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范文模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
设计意图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是教师创造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来源,将主题活动与日常生活、数学知识间建立联系,会使数学学习更有意义。
班级中正在开展主题活动《我和植物做朋友》,孩子们负责幼儿园小种植园的种植和照料工作。种植园刚刚翻修完成,孩子们特别喜欢。他们发现种植园还没有围栏,纷纷说:“老师,原来的种植园有围栏。”“别的菜园都有围栏。”“有了围栏野猫就不会踩了。” “我们可以保护蔬菜啦。”孩子们有了制作围栏的愿望,同时教师考虑到教育的要求和价值,便生成了活动“设计种植园的围栏”。在第一次设计中孩子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围栏,我们也惊喜地看到规律的出现,这也说明生活中的感性经验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及时抓住了契机,引导幼儿发现有序与无序的不同。孩子们表示更喜欢有规律的围栏--既整齐又漂亮,想将种植园围栏也设计成为有规律的,从而引出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1.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物体排列,感受规律的美。
2.愿意运用两种物品创造规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重、难点重点:愿意创造规律,运用规律排序,发现美。
难点:理解规律排序中规律组在序列中重复出现的含义,连续排列的整齐感。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老师一同收集生活中的规律,拍摄成照片;幼儿在游戏中随意排出过一些规律;有参与种植园围栏设计的愿望。
物质准备:用生活中蕴含规律的照片制成的PPT,电脑,相机,“魔法圈”(用颜色鲜艳、可变形的毛根弯成)。
操作材料:洞洞板及棋子、易拉罐、正方形积木、节奏棒、纸盒等。
活动过程1.通过分享照片,激发幼儿参与设计有规律围栏活动的兴趣,初步认识、理解规律排序,并感受到生活中运用规律排序的常见与美感。
(1)出示种植园照片,引发幼儿参与设计的兴趣,明确活动任务--设计有规律的围栏。师:小朋友们,咱们这几天在忙着做一件什么事情呀?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因为我们的种植园还没有保护植物的围栏,所以要设计种植园的围栏。
师:对,我们要一起设计、制作围栏。在你们第一次设计中,画出了许多围栏样式,你们更喜欢哪一种?
幼:有规律的围栏。
师:所以我们今天要设计有规律的围栏。
(2)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收集的有规律物体的照片,发现照片中两种物体之间的排序方式。
师:在你们动手设计之前,咱们一同来欣赏一下活动前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到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滑梯上的栏杆是按什么方式排列的?在这个排列中重复出现的是什么?
幼:是按照一个蓝的一个黄的、一个蓝的一个黄的方式排的。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滑梯的栏杆是由一蓝一黄栏杆组成一组规律,后面一直重复前面这组规律,一个一个间隔排列的。
(3)通过对全部照片的观察及交流,了解两个不同物体是可以有规律排序的,并能发现规律排序的美,愿意创造规律,设计种植园围栏。
师: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生活中有规律物体的照片,你有什么感觉?
幼:很好;看上去很舒服;不单调,很整齐。
师:那今天我们也来创造规律围栏。
(教师介绍师幼共同收集的三组材料及操作要求。)2.完成设计种植园围栏任务:自选两种物品创造规律,尝试学习按规律给两个物体排序。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尝试运用两种物品创造规律、排序。
(2)教师个别观察指导,随机发现两种物品规律排序的不同方法及问题并记录。
3.通过分享幼儿的围栏设计,进一步发现、理解规律排序的含义。感受到两种物体可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规律并排序,激发幼儿发现、创造更多规律并运用于生活。
(1)分享幼儿的排序方法,进一步发现、理解规律排序的含义。(从中提升规律并验证规律排序。)教师运用相机拍摄下幼儿设计的规律进行个别展示,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由集体观察、讨论,发现其中的规律。
师:孩子们,你们真棒!设计创造出许多种规律。谁愿意向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排列。
看一看这位小朋友用什么方式排列的?有人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吗?你觉得这是按什么方式排列的?
当幼儿排序出现混乱时:
师:这位小朋友的规律是一根节奏棒和一个盒子,它们组成了一组好朋友。神奇的“魔法圈”要变身啦,我们一起看看后面排的是不是这组规律在重复出现。
(在此环节中通过用“魔法圈”验证规律,帮助幼儿解决按规律排序最核心的知识点--特定单元的反复出现。因为幼儿很容易把特定单元混乱,而彩色毛根弯成的圈非常形象地明确了规律组,方便幼儿自我检验,使排序不混乱。还可以让幼儿清晰地看到规律是否排列完整。)富于变化的材料使规律出现多元表征,如同样两种材料--易拉罐和长方形积木,因摆放方式及数量的增减,出现不同的规律。师:为什么××和××都选用了白色和蓝色的棋子,可他们排列出来的规律是不同的?
幼:因为××的是一个蓝的和一个白色的棋子,另一个小朋友是两个蓝色和两个白色的棋子。
师:那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呢?
幼:颜色一样,数量不一样。
师:哦,原来材料一样,数量不一样也能创造出不同的规律排序。
(对比不同的规律,发现同种材料,从不同维度,如摆放位置、数量等不同,可创造出多种不同的规律排序。)(2)知道两种物体可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规律并排序,萌发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更多规律的愿望,继续完成种植园围栏的创建。
活动反思《指南》中明确指出: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动正是来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利用具体的情景给孩子们布置设计围栏的任务。由真实任务驱动的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生活,不仅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而且较好地实现了集体数学活动的情景化,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经验,真实感受到数学学习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凸显出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幼儿在思维上、数学经验上有所提升”。教师有效把握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注重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直接感知、亲自体验和实际操作,帮助幼儿明确规律排序,扩展幼儿模式识别经验,并发现生活中规律的美,自主地创造规律。整个活动符合幼儿认知的模式及教学的逻辑:观察一创造一比较一再比较中概括。通过环境设计策略,即情景内容源于生活,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因此在整体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任务意识明确,愿意创造规律并专注投入地运用规律排序,设计围栏;通过直观概括策略,运用“魔法圈”圈出规律组进行序列中单元的判断,使幼儿理解规律排序;通过多元表达策略,使幼儿在表达交流中形式多样,可以是语言、动作、符号,也可以是师生间的、同伴间的交流,从而达到抽象与直观、思维与感知的有效结合,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在规律排序活动中不仅仅关注排序结果,更注重透过幼儿多样化的表达,了解其对规律的认识及理解程度,乃至思维发展水平,予以适当、必要的支持引导,促进幼儿迁移、概括等数学思维的发展。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xx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班:中(2)班
时间:2012/5/17 园内指导老师:
校内指导老师: 实习生:
活动名称:《星期找朋友》
活动目标:1理解星期含义
2喜欢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星期大转盘一个 ,星期宝宝图片一张 ,星期一到星期日字卡一套, 星期一到星期日的五角星卡片一套 ,幼儿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学习或生活图片一套,画纸34张 活动过程:
一 以回忆的形式导入
1小朋友,你们还记不记得上一次陈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星期宝宝,今天余老师也把星期宝宝带来了,谁能说说星期宝宝有几个星期朋友?(星期宝宝有七个星期朋友,第一个朋友星期是星期一,第二个星期朋友是星期二,第三个星期朋友是星期三,第四个星期朋友是星期四,第五个星期朋友是星期五,第六个星期朋友是星期六,第七个星期朋友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星期日)
2帮星期宝宝找到七个好朋友,请幼儿把顺序错乱的星期字卡按顺序分别贴在转盘写有1~7数字上 二 玩星期大转盘,找星期的好朋友 教师转动转盘指针,指到星期一字卡提问星期一的好朋友是星期几和星期几(星期一的好朋友是星期日和星期二)依次提问星期二至星期日的好朋友 玩口头游戏,巩固星期的好朋友
①教师示范玩法,有节奏的边拍手边说口诀“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朋友,星期几和星期几”幼儿回答“你是星期一,你有两个好朋友,星期日和星期二”
②请七个幼儿上台每人发一个星期五角星卡片贴衣服上代表对应的星期,按星期的顺序从左到右站成一排。
玩法:每个幼儿按口诀向台下幼儿提问一次,台下幼儿按口诀回答
规则:当台下幼儿回答正确时该幼儿就要和两个好朋友手牵手 ③当轮到星期日提问时教师要解释为什么星期日只有一个好朋友,(其实星期日也有两个好朋友,他们是星期六和星期日,因为我们每个星期有七天,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星期日过完之后又是一个新的星期,又从星期一开始,所以星期一也是星期日的好朋友)三 星期找生活和学习的朋友
让幼儿观察星期一到星期日的生活或学习图片,想想每幅图有什么特点,分别根据图片上的内容把图片摆在相应的星期字卡对应的区域
四 活动延伸
提供画纸,鼓励幼儿回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学习内容,选择其中的一天画在画纸上,和家人小伙伴说说自己画的是星期几。
活动反思:
不足: 第一个环节出示大转盘时我应该引导幼儿观察转盘,转盘分成七格,分别代表一个星期的七天
2第二个环节“玩星期大转盘,找星期的好朋友’是活动的重点,我的提问要简练,语速慢且清晰,要有所暗示,我的手可以在转盘上示意一下,这个环节应该从简到难,先有暗示而后不给予暗示。3我应该向幼儿解释:为什么星期一(X)的朋友是星期日(X)和星期二(X),因为星期一(X)的前一天是星期日(X),星期一(X)的后一天是星期二(X)。玩口头游戏时由于我将五角星的顺序打乱再发给幼儿,让幼儿按顺序站好,在这浪费了一些时间。在游戏时,我应强调提问和回答的口诀要完整,不至于在进行游戏时有些幼儿口诀没说完整。第三个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难点,但是我忘记将图片的顺序打乱再逐副出示让幼儿观察,以至于这个环节的难点没有体现。我应该将图片贴在转盘的旁边,由我进行讲解图片的内容,就不用担心幼儿看不清楚图片内容。整个活动我没能够顾及到全班的幼儿,只请认真的幼儿回答问题,以至于有些幼儿在走神我也没注意到。优点: 这节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幼儿能理解星期的含义,而且参与的积极性较高。2这节活动的教学具准备丰富多样,色彩鲜艳,很吸引幼儿的兴趣,对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对于每个回答对问题或是操作正确的幼儿我都让全班幼儿为他鼓掌以示表扬,这对幼儿是一种很好的肯定,也起了一定的榜样作用。4整个活动的常规把握比之前上的活动好多了,组织能力也提高了,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分类》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 “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材料准备: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观看CD,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第一位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第二位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第三位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
中班数学活动:生日蛋糕
活动目标:
1.感知4和5 两数之间的关系。
2.体验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活动准备:
1.画有4个和5个物品的图片若干组。
2.小鹿、松鼠、小熊、小猴图片卡各一张,4和5的数字卡片,“蛋糕”5个,蜡烛若干。
活动过程:
一、生日蛋糕---感知4和5 两数之间的关系,体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一)买蛋糕。
---请你数一数森林里有几个小动物过生日?(出示小鹿、松鼠、小熊、小猴图卡,幼儿说出总数。)
---4个小动物可以用数字几岁表示?(出示数字4)---小鹿过了生日就是5岁了,可以用数字几表示?---5个小动物和5岁都可以用数字5表示。---蛋糕店送来了几个蛋糕?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小动物有几个?蛋糕有几个?它们一样多吗?
---5和4哪个多?多多少?哪个少?少多少?(引导幼儿说出“5比4多1,4比5少1”。)
---怎么样才能让蛋糕和小动物的数量一样多呢?
---5比4多1,怎么办?(请一名幼儿上前去掉一个蛋糕。)
---5个去掉1个就变成了4个,4个蛋糕和4个小动物一样多。谢谢小朋友帮忙解决了问题。
(二)插蜡烛。
---这是小鹿的生日蜡烛,我们帮它插上。数数有几根?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教师出示4根蜡烛。)
---小鹿的生日蜡烛插对了吗?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4比5少1,5比4多1的关系。)
---怎样才能让4根变成5根呢?(引导幼儿用添
1、去1的方法使两组物品变得一样多。)---看看其他小动物的生日蜡烛插对了没有?请小朋友帮帮忙。
二、比较礼物---比较4和5的多少,进一步理解4和5两数之间的关系。
(一)观察图片一。
---朋友们送来了生日礼物,小鹿和小熊都受到了足球,它们收到的足球一样多吗?(教师出示图片一。)
---你用什么办法发现不一样多?
---4比5少1,所以两组东西的数量不一样多。怎样让4个东西变得和5个东西一样多呢?
---现在它们都是几个?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4个添上1个就是5个。5个东西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二)观察图片二。
---小猴和松鼠也收到了礼物,这两件礼物一样多吗?哪样礼物多?为什么?
---能让它们变得一样多吗?(引导幼儿发现数量相同,表示的数字也一样)
(三)观察其他图片。
三、参加生日聚会---巩固理解4和5两数之间的关系。
(一)听要求送礼物。
---小动物的集体生日晚会要开始了,请小朋友赶快选好一样的四件礼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小动物把他们喜欢的礼物告诉我了,请大家听清楚要求把礼物送给不同的小动物吧。
---请把比4个多1个的礼物送给小鹿。(幼儿从手中挑选出数量是5的实物卡片,放在小鹿面前的框中,教师检查对错。)
---请把比5个少1个的礼物送给小熊。(方法同上。)---请把3个的礼物送个小猴。
---请把比3个少1个的礼物送给松鼠。
(二)唱生日歌结束。
第五篇:中班数学活动设计
中班综合活动:数守恒
设计意图:
引导幼儿感知事物的数量及其关系,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中班幼儿数概念的教育目标表述中明确提出:中班幼儿需“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数的守恒标志着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水平,也是儿童思维过程结果的一种表现。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非常不平衡,部分幼儿在生活中已经掌握“数守恒”的概念;部分幼儿需要教师将其有关“数守恒”的模糊经验加以提炼;还有部分幼儿,短短二十分钟的集体教学活动还不足以纠正其脑中的迷思概念。针对孩子们的数概念发展速度不一这一现状,我们的活动设计需要具有严谨性、趣味性和层次性。
一、集体教学活动《小熊买水果》
活动目标:
1、专心探索“数守恒”概念,在操作和交流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学习用计数的方法,排除形状、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理解6以内数的守恒。说明:
1、第一个目标是情感目标,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可以为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
2、第二个目标则包括认知和动作(心理)两个方面,指明本次活动的学习方法是点数和目测,内容则是体验6以内数的守恒。引导幼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促进其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比直接向他们灌输知识更重要。
活动准备:
1、经验:幼儿已掌握点数10以内的实物。
2、物质:故事图片(包括苹果、香蕉和葡萄的图片)。作业单找朋友、作业单涂色、花朵卡片、雪花片、笔
活动过程:
1、图片故事引入
熊妈妈请小熊买6个苹果,可是小熊不会数数,于是,熊妈妈给了他一张画着一排6个苹果的卡片,说:“6个苹果有这么多。”小熊来到水果店卖苹果,服务员将6个苹果堆在一起抱给小熊,小熊迷糊了:“服务员给我的是6个苹果吗,为什么和妈妈告诉我的不一样呢?” 请幼儿帮助小熊:服务员给的是不是6个苹果,怎样知道是6个苹果,服务员的6个苹果和熊妈妈的苹果哪里不一样?
小结:物体的数量与其排列方式无关。说明:
1)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能够激发幼儿兴趣。
2)创设“帮助小熊”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给幼儿提供一个任务,唤醒幼儿经验,能使幼儿的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逐步提高,从而进入较高效率的学习状态。3)控制物体的形状、大小,仅改变物体的排列方式,帮助幼儿提炼经验:物体的数量与其排列方式无关。
2、图片故事,买香蕉
熊妈妈又请小熊去买6根香蕉。小熊又迷糊了:苹果是圆圆的,香蕉是弯弯的,服务员给他的是6根香蕉吗?
请幼儿帮助小熊:服务员给的是不是6根香蕉,怎样知道是6根香蕉,6个苹果和6根香蕉形状不一样,数量一样多吗?
小结:物体的数量与其形状无关。说明:
1)以图片故事呈现新的学习内容,过渡自然
2)控制物体大小、排列方式,仅改变物体形状,帮助幼儿提炼经验:物体的数量与其形状无关。
3、图片故事,买葡萄
小熊在水果店里遇到了小兔,小兔来买了6颗葡萄。小熊又迷糊了:小兔买的葡萄是不是6颗呢?为什么看起来比自己的苹果要少?
请幼儿帮助小熊:小兔买的是不是6颗葡萄,怎样知道是6颗葡萄,小熊的苹果和小兔的葡萄在数量上一样多吗?为什么看起来小兔买的少呢?
小结: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无关。说明:
1)以图片故事呈现新的学习内容,过渡自然
2)控制物体的排列方式、形状,仅改变物体大小,帮助幼儿提炼经验:物体的数量与其大小无关。
说明:集体讲解部分考虑到大多数幼儿的数概念水平。幼儿不能形成“数守恒”概念,一般是因为幼儿分辨物体多少是根据空间排列长短、分散或聚拢后所占体积或面积来判断。物体的排列方式、形状和大小是阻碍幼儿形成“数守恒”概念最突出的干扰因素,因此,在集体讲解过程中我准备了三个部分将其各个击破,并强调,判断物体数量最科学的方法是进行计数。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第一组:找朋友。请幼儿将数量一样多的水果用线连起来 第二组:涂色。请幼儿将数量一样多的形状涂色
第三组:雪花片。请幼儿根据卡片上花朵的数量摆一样多的雪花片
说明:三组操作活动形式不一样,内容都紧扣活动主题,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既能保持兴趣,又能不断体验、强化“数守恒”的概念。
二、区域活动:
1、材料:茶杯、茶托。请幼儿将茶杯和茶托匹配,之后茶杯与茶托分别归类,数数茶杯和茶盘是不是一样多。
说明:这是游戏的第一个层次,适合数概念发展较慢的幼儿。幼儿可通过实物操作继续学习,体验物体位置改变,数量不变。
2、材料:作业单,印有不同的水果,每种水果数量若干。请幼儿将数量一样多的水果用线连起来
说明:这是游戏的第二个层次,适合对“数守恒”有初步概念的幼儿,图片比实物抽象一些,帮助幼儿体验:物体的数量和形状和颜色无关。
3、材料:作业单,印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形状,每种形状数量若干,排列顺序不同。
请幼儿将相同数量的形状用同种颜色填满。说明:这个层次适合已经具备“数守恒”概念的幼儿,幼儿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排除形状、大小和排列顺序等各种外部因素,寻找到相同数量的形状。
活动完整说明:
这是一个数学领域的综合活动,活动的设计既要能引起中班幼儿的兴趣,又要符合数学学科的严谨。我在观察本班幼儿的基础上设计该活动,在观察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儿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每一阶段的幼儿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由于遗传、社会生活条件、早期学习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认知结构和学习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我所设计的集体活动,主要面向绝大多数幼儿,他们在此阶段需要教师点明将其已有的模糊“数守恒”经验加以提炼并通过强化变成自己的经验;区域活动设计分成三个不同层次的游戏,不仅帮助大部分中等发展水平的幼儿复习巩固,还帮助发展较慢的幼儿继续学习,同时,发展较快的幼儿能够通过操作探索提高。此外,通过区域游戏,还能培养幼儿按规则进行活动、克服困难、探索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