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 及反思
21一块特别的石头(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3.帮助学生学会认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特别、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等词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同学们,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块特别的石头》(板书课题)。
[此处设计意在于鼓励学生说话,不拘于形式,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和思考。]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
三、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破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五、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解题质疑:
老师板书,学生口头填空:一(块)石头,一块(特别的)石头。
“特别”是什么意思?
二、学文探究:
1.这块石头特别在哪里?读课文有关段落找答案。
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巨石”、“孤零零”,说说它的特别之处。
2.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反复读句子,练习读出语气。
3.李四光为了解开这个问题,都问了谁?结果怎样?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来进行创造性学习。加强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习李四光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
4.学生汇报:
(1)“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小朋友的回答李四光不满意。
看插图。练习读出语气:小朋友们认为“太可笑、太奇怪”了
(2)陈二爹的回答李四光不相信。
(3)爸爸的回答引起李四光进一步思考,仍不满意。
李四光真会动脑筋。
5.“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李四光要自己解开这个谜题。他是如何研究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读读这些词句,想想你有什么体会?
——第九自然段:抓住“学习、考察、想”等词语,感悟李四光对大石头能产生那么多“为什么”!
练习朗读,小组内评读。
——第十自然段:“考察研究、发现、推翻”,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看插图,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品味词句,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强化学习李四光做事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三、总结升华:
1.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蕴含着巨大价值。所以李四光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李四光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什么?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语言,引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课外拓展:
1.许多在科学研究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2.愿同学们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反思
《一块特别的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的一块孤零零的巨石旁边捉迷藏,时间渐久,李四光对巨石的由来产生了疑问,但是小伙伴、陈二爹和父亲都没能解答他的疑问。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从秦岭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在教学课文时,我主要抓住文中李四光提出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了解李四光的取得的成果靠的是什么,启发学生向他学习,学习他做事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足的是没有调动差生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总是那一部分同学。
第二篇:石头书教学反思
篇一:三年级《石头书》教学反思
三年级《石头书》教学反思
三年级《石头书》教学反思
正值昨天的家长开放日,我按照教学进度刚好执教这篇课文。在教学时,我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质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首先,让学生结合平时读过哪些书。其次当学生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开始质疑: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和我们现在的书一样吗?石头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石头书上也有画吗?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重不重?石头书有什么作用??此时孩子们一个个非常激动,眼里是对新知的强烈渴求。这样的导入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将他们引领到陌生的新的知识领域中去。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后再回到课文中去找找,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并联系生活中的书来回答“为什么石头像书?”让学生在比较中,慢慢体会为什么称为石头书的原因,由观到思到悟,让学生会学习。学生分别弄清楚了石头书的样子、石头书的上的字是什么、石头书上的画是什么、以及石头书的作用。还有在讲授第7自然段时,石头书上的字学生们很轻松地按照我的要求找到了,随即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石头书上的字特别有趣,你能不能像勘探队员那样聚精会神地看看,找出它们之间有关联的词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他们也相继找出了如雨痕——波痕、脚印——足迹;红的、黄的、白的,这些表示矿物颜色的词语也都是相互之间有联系的。
关键是朗读的处理,现在的孩子已经是三年级了,朗读已经学了2年,但是对于这篇全是对话的课文,还是接触的很少,所以这篇文章的朗读指导非常关键。在课堂中,我注意了这个问题,要求孩子先找到提示语,看看提示语中有没有语气的指导,如果有,只要读出这种语气就可以了,如果没有,那就再看看标点符号,有没有特殊的符号,如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读出相应的语气就行了。我让孩子们试着按提示语的提示分组练习朗读课文,然后找了三组小朋友分别饰演川川磊磊和勘探队员的角色,扮演的要求是不读旁白,要演出相对应的神态、读出提示语提示的语气。
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说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还不扎实,在处理教学语言时,以后还要格外注意,尽量避免多余的零碎语言。
篇二:三年级《石头书》教学反思
三年级《石头书》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质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首先,让学生结合平时读过哪些书。其次当学生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开始质疑: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和我们现在的书一样吗?石头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石头书上也有画吗?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重不重?石头书有什么作用„„此时孩子们一个个非常激动,眼里是对新知的强烈渴求。这样的导入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将他们引领到陌生的新的知识领域中去。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后再回到课文中去找找,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并联系生活中的书来回答“为什么石头像书?”让学生在比较中,慢慢体会为什么称为石头书的原因,由观到思到悟,让学生会学习。
红的、黄的、白的,这些表示矿物颜色的词语也都是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把握了这些词,孩子们对石头书上的字了解得就更透彻了。关键是朗读的处理,现在的孩子已经是三年级了,朗读已经学了2年,但是对于这篇全是对话的课文,还是接触的很少,所以这篇文章的朗读指导非常关键。在课堂中,我注意了这个问题,要求孩子先找到提示语,看看提示语中有没有语气的指导,如果有,只要读出这种语气就可以了,如果没有,那就再看看标点符号,有没有特殊的符号,如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读出相应的语气就行了。我让孩子们试着按提示语的提示分组练习朗读课文,然后找了三组小朋友分别饰演川川磊磊和勘探队员的角色,扮演的要求是不读旁白,要演出相对应的神态、读出提示语提示的语气。
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说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还不扎实,在处理教学语言时,以后还要格外注意,尽量避免多余的零碎语言。篇三:教后反思《石头书》
《石头书》教后反思
在课堂上,我先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在预习案中,我做的不足的地方:
1、生字没有给学生强调记忆方法,辩字组词。
2、没有让学生用字典等工具书查生词生字。
在字词处理以后,让学生观看视频《石头书》,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石头里的学问真不少,学生跟着视频中老师默读,并注意其断句,语气等。在探究案中,我设置了两个题目,一是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二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词语解释这一块,我没有把时间把握好,而且只处理了三个小组的问题,由于时间直接进入分角色朗读课文。只让其中一个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可以质疑、点评。
展示完成后,紧接着进行检测案,检测案当中设置了两个题目,一个是看拼音写词语,另一个是选择正确的读音。同学都能正确迅速的完成。
在课堂结束时,我评出了优胜小组二组,并给与奖励!
总的来说,这节课环节倒是齐全,但是做的不扎实,总担心时间不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注重提高自己的教法,交给学生更好的适合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轻松的学习,真正实现高效,让王桥教育事业再创辉煌!篇四:17《石头书》教学设计
《石头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读书吗?谁能说说读书的好处?
3什么想法?
1求:
(查字典)
(文中找近义词)
壳
问底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板书:书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了课题,你有、自由读课文,要第一自然段:勘探第七自然段:足迹第十一自然段:地第一自然段:刨根
探()矿()刨()煤()
深()扩()炮()谋()
壳 ke()好 hao()
qiao()hao
板书: 外形
第二课时
2“石头书”的?(结合上节课的质疑)
1么把石头称为书呢?(外形;内容——字,画;价值)
4文);说;表演;实物展示??总之,要想办法让别的同学接受你的观点。5
段叔叔的话:“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为什么不直接用“脚印”?(避免用词的重复)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检复:、板书:石头 书、你是怎么理解
二、精读理解:、勘探员叔叔为什、指导方法:读(课、集体交流: 外形:(2)读好第五自然(3)用“因为??字:(2“)足迹”何义? 画——化石
(3)多媒体展示化石。
(4)听了他的介绍,你们有何感想?
价值:
(2)引导“刨根问底”,“??用处可大了??”补充省略号的内容。
6、小结:经过研究、讨论,你们对自己刚才的观点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几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1)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你从石头书中读懂了什么?
2、川川把石头捧回家后,爸爸、妈妈不许他把石头带回家,请你帮川川想想办
法,怎样才能说服他们?
(任选一话题,进行说话训练)
四、总结延伸:
四、作业:
板书:
外形
字——雨痕、波痕、矿物
石头书 内容
画——化石
用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复习:
二、深化理解:
篇五:石头书教学设计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许亚萍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书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你们真会思考,课文中的川川和磊磊也和你们一样充满了好奇,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吧?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2)用“ ?”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
勘探队员
叔叔 奇怪 一册 矿物 煤炭
趴在 读书 光秃秃 聚精会神 刨根问底
(勘探队员:负责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情况的专业队伍)(趴在:请同学做动作)(矿物:待会到课文中去解决)
(聚精会神:你知道哪些词的意思跟他很像,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老师还有几个词,请同学们来读
◎贝壳 地壳
◎脚印 足迹
谁来读?你能说说放在一起的原因吗?
三、再读课文
1、通过刚才的初读课文你明白了吗?课文写了石头书是不是说石头做成的书啊?(不是)而是说石头(像书)。石头哪里像书呢?同学们看老师这里带来的书,有什么特点呢?板书(一页一页,有字,有画,知识多)那石头哪里像书呢?老师这里有一块石头,老师觉得它光秃秃的,奇怪,哪儿像书呢?同学们能不能帮帮老师啊!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石头哪儿像书呢?拿出笔来,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石头像书,在这个自然段前面用三角形做上一个记号。
你从哪儿知道的呢?能给大家读读吗?
3、还有哪儿像书呢?石头上面有字。
4、雨痕是什么呢?波痕是什么?矿物就是那些小不点。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矿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矿石,想看看吗?看,这个带着绿色小点的就是铜矿石,这个有着灰灰的亮亮的小点的是磁铁矿石,这晶莹透亮的是水晶矿石,这黑黑的是煤矿石,这些五颜六色的矿石里面都含有矿物。
出示:叔叔说:“有。
石头上的画指的是什么?(板书:化石)叔叔在这石头上发现了树叶、贝壳、小鱼。
书上有字有画,石头上也有字有画,这些都很像,还有吗?
同学们是通过读勘探队员和川川、磊磊的对话知道的。
四、总结全文
我们今天读了一本书,叫石头书。了解了石头里许许多多的学问,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像石头一样有学问的东西。
五、布置作业
第三篇:玩石头教学反思
《玩石头》的教学反思
《玩石头》是上教版三年级第二册活动主题三漫游石头王国的一节 “手工制作”课。这节课主要活动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知道一些观察、鉴别石头的简单方法,并运用此方法从形状、颜色等几个方面去观察收集来的石头的特征;并且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观察、鉴别石头的判断能力和比较石头的能力。能亲自动手给石头分类,用石头摆图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美;并能在创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感兴趣而且全身放松的时候,才会尽情的发挥想象力,才会体会到创造带来的成功感觉。为此我设计了诗情画意般的开头。目的是创设一个很优雅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帮助学生确定了研究主题。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想动手自己创作的冲动和兴趣。在此基础上进行主题研究。
在主题探究活动过程中,我设计了看一看、摸一摸、分一分、说一说、摆一摆四个环节,在第一、二环节小组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中不同的方法来观察、鉴别石头,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观察研究活动中去。
接下来说一说环节主要讨论石头有哪些用途,力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石头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如:石头房子、石桥、石雕、石刻、石头饰品„„从而让学生明白:石头虽然随处可见,却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探究的最后一个环节摆一摆中,我设置了作品创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构思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是动手、动脑、构思阶段,为此我配以旋律较快的音乐,目的是加快构思速度;第二阶段是作品构思展示阶段,展示阶段各小组都要展示出自己的创作思路,同时找一两个典型说他们的创作过程,引导其他学生开阔思维。就像爱尔兰剧作家说的:“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苹果,那么我们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思想,那么我们就同时拥有了两种思想。”第三个环节完善粘合作品,配以轻松舒缓的音乐,因为舒缓音乐可以放松人的大脑,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本轮创作完成后,我展示了学生的全部作品,旨在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开始体会创作带来的快乐,以及得到成功的体验!
探究过程中的四个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玩中学,做到动静结合,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感知和体验,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兴趣也更加浓厚。集中体现了学生的想象、智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创作欲望,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使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在整节课中,我事先没有预设任何答案和结果,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讨论,从而得出结论, 即使他们讨论的结果不够全面,但这毕竟是孩子们自己在活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从而使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现自我风采,成功地体验了活动的快乐。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向所有的老师们提出了挑战,如何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对于刚刚接任综合实践三年的我来说还有许多未知和不足,请各位同行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的支持!我的反思到此结束。
第四篇:石头汤教学设计
绘本《石头汤》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理解煮石头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做一个充满热情的人。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并从中体会分享的幸福。
教学重难点:从煮石头汤中悟出分享使人幸福,人与人交往要坦诚相待。
活动准备:故事文本 投影。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喝汤吗?喜欢喝什么汤呢? 2.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碗石头汤。有什么疑问呢?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石头汤其实是一个故事。
二、走进故事
1、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读读这个故事。
2、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长城,故事发生在中国。色彩,给人寒冷、冷漠、孤独的感觉。三个和尚:阿福、阿禄、阿寿,吉祥如意的象征,分别代表幸福、财富和健康。
3、指名学生读故事,第四页交流:“村民们辛勤劳作,但从来只顾自己。村里有一个农夫,一个茶商,一个秀才,一个女裁缝,一个郎中,一个木匠,还有其他很多人。可他们相互间很少往来。”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村民们的表情,你感受到了什么? 那他们看起来幸福吗?说说:什么样的人不幸福。
你们想想看,如果阿福、阿禄、阿寿三个人来到这个村庄,可能会遭遇什么?让学生猜想。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4、交流第五页:“当和尚们走到山脚下时,村民们早已躲进家中。没有人来到门前来迎接。一看到和尚们走进村庄,村民们又紧紧地关上了窗。和尚们去敲第一家门。没有人回答。接着,房里的灯灭了。他们又去敲第二家的门,结果还是一样。就这样,一家挨一家,一户又一户。”
阿福他们遭受到了全村人的冷淡。(引导学生观察屋顶上的小猫,一般情况下,小猫会很黏人,和容易和人亲近,但这里的猫都变得很冷漠,一点都不快乐。)那如果你们是三个和尚之一,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我可能会立刻离开这个地方,他们一点都没有礼貌;我会转身就走,怎么也想不明白;我会充满疑问,他们为什么都这样呢?)我们来看看阿福他们到底有没有离开呢?
5、交流第六页:“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尚们说。可是今天,„„我们要让他们看看怎么煮石头汤。”
和尚没有离开,而是想用煮汤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幸福。为什么呀?
能用石头熬出美味的汤时,你相信吗?相信的人说说理由。
6、交流:“村里人一个接一个走出家门,想看看石头汤到底怎么煮。” 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已经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已经有好奇心了。各个探头探脑,好奇心已经代替了他们的冷酷。连小猫也开始和人亲近了。大家之间不再像对待仇人一样,横眉冷对了。)是啊,我们来看看汤煮得怎么样了。
7、交流:“村民中间,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当每一个人敞开胸怀付出时,下一个人就会付出更多。就这样,汤里的料越来越丰富,汤闻起来也越来越香。——村民们一个个都变得那么慷慨好施。”
村民们从家里拿东西出来时,乐意吗?从哪里看出来?(大步流星,脸上堆满笑容,争先恐后,能拿什么就拿什么。他们抱着、夹着、扭着,他们从冷漠走向热情„„提醒学生观察画面的色彩,标志着热情和慷慨。)
8、交流:“——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
分享使人更富足,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说得多好啊!同学们还记得他们以前的生活吗?看看他们,当时是多么地冷漠,而现在是多么地热情;当时是多么地寂寞,而现在是多么地幸福!石头汤和家里煮的汤有什么不一样?
(石头汤更香,因为这里有很多人家的东西,味道不一样等。)师:村民们品尝的仅仅是汤里的食物吗?还品出了什么?(品出了团结,品出了友情,品出了幸福,品出了遗失的美好等。)如果阿福再问你,幸福是什么,你会怎么说呢?师出示PPT,学生说感受。幸福是什么?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
针对“三个和尚是不是骗子”的讨论,老师一方面让学生在“三个和尚”和《皇弟的新装》里“两个骗子”之间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比较:三个和尚和两个骗子有差别吗?“石头汤“是真的还是假的?“皇弟的新装”里“新装”是真的还是假的?一方面发下《石头汤》故事的文本资料,让学生细读文本,在文本中找出证据:三个和尚说的哪一句话是骗人的?在故事里,所有人都喝到了石头汤,村民们得到了什么?
三、作业(A或B依据你内心的愿望选择一种):
A.代村民拟一份起诉书,起诉三个和尚对他们的欺骗行为; B.以三个和尚的名义起草一份辩护书,申明自己行为是正当的,而不是欺骗。
(作业要求:无论哪一方,都要讲得合情合理,经得起质问。)
四、朗诵《面朝大海》作者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五篇:石头汤 教学设计
四年级习作教学——《石头汤》
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 杨宁
教学目标:
1、了解到描写人物一定要体现出准确的动作与个性的语言。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
3、通过绘本故事,让学生懂得要与人分享的幸福观
4、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阅读多积累。
教学重难点:了解到描写人物一定要体现出准确的动作与个性的语言。
教学流程:
一、绘本故事激趣入课
1、师导:老师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与“汤”有关。(板书:汤)
孩子们喝过汤吗?什么滋味?
今天我们要品的汤有些特别。(板书:石头)
2、孩子们看了题目有什么想了解的?
3、课件观看绘本故事《石头汤》:
从前,有三个和尚,阿福、阿禄和阿寿。
一阵钟声把他们的目光引向了山下——那里有一个村庄。
这个村庄曾饱受苦难,村民们努力劳作,但是只为自己。这里充满了冷漠与猜疑。当和尚们走进村庄时,村民们早就关上了房门与窗子。没有人愿意迎接他们。和尚们去敲第一家的门。没有人回答。接着,房里的灯灭了。
他们又去敲第二家的门,结果还是一样。就这样,一家挨一家,一户又一户。“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尚们说。
“可是今天,”阿寿说,“我们要让他们看看怎么煮石头汤。” 他们捡来些树枝,点起一堆火。
他们拿出一口小铁锅,盛满井水,架到火上。
一个小女孩一直看着他们,她勇敢地走上前问他们在做什么 和尚们告诉她他们要煮石头汤需要石头又圆又滑的石头。小女孩帮他们在院子里找到了三个正好合适的石头。阿寿说:“这些石头可以煮成极其美味的汤,可是这么的锅,恐怕煮不了多少。” “我妈妈有口更大的锅!”小女孩说。小女孩跑回家拿锅,妈妈问她要做什么。“那三个陌生人要用石头来煮汤。”她说。
小女孩的妈妈说“石头做汤?这头满地都是,我倒想学学怎么用石头来煮汤。”
二、故事情景点明课意
1、课件呈示:院子里,顿时炊烟袅袅。人们__________ 请生观察:此时人们怎么样了?
2、在学生的交流中随机指导:
从这些人的语言与动作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好奇。
3、师小结:一个人的语言和动作可以体现出内心的想法。今天我们就要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看一看怎样生动的表达人物的动作和语言。
三、品析故事体会写法
1、课件呈示:
“煮色香味美的石头汤加点儿盐和胡椒粉,味道会更香。”阿福说。阿禄一边用力地搅着水和石头,一边遗憾地说:“可是我们没带。”“我家有!我家有!”一个小孩兴奋地说,他舔了舔嘴巴,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转眼他就不见了,回来时拿着盐和胡椒粉,还有一点别的调料。
阿寿尝了尝。“上次我们煮石头时,还放了一些胡萝卜,那汤可真甜。”站在旁边一个妇女冲上来说:“胡萝卜?我刚从地里摘了点儿!保证甜!”说完,她转身就跑,回来时捧着许多胡萝卜,多得都快抱不住了。
在一旁的李大哥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热气腾腾的汤说:“要是再加点我家新鲜可口的洋葱肯定会更香,你们等着……”话还没说完他就一溜烟跑回了家,又一路小跑回来,迫不及待地把洋葱倒进了大锅里。
2、看看这三个片断,有没有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动作或语言?
3、这个动作为什么精彩?
动作一定要准确。(板书:准确的动作)
4、同样是说话,但三个人说话的方式却不同了。看看他们分别是怎么样的说?
再看看他们说话的内容相同吗?你喜欢谁的语言?
每个人说话的方式不同,说话的内容也不同。我们要表达出个性的语言。(板书:个性的语言)
5、训练:如果你此时也是其中的一个村民你会怎么样地说,又会说些什么呢?
6、师小结:今天老师就想送给你们两把习作金钥匙,写人物时要写出准确的动作和个性的语言。
四、运用写法尝试表达
1、为了让石头汤更鲜美,人们会怎么做呢?
2、咱们来看看这个场面。(课件出示人们纷纷拿出自家好东西的场面)
此时人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3、从哪些方面体现人们的热情大方呢? a.他们每个人的动作相同吗?
用上今天的习作金钥匙,动作一定要准确。选一个人说说他的动作。b.运用今天的另一把习作金钥匙,语言要有个性。发挥你们的想象,选一个人说说他怎么样地说,又在说些什么呢?
4、提出习作要求:请你仔细观察、大胆想象。选择其中二三个人物给他取上名字,重点写一写人物准确的动作和个性的语言。开头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为了让石头汤更鲜美,大家纷纷飞奔回家,回来时......五、认真习作交流点评
1、生写片断,师巡视指导。
2、请生分享所写片断。
在别人分享自己的习作时,我们可以做什么?
指导学生归纳听习作的方法:肯定写得精彩的地方、对不足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习作有所启发。生交流,师相机指导:
(怎么样)地(动作)
注意不同人物做动作的特点(如:老人跑与小孩跑有什么不同?)
(怎么样)地说
反应出人物的性格或心情(如:乐呵呵 眉开眼笑)
3、生修改片断。提示用红笔修改,让学生更清晰看到自己的进步。
交流改后片断,谈自己的修改心得。
鼓励生养成反复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六、升华情感体验分享
1、这节习作课孩子们收获了什么?
收获是值得庆祝的事情,老师奖励大家把故事听完。课件呈示:
村民间,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当每一个人敞开胸怀付出时,下一个人就会付出更多。就这样,汤里的材料越来越丰富,闻起来也越来越香。汤终于煮好了。村民们聚在了一起,他们拿出了米饭和馒头,拿出了水果和香茶。大家一起边吃边聊,热闹极了。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在一起欢宴了,也没人记得,以前是否有过这样的欢宴。第二日清晨,三个和尚要离开了。全村的人为他们送行。“谢谢你们,”村民们对和尚说,“你们让我们懂得了幸福就像煮石头汤一样简单。”
2、通过煮石头汤人们知道了,幸福就是要?(分享)
幸福就是要学会分享,这节课的最后老师想跟孩子们分享一个能让你们终生受用不尽的好东西。答案就藏在信封里快看看。(好书推荐)
3、师总:跟大家分享这些好书就是想告诉大家,要让我们的习作精彩生动不仅仅是在习作课上认真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多阅读多积累,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课后反思:从两方面反思这节习作指导,第一点是这节课教什么?四年级的习作指导一个重点要求是指导学生能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以这个要求为出发点,我确立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准确的动作与个性的语言将人物写生动。第二点是这节课用什么教?我选择了如今十分推崇的儿童绘本读物,为什么选择绘本指导习作,有几点考虑:(1)激趣 生动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交流的欲望和习作的欲望。(2)直观 绘本读物图与文结合的特点适宜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让学生在画面中去观察人物的动作,想像人物的语言,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会更言之有物。(3)省力 绘本解决了习作题材的问题,在绘本故事里给学生创造习作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同时,也方便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习作训练的目的性更强。(尤其适合指导习作方法时)(4)人文 绘本总是以生动的图画与简洁的文字展现美好的情感或耐人寻味的道理,在习作提导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也突显出了习作教学的人文性。在实际操作中,前三个层次很清晰:通过故事让学生感知描写人物要特别抓住动作和语言,然后将故事中的文字做为阅读范文,让学生品析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要做到准确和个性。接着尝试用上习作方法表达画面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做得不足的是学生用上习作方法描述画面时指导力度不够,过多停留在一个点上重复表达,没有引导学生更进一步观察与联想,以后,应当将要求提得更明细,给学生多观察思索的时间,学生交流中即时拓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