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李广射虎》教案公开课
一、诗文导入,质疑问难。1.齐读课题。
复习生字词:卢纶塞下曲将军将领朦胧警惕影影绰绰拈弓搭箭没在石棱中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人们称他为(飞将军)。“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改编而来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我相信,学习完本课,同学们一定能深刻的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间巡逻吧!
(二)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3、4段)
2.读中感悟第三段。
(1)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屏幕显示黑夜)
师:同学们,如果此时是你在这里巡逻,这这样的夜晚,听到这样的这样的风声,你什么感觉?你怕什么?(心惊胆战心惊肉跳毛骨悚然害怕恐怖„„)能把你这种感觉读出来么?(指名说)
(2)读中感悟。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指名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了害怕。
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把能表现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
搭:架。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谁能上台表演一下,表演得怎么样?(9)“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红笔标出“嗖”的一声)(说明李广的力气很大,说明箭的速度很快。)
(10)大家都知道,老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在如此凶猛的老虎面前,如果李广将军的动作慢了一些,会有什么后果呢?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生朗读,: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这第3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前两句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师: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同位互相说一说)
3.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1)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读读第四节,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句子:(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
师:这真是出人意料啊!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话:
生: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生: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生: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师: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
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3)联系诗句。
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后两句诗(课件显示: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指导“平明”“没”“棱”。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受一定更深刻了。(让我们一起再一次从卢纶的诗中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力大无穷)谁能有感情的背诵出来(指名)。
哪位同学能联系课文内容,给咱们后面在座老师讲一讲《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
1.其实,诗人卢纶所写的这一组《塞下曲》共有6首,我们今天所学的是其中的第2首。走进每首诗,你就会读到一个动人的故事。面对李广这样的英雄,历代歌颂李广的诗人,也绝不止卢纶一人。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首王昌龄的《出塞》
诗中哪里写到李广了?可见李广将军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多么神勇!
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搜集这些诗,好好研究,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篇:李广射虎公开课教案
李广射虎
教学提示
教材说明: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李广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学流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叫[课件出示课题:李广射虎]。从这个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将“李广”的字体变色)李广是古代一位高级将领,他有“飞将军”的美称。从这个题目,我们还可以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一件什么事呀?(将“射虎”的字体变色)板块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语文书,按照屏幕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
[课件出示: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生字新词,可以对照课后生字表多读几遍,也可以请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②标上小节号,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李广射虎的事?]
2、刚才,我们读了课文。文中的生字、新词能不能读准了呢? [课件出示:]先自己试一试,再读给同位的同学听一听。
唐代
边境
惊呆
镇守
运足气力 出没
巡逻
猎物
扎进
神勇无比
(跟着老师再读一遍。将“没、扎”字体变色,注意“出没”的“没”和“扎进”的“扎”是多音字,在这里一定要把字音读准了。)
3、这里还有一些词语字音也比较难读,先听老师读一遍,尤其要注意听准加点的字音。[课件出示词语]下面,就请大家自己试一试吧。石棱
搜寻
月色朦胧
影影绰绰
拈弓搭箭 .......(“棱”是第二声,“搜”的声母是“s”注意读准了。)
4、词语都认识了,看一看,课文总共有几个小节?看清楚了吗?是四个小节。想一想,课文的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李广射虎的事?我想,同学们也一定找到了,是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请大家再把这两个小节大声地读一遍。
5、指导写字。[课件出示词语] 唐、卢、守、呆、组、锣、搭、猎、扎、期、(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有“组、期、锣、搭、猎、扎”,其中“组、锣、搭、猎、扎”这五个字,属于左窄右宽的字,而“期”左右两部分大体相等。还要注意“唐”里面的“一横”和“一竖”要出头。)
6、下面,请大家描红。
板块三:精读感悟
1、唐代诗人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读: [课件出示: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能读通顺吗?先自己试一试。同学们,诗中提到这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将军”字体变色]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诗中描述的,就是他在镇守北方边境时发生的一件事。
3、对,他就是指“飞将军”——李广。除了“将军”这个词语之外,诗中还有没有大家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词或句子?请大家在书上做上标记。
4、“草惊风、引弓、平明、白羽”(词语字体变色)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弄明白了吗?这首诗描述了怎样的一件事?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的三、四小节。
5、我们先来看看李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射虎的? [课件出示:]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2 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①读读这两句话,读后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插入 FLASH 想一想 说一说]
②一天晚上,月色朦胧,松林幽暗,李广带兵巡逻,走在荒山野岭上,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注意课文里用了一个词,形容风来得快,来得猛,哪个词?(将“疾风”变色)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能用一个成语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
③老师这儿也搜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④带着这样的感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6、深山密林,疾风猛吹,非常可怕,更可怕的是听说这一带还有老虎经常出没。有一个人却一点儿也不怕,他就是“飞将军”——李广。[课件出示] 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① 读一读这两句话,想想“拈弓搭箭”会是一个什么动作?用手比划比划。②这就是李广“拈弓搭箭”的动作,[课件出示:图]看清楚了吗?现在,就请女同学读读屏幕上的句子,男同学来演示一下李广射虎时“拈弓搭箭”的动作。再读这段话,感受李广“夜引弓”的连贯、娴熟和一气呵成。
7、课文的第三小节描写“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情景。现在,你明白“草惊风”的意思了吧?找出语句读一读。李广又是怎样“引弓”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8、那么[课件出示: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又是哪一节具体描写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一节]读一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①现在,你知道“平明”和“白羽”的意思了吧?(“平明”就是“第二天,天刚蒙蒙”的时候,“白羽”的意思就是“白羽箭”。)
②找到了“白羽箭”,为什么大家都“惊呆”了?对那是因为“白羽箭”深深地扎进石头里,怎么拔也也拔不出来“没在石棱中”。
③入石三分!让大家看后目瞪口呆,看到这种情景,你能想象出大家会说些什么吗?[插入 FLASH 想一想 说一说] ④大家都会惊叹李广是一个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将军啊。带着我们的敬佩,请大家再来读这
9、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把这首诗读好。自己练一练。[课件出示:诗句]
10、“林暗草惊风”是说天黑了,林子里一片黑暗,忽然来了一阵风,吹得的林子一阵响,读得时候要读出那种情景。“将军夜引弓”,从这里可以看出将军“引弓”的动作那样娴熟、果断,读得时候要果断些。“平明寻白羽”是指第二天去寻找猎物,要读出叙述的语气。“没在石棱中”是指人们没想到箭居然插进石头中,大家都惊呆了,读时要强调出来,是“没在石棱中”,听老师再读一遍。然后再自己读一读,背一背。
11、学完这篇课文,说说李广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的确李广是一个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将军,带着对李广的敬佩再读这首诗。板块四:布置作业
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共六首,内容多写边塞征战。通过写将军从发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敌逃、庆功宴舞,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性格,气势雄阔。我们学的只是其中的一首,[课件出示]这里还有其它的五首。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第三篇:李广射虎教案
8.李广射虎(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教学过程
一、诗文导入,质疑问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人们称他为——(生答)(板书:神勇无比 “飞将军”)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1)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一)过渡:也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里还包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二)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3、4段)2.读中感悟第三段。
(1)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屏幕显示黑夜)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2)读中感悟。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指名读)师:我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了害怕。
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搜寻)引导学生说话:
生: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生:一阵风吹来,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胆战心惊。师:什么是“搜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还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师:大家真会学习!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 生:警惕性高!
生:李广却毫不惧怕,真是胆量过人!(板书:胆量过人)师: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
师: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师: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课件出示文字:“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拈:拿。拈弓:拿起弓。
搭:架。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谁能上台表演一下,表演得怎么样?
师: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楚了吗?为什么不等看清楚了再射?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板书:箭法超人)
(3)联系诗句。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第3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师: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说)3.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1)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老师读了第4自然段后就有一个感受:用个成语来说,叫“出人意料”,你也有这种感受吗?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2)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句子:(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师: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吗? 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所以大家全都惊呆了!....使大家“惊呆!”的仅仅是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吗?还因....为„„
什么是“任”?你能用“任”字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师:这真是出人意料啊!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话: 生: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生: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生: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生: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师: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
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3)联系诗句。
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哪句诗?(课件显示: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指导“平明”“没”“棱”。
三、读好古诗、欣赏动画,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
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2.学习《出塞》 3.课外作业: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附板书: 李广射虎
胆量过人
“飞将军” 箭法超人 神勇无比
力量惊人
第四篇:李广射虎教案
李广射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诗人卢纶及《塞下曲》的有关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2)了解“飞将军”李广的有关故事。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初识人物
1.唐代著名诗人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出示《塞下曲》)谁来读一读?
2.学生朗读古诗,指导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相机点拨:塞,读sài;没,读mò。3.课件出示《塞下曲》的题意,教师介绍:塞,是边界上险要的地方;塞下曲,是古代一种以描写边防战士为主的诗歌。4.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谁?什么事? 5.根据学生交流,板书课题:李广射虎。
6.课件出示李广人物图片,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对李广的认识。(预设: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被人们称为“飞将军”。)设计意图:通过古诗导入,引出课题,然后在师生交流中对李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教学,既使学生对古诗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又让学生对了解故事内容产生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1.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那么,李广为什么要射虎?他射到老虎了吗?认真仔细地读课文,你一定能有所收获的。
2.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3.出示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生字含有注音,指导学生读正确。第一遍,自读,指名读,领读。
第二遍,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齐读。
(教师相机点拨,应注意:“唐、棱、朦、胧”为后鼻音;“绰、扎”是翘舌音;“搜、组”为平舌音。)课件中点出三个重点词:巡逻、警惕、猎物,联系课文内容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然后指导学生联系字义来理解字形和部首——逻,与走路有关;惕,与人的心理有关;猎,与动物有关。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请学生评议朗读情况。学生分段朗读时,相机出示以下句子,指导朗读:
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1)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些词语要用引号。(“夜引弓”“将军”是对诗句的引用;“飞将军”是对李广的特别称呼;“沙沙”“嗖”是模拟声音的词。)(2)提醒学生要注意引号的作用,把带引号的词作为重音,读好句子。5.请学生交流读文后的初步收获。
谁来说说,李广为什么要射虎,他射到虎了吗?(学生根据第三、四自然段的相关语句交流。)设计意图:课文虽短小,但生字较多,有的字很容易读错或写错。因此,在字音教学中从出示拼音到去掉拼音,由易到难,让学生反复读记,有利于对字音的巩固;在字形教学中把字义与部首相结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字形,更使学生初步领会了汉字规律,这对他们将来的汉字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联系旧知,认识课文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吗?和这篇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呢?(课文中都含有一首古诗)2.教师介绍:这种形式的课文,就叫作“文包诗”,课文的内容,和 这首诗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的。
3.课文的第一段就介绍了《塞下曲》这首古诗,那么,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与这首诗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同桌交流看法。
4.组织学生交流。(第二自然段交待了诗中的人物;第三、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诗中的事情。)设计意图:“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它的特点是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有益的帮助。这里让学生明确课文各部分与古诗的联系,再次认识“文包诗”的课文特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四、再读古诗,引导质疑
1.课文中的这首诗,你们理解吗?(课件出示《塞下曲》)2.自由读读这首诗,想想哪些词句不理解或者感到难懂的。3.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
(预设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草惊风、引弓、平明、没、石棱)4.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会学习的同学不但要善于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去解决问题,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自己的这些问题呢?(学生自由交流,预设:读书、思考、讨论、利用工具书、请教他人等。)5.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都不错,其实,只要细细读课文,同学们提的大多数问题都能解决。下节课,我们就继续深入朗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更深入地理解这首古诗。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学生有了疑问,就有了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课尾安排这个质疑的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另一方面也是暗示了下一堂课的学习方向。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2.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谁来说说这类课文的特点?(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小结:“文包诗”的课文,都含有一首古诗,课文描写的内容,与古诗有着紧密的联系。)3.提出学习目标:本堂课,我们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深入体会古诗中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从谈论课文特点出发,提出学习目标,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为学生精读理解作好了铺垫。
二、诗文对照,理解古诗意思
1.出示《塞下曲》,学生齐读,请学生交流上节课针对古诗提的问题,教师课件中点出相关的词语。(草惊风、引弓、平明、没、石棱)2.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读课文。因为,联系课文理解句子,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找出与每一句诗 句相对应的语句,再在这些句子中找找有关词语的意思。3.学生自读,圈画,思考。
4.组织学生交流,先读出找到的对应的语句,再说说理解词语的情况。
教师在此过程中课件出示诗句、相对应的语句。
林暗草惊风——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草惊风: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将军夜引弓——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引弓:拉开硬弓)平明寻白羽——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平明:天刚蒙蒙亮)没在石棱中——呀!大家全都惊呆了„„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没:深深地扎进)(课件出示石头,了解石棱:石头的平面与另一面的交接处)5.指四个同学分别读对应诗句意思的句子,每读一句后,教师进行概括。
夜晚 风吹草动 拉弓射箭 天亮 寻找猎物 扎进石头
6.请同学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老师的板书,讲讲李广射虎的故事,有能力的同学最好不要看课文。
设计意图: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具体描述了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教学中把古诗与这两个自然段紧密结合起来,理解句子及关键词语的意思,不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学生也在读书中获得了理解古诗后的成功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方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复述,则使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古诗意思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内化了文本语言,为接下来体悟人物形象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指导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1.过渡:同学们能把这个故事完整、清楚地讲出来,很了不起!但我们还需要做到讲得生动,首先,要做到读得生动。2.课件出示与“林暗草惊风”对应的句子,指导朗读。(1)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境,给了你怎样的感受?(2)交流预设:夜很黑,很安静,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
(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结合词语具体体会。(课件中点出重点词语):月色朦胧——天色很暗;松林——茂密,看不清楚;一阵疾风、“沙沙”的声音——使人害怕。
(4)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林是暗的,风惊动了草,要读出令人恐惧的感觉。
(5)集体朗读,渲染气氛。
3.总结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有助于我们把句子读得更生动。请你们按照这个方法朗读与接下来的诗句相对应的句子,先要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然后再读一读,看看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4.学生自主学习,练习朗读相关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朗读情况:学生读句子,谈感受。重点指导以下语句(课件相机出示):
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1)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课件点出)体会李广的胆大和武艺高强。(预设:生1:影影绰绰:指名理解,说说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隐隐约约发现老虎,当时肯定很紧张;生2: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出示李广射虎的图片,请同学们做做动作,说说自己的感受。——面对老虎,丝毫不惧,拉弓射箭,足以体现李广的艺高人胆大;生3:“嗖”的一声——体会箭射出去时刚劲有力。)(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再读,反复多次。(要读得紧凑些,紧张些,速度稍快,体会李广看见老虎时的胆大和射箭技术的高超。)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1)学生交流朗读,师提问:两个感叹号表达什么感情?指导读出惊叹、惊讶的感情。
(2)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了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3)指名读,齐读。
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1)根据学生交流,相机课件点出“深深地扎进”“怎么拔也拔不出来”。(2)想象“深深地扎进”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几乎整枝箭都在石头里,只露出一点点白羽)“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预设:生1:说明箭扎得很深;生2:也说明了石头很硬,如果扎在其他地方,应该能拔得出;生3:更说明李广将军力大无穷。)(3)课件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呢?(预设:生1:这么硬的石头,将军的箭也能射得这么深,真是力大无穷啊!生2:将军真是神人,令人佩服!)(4)教师小结:在李广将军之前和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地射进石头里,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令敌人胆寒。(5)指导朗读,体会李广的力大无比和对他的敬佩之情。6.指导朗读古诗。(1)课件出示《塞下曲》。
(2)现在,你们也能把这首诗读得更生动吗?
(3)学生交流朗读情况,师生评议:前两句指导读出气氛的紧张,后两句指导读出对将军的佩服。(4)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因此,在体会李广的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学生的朗读体悟。通过一边读,一边想,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在此过程中,教师相机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行点拨,把学生的感受向语言文字的深层推进,之后再让他们把自己体悟到的内容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在反复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 到古诗的意境,人物的形象,以及诗人表达的情感。
四、总结收获,引导课外学习
1.同学们,我们又学了一篇“文包诗”的课文,谁能说说自己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可以说说从课文中得到的收获,也可以谈谈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收获。
2.学生交流。(预设:生1:课文方面的理解,如认识了一个怎么样的李广,读懂了一首诗„„生2:学习方面的收获,如知道了可以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古诗,知道了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想象,关注重点词语„„)3.出示卢纶的另一首《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也是描写边关战士生活的一首诗,请同学们课外读一读,背一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诗意,了解诗中讲的故事,体会诗中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畅谈收获,对本课学习进行回顾,既巩固了学习成果,也巩固了学习方法,体现了新课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统一。板书设计
8.李广射虎
胆量过人
“飞将军” 箭法超人 神勇无比
力量惊人
第五篇:李广射虎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
2.背诵《塞下曲》,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其意思;
3.了解李广,体会其神勇无比。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到李广的神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李广的资料,《塞下曲》一组诗,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展示性认读和朗读。
1.认读生字词。
2.课文的朗读。
二、背景资料: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完善。
1.李广其人。
2.西汉时期。
三、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同桌交流,解决初步的疑问:小组合作或集体交流。
五、再读课文,自我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
六、写字教学,完成课后生字的书写: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并范写。
【设计意图】三年级要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课时教师通过检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自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开展自我学习的促进。学生的自读课文产生的疑问和一些简单的问题,则交给学习小组来解决,这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第一课时的目的是为第二课打好铺垫,但同时也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的能力,包括课文朗读、资料搜集、解决问题和观察字形,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目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生字词。
镇守 边境 巡逻 朦胧 出没 警惕 拈弓搭箭 石棱
2.分段朗读课文。
3.通过昨天的学习,李广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熟悉生字词是读通课文的前提,故先安排了词语的复习。在简单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迅速地切入本课的主要任务:感受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这只是初步的印象,缺少具体的材料支撑,于是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步的——让学生通过自读,寻找这种认识的依据,促使学生去学习语言文字。
二、默读课文,找出体现李广神勇无比的语句。
【设计意图】真正实效的课堂需要学生有这样一段时间安静地自学。
三、集体交流。
(一)夜巡:胆识过人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1.读一读,体会一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表现?会想到什么?
3.这样的夜晚,李将军出来巡逻,说明什么?
大将军自己带兵出来巡逻,不是贪生怕死的首领;夜巡,说明胆量过人;还说明他很负责任。
(有这样的大将军,边境何愁不安全?)
4.读出当时的险境,就能体现出李将军的勇敢。谁来?
(这里又没有老虎,更没有敌兵,你怕什么?)
5.理解:朦胧 疾风
【设计意图】主要是营造一种情境,让学生体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巡逻是什么感觉。其实学生在生活也有害怕的体验,但这样的环境更为凶险,学生会结合自己的体验与阅读经历想像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与李广的胆量。由于有了充分的情感支撑,朗读表达出这种感受自然就会水到渠成。而“朦胧”和“疾风”则是为了古诗首句——“林暗草惊风”的教学需要而设。
(二)射虎:临危不乱
导语——而此时的李将军会是什么表现呢?
“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1.李将军怎么会想到有猛虎?
说明他经常巡逻,熟悉情况,十分警惕。
2.“连忙”说明什么?——反应很迅速
如果换成“慌忙”会怎么样?——箭会射不准;没有力量
比较两句话:
(1)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2)李广慌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读一读,体会李广将军此时的表现——动作连续;沉着。
3.“拈”是什么意思?谁来示范一下?——用两三个手指拿
硬弓是什么意思?一般人用两三个手指能拉得开吗?
4.“嗖”字能看出什么?——速度很快,说明李广的力气大。
比较两句话:
(1)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2)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5.这一切都说明什么?——李广将军警惕、沉着、反应迅速、力气大。
6.读出李将军的这种大将风度!谁来?
(1)指名读,并进行指导。
(2)齐读,感受李广的英勇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句的比较,体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比较,感受到用字造句的准确性;通过比较,让朗读教学不再生硬;通过比较,感受到李广的临危不乱。这一切都在教师的主导下,由学生自已感受而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自我学习。
(三)寻箭:神勇无比
导语——这一箭下去会是什么结果呢?
1.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出人意料”。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觉?说说看。
2.“呀”字到底包含着哪些惊讶?
昨天夜晚那不是老虎呀,箭竟然射入了石头呀,竟然扎得那么深呀……
谁来读一读这个“呀”?
怎么样就叫做“惊呆了”?谁来示范下惊呆的表情?
3.“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那将士们会怎么拔呢?
想一想,如果把“深深”去掉行吗?
比较朗读:
(1)那白羽箭深深地扎入了石头中。
(2)那白羽箭扎入了石头中。
4.“石棱”是什么地方?,出示“棱”的义项,给学生选择。并用方体粉笔盒示范出“棱”的位置。箭射到这个位置一般会出现什么情况?
所以这是最“出人意料”的,如果你在场会说什么?
生:李广将军的力气真大呀!
生: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生:跟着李将军打仗,肯定会打胜仗。
生:李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李将军真是神勇无比呀。
5.那就把你们的这种惊讶与敬佩之情读出来吧。
6.现在,你们知道西汉的皇帝为什么派李广镇守北方边境了吧?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体现师生共同的学习过程和感觉,因为课堂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教师当然也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呀”的示范,则是对文章理解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朗读和形体语言;“棱”位置的示范,准确而形象地解决这个词的理解。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深深”和“棱”为古诗最后一句——“没入石棱中”的教学需要而设。
(四)诵诗:李广扬名
唐代大才子卢纶为此还给李将军写了一首诗《塞下曲》。
1.出示诗句,齐读。
2.此诗是为赞扬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的,你得读出刚才在文中的感受。
3.联系课文,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4.质疑。
5.拓展:赞扬李广神勇的诗还有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设计意图】有了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和人物品质的充分感受,以及关键词语的教学和理解,古诗的教学已经不再是问题,所以,应该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理解。古诗的拓展则是对深化人物形象的有效补充。
四、自主作业:
1.其实有关李广的故事和诗还有很多,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吗?
2.学习了本文后你想为自己设计什么作业?
生:默写《塞下曲》这首诗。
生: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生:收集李广将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生:找卢纶的其他诗读一读。
生:了解西汉时期的历史。
3.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设计的作业都很有价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做一做,相信同学们都能做得很好!下节课我们将展示大家的作业!
【设计意图】作业的产生来于学生,再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完成,并将展示学生的作业,充分地尊重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做好作业的积极性。这也是学生主体性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