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4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下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下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第一篇:二下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认识角》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认识并正确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结合生活情境,体验生活中存在的不同的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认识直角、锐角、钝角。教学难点:正确辨认直角、锐角、钝角。教学准备:彩纸、三角板、钟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大屏幕出示三角板、钟表、扇子的图片)

2、你能找出这几个物体中存在的角吗?(指名让学生在大屏幕前指出)

3、(突出几个物体中的角)老师从同学们找的角中抽出三个角来。(屏幕演示)

4、你能比较这三个角的大小吗?(学生汇报)

二、探究新知

1、比一比,认一认。

(1)首先我们来看这个角(直角),它叫直角(出示名称)。

它和三角板中的这个角是一样的。(演示比的过程)

你能找出三角板里的直角吗?学生找直角并请学生展示。(2)接着再看第二个角(锐角),它和直角比较有什么关系?(比直角小)

(教师演示与三角板比的过程,学生发现关系。)

指导: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个角的一条边重合,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两条直角边的里面,说明它的张口比直角的张口小,所以这个角比直角小。我们把这种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出示名称),师问:锐角有什么特点?(出示:比直角小)

(3)第三个角与直角比较呢?(比直角大)

你是怎么知道的?(演示比的过程)

我们把这种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出示名称),师问:钝角有什么特点?(出示:比直角大)

(4)刚刚我们认识锐角和钝角的时候,都是拿直角作比较,说明直角是一个特殊的角,它有一个特殊的符号。(演示直角符合)

(5)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三个角,它们是什么?(学生齐说)

什么是锐角?什么是直角?

2、折一折

(1)请同学们拿出三张彩纸,分别折出直角、锐角、钝角来。(学生自己折纸,教师巡视。)

(2)谁折出了直角?锐角?钝角?(学生汇报)把你折出的直角举起来,给同桌看一下。

再举锐角、钝角。

3、说一说

(1)三种角同学们折得都不错,下面请你们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中有直角、锐角、钝角?

(2)学生找并汇报,教师适当补充。

4、互动游戏

(1)认识了三种角,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像老师这样,伸出双手食指,谁能用两个食指表示出一个直角?(教师依情况指导)表示锐角?表示钝角?(2)下面听老师口令,用手势表示角,看谁的反应最快?(锐角、直角、锐角、钝角)

三、巩固练习

1、接着我们再用手势来判断下面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图形略,学生用手势判断。

2、将下面图形中的角分类。

数学书70页第2题,图形略 锐角有(); 直角有(); 钝角有()。(1)学生拿出题单,独立完成。(2)同桌交换检查,指名汇报。

3、标出下面图形中的角,并说一说哪些是锐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钝角。

直角梯形、六边形图形略。

(1)学生在题单上独立标角,指名展示找到的角。

(2)小组内说一说,哪些是锐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钝角。

4、拓展活动

(1)拿出你们的钟表,请任意拨出一个时间,把这个时间读给同桌听,并说出时针和分针所夹的是什么角。

(2)教师统计:谁拨的时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锐角?谁拨的时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钝角?谁拨的时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直角?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谈谈想法。

第二篇:二下认识角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角。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从物体表面的角抽象出数学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符号、读法、记法。

2、通过让学生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活动角,在玩角的过程中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在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从物体表面的角抽象出数学图形的角,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方法(重叠法)。

教具准备:五角星、三角板、吸管、图钉、边可以变长变短的活动角、硬纸片的角、课件。

学具准备:学具袋(吸管,图钉,硬纸片的角,正方形纸,)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师生互动游戏

【设计意图】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直观感知物体的角。师:出示五角星,问这是什么? 生:五角星

师:为什么叫五角星?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板书“角”

师:那在我们的课桌上能找到像这样的角吗? 生:能

师:请同学们找到课桌上的角,用手摸摸这个角,在摸的过程中想想有什么感觉?

生:摸后,会扎人、会刺人、尖尖的……(多让几个学生说)师:板书“尖尖的”,这些角都是物体上的角,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尖的”。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实物的角,知道物体角的特点,为下面认识平面图形里的角作好铺垫。

三、从实物角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师:出示三角板,问这上面有角吗? 生:有

师:把其中一个角画在黑板上,问现在这个角跑到那里去了? 生:黑板上

师:[课件出示]剪刀、时钟、红领巾,让学生找找角,并演示,抽象出各种各样的角

师:这些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的小朋友,它就是数学王国里的平面图形里的角,板书“认识”

师:这些角又长的怎么样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师引导、点拨)

生:也是尖尖的、有两条直直的线

师:数学家告诉我们,在尖尖的地方点上一个点,它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边,所以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而且这两边必须是直直的线。为了帮你们记住角的名称,老师编了首儿歌[课件出示],请你们读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因此我先通过找四样物体“三角板”“剪刀”“时钟”“红领巾”上的角,再把这些角从实物中抽象出来,导出平面图形的角,让学生建立角的几何图形的表象。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共同点,从而引出角各部分的名称,总结出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四、练习判断角,巩固角的表象

一些小客人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它们也知道了你们今天认识了角,都争着说自己是角,现在请你们来当小法官,来审判一下哪个小客人是角哪个不是?为什么?[课件出示],【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在头脑里巩固角的表象,形成角的模型。

五、认识角的符号、记法、读法。

师:老师要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必须叫你们的什么?(名字),那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名字,那如果老师要叫一个角,那应该怎么叫呢(名字),那角有名字吗?(没有),所以我们就要给角取名字,数学家告诉我们,用“”作为表示角的符号,所

以在这个角(黑板上的哪个角)里标上角的符号,注意符号的开口朝角的里面,再写上数字1,这个角就有名字了,记作:1 读作:角1 师生一起给其它几个角取名字(课件演示)

师:现在这些角都有名字了,<那如果>老师叫角3站出来是指哪个角?(屏幕中间的)叫角1站出来又是指哪个角(黑板上的)? 师:教室里来了一些调皮的图形[课件出示],知道你们今天认识了角,都争着说自己身上藏了许多角,现在老师请你们去找找,找到的用角的符号“”标出来,这些调皮的图形就藏在课本的67页,去做做吧。

师生一起反馈[课件演示],(五角星里只要找到5个角就行了,如果有学生说到其它几个角,应给予鼓励,如:你说的对!你真聪明!这节课老师只要求你找到这5个角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平面图形的角后,再让学生回到平面图形里找角,这样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六、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师:角可好玩了,你们想不想做一个角玩玩?(想)先一起看老师做一个……学生做角,强调做完后放在桌子上不动,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请几个学生拿自己做好的角到讲台上说一说指一指它们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空间观念的形成,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反思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步加深对角的本质的认识。做角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把头脑中角的表象再现出来的过程。

做完角,选择一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顶点和边,丰富学生角的表象,加深对角的认识。

师:你们做的这个角可好玩了,在它的身上藏着一个很大的秘密,现在你们就去玩玩看,在玩的过程中想想,角有大小吗?角的大小是指什么地方?这个角的大小会变吗?是变大还是变小?是怎样变的?

学生玩角,老师参与指导,师生一起演示(提醒学生注意看黑板上的演示),反馈,交流意见,如果学生感到困难就再用剪刀演示,最后得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课件出示]。演示完后要让学生把做的角收起来,集中注意力看黑板。

师;出示边可以变长变短的活动角,进行演示,问边有什么变化?角有什么变化?(边变长了、短了,角的大小没变),得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活动角的开合操作,让学生直观体会到角有大小的变化,并利用学生的直观感受,进行交流探讨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再通过用手比划角,同时问如果要使角大一点或小一点该怎么办,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进一步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再通过边有变化的角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七、探究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师:既然角有大小,那看看下面哪个角大?[课件出示],(角1大)你是怎么知道角1大(看出来的、比出来的)那怎么比呢?

说说你比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角动手比,结合[课件演示]说出比的方法,重叠法(把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的一条边重合,再看另外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放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让学生通过比大小不同的角,并交流比的方法,真正使学生在操作交流中学会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八、巩固练习,课后延伸

师:角是无处不在,在我们身体上也藏着很多有趣的角,如……,建筑物体上也有许多角,[课件出示]。

既然你们认识了角,老师这有一个关于角的问题,你们敢挑战老师的问题吗?(敢),[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角后,再让学生回到生活的现实场景中去找出更多的角,通过这样从实物到图形,再从图形到实物的反复转换,使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空间观念就会不断地生发并逐步形成。

九、总结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对哪些活动最感兴趣?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角的知识?你对这节课有什么感受?时间过的快还是慢?为什么?

2016年-2017年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认识角》

城关街道育新小学:刘晓磊

第三篇: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认识角》word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课本第62-63页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等。【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教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平面图形,你还记得吗?知道的请大声说出他们的名字。

生: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在这些图形中有一个图形和其它四个不一样,它是谁呢? 生:圆。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 生:圆没有角。

师:(你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说明: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片知识入手,抓住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及好奇心,这种方式很新颖、活泼,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找一找自己的周围,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

生: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师:请你用手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师:老师这也有几个物体,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上面有角吗?

师:(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课件展示)

师: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

生: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

师:红领巾的角呢?(课件展示)师:哦,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师:哦,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角呢。

【设计意图: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激起学生学习数学,发现问题的兴趣,进一步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角,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二)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多媒体:从屏幕中的剪刀、三角板、闹钟等实物图中抽象

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2、摸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摸摸(分别让学生感受顶点和边),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角有一个尖尖的地方

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课件展示)师:你还摸到了什么? 生:还有2条直直的线。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课件显示)师:一起来看看,图中的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让学生发现结果)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你能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 学生活动,教师做好指导。教师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

师:下面老师再来画一个角,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教师画角(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点出一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

学生再画角。

生:老师想给其中的一个角标出各部分名称,你想先标哪个?

师: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

师:剩下的这个角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师:现在请你们告诉我你想标出哪个角的各部分名称,大声叫出它的名字。我们一起来标出各部分名称。板书:顶点、边、边。

【设计说明: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质属性,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再通过摸角、画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的特点。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

(四)、练一练(课件)

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1).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课件显示)

(2)数一数下边图形有几个角(课件显示)(3).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师:同学们打开课本67面“指一指”中有一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

出来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先在书上指出,教师出示淘气的作业,集体讲评)。你们和淘气找得一样吗?为什么?

【设计说明:教师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汇报交流,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角的表象概念,充分体现了小学低年级几何教学的直观性。并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由红角和蓝角的故事引入角的大小比较:一个是红角和一个蓝角在比较大小,都说自己比对方大,你知道它们谁大谁小吗?(课件显示,知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无关)

(二)、展示活动角

1、同学我们刚才通过红角蓝角的故事知道角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2、师:大家看,老师这边有一个角,他可以变大变小,注意看老师(老师改变角的大小)。

3、刚才老师是怎样使得角变大、变小的?

(让学生回答)

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

(指名学生回答)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

越小。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在比较角的大小时,能够就地取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总结评价 内化延伸

1、数一数(出示课件)

2、数数下面图形有多少角?(出示课件)

3、思考: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去掉一个角,看看剩下的部分有几个角?折折看。(出示课件)

4、如果我是角。

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学生介绍角。

学生同桌交流,互相介绍(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介绍得真精彩。这些可爱的角,用处可大呢? 【设计说明: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再次将总结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梳理、内化新知。】

六、联系实际,了解角的应用

师:生活中角都有哪些应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用一用)结束:有关角的更多知识我们下节课再学习,这节课希望小朋友能记住这位新朋友,最后一首儿歌送给小朋友们:《角》 我 是 一 个 小 小 角,一 个 顶 点 两 条 边。

画 角 时,要 牢 记,先 画 顶 点 再 画 边。想 知 我 的 大 与 小,只 看 张 口 不 看 边。

第四篇: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一、单元内容分析:

角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平面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上都有角,角的数量与形状经常是多边形特点的具体表现。例如,三角形有三个角,辨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就是看它们的角是什么角。又如,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就在它们的角上,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没有直角。可见,角的知识是学习多边形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认识角,获得一些关于角的初步知识,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图形。

小学数学一般分两次教学角的知识,本单元第一次认识角,只是初步认识。所涉及的知识不是很多,也比较简单。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角的图形,角的各部分名称,角有大小例2直观认识直角例3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练习九

练习和应用全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初步教学角的知识,只要求学生形成角的表象,认识角的图形,体验角有大小,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认识直角很重要,它是区分锐角与钝角的标准。以后辨认多边形的特点,认识垂直,画垂线,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高,都离不开直角。本单元只是直观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二学段还会继续教学关于这些角的知识。

二、单元三维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的识别角;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能区分角的大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操作等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判断出上述几种角。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的识别角;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能区分角的大小。

2、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判断出上述几种角。

四、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五、学生情况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生活中的角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十四周

第1课时 认识角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三维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在平面图形中正确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纸、小棒、两根制作活动角的硬条。教学方法: 本节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丰富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学生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流程:

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 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

(2)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旧知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从实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通过百度搜索各种带角的物体)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2)抽象角(多媒体演示)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在角上画弧线)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 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角。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板书画点)在从这点画两条直的线,(板书画两条射线)这个图形就是——(角)

(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现在你脑子里有角的图形了吗?请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

(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

(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

[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从学具盒中拿出做角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

(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3)感知角有大小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有个问题了,小朋友们谁做的角最大呢?同桌互相比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大小的?

(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5.比较角的大小

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

这里有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2)看书上85页第4题,自主探究,诱发思考 问: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都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1.“想想做做”第2题(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3. 出示五角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是不是只有五个角?请同学找一找、指一指。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 [设计意图] 1.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开始,用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首先,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合作下初步认识角。其次,注重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对角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三维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感知直角的特点,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

2.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够在比较直角的过程中体会到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3.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流程

一、认识直角

(一)动手操作,引入探究

1.出示活动角提问:你能不能创造出一个大大的角?

2.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你能不能创造出一个小小的角?

3.老师创造一个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并介绍直角及直角符号。4.向学生介绍三角尺上的直角,并让学生标上直角符号。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动手用活动角做出三个角,让学生直观认识到直角和其它角是不同的,同时也为后面教学锐角和钝角埋下伏笔。在观察直角的基础上,进而指导找到三角尺上的直角,并让学生标上直角符号,为后面让学生用三角尺来验证角做好铺垫。)

(二)动手实践,自主建构

1.课件演示从不同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不同方向放置的直角图形,让学生初步感知。

2.指导学生动手折一个直角。

3.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提问:你怎么验证这些角是不是直角?

4.思考: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让学生逐一找到生活中物品的直角,并抽象出直角的原型,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建立表象。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纸动手折出一个直角,再引导学生来验证自己折出的角究竟是不是直角,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增强学生的动手意识。)

二、认识锐角、钝角

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上课时做出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2.揭示锐角和钝角的含义。

3.折一折活动:引导学生折出锐角和钝角,并用三角尺验证后展示。

(设计意图: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比较上课时做出的两个角和直角的关系,揭示锐角和钝角的定义,同时设计让学生折锐角和钝角的环节,既符合了教材的要求,又让学生再次体验验证一个角的方法,同时认识到锐角和钝角是一个“范围角”。)

三、练习拓展,丰富感知

1.书上的练习题

2.猜角游戏:猜一猜背后藏着什么角?

3.欣赏生活中各种图片,找出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书上习题的练习,让学生再次巩固用三角尺判断角的方法。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进行判断,同时也让学生发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

四、总结梳理,深化认识

1.如果你是一个角娃娃,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呢? 2.总结

五、作业:

1.用一幅三角尺拼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2.寻找生活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第五篇:小学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64—6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做角、画角。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等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经历从实际生活、实际操作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和画角。教学难点:尝试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三角尺、小棒、绳子、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角

小朋友们,还记得你们的入队仪式吗?看,在雨花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谁知道少先队员的标志是什么?(红领巾)

对,是红领巾。看,老师也带来了一条红领巾。谁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的)

这种形状为什么叫做三角形呢?(因为它有三个角)

刚才他回答问题的时候提到了角,那角又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二、多种感官,了解角

其实呀,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角。看,小明和小红正在做手工,“你能在那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学生看图回答。

同学们刚才找到了很多物体面上的角,老师也找到了三个。出示:剪刀图、三角形纸片图、钟面图,用红色标出角闪动。

刚才我们找到的是物体面上的角,如果我们把这些角画下来,会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示:把剪刀、三角形纸片、钟面图上的三个角描下来。我们在用角的符号弧线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上的角。大家看,这三个角长得一样吗? 板书:一个点、两条边 那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线。我们来摸一摸三角板上这个叫的这一个顶点和两条线好吗?

摸这一点有什么感觉?这两条线呢?板书:尖尖的、直直的

角有一个尖尖的点和直直的两条线,那么这个尖尖的点和直直的两条线在角中又叫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64页看一看。教师在黑板上画角。学生看书后反馈,这个尖尖的点叫顶点,直直的两条线叫边。板书:顶点、边

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我们已经知道角是什么样的图形,那么该怎样指角呢?请同学们看老师指角。教师示范。

刚才老师是按什么顺序指角的?

你能按照刚才老师指角的方法指出校园展板上的角吗?

同学们下课喜欢玩翻绳子,老师也来翻一翻,你能指出绳子上的角吗? 其实我们身边物体的面上就有很多角,你能找一找并在小组中指一指吗? 我们已经会指角了,那你们能做出一个角吗? 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操作,指名上台示范。

教师把小棒分开,问:这还是角吗?为什么? 那我们用小棒搭角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下面的图形,那些是角,那些不是角? 为什么是角?为什么不是角?

三、结合生活,变化角

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角,也学会了指角、做角。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夏天时,我们要用扇子扇风,出示扇子图,扇子慢慢的打开,角怎样了? 角变大了。板书:角变大了

我们做手工时要用到剪刀,出示剪刀图,剪刀慢慢合拢,角怎样了? 角变小了。板书:角变小了

师:原来角有大有小啊。板书:角有大有小 生活中,我们的钟面上也有大小不同的角。出示例题,说说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四、综合练习,巩固角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角,也知道了角有大有小,现在我们就运用我们学到的角的知识来做练习好不好。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学生回答。

接着追问:看这三个图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

五、联系生活,活用角

角在生活中也起着美化生活的作用呢。

建筑设计师用大小不同的角建造屋顶,给人们不同的美感 还有的设计师设计出了一些图案,也有大小不同的角,很奇妙。角的用处可真不少那我们也来创造一个角好不好。拿出长方形纸,师示范折出一个角并标上角的符号。学生分小组折角并比较角的大小,按大小排一排。

六、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下载二下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下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角》数学教学设计(大全5篇)

    认识角是二年级下册的知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认识角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为了更好的将......

    苏教版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 杉洋中心小学 李志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角,初步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2.结合直......

    二下认识角教学反思(共9篇)

    篇一:二年级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角是进一步认......

    《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1.播放礼物视频。 谈话:小朋友们,新年快要到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新年礼物(边说边播放视频,伴着过新年的歌曲,学生跟着一起唱) 2.找一找物体上藏着的图形......

    《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1.教学与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且能准确的判断出各种图形,也就是说学生已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认识。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

    《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

    认识角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孔庆嫒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

    《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朱仙庄小学 沈道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62页。 教材分析: 《认识角》是北师大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1节新课。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