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下的概念教学需要灵活的教学设计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谢弦 210038
新课程下的概念教学需要灵活的教学设计
摘要: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设计,把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融入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 概念数学 教学设计
●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 ●让课堂乐意向不确定性开放
●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位教师的职责。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设计,把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融入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创新,应突出体现在问题提出和解决的的方法上,即:教师提出问题的方法和引导学生善于提出质疑的思维方法。概念教学的首要环节不是向学生展示概念,而是结合概念自身的特征为学生创设一系列巧妙、灵活的问题情景,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其思维能力。
本文结合对苏教版必修
(一)2.1.3第二课时“函数的奇偶”一课的设计,谈点想法。
一、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出发,提出合理化问题进行研究。
在学习函数奇偶性之前,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图象,使得学生具备了利用函数解析式研究图形性质的知识基础,同时考虑到初中又学习了图形的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由此,通过下面问题展示探究过程:
T:(教师,下同):前面研究了函数的定义和图象,图象是函数关系的几何表示。由于“数对(坐标)”与“点”是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函数与其图象也存在对应关系。于是我们可以借助函数研究图形性质,亦可以借助图形直观来研究函数性质。
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研究图形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有什么好处?
S:(学生,下同):对于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性图形我们只要清楚了它的一半的情况就可以知道它的整个情况。
T:由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图象的对称性来研究函数的性质,或通过函数表达式来研究图象的对称性质,你能否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供他们提出他们问题的基础,让学生自然提出问题。)
S:(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满足什么条件时,图象关于某直线轴对称或关于某点中心对称性?
(在这里教师只是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提出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
二、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研究问题。
T: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由于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教师须进一步引导、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在初中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如何研究的?面对刚才的问题,你该如何办呢?
S:从简单一些的特殊问题入手,先研究函数yx2图象的对称性。
T:对。在初中我们通过一些具体有理数的运算结果归纳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通过一些具体的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抽象归纳出反比例和一次函数的性质。这种从一些特殊具体的例子抽象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1请看课本P38例:观察函数yx2和y(x0)的图象
x1S:发现yx2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y(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x
三、将研究结果进行抽象概括,形成理论。
T:你能给出它的理论依据吗?
S:因为图象上的点分别关于y轴和原点对称。
T: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函数的图象,你能用函数的对应思想解释它们的对称关系吗? 1S:对于函数yx2图象上右边的点(x,x2)与左边的点(x,x2)对称,函数y(x0)图
x11象上右边的点(x,)与左边的点(x,)关于原点对称
xx1T:(x,x2)、(x,)放到左边不行吗?
xS:也可以。
T:通过这两个具体的函数研究,我们发现研究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就是研究函数图象上的点(x,y)与(x,y)、(x,y)的对称性。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S: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根本原因是图象上的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仍然在图象上,x与x对应相同的函数值,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根本原因是图象上的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仍然在图象上,x与x对应相反的函数值。
T:我们将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分别称为偶函数和奇函数,请同学们用符号语言概括出偶函数和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四、反思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理论
T:有没有图象关于x轴对称的函数?如果有,请举出实例,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S:没有,因为图象关于x轴对称,必须(x,y)、(x,y)都在函数的图象上,这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每一个自变量只对应一个函数值y。
T:那么,从函数的定义上分析,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定义域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S: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
T:是否存在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如果有,请举出实例,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S:有,常数函数y0 T:对。我们来分析一下:
对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f(x),如果它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必须则f(x)f(x),得f(x)0,即y0
f(x)f(x),f(x)f(x)
五、拓宽与引申,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和发现。
T:(小结)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不是奇函数或偶函数,我们就说着个函数是非奇分偶函数,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由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这是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前面我们研究了简单情形——图象关于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性的情况,课后,同学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更一般的情形:
⑴ 满足什么条件时,其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 ⑵ 满足什么条件时,其图象关于点(a,0)中心对称? 数学概念课的教学需要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呈现背景,通过问题的探究和自主学习来获取相关概念;教学的形式主要是通过交际合作与对话来体现,教学目标则通过“教学逻辑”与“学习逻辑”去接通“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来实现。本节课,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探究过程,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有个别不知从何处思考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看别人怎样观察,听别人怎样介绍,也学到了知识。课堂上教师只是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实践的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发现概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概念,会用概念去解题,还应让学生了解概念建立的合理性。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通过启迪和引导,使学生参与到分析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开发。教学的开放首先需要思想的开放。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数学教育。实践证明,要想很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有关精神,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的角色的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才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产生质的飞跃,才能保证数学教学始终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课程标准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 章建跃
3、潘建国:《激活课堂,还课堂于学生》
《中学数学》2003.5
4、宋建挺:《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数学教学通讯》2002.12(上)
5、袁振国:《数学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3
6、朱德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与主题式教学设计》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模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是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关键词:数学概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是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很多老师往往重解题而忽略了概念,有时候虽然重视数学概念,但也仅限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结果导致审题不清,或者应用不当,或者只是迁移能力不强,解题能力不高,遇到新的题型或者出现新知识时束手无策。
新的课标下,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概念;改进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索,加强数学概念的理解,以不变应万变来应对新的教学要求。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怎样上好数学概念课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以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引起学生兴趣。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总有它的现实或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概念教学的备课时,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
比如在引入“等比数列”时,我带了一口袋糖果给学生,并提出谁回答对他的第一个问题将得到一颗糖,回答对他的第二个问题的学生可以得到两颗糖,以后依次回答对后一个问题的学生得到糖果的颗数将是前一个学生的两倍,学生的参与热情顿时高涨,都纷纷回答问题,这样在游戏中让学生思考、体会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从这个事例看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动手能力,在亲自实践体验中形成数学概念
新课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亲身感受概念的形成过程,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数学课的兴趣,感受过程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概念由来充分了解,帮助记忆。
如在“椭圆”概念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准备一条细线,将细线两端分别固定,分别记为F1和F2,用铅笔把细线拉紧,使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所得图形,提问思考讨论:
①椭圆上的点有何特征?
②当细线长等于两定点之间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 ③当细线长小于两定点之间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 ④请同学总结,完善椭圆定义。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辨析比较,揭示本质。
学生产生概念混淆往往是由于不能区分概念之间的异同,主要原因就是对有关概念比较太少或缺乏比较,尤其是一些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概念。
如在“排列组合”教学中,学生往往没有从本质上区别两个概念,在具体解题时经常用错,我在教学中举了如下例子用以辨析:
①求1~9九个数字任取4个构成四元素集合的个数。(组合)②求1~9九个数字任取4个构成四位数字的个数。(排列)③求七支球队进行淘汰赛(单循环)的比赛场数。(组合)④求七支球队进行主客场(双循环)的比赛场数。(排列)
四、在教学之后,要变式训练,强化理解。
由于概念所指的对象除了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以外,还会在非本质属性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在概念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变式来帮助学生获得更精确的概念。
n如在学习“二项式定理”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公式(a+b)中a,b的普遍意义,可以让学生做以下的变式练习:
①求(x+y)12展开式中的倒数第4项.②求(x3+2x)7的展开式中的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
五、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概念有感性认识。
制作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和模拟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对知识理解简单化。
如在“正弦型函数y=sin(x+)”这节课中,我通过课件演示A,,对图像影响及变化。这样学生可形象地感受概念产生过程,加深对正弦型曲线了解。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数学概念的教学同时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技能,学生学好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前提,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与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它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数学概念的教与学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一定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应当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达到理性认识,同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初中数学概念是初中数学知识基础的核心,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是学生解题出发点和突破口,所以数学概念的教学也应该成为老师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特别是在初三的复习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重解题而忽略了概念,有时候虽然重视数学概念,但也仅限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结果导致审题不清,或者应用不当,或者只是迁移能力不强,解题能力不高,遇到新的题型或者出现新知识时束手无策,老师陷入复习题型求全,知识点机械重复的题海之中。
新的课标下,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概念;改进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索,加强数学概念的理解,以不变应万变来应对新的教学要求。
在新的课表要求下,教师首先要能够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对概念轻描淡写,一代而过,或者即使注重理解,也只是机械的生搬例子,很少注重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然后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学生解题,结果往往造成学生消化不良。比如说在讲解函数时,很多老师只是用书上的图表来解释,很多同学好像理解了,但真正在以后的应用时却又把握不准,无从下手。
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他们主动去探索,理解概念的本质。在上课之前,老师都会认真备课,找很多的例子,进行比较和说明,以期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但是这种备课只是建立在老师对概念的理解之上,学生对于老师的例子是否能够很好理解并接受,还很难说。如果这时能够把这一环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加以归纳总结,并与书本上的概念进行比较,得出数学概念,也许效果会好很多。基于此,本人认为,要想加强概念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备课取材源于生活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总有它的现实或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概念教学的备课时,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从这个事例看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的概念最好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相近
数学教材的知识并不是孤立的,特别是新课程知识体系的编排大部分呈螺旋式,这样的编排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概念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在学习新的概念时,可以利用相近或者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再加工即可。比如本人在讲单调递增函数时,先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在初中时就讲了一次函数Y=X,Y随着X 的增加而增加,把这句话用数学语言翻译出来,然后在抽象化,就得到了递增函数的定义。由于y随x的增加而增加使同学们在初中经常见到的,所以一点也不会感到陌生,比较容易接受,一下子拉进了学生与新概念的距离。
三、在讲授新的数学概念时,让学生多举例子,多用学生的语言、思维习惯进行教学,并尽可能的让语言幽默风趣
例如有位女老师在怀孕期间刚好上到了《概率》中的随机事件,有个同学马上说“老师,您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这是一个随机事件”,这位老师当场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学生一看老师把自己都当成了研究素材,一方面觉得非常有趣,另一方面觉得概率知识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而且还帮着分析,马上来了劲头,纷纷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大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课堂教学之后的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加以巩固,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初中学生的课务多,学业繁重,如果不及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复习,难免出现遗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有相似的相近的概念出现时,要多加以比较,在比较的同时巩固。在解题过程中,也要借机复习。在本人看来,大多题目的条件都明显的是利用与定义相近的表述来给出,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先复习定义,然后读题目,并把定义和题目翻译成同一种数学语言,然后加以比较,这样不仅复习定义,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可谓一举两得。本人所代班级有一段时间学生买体育彩票的比较多,偶然一次被我看见了,他们以为我会批评他们,结果却是我问了他们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这张彩票中将的概率是多大,事先有没有通过概率知识研究过?学生一听,马上就和我讨论起这个问题来,我借机让他把概率的
总而言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并尽量让学生知道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概念的本质。掌控好了数学概念的教学,不仅仅对学生解题有好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从这些方面来说,搞好了数学概念的教学,也就实现了学生初中数学学习的目标。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中学数学教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摘 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数学概念的教学不再是局限于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知道概念是怎么来。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需要老师在备课环节上下足功夫。关键词:数学概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应当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达到理性认识,同时《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高中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知识基础的核心,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是学生解题出发点和突破口,所以数学概念的教学也应该成为老师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特别是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重解题而忽略了概念,有时候虽然重视数学概念,但也仅限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结果导致审题不清,或者应用不当,或者只是迁移能力不强,解题能力不高,遇到新的题型或者出现新知识时束手无策,老师陷入复习题型求全,知识点机械重复的题海之中。
新的课标下,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概念;改进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索,加强数学概念的理解,以不变应万变来应对新的教学要求。
在新的课表要求下,教师首先要能够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对概念轻描淡写,一代而过,或者即使注重理解,也只是机械的生搬例子,很少注重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然后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学生解题,结果往往造成学生消化不良。比如说在讲解映射时,很多老师只是用书上的图表来解释,很多同学好像理解了,但真正在以后的应用时却又把握不准,无从下手。
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 1 学生的学习热情,然他们主动去探索,理解概念的本质。在上课之前,老师都会认真备课,找很多的例子,进行比较和说明,以期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但是这种备课只是建立在老师对概念的理解之上,学生对于老师的例子是否能够很好理解并接受,还很难说。如果这时能够把这一环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加以归纳总结,并与书本上的概念进行比较,得出数学概念,也许效果会好很多。基于此,本人认为,要想加强概念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备课取材源于生活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总有它的现实或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概念教学的备课时,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比如在引入等比数列时,老师带了一口袋糖果给学生,并提出谁回答对他的第一个问题将得到一颗糖,回答对他的第二个问题的学生可以得到两颗糖,以后依次回答对后一个问题的学生得到糖果的颗数将是前一个学生的两倍,学生的参与热情顿时高涨,都纷纷回答问题,这样在游戏中让学生思考、体会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从这个事例看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的概念最好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相近数学教材的知识并不是孤立的,特别是新课程知识体系的编排大部分呈螺旋式,这样的编排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概念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在学习新的概念时,可以利用相近或者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再加工即可。比如本人在江单调递增函数时,先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在初中时就讲了一次函数Y=X,Y随着X 的增加而增加,把这句话用数学语言翻译出来,然后在抽象化,就得到了递增函数的定义。由于y随x的增加而增加使同学们在初中经常见到的,所以一点也不会感到陌生,比较容易接受,一下子拉进了学生与新概念的距离。
三、在讲授新的数学概念时,让学生多举例子,多用学生的语言、思维习惯进行教学,并尽可能的让语言幽默风趣
例如有位女老师在怀孕期间刚好上到了《概率》中的随机事件,有个同学马上说“老师,您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这是一个随机事件”,这位老师当场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学生一看老师把自己都当成了研究素材,一方面觉得非常有趣,另一方面觉得概率知识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而且还帮着分析,马上来了劲头,纷纷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大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课堂教学之后的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加以巩固,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高中学生的课务多,学业繁重,如果不及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复习,难免出现遗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有相似的相近的概念出现时,要多加以比较,在比较的同时巩固。在解题过程中,也要借机复习。在本人看来,大多题目的条件都明显的是利用与定义相近的表述来给出,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先复习定义,然后读题目,并把定义和题目翻译成同一种数学语言,然后加以比较,这样不仅复习定义,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可谓一举两得。本人所代办级有一段时间学生买体育彩票的比较多,偶然一次被我看见了,他们以为我会批评他们,结果却是我问了他们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这张彩票中将的概率是多大,事先有没有通过概率知识研究过?学生一听,马上就和我讨论起这个问题来,我借机让他把概率的
五、重视数学定义的教学,还要重视三种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
由于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来说,更具抽象性,如果不能将数学概念熟练的在三种数学语言之间进行转换,会严重的阻碍学生的解题,特别是现在的数学题目叙述越来越精练、简洁,如果不能将题目的条件与已学知识很好的连接,并进行转化,就会造成程思维受阻,解题不 2 顺。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时候,对有些概念作适当的补充,增补必要的、生动的说明。总而言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并尽量让学生知道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概念的本质。掌控好了数学概念的教学,不仅仅对学生解题有好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从这些方面来说,搞好了数学概念的教学,也就实现了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目标。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摘 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数学概念的教学不再是局限于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知道概念是怎么来。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需要老师在备课环节上下足功夫。关键词:数学概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应当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达到理性认识,同时《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高中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知识基础的核心,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是学生解题出发点和突破口,所以数学概念的教学也应该成为老师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特别是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重解题而忽略了概念,有时候虽然重视数学概念,但也仅限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结果导致审题不清,或者应用不当,或者只是迁移能力不强,解题能力不高,遇到新的题型或者出现新知识时束手无策,老师陷入复习题型求全,知识点机械重复的题海之中。
新的课标下,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概念;改进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索,加强数学概念的理解,以不变应万变来应对新的教学要求。
在新的课表要求下,教师首先要能够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对概念轻描淡写,一代而过,或者即使注重理解,也只是机械的生搬例子,很少注重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然后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学生解题,结果往往造成学生消化不良。比如说在讲解映射时,很多老师只是用书上的图表来解释,很多同学好像理解了,但真正在以后的应用时却又把握不准,无从下手。
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他们主动去探索,理解概念的本质。在上课之前,老师都会认真备课,找很多的例子,进行比较和说明,以期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但是这种备课只是建立在老师对概念的理解之上,学生对于老师的例子是否能够很好理解并接受,还很难说。如果这时能够把这一环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加以归纳总结,并与书本上的概念进行比较,得出数学概念,也许效果会好很多。基于此,本人认为,要想加强概念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备课取材源于生活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总有它的现实或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概念教学的备课时,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比如在引入等比数列时,老师带了一口袋糖果给学生,并提出谁回答对他的第一个问题将得到一颗糖,回答对他的第二个问题的学生可以得到两颗糖,以后依次回答对后一个问题的学生得到糖果的颗数将是前一个学生的两倍,学生的参与热情顿时高涨,都纷纷回答问题,这样在游戏中让学生思考、体会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从这个事例看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的概念最好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相近
数学教材的知识并不是孤立的,特别是新课程知识体系的编排大部分呈螺旋式,这样的编排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概念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在学习新的概念时,可以利用相近或者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再加工即可。比如本人在江单调递增函数时,先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在初中时就讲了一次函数Y=X,Y随着X 的增加而增加,把这句话用数学语言翻译出来,然后在抽象化,就得到了递增函数的定义。由于y随x的增加而增加使同学们在初中经常见到的,所以一点也不会感到陌生,比较容易接受,一下子拉进了学生与新概念的距离。
三、在讲授新的数学概念时,让学生多举例子,多用学生的语言、思维习惯进行教学,并尽 1 可能的让语言幽默风趣
例如有位女老师在怀孕期间刚好上到了《概率》中的随机事件,有个同学马上说“老师,您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这是一个随机事件”,这位老师当场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学生一看老师把自己都当成了研究素材,一方面觉得非常有趣,另一方面觉得概率知识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而且还帮着分析,马上来了劲头,纷纷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大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课堂教学之后的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加以巩固,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高中学生的课务多,学业繁重,如果不及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复习,难免出现遗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有相似的相近的概念出现时,要多加以比较,在比较的同时巩固。在解题过程中,也要借机复习。在本人看来,大多题目的条件都明显的是利用与定义相近的表述来给出,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先复习定义,然后读题目,并把定义和题目翻译成同一种数学语言,然后加以比较,这样不仅复习定义,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可谓一举两得。本人所代办级有一段时间学生买体育彩票的比较多,偶然一次被我看见了,他们以为我会批评他们,结果却是我问了他们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这张彩票中将的概率是多大,事先有没有通过概率知识研究过?学生一听,马上就和我讨论起这个问题来,我借机让他把概率的
五、重视数学定义的教学,还要重视三种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
由于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来说,更具抽象性,如果不能将数学概念熟练的在三种数学语言之间进行转换,会严重的阻碍学生的解题,特别是现在的数学题目叙述越来越精练、简洁,如果不能将题目的条件与已学知识很好的连接,并进行转化,就会造成程思维受阻,解题不顺。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时候,对有些概念作适当的补充,增补必要的、生动的说明。总而言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并尽量让学生知道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概念的本质。掌控好了数学概念的教学,不仅仅对学生解题有好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从这些方面来说,搞好了数学概念的教学,也就实现了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