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23:3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篇:教学设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

说明:

作业中的客观题等可以参考期末复习指导或者作业与练习栏目下的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由于作业的答案基本上在教材中,所以只给出了教材中的页码,希望大家看看书,做作业的过程也是一次复习。

第一章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

概念解释

教学:P2+10~P2+12; 教学系统:P3+4~P3+8; 教学设计:P5+6~P5+12;传播理论:P8-6~P8-2;

二、简答题

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任务:(三个任务)P4+5~P4—5;

简述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素:意义P5+13~P5+17;要素(六点)P5-12~P6+5; 简述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P11+8~P11+15;P11-8~P11-3;P12+6~P12+9; 简述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P12-14~P12-12; 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一般任务:基本特征四点P13+2~P14-12;四个任务P14-10~P17+16;

三、论述题

结合教学实践试述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P17-8~P18+9;论述教学设计与教师传统备课活动的主要区别:提供“教师传统备课活动.doc”作参考;试述教学设计对设计者的基本要求:P18+10~P19-12

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

一、概念解释

1、教学设计模式:P22-8~P22-4;

2、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P23-3~P24+1; 简答题

1、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可划分为哪四个阶段?P25+15;P26+9;P26-14;P26-1~P27+7。

2、教学设计的“史密期-雷根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30-10~P30-1。

3、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31-2~P32-4。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阶段?P34+13~P34-1。

5、梅里尔的“部分呈现”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35+2~P35+11。

6、肯普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27+18~P28+4。

三、论述题

1、试述教学设计模式的功能。P23+4~P23-4。

2、试述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安德鲁斯和古德森14要素P24+10~P24+16; 瑞奇6要素P24+18~P24+26; 史密斯和雷根4 要素P24+29~P24+30;

3、试述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环节。

狄克和凯瑞的十构成环节:P24-5~P24-1; 加涅和布里格斯九构成环节:P25+2~P25+4; 作者认为八个基本环节:P25+5~P25+8;

第三章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分析

一、概念解释

1、认知发展P38-2~PP39+1;

2、学习需求P42+7~P42+8;

3、学习动机P45+45~P45;

4、学习方式P53--7~P53-6;

二、简答题

1、四个阶段P39+6~P39+9

2、四步P44-14~P44-1

3、五个关系P53-2~P54+2;

4、四条P54+7~P54+20;

5、P56+6~P56+8;

6、P57+6~P57+8。

三、论述题

1、试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

答:从四个方面入手P48+2~P49-1。

2、试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求。答:四个方面P54-2~P55-5。

第四章教学设计模式

一、概念解释

教学目标:P61+9;

教育目的:P61-9~P61-8; 培养目标:P61-6~P61-4; 课程目标:P61+15~P61+17;形成性目标:P68+15~P68+18;行为目标:P67+2~P67+3;表现性目标:P69+15~P69+17。

二、简答题

教学目标的功能有哪些?

三个方面P63+4~P63+5;P63-3~P63-2;P64-3~P64-2。教学目标的各层次是怎样的关系?P62+5~P62-5; 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哪些?P65-11~P65-9;

新的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划分为哪几类?三类P83-14~P84+16; 教学目标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P84-6~P84-3; 确定教学目标的步骤有哪些?四步P88-9~P89+8; 行为目标的表述包括哪几个要素?P89+14~P90+1;

教学内容选择的取向主要有哪些?比较典型取向有七种:P90-10~P90-8。

三、论述题

1、试述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

四个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划分为五个层次或五个类型。P76-7~P83+15。

2、试述教学内容选择的准则。三条准则P95+3~P97-3。

3、试述教学内容的组织。P98+14~P100-1。

第五章教学设计模式

一、概念解释

1、教学过程:P102-9~P102-1;

2、教学方法:P118-5~P118-3;

3、教学组织形式:P132+7~P132+11

二、简答题

1、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三个方面P107-10~P109-7;

2、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功能。三大功能P109-4~P111+11。

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三对基本矛盾P105+11~P105+12。简述教学方法分类的意义。P119+15~P119-5。

5、简述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P127-4~P128+17。简述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主要步骤。五步P129表5-4-1。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功能。P130-11~P131+14。简述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优点与不足。P133+10~P133-3。

三、论述题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试述中小学常规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环节。六个基本环节P111-10~P114+5。

2、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教学最优化思想的理解: P114+6~P115-8。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P125+10~P126-3;

第六章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

一、概念解释

1、教学情境:P140-2~P141+1;

2、教学环境:P155-11~P155-7;

3、评价活动:P165-8~P165-4;

4、目标设计:P163-5~P163-4;

5、前期分析:P163+5~P163+8;

6、教学策略设计: P165+5~P165+7;

二、简答题

1、简述教学情境的观念:P140-2~P141+1;

2、简述设计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五个)P153-7~P155+18;

3、简述教学环境的功能和设计内容: 功能P159+11~P161+19; 设计P161+20~P162+8;

4、课外活动的内容分类、组织形式和指导原则: 内容分类P178+2~P180+17; 组织形式P180+18~P182+15; 指导原则P183+13~P185+8;

三、论述题

1、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有哪些意义和功能?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学情境的认识? 意义P142+11~P146+9; 功能P146+10~P151+17; 你对教学情境的认识(略)

2、教学情境的设计有哪些方式?试列举若干应用的实例。P151-10~P153-9;

3、试述教学设计对设计者的基本要求:。

4、应用课外活动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个课外活动的方案。P182+21~P183+13;

第七章教学设计模式

一、概念解释

1、教学媒体:P187+4~P187+5;

2、整合:P199+5~P199+7;

3、问题表:P194-2~P195+1;

4、经验之塔:P196-13~P196-10;

5、教育媒体:P187-5~P187-1;

二、简答题

1、教学媒体有哪些性质和功能? 性质P188+2~P191-10; 功能P191-9~P192+4;

2、选择教学媒体有哪些依据?P192+6~P193+11。

3、使用教学媒体有哪些原则?P198+6~P200+12。

4、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过程有哪些步骤?P214+14~P224-1。

5、教学媒体的教学特征有哪些?P203-5~P206+14。

三、论述题

1、试述教学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P200+15~P203-7。

2、试述选择媒体的经验方法。P193-14~P198+5;

第八章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分析

一、概念解释

1、教学评价P226-4~P226-2;

2、形成性评价P231-4~P231-2;

3、总结性评价P232+7~P232+7;

4、过程评价P232+13~P232+14;

5、档案袋评价P240-4~P240-3;

6、诊断性评价P231-13~P231-10;

7、绝对评价P230+19~P230+21;

8、回忆性题目P253+6~P253+10;

9、结构化回答题目P253-14~P253-12;

10、识别性题目P253+12~P253+17;

二、简答题

1、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包括哪几个步骤? P237-3~P239+10

2、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P247+9~P247-3

3、学习结果评价的主要内容?P245+6~P246-1;

4、多元智能评价观的主要内容? P247-1~P248+7;

5、学习结果的评价通常包括哪几项内容?P245+6~P246-1;

三、论述题

1、试述教学评价的观念、功能和种类。观念P226-4~P226-2; 功能P228-4~P229-1; 种类P230+1~P233+2;

2、试述教学评价的原则和评价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原则P233+3~P234+12;

地位与作用P234+13~P235+13;

3、试编写一份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方案。(略)

4、如何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依据本章的内容试编写一份档案评价的方案。答:P240+1~P245+5。

5、试述学习结果评价的内容,试编写一份学习结果评价方案。答:P245+6~P246-1;

6、试述多元智能的内容和多元智能评价的五条指导原则。内容P247+9~P247-3 五条指导原则P248+9~P248-12;

7、试述常规教学捡查及评价的改革、方法。答:P248-6~P251-1。

第九章教学设计模式

一、简答题

1、试述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共性特征P282+16~P284-4; 个性特点P284-5~P286+17;

2、简叙制约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P286-13~P289-8;

3、简叙教师教学艺术及其风格形成与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P289-6~P293+11;

二、论述题

1、结合实例说明教师教学艺术发展过程中创造性教学阶段的主要特点。P291-4~P292+11。

第二篇:小教教学设计形考作业答案

教学设计答案

第一章

1、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从学校教育的意义上说,教学系统的普遍性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为学生奠定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第三,培养个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简述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素。

意义: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可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能够得意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预先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的整体把握,良好的教学设计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行动纲领,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引导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素:第一,学习者及其需要的分析。第二,教学内容的分析。第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第四,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第五,教学每体的选择和运用。提溜,教学评价的设计。

3、简述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程序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重要影响,就是它对教学设计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思考,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有序的刺激项目(学习项目),学习者从他所知道的东西开始,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步骤学习,从而获得教学目标所要求他们学习的知识。

认知学习理论主要受认知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它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一是学习中存在着不同水平的认知过程;二是学习的积累及其合理恰当与否,取决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三是学习是知识在人们头脑中不断组织和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一种积极的建构过程;四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认知的过程对学习的任务和行为进行分析。

4、简述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的问题,是以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的。比较具体地来说,教学理论研究的范围包括了教学任务(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等。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中,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者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5、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一般任务。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指导性、整体性、操作性、创造性。

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一,确定教学目标;二,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三,研究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四,教学过程相关措施的研究与分析。

第二章

1、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1)在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视为应用科学,这个时期的教学设计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在第一阶段中,从事教学设计的往往是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专家,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则往往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执行专家所作的教学设计,即主要起着具体操作的作用。(2),教学设计者们侧重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强调用美学效果来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专家的工作,而且也成为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工作。(3),在第三阶段,教学设计着重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4),在教学设计中起指导作用的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建构主义,第四阶段的教学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进一步强调教师成为教学设计的主题,而不知识教学设计的执行者。

2、教学设计的“史密斯-雷根模式”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将教学活动分为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大环节。第二将教学分析明确地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环境分析;二是学习者特征;三是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分析)。第三,有三类教学策略:一是教学组织策略;二是教学内容传递策略;三是教学资源管理策略。

3、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两个阶段四个环节。第一阶段是教学设计的形成阶段,该阶段又包括以下两个环节:一是中心定义环节;二是特性。第二阶段是教学设计的创造阶段,这个阶段又包括以下两个环节:一是作用模式;二是可行系统。着两个阶段和四个环节体现了系统的反馈与控制过程。第二,五个领域。这是教学设计过程在空间上展开而形成的。第一领域是创设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探索社会的特点和意义;二是创设未来系统的图景;三是准备设计。这个领域侧重于背景的创设,它是教学设计的准备阶段。第二个领域是知识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对知识系统进行探索,包括探索其社会特征和意义;二是构建中心价值和图景;三是探讨如何进行设计和对社会系统进行描述。第三个领域是形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形成设计的中心定义和系统的特点;二是设计系统的作用,设计可行的系统。第四个领域是探索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评价和选择。第五个领域是描述未来模式的空间。这五个领域在空间上性户关联,从而形成一个教学设计系统。

4、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以下九个阶段:

一是鉴别教学目标;二是进行教学分析;三是鉴别起点行为和学生的特征;四是陈述作业目标;五是开发标准参照测验题;六是开发教学策略;七是开发与选择教学媒体;八是设计与开展形成性评价;九是设计与开展总结性评价。

5、梅里尔的“部分呈现”教学设计模式包括:

第一,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这又包括内容和业绩两个方面。梅里尔把内容分为四类,即事实、概念、过程、原理。学习内容的业绩包括记忆、应用和发现。第二,呈现形式,这又包括讲解和探究。第三,呈现要素,这又包括一般性的要素和举例。其中一般性的要素包括定义、程序和原理。梅里尔的部分呈现理论教学设计模式使用于任何学科和任何教学情境,不过,它基本上是定位于集体教学。

第三章

1、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2、学习需要分析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计划。这个步骤包括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选择参与学习需要分析的人员等工作。第二步是收集数据;第三步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第四步是撰写分析报告。

3、学习方式设计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学习方式设计需要达到以下一般要求:一是多样性、完整性。二是有序性;三是适度的强化;四是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

4、什么是内部参照分析法 ?

所谓内部参照分析法,是指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将学习者的现状与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

5、所谓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 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6.学者伯顿和梅里尔把与教育有关的需要分为哪6类内容

(1)标准的需要,即个体或集体在某方面的现状与既定的标准之间的差距。

(2)感到的需要,这是个人认为的需要,是个体必须改进自己的行为或某个对象行为的需

要和渴望,它表达了一种现在行为或技能水平与所渴望的行为或技能水平之间的差距。(3)表达的需要,这是个人或集体认识到有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而表达出来的要求。(4)比较的需要,即同类个体或或通过相互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差距。

(5)预期的需要,这是指将来的可能的需要。

第四章

1、教学目标的功能有哪些?

教学目标的功能有三个方面: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标准功能。导向功能,即把教学活动导向一定的方向的功能。激励功能,即激励教学活动的功能。标准功能,即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的功能。

2、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哪些?

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四种:普遍性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形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3、教学目标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

4、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划分为哪几类?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各门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有些学科还包括高中的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以取代原先的教学大纲。在多数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中,采取三类教学目标分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确定教学目标的步骤有哪些?

第一个步骤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第二个步骤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学目标;第三个步骤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形式(称为教学目标的取向)。

6、行为目标的表述包括哪几个要素?

一般要包含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行为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2)行为动词,行为目标要表述的是学生能够做出某种行为,要用恰当的行为动词来表述;(3)行为条件,行为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4)行为表现程度。如:“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10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描述出它的写作风格,正确率达到85%”。在这个例子中,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是“描述”,行为条件是“10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行为表现程度是“正确率达到85%”。

7、教学内容的选择取向主要有哪些?

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取向主要7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社会取向等。

第五章

1、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教学过程具有教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等三种功能。教学过程要经过一定的教学环节阶段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最优化是教学过程设计追求的目标。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教师,他们原有的知识未必能持续适应现代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还面临着如何使教学内容转变成学生可接受的知识,并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财富的问题。

(二)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我们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体现,教学过程如何做到师生的“教学相长”。

(三)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教学的客观要求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矛盾。

3、简述教学方法的分类意义

教学方法的分类意义,就是建立教学方法的内在联系和系统。主要目的是使人们在教学活动的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这些方法,能够掌握各个具体方法的特点、功能和作用,明确它们的应用的主要范围和适用的基本条件,从而使这些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有效的作用。4简述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步骤

基本步骤 教师主要职责 学生的主体性活动 1.创设问题的情境 问题与情境的创设者; 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困惑、怀疑的问题情境之中。在问题情境之中接受任务;唤起和调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问题与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冲突中激发探究兴趣,形成学习的自主责任意识。

2.选择与确定问题 确定选择问题的主要标准,在教学中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选择和确定问题的方法,指导他们选择和确定一个急需探究和解决的问题。能够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会选择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确定主题性问题的基本要领;明确所选择和确定的问题的意义;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3.讨论与提出假设 有效探究活动的组织者,随机检查和引导活动的进程; 提供与问题相关的材料和参考资料,参与和诱导学生对问题的假设和解决方案的形成。通过对材料和资料的分析,运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分析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解决方案; 进行猜测、分析与探究性的思维活动,形成比较合理的假设和解决的方案、解决的办法。

4.实践引导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引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合理地进与寻求结果 导学生合理的进行归纳、整理、表述。行实践探究活动;正确地收集有关的探究资料,在合理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清晰地总结提出对问题解决的结果。5.验证与得出结论 问题最终科学结论的把关者与责任人;帮助学生将所得出的结论修改、完善,形成正确的问题结论。在教师指导下,检查和验证自己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最终形成准确的问题结论;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5简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功能。

⑴再现功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情景实现多种转化,重现事物、现象、过程的真实面貌;可以自由地遨游于太空和海底、远古和现代、自然和社会、异国和本土,使学生获得逼真的替代经验。

⑵集成功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把音频的、视频的、多维教学信息材料融合集成在一起,向学生提供多重刺激,使学生获得来自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⑶交互功能。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教学媒体,可以真正实现人——机、人——机——人(同伴和老师)、人——机——教学资源之间的沟通与交互作用,在教学资源充分扩充和丰富的背景下,实现交互学习、开放式学习。

⑷虚拟功能。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技术所难以做到的许多问题,可以创造一种身

第六章

1、简述对教学情境的认识。

教学情境代表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的具体情景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

2、简述设计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教学情境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需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4)、情境的真实性;5)、情境的可接受性。

3、教学情境设计有哪些方式?

教学情境的4种设计方式:故事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生活化情境和问题化情境的设计。

4、情境性学习方式有哪些特点?

第一,学习的任务情境应与真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由于具体问题往往都同时与多个概念理论相关,所以,研究者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交叉。

第二,教学的过程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资料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并指导学生的探索。第三,情境性学习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价,或者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测验的完整性测验,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反映学习的效果。

5、在教学设计中选择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时有哪些要求?

(1)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2)要依据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实际已有的和可能的发展水平,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临其境的真实感觉,使得学生不仅能感知而且能够操作虚拟世界中的现象或过程。

(3)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探究发现学习不是一种自发的、随心所欲的放任活动,也不是一种全新的发明与创造活动,而应该是一种“再探究、再发现”的活动过程。因此,合理有序的组织,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是保证探究发现学习效果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4)教师要帮助学生独立能动地跨越探究发现过程中的障碍,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的联想、分析、研究,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化。

第七章

1、教学媒体有哪些性质和功能?

教学媒体的性质: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从属性和能动性。教学媒体的基本功能:教学媒体一般是灵活可以替换的;每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地方和善于表现的内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尽管不存在对任何教学目标都最适用的“超级媒体”,但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存在使用某一种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媒体情况,既不同的媒体有各自的长处与短处;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因为使用媒体不会“自动”促进学习

2、使用教学媒体有哪些原则?

使用教学媒体的原则:教学性原则;标准性原则;技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实时性原则。

3、选择教学媒体有哪些经验方法/ 选择媒体的5种经验方法。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问题表、矩阵选择表、流程图、经验之塔模型和算法型5种。

4、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有哪些步骤?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可以分为5个步骤: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设计常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通达教学等);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选择评价方式、设计测量工具;整合、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

第八章

1、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包括哪些步骤?

①向被试者说明须知。开始试用前,应向被试师生说明试用设计成果的有关情况,像试用目的、试用活动程序和试用所需时间,被试者将参与的活动类型及其注意事项,收集哪些资料以供分析用,应该以什么态度和方式做出反应等。

②试用。试用活动一般采用一对

一、小组和班级三种教学组织形式,这样通过评价就可能获得推广的价值。为保证教学过程能重复展开,必须确使这一过程是有一定的方案可遵循的,同时,教师应该保持“教态一致”、教学活动的环境也应尽量避免过分的人为设置,以免造成为试用而试用的气氛。

③观察教学。组织评价人员在适当的地方观察教学过程,并对有关情况做好记录。尤其注意教学有没有背离设计规定的内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性质和问题间的相关性;教师如何处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课内完成的练习、作业;在教学各阶段中学生的注意力、情绪反应、主动参与性、思维活跃程度等。

④后置测验和问卷调查。前者主要收集学生的学习成绩资料;后者主要收集有关人员对教学过程的意见。测验题和问卷表可以分别印制,也可以都印在一起。这项活动通常紧接着教学设计方案试行后马上进行。如果要了解试用后对知识的保持情况,收集成绩资料的测验可适当推延一段时间进行。

⑤归纳和分析资料。根据需要将资料制成图表,以便于分析。制成图表后,评价者应对资料作一次初步分析:用各类数据与评价标准作比较,考察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经过分析,可能会发现一些重要问题,随即应对它们尝试解释,并通过恰当的途径证实自己的解释。这种趋势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悖时,将予以特别关注做出说明。如果有困难,可以用这些问题咨询有专家(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学科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或与被试师生进行个别面谈或集体座谈。这些访谈的目的是让各方人士对初步分析结果和改进意见加以证实。当受到激烈批评时,应耐心冷静,使所有被访者都能毫无保留地谈出意见。最后,可将访谈结果与初步分析结果综合起来,对评价资料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如果有必要,在此基础上酝酿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⑥报告评价结果。把试用和评价的有关情况和结论形成书面报告,报告以简明扼要为宜,具体资料如各种数据、访谈记录、分析说明等可以作为附件。评价报告的内容包括:设计成果的名称和宗旨、使用的范围和对象、试用的要求和过程、评价的项目和结果、修改的建议和措施、参评者的名单和职务,以及评价的时间等。

2、学习结果的评价内容有哪些?

结果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目标的评价。它被用于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拔划分等级、检验学习活动和教学方案、说明教学效果与价值等的评价。结果评价包括技能测试、书面测试、成绩认定等方面的内容。

3、多元智能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多元智能评价的主要内容:第一条,评价应是长期的。学习档案是一种可以对学生作品长期观察的有效工具,可以鼓励学生对学习作持续的反省。第二条,评价是多维方式的。可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和教师评价;除等级或分数之外,应使用描述性的评语,兼顾认知、情意和技能的评价。第三条,评价为教学提供信息,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被评价者哪些方面表现很好,哪些方面需再加强。第四条,重视非正式评价。教师可利用简易的检验

表记录学生平日的生活表现,也可举行讨论会让学生评论作品的好坏。第五条,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

4、学习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业绩等做出评价。评价方法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涉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反思、学习方法、学生个性化发展等。

第九章

1、简述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

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包括: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个性化、实践性。教学艺术的个性特点包括:综合性与复杂性、规定性与灵活性、高精度与高难度、教学艺术的示范性和影响的直接性。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包括:模仿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和形成教学艺术风格阶段。

2、简述制约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答:制约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有:

(1)师德修养。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所遵循的行为规范的必备的品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教学艺术境界的开拓与加深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也是教师对教学艺术追求与创新的直接内在的最根本性的动力。

(2)认知水平。认知水平包括认知结构、体悟与表达、教学技能等多个方面。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系统的知识领域、娴熟的教学技能,是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艺术的基础。(3)思维品质。教学艺术学科教师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立性、广阔性、敏捷性、流畅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与创造性的特点。(4)个性与人格特征。教师的个性特征表现在个人的兴趣与爱好、情感与气质,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等等。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学艺术中最宝贵的内在力量。

3、简述教师教学艺术及其风格形成与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把教学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学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

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活动中,经过不断的积累提炼,逐渐升华所形成的一种卓有成效的、具有较强稳定性和个性化的教学观点、教学技艺、教学作风,是教师教学艺术个性化的成熟标志。实践题:以B5纸的打印稿附在当页

第三篇:形考作业

形考作业一

(针对教材1~6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社会保障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法律制度是(),它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A、美国的《社会保险法》

B、德国的《工伤社会保险法》

C、英国的《济贫法》

D、德国的《疾病社会保险法》

2、丹麦学者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中以福利分配的“非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程度为标准,将西欧和北美国家的福利体制划分为三种类型,不包括()。

A、“社会民主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合作主义”

D、“自由主义”

3、“非商品化”是指不把()作为商品,让福利分配与劳动贡献脱钩。

A、社会保障

B、社会保险

C、劳动成果

D、劳动力

4、新加坡采用的社会保障模式是()。

A、个人储蓄型

B、社会保险型

C、国家保险型

D、福利国家型

5、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

A、社会保障分配应该达到最大的平等,最大限度的缩小收入差距

B、社会保障应该由政府全面责任,尽量免除个人责任

C、通过高额累进税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是不必要的和不合理的

D、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的是()。

A、自给自足与政府负责

B、保障方式多层次

C、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D、资金来源多渠道

7、与完全积累制相比,现收现付制的特点在于()。

A、抵御人口老龄化风险的能力较强

B、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相对较小

C、追求的是长期的纵向平衡

D、未来收益和投保期的缴费高度正相关,因而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

8、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养老保险特点的是()。

A、收入支出庞大

B、实际享受人数最多的险种之一

C、受益与缴费无关

D、承诺与兑现之间的时间最长

9、“养老金工资替代率”是指()。

A、养老保险缴费占养老金的百分比

B、养老保险缴费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

C、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

D、养老金占养老保险缴费的百分比

10、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医疗保险特点的是(A、第三方支付

B、享受保险的时间短

C、利益关系比较复杂

D、支付频率高且与缴费多少无关

11、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缴费比例是()。

A、单位20%,个人8%

B、单位20%,个人6%

C、单位6%,个人2%

D、单位6%,个人1%

12、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失业保险特点的是(A、有支付期限

B、完全由政府承办

C、完全由企业承办

D、兼有保护失业者劳动能力的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包括()。

A、社会保险

B、社会优抚

C、社会福利

D、社会救助

2、社会保障模式的分类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国家保险型

B、社会保险型

C、福利国家型

D、个人储蓄型

3、社会保障的一般原则包括()。

A、正向分配原则

B、普遍性和选择性原则

C、生存保障原则

D、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

4、由于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模式和社会公共政策不同,世界不同国家对获得养老金的资格条件有不同的规定。所考虑的因素除了居住年限(居龄)外,还有()。

A、法定退休年龄

B、工龄

C、缴费年限

D、婚姻状况

5、从世界范围来看,养老金的类型有()。

A、“普惠”养老金

B、“缴费关联”养老金

C、“收入关联”养老金

D、“就业关联”养老金

6、医疗救助的方式包括()。

A、医前救助

B、医后救助

C、即时救助

D、人道主义救助

7、医疗保险中所谓“两定点三目录”中的“三目录”是指()。

A、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目录

B、门诊特定病种目录

C、诊疗项目目录

D、药品目录

8、失业期间有以下哪些情况,就不能继续领取失业金?()

A、重新就业

B、参军入伍

C、办理退休

D、移居境外

三、填空题

1、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收支方式:

、完全积累制和。

2、社会保障费按征收方式可以分为

保费制和

保费制。

3、中国城镇养老保险按福利来源分,主要有“三根支柱”,即

、和个人储蓄(如商业寿险等)。

4、缴费工资是参保人缴纳社会保险金的缴费基数,通常规定为参保人上一年的。如果按月缴纳社会保险金,缴费基数就是参保人上。

5、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资格条件是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连续工龄满

年。

6、按照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的缴费办法是,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____%计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____%计入“个人账户”。

7、基本养老金 =

养老金 +

养老金。

8、目前我国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力求覆盖全体人民。主要包括以下三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 ;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政府补贴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

9、医疗保险中的待遇水平由三方面所体现,即

、和报销比例。

10、医疗保险中,所谓“两定点”是指定点

和定点。

11、中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对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支付期限长短与缴费时间长短挂钩,最长支付期限为

个月。

四、简答题

1、自由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有哪些?

2、失业保险的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失业保险要规定“支付期限”?

五、论述题

1、医疗保险制度中先付制和后付制两种付费方式各自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并比较分析这三种筹资模式的优缺点。(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600字)

形考作业二

(针对教材7~13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工伤保险的实际缴费主体是()。

A、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

B、职工个人

C、用工单位

D、政府

2、我国生育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是()。

A、政府全额负担

B、政府与企业按比例分担

C、企业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

D、企业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个人要缴费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由政府为其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

A、贫困

B、生存危机

C、精神状况不良

D、疾病困扰

4、对于社会救助缓解贫困的作用,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救助可以让贫困人口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准

B、能够对失业人员进行再雇用训练与辅导,帮助失业人员创业或再就业

C、社会救助能够帮助那些因遭遇灾害、急难等突发事件而难以维持生活的群体

D、随着国家财力和社会救助水平的提高,社会救助能够促进受益群体的全面发展,享受与其他群体同等的教育、政治和社会权利,从而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威胁。

5、下列哪项不属于住房福利的主要内容?()

A、无障碍设施建设

B、住房财政补贴

C、住房金融政策

D、公共房屋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老年人福利内容的是()。

A、老年人收入保障

B、老年人生活照料

C、长期健康护理

D、老年人社会服务

7、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福利?()

A、企业职业培训

B、免费或低费教育体系

C、国家助学贷款

D、奖学金

8、社会优抚是国家专门为伤亡的军人、人民警察和()提供抚恤,为军人和人民警察及其家庭提供优待,为退出现役的军人予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排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A、公务员

B、社会人员

C、事业单位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9、“军官退出现役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在退役军官到达住地之日起,应不迟于一个月为其安排好工作”。这属于优抚安置中的()。

A、抚恤

B、优待

C、安置

D、奖励

10、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历程的集体保障阶段,主要的保障项目包括农村救灾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A、农村扶贫开发

B、农村“五保”制度

C、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D、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1、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是下列哪个阶段?()

A、社会保障阶段

B、家庭保障阶段

C、集体保障阶段

D、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阶段

12、社会保障管理的主体是()。

A、政府机关

B、社会保障受益人群

C、社会保障事业

D、社会保障责任机构和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工伤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

A、医疗康复

B、职业康复

C、社会康复

D、心理康复

2、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

A、丧葬补助金

B、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C、供养亲属抚恤金

D、医疗赔偿金

3、生育保险制度是在女性生育期间对生育责任承担者给予()的社会保险制度。

A、医疗服务

B、收入补偿

C、社会救助

D、生育休假

4、生育保险(保障)待遇一般包括()。

A、生育休假

B、医疗费用

C、生育补助

D、产假津贴

5、社会救助标准的计算方法除了收入比例法、马丁法,还包括(A、生活形态法

B、基尼系数法

C、恩格尔系数法

D、市场菜篮子法

6、在社会救助中,家计调查的内容包括()。

A、财产

B、工作

C、收入

D、婚姻状况

7、儿童福利的主要内容包括()。

A、儿童的医疗保健设施和服务

B、孤残儿童福利事业

C、儿童的活动场所和条件

D、普及义务教育

8、从整体上看,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管理内容的是()。

A、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B、社会保障政治管理

C、社会保障文化管理

D、社会保障业务管理

三、填空题)。

1、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 活动中或者在法定的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得到必要的 的制度。

2、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它是确定职工工伤待遇标准的基本依据。

3、与其他险种相比,工伤保险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它的 原则,指在劳动者负伤后,不管过失在雇主还是劳动者一方,工伤职工均可获得收入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二是工伤保险费率实行

,是指根据不同行业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基准费率,风险程度较高的行业适用较高的基准费率,风险程度较低的行业适用较低的基准费率。

4、中国现行生育保险制度的支付标准是产假

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5、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责任来看,我国最低生活保障事务属于

职责范畴。

6、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和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制度安排。

7、社会优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包括

、抚恤和

三类项目。

8、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由

组成,支付终身。

9、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由个人缴费、、组成。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

、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11、是指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一种扶贫方式。

12、社会保障管理的手段包括规划

、、人事和控制等。

四、简答题

1、工伤保险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2、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社会优抚的功能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论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和特征。

2、试述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以及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第四篇:教学设计形考作业05任务

任务一:选择一篇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析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的评析 教学流程: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谈话:大家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风靡我们全班的新款游戏——抢倍数游戏。

2、介绍游戏规则和分组:有7张数字卡片,这些数字分别是3的倍数和2的倍数,两个同学,一个同学抢3的倍数,另一个同学抢2的倍数。一张一张的拿,放到指定的位置。谁抢的多谁胜。每组快速派一名代表上来。其他学生共同参与,作裁判。

3、游戏:第一次游戏学生意识不到6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在第二次比赛中,两个同学都会同时抢6这个数字。

4、追问:游戏获胜的诀窍是什么?

让多个学生说说:数字6是决定游戏胜负的关键,因为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5、揭示公倍数的概念: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6是3和2公有的倍数, 叫做3和2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6、引导学生思考:那你还知道哪个数是3和2的公倍数? 让学生会用12、18、24等数,完整的表述出公倍数的概念。

【评析:显而易见,教师巧妙地设计了“抢倍数”游戏,可谓一举多得。①课始游戏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气氛;②这“顺藤摸瓜”比老师“苦苦摘瓜”更胜一筹。③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1、固定的正方形边长,选择长方形墙砖。(预设6-7分)

(1)谈话:我们从游戏中认识了公倍数。公倍数能在生活中帮我们做什么呢?

(课件出示生活情境。“王老师家装修,厨房的一块正方形墙壁需要铺满墙砖,我要求整块整块的铺,不能切割墙砖。”工人师傅:“我们有两款墙砖,选哪一种墙砖能铺满呢?你们能用数学知识告诉我为什么吗?)

(2)学生活动:利用模拟的长方形墙砖和墙壁正方形平面图,分小组活动进行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得到不同的方案。

(3)汇报方案:学生都会选择长3分米,宽2分米的墙砖。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4)适时追问:正方形墙面的边长和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自主发现:按照要求进行,所铺成的正方形边长是长方形墙砖长和宽的公倍数这一结论。(5)再次追问:大家为什么都不选择长5分米,宽3分米的墙砖? 学生很容易答出:因为12不是5和3的公倍数。(6)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和分析,看来所铺正方形墙壁的边长必须是长方形墙砖长3分米,宽2分米的公倍数。(手指着慢说)

【评析:本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主动地借助各种外部的物质材料来展示自己内部的思维过程。】

2、同一种墙砖摆多个正方形。(预设6-7分)

(1)谈话: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墙砖,整块整块的铺,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墙壁?

(2)填写表格。(空间想象能力好的学生能直接想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和3的公倍数,想象不出来的,允许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3)展示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表格并让学生交流想法。

学生能够答出:发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墙砖长和宽的公倍数。还可能有更多的发现。例如:其他公倍数都是6的倍数;有最小的公倍数;公倍数是有很多个•••。(4)追问:3和2有没有最小的公倍数,最小的公倍数是几?

(5)揭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

(6)小结:看来所铺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所用墙砖长和宽的公倍数。

【评析:可以看出,此环节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主动探究构建起来的,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外部生活世界的联系。】

3、抽象提升,还原数学。(课件出示两个空白的集合圈)。

(1)谈话:还可以用集合圈的形式表示3的倍数和2的倍数。(2)学生完成作业纸。并把3和2的公倍数画出来。(3)学生汇报结果。(同时课件显示出答案。)(4)课件演示集合圈交叉重叠的动态过程。

(5)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明白各部分怎么填。并做到作业纸上。(6)最后汇报结果,说说为什么这样填。(课件出示答案)

【评析: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1、出示问题:怎样求6和8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学生完成作业纸。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当学生有了想法后,把过程写到作业纸。(有困难的可以同桌或小组进行交流。)

3、学生进行汇报。(让使用不同方法的学生把过程在黑板上展示。)

4、在汇报方案时:学生可能用集合圈的方式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可能用列举6的倍数和8的倍数的方法;还可能用只列举6的倍数的方法•••

5、谈话:大家都提供了各自的方法,老师非常欣赏。我这有个方法。可以把6的倍数和8的倍数在有方向的直线上表示出来。

(教材中出现了数轴上表示倍数的方法,考虑到学生想不到这种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中,最后展示这种图形结合的方法。)

【评析:王老师使学生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求知欲得到满足、好胜心得到鼓励、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四)、实际应用,回归生活。(课件显示情境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问题一,学生会在50内找齐6和8的公倍数。通过问题二,学生会应用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评析: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当是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得到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之后,及时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中。】

(五)、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1、课件显示: 日食演变的过程画面(伴随着音乐声缓慢的播放。)

2、师朗诵。

3、小结:很奇妙吧!如果大家还想继续了解,回去可以上网查找一下相关的资料。让我们带着收获,下课!

【评析:以教材为起点,从“为了获得科学知识”转向“为了获得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获取科学知识。】 课堂总评:

教学伊始,教师面对不相识的学生,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与学生沟通,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孩子在轻松、快乐、自主的氛围中探究知识。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教师能充分地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难易程度,能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者先设计了“抢倍数游戏”,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既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2、在教学中教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使教学内容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教者对教材进行大胆处理。搭建 “脚手架”,通过选择墙砖摆正方形和同一种墙砖摆多个正方形两个情境进行有效教学。成功搭建起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桥梁。

3、从让学生经历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到让学生自主探究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都能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并且巧设疑问,使每个知识点都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4、本节课通过合作、互动、讲述、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了多元化的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做到了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把谈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得当,点拨到位,水到渠成,是一节具有高效的优质课。

任务三:应用教材中课外活动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个课外活动的方案

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以建设有特色的“书香校园”为落脚点,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引领学生阅读经典、阅读道理、阅读文化、阅读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在班级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

三、活动构想:

1、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四、活动组织

五、具体措施:

1、时间落实。我校各年级每周开设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并列入课表,专时专用;每天确保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30分钟。

2、保证阅读数量。要求一、二年级采取亲自陪读和自读结合的做法,每期要保证学生读1本书;

三、四年级学生每期至少读2本书;

五、六年级学生每期读4本书。

3、各班建立组织。各班建立班级读书会的组织机构,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4、各班建立图书角。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及学生自愿订阅的图书,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

5、活动落实。我们定期开展一些班级学生喜爱的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乐在其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举行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好的读书笔记的展评等。予以公布表扬表现好的学生,满足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其阅读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会逐步学会自学,审美、想象、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6、指导落实。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兴趣,提示方法。阅读的方法指导也是多样化。

7、检查落实。对课外阅读是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课外阅谈的篇目、字数是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是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

8、开展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日活动。每期开展一次读书日活动,通过活动,家长了解学生读书情况,掌握学生读书的爱好,学生也在家长面前充分展示了读书的“才能”,提高了读书的兴趣。

加强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任务四:依据教材的观点和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教学最优化思想的理解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解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优化教学呢,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深入分析教材的内容,并分析准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开展新层次的教学,这是学生乐意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分清重要内容和需重点突破的难点问题,精选例题,参阅不同版本的教材,选择合适、多角度的练习内容,以期取长补短,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全面。

二、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所谓教学方法最优化,就是选择对一节课来说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得我们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精彩。但是,选择媒体也要适切,要能真正为本堂课的教学服务,同时要指出,媒体不能代替一切,板书、教师教具的演示、学生的动手实践都应发挥其作用,如何选择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是一堂课是否高效的保证。

三、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巴班斯基理论中的“最优”一词是具有特定内涵的,它不等于“理想的”,也不同于“最好的”。“最优”是指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些条件下是最优的,在另一些条件下未必是最优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教师依据教学任务、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等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灵魂──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从这一意义上说,一刀切是被严格否定的,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的练习、达到同样的准确率,更不能以用样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他们,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任务五:试述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主要区别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步用“教学设计”取代“备课”。

“教学设计”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形成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教学设计在逐步成为教育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同时,也成为教学准备的理论工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传统“备课”是指教师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教学准备。备课的主要任务是通顺教材内容,形成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知识体系。

虽然“教学设计”与“备课”同属于教学准备的范畴,但是二者有根本的不同。其主要不同点有:

1.价值取向不同

从教学准备的价值取向看,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学生,而“备课”关注的是教师。“教学设计”是为学生怎样学做准备,而“备课”是为教师怎样讲做准备。

“教学设计”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在促进学生发展过程中,教学设计关注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关注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即教学设计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同时,它所关注的发展,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增长,更关注学生的技能的训练与能力的发展。传统“备课”的目的是保证教师能在教室课堂教学中顺利地讲解(讲叙)教学内容。它关注的是教师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预定的教学内容讲完,而不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知识,更不在意学生是如何地接受知识。同时,它关注是学科知识量与学科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此,传统“备课”中,教师追求的是知识的渊博性和深刻性。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旁征博引,思想深刻,思维敏捷,那么这就是一个好老师,他(她)上的课也就是好课。与此相应,他们认为教师把课本内容讲完了,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

2.理论基础不同

“教学设计”自从具有独立的研究领域至今,已近半个世纪。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教学设计既是一门学科(科学),又是一种方法(论)。从学科的角度上看,它是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手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方法,以教学准备为研究对象,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领域。教学设计正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传统“备课”仅仅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关于“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按照“复习旧课---学习新课---巩固新课”模式进行教学准备。所以,在以“备课”为基础的教学准备中,有的老师抱怨说,“我都讲了五遍了,可是学生还是不会”。

另外,学生在以“备课”为基础的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容易遗忘。

所以,教学设计是现代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准备工作,“备课”则更多地是以个体教学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准备。

3.教学目标不同

“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所以,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是以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为基础设计教学情境、教学问题与教学活动,设计各种评价活动。因此,以教学设计为基础的教学准备不仅考虑到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还考虑到了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以教学设计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看教师教授过程多么流畅,而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是不是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传统“备课”中,教师在自身追求知识的渊博性和见解的深刻性的同时,评价学生学习好与差的惟一指标知识的掌握量。虽然,在教案上也列有教学目标项目,但是能力发展目标是宽泛而空洞的,没有可操作性,思想教育目标是说教式的,只是形式性的要求。

4.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

教学设计重视课程资源的全面、充分的利用。如在进行热带地理景观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有的学生可能已经跟随家长到热带地区旅游过这一事实,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何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教学效率更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过程中所能利用的教学资源仅仅是课本和相应的教学参考材料。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没有教学资源就没法开展课堂教学。教学资源贫乏,课堂教学也必然单调乏味。除了教学资源的占有量不同外,“教学设计”与“备课”的另一不同点是关于教学资源的优化程度有根本的不同。如果把教师比如为橱师,那么在传统的“备课”中,一是好的材料得不到发现,即使有山珍海味,他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做菜。二是即使他知道这些山珍海味是好东西,他也不会做,也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教学设计”则是在研究透彻了每一种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做到“物尽其用”。

5.评价方式不同

“教学设计”中,提倡和强调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语言、行为、表情或其他方式对学生的某一行为、言语予以肯定、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成功或满足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心态、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正确的价值观。现举一例予以说明。在某种问题情境中,学生勇跃参与教学。当一个学生没能完全回答一个问题时,老师怎么办?有下列几种方法可供选择。①教师给予提示,让这个学生回答完全。②请这个学生自己找一个同学帮助,经过两个人的讨论之后,把这个问题回答完全。③请另外一个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之后,再请这个学生叙述一遍。之后,再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并鼓励再次参与。

在传统的“备课”中,忽视激励性个体评价,因而在教学实践中遇到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时,往往轻者以“站立”作为惩罚,重者则送上讽刺挖苦之类的语言。对于以害怕失败被罚的学生来说,他们怎么会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

6.教师的角色不同

“教学设计”中,教师的隐性角色越来越突出,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却越来越大了。学生发展的越充分,教师的作用就越重要。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越来越淡化了。

7.教案的呈现形式不同

教案是教学准备成果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备课”,最后都要以教案的形式呈现教学准备的结果。但是,两者的内容结构与内涵是不同的。

一般地,教学设计的(一级)项目主要有:课程标准要求与分析、教学目标、教科书分析(包括体系分析、重点、难点)、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媒介、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一般地,教学过程又可分为若干(二级)项目,主要包括教学导入、教学活动、教学小结、教学巩固等。其中,教学活动是重点。教学活动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情境设置(提供教学材料)、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归纳等(三级)项目。

在教学设计过程,我们需要的注意的另一个事情是问题答案的多样性。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因而形成不同的答案要点。为此,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问题答案的多样性与全面性。这是“教学设计”教案与教学实录的根本区别。

总之,教学设计的提出与实施是教学准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认真地研究落实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学准备质量和课堂教学质量必将产生重大意义。

任务六:试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求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特点是粗放性。在常规教学中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固定的,重点难点也是明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要通过对内容的研究就可以确立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基本上是线性的。而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学习的内容具有不稳定的特点,研究的范围也难以界定,因而教学设计只能是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试粗线条的估计,至于自己的设计是对还是错教师心中也没有底,从这一点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对未知过程的想象与摸索,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教学设计的内容形式可以百花齐放,整个设计过程是粗放的也是立体的。动态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的结果,由于这一过程是不断变化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内容和方式必须根据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它还具有动态性的特点。研究性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上对课题研究的一个设计过程和跟踪过程。协作性。不仅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强调协作性,就是在教学设计中协作性也非常重要。

这里既有师生间的合作与老师间的合作,还有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许多东西对我们广大老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只有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才能妥善解决好研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如学生在进行街头采访时发现许多市民对他们的采访并不配合,有的还骂学生是不务正业,整个采访基本上是失败的。他们跑来问我怎么办。刚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为此,教师课题小组立即召开小组会议,集体讨论解决的方法。之后,我们根据学生提供的材料帮助他们把市民的反应分为四种类型:热情;不冷不热;冷漠;冷嘲热讽,进而要求学生把每一种类型的人数进行统计,分析每一种类型的典型特征和代表性语言,最后列出一张统计表,计算出太仓市民不同层次中四种类型所占的百分比。这样通过我们的集体备课,一次并不成功的采访却为学生提供了一份很有说服力的资料。可见,教师间的合作,在研究性学习中至关重要,因为集体的智慧总要超过一个人的智慧。灵活性。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只是对规定内容进行处理,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形式千差万别,学生的研究内容与方式也各不相同,随时都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必须灵活机动,可以说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时,灵活性尤为重要。

第五篇:《基础写作》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考试说明:2019年春期电大把《基础写作》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6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形考任务1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

材料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和观点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表达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对材料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最有利于我们思想的表达,我们就选择什么材料。“选择”就是“取”与“舍”两个方面,因为有的材料很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因此,选择、取舍很重要。所以,由此看来,思想依赖材料来表达,而材料的选择有受制于思想,是双向的。

那么哪些材料是可以用的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教材中说了三点:要有代表性,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具有可读性。

再说:“思想”。

“思想”就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意旨或倾向及情感。“思想”是需要提炼的,什么样的“思想”最能为阅读者所接受呢?有三个要求:真实、深刻、新颖,这也是文本思想的提炼应达到的要求。在什么基础上进行提炼呢?要掌握大量的材料,还要掌握大量的资料,还要看到材料背后深藏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要进行创造性思维。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

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谢天》

作者:陈之藩

常到外国朋友家吃饭。当蜡烛燃起,菜肴布好,客主就位,总是主人家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举起小手,低头感谢上天的赐予,并欢迎客人的到来。

我刚一到美时,常闹得尴尬。因为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还没有坐好,就开动了。我一直认为这只是一种不同的风俗。前年我又到一家去吃饭。这次却是由主人家的祖母谢饭。她雪白的头发,颤抖的声音,在摇曳的烛光下,使我想起儿时的祖母。那天晚上,我忽然觉得我平静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来。

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总是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老天爷赏我们家饱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刚上小学的我,正念打倒偶像,破除迷信,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所谓老天爷,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的,这家确实是他们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这种想法并未因年纪长大而有任何改变。而我在这个外国家庭晚饭后,由这位外国老太太想起我的儿时;由我的儿时,又想起一连串很奇怪的现象。…………

答:

文章作者由外国家庭吃饭时,饭前常由小孩或老人谢天而想到自已儿时祖母时常教诲自己要爱惜粮食,感谢老天,进而想到爱因斯坦在成功面前总是不忘感谢同事,朋友,再到雨果对约伯特的推崇。所选取的一系列材料生动,新颖,具有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对阅读者有“一见钟情”的吸引,让我们与作者一道从更普遍、更深广的层面上去领悟了谢天的道理,更天象,更生动的告知人们要一颗感恩的心。

形考任务2

《大年初一没下雪》

作者:山鬼

加班加到腊月二十九,只好订了一张年三十晚上返杭州的火车票。

年三十傍晚,广州火车站的广场突然安静了下来。满满的纸屑、塑料瓶、水果皮、白色的泡沫饭盒……几个清扫工没精打采地挥舞着扫把。

车厢里没人,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书,不久就开车了。

不知到了哪个小站,上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一个小女孩,手拿车票仔细对看座号,辨认清楚了,他们才坐下。整个车厢其实没几个人,你想坐哪都行。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

那个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很像个农民,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只是他的手不是又粗又大,他有一双纤细的手。那个女孩的脸也是灰黄的,土头土脸的样子,谈不上好看,只是那双黑眼睛就像灰烬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

他们坐在我对面。男人坐下去时,半哈着腰,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好像说:“打搅了!”

…………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

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结构安排要做到“言之有序”,是由写作及接受活动中思维表达所使用的基本工具,语言所具有的线性特征决定的。因此,结构安排必须遵循写作的交流性质所要求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艺术手法。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我们应当特别重视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它包括层次与段落、过度与照应、开头与结尾。

2.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否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地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的理解。

答:

我认为此观点我同意。就一般写作而言,结构的审美效果更多的来源于文本的形式美,即结构安排与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而结构的审美效果是一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结构安排应该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做到周严紧密。3.结构安排应做到错综变化。

3.层次和段落时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层次安排好了,文本的结构框架就确定了。阅读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谈谈小说围绕情感变化安排层次的艺术特征。

答:

这篇小故事写的是“我”在火车上的一段经历,作者的行文很朴素

很克制,但恰恰是这样的笔触很好写出了人世间那种无法避免的伤痛与悲苦命运,使文章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很动人。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简单交代背景“我”大年三十晚上坐火车回家,冷清中遇见一对父女,但无多的交谈,因为“我”认为“他们”“土头土脑”,不是共度寂寞的玩伴,而这个冷漠“认为”在文章结构上是一个重要伏笔,为文章最后“我”的转变、“我”对“父女”的牵挂行成一个鲜明的对比,非常好的突出了主题,在文章的感情发展的路线上掀起了波澜。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故事展开。“我”由于寂寞想请那对“父女”吃饭,故事进行到这里并无太多发展,转机发生在小女孩的提问:“你看过雪吗?”这个时候题目中的“雪”出现。但是“我”只是随机应付几句,这个细节的安排在后面是极有用处的。然后故事进一步发展,“我”发现那个男人在偷偷的哭泣,于是,“我”知道了这个苦难的家庭,知道了这个从来没见过雪的小女孩因为白血病生命就快走到了尽头。那个男人就是带女儿专程去杭州看雪。于是“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走到座位旁,给小女孩耐心地讲起下雪时的种种趣事”与前面的“应付”起到了相互呼应。

第三部分是尾声,是对文章思想的重要烘托,与进一步推波助澜。“我”回到家里,由此时“我”最怕碰上风雪天而变成希望今天赶快下雪,下得越大越好。然而文章写道“一天无雪”,“一夜无雪”。两段话,分别只有一句话。这样的安排极其强烈的表达了“我”对那个小女孩心痛的感觉,只是这种心痛是藏在朴素的文字下面的,更是能揪住读者的心,最后的安排非常的温情,终于下雪了。越下越大,像一床巨大的被子,“被子下面熟睡的是一个善良而又苦难的灵魂,”苍天有情,文章进行到这里,我们的感情随着“我”翻山越岭、一路跋涉,由冷漠淡然到悲天悯人、温暖而伤感。

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完整匀称的,有头有尾的,内部材料的组织也是严密周紧,并且又起伏,有变化,扣人心弦。

形考任务3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答:

教材中的“言之有文”中的“文”首先是指文本写作中书面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和简洁;然后是指文本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包括:声韵美与辞藻美,感性美与理性美,朴素美与华丽美。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作者:恩格斯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答:

“言之有文”中的“文”首先是指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和简洁,本文便具有这些基本特征。

1.本文语言准确严密,处处关照呼应

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对马克思逝世的痛惜和悼念,对他的斗争精神和崇高的人格的赞美,评价马克思的伟大的历史功绩,以及对反动派的蔑视等,遣词用句都十分确切、明白。如第一段说明马克思逝世,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他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第七段在评述马克思斗争精神

和实践活动时说“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又如把创立国际工人协会说成是马克思“全部活动的顶峰”“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第八段在赞扬马克思的冲高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用了“嫉妒”、“污蔑”、“驱逐”“诽谤”“诅咒”以及“尊敬、爱戴和悼念分别表明敌人与战友对他不同的态度。”

从语言的严密性来看,无论是一句中的修饰和限制,还是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过度、承接与照应,都十分严谨,周密。例如第二段所写“这个人的逝世,对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成为下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马克思伟大贡献的一个总纲。第六段中“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前一句承接上一段最后一句话,概括第3-5段的内容,也与第二段中“对于历史科学”相呼应;后一句开启下文,与第七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相连,并为从时间方面介绍马克思的成就埋下伏笔。又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第三段中“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这两句从精神的要求看似与它们的前一句重复,但它们之间一方面相互呼应,一方面又分别从另一个角度对前一句进行阐释,进一步揭示出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大意义。全段文字中用一个多重复句的形式表述,意思表达十分严密。第六段中“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一句,两个破折号中间的文字对前面的话加以补充与解释,全句意思畅达、周密,同时又为下文做了铺垫。

2.本文议论、记叙、抒情融为一体,结构严谨,连贯畅达。

全文以议论为主题,全面而准确的评价了马克思伟大的历史功绩;而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情景,概述马克思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畅达简洁,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抒情的成分贯穿全文,对马克思逝世的悼念和惋惜之情蕴含字里行间,对马克思杰出贡献和伟大人格的崇敬赞颂之情流溢与言表,具有感人的力量。

本文结构十分严谨,各部分之间,每层意思之间充满内在联系:革命家马克思和科学家马克思的统一;作为科学巨匠,他的两大发现之间的统一,它的科学研究成果和

他对科学事业看法的统一;作为革命家,他的斗争事迹和斗争风格的统一,在斗争中他的爱与憎的联系;等等。这恰恰证明马克思身上各种优秀的品质及特征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这使得本文的结构呈现出前后连贯、相互为用、步步深入的特点,如行云流水,层次分明而又难解难分。

3本文内容高度简洁,凝练概括。

悼词内容通常以介绍逝者为的生平事迹为主,一般按时间顺序行文。但本文没有沿袭这一套路,而是按照马克思伟大历史功绩两个方面,以先一般,后特殊的逻辑顺序行文。

马克思一生可介绍的内容很多,例如他的思想是如何有“青年黑格尔派”转到革命民主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他是如何参加共产主义者联盟,并与恩格斯共同起草科学共产主义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他是如何宣传巴黎公社的意义,支持公社的事业,帮助公社流亡者的;还有他的包括《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在内的一系列光辉著作等等。但如果这样写起来,是必要长篇大论,而且参加马克思葬礼的都是他的老朋友和亲属,对马克思的一生都比较熟悉。所以恩格斯不单是以马克思亲密战友的特殊身份抒发自己个人的哀思,也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伟大导师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他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做了科学评价。全文仅一千三百多字,对于熟悉和了解马克思的人,介绍这些内容就已足够;对于不熟悉或想进一步了解马克思的人,这些话也足以使他们受到震撼。

综上所叙,本文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整体言之有文”。

3.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散文《雪野里的精灵》,对文本语言的文采之美进行分析。

《雪野里的精灵》

作者: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苍茫坤舆,曾浩叹“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味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苔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如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尔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暂短,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答:

语言分析:文章写了千年银杏树和雪地里星星点点的小花小草,一大一小,一个穿越千年,生命不断裂,一个每年一枯荣,生生死死。“我”的感受是什么呢?在定林寺苍劲高大的银杏树面前的感受是:“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我感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而在小花小草面前,“我”感受的事:这些米粒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翼、渴望、追恋、向往,是一种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的举起美的萌芽,绝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的降落。

形考任务4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请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文本,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

答:

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描写是作者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人物,景物或场面的状态或特征具体、形象和生动的表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说明是写作运用解说性语言,对事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用途、成因、性质、特征、关系、意义等进行客观的介绍和解释的一种表达方式。

议论是写作者运用论说语言,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某种现象的理性认识正确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是写作者运用情感化语言,主要借助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来抒发和表先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2.表达方式在其具体运用过程中,会因写作的具体需要而在写作者的灵活运用中形成许多特殊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表现技巧”。请选择文本,结合相应的表达方式,分别介绍最主要的表现技法。

答:

表现技法包括:叙述技法,说明技法,议论技法,抒情技法。

叙述的表现技法有这样几种: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描写的表现技法有:烘托、对比、错综。

说明的技法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

议论的表现技法有:例证、引证、反证。

抒情的表现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

3.阅读明末文学家张岱《西湖七月半》,对其中所涉及的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西湖七月半》

作者: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装,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答:

本篇选自《陶庵梦忆》是一篇简洁优美的游记小品。它追忆了明代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风习情景。它构思别出心裁,寓意愤世嫉俗。七月半是中元节,杭州人习俗在次夜游西湖赏月,所以雅俗人等一起拥来,乌烟瘴气,不堪入目。作者开门见山指出“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接着便分别对达官贵人、名媛闺秀、妓女和尚、无赖子弟和风雅人士五类人,从他们的身份地位,情态格调上予以概括描述,生动泼辣,好恶明确,抒发了作者鄙视庸俗的情怀。然后作者指出杭州人七月半夜游西湖的实质是立名目,赶热闹,再进一步描写出

一副喧闹嚣杂的场面。最后回到自己在人散之后看月的情景,写出西湖的湖山月色之美,寄托着自己清高雅洁的情怀,同时即区别于又反衬出庸俗的不堪。不难体会到,作者在入清代以后,写完样一篇追忆明末杭州风习的小品,勾画出这样一幅人情世态,是怀有国破家亡的我悲愤的。

形考任务5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答:

文体差异。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文体中,①材料的选用和表现不一样;②思想所呈现的形态不一样;③结构安排不一样;④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

材料的选用与表现:

比如:新闻的材料必须真、新、精。而调查报告的材料,要求则是真实和全面。理论性文章对材料的要求是真理性和权威性。散文的材料,要求则是生动性,形象性,审美性。

思想所呈现的形态:

比如新闻要求绝对的客观真实,不允许把作者的见解掺和其中。理论写作中,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直接提出,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以确立。

2.试述你对文体分类及其标准的理解;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的依据,你认为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方式:科学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文体的三大类别: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

3.依据教材,人的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分式;据此,我们可以对文体分为三大类别。请根据自己的阅读实践,为三种类别的文本各寻找不少于三篇例文。

答:

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方式:实践的,精神的,艺术的,并根据此而将文体概括为: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三大类别。

1.实用性文体:

(1公务文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序做好支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4》14号)(2生活、学习应用文体:《傅雷家书》(傅雷及其夫人)(3会活动应用文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格)4.其他应用文写作简介:报告、解说都是新闻写作的文体。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

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基本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社北京6月30日电)

2.析理性文体:

针对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及时发表议论的,通为“评论”:《个税法修订:多征求意见才能凝聚共识》(新京报社论)

针对科学领域中某个问题深入探讨和研究,阐述和交流学术见解的,通称为“论文”:《我国房地产税合并征收的经济效应研究》(李娇);《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刘翠)

3.审美性文体:

(1)散文:《目送》;《龙应台》。

(2)诗歌:《断章》;《卞之琳》。

(3)小说:《红与黑》(司汤达.法)

形考任务6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结合教材关于三种基本文体类型的相关知识,分别找出一篇例文,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分析各自的文体特征。

答:

实用性文体例文:消息一则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6次集体学习会议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下午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分析:这则消息遵循标题,导语和结语的严谨结构,全文提现了新闻真、新、精的特点,通过发布客观的报道,告诉人们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数字准确无误,描述直观理性,内容真实可靠。

析理性文本例文:《个税修订法:多征求意见才能凝聚共识》(新华报社轮论)

分析:写作者直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分析,评论或理论探讨,析理性问题的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审美性问题例文:《目送》(龙应台)

分析:《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全文极富有感染力,文中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的拐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用目送两代人离别的共同感受,强化了对亲人间难舍难分却又不得不舍这种人生滋味的理解,增强了文章的哲理性和感染力。前呼后应,使结构浑然一体。反复感叹,使语言富有韵味。化虚为实,把抽象的缘分具体化为“目送”的场景,让读者在想象中身临其境,达到情感共鸣,感人至深。

2.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散文、诗歌、小说等审美性文体特征的理解。

答:

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1)审美的超功力特征。2)审美的感性特征。3)审美情感特征。4)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5)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6)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3.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烛心》,尝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艺短论。

《烛心》

作者:李丰春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

答:

该微型小说故事很平常,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但情节却起波澜起伏。邻里间借东借西本来就是平常事,小男孩来借东西,被作者很容易就想到身后的那些大人,这些大人爱占邻里的便宜,“我”怕再吃亏,再受欺负,便本能的告诉孩子,自己家里没有蜡烛。没想到小男孩却从他身后拿出了2支蜡烛,体现了邻里之间别样的关心和温暖。让故事在此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也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该故事采用平铺直叙的顺序组织情节,整个故事按事情的发展经过徐徐道来,开端、发展、高潮是一气呵成。开始就是新家停电,接着就是孩子问“我”是否有蜡烛,我特意撒谎就是为杜绝孩子下次再来我家借东西。高潮就是孩子为我带来了蜡烛,想为我提供方便。文章的语言质朴、简洁,如描写停电的情景,就依据“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写孩子背后的妈妈也就只有一句“阿姨,你看,是妈妈让我送过来的。”简单的几句话,要交代的,要表达的,都很好的交代、表达出来了。

下载教学设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计案例》形考作业答案

    审计案例研究(省开)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1、会计师事务所在首次接受委托时,应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那些基本情况?答:首次接受委托时,应了解被审计单位以下基本情况:(1)被审计单位的业务......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形考答案

    刘贵岐辅导 辅导时间:2008年12月7日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形考答案 作业一 一、 简答题 1、简述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 ①1950年:将“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工具......

    会计制度设计第二次形考作业

    第四章 知识点1 任务一: A公司出纳员对公司的货币资金业务管理和核算的相关规定不甚了解,出现了如下两件事情: 一是在本年度6月10日和14日两天的现金业务结束后的现金清查中,分......

    会计制度设计第二次形考作业

    会计制度第二次任务包含内容第四章: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知识点1、知识点4、知识点6共4个任务) 知识点1:货币资金 任务一:A公司出纳员对公司的货币资金业务管理和核算的相关规......

    会计制度设计形考作业3

    会计制度设计形考作业3 第五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知识点一:生产活动与成本核算 任务一:现阶段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能对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成本核......

    教育学形考作业

    教育学作业1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轨迹与里程碑。2、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哪些?3、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

    形考六作业

    一、感受方言(40分) 1.介绍你所处的方言区分布的基本情况任选下列地名中的两个,上网查阅资料,说说它们的来历。(30分) 奉节成都仙桃长寿武汉思茅西宁 重庆开封厦门烟台江苏潜江潜......

    第三次形考作业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成性考核作业(三)对某一个年龄段的群体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进入某幼儿园,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讨论幼儿游戏的意义等内容。同理,可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