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2 8和9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8和9的含义。教学难点
8和9的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8和9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过会一一出示彩球图片,你们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出示了几个彩球。看谁最快说出来?最快说出来的有奖励哦„„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数字8和9。(板书:8和9的认识)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8棵树,8朵花,黑板上有8个字,9盆花,8个同学和1位老师,9只蝴蝶)
师:小朋友们刚才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大家看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想看吗? 生:想!
(课件出示教材53页)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然后大家一起来数数。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在劳动、在整理花坛、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在他们的努力下,花坛及周围的环境美吗?生:(齐)美!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校做贡献,那么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漂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4、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同学们,老师在课件上拨算珠,大家来数老师拨了多少颗。
师:老师现在拨了几颗了?(生:7颗)(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也就是说,7后面是8,8后面是9。
5、课件出示点子图。
师:课本第51页有3张点子图,每张图上的点子数都不一样,小朋友来数一数它们身上的点子数谁更多。(板书:7<8,8>7,8<9,9>8)
6、摆学具。学生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7、8和9的写法。(A)指导8的书写
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教师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的写法,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习写“8”。(B)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习在课本51的写字格里描9。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课后习题
1、选择。
(1)2+()=9。A.6 B.7 C.8 D.9(2)9-5=()。A.4 B.5 C.6 D.7(3)3+()=8。A.4 B.5 C.3 D.6
2、填空。
6+3=()
6-4=()7+2=()
7-3=()3+5=()
4+4=()8+1=()
9-2=()8-()=3
()+1=9
板书 7<8, 8>7, 8<9, 9>8
第二篇:9 老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善”与“苦”,体会作者的“善”与“愧”。2.品读关键语句,感受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3.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学会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回报社会。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组织材料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难点: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有人说,“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这话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好与人相处是非常重要的,与人相处得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能否美好!生活中你们又是怎样与人相处的?有钱的、长得好看的就对他好?穷的、长得不好看的就不与他好?还是怎么样?请位同学来说说(以真心待人)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绛的《老王》,看看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又是怎么样的?
2.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先来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1.初读课文,词畅句通(大声朗读课文,如果遇到读不准的字,勾画出来,查字典,或寻求同伴解决),2.默读课文,梳理老王的基本情况,理清文章思路。(快速默读课文并勾画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大意)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
2.背景介绍
《老王》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二)根据要求完成自学检测,相信我能行!要求:
1.自主完成自学检测题。
2.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根据答案互相批阅。3.用红笔改错,不明白的求助于小组其他成员。自学检测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ng)恐 荒僻(pì)塌(tā)败 取缔(dì)伛(yǔ)惶(huá)笨 愧怍(zuò)翳(yì)骷髅(kū lóu)滞(zhì2.默读课文,梳理老王的基本情况,填写下列人物档案表。填完后,先同桌间交流,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批注在课本上)
(三)我的疑惑
在自学过程中有没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请同学或者老师帮你解答。过渡语: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学案指导自学,在课本上做好批注。然后小组内按照组长指定的顺序展示,修改完善后准备在班里展示。
1.细读课文,把那些最感动你的情节、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有感情地自由地朗读出来。在朗读时,请同学们抓住课文中一些意味深长的语句或词语,反复地品味,想一想:你选读的内容为什么能拨动你的心弦?(注意带有修辞,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句子)
可采用下列句式发言:文中最让我感动的片段是——,因为——。同学们可以在头脑中组合语言,也可以用手中的笔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2.面对老王的境况,作为作家的杨绛是怎么做的?从作者身上你有哪些做人的收获? 3.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她的感受的?
点拨:
1.可找出文中表现老王的苦和善的句子进行赏析。2.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收获: 关 爱(人道主义精神)
3.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个社会总有不幸者和幸运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但作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有些“愧怍”。可以说“侮辱”是作者自责和反省的体现。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1.读完杨绛的《老王》,我们能够体察出作者要关爱不幸者的呼吁。的确,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愿我们的善良与真爱能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同学们,当我们再次走过街头,看到那些扫大街的、摆小摊的、耍把戏的、捡破烂的……你的心头难道没有一丝异样的感觉吗?此时,拿起手中笔,面对他们,说出你内心的感触和愿望吧!写完后,读给同桌听,然后推荐一名同学在班上交流。
2.仿句练习:
爱心是一片洒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尝到情感的甜美。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间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爱心是———————————。
五、自我反思(1分钟)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可以是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是心灵的收获,请你认真、条理的总结在下面。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也请你总结在下面。(2分钟)
1.我的收获:——————————————。2.我的易错点:—————————————。
课堂小结 同学们,弱势群体,就像生长在角落里的小花小草,他们更需要阳光和水分。我们的一个灿烂的笑容、一声温情的问候、一次小小的帮助,对他们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请伸出我们温暖的双手,拉他们一把!请记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板书
老王 苦:仅靠破车谋生老王
善:仅凭良心做人善 “我”家 愧
呼吁关怀不幸者
第三篇:9《麻雀》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词;着重理解课后第2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二、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利用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二、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启发谈话: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2.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全文分两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第2——7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六、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二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四自然段。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指导学生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愣妆、“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老麻雀伟大的母爱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四、附板书设计
7.麻雀→←←斗救猎狗。
第四篇:9 信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会认“替”、“雏”、“姹”、“嫣”,会写“笔”、“纸”、“昏”、“紫”、“航”、“贴”、“紧”这七个字,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这两个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接到过别人写给你们的信吗?你们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写过信吗?能给大家说说你接到信或写信时的感受吗?当大家写出或接到表达内心真诚情感的来信后,总会感到格外欣喜,这就是信的魅力。一位作家金波老爷爷专门写了一首有关信的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它,来领悟写信的真谛吧!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读课文,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读音,进行扩词练习。笔、纸、昏、紫、航、贴、紧
3.看清“雏”的笔画,了解部首,出示:“隹”字部(标部首)。给“雏”扩词
雏鹰
雏鸡
雏鸟
雏形 理解“雏”的含义。幼小的鸟,生下不久的
4.同桌再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找一找:在这段诗里,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话。2.理解第1句。
“用笔和纸”、“用手和心”,对这两部分如何理解呢?
重点理解“心”,无论是写什么信,将信写给谁,都要有一颗真诚的心。3.理解第2句。
“我多么想写啊”,体会“多么”、“啊”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表现出内心对写信的渴望。4.指导朗读。
读出真诚和渴盼的情感。
三、课堂练习把词语补充完整
山()水()情()义()窗()几()心()情()
四、本课小结
“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作者的渴望溢于言表,他究竟想写些什么呢?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
五、课下作业 1.朗读全诗。
2.读读生字,写写生字。
六、本课板书 信 花朵蜜蜂 大海小船 云云 树树 自己自己
第五篇:9 老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的博大,体察善的魅力,陶冶美的情操。
2、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3、体味作者平实朴素的文字背后的善良与博大及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教学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14年的春晚小品《扶与不扶》吗?里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谁还记得?
生: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么?人心要是倒了,想扶也扶不起来了呀。师:说的非常好。的确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步遗失一种叫爱心的东西。可是,同学们还记得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吗?
生:人之初,性本善。
师:是呀。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一颗善良的种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杨绛夫妇在一段艰苦岁月里和一位普通老人---老王(板书)的特殊感情。师:老王和王老有什么不同么? 生:王老应该是有身份和一定地位的人。
师:非常好,所以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老王是一个普通人,可是写老王的人却是不普通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杨绛女士。
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
四、整体感知:(初见印象)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词语回答)历尽沧桑 贫穷 潦倒 疾病缠身 孤苦无依 善良 老实… 总结:不幸、善良
五、再探老王: 品味老王的不幸和善良。
1、小组合作探究:
(1)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些句子里?(2)老王的善良体现在哪些句子里?
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指导朗读)
2、研读课文
师:作者共写了老王的四件事,这四件事有详有略,请问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件事? 生:送香油和鸡蛋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
(齐读第8段;分角色朗读9至14段;齐读第15段)
请大家仔细考虑然后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因为。
例句:①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动作描写。“直僵僵”表现老王最后一次登门时的身体虚弱,四肢不能灵活活动的样子。“镶嵌”突出老王像是门框上嵌入的一个器物一般瘦弱无力,身体僵直的形态,表明他病已经很严重了,完全失去了力量和活气,行动已经不方便了。
②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眼角膜上所生障蔽视线的白斑。形象而贴切地写出老王的眼病已经肖像描写。翳(yì很严重了,可他还要登门给“我”送物品,令人感动。
③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肖像描写。骷髅,没有皮肉毛发的尸体。老王当时瘦得就像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运用比喻手法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点。老王自己是穷人是病人,而且长期营养不良,病已经很严重,可有香油和鸡蛋自己不吃,却送给作者一家人吃,可以看出老王对作者一家人的关心爱护,想着报恩,真的令人感动。
教师总结: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人时,要从动作、肖像、语言等多个方面入手,把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事件详写,这样就能做到人物鲜明,重点突出,并且让人感动。
六、合作探究,关注作者:
师:老王是这样的不幸和善良,周围的大多数人对老王是怎样的态度? 生:歧视,旁观,恶语相向
师:那作者一家是怎样对待老王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加以说明。生:A、照顾老王生意,坐他车; B、女儿送鱼肝油,治好老王夜盲症; C、关心老王的生活;
D、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E、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也给了钱。(总结)善良
师:文中还有一句是这种善良的一种升华,并且体现了作者对老王的感情。请同学们找出来。
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作者一家在老王生前已经竭尽全力照顾老王了,为什么还会感到愧怍?(总结)对老王的关爱不够。
呼吁我们: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以善心,这样一来社会就更加发展和文明了
七、课外链接: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主题学习102页,阅读《爱的链接》一文,并回答:(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故事的老妇人是个怎样的人?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回答。
总结:两篇文章都以爱为话题,呼吁我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希望同学们的心中充满爱,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聚沙成塔,记录身边人物:
你的身边有“老王”么?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么?把你和他的故事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传递更多的社会正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