符号注意力不够。老师和同学们在输入文字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把输入法的中文标点打开,即单击输入法状态条左边第一个按钮,可以看到图标上的按钮标志从原来的小数点小逗号变成句号大逗号,这样就不会把句号(。)写成小数点(.),还要注意破折号(——)输入的快捷键是
推荐的拼音输入法为:搜狗拼音输入法或谷歌拼音输入法或紫光拼音输入法6.0或智能ABC 5.23
推荐的五笔输入法为:极点五笔6.0或海峰五笔输入法9.3或小鸭五笔输入法2.0或智能五笔5.8干净版或王码五笔86版(含生僻字)
第五篇:《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准备:挂图、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2.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生字词语圈出来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同桌检查(把圈出来的生字、词语读一读)
(2)全班检查。
(出示卡片认读):钥匙趁柿菠喇衔裳
指名读,教师正音。
小老师教读。
识记字形,组词。教师提醒,菠:上下结构。柿:右边是“市”。(出示小黑板词语)清凉留意扇子炎热一枚邮票
梨树凉爽柿子仙子气味香甜
粮食加紧杨树丰收油亮亮
挑战读、拍手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轻声、多音字)
理解词义:找近义词、反义词也是理解词义的一种方法。识记字形。
扇:半包围结构。
枚: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爽:注意笔顺,书空。
3.指名同学分段朗读,师生纠正读音、理解个别词义。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你发现了什么?扇shan扇子
Shan扇风
频频点头(动作表示)
衔来:用嘴叼或夹东西。
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等。
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4.全班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四人小组选择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师: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那一句话告诉我们?
2.第1自然段:秋雨是一把钥匙
第2自然段:秋雨像缤纷的颜料
第3自然段:秋雨藏着好闻的气味
第4自然段:秋雨告诉动物植物冬天快要到了
第5自然段:秋雨带来丰收快乐
3.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秋雨的?
板书:色彩、气味、声音
4.师:秋天的雨,给你怎样的印象?生自由说。
5.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是作者对秋天的印象,连起来就成了一首很美的诗歌,谁能读一读?
四、全班齐读,教师小结。
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下一节课,我们再来领略领略秋雨的神奇吧!
板书设计
色彩
11秋天的雨气味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