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的圣诞蜡烛_教学设计_教案

时间:2019-05-12 23:4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林的圣诞蜡烛_教学设计_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林的圣诞蜡烛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一篇:科林的圣诞蜡烛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题中“圣诞蜡烛”的含义。3.默读课文,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4.感受课文对父亲真挚的爱和用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

2.教学重点/难点

从科林的言行中体会他的心理和情感,感受他对父亲真挚的爱。对于课题含义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师: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新年,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

2.师:预习了课文,你从中了解到在圣诞节,爱尔兰人有怎样的习俗?(①圣诞前夜必须点蜡烛;②点燃的蜡烛意味着所有的要求会得到尽量的满足。)交流,出示句子。

3.你知道点燃圣诞蜡烛意味着什么?(圣诞蜡烛象征着吉祥,象征着幸福。)4.板书课题。提示:“诞”的笔顺与字形;“蜡烛”二字的部首。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主人公科林到底有没有点燃他的那支圣诞蜡烛,并简要说说理由。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板书:没有点蜡烛

点亮灯塔

3.针对课题,教师提问:课题中,“科林的圣诞蜡烛”指的是什么?它还有怎样的含义?

三、研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1—3节,想想科林没有点燃妈妈给他的圣诞蜡烛的原因是什么?用上“浓雾、灯塔、蜡烛”这三个词语来说一说。

(1)交流,教师指导。(父亲的船过了七天,仍迟迟未归。此时,浓雾封锁海面,特大的北风又使灯塔短路,没有灯光为船只导航。)(2)科林当时的心情怎样?(无比担忧)

师:科林的心情,文中没有直接写,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再读课文1—3节,圈出能让你感受到科林担忧、焦虑的词语。(3)交流

①人物的表现(步履沉重,望了望,注视„„)

科林注视着耸立在山顶上的灯塔,你觉得这时候他在想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透过主人公的举动,感受人物内心的焦虑之情。除了人物举动之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科林的焦虑呢? ②景物

出示句子,交流感受。

③引导发现句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七天,并交流感受。

“七天”这个词反复出现,让你感受到什么?(等待的时间长,牵挂深)2.指导朗读1—3节,深化感悟 3.体会“不像圣诞节”的含义 此刻,科林感觉——(今晚不像圣诞前夜。)圣诞夜原本应该是——(热闹,合家团圆)。是啊,漂泊在海上的父亲音讯全无,科林觉得——?

课堂小结

四、复习巩固 1.抽读词语。2.辨字组词。

履()

诞()

踪()

窖(覆()

涎()

粽()

窑()3.齐读课文1—3节。

课后习题

五、作业

1.抄写下列词语两遍。

灯塔

失踪

柔和

幸亏

黑沉沉

步履沉重

烛光摇曳

奔走相告 2.读熟课文。)

第二篇:科林的圣诞蜡烛作业

科林的圣诞蜡烛作业

1、读读下面的词语,并写一写

步履沉重气喘吁吁 烛光摇曳沉吟悬挂 宁静安详 蜡烛 奔走相告 地窖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科林之所以要点燃灯塔,是因为,但

是。

(2)这些天,每当科林翻过小山丘时,他总是;

每当科林翻过小山丘时,他总要望一

望;

每当科林翻过小山丘时,他总要注视

着;

每当这时候,他总是在想:。

(3)为了点亮灯塔,他

(4)科林的圣诞蜡烛象征了

3、抓住关键词提问并解答

“竟然有这样的奇迹!”

提问:

解答:

4、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5、科林对父亲有着真挚的爱,表现在:12、6、父亲终于平安归来了,他高兴地对科林说:“儿子,你真了不起!你能把点

亮灯塔的过程告诉我吗?”科林得意地看着父亲,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第三篇:3_蜡烛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2.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理解老妇人的形象。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2.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理解老妇人的形象。难点:体会作品中所表现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 了的铁器和炸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里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 衰(shuāi)老

烧灼(zhuó)瓦砾(lì)

淹没(mò)

鞠躬(jū gōng)

肃穆(mù)腋(yè)窝 地窖(jiào)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3.了解作者

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4.了解文体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 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同:用事实说话。

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3.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 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读完全文,说说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情景是什么?

【交流点拨】甲生:最令我感动的清醒时当老妇人看到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五个红军时,决定从地窖里爬出来招呼他们隐蔽。当她受伤醒来后,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便不顾敌人的炮火在自己周围爆炸,毅然来到烈士的身边。

乙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年老体衰的老妇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掩埋烈士的情景。首先寻找弹坑,然后用双手一捧一捧地往外舀水。最困难的是搬动烈士的尸体,虽然距离不到十步,却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三次,最后总算把烈士拖到了炮坑里,虽然已是筋疲力尽了,却仍然虔诚地掩埋了烈士。没有坚定的决心,坚强的毅力,是无法做到的。

丙生:最令我感动的是老杜人掩埋苏联红军时的情景,她像是掩埋自己的儿子一样动情。掩埋前,她跪在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多么真诚。最能体现老妇人对烈士崇高的爱的,是她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年 轻战士的坟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表达内心的情感呢?为了这位苏联红军,老人尽心尽力,无私无我。

(二)再读课文,分析人物,体会情感

1.这篇通讯主要人物是谁? 【交流点拨】老妇人

2.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段,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试举例加以说明,体会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交流点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1)外貌描写如“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这种神情表现了老人深切的悲痛,这哪里是对一位战士,一位来自苏联的战士,俨然是对自己的儿子表现 出来的哀伤。

文中多次提到老人的围巾,并强调了颜色是黑色的。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对烈士的哀悼之情。

(2)本文对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动词的恰当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①动词放大了愿望与现实的反差,表现了老妇人的无所畏惧。老妇人看到已经牺牲了的苏联红军战士“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决心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去掩埋他,文章写道:“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她在“想”什么呢?一定要保护好红军烈士的遗体,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让他安息在南斯拉夫土地上!于是老妇人“摸”蜡烛,“揣”蜡烛,毅然决然地将“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的“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拿了出来,表示对红军烈士的沉痛哀悼!紧接着的一个“爬”字意蕴极为丰富,说明老妇人居住条件之差,而居住条件差是法西斯强盗造成的。还有老妇人走向方场时,“干脆直着身子”,一个“直”字令读者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

②动词凸显出老妇 人的年迈体衰,表现了老妇人对红军的敬爱之情。文章这样写道:“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 这些描述,怎不令人百生情愫,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她敢于花数小时的时间“坐”在地上“休息 ”,说明她忘记了自己的安危,说明老妇人力不从心。“天气很冷”,老妇人却“跪”在“积了些水”的坑里“用手掌舀水”,“跪”字说明弹坑之大,也表明老妇人体力不支、行动吃力。她对所敬爱的烈士也只能“拖”了,盖坟是“一捧又一捧”地盖土。

③动词再现了沉痛的仪式,表现了老妇人对年轻战士的母爱之情。掩埋烈士之前,老妇人举行了 一个庄重肃穆的安葬仪式,文章写道:“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动词“理、弯、覆”写出老妇人对年轻烈士的怜爱之情,要让烈士在入土之前保持最良好的姿势、最平静的姿容。动词“跪、画、吻”饱含多少虔敬之情、祝福之意、母亲之爱!

3.谈谈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①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③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三)探究蜡烛寓意,把握文章主旨

1.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这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点明文章主旨。

2.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交流点拨】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3.结合全文说说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交流点拨】①红军烈士生命之光;②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③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四)感受艺术魅力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交流点拨】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为先,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夫分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 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情亲;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 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四、拓展延伸

请仿照例句“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另选角度,赞美蜡烛,揭示其象征意义。

(提示:开放性题目,关键是确定蜡烛的象征意义,一般象征奉献精神。)【交流点拨】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位园丁的双手,正像一位老师的奉献,那样感人至深。

板书

第四篇:半截蜡烛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绝密”“绝妙”“厄运”等词语。

2、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人物具体言行的语句,并感受任务的机智、镇定、勇敢。

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出示课题:19半截蜡烛(指名读)

“截”这个字笔画很复杂,请注意它是半包围结构,部首是“戈”gē字旁,跟老师来书空。课题中的“截”是个量词,“半截”就是“半段”。

2.半截蜡烛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用非常残暴的手段展开了血腥的屠杀,1940年5月,他们只用了短短3个星期,闪电般占领了法国,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抗击侵略者的动人故事,我们今天学习的《半截蜡烛》就是发生在法国的一个感人的故事。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2、交流自学结果。

(1)读准人名,尤其读好“杰奎琳”。(2)开火车读词语。

①理解“厄运” 困苦的遭遇。

理解“厉声”(说话)声音严厉。(3)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

①理解“绝密”。选择“绝”的义项。②理解“绝妙的主意”。

生质疑:这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那不是更危险吗?怎么会是绝妙的主意? 小结:人们常说: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安全,所谓:绝处逢生、险中求胜这可真是一个绝妙主意。

引读:一起为这个主意拍案叫绝!„„一起为这个主意暗暗喝彩!„„ ③理解“点燃蜡烛的后果”。

师:自己读读这句话,看看这句话中哪个词出现得最多?

师:连用三个就会,你体会到了什么?(每出现一次,情况就越严重,付出的代价就越惨重。)试想:如果秘密被暴露,情报站被破坏,将会产生怎样严重的后果?

师:是的。一旦秘密被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你能将这可怕的后果读出来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自练-----指读,点评

(4)围绕半截蜡烛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①交流、点评纠正: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3-7小节,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怎样千方百计地保护这半截蜡烛?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母子三人各自想出的办法。出示练习

⑴ 学生交流,师概括板书。板书:吹熄、端起、拿走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教师概括:是啊,半截蜡烛中藏着的秘密一旦暴露,整个情报站会遭到彻底破坏,就连法国战局都极有可能受到影响,同时也意味着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太紧张了!这里不是战场,但比战场更严峻!偏偏有那么一天夜晚,屋子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并顺手点燃了蜡烛。烛焰摇曳,母子三人的心一下子就被揪紧了,保护这半截蜡烛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在危急关头,三人分别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母子三人中,谁的表现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轮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3、照样子写词语。

课后习题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填上合适的量词。一()蜡烛

一()妇女

一()主意

一()油灯 一()眼睛 一()楼梯

3、读熟课文。

第五篇:《蜡烛》教学设计

蜡烛》教案

教学目的:

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提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以及文体简介:

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其中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

二、作者以及文体简介: 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其中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同学们请看下面这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当看完这些图片时,也许你们就会对这篇课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2.自由朗读:读懂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提问: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或者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文章主题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4、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再读全文,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3.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4、通过这么反复的描写,表达了老妇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第二课时

一、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为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九、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将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三、布置作业: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文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大同市十八中

2018年6月

下载科林的圣诞蜡烛_教学设计_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林的圣诞蜡烛_教学设计_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蜡烛》教学设计

    《蜡 烛》教 学 设 计 教材分析 人说“蜡烛成灰泪始干”,但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笔下的“蜡烛”却永远不会熄灭,“泪”于是永远不会流干的!一位在炮火中挣扎的南斯拉夫老妈妈几乎......

    《蜡烛》 教学设计

    《蜡烛》 教学设计 《蜡烛》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2、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3、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

    蜡烛教学设计

    《蜡烛》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初二1.2.3.4班 授课人:蒋琼英 教材分析 《蜡烛》位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主要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遗体......

    蜡烛教学设计

    蜡 烛 河北省黄骅市第三中学 刘付娥 邮编: 061100 联系电话:*** QQ:1975418703@qq.com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

    《蜡烛》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蜡烛》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 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二)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三)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

    圣诞平安夜苹果蜡烛

    圣诞平安夜苹果蜡烛这个季节注定充满了甜蜜和温馨,甜甜的味道,暖融融的爱意与温暖的注视,急促的心跳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幽香,烛光表达了彼此的爱与承诺。。#萌物##创意家居##......

    27 红蜡烛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参照“我的词语库”自由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3.熟悉8个字的常用词语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