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好玩(优化)》教学设计
《数学好玩(优化)》教学设计
南平市大横中心小学:王金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2、让学生尝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难
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猜谜语: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珍贵而又最容易被人忽略。当它快到极限时,人们才发现它的重要!它是什么呢?(谜底:时间)
2、导入: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我们在生活当中怎样做才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得到一些启发。
3、淘气放学回家后,写作业40分,和爸爸下棋20分,练字20分钟。最少多长时间完成任务?(80分钟)
4、笑笑放学回家后,写作业40分,听音乐20分,跳绳20分钟。最少多长时间完成任务?(60分钟)你是怎么想的?
5、为什么淘气办玩三件事要80分钟,而笑笑办玩同样的三件事只要60分钟呢?(淘气做三件事的时候要一件一件做,而笑笑做三件事情有两件事可以同时做,这样笑笑就节省了20分钟。)(板书:合理安排,同时完成。)
二、探究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一)、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同时完成呢?同学们先看看下面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1、看电视、泡脚、洗脸。
2、练口算、玩电脑、做手工。
3、吃苹果、练钢琴、背英语单词、听音乐。
4、换衣服、洗衣机洗衣服、凉衣服。(板书:先后顺序)看来我们合理安排时间不仅仅是考虑能不能同时完成,还要考虑先后顺序。
(二)、煮饭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中午,妈妈下班回家煮饭,洗菜5分钟,切菜4分钟,炒菜15分钟,淘米2分钟,用电饭煲煮饭25分钟。妈妈应该怎样安排,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让全家吃上饭?
2、同学们想一想这里有几件事情?你认为妈妈应该怎样合理安排时间?(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摆一摆。
3、在同时完成这几件事情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什么问题?(时间够不够)
4、洗菜、切菜、炒菜可以随意地摆放吗?
5、谁能把妈妈做的这几件事情完整地说一说?
6、可用“→”标出做事情的先后顺序。(这就是完成这整件事情的流程图)还要在事情的后面写上时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优化》(板书课题)
(三)、沏茶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淘气沏茶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这里有几件事情?做事情要按一定的顺序,沏茶的过程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可以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时最短的方案。让学生尝试象黑板那样画出流程图呢。(1)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然后让学生上台摆一摆)
(2)经你的合理安排,计算出你一共用了多长时间?节省了多长时间?
3、组织学生交流后汇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选出最优方案。谁能把这件事情完整地说一说呢?
4、小结:当有许多事情要做时,要先动脑想一想,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要后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三)烙饼问题
1、课件出示例题,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收集数学信息。(着重强调:“每次只能烙2张饼”这条信息)如果烙一张饼可以吗?烙三张饼可以吗?
2、提问: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烙两张呢? 烙一面需要几分钟?两面呢?
3、引导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方法并尝试在练习本上画一画“烙饼”方法)。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这种烙三张饼的方法叫交替烙)
4、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哪一种烙饼方法最节省时间?
5、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4张饼要多少分钟?5张饼呢?怎样烙用时最短?
6、总结规律: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地烙最直接,而且简单;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前面2张2张地烙,剩下最后3张的时候采用交替烙的方法。
7、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烙饼所用时间的方法: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增加3分钟,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饼数×3=所需最少的时间)
8、同学们,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爱迪生
三、巩固应用
下面是妈妈做早饭的过程及时间:淘米2分、煎鸡蛋5分、倒牛奶1分、熬粥20分、拌咸菜5分。其中()的同时可以()、()、(),()必须先做,妈妈做完这些家务最少用()分。
四、作业布置
第二篇:数学好玩教学设计
数学好玩
(一)教学内容:淘气的校园 北师大一年级上P88 教学目标: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议一议、做一做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
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2.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寻找数学信息,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快乐的课间时光吗?你喜欢在课间做什么呢?看来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真丰富啊!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要邀请同学们去参观他学校的课间活动。
二、议一议
1.出示情境图,学生说一说有什么。
2.明确本节课的活动任务:找到校园里的数学问题。3.教师引导小组讨论两个问题后全班交流。
问题一:要找到淘气学校的数学问题,需要怎么做。
问题二:如何记录信息
三、做一做
1.分组找一找淘气校园里的数学信息。2.说说你们组的发现。3.数一数,填一填。
4.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四、全课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好玩
(二)教学内容:淘气的校园
北师大一年级上P89
教学目标: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想一想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
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寻找数学信息,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准备: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淘气带领我们参观了他快乐的校园生活,今天就请小朋友们也介绍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吧。
二、想一想
1.引导学生回顾昨天要找到淘气学校的数学问题,需要怎么做以及如何记录信息 2.明确本节课的活动任务:找到校园里的数学问题。
三、做一做
1.分组找一找校园里的数学信息。2.说说你们组的发现。
3.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四、自我评价
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在校园中处处都能发现到数学的影子呢?其实不只是在校园里,回到家中你也能够发现很多数学信息。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信息的眼睛和勤于思考的小脑袋,你就能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角落发现有数学的存在。
数学好玩
(三)教学内容:一起做游戏 北师大一年级上P90 教学目标:
1.在“堆一堆”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的经验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2.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2.在游戏中体验到用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教学准备:立体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赛前准备
同学们,在今天的活动中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你们熟悉的物品,请大家数一数,在小组内说一说,学具盘中都有哪些好朋友?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有几个?学生数一数,指名回答。
二、明确规则
出示游戏规则,学生阅读。说说你的理解。
三、开展比赛,并计时
学生活动,逐步缩短时间。
四、决出胜者
小组内先决出胜者,再全班比较。
五、相互交流
学生结合自己小组的作品,介绍经验。
数学好玩
(四)教学内容:一起做游戏
北师大一年级上P91
教学目标:
1.在“玩一玩”的活动中,积累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2.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
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3.在游戏中体验到用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
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教学难点: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
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教学准备: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赛前准备
同学们,在今天的活动中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你们熟悉的物品,请大家看一看,在小组内认一认,说说每张扑克牌的点数。指名回答。
二、明确规则
出示游戏规则,学生阅读。说说你的理解。
三、开展比赛,并计时
学生活动。
四、决出胜者
小组内先决出胜者,再全班比较。
五、相互交流
学生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游戏中发现的其他问题或是想要取胜的“秘诀”。
第三篇:数学好玩《分扣子》教学设计
数学好玩---分扣子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64页“数学好玩”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
同的。理解具有共性又有异性的物体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扣子教具若干份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谜面,学生猜谜语:兄弟几个人,各走各的门,谁要走错了,出来笑死人。(打一服饰用品)——扣子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了是扣子,那今天老师就和 同学们一起到扣子的世界里探究数学的奥秘。
二、动手操作,探究学习
活动
(一):
师: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分类。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要钉扣子(PPT演示),一件衣服总不能随便钉什么扣子吧,一般都是某一种。你能按不同的标准将扣子进行分类吗?下面我们就按小组来分扣子,先请听清楚要求:
1、你准备怎样分?先与同桌讨论一下,再动手试一试。
(学生说完后分小组进行一级分类)
小结:老师也同意这两种不同标准的分法,因为有形状的区别可以按形状的标准分,扣眼的多少不同还可以按扣眼多少的标准分。
下面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第一种分法(按形状分),仔细观察正方形的扣子,你还能继续往下分吗?你打算按什么标准分?(按扣眼个数的多少)
2、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子,继续组织分扣子,把正方形的扣子再按扣眼个数继续往下分。
3、汇报:请小组长上来汇报分扣子的过程,边分边讲解。
4、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请上来!
5、比较这两种不同分法分出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6、小结:他们的分法不同,但结果一样。【活动二】
师:刚才小朋友表现真好!就像小科学家一样!老师相信分下面的这些扣子你们会更有信心。(PPT演示)这些扣子呀,不仅有形状、扣眼多少的不同,还有颜色不同,那又可以怎么分呢?谁来告诉大家:你准备先按什么标准分,又按什么标准接着分,再按什么标准继续往下分?(理清标准和顺序)请拿出2号袋子。
1、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分,在小组内先说一说,再动手分一分。
2、分小组汇报分类方法。
3、课件展示学生分类顺序和结果,进一步感受结果的一致性。
4、自我评价:在这次活动中,你觉得你的表现怎么样?谁来说一说。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玩得高兴吗?只要你留心身边的世界,就会发现我们所学的所有知识都会与它们有联系,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能玩得开心,更能学得开心!
第四篇: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一、预设情景,引出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看过家有儿女的电视吗?
林老师也很喜欢这一家子,他们家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温馨的家庭故事。这不,在周六的早上,他们家就来了一个客人„„(多媒体出示:门,并播放门铃声„„出示邻居阿姨和妈妈画面)
师:家里来客人了,原来是胖阿姨来做客,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快给阿姨沏一杯茶,要快点)
2、引出沏茶问题
二、探究新知,研究问题
1.屏幕出示例2情景:(先不出示工序和问题)师:说一说沏茶都需要做哪些步骤?
师: 我们来看看刘星他们沏茶都需要做哪些工序?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屏幕出现沏茶工序和问题)
2、出示问题:尽快喝上热茶?
3、同桌合作探究,设计方案
师:利用信封中的学具,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设计出你的沏茶方案,并计算一下总共所用的时间。(学生同桌合作)
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选取有代表性的设计展示
5、展示和汇报设计成果。
6、选择最优化方案 洗水壶 → 接水 → 烧水 → 沏茶
洗茶杯
找茶叶 1+1+8+1=11(分)
板书:有序 先做„„再做„„ 同时 不冲突同时做,节约时间
7、揭示课题 ——《合理安排时间》(统筹法)
8、强化流程图教学
9、概括小结,体会优化
师:平时在做事情过程中,除了考虑做事的先后顺序,还要考虑到不冲突就能同时做几件事情,注意合理安排,就能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了。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家务问题:请合理安排时间,尽快完成这些家务活。(用流程图表示你的想法)
练习
1、整理厨房10分钟 拖地板10分钟
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35分钟 换床单10分钟
擦桌椅5分钟 晒衣服5分钟 练习
2、整理厨房10分钟 拖地板10分钟
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35分钟 换床单12分钟
擦桌椅5分钟 晒衣服5分钟
四、拓展提高,深化认识 购买生日礼物
办公楼 蛋糕店 礼品店 家
7分钟 6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3分钟(现做蛋糕需等候30分钟)(买礼品需6分钟)爸爸
一共要用多少分钟让爸爸最快到家呢?请用 标出路线图,并计算出所需的时间。
五、课外延伸,熏陶思想
师:合理安排时间,其实就是数学上 “统筹方法”中的一种.我们国家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在很早以前就对合理安排作出了研究,来,跟老师一起来看看有关他的小资料吧。(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资料)
六、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师: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 ↓ 统筹法
有序 先做„„再做„„
同时 不冲突同时做,节约时间
第五篇: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1课时)
执教教师:肖晶 课型:新授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沏茶工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课明标
1、师生谈话。你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吗?你会做什么呢?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吗?。
2、刚才造句中说的几件事都是可以同时做的,那我们来看一下小红做的这两件事情可不可以同时进行,“我一边刷牙一边吃早餐”。
生:不能。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改才正确呢?有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有些事情要按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学广角(出示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学习例1)
1、提出问题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我们看谁来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出示例1画面)
想一想: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
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各项工序图片)谁能说给大家听?
师: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师:(在学生回答后提问)小明先烧水行吗?看来,合理安排时,要考虑好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板书:先后顺序)
师:那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呢?
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
师:同学们都挺善于开动脑筋的。那小明要怎样安排这些事情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小明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案。现在,请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需要多长时间?(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师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
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安排的?(请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师引导学生叙述设计的过程:你们先干什么?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师;还有谁有更快的方法?(请另一组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
① 洗水壶→接水→烧水→ 沏茶(11分钟)洗茶杯 找茶叶
② 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 沏茶(14分钟)③ 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12分钟)洗茶杯
4、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师:比较上面的方案,你认为哪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为什么? 生:第一种,因为用的时间少。师:在哪节省了时间?
生: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同时做了3件事,所以更节省时间。师:说得真好!看来,合理安排时,不仅要考虑哪些事应该先做,而且还要考虑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安排同时进行,这样就能节省时间。(板书:同时进行)那么,像这种能让客人最快喝上茶的方案,我们把它称为“最优方案”。我们来看看电脑老师为我们呈现的这种最优方案的流程图。(出示流程图)
5、小结:上面①③这两种方案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的。③的方法是同时做了两件事,而①的方法是同时做了三件事,所以最节省时间。看来,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短。在生活中,不仅仅是沏茶,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同样的理念去解决。请和老师一起去看看一些生活小问题吧。
三、练习巩固(我是小小设计家)
师:小红也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她呀?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吃药画面)
师:你能从图上得到什么信息?吃药的过程包括几件事?分别需要多长的时间?小红又遇到了什么难题呢?请你和同桌讨论一下,应怎样安排事情,才能让小红吃完药后能尽快休息?(学生汇报,老师出示最佳流程图)
四、课堂总结
1、师: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明和小红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收获。谁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呢?
2、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合理安排事情,在生活中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有这样的一句话:(课件出示)“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五、课后作业
课本107页练习二十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
①洗水壶→ 接水→ 烧水 →沏茶
(11分钟)洗茶杯
找茶叶 ②洗水壶→ 接水→ 烧水 →找茶叶→沏茶
(12分钟)洗茶杯
③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 沏茶(1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