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教学大纲与课程简介
《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号:211G0020 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Fundamentals of Programming in C 周学时:2-2
学分:3 课程类别:通识
预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面向对象:本科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是我校理工类各专业必修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之一,通过介绍C语言及其编程技术,使学生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进而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原理与计算机方法。课程简介:
通过介绍C语言及其编程技术,包括数据的定义、运算及流程控制、程序结构和函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编译预处理和命令行参数、常用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和风格等内容,使学生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相关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
实验课每周2学时;课堂教学每周2学时。在春、夏两学期完成。主要内容和课时分配:
(一)数据的定义
12学时
数据的定义包括数据类型和存储类别 1.基本类型
基本类型指整型、实型和字符型(1)常量
熟练掌握各种表示形式的整数、实数、字符常量和字符串常量,符号常量的定义和使用。
包括整数的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形式、长整型常量和无符号型常量的表示形式,实数的浮点表示法和科学记数法,字符的转义序列,常用符号常量的含义(如NULL、EOF等)(2)变量
熟练掌握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2.构造类型
构造类型包括数组和结构(1)数组
熟练掌握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数组元素的引用。包括一维字符数组和字符串,二维字符数组和字符串数组(2)结构
熟练掌握结构类型的定义,结构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结构变量成员的引用。3.指针
(1)熟练掌握指针和地址的概念
(2)熟练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3)熟练掌握通过指针引用指向实体 4.构造类型和指针类型的混合定义及应用(1)熟练掌握指针、数组和地址间的关系(2)熟练掌握指针数组(3)熟练掌握结构数组(4)熟练掌握结构指针
(5)掌握结构中含指针或数组(6)掌握嵌套结构
(7)掌握指向指针的指针(二级)(8)单向链表
掌握单向链表的建立和遍历
了解插入和删除单向链表中的一个节点 5.空类型
掌握空类型的定义和使用
6.变量的存储类别、作用域和生存期(1)掌握变量的存储类别
auto 自动型、static 静态型、extern 外部参照型(2)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注意区分:自动局部变量和静态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和静态全局变量、外部变量
(二)运算及流程控制
8学时
1.基本运算
包括算术运算(含自增、自减操作)、关系运算、逻辑运算、位运算、条件运算、赋值运算。
熟练掌握运算符的功能
熟练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方向 熟练掌握隐式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 2.表达式
熟练掌握各类表达式的组成规则和计算过程 3.语句
(1)熟练掌握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2)熟练掌握简单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return);(3)熟练掌握选择控制语句(if、switch)(4)熟练掌握重复控制语句(for、while、do—while);
(三)程序结构和函数
4学时
1.程序结构
熟练掌握main函数与其他函数之间的关系 包括标准库函数和自定义函数 2.函数的定义(1)熟练掌握函数定义的ANSI C格式
(2)熟练掌握函数的参数(形式参数和实在参数)及参数传递 包括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3)熟练掌握函数的返回值 包括指针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3.函数的调用
(1)函数调用的一般格式
熟练掌握通过函数名调用函数,了解通过函数指针调用函数(2)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3)熟练掌握标准库函数的调用
常用数学函数:cos、sqrt、pow、exp、fabs、log、log10等 常用字符函数:isalnum、isalpha、isdigit、islower、toupper等 常用字符串函数:strcpy、strcmp、strcat、strlen等
(四)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6学时
1.文件
熟练掌握文件的基本概念和文件的定义方式 了解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的区别 2.标准文件的输入和输出
熟练掌握常用输入输出函数:scanf、printf、getchar、putchar、gets、puts等 3.缓冲文件系统(文本文件)(1)熟练掌握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常用函数:fopen和fclose(2)熟练掌握文件的基本读写操作
常用函数:fscanf、fprintf、fgetc、fputc、fgets、fputs等
(3)熟练掌握文件的状态检测(判断文件结束和文件读/写出错等)常用函数:feof等
(4)掌握文件中数据的查找
(五)编译预处理和命令行参数
2学时
1.熟练掌握编译预处理的基本概念 2.掌握宏定义 3.掌握文件包含
4.了解命令行参数(argc、argv)的概念、说明和使用
(六)常用算法
以下算法针对本大纲中列出的各种数据结构 1.分类(排序)算法 冒泡、选择、插入 2.检索(查找)算法
(1)无序数据序列的查找(见遍历算法)(2)有序数据序列的查找:二分法 3.遍历算法
(1)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遍历(2)了解单向链表的遍历(3)文件的遍历
4.简单的数值计算方法:如多项式函数的计算 5.其它基本算法:如进制转换
(七)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和风格
1、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如逐步求精法)
2、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如程序模块化、加注释、缩进的书写格式)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每次上课都要求完成教材习题,及任课教师根据需要增加的补充习题,布置上机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在本周末前通过网络提交。考试方式及要求:
期末闭卷考试+上机考试。
笔试采用全校统一命题、统一时间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 总评成绩= 55%期末笔试成绩 + 25%上机考试成绩 + 20%平时成绩 推荐教材和参考书:
1.C语言程序设计,何钦铭 颜晖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m, Second Edition, Brian W.Kernighan & Dennis M.Ritchie, 清华大学出版社,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1997 3.C程序设计,潭浩强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C语言程序设计,何钦铭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5.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史济建等,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C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电子)
《C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技术本科专业使用)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的同时,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利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时数:20学时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 熟悉上机过程
1、实验目的:熟悉上机过程
2、实验技能培训内容:熟练掌握在VC编译环境下进行C语言程序编写、调试、运行的基本方法,为后续内容奠定基础。输入几段小程序,将其编译、连接并运行。
3、主要仪器:计算机
4、实验方法:验证
实验二 判定某年是否为闰年
1、实验目的:练习使用选择语句
2、实验技能培训内容:编程判定某年是否为闰年。练习使用选择语句,熟练掌握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3、主要仪器:计算机
4、实验方法:验证
实验三 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循环语句
2、实验技能培训内容:编程求解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熟练使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3、主要仪器:计算机
4、实验方法:验证
实验四 求素数
1、实验目的: 数组和循环语句的基本练习
2、实验技能培训内容:用筛法求100-200间的素数。
3、主要仪器:计算机
4、实验方法:验证
实验五 汉诺塔问题
1、实验目的: 练习函数的递归调用方式
2、实验技能培训内容:编写递归函数,解决汉诺塔问题。
3、主要仪器:计算机
4、实验方法:验证
实验六 利用指针传递方式实现两个数的交换
1、实验目的: 练习函数传址调用方式
2、实验技能培训内容:编写函数,利用传址调用方式交换x,y两个变量的值。
3、主要仪器:计算机
4、实验方法:验证
实验七 冒泡和选择排序
1、实验目的:函数和数组的练习。
2、实验技能培训内容:编程要求对输入的10个数进行冒泡和选择排序,并输出排序结果。
3、主要仪器:计算机
4、实验方法:验证
实验八 成绩排序
1、实验目的: 结构体和数组的练习。
2、实验技能培训内容:编程输入学生的姓名和成绩,按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按排序后的次序输出学生的信息。
3、主要仪器:计算机
4、实验方法:验证
实验九 矩阵相乘
1、实验目的:使用下标和指针两种方式访问数组元素。
2、实验技能培训内容:编程计算并输出两个矩阵的乘积。
3、主要仪器:计算机
4、实验方法:验证
实验十 递归和数组的综合
1、实验目的:递归和数组的综合练习。
2、实验技能培训内容:编程要求采用递归方法逆序放置数组中的元素。
3、主要仪器:计算机
4、实验方法:验证
责任撰写人:陈桂芬
2005-12-21
第三篇:《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系统学习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较好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编程思路和技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利用 C 语言编写软件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有较强软件开发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熟练掌握 C 语言中的基本知识、各种语句及程序控制结构,熟练掌握 C 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链表等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并能熟练地运用 C 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程序修改调试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时分配
本学科计划学时为246学时,其中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7:3。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教学重点:掌握C语言变量类型及不同类型常量的表示;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运算符及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控制流程、数组和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使用;函数结构、函数参数传递及递归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文件操作。难点: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和使用及函数的参数传递。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故采用讲授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1.教学内容
(1)编程历史的回顾、程序设计介绍(过程式,面向对象,函数式,逻辑式);(2)C语言的历史背景、特点;(3)C语言源程序的格式和程序结构;(4)C程序的上机步骤。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简单的 C程序格式,包括main()函数、数据说明、函数开始和结束标志等;
(2)难点:编程入门以及对语言的理解。第二章 算法 1.教学内容
(1)算法的概念及特性;评价算法优劣的方法(时间和空间);(2)简单算法举例;
(3)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流程图、N-S流程图);(4)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步骤。2.重、难点提示
(1)重点: 算法流程图三种基本结构(以后各章学习中利用流程图强化对程序的理解);
(2)难点: 算法概念以及对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第三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1.教学内容
(1)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常量的表示法(字符和字符串常量),各种数制(八、十、十六进制)的整型数和长整型数,实型数(float和double);
(2)变量的类型说明、初始化及引用;(3)运算符与表达式: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 掌握 C的几种基本数据类型,不同类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规则;不同运算符的使用特点,清楚每种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各种表达式的含义与使用要点。
(1)难点:不同类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第四章 最简单的 C 程序设计 — 顺序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1)C程序结构和语句的构成;
(2)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赋值语句的使用要点;(3)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 顺序结构程序的表达式语句形式; 输入/输出函数的表示与调用方法; 利用流程图加深对顺序结构程序的理解。
(2)难点: 格式输入与输出表示中各种格式字符的表示含义。
第五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if语句(if;if„else„;if„else if„else„);(4)switch和break语句。2.重、难点提示
(1)重点:关系、逻辑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语法形式;掌握if语句;switch语句; 利用流程图加深对选择结构程序的理解。
(1)难点: 关系与逻辑运算符表达式的结果判定; if语句嵌套的层次判定;程序中使用break语句运行结果的判定。第六章 循环控制 1.教学内容
(1)用goto语句构成循环、for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2)循环嵌套;
(3)break,continue语句。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while语句与do while语句的结构,for语句的结构,其使用方法;常见的循环嵌套形式;正确区分for语句、do„while语句与while语句;break语句和continue的应用及其区别;
(2)难点:分析总结常用的程序设计方法及算法特点,并能编写相应的程序。第七章 数组 1.教学内容
⑴ 数组的含义与存储特点; ⑵ 数组的定义与使用; ⑶ 字符数组。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概念与定义方法,常用的字符串处理函数。
(2)难点:数组下标的起始数问题;利用数组形式进行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与典型算法。
第八章 函数 1.教学内容 ⑴ 函数的定义;
⑵ 函数的调用(一般调用、嵌套调用、递归调用),return语句; ⑶ 参数的传递方式: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 ⑷ 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 ⑸ 变量的动态存储与静态存储; ⑹ 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2.重、难点提示
(1)重点: 掌握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函数的调用的几种形式;函数嵌套调用的一般过程;数组名作为函数的参数的一些特点;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的概念及它们的使用特点。
(2)难点:不同的函数参数传递方法在程序中应用的结果判定;利用函数调用方法实现程序设计中涉及的参数定义、参数传递以及返回值问题;函数调用的理解。第九章 预处理命令 1.教学内容
⑴ 预处理的概念与特点; ⑵ 符号常数和宏的定义; ⑶ “文件包含”处理。2.重、难点提示
(1)重点:宏定义的方法;“文件包含”与预处理的应用。(2)难点:宏定义的方法。第十章 指针 1.教学内容
⑴ 指针与地址的概念;
⑵ 指针变量的定义,初始化;指针变量的引用(取地址运算符&及指针运算符*);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
⑶ 指针与数组(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⑷ 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⑸ 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返回指针值的指针函数; ⑹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⑺ 对main()函数命令行参数的基本了解。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指针变量定义、初始化和引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指针数组与指向指针的指针。
(2)难点:指针概念深刻理解;区别指向数组的指针和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 有关指针的数据类型定义和指针的相关运算。第十一章 结构体与共用体 1.教学内容
⑴ 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⑵ 结构体变量的引用与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⑶ 结构体数组与指向结构体数据的指针; ⑷ 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及用指针处理链表; ⑸ 共用体; ⑹ 枚举类型;
⑺ 用typedef定义类型。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方法;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引用方法;结构体类型变量如何在定义的同时初始化; 通过图示正确理解链表的概念和形态,共同体的含义、共同体类型变量的定义方法。
(2)难点:结构体与共用体概念的掌握;各种结构体结构的定义。第十二章 位运算 1.教学内容
⑴ 运算符和位运算; ⑵ 位运算举例; ⑶ 位段。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各种位运算符,运算规则和优先级。(2)难点:各种位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和优先级。第十三章 文件 1.教学内容
⑴ 文件类型指针; ⑵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⑶ 文件的读写; ⑷ 文件的定位。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文件操作的相关标准函数;(2)难点:文件的读写和定位操作。
七、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C 语言中控制语句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各类控制语句的书写格式,能在具体问题解决时给出合适的程序控制结构;用分支结构实现程序的条件控制;用循环结构实现程序中重复执行操作的控制。(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实验项目(二):C 语言中数组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数组这种构造类型的特点,如何用数组数据对象并对数据对象进行处理;熟练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初始化,用一维数组来对字符进行处理;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初始化,用二维数组实现矩阵的有关方法算法。(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实验项目(三):C 语言中函数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C语言中用函数来实现子功能模块,掌握系统函数的调用方法及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定
义、调用方法;用自定义函数来实现一个具体问题;用自定义函数的嵌套调用来实现一个复杂问题。
(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实验项目(四):C 语言中指针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指针变量的运用,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的方法,函数指针变量作函数的参数;在程序中进行指针变量的运算操作,指针变量作函数的参数;数组元素的指针。(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实验项目(五):C 语言中结构体与链表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概念和应用;链表的创建与使用;检共用体的概念与使用。(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实验项目(六):C 语言中文件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文件以及缓冲文件系统、文件指针的概念;学会使用文件打开、关闭、读、写等文件操作函数;学会用缓冲文件系统对文件进行简单的操作。(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2.成绩构成:
平时+期末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数据结构—用C语言描述》(第二版),唐策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程序设计基础与C语言》(第一版),梁力.郭晓玲.高浩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刘德恒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第四篇:《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 通识课
教学时数总计:64学时 授课时数:32 实验时数:32 学分: 课程英文译名:C program design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C语言的语法规则、数据类型、数据运算、语句、函数、程序结构,掌握应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通过两个综合实验的练习,为以后结合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C语言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等)和各类运算符,能正确使用表达式实现各种数据的简单加工;
2.掌握C语言的运行环境及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的过程,掌握阅读程序和调试程序的方法;
3.掌握语句的概念、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
4.熟练掌握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循环),能使用相关语句完成这三种基本结构的程序设计任务;
5.熟练掌握数组的概念和应用、字符串的应用;
6.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与引用,正确应用指针与变量、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字符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程序设计;
7.熟练掌握C语言的用户函数定义、调用、参数传递等方法;
8.了解结构体类型的概念和定义方法以及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引用,了解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变量的概念和应用,了解共用体的概念和应用; 9.了解文件的基本概念以及对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C语言概述(2学时)
(1)C 语言的特点(2)简单的C程序介绍(3)C 程序的上机步骤 2.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3学时)(1)C的数据类型(2)常量与变量(3)整型数据(4)实型数据(5)字符型数据(6)变量赋初值(7)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8)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9)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10)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3.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3学时)(1)C语句概述
(2)赋值语句
(3)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C语言中的实现(4)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5)格式输入与输出(6)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4.选择结构程序设计(3学时)
(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3)if语句
(4)switch语句、break语句(5)程序举例 5.循环控制(4学时)
(1)概述
(2)goto语句以及用goto语句构成循环(3)while语句(4)do-while语句(5)for语句(6)循环的嵌套(7)几种循环的比较
(8)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9)程序举例 6.数组(4学时)
(1)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2)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3)字符数组 7.函数(4学时)
(1)概述(2)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3)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4)函数的调用(5)函数的嵌套调用(6)函数的递归调用(7)数组作为函数参数(8)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9)变量的存储类别 8.预处理命令(1学时)
(1)宏定义(2)文件包含 9.指针(4学时)
(1)地址和指针的概念
(2)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3)数组的指针何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4)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5)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6)返回指针值的函数(7)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10.结构体(2学时)
(1)概述
(2)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3)结构体变量的引用(4)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11.文件(2学时)
(1)C文件概述(2)文件类型指针(3)文件的打开与关闭(4)文件的读写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见《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四、与各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C程序设计编写、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经过两个综合实验的练习,为以后结合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打下基础。
六、学时分配
详见课程内容。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C程序设计》第二版
谭浩强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C语言程序设计》
黄维通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八、说明
1.《C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上机试题和课后作业。2.《C程序设计》开设了两个综合实验,上完选择结构程序后,就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独立完成综合作业,课程结束前提交相关的电子文稿。
第五篇: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12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数控、焊接 专业责任教学单位:机电工程系 总学时:36学时 考核形式:闭卷 笔试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选读方式:必修课 教学目的: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离不开计算机的时代,对于机械制造、数控、焊接专业学生,程序设计是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特点,它的通用性与灵活性使得它比一般的程序设计语言更加通俗易懂。
本课程从介绍C语言的基础知识入手,引入“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强调实例教学,并结合大量的上机实践,要求学生在模仿、实践中逐步学会编写程序,提高阅读程序的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为以后更好的理解程序,学习程序,开发软件打好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 进入C语言程序世界(2学时)
1、要求:了解C语言的特点,掌握C程序的结构组成,算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熟悉VC编程环境使用。
2、内容:
1.1 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 1.2 设计简单的C语言程序 1.3 C程序的调试与运行 1.4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
3、重点:C程序的结构、VC编程环境、算法的概念及其表示、编写最简单的C程序。难点:编写简单的C程序。
第二部分 编制C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2学时)
1、要求:熟练掌握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和表达式,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的I/O函数。
2、内容: 2.1 常量与变量
2.2 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 2.3 C语言的常用运算符与表达式
3、重点:C语言基本类型、C语言常用表达式。难点:C语言表达式运算符优先级的判断。第三部分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学时)
1、要求:了解三种结构程序设计的思想,掌握顺序化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2、内容:
3.1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3.2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3.3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3、重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printf与scanf函数的使用。难点:printf与scanf函数的使用。
4、实验:
实验
一、输入/输出函数编程实训 实验
二、顺序程序结构设计
第四部分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2学时)
1、要求:掌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if语句,switch语句的应用。
2、内容:
4.1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简介 4.2 if语句的典型应用形式 4.3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4.4 switch语句的应用 4.5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应用
3、重点:选择结构程序设计,if语句与switch语句的应用。难点:if语句与switch语句的使用。
4、实验:
实验
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第五部分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4学时)
1、要求: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思路,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 for语句的使用,循环语句嵌套,break和continue语句。
2、内容:
5.1 为什么使用循环
5.2 while语句与do...while语句 5.3 for语句实现循环 5.4 几种循环的比较 5.5 多重循环(嵌套循环)5.6 break和continue语句 5.7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3、重点: 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 for语句的使用,循环语句嵌套,break语句。难点:循环语句的嵌套。
4、实验:
实验
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第六部分 应用数组设计程序(4学时)
1、要求:掌握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熟练运用数组解决同类型的多个变量问题。
2、内容: 6.1 数组的引入 6.2 一维数组 6.3 二维数组 6.4 字符数组 6.5 数组的应用
3、重点: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定义和应用。难点:二维数组、字符数组的应用。
4、实验:
实验五、一维数组的使用 实验
六、字符数组的使用
第七部分 应用函数设计程序(4学时)
1、要求:掌握函数的定义及调用规则,理解实参和形参数据的传递方式,熟练运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理解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理解变量的作
用范围和存储类别
2、内容: 7.1 函数的引入 7.2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7.3 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7.4 函数应用实例
7.5 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及其存储 7.6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3、重点:函数的定义与调用、递归和嵌套函数、变量的存储类别和作用范围。难点:函数的调用、递归函数的使用。
4、实验:
实验
七、函数的使用 第八部分 应用指针编制程序
1、要求:了解指针的概念及定义,掌握指针的使用方法,掌握指针和一维数组以及指针和二维数组的应用。掌握几种特殊类型的指针。
2、内容: 8.1 指针概述 8.2 指针变量 8.3 指针与数组 8.4 指针与函数 8.5 指针数组 8.6 指向指针的指针
3、重点: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指针与变量、数组、函数指向应用。难点: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指针指向数组、函数的应用。
4、实验:
实验
八、指针的简单使用 实验
九、指针的高级使用
第九部分 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的应用(4学时)
1、要求:理解并掌握结构体的基本概念和用法,掌握共用体和枚举类型的基本概念及一般使用方法,了解用户自定义类型。
2、内容:
9.1 结构体类型与结构体变量的定义 9.2 结构体变量的引用 9.3 结构体数组 9.4 结构体与指针 9.5 结构体与函数 9.6 结构体应用—链表 9.7 共同体 9.8 枚举类型
9.9 用typedef定义类型
3、重点: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 难点:结构体的概念和使用
4、实验:
实验
十、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应用 第十部分 文件(2学时)
1、要求:理解文件的结构类型、文件指针的相关概念,掌握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定位等文件操作
2、内容: 10.1 文件概述 10.2 文件的常用操作 10.3 文件的应用举例
3、重点: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读写 难点:文件类型指针的概念,文件的读写
4、实验:
实验
十一、文件的使用
第十一部分 C语言程序设计应用实例(4学时)
1、要求:成功完成“实现通讯录的管理程序”与“贪吃蛇游戏编程实例”训练。
2、内容:
11.1 实现通讯录的管理程序 11.2 学生成绩管理程序
11.3 图形与游戏编程实例
3、重点:强化多种C语句、规则的混合使用,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难点:C语句规则的熟练使用,图形库函数的使用。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编写者签名:
****年**月**日 系部审核:
教务处批准:
年
月
****年**月**日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