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下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四下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32、33。
【教学构想】: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小数意义的探究和理解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是这单元的重点。本节课开始便指导学生认识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然后利用正方形、数轴、米尺、钱币等环节设计,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概括一位小数的意义,再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探究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使学生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小数概念的体验过程,逐步对知识进行了自我构建。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掌握,最后让学生感悟到小数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课尾渗透数学文化,为学生介绍小数点的发展过程。我想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应该会很感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教学难点】:抽象概括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一、情境导入,导入新课
师:大家三年级的时候对小数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你对小数有哪些认识呢?(复习旧知,并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吗?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在大脑里想一个小数,等下请同学们把你大脑里的那个小数说出来。(老师板书要求:整数部分是0)想好了吗?当然我这里有个要求,整数部分是0。(设计意图:引出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即纯小数)
二、从具体情境中探索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一米的皮尺,你能在皮尺上找到0.4米吗?0.4米表示什么意思?(请学生上台在卷尺中找出0.4米,并追问其是怎么找到的)
师,在你的直尺上找出一分米,你知道0.3分米在哪吗? 用手比划一下0.3分米有多长。0.3分米表示什么意思?
师:怎么表示0.6元?0.6元又表示什么意思呢?(师演示把1元分成10角,其中的6角就是0.6元)
三、继续深入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看到0.4你会想到一个什么数?为什么?
师:假设这个正方形的大小表示1,你会怎么表示0.4呢?(事先画好正方形并平均分成10份,黑板上画好图讲解之后让学生操作。)
师:假设这张纸的大小是1,怎么表示2呢?我们知道2表示2个1。那0.3怎么表示出来呢?在你的正方形纸上用阴影部分表示出0.3,看谁的速度快?(提示:为了节省时间,大概的分就可以,但是要让明白是平均分。)
师:其中的一份表示多少呢?所以3份就表示十分之三。十分之三也可以说是0.3。阴影部分表示0.3,那空白部分可以用哪个小数表示?0.7表示十分之七。那0.3加0.7等于多少?(设计目的:渗透小数的加法,一位小数的分数单位是0.1)看到一位小数你会想到怎样的分数?为什么?(设计目的:让学生把一位小数和分母是10的分数紧密联系起来,其实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四、在数轴上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并适当渗透小数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一位小数和分母是10的分数关系密切)
师:擦掉正方形上面部分,留下下面部分,就是一条线段并分成了10份,标出0和1,现在能找出0.4吗?0.6你会找吗?
师,如果我把这条线段延长的话,它就成一根数轴了。(设计意图:寻找几种找0.6的方法,从0.4的基础上往右数两格,或者在1的基础上往左数四格,在数的过程中渗透小数的加减法)
在数轴上认识其他一位小数。
师:这根数轴上除了有0.4和0.6,还有什么小数呢?(设计意图:以防学生产生思维定式,以为只有小于1的小数才是一位小数,让学生知道1.1、1.2等这样的小数也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字的小数是一位小数。)
学习1.4的意义,探索整数部分不是0的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现在黄老师要你表示1.4,借助我们的刚才的一些工具,你会怎样表示1.4? 总结一位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表示什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一位小数和分母是10的分数关系密切。其实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表现形式。
五、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
出示爱迪生的名言: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师:上面这句话里你看到了小数吗?
多媒体出示两个画满格子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了10份,一个平均分成了100份。师:要你在正方形纸上表示0.01和0.99,你会选择哪张呢?为什么你不选第一幅?你觉得老师会怎样表示出0.01?灵感是指哪部分?汗水指哪部分?成功呢?
师:在练习纸上写一个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你会选择哪个图来表示这个两位小数?并选择一个正方形纸用阴影部分表示出这个两位数。
总结两位小数的意义: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看到两位小数你会只想到一个怎样的分数呢?
六、根据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推导出三位小数的意义。让学生自己总结三位小数的意义。针对三位小数的意义进行针对性的练习。1.0.625=()用分数表示 2.327/1000=()用小数表示 3.0.148里面有()个0.001 4.129个0.001是()
七、学习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师:最小的一位小数是0.1,两位小数是0.01,三位小数是0.001……我们把0.1、0.01、0.001叫做小数的计数单位。你能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课件演示1,0.1,0.01,0.001之间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体会1里面有10个0.1,0.1里有10个0.01,0.01里有10个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小数部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八、渗透数学文化
师:同学们,你知道小数是哪个国家最早提出来和使用的吗?你知道小数点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吗?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古代,我国用小棒表示数。人们要表示小数就只是用文字。到了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字家朱世杰提出了小数的名称,同时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例如小数64.12记作: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方法。这种记法后来传到了中亚和欧洲。后来,又有人将小数部分的各个数字用圆圈圈起来,这么一圈,就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了。有了阿拉伯数字后,先后出现了像这样表示小数的方法。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用小圆点“· ”表示小数点,确定了现在表示小数的形式;不过还有一部分国家是用逗号“,”表示小数点的。例如: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整数部分是0 0.4= 0.6=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0.01= 0.99=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第二篇:四下《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横州镇中心学校(本校)雷翠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72-73页。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的探究过程,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2.在经历观察、探讨等数学研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位小数加减法,下面雷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抢答题)
大家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真扎实。
4.孩子们,在生活当中,我们还会遇到多位小数加减法,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用课件出现第71页主题图。引出小丽和小林。学生根据小丽买书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可能会提出两个问题:
(1)小丽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2)《数学家故事》比《通话选》贵多少钱? 2.探究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1)学生自主解决这两个问题。(2)指名两个学生到黑板板演,并借助这两道题讲清算法,理解算理。a.让学生先说算法。孩子:你是怎样计算的?先算5+9,然后算算4+2,再算6+4。b.结合书的价钱,利用元角分这几个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对齐后,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因为只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板书: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3)加法算式的微视频。
(4)让学生模仿加法的计算方法和同桌说说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然后再看着黑板的板书全班一起说减法的计算方法。3.例1的巩固练习。(学习卡一)
12.53+7.46=19.99 15.32-4.52=10.80(1)孩子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
小结:当计算结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把0去掉。这样就比较简洁了。
(二)教学例2、3。
帮小林解决问题:(1)小林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学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小组交流:(1)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2)百分位上怎样相加减?
汇报:解决第一个问题: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解决第二个问题:
6.45+8.3 百分位上是怎样相加的?(5+0)8.3-6.45 百分位上是怎样相减的?(0-5)
跟雷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请看:(播放减法计算方法微视频)。
总结: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如果碰到像这种小数位数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添上0再计算。3.例2巩固练习。
0.3+0.18=0.48 12-0.8=11.2 重点讲12-0.8 全课总结:孩子们,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加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学习卡3)四:谈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四下)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P50-51。【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
2、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3、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抽象概括分析及推理能力。
5、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突破方法:运用直尺上的刻度,认识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突破方法:通过认识、感知体验,然后归纳发现知识。【教学具准备】课件、米尺。【教学流程】
知识回顾: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1元=()角 1米=()厘米 1米=()毫米
一、小数的产生
1、测量长度、计算价钱。(课件展示)
(1)测量钉子的长度:(37)毫米(3.7)厘米(2)计算物品的价钱:(68)角(6.8)元
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得到的测量的计算结果有整数有小数?(因为用高级单位作记录,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设计意图: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测量长度、计算价钱入手,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
31表示()个 1010
兴趣,也使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数学学习显得更有意义。
2、揭示小数的产生。
在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如果用比较高一级的单位记录,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板书:小数的产生)。
3、了解小数的历史。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徽数。小数的名称是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字家朱世杰提出的。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二、小数意义
(一)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1„„?
如果用“米”做单位,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1学生汇报: 1分米=10米=0.1米(随机板书)
师:4份、7份怎样写成用分米作单位的整数,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呢?
47学生汇报: 4分米=10米=0.4米 7分米=10米=0.7米
41师:4分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所以10里面就有()个10,所以0.4里面就有()个0.1。
学生汇报。
师:7分米呢?9分米呢?10分米呢?10分米就是1米,1米里面就有10个0.1米,也就是说10个0.1米就是1米。
概括:观察我们写出的小数,都是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这样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观察:分母是几的分米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学生: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85引导学生举例:10=0.8 10=0.5 师:所以一位小数表示的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举例?
85生: 0.8= 10 0.5=10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米尺,在米尺上指一指,讨论。全面感知一位小数的意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一位小数的感知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也更具体形象。小数的意义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在初步感知一位小数意义后,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类比,迁移,小组讨论完成两、三位小数的意义。
(二)两、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用整数表示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1/10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那么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呢?它们又该用整数、分数、小数怎么表示呢?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总结: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用整数表示(1厘米)用分数()100用小数表示(0.01);分数的分母是(100)可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
揭示:请同学观察这次写出的数据,都是小数点后有两位数,这样的小数是两位小数。写出这些小数的分数,分母都是100,也就是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学生举例)那么两位小数表示的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学生举例)。
总结: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用整数表示(1毫米);用分数(用小数表示(0.001);分数的分母是(1000)可写成(三)位小数。
师: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学生举例);也就是说三位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00的分数(学生举例)。
推导: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这样的几份用米做单位,写成小数是几位小数呢?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00份,这样的几份用米做单位,写成小数是几位小数呢?
(三)概括小数的意义
小结:那么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这种联系,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呢?四人小组讨论各自的想法,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我们一起来看,刚刚你们说到的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
1);1000
义。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本质在于数学思维、经过对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意义的具体分析后,教师抓住展示和交流这一时机,通过清晰直观的板书,从左往右又从右往左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归纳、推理,最后达成了对小数意义的系统认识和理解。
(四)练习(第55页第2题 分数、小数连线)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一)数位、计数单位
自学——引导记忆
练习:0.8的计数单位是(),有()个()0.03的计数单位是(),有()个()0.28的计数单位是(),有()个()
0.325的计数单位是(),有()个()0.032的计数单位是(),有()个()
(二)进率
0.1米里面有()个0.01米。0.01米里面有()个0.001米。同桌交流。
引导:因为1分米=10厘米,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所以0.1米=0.01米。
依此类推: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根据板书一起回忆这节课的知识点。学生谈本节收获(小数的产生、意义、数位、计数单位、进率)
师:这节课我们学的小数的知识可真不少,在小数这个神奇的王国里,还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用聪明的脑子去思考去探索,相信大家在教师的带领下,会在这个王国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四篇:《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了解小数的产生。学生能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元角分与小数”的知识下,以已有的经验为背景,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教学重点:认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讲授】
一、创设情境,了解小数的产生。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什么长度单位?
2、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条绳子,谁来估一估绳子的长度呢?请同学们都来量一量,验证一下结果。再来看看这根绳子,谁来估计一下它的长度,也请同学们上来量一量。刚才同学量的绳子的长度是30厘米,就是3分米,如果老师让大家用米来作单位。怎么表示呢?
3、刚才我们在测量这条绳子的时候,如果用米作单位,就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其实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于是聪明的人们除了发明用分数来表示之外,还发明了用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就产生了。
4、揭题。(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讨,理解小数的意义。
(一)研究一位小数
1、出示米尺:这是什么?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把这把米尺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呢?每一份是多长?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又是多少?
这样的3份是多长?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这样的7份呢?
2、请同学们看,这几个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一位,这样的小数我们把它叫做一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4、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二)研究两位小数(自助探究)
1、如果我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0份,1份是多长?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4份呢?这样的8份呢?
2、像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这样的小数我们叫做几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4、说发现。
(三)研究三位小数。(自主探究)
1、如果我把这每一段再平均分成10份,那么整条米尺我把它分成了几份?1份是多长?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6份呢?13份呢?请同学们再说2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刚才这两位同学说出了5毫米,23毫米,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把这两个长度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
2、像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这样的小数我们叫做三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0份,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4、说发现。
(四)推导
1、如果我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000份,写成分数应该是几位小数呢?看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很强是,能够通过前面的知识,推出后面所学的知识。
1、讨论:分数和小数有怎样的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概括出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一千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这个就是小数的意义。
三、合作交流,探讨小数的计数单位。
1、填一填。
(1)0.3里有()个1/10,0.7里有()个1/10。0.04里有()个1/100,0.08里有()个1/100。
填一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像这样,0.3、0.7这样的一位小数,我们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0.1来组成的,那么我们就说十分之一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读作十分之一,写作0.1。(板书: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时十分之一,写作:0.1)
同样的道理,像这样,0.04、0.08这样的两位小数,我们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0.01来组成的,那么我们就说百分之一是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读作百分之一,写作0.01。(板书: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时百分之一,写作:0.01)
请同学们猜一猜,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写作什么?(板书: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2、0.1里有()个0.01,0.01里有()0.001。小组讨论,汇报。
0.1里有10个0.01,我们就说0.1与0.01的进率是10,同样道理,0.01里有10个0.001,说明他们的进率也是多少?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彩带、磁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1米长的彩条,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把1分米改写成
用米做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总结: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小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分享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每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1个数字,这样的小数,就称为一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练习:用小数怎么表示?呢?0.5怎样用分数表示?
参考答案:0.9,0.6。
2.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一猜:两位小数可能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1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小数呢?4厘米呢?8厘米呢?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教师:观察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分数的分母都是100。
学生2:小数点的右面都有2个数字。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正确。类似刚刚学习的一位小数,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2个数字的小数就称为两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小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3.小数的意义。
教师:结合我们刚才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认识,自选两位以上的小数进行研究,完成表格。
学生先独立研究,再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教师:通过你的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发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比如: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一份就是1毫米,也就是米,写成小数就是0.001米。
学生2: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
教师:其他同学还有谁也研究了三位小数的意义?谁愿意也来说一说?
学生预设:我选择的小数是0.023,也是一个三位小数,可用分数表示为千分之二十三。
教师:说得非常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那么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五位小数呢?
学生: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五位小数表示十万分之几。结合板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的探讨过程,和同伴交流一下,你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认为分母是10、100、1000、10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2:我知道了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学生3:也就是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结: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4.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大家都知道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呢?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整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对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直观认识,独立探究三位小数、四位小数、五位小数表示的意义,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突破了重难点,同时也渗透了小数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第33页做一做。
2.第36页练习九第1题。
3.填空:
0.6 里面有6个();再增加()个 0.1就等于1。
0.25里面有()个0.01。
32个0.001是();32个0.01是();32个0.1是()。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让学生汇报答案,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让学生在对比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实际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根据小数意义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对小数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两位数学家。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最后通过课外延伸向学生介绍与小数发展相关的数学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