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0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音乐《西风的话》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音乐《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第一篇:七年级音乐《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通过音乐欣赏,唱歌,配乐诗朗诵,绘画四个方面来表现“秋天”,让学生体会不同艺术领域所表现的同一个主题。【设计理念】:

正值金秋时节,本课设计以当季季节为主题紧抓教材,引导学生围绕“秋” 进行听赏,感受,参与进行艺术表演。【课型类别】综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2、过程与方法:

充分渗透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聆听、歌唱《西风的话》的过程中,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秋天、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难点:歌曲中渐强、渐弱的处理。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求知欲浓,已经具有参与意识和交流愿望,获得新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表达感情的方式较之小学阶段有明显变化,因此,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巩固和提高音乐表现力,拓宽视野,增强多元化教育。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认识到生活给音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教学方法:听唱法、启发式等。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3分钟)

1、导入新课: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到了金秋时节,你们能不能描绘一下,秋天有哪些景色呢?

生:秋风、丰收、落叶、枫叶、果实累累等。

在你心中秋天的颜色是怎样的?秋天又有哪些活动呢?

金黄色,红色;登高、狩猎、郊游、冷水浴、爬山、放风筝; 师:同学们对秋天的描绘真是丰富多彩,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秋的脚步一起去感受这个季节所特有的魅力吧!首先,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家笔下的秋天是怎么样的。

2、欣赏秋景,配乐《秋日私语》课件1-6 跟随着秋日私语悠扬的琴声,大家想象一下如果现在自己就置身于秋天的森林,落叶在脚底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周遭的一切都散发出秋天的气息。

过度:音乐家刻画的秋天是烂漫唯美的,我们再来看一下画家笔下的秋又是什么样的?

二、描绘秋天:(4—10分钟)

1、欣赏美术作品,(1)出示第一幅画,齐声朗读画面上的诗句。课件7 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还可能会想到其他有关月亮的诗句吗?来说一说,真不错

这样的画面你还能想到哪些有关月亮的歌曲呢?

苏轼的《水调歌头》顺便边哼唱、《十五的月亮》、《月亮代表我的心》、《弯弯的月亮》我们要记住这幅画给我们带来的意境。

(2)来看看第二幅画,欣赏农民作品画。课件8 这幅画是时下急剧流行最具中国特色的农民画,来看看从画上我们能够得知哪些信息?

右边的人们跳起了丰收的腰鼓,左边的人们在田地里热火朝天地忙着收割,整幅画面带给我们一种喜庆的气氛。这两幅画可以说是对比非常的明确,我们来比较一下两幅画,看看两幅画应该选择怎样的音乐。

2、出示两幅画,播放音乐。

A、聆听第一首《丰收锣鼓》一个乐句。课件9 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里用的是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运用了哪些民族乐器?(唢呐、锣鼓、鑔)

什么样的乐器能够奏出这样喜庆的乐曲?(笛子)B、聆听第二首《思乡曲》。课件10 有没有听到它的主旋律用的乐器是什么呢?小提琴 听到后你产生什么样的联想?

师:我就想会到远方的游子在思念家乡的亲人。C、那看看,这两幅画应该如何搭配。

第一幅画用第二首旋律,这是小提琴演奏的思乡曲,旋律比较抒情;

第二幅用第一首旋律丰收锣鼓,只有这样的搭配,画面和音乐的情绪才是对应的,才是搭配的。

我们最后把画面配上音乐一起来听听看。

3、欣赏和聆听两幅画面和相配的音乐。课件11-12

我们刚刚为两幅画面找到了相匹配的音乐,也对秋音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让我们也加入到音乐的行列中,来学习一首秋天的歌曲《西风的话》。课件13

4、歌曲简介。教师: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创作于二十世纪30 年代,当时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歌曲,聆听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三、唱响秋天——学唱歌曲

(一)、聆听全曲,整体感知

1、播放歌曲,带问题聆听、分析歌曲。课件14 师:歌曲好听吗?西风跟我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生: 亲切、温柔。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曲感觉不错,接下来让北京天使合唱团的同学们再次把美妙的歌声送给你们。老师要问几个问题,请大家看着曲谱来欣赏。课件15

(1)歌曲的速度和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中等稍慢,略带伤感

(2)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节奏特点:规整而简洁,四个乐句相同的节奏

2、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示范一遍后(去年—又变高)和学生共同读歌词。注意最后一句.课件16

3、讨论歌词深意:

师:西风告诉我们的话是什么?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让我们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歌词。

4、师生朗读歌词。

(二)节奏练习

1、歌曲节奏:课件17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歌曲的节奏简单,我们来看看歌曲的节奏型。

(1)X X XX XX |X|| 第三行前半句歌谱(2)X X XX XX |X--0 ||

第三行后半句歌谱

2、教师示范,学生跟打节奏。

3、全班齐打节奏。

(三)发声练习

1、同学们唱的真准,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的听力,现在老师弹一句,你们跟琴声用“呜”音来模唱,共同来体会西风刮起来的感觉。来我们给节奏加上音符。

2、跟着老师一起把歌谱视唱一遍。

(四)学唱歌词

1、复听歌曲,再次感受音乐旋律,学习歌曲。课件18

师:听的时候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你们对歌曲中哪一句印象最深刻,分别说一说。

甲生:最后一句,同时唱出来,并教给学生,师生同唱,注意渐慢,再次练唱。

乙生:第一句,并教给学生,来半句半句来教。师生同唱不错。前后两句都会唱了,那中间的有吗?

学唱“你们可记得,池里莲花变莲蓬”并教唱。

那第二句呢,男同学有没有来试着唱出来,共同学唱。同学们很聪明自己已经把歌曲学会了

2、随琴填唱歌词

第一遍用用“呜”音来唱,体会西风刮起来的感觉。第二遍填唱歌词。

3、唱出歌词的意境美

教师:同学们唱得很准确,但是我还觉得少了些味道,我们来给它添加一些调味料。看看这是什么?

4、讲解力度记号。

板书演示:P—弱

MP—中弱

F—强

MF—中强

>—渐弱、<—渐强

师:什么样的声音是渐弱,用“喂”示范,声音越来越大是渐强相反是渐弱(师范)。微笑的时候自然声音就高,失落时声音自然就低。渐强和减弱记号根据旋律的高低起伏而变化的,旋律上行—— 渐强,微笑的表情能够带动声音位置,使歌声更具有表现力,旋律下行——渐弱。

师:让我们用朗诵的声音和情感再来演唱一遍《西风的话》。

6、全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一部分同学用“呜”音唱,一部分同学唱歌词,体会演唱形式的变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可以使歌曲更加动听,表现力更丰富。)

8、练习歌曲

a、师生合作(接龙演唱)

b、生生合作(全班分两大组,以西风对话的形式演唱,注意要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情感、微笑自然的表情。)

过渡:刚才我们唱了秋天,接下来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体验和表现歌曲。

四、创设舞台,展示自我——表现秋天

1、师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律动方式,体验歌曲。(如:划拍、拍手、摆动身体等律动,还可以创作一幅描绘秋天的美术作品等)

2、秋天不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动听的歌声中,还在美妙的诗句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抒发心中的秋天吧!

播放音乐《西风的话》音量适中。课件19 生:配乐诗朗诵《秋》。

3、交流展示。

五、情感升华,歌声中下课:

教师:本节课我们听了、看了,唱了秋天,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了秋天。秋天是充满诗意的季节,是收获的、充实的、成熟的季节。它饱经了春的蓬勃、夏的繁盛,秋是最辉煌的季节。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最后让我们一同把最美的歌声献给在场所有的老师们,好不好?

全体起立,同唱《西风的话》,结束本节课。课件20

第二篇: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军民大生产》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准确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2、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

3、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并能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编创活动。教学重点

体验劳动歌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陶冶其情操。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内合作,互助等学习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较好的演唱歌曲。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师生合作活动,引出课题劳动号子。

2、介绍“劳动号子”

简介:劳动号子,是与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一种口头即兴创作,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内容根据劳动特点随意发挥。

特点:

1、音调粗犷有力,常用一领众和、零和交替的演唱形式,从而加强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情感交流,保证行动的一致,提高劳动效率。

2、节奏较为固定,号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

3、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众合者的唱词多为力量型的衬词。

分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图片见课件)

二、展示课题《军民大生产》

1、作者简介

张寒晖(1902~1946),河北定县人,1925年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回老家组织抗日救国会,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1935年去西安,在东北军中宣传抗日。1937年再度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他创作的《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1946年3月11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张寒晖病逝。

2、《军民大生产》背景资料介绍(见课件)

三、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

1、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范唱,熟悉歌曲的旋律。

2、再次聆听,回答问题:

歌曲为几拍子歌曲?强弱规律是什么?音乐情绪怎样? 2∕4拍子;强-弱;热烈的,积极的,乐观的

歌曲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试着在曲谱中找一找。领唱、齐唱(一领众和)

三、学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1、视唱曲谱解决难点乐句。

2、学生自主学唱歌曲。

3、聆听范唱,模仿唱歌曲。

四、实践与创造

根据《军民大生产》的旋律,自己作词创编一段歌词,结合图片,内容不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可参考素材:跑步、拔河、扫地、学习)

第三篇:《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保持声音的位置统一。

2、通过学唱歌曲了解简单的作曲知识与方法。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有感情的表达歌曲意境。【教学难点】 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唱准旋律。【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秋的色彩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感受。(多媒体课件将音乐旋律、文字、美术作品、动画等融为一体,给学生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享受,使美感得到有效综合,为创设优美情境,学唱歌曲,实现教学目标,做铺垫。)2、启发学生谈对秋的感悟,用一两句话来描述。

二、体验感受——秋的语言 了解作者与歌词

1、教师出示歌词,指导学生分析并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特点及歌词表达的涵义。2、教师出示课件,简介词作者,让学生了解廖辅叔和《西风的话》

3、如果你是作曲者,设想一下歌曲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对歌词的理解用语言描述,教师板书。

三、探索表现——秋的旋律

(一)歌曲节奏的探索

1、教师出示歌曲节奏,指导学生模仿探究,掌握全曲是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并且四个乐句节奏完全相同,同时了解节拍和节奏特点。

2、小组合作探讨,教师指导学生把四句歌词填到节奏中,提示学生注意一字多音处的填写。教师播放音乐。3、随节奏读歌词,教师指导学生高位置朗读。

(二)歌曲旋律的探索

1、教师弹奏音乐旋律,学生轻声随琴添词演唱。2、学生通过演唱体会,分析歌曲的调式。

3、教师出示歌曲主旋律线,教师范唱并引导学生观察主旋律走向,说出旋律特点。4、指导学生视唱歌曲主旋律,唱准一字多音处和七度,八度跳进处。

5、出示课件,介绍黄自。

(三)表现与评价

1、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完整演唱,注意气息的控制。

2、学生清唱,教师录像后播放让学生自我听赏评价找出不足,加以练习完善演唱。3、教师出示力度记号,指导学生用力度处理表现歌曲。

4、欣赏天使合唱团等演唱的《西风的话》感受体验不同的演唱形式。

5、音配画,教师出示无声画面,学生演唱配音,提高学生表现力。教师录制播放,让学生观看体验成功感。

四、下课

第四篇:《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一、课件引入,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在茫茫的大漠,当黄沙袭来时,所有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时,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雄伟的城堡也被掩埋了„„然而,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争,与风暴搏斗,它就是——胡杨。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风胡杨》一课。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课文后面生字的读音。读完课文,说说在你眼中,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课文不仅写了胡杨树,还写了“我”,写了我的什么呢?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师板书(最美、最坚忍、最无私、最悲壮)

指名由学生回答:我的祈求和我的坚信。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文本对话,走近胡杨。

(指着回答胡杨是最美的树那位学生)这是最美的胡杨树,你来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好吗?

1、品读“只生在沙漠”的“只”字,体会胡杨的生存环境恶劣。

2、品读“一边是„„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的塔里木胡杨林”。从面积上比较,大沙漠和胡杨林哪个大?谁来读大沙漠那一句?读出大沙漠的“大”。

师:在这么大的沙漠里,却生长着秋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胡杨林,这就是一种美,一种壮美!生读胡杨林的那一句。

生齐读这一自然段。读出沙漠的大和胡杨的美。

(指着回答胡杨是最坚忍的树那位同学)这是最坚忍的胡杨树。在课文第几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谁来读第一句?谁来读二、三句?

师:第一句是概括地写胡杨最坚忍的树,那二三句就是——具体地写胡杨的坚忍。这是一种概括与具体的段落写法。

指名,你来读第二句。你读出了什么?(胡杨的坚定)

指名,你来读第三句。生读: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烈日下耸立。这是胡杨耐热。生读: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这是胡杨——耐寒。„„耐碱、耐旱。胡杨能耐热、耐寒、耐碱、耐旱,说明胡杨有极强的忍耐力。这就是胡杨的忍。现在你知道坚忍这个词的意思了吧?——解词:坚忍就是坚定而有忍耐力,不动摇。

(走到回答胡杨是最无私的树的那位同学身边)这是最无私的胡杨树,这也是最无私的胡杨树„„,这是一排最无私的胡杨树,前面是——沙漠,他们就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你从哪个句子还可以读出胡杨的无私?

品读“可它们不在乎,将„„留给了自己”。

重点品 “留”。留什么?摧肝裂胆的风沙、破坏力极强的风沙。这一留就留出了胡杨的最无私。再读这句话。

(走到回答胡杨是最悲壮的树的那位同学身边)这是——最悲壮的胡杨树。我想请你来读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好好读读这个自然段,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用笔把它画出来。

品读: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胡杨生一千年,死后一千年,倒下一千年,一共是——三千年,时间长不长?生命力顽强不顽强?这就是最悲壮的树,再读这句话。

还有画其他句子的吗?品读:„„死后仍枝丫奇曲地挺立着。看着那指向天空的枝丫,你想到了什么?(诉说、控诉、祈求„„)诉说着什么?怎样诉说?看着那指向大地的枝丫,你又想到了什么?(问地)问什么?怎样问?这就是最悲壮的树,再读这句话。

在历史的长河里,这最悲壮的、可歌可泣的胡杨又是怎样过来的呢?

演示课件,师配乐旁白。听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1、胡杨的数量在骤减;

2、战争毁灭了大量的胡杨树;

3、楼兰文明、罗布泊消失;

4、拦水造坝围垦开发等拓荒行为,使河流断流。

5、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用课文中的一句来说,就是“拓荒与征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除了水和文明一同消失之外,消失的还有大片大片最美的、最坚忍的、最无私的、最悲壮的胡杨树。

师:胡杨也有哭的时候,当楼兰古城消失的时候,胡杨树在哭;当罗布泊退化成沙漠的时候,(指名由学生读)胡杨树在哭;当长达数百里的胡杨林在干渴中倒下时,(指名由学生读)胡杨树在哭;当与胡杨树朝夕相处的野生动物绝迹时,(指名由学生读)胡杨树在哭;当它保护的城市村庄遭遇沙尘暴时,(指名由学生读)胡杨树在哭„„

是啊,人们拓荒一日不止,胡杨流泪就一日不停,后代噩梦就一日不醒。

于是,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我开始了祈求,读第七自然段。这三个祈求你读出了什么?逐个学生读,读出祈求的意味„„

于是,我想哭,为谁而哭?读——我想哭,想为那些„„的精神而哭。重点指导“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个别读,男女读,齐读。

然而我不会哭,因为我坚信,读——“胡杨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呢?(板书:苍天的眼睛)

因为有了坚信有了希望,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终有一天,我们又会看到大片大片的葱郁的生机勃勃的胡杨林。

想听老师读这一自然段吗?(播放课件)音乐起,师范读。你们读。音乐起,学生读。

四、回归全文,升华主题。

师利用板书勾画出一棵树,这就是胡杨,(指着课题)这就是西风胡杨,这就是烈烈西风中的胡杨,是(最美的、最坚忍的、最无私的、最悲壮的,有死而不朽精神的胡杨,有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胡杨,有奋勇拼搏精神的胡杨)

看着这样的胡杨,上苍也被感动了,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师: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生读:烈烈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指着板书)再问:你们是谁?生回答:“我是最美的胡杨!我是最坚忍的胡杨!我是最无私的胡杨!我是最悲壮的胡杨!”

第五篇: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辽河口实验学校魏丽娜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2.学习竖笛do、re、mi、fa四个音符指法,吹奏歌曲《快乐小舞曲》。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连贯、优美、自然、和协的声音合唱歌曲《西风的话》,并能较流畅地跟琴识读乐谱。能对指挥的手势、表情做出正确的反映。

2.了解作曲家黄自的简单生平及其音乐代表作品。

3.掌握竖笛do、re、mi、fa四个音符指法、气息平稳、音色柔和、没有杂音。能够大方的吹奏出《快乐小舞曲》。教学重点:

唱好《西风的话》,能吹奏《快乐小舞曲》 教学难点:

二部合唱的统一、和协、均衡;竖笛吹奏的气息控制。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八孔竖笛等

一、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秋天是充满诗意的季节,诗人眼中到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多媒体播放金色秋天的一组图片,背景音乐为伴奏音乐《西风的话》。

师:在这秋高气爽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欣赏秋的美景,聆听秋的歌声,感受秋的诗情与画意,走进《金色的秋天》。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与音乐为学生营造轻松、熟悉的环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引出课题,并为学唱歌曲做下铺垫。)

二、新歌教学

师:秋天的西风爷爷有话对我们说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西风的话》。

1、复听歌曲,理解歌词。(第二次聆听)师:西风爷爷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

师:歌曲《西风的话》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家黄自谱曲、杰出音乐理论家廖辅叔作词,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抒情歌曲。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通过第一人称“我”(西风)与“你们”(小朋友)的对话,简练而生动的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表现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憧憬光明。2.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人,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柏林音乐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代表作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其作品结构严谨、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对旋律、和声的民族风格进行了有意的探索。他还发表多篇音乐论著,对我国现代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复听歌曲,感受情绪。(第三次聆听)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生:柔美、深情

师:作曲家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出“柔美深情”的呢?(引导学生从如速度、力度、旋律走向等音乐的基本要素来分析。)4.再听教师的范唱歌曲。(第四次聆听)

师:下面,老师分别范唱高低声部,请你们感受一下老师的“柔美深情”咯,并请思考老师演唱力度有什么规律?

师总结:上行渐强,下行减弱。

5.高低声部学生分别随琴用“hu”模唱旋律(模拟西风),并画出旋律线。

6.根据旋律线,学生随老师的手势唱出旋律的起伏特点。

7.高声部小组合作学习填词演唱的同时低声部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唱歌词数遍。

8.低声部用各种形式巩固演唱。(如:学生“小老师”的带唱;与老师的轮唱;用学过的小乐器演奏旋律等。)9.尝试合唱:

(1)老师(低声部)和高声部的几个代表合唱,其它同学聆听并谈听后感受。(引导他们从声音的统一、声部的均衡、和协方面去欣赏合唱)

(2)两声部合唱,教师指挥并录下学生的“作品”。(要求学生看懂指挥的手势、表情等。)

(3)学生听赏自己的录音,教师引导讨论分析好与不足的地方(与教材的录音作比较)。(注意提醒学生歌唱状态、声音位置与气息控制)4)再唱,再分析。(提示学生唱好“袄”“高”“蓬”“红”的归韵)反复几次,不断提高。

.教师指挥,放音乐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新歌教学中先以问题驱动的听赏几遍,让音乐感觉无意识的潜入学生心中;二部合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尽量避免机械和填鸭式的学唱。)

三、学吹竖笛《快乐小舞曲》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竖笛的吹奏知识:口型、手型、按指方法、吹奏姿势、气息要求、六字箴言:孔按牢、轻轻吹等。2.复习sol、la、si、do的指法:

(1)出示指法图,逐个吹奏八拍长音,强调轻轻吹。(2)看指法图,快速的吹出老师柯达伊手势,吹4拍。(3)集体吹奏《颂祖国》。3.学习do、re、mi、fa的指法。4.吹奏乐曲《快乐小舞曲》

(1)出示曲谱,老师范奏。(也可叫能力强的学生单独演奏。)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

2)教师总结并简介乐曲:

(3)学生跟钢琴伴奏划拍识谱乐谱。(4)学生跟钢琴用“tu”音模唱旋律。

(5)学生跟老师的吹奏口唱乐曲,手按指法两次。

(6)学生跟老师的带奏,分乐句的吹奏两次。(用吐音奏法)(7)老师、学生的接龙吹奏。

(8)引导学生注意呼吸、演奏姿势、换气统一(0一拍休止处)等再跟钢琴齐奏一次。

(设计意图:从复习到新授、从长音到短音、从无声到有声、由易艰难层层深入。)

四、课堂小结:相约秋天

教学反思:在教唱过程中尽量做到审美跟学唱相结合,多鼓励使课堂气氛活跃。但学生状态不佳有怯场表现,个别学生对于音高问题掌握不好。在以后的声乐课上还要加强练习。

2017 09

下载七年级音乐《西风的话》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音乐《西风的话》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西风的话 教学内容:歌唱教学《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演唱《西风的话》,学会用舒展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培养对音乐作品、格调、人文内......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文档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成 文 娟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西风的话》,体会歌曲意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连贯、优美、自然、和协的声音合唱歌曲《西风的话》,并能较流畅地跟......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1、歌曲:《西风的话》歌曲处理。2、欣赏:抗敌歌(合唱)介绍音乐家黄自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在歌......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模版)

    四年级上册《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歌曲的学习,初步感受和体验黄自代表作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在知识点的安排上,本课是这......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9.西风胡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通过朗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和敬重。 教学重难点: 通过指导学生的......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