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峡》《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2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每空0.5分,共3分)
(1)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4)望峰息心()
(5)经纶世务()(6)猛浪若奔()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每句2分,共6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文:
【小题3】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每空一分,共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小题4】两段文字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感情不一,说说具体有什么不同。(4分)【小题5】选取富春江或者三峡之美写一段导游词。(4分)(不少于50字)
答案
【小题1】(各0.5分,共3分)
(1)同缺,缺口或缺失(2)即使
(3)凭依(4)使&&平息
(5)经营治理(6)奔马或飞奔的马
【小题2】(每句2分,共6分)(1)即使乘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江水快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乐趣(3)(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
【小题3】(每空1分,共3分)
清、急 萧瑟凄清
【小题4】(共4分)
《与朱元思书》 中反映出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同时也含有避世归隐的想法。(3分)
《三峡》一文中通过描写三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小题5】(4分)略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阙这里是通假字现象;息为使动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此处注意奔疾良轩邈等重点词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这里学生应理解作者写出山水的怎样特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
试题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个性化感悟是近几年文言文中考种常见的题型之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迁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第二篇:与朱元思书 对比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6分)
【甲】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右溪记 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园林。
ƒ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以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敧嵌(qī 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都邑:都会城镇。ƒ俾(bǐ):使。5.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2分)
则宜 逸 民 退 士 之 所 游 处
6.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天下独绝(▲)
(2)互相轩邈(▲)
(3)悉皆怪石(▲)
(4)彰示来者(▲)7.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泠泠作响
②一鼓作气
B.①故虽有名马
②不可名状
C.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D.①亭亭净植
②植松与桂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2)以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
▲
9.两篇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两位作者怎样相似的情感和志趣?(3分)
▲
▲
▲
▲
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步远,汇入营溪。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起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人。
答案:
5.则 宜/逸 民 退 士/之 所 游 处
6.(1)绝妙(2)向远处和高处伸展(3)全、都(4)彰显、显扬 7.C 8.(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2)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便命名为“右溪”。9.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1分)
淡泊名利(1分),向往宁静闲适生活(1分)。二阅下文,完成文后11——15小题。(16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吴均)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吴均)
注释: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2]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互相轩邈:
⑵窥谷忘反:
⑶蝉吟鹤唳:
⑷岂徒语哉: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经纶世务者
未复有能与奇者 B.猿则百叫无绝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与朱元思书
借旁近与之 D.春冬之时
山川之美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分)⑵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2分)
1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有关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15.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1.(1)往高处远处伸展(2)同“返”,返回(3)叫(4)难道(4分。每个1分)
12.B(2分)
13.(1)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2分)
(2)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俱备。(2分)
14.甲文: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2分)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深。(2分)
15.抒发了作者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寄情山水,淡泊名利和避世退隐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21—25题。(12分)【甲】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游白水书付过①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食余甘煮菜
(4)顾影颓然
2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23、请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标二处)(2分)循 山 而 东 少 北 有 悬 水 百 仞。
24、这两则短文都寄寓了作者
的感情。(2分)
答案:
(三)21、(1)比高(2)看到(3)吃
(4)回头看
22、(1)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2)(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23、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
24、向往自然或寄情山水或山水之乐
附【乙】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有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象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股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有种萧索感,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4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节选)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节选)
注释:①青皋:青草丛生的水岸边。②雊(gòu):野鸡鸣叫。③天机清妙:思想情趣与众不同。
④不急之务:闲事,这里指游山玩水。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势竞上
()
(2)鸢飞戾天者
()
(3)白鸥矫翼
()
(4)倘能从我游乎
()
1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然 是 中 有 深 趣 矣!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13、同为书信,【甲】【乙】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4分)
答案:
(四)10、(1)凭借(依靠,依仗)(2)至(到)(3)举起(抬起,展开)(4)跟随(随从,跟着,随着)(每空1分)
11、然∕ 是 中∕有深 趣 矣!(2分)
12、(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2分)(2)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当作闲事吗?(或如果不是你情趣与众不同,我怎么会以这游山玩水的闲事来邀请你呢?)(2分)
13、【甲】文借景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自己不热 衷功名利禄,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2分)【乙】文邀请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热衷功名、留恋仕途。(希望他在仕隐的抉择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超脱的态度。)(2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6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 自 吴均《 与朱元思书》)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
,子知之乎?夫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选自《<庄子>故事两则》)7.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②非醴泉不饮 8.解释加点字(4分)
(1)从流飘荡()
(2)蝉则千转不穷()(3)非梧桐不止()
(4)搜于国中三日三夜()9.下列加点词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惠子相梁
相委而去
B.猿则百叫无绝
绝
多生怪柏
C.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D.负势竞上
负箧曳屣
10.翻译句子。(4分)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1、【乙】文中惠子的形象就是【甲】文中所描绘的“
”,比较【甲】文作者吴均和【乙】的主人公庄子,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3分)
五答案:
7.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②非醴泉/不饮 8.顺、随 ;通“啭”鸟叫声;栖息;国都 9.C 10.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恐吓我吗?
11.鸢飞戾天者
鄙视追求功名利禄之徒,淡泊名利
(六)【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③梅花为寒所勒 ④山岚设色之妙 1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月景尤为清绝
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②皆在朝日始出
D.①梅花为寒所勒 ②歌吹为风
20.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③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21.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六答案:
18.①奔:飞奔的马。②作:发出。③勒: 约束,阻止。④设:着,涂。19.C 20.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高山凭借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③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21.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七《与朱元思书》课内语段阅读题
与朱元思书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粗的字。
(1)一百许里:
(2)从流飘荡:
(3)横柯上蔽:
(4)在昼犹昏:
2、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5、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笔记。
【参考答案】
1、(1)左右,不定数。(2)跟随。(3)树枝。(4)如同。
2、C
3、(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4、富春江山水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清 急 富春江两岸群山
5、这一句主要写人们在奇景中的感受。这儿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在此能使人精神高尚,意气奋发。那些只顾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吸引,可以冷静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
(1)横柯上蔽________(2)窥谷忘反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接,千百成峰。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山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_____、山之_____、山之_____,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二)1.(1)树枝(2)同“返”,返回 2.(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倚仗着自已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的最高,伸的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百里,虽乘奔御风以疾也。
4.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急 高 险(峻;峭;陡)(最后两空中“山”的特点若答“多”者也可得分)
5.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第三篇:与朱元思书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
3、体会本文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
4、体味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逸的高洁志向。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帮助学生背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3、美点寻踪法。【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导入语:“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展示关于富春江诗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 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 韦庄)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 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 刘嗣绾)从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富春江的美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让我们看美文赏美景吧。
2、作者作品简介
吴均(469-520),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痒,梁朝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还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了。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注意字音、语速、语调,解决生字词。
2、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富春江什么景色?试找出最能抓住景物特征的中心句。
3、学生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翻译句子。
三、精读赏析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1、四人一组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山水“奇”“异”在哪里?请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说明。
“异水”:“清”和“急”
从水色——缥碧,水的深度--千丈,水中物--游鱼细石 等方面作静态描写,突出水之清;
用“急湍”“猛浪”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写出水之急;
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之美. “奇山”:峻峭 A.从山自身写:
山之高:皆生寒树--山高风大,树受侵袭,冒出寒气--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
山之势: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山势写其奇;
以上从山本身写起,把静止的山赋予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 B.从山上的其它景物来写山
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
从人--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山之雄奇、幽美.
从植物--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写山哺育了万物.
2、思考:作者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流连忘返,发出了“茑飞„„窥谷忘反”的感叹,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了这篇文章后,请你说说:如何描写景物?概括本课写作特色. ⑴突出特点,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全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
⑵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⑶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四、拓展延伸
1、教师首先让学生集体背诵《三峡》,熟悉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鼓励学生放开谈,随意谈。学生边谈,教师边归纳,写在黑板上。相同之处:
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都侧重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不同之处:
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作者的内心感触。
在描写上:《三峡》在写景色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在形式上:《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文。(这一环节,学生能指出多少就指出多少,不必强求。教师要略加点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假想:如果你作为导游带人游览富春山水,你将怎样来有重点地介绍富春江的美景呢?
要求:A、紧扣课文大意,然后大胆加入想象
B、尽量学习课文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又要适宜口语叙述。
C、选择山景或水景之一,不需面面俱到,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
教师小结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山川景色,古来共谈。当我们手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身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真的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作业本。
3、预习《五柳先生传》 附介绍词:
以水色佳丽著称于世的富春江,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这条浙江水系的翡翠玉带,尤以桐庐境段最为秀丽。
古人云:“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清美。”上游七里泷,水如染,山如削,峰紧流窄,鸢飞鱼跃,称“富春江小三峡”。自严子陵钓台至窄溪,江流宽阔,两岸绿树烟花,小桥流水,山庄错落,更兼有严子陵钓台、大奇山、白云源、桐君山、天子岗等名胜古迹点缀其间,宛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富春江景色四季宜人,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艳春、“两岸绿树凝滴翠”、“翠色随人欲上船”的夏景,或是“一江流碧玉、两岸点红霜”的秋色,都有一番醉人的魅力。即便是“诸山皓然”、“寒江独钓”的冬天,也有耐人寻味的底蕴。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春江七里泷,其旖旎的风光如一首清新的诗,一幅淡雅的画;又象一条历史的长河,包孕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故富春江七里泷以“山青、水清、史悠、境幽”为主要特色,享有 “小三峡”之誉。
富春江七里泷全长23公里,分为“一关三峡”即“乌石关、乌龙峡、子胥峡、葫芦峡”,沿途有梅城古镇、双塔凌云、子胥野度、葫芦飞瀑、七里扬帆、严子陵钓台等名胜古迹,是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船行其境,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情画意,自有一番怡然之„„“两岸画山相对出,一脉秀水迤逦来”。富春江小三峡就是以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魅力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人。历代文人墨客如谢灵运、李白、杜牧、孟浩然、范仲淹、陆游等1000多名诗人不仅游历了富春江小三峡,而且还留下了2000多首传世之作。所以,富春江小三峡又被称之为“浙西唐诗之路旅游线”。
七里泷上游有一道溪流从北岸汇入,这就是著名的胥溪,相传春秋时楚国伍子胥避楚平王谋害,逃奔吴国,后经此渡口吴国都城姑苏。渡口石壁危立,上有摩崖石刻“子胥渡”三个大字。此处江面开阔,悄悄寂寂,古道萦回,故名“胥江野渡”。
“葫芦飞瀑”在七里泷南岸坌柏湾内。沿坌柏溪500米,迎面山崖鞍部有一飞瀑,瀑高百米,从陡壁直泻而下。壁间有一形似葫芦的石窟,瀑布先泻入葫芦口中,再从底部冲出,飞珠抛玉,直注深潭,腾起层层白雾雨花,璀璨濯目。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四篇: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背景。
2、了解“骈文”。
3、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并且能够用优美的语言翻译全文。(重点)
【问题导学】
一、了解作者和背景
作者____,字____,____(朝代)文学家、史学家。据《南史·吴均传》记载:吴均出身寒贱,自幼好学而又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吴均曾做过吴兴主簿、建安王伟记室、国侍郎等官,由于梁武帝萧衍喜欢他的诗文,后官至奉朝请。吴均为人耿直,因私下撰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不久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著有《后汉书注》九十卷、《齐春秋》二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原有文集二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一卷。
背景: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原思书》《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丽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其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等句,皆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二、了解骈文
骈文,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也称“骈体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其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三、大声朗读课文,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水皆缥()碧 互相轩邈()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 ....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 经纶()世务 窥()谷忘反 .....
四、试着用优美的语言翻译全文 【巩固训练】
1、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把握写景的脉络,品味写景佳词妙句。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问题导学】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的文眼(即中心句)是哪句?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本段首先承“异水”二字,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作静态描写,突出水之___;用____、_____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写出水之___;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的特点。
2、接下来,作者写“奇山”。
3、文章抒写作者身历其境的内心感受,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全文
一切“景美皆情美”,作者在描写富春江山水的过程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训练】
1、本文总领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从侧面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抒写作者身历其境的内心感受,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
2、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把握写景的脉络,品味写景佳词妙句。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教学重点:
1、通过翻译理解课文,分析文中景物的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由“景”释“文”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诵和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形成一定的方法。据此,本课拟以诵读、讨论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小组讨论;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齐读、试读、品读,让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思、读中悟,通过朗读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的运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课题、作者、教学目标、读文后字音词义的检测都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出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圈点批注的学习习惯;为了解决重难点,选取了大量的图片。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以帮助学生记忆,这样,运用图片、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从多个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替代或补充传统的教学设备(如黑板)的不足,方便清晰的展示问题、板书或提示内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教法与学法:朗读、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都喜好寄情于山水,描写山水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与朱元思书》同样为描写山水的文章,是作者游览玩富春江之后,写的关于富春江风光的文章,那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文体常识:
骈文,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也称“骈体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其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吴均:字叔庠,南朝作家。其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音韵和谐,风格清丽,语言明快,用典贴切。并且擅长以骈文写书信。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停顿和节奏。
2、请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的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的特征。
第1段:概括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第2段:描写异水。第3段:描写奇山。
4、把握本文的结构:总——分
5、疏通文意。
(1)学习第1自然段(听录音朗读后讲解):
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翻译:风尘和雾气全部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顺江流飘荡,任凭(船儿)时而往东时而往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2)学习第2自然段(听录音朗读后小组讨论解决,教师解疑)。
①缥碧:青白色。②急湍:急流的水。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④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翻译: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3)学习第3自然段(听录音后小组讨论,教师解疑)。
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⑨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⑩见:同“现”,显现,显露。
翻译: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激打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好鸟互相和鸣,唱出和谐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一声不断地叫着,山中的猿猴也不断地啼叫。具有—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四、品味鉴赏课文
1、分析第一自然段: 作者是怎么样评价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的?此外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评价: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第1句:写天光山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出了天气的晴好;
第2句:写乘船江游的心境--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惬意而畅怀;
第3句:交待江游的地点和距离,总写山水特点。
(2)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学生齐读第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作者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那么富春江的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又异在哪里呢?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2、分析第二自然段:(1)本段承“异水”二字,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写了水的哪些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从水色(缥碧)、水的深度(千丈)、水中物(游鱼细石)等方面作静态描写,突出水之清;用“急湍”“猛浪”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写出水之急;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的特点。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3)学生齐读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3、分析第三自然段:(1)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山之奇?
A.从山自身写:正面
山之高:皆生寒树--山高风大,树受侵袭,冒出寒气--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视觉;
山之势: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山势写其奇——视觉;
以上从山本身写起,把静止的山赋予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
B.从山上的其它景物来写山:侧面
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听觉;
从人--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山之雄奇、幽美——联想; 从植物--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写山哺育了万物——视觉。
(2)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3)学生齐读第三段,想象桐庐一带山的奇异,感受其挺拔美、清幽美。
五、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意境、情趣等内容。
1、语言美
(1)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2)提问:请谈谈朗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3)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后明确:
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③修辞的运用,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夸张)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拟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2、意境美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重点揣摩课文写“水”写“山”的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3、情趣美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
提示: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趣。
作者在描绘“奇山异水”的景色时,插入了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话不仅从侧面衬托出“奇山异水”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4、让学生带着对作者的情感,再读课文,感受文中山水之美。
六、总结课文
一切“景美皆情美”,作者在描写富春江山水的过程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即作者通过对富春江山水的描写,对其美景的流连忘返,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仕途官场的厌倦。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自然的爱慕和避世退隐的志趣。
七、布置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
2.选择“山”或“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富春江秀美壮丽的景色,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30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板书设计:
侧面正面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读、讨论、交流,多媒体的辅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各段的写景侧重点以及景物的特征,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听读、试读的基础上,结合课件的图片,通过教师的引导、小组讨论来指导学生分析文本,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把握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课后练笔,本节课布置了课后背诵和写作两个练习题,把写作与课文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五篇: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教案
河塌初中 祝浩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掌握积累一些常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理解文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的内涵,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视频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富春江本身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古代许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阳。
——元
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
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
苏轼 这么多诗人会聚于此,得益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吧。复习《山中杂诗》
2、简介作者及风格。
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如《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等,表现出作者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名作。
题解:与:给
书:书信 给朋友朱元思的信
3、文体简介:
书---书信,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本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描写的是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
二、朗读课文
1、要求:先自由朗读课文,不懂读的字就标出。给生字注音,再听读,注意语速、停顿、重音、节拍等。然后齐读。
2、朗读指导:(1).读准字音:
缥()碧
急湍()
窥()谷
轩()邈()
泠泠()
鸢()飞戾()天 经纶()
横柯()
嘤()嘤成韵
千转()不穷(2).注意技巧:
a.语速,应稍慢,品味意境;
b.停顿,逗号、句号不一样,段落结束更长; c.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落在第四字; d.节拍,多为“22”,个别“13”。
3、听读
4、小结,注意语调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轻快)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舒缓)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惊叹)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慨叹、平缓、轻慢)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惊叹)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轻松、欢快)
5、齐读
三、疏通文意: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三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如有困难词句,可随时提出来。
小结学生问最多的字词句。
四、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在第一段中用了一个总括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但在后文中却先写水,后写山,对此你怎么看待?
(1)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
(2)文中“奇山”部分详写,“异水”部分略写。
五、赏析品味——意境美
1、你认为富春江美吗?请用下列句式说一句话
富春江的------美,美就美在------------。
2、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 异水
水色-----缥碧
水态——静(清澈)动(湍急)
一静一动,而动静变化的交替描写,既可以使我们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态,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
山形——负势竞上争高直指
奇山
山声——水激
鸟鸣
蝉转
猿叫
山林——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
A、从山自身写:
山之高:皆生寒树--山高风大,树受侵袭,冒出寒气--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
山之势: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山势写其奇;
以上从山本身写起,把静止的山赋予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
B.从山上的其它景物来写山:
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
从人--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山之雄奇、幽美;
从植物--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写山哺育了万物。
山水分写,交互生辉。水有山相映,更显其空灵之性;山有水相映,更增勃勃生机。这山水相映之美,既突出了各自的特点,又将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创造出一种清新而深幽的“独绝”意境。人若置身其间,纵目骋怀,无不为富春江的秀美景色而心旷神怡、陶醉倾倒了。
3、体会感受——志趣美
思考: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这几句话不仅从侧面衬托出“奇山异水”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情感的抒发与景物的描写相得益彰,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反衬出富春江景色惊人之美和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六、感受语言美:
我们感受到作品的志趣美,让我们再来感受它的语言美。再读课文,你觉得文章中哪些句子写得精彩,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小结: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特点是
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③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如: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夸张)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拟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七、拓展延伸
《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八、课堂小结 :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辞采隽永、音节和谐,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名画,因为它不仅景物鲜明,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九、布置作业
1、以《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为题,用现代书信的格式重写课文。
板书设计
总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异水
水色-----缥碧
水态——静(清澈)动(湍急
分
山形——负势竞上争高直指
奇山
山声——水激
鸟鸣
蝉转
猿叫
山林——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