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 绳拉物体模型 2
红兴隆第一高级中学骨干教师研评课教案
教学设计
一模复习: 绳拉物体模型
红兴隆第一高级中学物理组
刘海
上课时间:2013.5.8
一、教学设计依据
1.我校的“442”课堂模式理念
通过以强调“学前准备”及利用活动中的“问题驱动”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2.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
智力技能形成阶段:1.定向 2.物化 3.内化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智力语言的表述.二、教材分析:
本部分学习是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中在必修1、2学习完成后进行的一次知识总结构建过程。物理学的现象到规律认识的过程,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模型的构建过程,帮助学生实现由现象分析而内化成模型问题来理解所遇到的问题是物理学习的出发点。它具有强列的教育理论价值。
1.特点之一是:创设问题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学物理学。
2.特点之二是:知识内容综合性强,先研究比较常见运动后再通过变式实现知识的生成,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3.特点之三是:模型的物化现象是多样的,总结规律要典型性,需认真安排,实现大思维量及训练量
通过找规律来完成其读数问题,实现学生智力技能从定向-物化-自动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理念,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绳拉物体运动的特征。会分析绳拉物体的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及运动特点。
⑵ 总结绳拉物体运动中相关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
让全体学生通过讨论及总结体会绳拉物体运动过程中的知识特点及规律。80%左右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同一问题并总结相应的解题步骤。大部分学生要学习物理模型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设定
本内容是一轮复习中的知识总结内容,因而很多力学部分的知识点如能量与力等要进行适当的链接,因此我把重点内容确定为: 通过分析典型问题学习对物理模型的总结及运用。
学生对现象及规律的理解分类不够强,因而学习中易于把现象与模型规律脱节,因此我把解决问题时的抽象模型过程作为难点。
五、学情分析
学生目前的理解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层次,但是对于规律的整合及总结归纳还是较差,尤其是模型化方法,不能对已知的物理规律有合理及准确的表述,认识较零散的,没有形成相应的总结及理性提升;
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受力来决定的,但是不能够概括产生的原因及方向问题并进行归纳。因此教学中亦采取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六、教法及学法说明:
教法:教学重在启发思维,领会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表单教学 ,通过创设情景──观察现象──分析情景──猜想结果──自主实验探究──相互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的媒体设计:
(1)导学案使用……预习及总结
(2)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的总体统领,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3)图表单分析……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及现象的提出,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知识总结利用脑图归纳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基于以上分析,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提高,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1.课前的准备 通过导学案让学生预习课程内容,强调3个方面。
导学案教学过程分三部分,重点是问题导引及驱动问题实现情况,重在知识的构建实现体系结构化,明确知识的说明效果及问题情境效果。2.引课 高考分析
(1)本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进程说明
(2)2013年高考题中统计问题有5个题模型
(3)一轮复习必修内容的前面问题中的有14个连接问题,多数体现在典例问题上,因此需要给与足够的重视。
4.讨论展示学习:
2(1)情境问题1、2 :本题是物理学中一轮学习中的两个典例的变形分析,突出了对知识的运用及总结。
总结问题:1。模型的构建(能利用结构及用途说明)2。模型的条件
理想化方法的使用,关键是绳不发生突变时,作用不会损失能量。3。模型的特点
A.系统与接触物体间无摩擦时,机械能守恒
B.系统与接触外界有摩擦生热时,能量守恒(功能关系)
(2)模型典型问题
1.利用多种方法再求解情境问题1的内容
2.扩展问题2是13年山东高考试题有关存在摩擦情况下问题分析
3.如果物体与绳的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线上时,两物体速度不相等,但在沿绳方向的速度分解是相等的。
(3)扩展总结 针对本课内容进行问题的分析总结让学生理解知识的结构及内容。5.巩固练习及小结 脑图及2道巩固练习题
八、教学反思:
1、物理学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概括的学科,通过问题引领实现学习的建构过程,进行操作思索并探索应用相关规律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情感动机和模型思想的强化.2、课前预测上可能有如下情况出现
(1)导学案中对于模型的情境问题不够完整,可能会使学生出现错误的理解,并对问题的意图不很明确。不能理解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过程,及守恒的过程与不守恒过程的区别。
(2)预习案的完成上不会太理想,尤其是学生对于连接体的问题认识不足,尤其物体的选取上不够明确。检查时发现确实存在如此问题,部分学生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准确,造成方程表述时质量的选择混乱。
(3)问题的呈现上可能会出现理解不正确的地方,因而导致不会运用规律进行学习,从根本上在实现知识的过程判断不好,知识的整体内容可能相对于学生的成绩会有所难度,有所难于入手。
3、导学案的完成不够理想,在7日上午收取的导学案上,发现学生在知识的表述上认真程度不好,尤其是学生文字说明不好,并且对规律使用上乱。过程认识不清的较多。利用动能定理的较多,使用的研究对象不够清晰,难于实现认识。导学案中让学生总结知识内 容及体系时,学生的说明往往没有关注到受力及能量的分析上,而是只注重我用了什么规律,不去分析规律的使用条件及要求。问题的解决上对于机械能的表述的三种情况有些乱,需要利用课程进行强化。
4、本课的师生动态生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物体沿绳运动情况下,总结建构物理学的模型,师生可进行分析互动提供了思维发散扩展的机会。可能学生会提出不同的方式(力,动能及机械能等)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一题多解的分析问题习惯。多思多想提升基本物理能力。
(2)在直线方面的物体连接问题学习后,可以深化认识方法的探索及分析。由直线运动无摩擦运动分析,再到有摩擦情况下的能量转化可以降低学生对能量变化问题的应用,提升对模型全面的归纳理解。
(3)知识总结上思维导图形式可以发展学生的总结思维,加强知识的构建过程中的认识,思考问题有明确的入手方向及意图,提高学生在知识理解程度上的认识。
(4)在评价上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效果。本节采用442的教学模式,要求对导学案的编写及学生的思维训练上有所效果,因而要求更好地进行问题驱动的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上的准确及有效。
5、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值得研究的地方:
(1)作为一节高三年级的一轮复习总结课,如何更有效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关键的,因而本课中设定为让学生分析解决,教师帮助总结的提升思路,希望学生能有物理学的模型思想,并更好地实现知识整合。实际效果上看,学生在问题出现分析错误时,往往教师有急躁现象出现,因而总想指导学生引入正确方向上来,做得不能更好地放开学生。
(2)学生的导学案的效果完成并不很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对模型有较明确的认识,导学案的问题分析过于局限于本课中的内容理解,学生也较难于从力及能量上思考,表述上欠缺显得较多。注重导学案中的知识层次性提示和典型的展示是有效的。
(3)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导学案的评价不足,没有对学生及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因而教学没形成学生的激励效果。应给出学生在学习上的知识内容展示过程,突出学生值得学习的地方。
(4)课程教学中信息量问题较难于实现,物理学科的本身难度及计算量会使教学有较难的题量及结果,利用导学课量需要有全面的知识说明及突破。学生对于能量的认识还是较浅的,因而要对能量的几个关系有细致的认识是不可能在几节课中完成的。需要相办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真正能有所思,有所得。
第二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2(模版)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莱州市莱州中心小学 卜繁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4页,观察物体。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辨认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经历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辨认前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培养空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老虎玩具若干,照片6张,带把正面有图案杯子若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看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3位小朋友(课件呈现信息窗),他们是小刚、小丽和小红,他们在干什么呢?
师:是啊,他们看得多认真啊!认真地看又叫观察,今天我们也来像这3位小朋友一样,对物体进行全面观察。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师:看到这幅图,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想研究他们看到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
【评析:导入新课开门见山,贴近学生的生活化信息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观察探究。(1)定位观察。
师: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也带来了一只小老虎,请组长拿出来放到桌子上。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你的位置上对小老虎进行仔细观察。你看到了小老虎的哪一个面?是什么样子的?观察完的同学,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按照信息窗中3个同学的位置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也很准确。请看屏幕中的这3幅图(课件出示),哪一幅图和你刚才观察到的是一样的?是小老虎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前面、侧面、后面。对于“侧面”,教师要进行解释:左面和右面都可以称为“侧面”。)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生1:前面。额头上有一个“王”字,两只大眼睛,两个大耳朵,鼻子、嘴巴和胡须,还能看见两条前腿和竖着的尾巴。
生2:后面。能看见小老虎的大屁股,向上翘的尾巴,两条后腿和两只耳朵。
生3:侧面。能看见小老虎的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面胡须、一条前腿、一条后腿以及背上的斑纹。师:你能分别说说小刚、小丽和小红看到的是哪幅图吗?
师:同学们观察得仔细,判断正确。可是为什么我们观察的是同一只小老虎,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我们坐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也不一样。)(2)换位观察。
师:在刚才的观察过程中,同学们只看到了小老虎的一个面,你们想不想亲自去看看小老虎的另外两个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起立,按照老师手指的方向,走到下一个位置上坐好。(学生活动。)
师:你们现在看到的小老虎和刚才一样吗?
师:请你仔细观察?你现在看见的是小老虎的哪一个面?和屏幕上哪幅图是一样的?悄悄地指给你的同桌看。
(学生活动。)
师:请同学们起立,走到下一个位置上坐好。你现在又看见了小老虎的哪一个面?和屏幕上哪幅图是一样的?悄悄地指给你的同桌看。
(学生活动。)
师:看起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结果的确是不一样的,那我们怎样才能对一个物体进行全面观察呢?(学生可能回答:要对物体的每一个面都进行观察。)师: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善于观察的好孩子。(3)小组观察。
师:现在我们来分小组进行观察,请小组长把小老虎放进桌洞,把你们组的数学书摞成一摞放在一起,书脊一侧朝左边放,比一比哪个小组动作最快。请同学们有秩序地交换位置,每个人都分别从书的前面、侧面和后面进行观察,并把你看到的样子和组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认真。老师这儿有3张照片,你们能指出它们分别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吗?请说明你们的理由。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学生发言,配合学生的发言有顺序地贴照片。)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定位观察、换位观察、小组观察一系列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亲自感受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让学生的学习具有现实性和操作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1)基本练习。
“自主练习”第1、2、5、6题。(其中第6题出现了从上面观察的画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我们观察物体不仅可以从它的前面、侧面、后面来观察,也可以从它的上面进行观察,有时还可以从它的下面进行观察等等,观察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2)体验练习。
师:请组长拿出杯子,将把手朝黑板(教室前面)放好。每个同学坐在座位上仔细地观察杯子。先想一想自己坐在杯子的哪一面,(贴出3张图片)看到的是哪一幅图,然后猜一猜其他两位同掌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小组活动。)
师:下面请组长将杯子的把手朝窗户(教室南面)放好。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杯子,思考这次你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再猜一猜其他两位同学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小组活动。)
师:你两次看到的一样吗?每个人坐的位置没有动,观察到的结果为什么又不一样了呢?(学生可能会说:杯子的位置动了。)
【评析:通过基本练习,学生学会辨认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体验练习,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能换一个角度去理解知识,在实际感知中巩固所学,深化认识。】
4.欣赏总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
师:是啊,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就不一样。有时候换个位置看一看,就能发现另一种美丽。有很多摄影师因为观察的位置和大家不同,就拍到与众不同的精彩画面。(出示课件:从上面拍的汽车、从空中拍摄的小鸟、从下面拍摄的花朵、显微镜拍摄的雪花、卫星拍摄的天文奇观„„)换个位置,留心观察,美就在我们身边!
【评析:让学生欣赏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摄影作品,旨在让学生明确数学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能激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发孩子们研究数学的热情,同时也是对学生人生观培养的一种渗透。】
/ 4
第三篇:绳趣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市群惠小学体育课教案
绳 趣
执教教师:陈惠珍 指导老师:李玉英 课型:新授课 年级:五年(4)班
教材版本: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水平三教师用书
2008年9月22日
绳趣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遵循“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选择以绳为教材,以趣作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核心,在老师的引导下,促使学生在不断尝试各种方式的跳绳中,学习技能,发展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
二、学情、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自信心强,有一定的独立与合作学习能力,开始注意教师和同伴对自己的态度,但有时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较为任性等。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合作创编跳绳,给学生提供一个互动交往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
我校地处老城区,场地较小,开展体育活动受到了限制,学生的心肺功能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而跳绳是一种十分简便的锻炼方法,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还可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
三、教学目标
1.在掌握个人跳绳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在合作中创编花样跳绳,从而在合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2.通过反复尝试各种方式的跳绳,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协调性和节奏感,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3.通过小组合作创编和“竹竿舞”的练习,发展同伴间的友好合作与交往能力,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
1.花样跳绳 2.“竹竿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和控制合作摇绳的技巧。难点:在协作摇绳、跳绳中的配合
六、教与学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去实践体验、去思考、去探究、合作与交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去施展;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教师由管理者转为参与者,由控制者转为帮助者,由主导者转为引导者。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各种问题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动作,主动掌握花样跳绳的技术。
七、教学特色
一条绳子,可以一个人练习,也可以两人、三人……,让学生在合作尝试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的把自己练得“筋疲力尽”,但这正是老城区独生子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求,更是这一代少儿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
八、教学过程
(一)热身热心、活跃气氛(约6分钟)活动内容:
1.课堂常规
(1)学生持绳成四列横队集合。
(2)教师简明介绍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跳绳跑
学生成一路纵队,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绕篮球场跳绳跑。
3、韵律体操(配乐)
学生按照自己的号数,跑成三个套圈,和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在老师带领下一起做康康操。
组织:如图
(一)图
(一)康康操队形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充分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练习,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拓展技能(约20分钟)
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自创花样跳绳练习。活动内容:
1.单人跳绳(单脚跳、双脚跳、正反摇跳、正摇编花跳……)练习步骤:
(1)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一分钟的双脚跳绳练习。组织如图
(一)(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单人花样跳绳自创练习。组织:散点(3)学生展示个人自创花样跳绳(看谁花样多)。组织如图
(一)2.合作跳绳练习(带人跳绳、两人跳双绳、一人跳一人辅绳、双人摇绳跳……)练习步骤: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合作跳绳的创编。(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自主合作创编学习。组织:散点(3)教师观察、辅导、参与。
(4)小组向同伴展示创编的练习花样:看哪组花样即新颖又跳得持久。组织队形如图
(一)(5)教师引导展示的小组说说自己的合作创编过程的学习心得。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独立与合作创编进行探究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培养合作交往能力,增强心肺功能,发展耐力、协调等素质。]
(三)把握节奏、共同配合(约10分钟)活动内容:“竹竿舞”(音乐伴奏跳)
教师引导、参与学生利用手中的绳子一起跳“竹竿舞” 练习步骤:
1.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
2.练习竹竿舞的打竿节奏和舞步:两人一组,将两根绳子平行摆放在地上,跟教师模仿练习打竿和步伐。(学生边练习边喊节奏:开合开合开开合合,进出进出进进出出,高兴高兴高高兴兴……。)3.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打竿”,一组跳“竹竿舞”。4.两组交换跳。如图
(二)5.各排前六名摆成正方形图形打竿,其他同学跳竹竿舞。如图
(三)图
(二)竹竿舞练习队形
图
(三)竹竿舞练习队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舞动中共同配合,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
(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约4分钟)活动内容:肢体放松,意念引导。
1.教师引导学生围成三个套圈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身心放松活动。组织如图
(一)2.小结讲评,鼓励表扬。3.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九、场地器材
1.篮球场一块 2.各种长度的绳子50根 3.录音机:1台
十、预计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练习密度:40—50%
十一、课后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与同伴进行花样跳绳创编。
第四篇:《2 拉拉手,交朋友》教学设计
《2 拉拉手,交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2、知识与技能: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
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
教学难点
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找朋友》歌曲录音。
(2)美术纸若干张。
2、学生准备:(1)自我介绍的内容。
(2)自己的作品(绘画、手工或准备演奏的乐曲)。(3)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与家人的生活照。(4)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若干张。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老师作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XX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道德与法治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遇到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
二、我认识的朋友多
我们来到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上学已经一周多了,你能叫出同班同学的名字吗?(请一名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再请被叫到的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以此类推。)
三、课间活动:唱《找朋友》的歌曲 《找朋友》 找找找啊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找找找啊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找找找啊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找找找啊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四、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
1、说说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干净、整洁,学习好,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同学。)
2、你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要和他做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我们在一起会互相帮助。)
3、说说你帮助过谁?哪个朋友帮助过你?
4、你有没有喜欢的老师和同学,为什么喜欢他?
五、同桌同学相互认识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认识了老师和一些同学。你们之间还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成为新朋友?
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相互认识,可以相互拍拍手、拉拉钩,成为新朋友。
六、准备资料交朋友
1、老师出示自己的名片给学生看,然后示范做名片,学生按老师的方法、步骤学做名片。
2、自己制作写有自己个人资料的小名片或精心准备一张绘画作品,一件手工,或演奏的乐曲等。
第二课时
一、请你记住我
1、展示自己的绘画或手工作品,或演奏乐曲以及其他自己的拿手项目,加深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
2、同学之间进行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特征、喜好及家庭等简单情况)。
3、找朋友:双手拿着自己的名片,找到朋友后相互交换名片。
4、与大家分享自己和家人的照片。
5、在书上记下同桌的名字和电话,相互认识。
6、唱儿歌
教唱儿歌:拍拍手、拉拉钩,我们成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
二、做游戏,愉快地结识新朋友
1、看课本第6-9页 说说讲的什么?
2、老师讲解一下两个游戏:找朋友,网小鱼的游戏方法和规则,教唱网小鱼的儿歌。
3、游戏安全要求。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边唱儿歌边做游戏,老师也加入游戏中。
第五篇:韵律绳操教学设计
课题:羊羊运动会之韵律绳操
授课教师:杨洪慧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课程内容与提倡个性发展相结合,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面向全体学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模仿自学,自编自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及鉴赏能力,形成自信,自尊,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互相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用韵律绳操组合作为教学内容,韵律绳操具有动作简单,节奏感强等特点很受小学生欢迎,在教学中穿插情景教学,进一步增强了教学乐趣并配以活泼的音乐,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同时具有独特的创新能力,并渴望得到认可,注意力较差,无意注意占主导,在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韵律操的各项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韵律绳操组合一、二的动作要领。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协调、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意识,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互学互助、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动作的规范和掌握
难点:反方向动作的探究、学生的表现力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设置情景:羊羊运动会开幕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有趣的拍手操达到热身效果 2.学习组合,人人参与
学习韵律绳操组合一、二动作。教师先完整示范组合一,学生能够尝试模仿跟做
3.小组学习,开拓创新
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带领下合作探究组合的动作。领操同学能够初步尝试使用规范的教学手势。学生在自学自练中逐渐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并解决问题。
4.展示自我,激情飞扬
小组依次展示4x8拍的动作,进行评价指导。集体根据顺时针方向换位练习,达到巩固动作目的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大胆展现自我。5.快乐体育,放松身心
放松心情,跟随音乐及教师做放松练习,恢复身心。分享和交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进行小结评价。
七.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整堂课的练习密度约为55%,练习密度中等,平均心率120~135次/分。
八.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CD机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