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识别和描述缺陷(理论课)参考教案

时间:2019-05-12 23:1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02章、识别和描述缺陷(理论课)参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02章、识别和描述缺陷(理论课)参考教案》。

第一篇:第02章、识别和描述缺陷(理论课)参考教案

 注意事项:

下列主题学员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  优化缺陷

优化缺陷并不是说要优化缺陷本身,而是指优化缺陷报告,在介绍到这一概念的时候,需要使用一个简单的案例和通俗的描述,向学员讲解什么是优化缺陷的过程。

 PPT第1~3页:

 回顾上一章内容,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并简要介绍本章的学习目标。

 PPT第4页:

 内容进度页,向学员介绍本次课程的进度安排。

 PPT第5页:

 说明什么是软件缺陷。在阐述软件缺陷的定义时,侧重于“什么是软件的缺陷”,而不是“软件缺陷是什么”。软件缺陷不仅仅特指那些我们常见的程序错误,那些“不符合设计要求”和“不满足用户需求的”的问题也是缺陷,而且是更加严重的缺陷。

 讲解过程中强调两个观点:

 有些问题看似错误但不是缺陷。 有些问题看似正确但却是缺陷。

阐述这两个观点的时候,教师需要组织一些例子来说明,最好是自己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碰到的类似问题,也可以参照如下提示的例子:  看似错误但不是错误

 提款机的吞卡行为。吞卡本身是对用户的一种保护措施,但如果没有提示就是错误的了。

 登录某些系统时,如果输入了错误的账户,系统的提示为“密码错误”。这是一种保护措施,用于迷惑那些企图盗用别人帐号进行登录的人。 使用Photoshop在计算机上编辑好的颜色,输出到打印机时发现颜色发生了变化,有些颜色甚至打不出来,这不能说是Photoshop软件本身的缺陷,参照案例2-3进行讲解。

 看似正确但却是错误

 安装某个软件成功,但它破坏了操作系统的功能或其他软件。

 软件卸载过程中没有完全卸掉它的组件,有些会降低系统运行的效率,有些会导致升级版本无法安装。

 软件需要支持大多数的硬件配置,例如迪斯尼狮子王游戏的教训,虽然软件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却影响了多数用户的使用。

 另外需要强调的观点是,同一种现象在不同的环境和系统中,可能是缺陷也可能不是。例如,在性能和精度等方面的要求上,民用产品与军用产品有很大的区别;在系统易用性方面,普通用户与专业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 总结:判别软件缺陷的最终依据是“能够满足目标群体的使用需求”。

 PPT第6页:

 通过案例2-1引导学员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 演示案例2-1,演示过程采用互动的方式,具体如下:

 首先向学员介绍案例背景,包括:软件的三个版本、用户的需求即要实现的功能。并强调:这不算是一个完整的软件,只是为了说明“缺陷”这一概念而故意编写的一个非常小的程序。

 在白板上列出exe1和exe2的需求。

 演示程序exe1,在演示过程中提问学员,如果要测试这个软件是否符合要求,都应该输入什么数据。然后补充,最后输入的数据包括:0、99、大于99的正整数、0~99内的小数、负数、字符。

 提问并总结exe1版本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强调“需求不明确”是软件缺陷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 说明测试人员提交了exe1版本中存在的错误后,开发人员进行了修改,然后提交了第二个版本:exe2;接下来测试一下这个版本,看看程序员修改情况如何。然后运行exe2,使用与测试exe1时相同的输入。

 提问并总结exe1版本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强调“程序员太自信”也是软件缺陷产生的一个原因。

 说明针对exe2版本中的错误,测试人员提交了缺陷报告,并指出对于非法操作应有相应的提示信息给用户。这时用户有了新的需求,要求程序运行的界面应该更加友好,增加图形界面。针对新的需求,程序员采用了新的技术,设计并提交了exe3版本。讲解时要在白板上添加exe3新增的需求。 演示exe3,使用与测试exe1时相同的输入。

 提问并总结exe3版本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强调“新技术的引进”会带来新的缺陷。

 接下来切换到幻灯片,总结缺陷产生的原因:

 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交流上有误解。例如,开发exe1版本时程序员并没有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

 文档不完善。例如,如果在开发exe1版本时有详细的文档,或许可以更好的帮助程序员理解用户的需求。 需求的不断变化。例如,exe3相对exe1和exe2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程序员为了满足用户新的需求,必须使用新的技术,编写新的代码,这极可能带来新的错误。

 参员人员的过度自信。exe1开发的失败与程序员的过度自信有一定的关系,程序员在完成自己的编码后,首先应该进行自查,这能够发现很多显而易见的错误,可以看出,exe1版本包含了很多的低级错误,似乎并没有经过程序员“自查”这一过程。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常状况下资深的程序员比新手写的代码更让人放心,当你在测试过程中了解某部分代码由新手开发后就更要认真细致的进行测试,这或许可以帮你发现更多的软件缺陷。以上是结合案例的分析,接下来说明和解释其它原因:  程序设计本身有错误,有些错误是从设计阶段带来的。 软件复杂性,一个简单的加法计算器的程序,产生缺陷的可能性自然比一个使用DES算法的加密处理程序小得多。

 工期短,任务重,时间压力大,这是不可避免的,工期缩短,一般不会压缩编码时间,但是会减少程序的优化和检查的工作。 软件开发工具或系统软硬件自身含有缺陷,软件开发工具中的编译器通常会导致不少缺陷,特别是编译器设计中的一些自作聪明的做法导致很多在调试状态下没有的问题出现在Release版中。系统硬件错误可以介绍案例2-2。

 PPT第7页:

 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教材说明如何判断软件缺陷,同时穿插讲解一些自己的项目测试经历,如:

 参考文档包括:软件需求说明书、系统用户手册、系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行业软件标准、竞争用户相关资料等。 通过了解行业背景,能够判断用户对系统不同模块的关注程度,对用户非常关注的功能或性能问题,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小问题,也要作为缺陷上报。 对于一个新的测试成员来说,“沟通”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沟通收到的成效有时甚至大于阅读相关文档,沟通对象包括所有和测试内容相关的人,如项目经理、测试组成员、用户、开发人员等。

 PPT第8页:

 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对缺陷的识别进行小结,回顾以上三张幻灯片中的内容。

 PPT第9页:

 内容过渡页,做好知识点之间的过渡。

 PPT第10页:

 介绍什么是优化和再现缺陷,以及优化和再现缺陷的必要性。 关于优化缺陷的概念,即使是有一些测试经历的学员也不经常接触,在这里学员可能会首先提出问题,教师应该首先向学员介绍,我们这里所讲的再现和优化缺陷是什么含义,可以参照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举例说明,讲解时侧重于“怎么做是在优化缺陷,怎么做是在重现缺陷”。

 接下来重点介绍如何理解那些“随机”出现的软件缺陷,需要包括如下几个观点:

 没有随机出现的缺陷。

 那些所谓“随机”出现的缺陷要给予高度重视。 排除所谓“随机缺陷”的方法就是优化和再现。

 最后总结优化和再现缺陷的意义,可以参考教材中的内容。

 PPT第11页:

 介绍再现和优化缺陷的常用方法。需要提醒学员的是,这里所介绍的方法不是专家总结的理论知识,而是大量的测试工作者经验的总结,它对于一个初级测试人员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类似这样的经验在本书后面的章节还会很多,这是本门课程的特点之一。幻灯片中的每一条内容都需要讲解,最好能够列举简单案例进行说明。

 PPT第12页:

 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对再现和优化缺陷进行小结,回顾以上两张幻灯片中的内容。

 PPT第13页:

 内容过渡页,做好知识点之间的过渡。

 PPT第14~20页:  介绍编写高质量测试报告的重要性,以及有效记录缺陷的常用方法。

 首先需要强调:有效记录缺陷的前提是,缺陷已经被有效地再现和优化。优化后的缺陷是通过测试人员撰写的测试报告被项目组其他人员知道的。一个合格的测试人员必须具有编写高质量测试报告的能力。 接下来将每个记录缺陷的方法展开介绍:

 保证重现缺陷

目的是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判断引发缺陷的原因,开发人员拿到缺陷报告后,能够根据测试人员描述的步骤再现缺陷。一个缺陷能否重现,对于开发人员能否修复该缺陷是至关重要的。

 分析故障—使用最少的步骤重现故障

精炼的步骤容易提取出引发缺陷的关键步骤,加快缺陷重现的速度,提高更改效率。

 包含所有重现缺陷的关键步骤

与方法2呼应,需要精简描述缺陷的步骤,但不能影响缺陷重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测试人员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丢掉一些他认为“想当然”的步骤,编写的缺陷报告在他本人阅读时是可以重现缺陷的,但是交给其他人阅读就无法重现。原因是他忽略了自以为是“无关紧要”的步骤。 方便阅读

分步骤描述,一个操作占用一行,概括性的标题,使用书面的语言。 尽量简单,一个缺陷一个报告

即使一个操作引发了多个缺陷,也要单独写缺陷报告。一个报告中包含多个缺陷的问题:

 阅读者不容易分清重现某一个缺陷的关键步骤。 当其中的某个缺陷被修复后,该缺陷报告无法处理,无法用“修复”和“未修复”来简单区分。

 某些缺陷可能会被开发人员忽略掉而不进行修复。 注意自己的语气

例如:

“这个问题在上一个版本中已经修复了,怎么这次又出现了呢?” “这个错误太低级了!” “我觉得这样不行!”  值得注意的经验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讲解一些其它经验,但至少需要包括如下观点:

 报告不能重现的缺陷。 不能夸大缺陷。

 小缺陷(甚至建议)也要报告。

 引用别人的报告时,不能修改,可以添加批注之类的补充评论。

 PPT第21页:

 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对如何有效记录缺陷进行小结,回顾以上六张幻灯片中的内容。

 PPT第22页:

 通过案例让学员学会如何有效地记录缺陷。首先逐条展示案例2-4中有问题的缺陷报告,每展示一条都提问学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补充。接下来逐条讲解规范的缺陷报告,最后对编写缺陷报告的技巧进行小结。

第二篇:第03章、编写和管理缺陷报告(理论课)参考教案

 注意事项:

 在讲解缺陷的分类和缺陷报告的处理流程时,应采用案例的形式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讲解普遍使用的方法和规律。

 Bugzilla中关于缺陷报告的各个状态和状态间的转换,比较难于理解,应该进行清晰的阐述。

 在介绍Bugzilla的使用时,应采用演示加讲解的方法,讲解的重点不是工具的使用步骤,而是工具能够实现的功能、涉及的概念和名词、工具的工作流程及与前面知识的呼应。

 PPT第1~3页:

 回顾上一章内容,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并简要介绍本章的学习目标。

 PPT第4页:

 内容进度页,向学员介绍本次课程的进度安排。

 PPT第5页:

 阐述测试过程中为什么要编写缺陷报告。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这一部分,为什么我们到医院看病时需要建立病例?那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医生跟踪我们的病情,每次看病不用找同一位医生(即使同一位医生也记不住上次病人的情况),病历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医生判断病因和病情。然后引导出缺陷报告的三大用途并详细阐述。 应尽快报告软件缺陷。软件缺陷发现的越早,修复的成本越低,软件缺陷报告的越早,越可能被修复。不是所有的软件缺陷都会被修复,前期的时间比较充足,因此很多小的缺陷会被纳入修改的视线,而后期由于时间和资源都比较紧张这些小的缺陷可能会被保留到下一个版本修复。可以在白板上画出时间与缺陷修复的关系图说明这一问题。虽然无论何时报告缺陷,缺陷本身是不变的,但是修复缺陷的风险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大大增加。

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员讨论是不是所有的缺陷都会被修复,总结各种观点并给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缺陷都会被修复,举例简要说明原因,并说明详细的原因会在后面的章节中介绍。

 PPT第6页:

 内容过渡页,做好知识点之间的过渡。

 PPT第7页:

 组织学员讨论软件缺陷怎么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如果自己是一个开发人员,收到十几个需要修改的缺陷报告时,会怎么做?如果你同时拿到了测试组和用户提交的缺陷报告,先改哪一个?如果你发现在规定的时间内你根本无法修复所有的缺陷,怎么办?如果你去问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告诉你,只需把用户最关心的缺陷修改了就行了,你会怎么办?

 教师在学员回答完毕之后,进行总结:

 缺陷分类的必要性。

 如何对缺陷分类是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根据项目的需要而定。 介绍常用软件缺陷的分类方法,一般情况下这些分类包含的内容,以及如何划分等级。

 PPT第8页:

 阐述如何判断一个缺陷属于哪个类别。让学员明确,软件缺陷的分类标准,是在测试实施之前就依据项目具体情况规定好的。一般的测试人员只需将缺陷归类就可以了,这是需要技巧的,如果归类错误会影响缺陷的修复,影响产品质量的评估。 按照幻灯片中的顺序阐述如何归类的技巧。

 PPT第9页:

 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对缺陷的分类进行小结,回顾以上两张幻灯片中的内容。

 PPT第10页:

 内容过渡页,做好知识点之间的过渡。

 PPT第11页:

 介绍缺陷报告的分类,强调缺陷的分类标准和缺陷报告的分类标准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一般来说,缺陷侧重于优先级、权重和是否修复进行分类,缺陷报告侧重于文档本身的归类,比如按处理状态和处理意见(等同于缺陷的优先级)进行归类,在处理意见和处理状态的基础上,再继续分类,如按权重、模块等。 接下来分别介绍按照“处理状态”和“处理意见”分类的具体内容,最后强调如何分类根据具体项目需求而定。

 PPT第12~14页:

 通过这三个缺陷报告处理流程图,分别从三个角度阐述缺陷和缺陷报告的处理流程:

 通过缺陷报告处理流程一,说明一个缺陷从被发现到解决所要经过的一般处理过程;

 通过缺陷报告处理流程二,说明缺陷报告在项目组不同角色之间所经过的处理流程;

 缺陷报告处理流程三加入了“缺陷分析”

 PPT第12~14页:

 通过三张流程图介绍缺陷报告的处理流程,说明缺陷报告在项目中是如何被处理的:

 一边讲解,一边在白板上画出流程图一,介绍缺陷报告处理的四个基本步骤。 从提交人和处理人的角度介绍报告的处理过程,介绍时先在流程图一中标注每个步骤的参与人,然后给出流程图二。 深入阐述一个缺陷报告的详细处理过程。强调上面描述的过程只是一个理想的状况,也是最简单的状况,在实际的项目中,通过简单的“提交->分配->解决->存档”流程就能完成的缺陷报告只是一小部分,通过例子说明,多数情况下这个过程会非常复杂。给出完整的流程图三,着重讲解“缺陷分析”的相关内容:加入缺陷分析的原因,缺陷分析的输入条件、输出条件等。

 PPT第15页:

 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对缺陷报告的处理流程进行小结,回顾以上三张幻灯片中的内容。

 PPT第16页:

 内容过渡页,承上启下,回顾前面关于缺陷和缺陷报告的内容,阐述后面要介绍的缺陷跟踪系统:

 回顾本章前面的内容,侧重于在缺陷跟踪系统中要用到的知识点。 说明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个自动化测试工具——缺陷跟踪系统,然后提问学员想象中的缺项跟踪系是一个什么样子,作为一个普通的测试人员,你需要一个系统帮助你做什么?

 进行总结,包括以下观点:

 使用缺陷跟踪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很多工作。

 缺陷跟踪系统只是一个辅助人们完成某些工作的工具,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

 从理论上讲,测试过程的质量的提升与否,关键在于意识,而不是使用了某些工具。规范意识比较强的测试人员,哪怕是使用Word来记录和跟踪缺陷,也一样完成得很好,但是,从目前软件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来看,不借助工具是不行的。 工具会有它自身的限制。

 我们此次选用的缺陷跟踪系统是Bugzilla。

 PPT第17~19页:

 分析一个缺陷报告中需要包含的内容,为后面在Bugzilla中实现做准备。

 强调我们在使用工具之前需要明确一个目标:我们要用工具来做什么。我们使用Bugzilla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完成规范的缺陷报告,那么,一个缺陷报告中需要包括哪些部分呢?然后切换到幻灯片18,通过案例4-1中的缺陷报告,向学员介绍缺陷报告的组成和流程。最后通过幻灯片19进行总结,承上启下地提出,下面我们用缺陷跟踪系统——Bugzilla帮助我们实现这个过程。

 PPT第20~22页:

 演示讲解如何使用缺陷跟踪系统Bugzilla。 初识Bugzilla:

 教会学员如何访问Bugzilla站点

 介绍Bugzilla的主界面,介绍它所能够完成的功能。

 让学员明确,通过接下来的学习,需要对Bugzilla掌握到什么程度,会哪些操作。

 演示如何使用Bugzilla完成缺陷报告的跟踪过程,参照案例4-1。演示完成下面的操作,在演示的过程中进行具体内容和使用技巧的讲解:  创建四个帐号,分别代表项目组中的四个成员(这里用“测试人员、开发人员、开发组长、测试组长”表示)。

 “测试人员”登录到系统,添加一个缺陷报告。 “开发组长”登录到系统,查看新添加的缺陷报告,并将其指定给“开发人员”进行修改。

 “开发人员”登录到系统,查看属于自己的缺陷报告,进行修改后,将状态置为“已经解决”。 “测试人员”登录到系统,查询自己提交的状态为“已经解决”的缺陷报告,进行验证,将状态修改为“已验证”。 “测试组长”登录到系统,查询状态为“已验证”的缺陷报告,将状态置为“已关闭”。

 在Bugzilla主界面中,查询缺陷报告。

 在演示过程中或全部演示完毕后,详细讲解如下内容:

 切换到幻灯片21讲解缺陷报告状态转换过程,强调明确“状态”和“处理意见”的区别

 切换到开启幻灯片22介绍缺陷报告各字段的含义。

 PPT第23页:

 演示讲解Bugzilla的管理操作。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到系统,演示和介绍如何对Bugzilla进行参数设置和产品设置。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时间要求决定演示内容的多少,主要目的是让学员了解Bugzilla是如何管理项目和用户的。

 PPT第24页:

 对本次课程进行回顾总结,并利用剩下的时间回答学员的问题

 课堂练习答案

 一.填空题:

1.记录缺陷

缺陷分类

缺陷跟踪 2.缺陷类型

严重程度

优先级 3.缺陷报告处理的三个流程如下:

提交缺陷报告 分配缺陷报告 处理缺陷报告 返测未通过 返测报告 返测通过 关闭缺陷报告 图4-1:缺陷报告处理流程1

Bug提交者 测试负责人 研发人员 提交缺陷报告 分配缺陷报告 修改完毕 问题未解决 返测完毕 归档 图4-2:缺陷报告处理流程2

提交缺陷报告 缺陷分析 解决缺陷报告 关闭缺陷报告 推迟处理 图4-3:缺陷报告处理流程3

第三篇:理论课教案

警察防卫控制理论课教案

一、何谓 警察防卫控制

二、为何警察必须掌握过硬的防卫控制技术

三、如何学好防卫控制课程 警务实战训练体系结构图

体能:

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柔韧性等。

奔跑、攀爬、泅渡等

技能:

徒手控制技术

警械使用技术 武器使用技术 特种驾驶技术

战术:盘查、车辆查控、搜索、抓捕、人质解救战术等。

一、何谓 警察防卫控制

1、警察防卫控制概念:是指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依据法律,通过徒手或使用警械、武器的形式,控制、制服违法犯罪分子的特殊技能。

2、警察防卫控制使用特点:(1)、法律约束性

1、使用原则必须体现合法性。

2、是以控制嫌疑人为主要目的。区别于部队的擒拿格斗。(2)、实用性:一切从公安实战出发,区别于“竞技运动”“练

为战,不是练为看”避免形式化,华而不实。象作战一样训练”(3)、简洁性

1、易于掌握(学习周期短的技术,最简单的往往最实用)

2、便于保持

二、为何警察必须掌握过硬的防卫控制技术

(一)、减少无谓的伤亡:

当前公安执法战斗中遇到暴力抗法、袭击警察的案件呈上升趋势。

因此,掌握过硬的实战技能和规范执法战斗程序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不必要伤亡的重要保证。

(二)、打击犯罪:

新时期公安工作和治安形式严峻。从当前刑事犯罪的特点看,要求我们加强实战技能的训练已经迫在眉睫。

1、刑事犯罪案件总量持续上升。

2、有组织的团伙犯罪不断增加,向集团化黑社会性质发展.3、带有恐怖倾向案件明显增多.4、涉枪案件不断增加.(三)、树立形象:

改变以往在人民群众中“说不过、打不赢、追不上”的不良形象。树立公安队伍忠诚可靠、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良好形象。学习方法:

三、如何练好防卫控制

(1)、防卫控制理念

“高一级”原则——为控制局面,警员使用的武力程度可以比对方高一个层次。适当的武力程度是,视对方的对抗程度,警务人员判断的威胁程度,以及警员本身的能力。警员可根据情势决定使用何种程度的武力但须谨记使用武力的原则

(2)、使用武力程度层次表 1抗拒程度:心理抵触

解 释:没有语言的抗拒,只是心理有抵触的态度表现。相应的武力程度:口头规劝/口头控制 可采用的强制手段:警察出现 / 口头命令 2抗拒程度:语言抗拒

解 释:口头表现出不服从,用恶言对抗或威胁。相应的武力程度:口头规劝/口头控制

可采用的强制手段:警察出现 / 口头命令/ 请求支援 3抗拒程度:消极抵抗

解 释:用行为阻碍警察执行职务,程度未有危及任何人。相应的武力程度:温和的控制可采用的强制手段: 温和的徒手控制方法

1、由二至四名警察搬移对抗者、2、温和徒手控制 压点控制、押解位置、押解手腕锁

3、快速上铐

4抗拒程度:顽强抵抗

解 释:采用殴打的行为,但没有对他人有造成重伤害的威胁。相应的武力程度:强硬的控制 可采用的强制手段:

1、糊椒喷剂

2、强硬徒手控制方法(掌、膝撞、踢)

3、倒地控制技术(上铐)

4、使用警棍抗拒程度:顽强抵抗 5抗拒程度:暴力攻击

解 释:用实质性行为抗拒警察的控制,其行为可能伤及警察或其他人员。

相应的武力程度:强硬的控制 可采用的强制手段:

1、糊椒喷剂

2、强硬徒手控制方法(掌、膝撞、踢)

3、倒地控制技术(上铐)6抗拒程度:致命攻击

解 释:有致使他人重伤害及死亡的威胁。相应的武力程度:致命武力

可采用的强制手段:使用枪械

(3)、常见的反对抗情况

上手铐时---消极性抗拒-----押解时----暴力攻击--抓捕控制时(4)、防卫控制使用技术原理

1、以痛楚使对方服从——以痛楚影响对方反抗行为

2、以震击时眩晕突然猛烈刺激脑部效果平均可维持3-7秒。

3、令对方失去平衡——利用杠杆原理使对方失去重心

4、分散注意力——改变对方注意力,削弱其活动机能

5、令对方活动机能失效——击打活动神经,使对方因过度刺激而引致肌肉暂时麻痹。效果平均可持续30秒至数分钟。(5)、警员自我防卫意识

安全三要素:戒备、距离、位置(掩体)

1、戒备—戒备式(一意识和能力:既自我防卫意识和防卫与控制的能力。

级搭手戒备、二级扶带戒备、三级提手戒备)

戒备包括心理上的戒备和装备上的戒备

2、距离—通过步法控制与对方的距离(前、后、左右移动)

3、位置掩体(6)、教学要求

1、着装(作训服、白球鞋)

2、考勤

3、课堂纪律

4、爱护教学器材。

警察防卫控制教官:訾凤琴

2013年3月10日

第四篇:识别语病教案

识别语病的方法

于立英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每年必考的一个考点,而且这一考点在通常情况下得分率在语言基础题中往往是比较低的,这应当多引起我们的重视。怎样辨识和修改病句呢?本人认为除了了解常见语病的六种类型外,还应进一步掌握辨识语病的方法。

识别语境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关系,要理清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和修饰语(定语、状语、补语),这样,语病中的残缺、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问题就会一目了然。

例:郴州资兴灾区的群众说,他们的耳边至今回荡着温家宝总理流着热泪给他们安排灾后重建的情景。(提取主干就会发现本句动宾搭配不当)

另外就是要注意审读句子中易致病的“部位”---关键词(或短语),这样即使句子的信息容量很大,也可以较快地发现病因。在病句题中,哪些关键“部位”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呢?

一、并列短语。

在病句题中,并列短语的出现,几乎就意味着病句的出现。并列短语语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要看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是否搭配。

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搭配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主要又分为如下几种如:(1)并列短语作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2007年高考题全国Ⅰ卷)识”与小谓语“提高”不能搭配。

例②: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几十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2007年高考题辽宁卷)

这个句子的宾语部分的小主语“挖掘机、装载机和几十辆翻斗车”是并列短语,其中的“装载机和几十辆翻斗车”与小谓语“挖土”不能搭配。(2)并列短语作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例①:在新形势下,我们应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2007年高考题四川卷)

句中作谓语的并列短语“推进和挖掘”不能与后面的宾语“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一一搭配。

例②: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此句中的定语是由动宾短语充当的,并列短语“挽救和培养”作谓语,与宾语“失足青年”不能一一搭配。

(3)并列短语作宾语与谓语搭配不当,例:济南市公交系统广泛开展向李素丽学习的活动,大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使服务质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句中“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作动词“推行”的宾语,不能一一搭配

(4)并列短语作修饰语与中心语不搭配,或并列短语作中心语与修饰语不搭配。

例①: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了准备。(2007年高考题天津卷)

句中并列短语“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作“能力”的定语不恰当,表义不清楚,应在“提升”后加“理解”。

例②: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2006年北京卷)句中修饰语“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不能修饰表集体概念的“桃林”,应改为“一排排、一行行、一棵棵的桃树”

例③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2007年高考题江苏卷)

句中“传统”与并列短语中的“提高”“升华”不搭配;当然本句还有偷换主语的毛病,应将“通过“放到句首。2.要看多个并列短语前后照应是否恰当。

有的句子中会有多个并列短语,稍不注意,这些短语前后可能会不照应,例: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句中并列短语“科技、教育、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失去照应。应将后面的并列短语改为“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

3.要看并列短语是否能并列。

如果疏忽大意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造成语病,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2007年高考题湖北卷)

这个句子中的“水产品”包括“鱼”“虾”“甲鱼”等,属种属关系不能并列。例②: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

“青年工人”、“老工人”、“妇女”构成并列关系,但前两者与后者语意交叉属并列不当,可去掉“妇女”。

例③: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交织,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2007年高考题全国Ⅰ卷)

句中“邂逅”就有“相逢”之意,二者并列属语意重复。4.要看并列短语的顺序是否恰当。

并列短语中的几个短语虽然是并列的,但也有个逻辑上的前后顺序,请看下面句子: 例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高考题安徽卷)

句中的并列成为“发展和重视”不合逻辑,应改为“重视和发展”。

②:制作精良、选料上乘的“葵花牌”动物粉含有强化人体机能的多种营养成分。(1989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的“制作精良、选料上乘”是个并列短语,按产品的制作程序,应该是先“选料”,后“制作”。因此说成“选料上乘、制作精良”才符合逻辑。

例③: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2007年高考题浙江卷)

本句并列成为为并列分句,“具有指纹识别功能”也是新型手机的一项功能,与太阳能电池无关,因此,应将“具有指纹识别功能”提到“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之前。

5.要看并列短语有没有造成歧义。

生了歧义,例①: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2007年高考题安徽卷)句中“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因并列短语存在两种理解,一种是江苏的全部,浙江的部分地区;一种是江苏和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

例②: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2007年高考题天津卷)

句中的并列短语“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因断句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理解。

1998年高考)

从字面上看,“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是个并列短语,由于“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所以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一是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去存钱,一是他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背着总经理一个人去存钱。

二、否定词。

1、一个句子,如果出现“不”“没有” “防止”“ 禁”“ 禁止”“ 忌”“ 忘”“ 避免”等词,要注意其后是否有否定副词。如有,很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①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1993年)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1994年)

③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2007年高考题江西卷)

例①中的“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例②中的“忌”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否定词,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可”,也形成双重否定,使得句意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例③中“严禁”与“捕杀”相连,表达的意思与原句要表达的意思不符。

2、句中如有“否则”要关注是否同义重复。

例: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软件,我们就会失去市场。句中有了“否则”一词,“拿不出软件”多余,应去掉。

3、在反问句中,反问本身就是一重否定,要看有没有其他的否定词,与原意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反。

例①:难道能否认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

例②: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例③: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三个例句都是反问加双重否定的形式,所得的结论也是否定的,与原意正好相反。例④: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2007年高考题江西卷)

本句是反问加否定的形式,所得的结论是肯定的,与原意相吻合,故此句正确。

三、两面词。

一个语句,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轻重”、“高性低”、“快慢”、“冷热”、“升降”之类的两面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①: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2007年高考题山东卷)

前半句中“能否”是两面词,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后半句中“没抱太大的希望”只是针对“能”的方面来说的,这就造成“两面对一面”的毛病。

②:厚道有如参天大树,替你遮挡暑热炎凉;厚道有如母亲的怀抱,替你抚慰喜怒哀乐。(2007年高考题重庆卷)句中“暑热炎凉”是两面词,而动词“遮挡”对应的只能是“暑热”,这就造成“一面对两面”的毛病。“抚慰”和“喜怒哀乐”之间也存在同样的语病。

例③: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1996年高考卷)

前半句中“能否”是两面词,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后半句中“要”是一面词,只是从“能”的方面来说的,这就造成“两面对一面”的毛病。

例④: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2007年高考题四川卷)

句中“是否”是两面词,对应的“得失”也是两面词,本句没有语病。

四、关联词。

如果句子中出现了关联词语,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联词是否搭配。

例: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无论应与“或者”、“还是”搭配。

2、主语与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如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如前后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之前。

面实验。

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应将原句中的“不但”提到“一些重点中学”的前面。

例②: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不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2007年高考题全国Ⅱ卷)

本句是病句,属语意重复,后文有解说,但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是正确的,前后分句的主语都是“他”,放在关联词语之前。

3、要看分句间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语相吻合。既可以检查出此句的关联词是否残缺或赘余,尤其递进关系复句,易出现语序颠倒的现象。

例①:他不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应将句中“不但”“而且”后的内容互换。

例②: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2007年高考题广东卷)

“所以”表因果关系,用于后一个分句,前文一般要用”因为”与之呼应。并且原句也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所以”应去掉。

五、介词。

如果句子里出现了介词,极容易出现语病。主要有如下情况:

1、看是否造成主语残缺(尤其是介词放在句首)。

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主语之前加了介词“经过”使全句没有主语。

②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 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主语之前加了介词“由于”使全句没有主语。

2、看是否造成主客易位。主要是“对”“对于”“与”“为„„所”。

①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原句应该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②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因一句脏话引起的赔偿案,大家都为这一家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行为所不齿。

原句应改为“这一家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行为为大家所不齿”。

3、看介宾短语搭配是否恰当。

①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1997年)

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大限度的保护。(1999年)

例①“在”应改为“从”,因为“在„„中”这种格式常用来表时间或空间,而不表示来源或由来,汉语中表来源或由来的往往用“从„„中”。例②中介词“所”是多余的,因为“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的,“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即成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是“广大消费者”不能修饰“欢迎”,二是“深受”后面应带动词或主谓词组。

4、看介词结构是否完整。

在一个句子中,有时会因残缺介词或残缺介宾短语的宾语而导致语病。

例:小李没有借父亲的名声要求职位,而是凭借自己的才能,最终得到公司认可并委以海外营销部经理的重任,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句中“委以”之前缺少了介语“被”,导致施动受动关系错误。

5、看表能愿、频率类的副词是不是放在介宾短语的前面。例①:你把这个意思应该跟王厂长说说。

句中“应该“作为能愿动词要放到介宾短语“把这个意思”前面。

例②:我的思绪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不时地打断。

句中“不时”是频率副词,需放在“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前面。

六、代词或指示性代词。

如果句子中使用了代词或指示性代词,要看这个句子表意是否明确。

例①: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句中“上面”没有讲明是请柬的上面还是青铜器的上面,造成语意不明。另外“古色古香”不应修饰“印”,应放到“青铜器”前。(2007年高考题重庆卷)例②: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句中“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七、数词或数量短语。

句子中使用了数词或数量短语,可能与所要表达的内容不符而导致语病。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句中出现一个数字,其前后就可能有重复、矛盾的词语。

例①:每天接待的顾客平均约在6000人次左右。“平均”数应是一个确定的数字,与“左右”矛盾。

例②: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007年高考题江西卷)“平均”与“以上”矛盾。

2、几个数字间关系不正确。注意“增加了”“增加到”“减少了”“减少到”。例:空调的年销量由1990年的2000台猛增加到6000台,增长了三倍。

“增长了三倍”错误,应为“增长了两倍”。

3、减少、降低不能用倍数表示。

例: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2007年高考题江西卷)降低不能用倍数。

4、数量短语作定语要考虑是否与中心语搭配。

例: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背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2007年高考题北京卷)

数量短语“一台“作定语不能与剧本搭配。

八、“是”字句。

现代汉语中经常出现用“是”表判断的句子,要关注如下方面:

1、句子中有判断动词“是”要引起注意,可能会出现主宾搭配不当的情况。

例: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坏节,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2007年高考题全国Ⅱ卷)

分句“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的主干为“环节是现象”,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2、句子中有判断动词“是”还要看是不是句式杂糅。(关于句式杂糅后文专有论述)

例①: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2001年高考题)

“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要么是“关键的问题是知识”,要么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例②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高考题江苏卷)

本句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要么说“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要么说“苏通大桥的建造,对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包含词。

包含词是指一个词的词意包含了另一个词的词意,在病句中常常将两语连用或用一词修饰另一词而导致语意重复。

例①: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2007年高考题山东卷)句中“预支”就含有“提前”之意,属语意重复。

例②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不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2007年高考题全国Ⅱ卷)句中“美妙”就包含了“很好”的意思,语意重复。

十、修饰词。

一个句子除了主干(主、谓、宾),往往还带有复杂的修饰语(主要是定语和状语)。病句中对修饰语的考查一般是以下两个方面:

1、要看修饰语与中心语是否搭配,此问题上文已经涉及,不再赘述。

2、要看修饰语的语序是否恰当。

例①: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2007年高考题全国Ⅰ卷)

在动词中心语“缩减”之前的两个状语“以10%的速度”、“每年”的顺序不对,应对调。一般来讲,动词之前的状语,哪个与中心语的关系最紧密,哪个就要紧挨着中心语。句中“以10%的速度”不能修饰“每年”,只能修饰“缩减”,与“缩减” 6 的关系更为密切。当然也可以记住状语的排列顺序:表目的或原因的词语+表时间、地点或能愿的词+表语气的词+表情状或程序的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动词。

例②: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2007年高考题全国Ⅱ卷)

本句用“详细”修饰“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可以看作搭配不当,不能作定语,应放到“介绍”之前作状语。

例③:考古学家对两千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2007年高考题广东卷)

句中“两千年前”作“出土”的状语,显然不合情理,应放在“文物”之前作定语。

十一、谓语动词后的成分复杂,尤其是出现了多个主谓或动宾短语,要关注此句是否残缺大谓语对应的宾语。

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绩过长、生产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2007年高考题辽宁卷)

缺少谓语“关注”的宾语,应在句末加“的现象”。

例: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2007年高考题浙江卷)缺少谓语“表达”的宾语,应在句末加“的愿望”。十二、一个句子中,后面的分句如果是以动词或动词短语开头,要注意其是否缺少主语或偷换主语。

例①: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2007年高考题山东卷)

句中“开门迎客”的主语应为“济南惨案纪念园”,而前一句是一个偏正短语,主语就成了“布展工作”,偷换了主语。

例②: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性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2007年高考题广东卷)

句中后一分句用了动词“使”,承前可知“使”的主语成了“读者”,语意不通。

例③: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2007年高考题重庆卷)

句中后面所有分句的主语都是前文的“造纸厂”,语意不通,残缺主语。

例④: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07年高考题天津卷)

根据句意,作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应是“王维”,可前一分句是偏正结构,主语成了“意境”。

例⑤:几组蝴蝶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悄然大悟。(2007年高考题北京卷)

句中“使”的主语是“大家”,后一分句成了“大家使大家悄然大悟”,语意不通,残缺了主语。

例⑥: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相当高的技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介绍走向研究和批判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2007年高考题湖南卷)

句中“越来越显示相当高的技术含量”的主语是“中国史学家”,不搭配,可见后一分句缺少主语。

十三、歧义。

一个句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视为歧义。如果题干中明确指出“语意明确的一项”,更要关注有没有歧义句。导致句子歧义的原因如下:

1、一个词的词性不同导致歧义。例:这辆车没有锁。

“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锁住”,又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2 例:这本书是黄色的。

“黄色”既可指颜色,又可指内容,因而形成歧义。

3、一个词的读音不同导致歧义。例:这个人不好说话。

读三声是指这个人不容易交流,读四声指这个人不善言谈。4.代词表意不明。

例:开刀的是我父亲。

“我父亲”既可以是施事者(持手术刀为别人开刀),又可以是受事者(被人开 刀),因而造成歧义。

5.量词既可表人,又可表物造成歧义。例:两个学校的教师都来了。

这句话既可理解为两个学校,又可理解为学校的两个教师。6.对句子结构层次划分不同,造成歧义。例:咬死了猎人的狗。

这个句子可以划分为动宾结构,又可划分为偏正结构。7.语意含混,造成歧义。

例:他谁都瞧不起。

这句话既可理解为“他瞧不起所有人”,又可理解为“所有人都瞧不起他”。

十四、杂糅。

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

例①:《全宋文》的出版,对于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代文化研究的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特别重大。(2007年高考题湖北卷)

本句“对于„„的意义特别重大”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要么表述为“对于„„具有重大意义”要么表述为“对„„的意义特别重大”。

例②: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像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2007年高考题四川卷)

句中“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杂式杂糅,应表述为“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或“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

出现频率较多的句式结构杂糅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

1、表被动。

【典型结构】被(受)„„所。

例: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可表述为“深为群众所喜欢爱”或“深受群众喜爱”。

2、表原因。

【典型结构】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 “关键在于„„决定性作用”

例①: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句中“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杂糅,应表述为“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或“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例②: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句中“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杂糅,应表述为“是由于社员们的精心管理”或“是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例③: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

句中“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杂糅,应表述为“一个人变坏的原因”或“一个人之所以变坏”。

例④: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句中“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杂糅,应表述为“关键在于内因”或“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3、表目的。

【典型结构】把„„达到;供„„之便;防止„„不再„„。

例①:我们要下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

句中“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杂糅,可表述为“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或“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到先进水平”。

例②:其实,胡适先生英文文章也写了不少,连同这一百几十件信礼,都应该收集 成书,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

句中“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杂糅。可表述为“供中外学者阅读”或“为供中外学者阅读提供方便”。

例③: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句中“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可看成否定不当,也可看成是句式杂糅,可去掉“防止”也可去掉“不再”。

4、表条件。

【典型结构】需要„„不可;非„„才行;“根据„„„„状况出发”。

例①:当然,要搞好跨学科渗透和综合,并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句中“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杂糅,可表述为“需要下一番功夫”或“非下一番功夫不可”。

例②:专家认为,军队建设要根据国家的现实经济状况出发,控制军队员额及武器装备的数量,努力建设一支精干的,机动灵活的现代化军队。

句中“根据国家的现实经济状况出发”杂糅,应表述为“根据国家的现实经济状况”或“从国家的现实经济状况出发”。

5、表意图。

【典型结构】从„„为出发点;本着„„为原则。

例①: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句中“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杂糅,应表述为“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或“都要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例②: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枝术。

句中“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杂糅,应表述为“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或“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6、表对象

【典型构构】对象„„面向„„;对于上;“同比„„”与“同期相„„比”;“围 绕„„为中心”。

例①: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句中“主要是面向„„”杂糅,可改为“主要是„„”或“是面向„„”。例②: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句中“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杂糅,可改为“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或“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

例③:如今的春节长假成了商家收获颇丰的“黄金周”,全市重点商贸企业春节期间的销售额共3.4亿元,与同期销售额相比同比增长20%以上。

句中“与同期销售额相比同比增长20%以上”杂糅,可表述为“与同期销售额相比增长20%以上”或“同比增长20%以上”。

例④:大会以后,很多企业领导端正了认识,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整顿的力度。

句中“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杂糅,应改为“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或“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7、表构成

【典型结构】成分是„„配制而成;分„„部分组成。

例:止咳祛痰片是我厂里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句中“主要成分是„„配制而成”杂糅,可以改成“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

8、表范围

【典型结构】大多„„以„„为主 还有“ 以„„为宜” 与 “„„ 最好”。

例①: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句中“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杂糅,可表述为“大多是青年师生”或“以青年师生为主”。

例②:开调查会的人不在多,以三五人为宜最好。

句中“以三五人为宜最好”杂糅,可表述为“以三五人为宜”或“三五人最好”。

9、表数量

【典型结构】大约„„左右;高达„„之巨。

例①:我国大约30%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大约”与“左右”可看成重复或杂糅。去掉其中一个即可。例②:别小看这只太空马桶,它的造价高达三千万美元之巨。“高达”与“之巨”犯了同样的毛病。

第五篇: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怎样预防运动损伤事故。

2、了解预防运动损伤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对科学锻炼身体有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注意点。

难点:使体育课上的安全意识在脑海里得到深化,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发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卡片、红五角星。

五.教法与学法:

1.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发现寻求答案。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去想象。

2.采用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通过电化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并渗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尝试与猜想和学生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杂技图片,思考问题。学生大胆猜想,各抒己见。

教师归纳出所有课题。

.教师提问:上体育课前对于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应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口答,教师加以说明。出示第二个知识点:身体不适运动。

4.引导学生自己猜想:体育课上还有哪些安全知识?学生讨论,各自发表见解。

5.验证与思考:电脑聪聪带了几个动画故事,里面讲的也是一些安全知识,想知道是什么吗?

让学生自己选择看的顺序,出示解答、评比、总结。出示三个知识点:做好准备防扭伤,相互帮助学保护,检查器械再运动。

6、室内活动:动物摸仿操。

学生看录像,然后跟着进行分解练习。跟音乐完整练习。

学生创编动作进行练习。

下载第02章、识别和描述缺陷(理论课)参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02章、识别和描述缺陷(理论课)参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篮球理论课教案

    篮球理论课教案课的内容: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及我国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二、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健身意义 三、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四、篮球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处理 课的......

    体育理论课教案

    理论课第一课 《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教案 执教年级:七年级 执教人:重庆市綦江中学 王源一、教材内容: 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七-九年级教科书第二章,这章节共......

    形体理论课教案

    形体训练理论课教案 教学目的:用形体训练来改变学生的自然体态,再加上舞蹈组合,以提高形体的美感,培养良好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教学重难点:如何掌握正确的形体训......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课题:努力锻炼促发育——青春期与体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青春期是生命必经阶段,知道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的身心特点。 2、能力目标:能依据青春期的特点......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课题:努力锻炼促发育——青春期与体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青春期是生命必经阶段,知道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的身心特点。 2、能力目标:能依据青春期的特点......

    羽毛球理论课教案

    羽毛球理论课教案 (一)羽毛球运动概述 一、羽毛球运动的起源 19世纪中叶,在英国出现了用羽毛和软木制成的球和用弦穿的球拍击球的活动。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附近的鲍弗特公爵......

    室内理论课教案

    室内理论课课时教案 一、内容:引导课课时: 第一次课 课型:学习讨论型 二、学情分析:初二年级九个班,1﹑3﹑5﹑6四个班是初一阶段自己所教的班级,已经熟悉了,其余五个班是新接手的班级,要......

    瑜伽理论课教案

    瑜伽理论课教案 瑜伽简介 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瑜伽发源于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瑜伽行者在森林中冥想、静坐时,无意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