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9-05-12 23:4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劝学》公开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劝学》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劝学》公开课教案

《劝学》公开课教案(语文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习第2段(1)学生齐读第2段。(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验,检查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习第3段。(1)学生齐读第3段。(2)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第二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三、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讲解:“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3、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2、结合《优化设计》提供的相关材料及本文所体现的观点,了解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一课时

同学们,下面我们上《劝学》。

《劝学》是我们这个学期要上的最后一课文言文,这一课是我们特意留下来的,对于我,是早有预谋的,对于大家,不知是否是有备而来?-----(回答可能是:是或不是)

(回答是):既然大家是有备而来,那么我们就给众多的领导教师检阅我们的成果!

(回答不是):既然大家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好,那就让我们使出浑身数解,希望我们能不让各位领导老师失望!

1、诵读课文

下面我们请大家先将课文下面的注音及通假字移到正文上,然后读一下课文,注意停顿: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3分钟)

2、解题:

①下面我们看题目《劝学》是什么意思? 勉励学习,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

我们以前学过这个意思吗?——学过,“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课本P90,注解第22)为什么要勉励学习呢?

——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时尚口号: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学不可以已 ②作品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

《荀子》是部什么样的著作?(——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及学法指导之课文导读)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BC.313-BC.238)所著,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本文节选部分出自文章开始几个段落。荀况是诸子百家的哪个流派?其思想如何?

儒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另两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西汉董仲舒,南宋朱圣人朱熹)他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称之为荀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洵之讳,写作孙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有人曾评价,庄子、荀子瓜分了中国文化:

荀子在其两大弟子手上赢得了庙堂中国——韩非成了中华帝国的教父,李斯成了秦帝国的宰相;

庄子赢得了江湖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艺术的宗师。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呢?(——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

1)认为人定胜天。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认识掌握它,利用它。

《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2)他主张与时俱进。“与时迁徙,与世偃仰”,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法后王”、“王道”“霸道”并用,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3)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与孟子的“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相对。

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义而化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课文讲析

正因为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所以要“劝学”。下面我们来看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请同学们再齐读一下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已:停止,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

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下面请一个代表上来板书一下练习一,把提示的比喻句也一并写上,并标上序号,中间的字可用省略号表示。

再请一个同学上来给二、三、四段的比喻按练习一提示的分论点进行分类。组内就练习一及两位同学的板书进行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填写好的练习一背诵本文

(生集体背诵)

师:自读全文,然后合上书背诵全文

师:下面分析第二段,本段一共用了5个比喻,论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①作者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板书:青青于蓝,冰寒于水)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句式特点:a.+于=比较,可译为:比„„a.成语溯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板书:直木为轮)

通假字: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头之间的“有”,常通“又”。如碑文上常有的“享阳某十有几”《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

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一个人如果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推理方法:类比推理, 以类比排列的方式,引物连类,取譬设喻,从而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能力

类比例证:蝴蝶花开蝴蝶飞,鹧鸪草长鹧鸪啼。门前种得相思树,落尽想思人未归。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第一课时结束前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练习二三,下节课抽查

第二课时

1、抽查两人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请不点名由五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完成练习二五组加点词的辨析

3、请7位同学自觉得上黑板完成练习三的通假字

4、分析课文三至四段

1)、分析第三自然段

先请一名学生背诵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生: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2、3句为第二层,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 第4句为第三层。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

师: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分总关系。

师: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外物,各种客观条件,这里指学习,学到的知识。

师: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类比: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可以成就自己 善假于学,可以弥补己之不足)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类比,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词语分析:而:①表修饰:终日而思,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②表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表转折:而青于蓝,而见者远,而闻者彰,而至千里,而绝江河。④表假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恂恂而起,而吾蛇尚在。2)分析第四段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四段。 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

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无以成江海”,阐述学习要善于积累; 第二层,从“骐骥一跃”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第一层的前面两个比喻句与“积善成德”一句是什么关系? 类比关系。第二、三层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对比论证。

师:为什么要专心?一心不能两用,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办好。

作者在课文节选之后作了明确回答: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特点:n.+ 之 + a.(句末)=a.+ n.,又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词类活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活用为状语)3)小结:

师: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故曰:学不可以已。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们需要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口不能吃成胖子,一眼不能看遍九州。一心不能两用。

所以,学习需要积累,需要坚持,需要专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希望我们的同学好好珍惜现在,以学广才,立志成学,争取做一个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用之人。4)作业布置

①课外收集一些古代有关劝学的名言名句;

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劝学文字

③有条件去阅读荀子的《劝学》全文。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虽有槁暴()()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君子生非异也()

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

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荀况特别强调教育和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学不可以已。”

(板书:学不可以已)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一自然段。

(生集体背诵)

师: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

生: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师: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生:比喻。

师:很好。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板书: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板书:直木为轮)

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

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若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先请一名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师:很好。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生: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

师:对。第一层阐明什么内容?

生: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生:分总关系。

师:对。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生: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

生: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三段。

学生集体背诵。

师: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生:对比关系。

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生: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学生动笔写,5分钟)。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先说一说?

生: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

生: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

生: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

生: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

生: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

生: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若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生: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标”“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再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学生写,6分钟)

师:请同学们先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

师:哪些同学写得不错,请组长推荐一下。

生: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师:好。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生: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师:不错。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

三、作业: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

《劝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其篇目的顺序安排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定,前面两篇分别是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而《劝学》则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篇呢?首先,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而且,《劝学》是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所以放在这个位置,对于已经熟悉高中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基于此,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德育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

学生通过前一单元的文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我所教授的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地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句式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抓住学生好新好奇的特点,利用幻灯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饿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4、在授课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背诵课文的技巧.三、说学法:

由于初高中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高中要求得更深,所以,这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听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时候,学生只有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首先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从而教给他们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

3、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布置预习:预习《劝学》,找出比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义和它们的内在联系。第一课时:

1、导入:以《花未眠》中“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入手,引出人不能因为能力有限自然美无限就停止审美,停止审美意味着死亡的结论,使他们更深刻的明白,学习不能因为没有止境就停止学习。自然导出新课

2、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为鼓励,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国人皆劝),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荀子简介,复习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3、听磁带并对照注释,正字正音。主要有:輮、槁暴、舆、跬步、骐骥、锲 根据预习,学生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质疑,其他同学答疑,教师进行点拨。

4、找出第二段中的五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含义和内在联系。

“青,取之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輮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能够改变原来的状态。

5、约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按照论证过程尝试背诵。

6、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

7、归纳:本文的设喻有什么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7、总结: 《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五、教学设计依据:

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循序渐进,能发散重难点,使其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学生从大出入手,品味细微知识,并形成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学习系统。

第二篇:《劝学》公开课教案

《劝学》公开课教案12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劝学》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劝学》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背诵默写全文。

②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并学习掌握本文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背诵默写全文;

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会本文比喻论证、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运用本文的比喻论证的方法;

2.劝勉学生勤奋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课前布置预习:

让学生提前疏通文意并分类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在课本上。

一. 导入:

古乐府诗《长歌行》 有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呢?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

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有劝勉、鼓励之意。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疏通文意、整理文章重点文言知识点:

1.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槁 gǎo暴pù 砺lì 参省cān xǐng 知zhì明须臾yú

跂qì 舆yú 生xìng蛟jiāo跬kuǐ 骐qí骥jì 驽nú 锲qiè镂lu 螯áo鳝shàn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学生展示自己归纳的文言知识点,列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注意要“直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0分钟后老师观察学生交流的结果,看是否还有疑难字词未得到解答,进一步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检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翻译情况)

1.梳理文言知识点:

①通假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②古今异义

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不真实

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的简称

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专心、认真

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③重点实词:劝、学、青、中、极、致、假、绝、兴、功、强、用

④重点虚词:于、者、而(课堂上只讲解“而”,其他两个字要求学生课下归纳)

而: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蟹六跪而二螯

⑤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名词作状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⑥文言句式:

判断句:青,取之于蓝

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冰,水为之

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翻译重点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五.小结本课时:

本节课的重点是疏通并归纳了文章重点的文言知识点,其中“而”的用法很重要,请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记忆、积累。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尝试背诵文章。

六.布置作业

1.梳理本文“于”、“者”的用法。

2.背诵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

提问一些重点的实词和句子的意思,如劝(劝勉、鼓励),绝(横渡)?? 翻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整体感知全文

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中心论点明确了以后,第二三四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分别在谈什么? 明确:二三四段是对第一段的分说,即是全文的分论点:

第二段: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段: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分析第二段: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第一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几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分析第三段: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5.分析第四段: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

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三、归纳文章的论证层次: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五.小结全文:

《劝学》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过程和方法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感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本节为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劝学》这篇课文中一些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1、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劝学中“劝”为何意?

(2)荀子“人性恶”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性本善”,荀子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3)教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齐读课文。

注意一些通假字和其他一些易写错读错的字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已,停止.(2)第一自然段中“君子”一词应怎样理解?“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把握观点:这一节主要谈了学习的哪个方面?用什么方法来论述的?

明确:学习的意义;比喻.(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在已归纳的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明确:

青青于蓝

冰寒于水

(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会进一步提高、发展。

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说明客观事物可以后天改造,改变

“木受绳”“金就砺”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5)学生齐读第2段,以词语提纲为线索背诵第2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有③就④中。)

3、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本段又采用了哪些比喻?

1登高之博见

2登高而招3顺风而呼

4假舆马5假舟楫

(4).要求模仿第2段思维推理模式,分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

明确:客观事物通过善假于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

引申出人通过善假于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学习

(5)小结

本段谈的是学习的作用,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用几组比喻句来说明,本段再次采用比喻论证。

(6)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致③绝④假)

四、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主要论述学习态度与方法

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明确:比喻、对比

4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

明确: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即道理明白、具体生动。

5学生齐背第4段。(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跬②镂③一④焉⑤至。)

五、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2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正反对比论证、说理透彻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1、结合荀子的《劝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学贵有恒――读《荀子劝学》有感

2、完成《创新设计》练习。

七、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1)学比可以已――中心论点

(2)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比喻

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态度、方法

积累对比

坚持

专一

《劝学》公开课教案3

【教学标高】

1、从字词的角度说,要掌握12个生字的读音,掌握文中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的词义,积累4个文言常用实词(于、者、而、故)的用法,掌握6个古汉语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2、从句式的角度说,要了解一些文言文特殊句法,如省略句、倒装句等。

3、从内容上来说,要能概括每一段所论述的中心。

4、从分析能力的培养上来说,要能够从文章的句式中分析它是怎样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5、从手法的赏析上来说,要能发现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如:设喻的妙用、对举的妙用、对比的运用等。

6、从感受与体验来说,要能结合文章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要能把感悟潜移默化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

【教学设想】

1、要加强朗读与背诵的训练力度,让课堂读起来。

2、译读课文中,尽量调动学生自己的潜能,进行自讲活动,老师纠错评点。

3、把分析与概括相结合,先概括各段的论述要点,这是由语言到思想,然后开始分析,让学生说作者的这个思想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这是由思想到语言。

4、对于手法的赏析,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5、对与感受与体验,这是联系生活,加强体验活动,把课文中所获的东西化进于自己的生活。

基于以上的想法,教学活动的思路这样安排:铺垫──朗读──译读──内容──发现──感悟。

【实施过程】

一、铺垫

1、由初中课文《孙权劝学》引入。今天同样来学一篇荀子的《劝学》。

2、荀子乃何许人也?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朗读

1、自读,把不认识的字圈上,并查字典,或结合课_释解决。

2、齐读,后老师正音。(通过课件把要掌握的读音打出来,或板书于黑板让学生来注音。)

3、自由走读朗读,把课文读得流畅。每人至少要读三遍。

4、老师通过齐读来检查流畅的程度。

三、译读

1、自读自译。自己对照注释,自己一句一句讲其大意。

2、同桌对译。一个读原文,一个说译文,两个人相互补充。

3、点一生译。老师针对其译的情况进行纠错或补充。(老师在学生翻译的过程中,要把教学标高的第一条中关于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内容渗透进去。)

4、附全文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四、内容

1、你认为本文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

学不可以已也──中心论点,其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2、本文的第二、三、四段各自论述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表达后形成如下板书:

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态度──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劝学》公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解课文内容大意,并背诵全文。

2、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

3、品味人物对话并说出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4、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

品味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三国演义》吗?知道孙权、吕蒙、鲁肃是怎样的人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资治通鉴》里的一则关于品蒙读书的故事。(板书课题)

2、学生自读题解,画出其中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的文字。

3、翻译课文:

⑴ 齐读课文。

⑵ 对照注解,自行翻译课文。

⑶ 根据你对下列词语所处的上下文内容大意(语境)的理解,揣摩其含义(板书)。

初 谓 岂 邪 掌 但 耳 熟若 就 遂

①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② 全班讨论翻译课文

5、分角色朗读:

① 先同桌练习

② 再请三位同学朗读

③ 讨论

孙权: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亲心、期望,语重心长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鲁肃:情不自禁的赞叹,十分惊奇的神态。

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6、小结: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吕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他们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7、质疑问难

8、巩固拓展:

① 试背课文(比赛)

② 吕蒙读书迅速长进对你有什么启示?

全班讨论

9、作业

《劝学》公开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以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想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知道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诵读课文(感性认知)、探究课文(理性认知)、背诵课文(能力升华)。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树立为发展学生能力、智力而教学的观念,坚持诵读教学。

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教学方法

本文采用诵读教法、讨论交流法。

诵读要多次进行,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

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

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3、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诵读课文、探究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刚才,很偶然的想到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遍地都是正确的答案。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1、从小学到现在,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2、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深刻,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课件板书)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勉励之意。

师:那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它虽然是文言文,但其内容浅易,行文思路清晰。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第一环节:诵读课文

训练方法: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

(一)齐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指导正音、停顿)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声音很响亮。但也有些瑕眦,例如某个字音不准,某个句子的停顿,还有情感处理不太够。这样好象有些对不起这样的名篇,大家请看大屏幕。

注意下列字音:

有yòu槁 gǎo 砺lì 跂qì 舆yú 蛟jiāo 跬kuǐ 骐qí

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鳝shàn 生xìng 臾yú

注意一些句子的停顿处理:

1、学/不可以已

2、輮/使之然也

3、故 /木/ 受绳 / 则直,金/ 就砺/ 则利

4、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 而行无过矣。

5、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欣赏课文诵读(播放课文录音)(注意朗读名家对诵读节奏和情感的处理)

(三)自由诵读,品味语言(教师下去指导,邀请学生个人诵读)

(四)齐读、个人读。

三、第二环节:探究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对课文都有了各自得体会或感悟。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探究一下。首先,大家在字词句这个层面上有没有困难?

(一)课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师生交流讨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

(1)“于”的三种用法:

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

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

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

(2)“者”的两种用法:

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

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

(3)“而”的四种作用:

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

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4、课文中哪些说法你觉得不够严谨的?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知明而行无大过矣)

(2)蚓和蟹的比喻不太恰当,这些只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用心专一、用心浮躁”关系不大。

(二)课文行文思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疑点,请大家讨论。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

1、就议论这点而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

2、这个论点是两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学习改变命运、终身学习)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4、荀子看来,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学习有什么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积累)

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坚持、专一)

5、就散文这点而言,它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作者通过二十个比喻来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6、谁来总结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5个比喻)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5个比喻)

从学习的态度上论证(10个比喻)

四、第三环节:背诵课文

好的,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句方面的障碍,也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课文的背诵很有帮助,下面我们就进入这节课的第三个环节:背诵课文

1、先齐读课文。

2、哪位同学现在就能够背诵出来的?自荐一下。

(你背下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3、沿着文章的行文思路去背诵课文,也是一种快速成诵的方法。

A、第二段的行文:(5个比喻)

青取之于蓝

学习的意义

冰 寒 于 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輮 以 为 轮

提高自己

木受绳则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则利

B、第三段的行文:(5个比喻)

跂 而 望 不如登高

学习的作用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善假于物

弥补不足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楫 绝江河

C、第四段的行文:(5对比喻,10个)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学习方法 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对比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坚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学习态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一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4、小测验:邀请你来尝试背诵(抽查男女生各一名)

5、大家一起来大声背诵全文

五、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

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

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这一命题是非常可贵的。人类成长的一大标志就是学会了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是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而不断进步的。

六、小结(可请学生来小结)

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呢?

1、模仿名家诵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的字词句和行文思路;

3、尝试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八、附录

《劝学》公开课教案6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提纲式教学法。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

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分解比喻句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示范分析第二段,用图示法教会学生方法,然后以三人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提高他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3、探究拓展法。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如:“《劝学》到底劝人们学什么?”“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始终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论述。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等等,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师生共同研习第1、2、3段,背诵1、2、3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荀子塑像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检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3)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分两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拓展的。

(4)学生齐读第2段,以词语提纲为线索背诵第2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有③就④中。

2、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教案《‘教案’9、劝学教案》。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提问: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在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明确: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舆马致千里

假舟辑绝江河

(3)要求学生模仿第2段的思维推理模式,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

教师引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同学都具有一定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有顺境,有逆境。关键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发扬主观能动精神,不但会利用现有的条件,而且要学会创造条件改造环境。英国首相丘吉尔本来口吃,后来成为演说家,就是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的一个典型例子。

(4)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跂②致③绝④假

3、学生朗读2、3段,背诵1、2、3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二、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背诵第4段;归纳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探究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小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两名学生独立背诵。

二、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

1、学生齐读第4段。

2、请学生列出本段的词语提纲,并用图示法展示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明确

3、借助词语提纲、思路推理图示,学生按图索骥,尝试背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跬②镂③一④焉⑤至

对“至”作重点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的“至”和“致”有何区别?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至”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①句强调指出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用“至”突出了第4段的中心。“致”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含有“使…达到”的意思,②句强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致”恰当地表达了语意。

4、学生齐背第4段。

三、分析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从课文中选择相关句子作答。

明确:①比喻说理,形象透彻;②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③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对偶、排比句式。

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1、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学习文化知识。

教师否定,点拨并引申: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当然,荀子讲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2、提问: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实质上是本文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了哪些人呢?

学生明确:“君子”“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是“知假物”的人。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

教师适当引申: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抑“恶”扬“善”,避“恶”就“善”,所以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境界的人,突出学习的重要性。

3、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插到本文各自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

教师略作解释: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惛惛: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③有条件去阅读荀子的《劝学》全文。

《劝学》公开课教案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验,检查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第二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三、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讲解:“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3、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2、结合《优化设计》提供的相关材料及本文所体现的观点,了解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设喻的运用。

提示: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

(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优化设计》练习。

【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1)学比可以已--中心论点

提高自己

(2)学习的意义 比喻

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积累 对比

(4)学习的态度、方法 坚持

专心

《劝学》公开课教案8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习课文

1、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4、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ng)绳 輮(róu)以为轮 虽有(yu)槁(g?o)暴(pù).....金就砺(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yú)跂(qì)彰(zhāng)....

舆(yú)马 生(xìng)非异 跬(kuǐ)步 ...

骐骥(qí)(jì)驽马(nú)锲(qiè)而不舍....

朽木不折(zhé)镂(lu)螯(áo)蛇鳝(shàn)....

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5、研习第一、二段:展开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

《劝学》公开课教案9

1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的思想及《荀子》的相关知识。

2、学习积累“劝、疾、致、假”等文言实词和“于、者、而”文言常用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2学情分析

文言文是汉语言的“文物”,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是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的支点,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起点。但对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高一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文言文知识积累较少,古文阅读量少,品味、欣赏古诗文,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不强,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文言文到底该学什么以及该怎么学,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加大对文言文学习的力度。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积累“劝、疾、致、假”等文言实词和“于、者、而”文言常用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

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把这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关于这一点,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所作的《劝学》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二、作者、作品简介: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著有《荀子》一书。他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辟,多用排比,有很强的逻辑性。

《荀子》共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三、解题:

“劝”有“劝勉、勉励”之意,所以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四、整体感知:

齐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论述的。

明确: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分别从学习的意义(第2自然段),学习的作用(第3自然段)以及学习的方法、态度(第4自然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五、重点字词梳理

第一段:“君子”、“已”(引用君子的话,提出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二段:

字词:“中”、“輮”、“有”、“槁暴”、“挺”、“然”、“受绳”、“金”、“就”、“砺”、“博学”

特殊句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

(论述了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三段:

字词:“而”、“须臾”、“跂”、“疾”、“彰”、“假”、“致”、“绝”、“生”

词类活用:水——名词作动词,游水,游泳

(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弥补自身的不足)

第四段:

字词:“焉”、“神明”、“圣心”、“跬步”、“无以”、“骐骥”、“驽马”、“锲”、“镂”、“用”、“跪”、“寄托”

词类活用: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定语后置句,判断句)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提出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和专一)

六、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课文第2、3、4段是如何来分别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态度的。(每个小组选取其中一段具体分析)

第二段:

青于蓝

冰寒于水 客观事物经过变化可以得到发展、提高

直木輮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 客观事物 经过 人工改造 改变原来状况

金就砺则利

由此推论人通过博学、参省也可以达到知明而行无过

第三段: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善假于物 弥补不足、达到目标

假舆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推论出君子通过学习也可以弥补不足,达到自己的目标

第四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正面设喻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积累

反面设喻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正反设喻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坚持

正反设喻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专心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七、主旨归纳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作用以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角度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从而勉励人们要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八、拓展积累

关于读书的诗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劝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劝学》公开课教案10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劝、中、假、绝”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及“于、而、焉、之”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方法;

3、学习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说明道理的方法,提高说理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与工具书,疏通字词、文意并划出不理解的部分与同学讨论;

2、完成《学习与评价》“学习过程评价”相关内容和“积累与评价”1-4题;

3、结合文章内容,思考课本“问题探讨”第1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我们不仅现在要学习,将来走向社会还要不断地学习,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如荀子所说:“学不可以已”,那么荀子是如何来“劝学”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劝学》。

二、解题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诸子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风格。

三、简介《荀子》及作者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四、整体把握

1、听录音,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黑字注音,并找出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輮以为轮

(6)、虽有槁暴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3、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要重读,有时还需要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三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4、指定三名学生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明确:“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五、具体研习

(一)研习第一段。

1、诵读第一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4、归纳“于”的用法。

5、讨论。

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的?

6、学生齐读第一段。

(二)研习第二段。

1、诵读第二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解释下列词语。

跂:提起脚后跟。致:达到。绝:横渡。假:凭借。

4、归纳“而”的用法。

5、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请同学翻译)

6、讨论。

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的?

7、学生齐读第二段

(三)研习第三段。

1、诵读第三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解释下列词语。

焉:。之:。

4、讨论。

这一段作者阐述学习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有哪些?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5、学生齐读第三段

六、问题探讨

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理解成自主学习、从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前人,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说说理由。

提示:超越前人什么要先弄清楚,自主学习,从师而学的最终目的是对“教养”的追求,超越前人的核心是道德境界的提升而不是知识的拥有。

七、课堂小结

1、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什么学习什么呢?

明确: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善、求美。

2、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大体内容,作者连用很多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请同学们根据板书试背课文。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的好处。(课本第39页第3题)

3、完成《学习与评价》第25-26页,第5-6题。

九、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劝学》公开课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言文部分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运用设喻、对比的论证方法来阐述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等道理

3.探究“学习”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探究词义,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学习设喻论证方法

【教学设想】

《劝学》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况及其门人言论的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其中“学不可以已”这一观点对今人仍有教育意义

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本文,拟从这三个层面入手:文言——文章——文化

文言文语言层面上通过诵读,识记课文通假字,掌握“已、中、参省、假、生”等文言词汇,初步理解文言语句的含义

文章层面上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设喻论证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

文化层面上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探讨“学不可以已”对于今人的意义并获得生活启迪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由“青出于蓝而青于蓝”、“锲而舍之”导入

二、解题:

《劝学》,劝,劝勉;学,学习

三、读课文,作文言积累

一读,读准字音:(方法指导:通假字、易错字、生僻字、多音字)

请学生朗读

二读,读准节奏:(方法指导:以字为词,理解词义,准确译句)

教师范读

三读,读出语气:循循善诱、谆谆劝勉

请学生朗读

四读,读出语势:(排比、对偶句,使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变化流畅)

感知句式整齐、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

四、析手法,理文章思路

1.在文章中,我们能看到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常事物或现象这些语句是想讲什么道理?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2.这篇文章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论证

3.这篇课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4.小结(见板书)

五、近荀子,明文化内涵

1.简单介绍荀子

《劝学》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

2.“学不可以已”在当时有什么先进意义?

通过比较,介绍诸子百家对待学习的观点的异同

3.“学不可以已”对今人有什么启发?

六、布置课后作业:

请你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

再请你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附板书设计:

《劝学》公开课教案12

本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本文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文字相比,本文仅区区12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只保存了原文的精华,坚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胜利的改写之作。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出息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出息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示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示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示吕蒙才略的惊人出息,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第三篇:劝学公开课教案

《劝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1名学生讲一个文学常识或成语故事等。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 1 “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习第2段(1)学生齐读第2段。(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验,检查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2 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习第3段。(1)学生齐读第3段。(2)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课堂上运用了较灵活的手段表现了课文的内容,比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些就用了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堂活跃,学生表现良好。

第二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1名学生讲一个文学常识或成语故事等。

二、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三、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讲解:“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 3 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3、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2、结合《优化设计》提供的相关材料及本文所体现的观点,了解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设喻的运用。

提示: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学生讨论:

(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4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五、学习了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和荀子的《劝学》,放映辩论赛实录《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善假于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五百字。【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1)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提高自己(2)学习的意义 比喻 改变自己(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积累 对比(4)学习的态度、方法 坚持 专心

七、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进行了组内公开课,课堂上环节设置较为紧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师生互动自我感觉不错,讲课一直围绕ppt讲解,板书较少,有些忘记写了,自我反思以后应在板书上多下功夫,勤练粉笔字的书写,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篇:劝学公开课教案

《劝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 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他学识渊博,重实践,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荀子的“性恶论”与《劝学》(为什么要劝?)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人之所以能够弃恶从善,是因为人不断地坚持学习。荀子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使人的本性改变,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学习。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20卷,32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处世学术等。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四、研习课文

1、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以为轮

虽有(yòu)槁(găo)暴(pù)

..... 金就砺(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yú)

跂(qì)

彰(zhāng)

....舆(yú)马

生(xìng)非异

跬(kuǐ)步

...骐骥(qí)(jì)

驽马(nú)

锲(qiè)而不舍

....朽木不折(zhé)

镂(lòu)

螯(áo)

蛇鳝(shàn)....①找出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②古今异义

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

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专心、认真

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五、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正音,指出不足之处。2.翻译句子:

(1)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译文: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深。)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①为:wéi,动词,形成,凝结②之:代词,代指 “冰”,③而: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可是④于:介词,意为“比” ⑤而寒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译文:冰,水凝结成它,可是比水寒冷。)(3)木直中绳③,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①中:zhòng,两个均意为符合、适合②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③輮:róu,通“煣”,使动,(用火烤)使…弯曲④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当做⑤其:代词,代前文的“木”,它⑥曲:qū,形容词作名词,曲度,弧度⑦规:圆规

译文:木材笔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把它做成车轮,它弯曲(的弧度)符合圆规(的要求)。)(4)虽①有②槁暴③,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虽:表让步连词,即使②有:通“又” ③槁:gǎo,枯。④暴:pù,通“曝”,晒

⑤槁暴:枯干、晒干⑥挺:直⑦者:因果复句中表提顿,可译为“…的原因” ⑧之:它,代词,代“木直中绳”中的“木” ⑨然:代词,这样

译文:即使又晒干,不再挺直的原因,是(用火烤)使它弯曲,令它这样的。(5)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故:所以②受绳:经墨线量过③则:就④金: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⑤就:动词,靠近、接近⑥砺:磨刀石⑦利:锋利

译文: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6)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博:广泛②而:第一个为表递进连词,意为“并且” ;第二个为表并列连词,意为“而且”。③参:cān,动词,检查④省:xǐng,省察,与“参”同义⑤乎:介词,相当于“于”,意思是“对、向” ⑥知:zhì,通“智”,智慧⑦明:明达。指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⑧行:行为⑨过:过失 译文: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7)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① :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① 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尝:曾经 所学:“所”字结构,学习的……(收获)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博:广博,宽广

译文: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的收获;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比不上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9)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译文: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增加长度,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增大,但听的人听得清楚。)(10)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① :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 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译文: 借助车马的人,没有使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11)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译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资质(和一般人)没有不同,(可是聪明能干差异很大,这是因为他们)善于凭借和利用外物啊。)(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①兴:起②焉:兼词,意为“于此” 译文: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从那里兴起;(13)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聚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在那里生长(1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而:表顺承,“就” 神明:指人的高度智慧 得:获得 备:具备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1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①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②无以:固定句式,没有用来…的(办法)③骐骥:骏马④十驾:马拉车一天走的路叫“一驾”

译文:所以不积累每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聚细小河流,就无法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1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①锲:二个“锲”均意为“雕刻” ②而:二个“而”均表假设关系,如果 ③舍:二个“舍”均为动词,放弃④镂:雕刻

译文:如果雕刻几下就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会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1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①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②强:qiáng,强劲的意思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④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⑤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意为“由于、因为”,“心”意为“心思”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六.整体感知全文

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中心论点明确了以后,第二三四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分别在谈什么?

明确:二三四段是对第一段的分说,即是全文的分论点: 第二段: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段: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分析第二段: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第一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几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分析第三段: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5.分析第四段: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三、归纳文章的论证层次: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五.小结全文: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六.拓展探究: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尝试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来写一段话,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2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比喻论证)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比喻论证)

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恒心,专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道理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第五篇:劝学公开课教案

《劝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验,检查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第二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三、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讲解:“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3、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2、结合《优化设计》提供的相关材料及本文所体现的观点,了解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设喻的运用。

提示: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

(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优化设计》练习。

【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1)学比可以已——中心论点

提高自己

(2)学习的意义

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积累

对比

(4)学习的态度、方法 坚持

专心

比喻

下载《劝学》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劝学》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最终定稿)

    孙权劝学一文既记叙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希望大家有所收获。教学内容义务......

    劝学优秀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劝学优秀公开课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优秀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

    劝学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劝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

    劝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合集5篇)

    劝学优秀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

    《劝学》公开课启示(合集5篇)

    《劝学》公开课启示 ——谈语文教学的德育有效渗透 黄梅理工学校帅数风 作为一所中职学校,我校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是太好,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甚至......

    《劝学》教案[范文大全]

    《劝学》教案 重庆师范大学 09级汉语言文学3班 罗依 20090510364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文言文字词的用法和翻译 能力目标:了解议论文这种文体,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

    劝学教案

    劝学 荀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

    劝学教案

    劝学(共二课时) 【课程标准要求】 1.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