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田忌赛马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词语。
过程和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思想的启蒙教育。
2.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板题)
2、齐读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他很喜欢赛马。
3、推想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看了本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自学检查。
(1)指名读生字,注意“丧、惑、蔑”三个生字的读音。(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1、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 加以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次赛马失败孙膑授计,第二次赛马取胜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两次赛马的段落,好好读一读。
3、思考这两次赛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交流:相同之处--马匹相同;马的主人相同;规则相同;比赛的地点相同。不同之处--马的出场顺序不同,结果不同;人物的神态、心情不同。为什么田忌只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呢?田忌的根据是什么?
四、领悟关键词句。
1、师:第一次赛马后田忌、齐威王各是怎样的神态? 指导朗读:田忌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理解“扫兴”:在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表演“垂头丧气”(低着头没有精神的样子),找近义词---无精打采
2、师:第二场赛马,齐威王又是怎样的神态?
生朗读:齐威王有点心慌了。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表演“目瞪口呆”(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形容吃惊的样子。
五、指导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
师:作者用精练的文笔描写了两次赛马的过程,又用精彩的对话再现了孙膑献计是每个人不同的神态、不同的心理。这段对话既适于分角色朗读,又适于表演,你们想怎样学?
分角色朗读:田忌、孙膑、齐威王的话怎么读?试着演一演。
相机指导朗读或表演:注意“瞪、疑惑、摇摇头、没信心、胸有成竹、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等词的语气与神态。
初次比赛后,三人各是什么样的神态,用文中的词概括出来。田忌:垂头丧气 齐威王:得意洋洋 孙膑:胸有成竹
六、引导探究,合作讨论。
师:还是原来的马,田忌如果要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还有哪些方式?每次赛马的结果又会怎样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师演示课件。
小结:我们发现几种方案中,只有一种是三局两胜,其他几种虽然调换了顺序,但田忌却赢不了。看似简单的方法,田忌却想不出来,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仔细分析、认真思考)
七、总结体会,拓展阅读。读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希望大家多读读让自己动脑筋的故事,相信你们会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样越来越聪明。
课后习题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篇:田忌赛马教案,教学设计
14、田忌赛马
教材简析:
课文写古代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转败为胜的故事。全文共有18个自然段,1——2自然段,13——17自然段讲述了田忌和齐威王的两次赛马过程,中间3——12段是孙膑献计的部分,第18自然段是第二次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教学中我抓住“赛”字,先让学生通过自学,理清二次赛马的经过。然后让学生面对这二次赛马进行质疑,推理,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知此计是孙膑的神机妙算。最后重点学习孙膑献计部分,让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第二课时)教案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和说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课前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学(激趣导课,引导自学)
(一)创景激趣,导入新课
大家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你最佩服司马光什么?(临危不乱、遇到问题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品质)
那么,这节课我们还会认识一个与司马光具有同样品质的人-----孙膑。他又是怎样足智多谋呢?请看课文《田忌赛马》 板书课题:田忌赛马。
(二)依照提示,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接着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最后用___对齐威王的___。由于______,所以田忌____。
③提示学生注意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先-------接着-------最后------;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由于-----所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会按一定顺序的表达方法。)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①点名读1—2自然段。
②抽生上台讲说第一次赛马过程。
③田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读一读: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④指名读13—17自然段。
⑤另一生上台讲说第二次赛马过程。⑥第二次比赛结果怎样?
二、引探(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再读课文,引导质疑
1、教师启发质疑: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最能说明原因的句子。
2、品读重点词句。
课件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了。
3、这个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请学生上台在电脑课件上随便调换出场顺序,看看是否能赢。师生互动。
小结: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孙膑真是____。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神机妙算、计算精密„„)
(二)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评价——全班齐读。
比较:夸耀——夸奖
3、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划出。(出示)
(1)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
(知己知彼)
4、小结:
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① 于观察 ②善于思考 ③知己知彼)
三、引练(巩固练习,训练技能)
回归课文,感情读书
课堂小练,创造思维训练: 对话训练
请将人物的神态、动作完全融入人物的对话中,看看是否通过你的朗读使人物特点表现出来。(提示:在对话时,可以加入自己创造性的语言。)
四、引探(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板书),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①善于观察 ②善于思考 ③知己知彼 ④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
⑤遇到困难,不灰心 ⑥骄兵必败 „„)
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①学生自说
②成语归类:神机妙算、智勇双全、有勇无谋、屡败屡战、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田忌: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齐威王: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孙膑:
五、布置作业:(课件演示)
1、面对孙膑的策略,齐威王必须调换出场顺序,才能赢田忌,可怎么调呢?请帮齐威王想办法。
2、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会。
板书设计:
14、田忌赛马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第三篇:《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1、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明确孙膑取胜的直接原因。
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尝试发现
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出示投影)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2、自学发现问题
学生独立自学,独立发现问题。
学生质疑: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从不同角度充分质疑。
3、自学探究问题
出示自学提纲,(出示投影)
a.第一次赛马是怎样进行的?
田忌为什么输了?
b.第二次赛马是怎样进行的?
田忌为什么赢了?
c.想一想孙膑是怎样想出这个比赛方法,使田忌取胜的?
围绕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
学生朗读中,利用工具书、资料自学课文。可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形式,教师充当顾问。
二、引导探究
1、发言比较
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梳理课文内容。
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指生读课文第二段,思考1: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发言: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引导学生分析以上两句话:
指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2:孙膑怎样解决了这个问题,使田忌取胜?
生发言:还是原来的马,只要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思考3:赛马的方案共有多少种,为什么说孙膑的方案是最好的?(引导学生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设计赛马方案。
小结: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孙膑的确足智多谋。
2、引导探究
a、指生读第一段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扫兴”“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
b、指生读第二段
课文怎样描写田忌、孙膑、齐威王的心理?
指导分角色朗读。在朗读过程中,理解体会:挖苦、讥讽、胸有成竹等词的意思。
c、指生读第三段
第二场齐威王有哪些表现?(有点心慌了,目瞪口呆)
为什么第一场不先写齐威王的表现?
他会有什么表现呢?
d、指生读第四段
为什么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e、指导书写,识记字形。
3、整理小结
孙膑是怎样想出这样高明的对策的?(认真观察、结合分析)
三、训练验证(出示投影)
1、综合训练
a、看拼音写词语
yíhuî wākǔ
jīfěng suǒxìn diàohuàn
()()()()()
b、补充词语
()头()气 胸有()竹()()洋洋 目()口()
c、按课文内容填空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共写了()次赛马,第一次田忌()了,第二次田忌()了。他能够转败为胜的原因是()。
2、能力测验(选做题,出示投影)
“只要调整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如果你是谦虚的齐威王,当你发现第一场田忌用下等马对自己的上等马时,你会怎样调整,为什么?
3、小结,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略)
【评析】
《田忌赛马》这节课,以课堂“创新”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大胆的尝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能力训练化
这节课重视了学生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本课教学中深入剖析了孙膑的思维过程,学习了孙膑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了思维过程的训练。练习题的设计,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加强了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自学发现”到“发言比较”三个小环节都是学生独立自学的过程。
2、目标问题化
这节课紧紧围绕着大目标,设计了众多的小目标,而每个小目标都是以小问题的形式展现,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的科学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3、高效省时化
这篇课文一般授课时是二课时,而这节课仅用一课时就走了一个“来回”趟,授完全部内容。从“导入”到“发言比较”是“来”趟,单刀直入,抓住几个重点问题,从内容到中心,让学生明白了孙膑取胜的原因;从“引导探究”到“训练验证”,是“回”趟,从中心到内容,分析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综合训练,能力测验,结束全文。◆
第四篇:《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58人,大部分来自农村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教材分析 :
本篇课文《田忌赛马》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六册)中第四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文中主要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帮助大将田忌在赛马时以智胜了齐威王的故事。课文的文字浅显,情节简单,但读起来很有情趣,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总结课文内容。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3、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体会孙膑的聪明才智。
4、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和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再在品读的基础上,领会孙膑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田忌的三匹马出场的顺序不同与转败为胜之间的关系,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书本33—34页。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请同学谈谈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孙膑、田忌、齐威王的资料使同学对文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二: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扫清字词障碍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检查读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然后正音。(3)智谋读课文,纠正朗读中的错误。(4)思考:围绕赛马,文章写了几次比赛? 三: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田忌和齐威王的第一次比赛。第二部分(3—16):写田忌和齐威王的第二次比赛。第三部分(17):写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四: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第二课时
一:读题质疑,激发探究;初读感知,梳理内容
(师板书课题,指导“忌”的发音和写法)
1.师:齐读课题,课题中关键字在“赛”,围绕“赛”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文章主要内容(田忌与齐威王赛,赛了两次,第一次齐威王赢,田忌输了,第二次齐威王输了,田忌赢了。)
3.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一下子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弄懂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咱们先来看看第一次比赛,他们怎么比的?谁来说说?
(请学生回答 并请两位学生上台用准备好的教具马匹进行演示比赛过程)
4.师:田忌输了,三场下来,田忌都败了,此时他的心情怎样?
(请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适时指导“扫兴”和“垂头丧气”两词,并请学生进行表演。)
5.师:此时田忌他心里怎样想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田忌把失败的原因怪罪到马儿身上.教师总结:一个“垂头丧气”不仅让你们看到了田忌的神情,还揣摩到他的内心,他把失败的原因都推到马儿头上去,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
6.师:齐威王获得胜利此时在做什么事情?
生:得意扬扬的夸耀自己的马。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得意扬扬”并进行造句。
师:对呀,马可为他立了大功呀!此时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夸耀自己的马,想想,他会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夸耀”一词带着“炫耀”的含义)
二:走进文本,再疑深问;锁定重点,深入探究
1.师:就在齐威王得意洋洋之时,田忌却与他进行第二次赛马,结果反败为胜,从这不同的结果中,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想问点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重点引导解决孙膑用什么方法反败为胜)
2.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咱们就来探讨一下孙膑到底用的什么办法?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
生:我知道,同样的马,孙膑只调换出场顺序,用田忌下等马对齐威王上等马,输了一场,用上等马对齐威王中等马赢了,用中等马对齐威王下等马又赢了,2比1,田忌胜了。
师:你真会读书,这其实是文中描述的第二次赛马的经过,咱们一起来看看。(请同学再次上台演示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师:第一场比赛齐威王胜了,他一定在____。
生:沾沾自喜。
生:自认为胜券在握。
师:第二场呢?(生接说过程)
师:输了,齐威王_____。
生:有点心慌。
师:做做心慌的样子。(生做紧张状)他紧张啥?
生:有点不相信自己怎么输了。
师:第三场?(生接说)
师:又输了。此时齐威王____。
生:目瞪口呆。
师:做做目瞪口呆的样子?
生:(表演惊讶状)
师:他目瞪口呆什么?
生:明明我的马比田忌快,我怎么输了呢?
师:他连自己输了,都还不相信。
生:不可能的,我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强。
师:他输得都糊里糊涂。此时齐威王是云里雾里,看不分明。
师:咱们来看看第二场比赛,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
生:仍然是先出上等马,接着中等马,最后下等马。
师:而孙膑就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使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正像文中所说_______。
(生齐读: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师: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疑惑吗?
生:孙膑为什么就能想出这个好办法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在第二次比赛之前,田忌与孙膑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我请三个同学读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感受。
(生读3-9自然段。)
师:听完三位同学的朗读,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生:孙膑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就断定自己一定能取胜?
师:对呀,刚才咱们弄明白了他想了什么办法,现在,可进一步思考,孙膑他凭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来?
三:品读对话,感悟智谋;延伸追问,补白想像
师:胸有成竹你们知道吗?
生:形容做事非常有把握。
师:他为什么那么胸有成竹?刚才齐威王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稀里糊涂的不知道怎么输了,他多么希望有双慧眼,把这糊涂看得清清白白,真真切切,谁借给他一双慧眼?
生:孙膑。
师:孙膑用他的慧眼看到了什么?才使自己这样有把握?
生: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师:田忌失败了,只是认为自己的马差;齐威王胜了,只是认为自己的马强,但孙膑却认为快不了多少。什么叫快不了多少?
生:就是彼此之间马都差不多。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认识“差不了多少”的含义)
师:就这么一点点,这就叫做快不了多少。也就是田忌的中等马虽然比不过齐威王的中等马,但是胜过齐威王的下等马。我从第二次比赛过程中可以看出。(生读第二次比赛)
师:同等级较量,田忌只能败给齐威王,如果调换顺序就能出奇制胜,还是那句话,齐读。
师:他这样一说,田忌瞪了他一眼,读____。
生读: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师:孙膑是挖苦他吗?
生:不。
师:田忌还是不明白疑惑地____。
生接读。
师:如果再赛,田忌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字输。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让他赢。
生:换马。
师:所以他没信心地说____。
生读:那还不是照样输。
师:此时孙膑却是____。
生:胸有成竹。
师:可见,就在这之前,孙膑已经想好了对策,因为他那双慧眼已经看出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生再读那句话)
师:田忌看得出来吗?齐威王看得出来吗?而孙膑却看得出来,此时,你觉得孙膑怎样?
生:孙膑非常自信。
生:我觉得孙膑非常细心,连那小小差距都看得出来。
师:孙膑真是善于观察。赛马场上是风驰电掣,这就一会儿功夫,他竟然把这细微差别,谁的马快,快多少?谁的马慢,慢多少?看得如此__。
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师:田忌认为只有换马才能取胜,齐威王呢?每次比赛都老一套,才稀里糊涂输了都不知道,才会目瞪口呆。
教师引导:课文结束时,只写齐威王的表情,而不写田忌的呢?田忌会是啥样神情?
(学生自由回答)
师:此时田忌最想干什么?
生:最想去感谢孙膑。
生:最想找孙膑来问个清楚。
师:是呀!话说田忌反败为胜后,晚上,大摆酒席宴请孙膑,酬谢酬谢他,大家想象一下,饭桌上他们会说些什么?
生:“孙膑老兄,我还是一头雾水,你能告诉我,你究竟是怎么赢的吗?
师:哪一个孙膑来告诉他?
生扮孙膑:将军呀!第一次比赛时,我就看出了你们马的细微差别,我只不过打破常规思维,想出调换顺序的办法而已。
师:还有谁来说说?
生:想事情往往要变变序,一味按照老办法来,效果不好。如果打破常规,才会出奇制胜。
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当时田忌问了孙膑这样一句话,想知道吗?
生:想。
师:“孙膑老兄,你怎么就知道当时齐威王不会调换顺序,如果他调换顺序,咱们不就惨了!”
生:因为齐威王得意洋洋夸耀自己的马,他得意忘形了,不会调换顺序的。
生: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他一心想,如果再比,取胜的还是他,他打心眼不会换马。
师:哦,原来这一切,都被孙膑料定了,是呀!会观察善分析,再用高超的计谋,打破常规,才能出奇制胜。
四:回顾全课,总结谈话
师: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三个人物说点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五:拓展延伸。
师:如果你是齐威王的军师,你要如何帮助齐威王获得胜利?
(学生思考,动手实践)
第五篇: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转败为胜、轻蔑、疑惑、讥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用纸片做三种马共6匹,分别标上(齐威王、田忌)三个等级号码。
2、可以用讲以智取胜的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运用智慧,打破惯性思维的妙处。
3、在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中,教师可用“析题抓事件”的方法,让学生先确定本文写的是田忌赛马的事,然后再去抓主要内容,看哪些段落是具体写赛马过程的。赛马过程是按赛马的起因、比赛的经过和赛后总结三方面内容来安排先后顺序。中间的比赛部分又以第一次赛马、孙膑授计和第二次赛马三个层次来写。
4、深入探讨时,要抓住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故事的历史价值,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为什么只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轻易地转败为胜?在这一阶段中可让学生把自己做的三种马拿出来,和同桌的马进行一场模拟比赛,摆一摆,联系课后“思考·练习”2想一想,孙膑是怎样取胜的。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比赛“没信心”,孙膑却显得“胸有成竹”?他为什么能想出调整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而田忌却没有想到?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正因为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敢于打破常规,调整思路,扬长避短,才想到了要调整三等马的出场顺序,用输一场来换取赢两场的巧妙办法来取胜。当然,如果齐威王的每一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快得多,孙膑也就不会用“下对上、上对中、中对下”的比赛顺序取胜了。可见,要创新,要打破常规,不仅要有胆识,还要善于观察,精于分析,从全局出发,为了全局的胜利,不怕牺牲局部的利益。
文章导读
本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赛马中取胜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古代军事家孙膑的机智和谋略。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赛马前,各人根据自己马的奔跑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这三等马各赛一场,谁赢的场次多,谁就取得取胜。
难句解析
课文中有三个句子,体现了孙膑分析问题的思路:
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同时发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也就是说,齐威王的上等马比田忌的上等马快不了多少,齐威王的中等马比田忌的中等马快不了多少,齐威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下等马快不了多少。正是有这样的发现,孙膑才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还是原来的马,只要调换一下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结果正是如此。如果说,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得很多,调换一下出场顺序,情况会怎样?如果是那样的话,转败为胜的可能性就不大。因此,只有把各方情况综合起来分析,才能想出正确的办法。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开头到“准备离开赛马场”):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输了。
第二段(从“这时”到“那就来吧”):孙膑看了这次赛马,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田忌决定再和齐威王赛一次。
第三段(从“一声锣响”到“赢了齐威王”):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第二次赛马,果然赢了齐威王。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了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学习要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认真观察的态度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转败为胜的故事,反映了孙膑的足智多谋。说明要办好事情,应对主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分配并使用力量。教学设计示例
(一)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取适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体会孙膑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给课文分段,概括各段段意。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理清课文条理,分段并概括段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理清课文条理,分段并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喜欢赛马。赛马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马奔跑的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这三等马各赛一场,谁的马赢的次数多,谁就获胜。《田忌赛马》一课讲的就是田忌参加赛马的事。这场赛事如何呢?请同学们借助字典朗读课文,并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起一个指导作用,学生借助字典自己完成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结构的分析。之后教师要对这一学习内容进行检查和讲评。
(二)检查预习,扫除课文中的文字障碍。
1.读熟生字,填写生字表。
2.辨别字形,读准字音。
生字“讽”是后鼻音,可以多读几遍反复体会,一定要读准。
“忌”字是上下结构,心字底。上面是“己”,不是“已”。
“蔑”字的下面不要少写一点。
“序”字是半包围结构,广字作偏旁,里面的“予”不能加上一撇,写成“矛”。
3.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讥讽:用含蓄尖刻的语言嘲笑刺激别人。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情之前已经计划好该怎么办。
扫兴:(因遭到阻碍或挫折)败坏了兴致。
垂头丧气:形容失意或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意气颓丧。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
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得意洋洋: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神态,也叫“洋洋得意”。
夸耀: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本领、功劳、地位、势力等。
目瞪口呆:目瞪,睁大眼睛直盯着不动。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轻蔑:看不起,不放在眼里。
约定:经过商量而确定。
孙膑: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
4.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请同学自由读一遍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上下文,讨论理解词语的意思。
“垂头丧气”一词是形容失望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缺乏再赛的信心。
“挖苦”这个词是讲有的人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别人。这个词在这篇课文中出现是表现了田忌在赛事不利的情况下连好朋友的诚挚帮助都不能正确地理解了。
“胸有成竹”是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主意了。在课文中说明孙膑经过对主客观的分析,已有了转败为胜的策略和把握。
“讥讽”的意思是用尖刻的话嘲讽对方的错误、缺点和某种作法。本课中讲到田忌的马输了,齐威王嘲笑田忌。从这里可以看出齐威王骄傲自满,这是他的弱点。
“轻蔑”就是轻视、不放在眼里的意思。课文中讲到齐威王的马赢了以后盲目乐观,实际上暴露了他只凭马力不善于智取。
“目瞪口呆”说的是眼睛直盯着一处不动,嘴说不出活来的样子。课文中表现了齐威王看到意料之外的结果之后吃惊而又发愣的样子,可是他现在觉醒已为时太晚。
这样分析理解词语能够使较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对理解课文有好处。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全文。
学生一边听教师朗读一边要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在同学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要归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田忌赛马》讲的是战国初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转败为胜的事。
6.理清课文条理,分析课文结构。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根据故事发展的几个部分可以把课文分成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三场全输了。
第二段(第3~12自然段)讲孙膑看了这次赛马,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田忌决定再和齐威王赛一次。
第三段(第13~17自然段)讲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第二次赛马果然赢了齐威王。
第四段(第18自然段)总结了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
从课文的结构可以看出来,《田忌赛马》一文是以“赛马”为线索,具体记叙了比赛的过程。在结尾处又画龙点睛地点出了第二次赛马取胜的原因。
(三)朗读全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
3.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取适当的方法才能取胜,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从田忌第二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取适当的方法才能取胜,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请同学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讲的是谁和谁赛马?进行了几次比赛?
学生读书后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课文中讲的是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前后进行了两次比赛。)
(板书:田忌 齐威王 第一次 第二次)
课文怎样写赛马的经过的呢?比赛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认真地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教师抓住时机进行提问。
田忌为什么会失败?“垂头丧气”说明什么?
(课文中讲到比赛时“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齐威王的马每个等级都比田忌的马强,谁强谁弱已经很明显了。在比赛中又恰好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所以田忌失败了。“垂头丧气”是低着头,很失望的样子。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田忌失败后情绪颓丧,缺乏信心再战的心态。)
(板书:齐威王 上 中 下 田忌 上 中 下 败 胜)
“各自”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在文中说明什么?
(“各自”是各人自己的意思。这个词说明比赛前各人自己给马分等级,决定出场顺序。)
理解了这一点很重要,这说明马的出场顺序是由自己决定的。如果田忌很好地观察对方,做一番周密的计划,可能也不会失败。你认为田忌有没有胜利的可能呢?他怎样做才能赛过齐威王呢?
组织学生讨论,充分地发表意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抛开课文设身处地地给田忌出主意想办法。同时也进行了素质教育,教育学生遇事要多观察,多思考。
同学们的想法都有道理,今后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动脑筋,经过认真观察思考后再做决定,不要再做第二个田忌了。其实,后来田忌也胜了一次,他是怎样转败为胜的呢?我们学习第二段。
(三)学习第二段
请学生小声读第二段,画出三个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每个人物的精神状态。
找同学说一说文中三个人的表现。
(孙膑胸有成竹;田忌垂头丧气,没有信心;齐威王得意洋洋,很有把握再取胜。)
孙膑凭什么说“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这一问题主要是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孙膑是在观察赛马的同时,认真分析,从中找出取胜的可能性。由此突出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分析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因为孙膑对第一次比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得出的这样一个结论。)
请同学再读一读这一段再看一看齐威王的表现。
(“齐威王正洋洋得意地夸耀自己的马,”还讥讽田忌“还不服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齐威王根本就没有把田忌放在眼里,表现出非常的骄傲自满。
还有一处是这样写的: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齐威王有胜利的自信,没有失败的思想准备。
让同学们讨论分析以上内容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孙膑正是抓住了齐威王骄傲自满的弱点才决定安排田忌与齐威王再赛一次,使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齐威王毫无失败的思想准备。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这一段,要读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二次战况如何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段。
(四)学习第三段
孙膑是用什么办法帮田忌取胜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前后桌讨论一下孙膑采取的战术。
(孙膑重新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
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画孙膑安排的马的出场顺序,或在投影机上用不同颜色的棋子代表双方的马,摆出孙膑安排的马的出场顺序,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请几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演示。教师可选取与课文中讲的内容相同的方法进行板书。
(板书:下 上 中 上 中 下)
这样的出场顺序就一定能取胜吗?经过和结果如何呢?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
(孙膑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说明他非常聪明,有智慧。第一场比赛用的是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结果输了。第二场用的是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结果赢了。第三场比赛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又赢了。三场比赛两胜一负,田忌赢了齐威王。)
(板书:胜 败)
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孙膑针对彼胜我败的原因采用了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方法,除此之外什么办法都对田忌没用。从而让学生明白孙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有着惊人的智慧。为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奠定了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齐读最后一句话,然后启发学生思考。
马还是原来的马,第二次比赛田忌为什么能二比一取胜呢?
指导学生统观全文讨论分析,田忌第一次赛马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而田忌又不懂得调配自己的马,比赛中采取的方法不当,只注重马的力量,必然要失败。孙膑观察到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所以采取了重新排列马的出场顺序并以此帮助田忌以二比一战胜了齐威王,这次突出了人的智力。经过这样的讨论之后,学生会很自然地明白“马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子一下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这句话中的“只”“就”说明什么?
(说明很简单,没有费太多的力气,结果却大不一样。)
教师要补充说明智慧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不是谁都能想的出来的。
通过田忌第二次与齐威王的马比赛,你认为孙膑是怎样的一个人?从田忌赛马的这件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发散思维。)
(六)总结板书,归纳中心思想。
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第一次失败是“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三场比赛田忌都失败了。孙膑经过观察和思考认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所以采取了新的方法,田忌转败为胜。前后两次比赛的区别就在于斗力和斗智。因此可以说,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不是力量的比赛,而是智力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慧的胜利。
(板书:斗力 0 3 斗智 2 1)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请同学体会并归纳中心思想。
(这个故事说明了只有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把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方法取得胜利。)
(七)齐读全文,进一步理解两次比赛的不同结果。
(八)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