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1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衡传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衡传教学设计》。

第一篇: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张衡的成就,感悟张衡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

1、疏通文本,翻译句子。

2、了解张衡,感悟张衡 【教学难点】:

对“因入京师”中的“因”,“权移于下”中的“于”等字词用法的准确把握。【教学方法】:

自主诵读,合作疏通,探究文本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预习,以诵读为主,同学们自己借助工具书初步疏通文本,了解作者及张衡等文学常识,有疑问的地方先探究,并做标记。第二课时以落实教学目标为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汶川大地震的图片)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汶川大地震时的图片。08年的汶川大地震遇难6万9千多人,37万多人受伤。从触目惊心的图片也可以看出地震的危害特别大,因此人们想了解地震,预防地震。早在1900多年前,东汉时期的张衡对地震就很有研究,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能检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一项发明比欧洲早1700多年。今天我们学习《张衡传》,进一步走近张衡。

板书题目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这样两个目标:

二:明确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张衡的成就,感悟张衡的人格魅力。

上节课已经预习这篇课文了,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呢,老师要检测一下,先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张衡传,开始。

三、检测预习

1、齐读课文

„„

同学们读的很流畅,字音把握的很准确,可以看出同学们很认真的预习了。我们掌握了字音,还要了解字义。请看多媒体,重点看红色和蓝色字的意义和用法。

(Ppt显示重要的字词)

2、解释字词

„„(停顿一会 给同学思考的时间)

哪位同学解释第一自然段的字词?

„„(可用笔做记录)

Xx解释的怎么样,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见解? „„

好,解释(补充)的很好。问题预设:“因入京师”中的“因”解释成“趁机”还是“于是”?

如果是“于是”的话,表示一种承接关系,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想一下张衡在三辅游学时,还不具备直接进入京师的能力,需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因此“趁机”比较符合他当时的身份。

下面看第二段的字词,这一段请哪位给解释?

„„

刚才我们了解一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但这样还不够,学习文言文,翻译句子更重要,考试时翻译占10分呢。

3、翻译句子

老师在文中选了4个句子供同学们翻译。翻译时除了解释字词的意义,还要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文言现象。

请看第一句: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停顿 等同学翻译)

哪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翻译?

„„(记录)

请坐,同学们觉得xx翻译的怎么样?

„„

请说。

„„

好,请坐。

同学们说的比较全面了,老师再强调一下,这个句子翻译时除了准确解释“从容”“好”的意义,“虽”“而”“之”的用法,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调整介词结构后置的语序,请看老师给出的准确翻译:

张衡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却没有骄傲自大的神情。平时举止从容,淡泊宁静,不喜欢与庸俗的人结交。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用事实来检验地震的方向,完全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看,从没有过这样的情况。(3)、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可是感觉不到地面振动,京师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

(4)、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当时国家的政局日渐昏暗,大权转移到下边的人手里,张衡于是给皇帝写奏章陈述这些事情。

问题预设:“权移于下”中的“于”是介词“到”还是表被动? 因为有的翻译资料把这句话翻译成“大权被宦官控制”,可以引导同学们把“移”换成“控”来判断“于”用法。顺便提醒同学们注意上下文,自己独立思考,尽量少看现成的翻译。

同学们在字词方面还有没有疑问? „„

文言文的学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就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探究;一方面是“言”,就是解释字词,疏通文意。刚才我们对字词句作了梳理,下面该对文本进行解读了。

四、文本解读

从题目可知,这是一篇传记。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

„„

1、思考本文写了张衡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分别取得什么成就呢?(ppt展示)

„„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板书:

由于传记不同于历史史料,它还属于文学作品,在记叙人物主要事迹的同时,还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本文在叙述张衡成就的同时,也进行了评价,有的是直接评价,有的是间接评价。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评价张衡的句子,并体味总结他有哪些高尚品德?(ppt展示)

谁找到了给说一说。„„

2、品味张衡高尚品德

“从容淡静”“不慕名利”。

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是“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结交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些都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无“骄尚之情”。

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格,他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上,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候风地动仪才得以相继问世。

学识渊博、严谨谦虚、不慕名利、从容淡雅、果断正直、政绩卓越„„

(ppt展示)

咱们先疏通的字词,又分析了内容,哪位同学给归纳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

3、归纳主旨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记叙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突出了他一生中辉煌的科学成就,赞扬了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张衡的由衷敬佩。

概括的很好,老师这有副根据课文内容写的对联与同学们分享:(ppt展示)

观一物 可知八方之震 唯地动仪可为此 识一人 能通五经六艺 只张平子能论之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真谛,老师依据文言文考试内容给同学们出了四道选择题,请同学们练一练。(ppt展示)

五、巩固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贯六艺 . 贯:贯通 B、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 拟:打算

C、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 徙:调动官职 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 雅:素常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衡乃诡对而出 . B、以精铜铸成 .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C、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验之以事 . D、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

3、下列文字属于张衡“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⑴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⑵常从容淡静 ⑶举孝廉不行 ⑷连辟公府不就 ⑸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⑹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⑺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A、⑴⑵⑶ B、⑷⑸⑺ C、⑵⑷⑺ D、⑶⑸⑹

4、对本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始介绍张衡的姓名、籍贯,这是纪传体史书的通例,接着介绍他的经历、广博的学识、非凡的才学,这是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前提。

B、张衡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骄矜之情,这一点难能可贵,也是他取得超凡学术成就的思想基础。

C、张衡淡泊名利,不好交接俗人,对他们敬而远之,这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对他的仕途和学术研究都没有影响的。D、张衡作《二京赋》,从其目的而言可见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从其写作所用时间而言可见他有严谨的创作态度。

六、结束语

这篇传记仅以700余字就概括了张衡62年中在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成就,写出一个真实、伟大的人。本文在讲述这三方面成绩的时候,重点放在了科学成就上,尤其是详细介绍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写人叙事不一定非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善于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张衡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源于他具有高尚的品格。人只有具有高尚的品格,才能不被外界干扰,潜心钻研,有一番成就。同学们正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学们把心静下来,脚踏实地,学有所成。

七、作业

梳理归纳本课的文言知识 反思:《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本课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积累文言知识,一是理解文本,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人格魅力。在学习过程中也是这样安排的,目标清晰,注重落实,同学们可以切实掌握本课的文言知识和内容,从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二篇: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2.理清提纲:

明确: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

4.质疑、点拨

实词:

属、贯、辟、奇、就

虚词 :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 :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格、文学(1节)

虚词: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

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可贵的)品格

(辉煌的)科学成就

(卓越的)文学才能

(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 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五、作业

1、结合课本,积累有关古代官职变迁词语。(1)行:去应荐。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总结下列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三篇:《张衡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

2、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二、研读课文,掌握内容 1.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1)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3)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4)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课堂综合拓展练习。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3)徙为上谷太守。(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7)除兰台令史。(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10)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11)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12)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第 二 课 时

一、关于人物传记:

1、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二、结构提纲:

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1自然段)

2、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2--4)(1)、张衡的潜心科研。(2)、张衡的不慕名利。(3)、张衡的重大发明。

3、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自然段)

三、性格特征:

1、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2、“无骄尚之情”

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获得象“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四、剪裁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气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叙述以时间为经,以张衡事迹为纬。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叙述为辅。

五、课堂知识扩展 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2)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6)史汉:《史记》、《汉书》。(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10)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11)行:去应荐。

(12)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13)就:就职,任职。(14)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15)应:应职,接受官职。(16)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17)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18)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19)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20)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21)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22)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23)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24)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3.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4.语言知识(1).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④弗:行道之人弗受。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⑦勿:愿将军勿虑。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2).多义词 ⑪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⑤启窗而观(看)⑫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咸怪其无征(证明)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④岁征民间(征收)⑬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⑭乃

①十年乃成(才)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⑮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⑯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③唇吻翕辟(开,打开)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⑤辟邪说(排除,驳斥)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⑰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3).句式

⑪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⑫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第四篇:《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1、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2、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教学设想:

1、自学、质疑、探究。

2、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科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

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经毛传》

(传记)

(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三、阅读课文

1、初读课文

要求:注意生字的读音及写法。

2、范读(听录音)

3、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及断句。

四、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整理文言字词知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学生质疑、讨论

三、整理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②五经、《乐》。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晔,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行:去应荐。

(12)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就:就职,任职。(14)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应:应职,接受官职。(16)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17)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18)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20)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21)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22)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23)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24)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2)地名: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辛弃疾字幼安

⑥班固字孟坚

四、语言知识

1、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多义词

⑴观: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③遂乃研核阴阳(就)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五、布置作业

1、理解、记忆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讨论课文内容、结构、写法

1.、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又不慕名利的性格。

①姓氏,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

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侧写其才之奇)

累召不应(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召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②③④)

(3)写张衡的政治才干(⑤)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

五、布置作业:做《同步作业》巩固

附:板书设计

一、品格文才

不慕名利

二、科学成就

三、政治才干

为何河间相

教学反思:

第五篇: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我们即将要学习到的《张衡传》这篇课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张衡传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张衡传教学设计,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张衡传教学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设计说明】

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容易产生惧怕或厌烦心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很有难度。本节课要让学生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使课堂活跃起来,这需要教师设置问题的梯度有关,先疏通文句再设疑思考,由筛选信息到讨论概括,由浅入深,由易至难。

新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学生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基础,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力求将文言文阅读课上成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课型,不搞串讲,疏通文句也是要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只起点拨作用。然而,这种课型给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还要考虑学生情绪的调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1、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3、文史专名

(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②《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连辟公府(b)邓骘(zh)璇玑(xun)算罔论(wǎng)

傍行(png)河间相(jiān)乞骸骨(hi)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

4、质疑、点拨

实词: 属、贯、辟、奇、就

虚词 :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 :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格、文学(1节)

二、科学成就(2-4节)

三、政治才干(5、6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问题设置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讨论明确:(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默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1)质疑、点拨:

实词: 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 : 以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2)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

(1)质疑、点拨

实词: 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 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 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 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五、作业

1、结合课本,积累有关古代官职变迁词语。

(1)行:去应荐。

(2)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3)就:就职,任职。(4)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5)应:应职,接受官职。

(6)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7)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8)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9)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0)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1)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12)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3)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4)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15)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总结下列一词多义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④岁征民间(征收)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②因以讽谏(就)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总结下列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六、板书设计

可贵的品格 辉煌的科学成就

/ 张衡

/

卓越的文学才能 杰出的政治才干

(全 面 发 展)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共安排了两课时,按一般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疏通文句,整体感知。第二节课进行内容分析。我考虑到那样设计会割裂文句与内容的结合,所以做了一下调整,本节课没有疏通全文,只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疏通并分析理解第一段,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开始担心时间紧张,教学目标完不成,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朗读和整体阅读又较为容易,所以一节课下来,时间够用。

第一课时注意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落实,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渗透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的教育,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堂课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在思考交流中提高能力。

朗读方式新颖,让学生在理解中读书,在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教师的泛读。这种形式,避开了教师感染影响,实现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计划,教师的泛读只起到订正作用。

多元解读的环节调动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头脑,实现课堂资源共享,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长期坚持利于课堂的操作,利于思维的培养,利于成绩的提高。

本节课我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讨论探究,多元解读,完成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培养了学生学的能力和阅读习惯。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时,我时刻注意教师引导的方式,有预设的问题,也有应变的问题,这一点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不过,指导的语言有待锤炼,技巧有待提高。

教完这一课,感觉学生确实是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值得我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创新阅读、个性阅读、拓展阅读的开展,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张衡传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下载张衡传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衡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 一、初读,以“文”会意 1、生概括对“张衡”初印象 2、《张衡传》之布局 文学成就 才干 为人 科学贡献 政治作为 二、再读,以“词”疏意 1、分组梳理各类文言......

    《张衡传》教学设计

    江斌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 江西省瑞金第一中学谢志明342500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

    张衡传教学设计案例

    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我们即将要学习到的《张衡传》这篇课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

    张衡传教学设计5篇

    篇一:《张衡传》教学设计《张衡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

    《张衡传》

    【学习目标】 1、了解文本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把握重要文言词句的含义。 2.学习张衡才高而不骄尚,不慕权贵,孜孜不卷,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第十三课 张衡传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张衡传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 目标 1.了解范晔、《后汉书》及相关知识 2.掌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如何推 断文言 虚......

    张衡传(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张衡传》教学设计 段柳清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