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数学教案9的组成
大班数学教案9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活动准备: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彩笔、玩具等实物,记录卡,营业员胸牌、头饰、数字卡片。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 游戏:我问你答
玩法:师:小朋友我问你3+4等于几?幼:张老师我告诉你3+4=7,游戏时速度由慢到快,由集体游戏到小组、个人游戏。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兔超市开业了,这个超市里的东西都卖9元钱。小兔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2、介绍购物券。
师:购物券上有什么图形?(圆形)一个圆形表示1元钱,两个圆形表示2元钱。这张购物券是几元钱?(幼:5元)为什么?(幼:因为上面有5个圆)想一想,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是9元钱,正好可以买一样东西?等一会你能买几样东西?
3、分组进行活动。(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东西,营业员一定要严格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东西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钱,不然会赔钱的。顾客买了东西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物品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盒彩笔。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
6、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超市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用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相互检查一下,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看看。
第二篇:大班 数学教案 学习9的组成
数学活动
活动内容:学习9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组成,运用操作掌握9的8种分合方法。2.能按递增,递减规律和互换规律进行分合。3.萌发主动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熟悉8以内的组成。2.物质材料准备:9块糖果,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口令游戏,复习8的组成。
师:老师想和小朋友玩块对口令的游戏,我们的口令总数合起来要是8,准备好了么?开始:我出1,我对7,1和7合起来就是8。(幼儿集体到个别开始游戏)。
二、游戏引导幼儿学习9的组成1.游戏:分糖果 师:今天巧虎要给小朋友分糖果,可是遇到难题了,这里一共有几块糖?(9块)哦!一共有9块糖,今天老师想把这9块糖放在两个盘子里,请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该怎样把9块糖放在两个糖盘子里呢?有几种方法?
幼儿利用雪花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2.交流讨论。
(1)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除了这种分法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幼儿交流,教师随机记录。
(2)师:你们来看一看!这样的记录有顺序吗?那等会请小朋友去有顺序地来记录一下9的分合。
幼儿有顺序地进行记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记录的?这样的记录里有什么秘密?
a.是的!左边的数从上往下一个比一个多1,右边的数从上往下一个比一个少1,是顺数记录。
b.这种方法和上一种刚刚想法,左边的数从上往下一个比一个少1,右边的数从上往下一个比一个多1,是倒数记录。
c.这种方法是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交换了一下位子,成对记录的。
三、通过游戏,巩固9的组成。1.游戏:画一画(幼儿画册P29)
师:把9个苹果分一分,并在相应的方框中画一画。2.游戏:写一写
师:请小朋友按照顺序在空格中写出9的分合式。3.游戏:想一想。
师:想一想,花瓣上的数字应该是几呢?
四、进行核对,结束活动。
师:巧虎今天很忙玩的很开心,时间差不多了,要和你们说再见了,我们先去休息一会,下次再玩吧!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9的组成》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9的组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9的组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9的组成难点: 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玩具图片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师问:这数是几?答“8”。师:今天玩碰球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8。(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7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学习9的组成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熊猫阿姨的玩具店开业了,这个玩具店里的玩具都卖9
元钱。熊猫阿姨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2、介绍购物券。
师:购物券上有什么图形?(圆形)一个圆形表示1元钱,两个圆
形表示2元钱。这张购物券是几元钱?!.快思.教案网出处!(5元)为什么?(因为上
面有5个圆)想一想,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是9元钱,正好可以买
一种玩具?等一会你能买几种玩具?
3、分组进行活动。
(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玩具,营业员一定
要严格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够了9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玩具的人是不是付够9元钱,不
然会赔钱的。
顾客买了玩具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玩具
记录到作业本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作业本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
只小狗。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情况,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并板书。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 9有几种分法呀?(8种)
三、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银行、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出9的8中不同分法。
本活动注重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知识。活动中,运用去玩具店购物这一情节贯穿,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探索出9的最佳分合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注重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中让幼儿来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既是幼儿思维的过程,又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最后知识巩固时,为孩子创设了多个生活情景,让他们把所学的组成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得孩子们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本文扩展阅读:组成:组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ǔ chéng,用于较大事物的个体部分,这个词汇是相对于宏观描述的,是在分割的基础上表达宏观意象。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案:8、9的组成
8、9的组成南宁市星湖小学谭丽香
教学内容:九义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5页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熟练掌握8和9的组成,为8、9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二)能力目标:掌握8和9分法的规律,看到一种分法,能马上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种分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三)思想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有规律的掌握8、9的组成。
学生学具:每人10个小圆片,1-8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抢答激趣,引入新课。
1、口算:
2+36-34+35-57-22+41+66-42+54-02、比7大1的数是几?(8)
3、比8大比10小的数是几?(9)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8和9,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8和9的组成。(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1、8的组成。
(1)提问:在学新知识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做一件事,谁愿意帮忙呢?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希望能得到每个同学的帮助,好吗?昨天我买了8个苹果,想分两个盘子装,可以怎么分,有多少种分法呢?
(2)同桌合作,一人分圆片,一人做记录。
(3)学生汇报,师板书。
(4)探索8的组成的规律,并强调只要记住哪几种就可以全部记住。整理得出:想1
26623553442、9的组成。(方法同上,与上不同的是学生可以借助圆片分后再记录,也可以按找8的组成的规律去直接写出9的组成,可以和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3、把 8、9的组成齐读一遍,并按所找的规律默记8、9的组成。
三、运用知识,巩固提高。
1、摆圆片比赛。(请学生按要求 摆圆片,摆完后回答。)
(1)先摆3个圆片,再摆几个够8个?
(2)拿走几个剩4个?
(3)再摆几个够9个?
(4)拿走几个剩6个?
(5)再摆几个够8个?
(6)拿走几个剩7个?
2、四人小组用数字卡片玩数的组成游戏。(先由一人出一个数字,提出问题,其它同学按要求出卡片,看谁出得又快又对。)
3、做练习,看谁得的智慧星最多。
四、回顾新知,总结扩展。
1、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8和9的组成,掌握好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大家能够更准确地计算8和9的加减法,同时这些知识还可以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2、扩展:
(1)有8个小朋友要分组玩游戏,要求每组人数同样多,请你帮他们分分组,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有几人?
(2)又来了一个同学想参加游戏,这时又该怎么分组呢?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谭丽香
本节课是在认识8、9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课引入时,我采用了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思考,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知识时,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由原来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向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即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运用规律,获取新知;反馈练习,强化新知。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记录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8是怎样组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在这个环节里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8组成的规律,既看到一种分法,就能马上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种分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接着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我放手给孩子们通过上一个环节得出的规律去寻找、总结出9的组成,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我采用摆圆片比赛、四人小组用数字卡片玩数的组成游戏、看谁得的智慧星最多等形式进行有层次的巩固练习,营造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人人都动口、动脑参与学习,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但本课教学虽能从生活实例引入,学生也基本都能通过操作掌握8、9的组成,但课后我总觉得生活情境的创设到学具操作这一环过渡不很自然,且学生在2人小组合作分摆、记录时,参与度不佳,有的孩子不会合作交流,摆的同学只顾自己摆,记录的同学也只想摆不想记,致使这一环节耗时过多。
第五篇: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6的分合》教案设计
旬 邑 县 幼 儿 园
赵聪利
2、幼儿用具:彩笔、纸等。
五、设计流程:
一、拍手游戏《2、3、4、5的组成》
在教师的带领下做《2、3、4、5的组成》游戏。
二、出示活动内容(多媒体课件)
1、幼儿观察图片,发现了什么?
2、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鱼进行不同的分类,并各自介绍自己的发现。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分类的情况。
三、教师课件演示
四、学习6的分合
1、教师:今天老师买了几条鱼想把它们放在两个鱼缸里,数一数有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看看它们都一样吗?引导幼儿从鱼的大小、颜色、特点、种类、生活习性来分。
2、幼儿自主讲述,如6条鱼可分成1条大鱼5条小鱼。教师根据幼儿讲述演示在屏幕上。教师:6有几种分法?
3、教师归纳: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4、活动延伸:(听音乐,幼儿做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