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合肥市金葡萄小学 兰兰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能正确、有感情德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
3、说出大禹制服洪水的经过。技能:说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情感:学习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培养人定胜天的信念。教学重点:大禹治水的经过
教学难点:大禹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一心为民的伟大精神精神的理解与领悟。
三、课前准备:
1、小黑板
2、大禹治水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认识了一位治水的英雄,孩子们我们一起大声喊出他的名字——板书“大禹” 提问:他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是什么?孩子书空生字“治”,师板书“治水”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引导生看板书说出:课文主要写了大禹治理洪水,洪水被制服了。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呢?看图,说一说;回忆电视画面,谈一谈;读文,找一找。感受洪水之大,百姓之苦。
你觉得这洪水怎样?(凶猛)。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大禹看到这情景,是怎么想的呢?
1、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齐读,读好“下决心”。
2、治理洪水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那么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我请个小朋友来读一读第2小节。其他小朋友思考这个问题。
3、说说大禹做了什么事?
出示句子(---吃尽了千辛万苦-----)指读、齐读。
4、看图片,理解“水流”和“地形”。
水流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到地势低的地方,地势的高或者低就叫地形。
5、如果我们要查看一个地方的水流和地形,那就得爬高山,过大河,非常辛苦!有一个词讲大禹爬过的山特别多,趟过的河特别多,是哪个词?
“千山万水” 齐读
看图片,近处,远处,都是山,数也数不清!这其中还有无数条河!谁再来读读这个词?
6、出示句子 这其中的每一座山,大禹都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条河,大禹都趟过,这就叫(“走遍”)。
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同学们,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大家往下读一读(出示句子)看屏幕,指名读。
1、这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同一个数字。哪一个字?(齐答):九条大河,九座大山
2、是不是就指“九座大山”,“九条大河”(是指数量很多,数也数不清。)(齐读,读出数量多)
同学们都知道古代有没有车?是阿,没有车,他们还得把这挖下来的成千上万的石头一筐一筐地挑到远处去。多辛苦啊!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听老师讲故事,大家仔细听。
出示小黑板:填空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请你们再细细地去读读这段话,看看从这些数字中读懂了什么? 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
大禹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4)组织学生讨论: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5)归纳: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百姓的赞颂,人们为了感谢禹的功劳,称他为“大禹”。他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发扬。
(6)讲一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桌同学讲)
(四)全课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作业:复述课文
(六)板书设计: 15 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治理
洪水 制服 察看挖通劈开
第二篇:大禹治水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细读课文。
1、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
(3)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4)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
(5)“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6)“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
(7)“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
(8)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
(9)指导朗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
(3)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
(4)知道朗读。
3、细读第4段。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习。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滔滔洪水千辛万苦引入大海
―――――→
无家可归千山万水安定日子
第三篇:《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板块
一、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一)治水的原因
1、观看视频理解 “滔滔的洪水”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ppt出示第一节文字)
(2)看视频理解“滔滔的洪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洪水来的时候,房屋都冲倒了,他的声音像野兽一样,给你什么感觉?
请你带着这种感觉,读出来(3),出示词卡:滔滔的洪水齐读。
2、想象画面理解 “无家可归”
(1)出示词卡:“无家可归”,看着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怎样的画面?
房屋都冲倒了,老百姓只能——;庄稼淹没了,老百姓只能——(2)读好这个词。
3、想象画面,读一读。
(二)治水的过程
1、请三位学生读,每人读一句,读完整。(ppt出示第二小节文字)
2、分句指导朗读
(1)第一句:读出决心。①把你的决心放到句子中 ②让我们一起来表表决心
(2)第二句:抓关键词,感受治水的艰辛
①为了治水,他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再请你读,你觉得准备工作简单吗?理解“千辛万苦”
③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大禹治水艰难的?他吃了那些苦?(禹渴了……,禹饿了,……)
④这么多的苦都藏在了那两个字中?(“千”和“万”)⑤理解“千山万水”
禹不仅吃了很多苦,还受了很多累,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是告诉我们他翻过了很多座山,趟过了很多条河,这个词你找到了吗? ⑥积累千()万()的词语
先同桌交流
再师创设情境:
一个人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千言万语)
打仗的时候,有很多的兵马(千军万马)
天上的白云变化很多,(千变万化)
(3)第三句:知道“九”表示很多,并勾连生活中与“九”有关的词语“九牛一毛”、“九死一生”。3.指导背诵。(1)示范背诵。(2)传授背诵秘诀
这段话非常的有意思,你发现了吗?看:PPT出示:第一个三行;再出示第二个三行。
看,第一个三行跟第二个三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两短一长”,再看看,这两行短的,又有什么相同点?你真会发现,他们长短是一样的。如果咱们数一数字数,怎么样?哦字数相同的。对,这样的句子我们看上去很整齐,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引读:他吃尽了……走遍了…仔细察看了……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劈开了……引导……
发现了这个秘密,我就这样来记:他的准备工作怎么做?我抓住了“吃尽”“走遍”“察看”这三个词,他带领老百姓怎么做?我抓住了“挖通”“劈开”“引导”这三个词来背,这样很轻松的背下来了。不信你也试试!(3)生练背
(4)师引导看PPT,一起背
4、治水的故事
(1)自由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2)填数字,质疑
讨论:禹为什么不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和妻子呢?(3)齐读
同学们,看一看能耽搁多长时间啊?难道他真的不想见他的妻子和儿子吗?可这13年间,禹为了让老百姓尽快地重返家园,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看一看,这是多么的“大公无私”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三):治水的结果
1、理解词语“安定的日子”和“代代相传”(1)引读第四自然段
大禹这样的努力,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洪水被“制服”了(板书:制服)引读第四小节
(2)想象画面理解“安定的日子”
曾经冲垮的房屋,现在……曾经淹没的农田……现在…… 人们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板书)指名读,齐读
2、语言描述理解“代代相传”
所以啊,大家都很感谢这位治水英雄。爷爷把这个故事说给孙子听,孙子把这个故事再说给他的孙子听,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这就是——“代代相传”
板块二:扣“大”质疑,深化主题
1、老师质疑:为什么文中前3处用“禹”最后和题目用“大禹”?
①老师有一个疑惑。你看在“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禹在外治水13年”“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这里都是叫他“禹”,那为什么题目和最后一段中要加上一个“大”叫他“大禹”呢?
②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是大禹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板书“→” 2.小结引读。
他是伟大的禹,所以我们称他——大禹 他是大公无私的禹,我们称呼他——大禹
板块
三、识写“治”与“制”
1、识写“治”
(1)怎样记住“治”的呢,?利用“抬”识记。(2)师范写,生描红(3)你能给它组个词吗?
2、学习“制”
(1)出示“制”,你是怎样记住“制”的?(2)师范写,生描红,左宽右窄,注意左边的笔顺。(3)“制”组词
板块四:布置作业
1、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习字册》上将“治”和“制”描两个,写一个。
【板书】
无家可归
大禹治水
制服
安定的日子
第四篇:《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课文是一个传说,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操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些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以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力求再现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在读中设境,在境中激情,在情中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作品内涵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人民造福的英雄。
4、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习旧引新,迁情入境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禹(板书),今天我们继续将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个别读、齐读课题。
2、“治”是本课中一个新学的生字,伸出你的小手认真地写写这个字。组词游戏: 治,我是治水,你是?板书:治理
3、课文里还有一个字,也读“制”,跟老师书写,这是什么制?从文中找个词:制服
4、大禹治理、制服的是什么?板书:洪水(左边三点水,右边一个共,合起来就是洪)。指导读出水的气势。
5、齐读黑板上三个词,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课文里的主要内容。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禹治理洪水,最后将它制服的事情
过渡: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治理洪水,最终制服了洪水。他是怎样治水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再一次去感受那一场特大的水灾!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看谁读得最认真.2、孩子们,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洪水凶猛,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
3、都是洪水惹得祸呀!看出来了,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好,你们看——(洪水泛滥视频)
4、在动画情境的渲染师配乐范读:洪水泛滥,滔滔不绝,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所到之处一片汪洋大海。
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听到——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又好像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在声撕力极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5、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看,你听,老百姓就这样四处漂泊、四处流浪。正如课文所写的:无家可归指导理解读
6、多凶猛的洪水,多痛苦的生活呀!谁来带着这样的感觉把第一段读好?(个别读、配乐读)。多感人的情景啊!让我们再次低低地、慢慢地来读这一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你看,你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日子。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能让这样的日子继续下去吗?这洪水该不该治?这时谁挺身而出?是的,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个别读、指导读,齐表决心。
2、治理两个字说起来容易,那做起来又谈何容易!那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在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几件事呢?孩子们,去课文第二小节里读一读,找一找。
3、在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些事呢?
出示(引读:)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他吃尽了_____,走遍了_____,____察看______。____________挖通_______,劈开________,引导_______。
4、理解”走遍、吃尽“(蓝线显现)、”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红色显现)
”千“"万”指得是? 每一种苦都吃过、尝过,这就叫“吃尽”。
要察看水流和地形,就要爬过每一座山,淌过每一条河,这就叫“走遍”。
大禹爬了很多山,过了很多河,这很多山,很多河就叫?(千山万水)
想一想:你看,他查看水流和地形中,你看他,正脚穿草鞋,带着干粮,艰难地跋山涉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难?
说一说:在爬高山的过程中,大禹会有_______的危险;
在森林里查看地形,大禹会被_________咬伤;
在______________,大禹会______________。
大禹吃得苦太多太多,这就叫?(千辛万苦)
是啊,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是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累啊,能把大禹的辛苦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5、多不容易啊,引读,大禹吃尽了——,走遍了——,仔细地查看-----,齐读。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他还做了什么?
6、指名读。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指读,找找这句话中有哪两个数字相同?(体会数词的作用)
出示:九条大河 九座大山
这里的“九”说明山、河很多,你能读出多的意思来吗?(指读)
(回忆大山、大河)要劈开大山,挖通大河,容易吗?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又是怎么样的一种苦呢,你能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7、介绍大禹的父亲鲧,当年用的是堵上河道的方法,却没见成效。为什么大禹不用这个老方法呢?大禹用的是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
你觉得大禹不光能吃苦,还很?(聪明)
教师小结:禹为了治理好洪水,他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察看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他的治水方法真棒。洪水一泻千里,因为海能够容纳百川呢!谁来读一读这个好办法!再次朗读第二节。让我们一边想象一边读。一起读。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导读):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出示文字)
1、完成填空: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体会数字表达的精妙: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重点指导第二句: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能读出儿子的感受吗?
3、指导朗读: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出示大禹劳作画面。(师讲诉: 相传,禹刚结婚四天,但是为了治水,他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到处奔波。在治水的13年中,他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每次他望着熟悉的院子和门窗,分外想念自己的妻子。但是一想到工地上还有那么多人等待自己回去部署任务,他便狠狠心,头也不回地走了。禹第一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听见哭声,他非常想进去看看自己的儿子,但想到一天不制服洪水,百姓们就一天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就咬咬牙,没有进去。他怕延误治水,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此时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禹只是远远地和妻子招手,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路过家门,儿子已长经10多岁了,使劲把他往家里拉。禹只是深情地摸了一下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就匆忙地离开了。)
4、老百姓听了这个故事,很感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
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段话。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大禹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让洪水发生了变化(示图)
看,现在的水怎么样了?(平静、可爱)
水平静可爱了,不危急老百姓的生活了,我们可以说它被——“制服”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房可住,有田可种,这样的生活叫什么?——“安定”
说话训练:如果你是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禹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2、这安定的日子谁带来的?带来了什么呢?
3、是的,大伙非常感激这位伟大英雄---禹。禹名字很早以前大家就知道,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
4、学到这里,课文里都叫禹,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无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
5、出示:孔子曾说过:“如果没有大禹,我们现在可能都变成鱼虾了。”
6、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治、制、形
2、指导书写
3、生写《习字册》
六、跃出情境,课外升华。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课后好好读一读,相信你肯定会有新的收获!
七、作业
读一读:课后阅读《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背一背:背诵《大禹治水》
15、大禹治水
板书设计:
治理
洪水
制服
第五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大禹治水》
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大禹治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大禹治水》,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大禹治水》1教学目标 :
1.巩固“洪、毒”等15个生字,了解“疏导、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根据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2.能根据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回顾
1.检查词语认读。
(1)洪水 伤害 灾难 痛苦极了
(2)教训 驱赶 恢复 安居乐业
2.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很久很久以前,()经常泛滥,人们的生活十分(),鲧没有治好水。他的儿子禹吸取了(),治好了水,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过渡:那么,当年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他又是怎样制服这洪水的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一起去四千多年前看看吧。
二、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
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看到这滔滔的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老百姓遭到伤害,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1)指名读。(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阅读提示)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洪水过后谁在处理水患?结果如何?用“——”画出你获得的消息。(重点让学生说清人物、治水方法、时间、结果,为后面的“讲故事”做好准备。)
学生自读勾画,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1.大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治水的?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鲧使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是“筑坝挡水”?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堵)
2.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
(1)“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疏)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
(课件出示)“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过渡:做事情找准方法很重要,这样,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还要靠辛苦地努力、坚定的决心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2)哪些地方看出大禹治水决心很大?
(课件出示)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没进去看一看。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
A.他的妻子刚生了他们的儿子,禹在门口听见婴儿哇哇的哭声,他多想 可是,禹想了又想,认为,还是狠狠心,走了……
B.他的孩子已经会叫爹了。这一天,他的妻子抱着他们的孩子,站在家门口。孩子挥着小手叫:“爹,爹。”禹的眼眶红了,他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对她的妻子说,说完,又走了……
C.此时,禹的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儿子拉着他的手说:,禹多想留下来陪陪儿子啊,可他一想到洪水带给人们的灾难,认为治水要紧,又走了……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啊!人们把禹的这种行为概括成了一个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这句话。
像禹这样心理装着别人,没有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
3.因为大禹的坚定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洪水退了,你看到的大地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学习课文最后一句话,相机板书:治水成功民开怀)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三、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再选代表讲故事“大禹治水”。)
(课件出示)提示:
A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B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C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大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四、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类似的神话故事。
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大禹治水》2板块一、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一)治水的原因
1、观看视频理解 “滔滔的洪水”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ppt出示第一节文字)
(2)看视频理解“滔滔的洪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洪水来的时候,房屋都冲倒了,他的声音像野兽一样,给你什么感觉?
请你带着这种感觉,读出来
(3),出示词卡:滔滔的洪水齐读。
2、想象画面理解 “无家可归”
(1)出示词卡:“无家可归”,看着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怎样的画面? 房屋都冲倒了,老百姓只能——;庄稼淹没了,老百姓只能——
(2)读好这个词。
3、想象画面,读一读。
(二)治水的过程
1、请三位学生读,每人读一句,读完整。(ppt出示第二小节文字)
2、分句指导朗读
(1)第一句:读出决心。
①把你的决心放到句子中
②让我们一起来表表决心
(2)第二句:抓关键词,感受治水的艰辛
①为了治水,他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再请你读,你觉得准备工作简单吗?理解“千辛万苦”
③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大禹治水艰难的?他吃了那些苦?(禹渴了……,禹饿了,……)
④这么多的苦都藏在了那两个字中?(“千”和“万”)
⑤理解“千山万水”
禹不仅吃了很多苦,还受了很多累,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是告诉我们他翻过了很多座山,趟过了很多条河,这个词你找到了吗?
⑥积累千()万()的词语
先同桌交流
再师创设情境:
一个人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千言万语)
打仗的时候,有很多的兵马(千军万马)
天上的白云变化很多,(千变万化)
(3)第三句:知道“九”表示很多,并勾连生活中与“九”有关的词语“九牛一毛”、“九死一生”。
3.指导背诵。
(1)示范背诵。
(2)传授背诵秘诀
这段话非常的有意思,你发现了吗?看:PPT出示:第一个三行;再出示第二个三行。
看,第一个三行跟第二个三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两短一长”,再看看,这两行短的,又有什么相同点?你真会发现,他们长短是一样的。如果咱们数一数字数,怎么样?哦字数相同的。对,这样的句子我们看上去很整齐,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引读:他吃尽了……走遍了…仔细察看了……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劈开了……引导……
发现了这个秘密,我就这样来记:他的准备工作怎么做?我抓住了“吃尽”“走遍”“察看”这三个词,他带领老百姓怎么做?我抓住了“挖通”“劈开”“引导”这三个词来背,这样很轻松的背下来了。不信你也试试!
(3)生练背
(4)师引导看PPT,一起背
4、治水的故事
(1)自由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2)填数字,质疑
讨论:禹为什么不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和妻子呢?
(3)齐读
同学们,看一看能耽搁多长时间啊?难道他真的不想见他的妻子和儿子吗?可这13年间,禹为了让老百姓尽快地重返家园,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看一看,这是多么的“大公无私”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三):治水的结果
1、理解词语“安定的日子”和“代代相传”
(1)引读第四自然段
大禹这样的努力,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洪水被“制服”了(板书:制服)引读第四小节
(2)想象画面理解“安定的日子”
曾经冲垮的房屋,现在……曾经淹没的农田……现在……
人们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板书)指名读,齐读
2、语言描述理解“代代相传”
所以啊,大家都很感谢这位治水英雄。爷爷把这个故事说给孙子听,孙子把这个故事再说给他的孙子听,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这就是——“代代相传”
板块二:扣“大”质疑,深化主题
1、老师质疑:为什么文中前3处用“禹”最后和题目用“大禹”?
①老师有一个疑惑。你看在“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禹在外治水13年”“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这里都是叫他“禹”,那为什么题目和最后一段中要加上一个“大”叫他“大禹”呢?
②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是大禹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板书“→”
2.小结引读。
他是伟大的禹,所以我们称他——大禹
他是大公无私的禹,我们称呼他——大禹
板块三、识写“治”与“制”
1、识写“治”
(1)怎样记住“治”的呢,?利用“抬”识记。
(2)师范写,生描红
(3)你能给它组个词吗?
2、学习“制”
(1)出示“制”,你是怎样记住“制”的?
(2)师范写,生描红,左宽右窄,注意左边的笔顺。
(3)“制”组词
板块四:布置作业
1、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习字册》上将“治”和“制”描两个,写一个。
【板书】
无家可归
大禹治水
制服 安定的日子
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大禹治水》3教学理念:
课文是一个传说,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操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些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以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力求再现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在读中设境,在境中激情,在情中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作品内涵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人民造福的英雄。
4、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禹(板书),今天我们继续将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个别读、齐读课题。
2、“治”是本课中一个新学的生字,伸出你的小手认真地写写这个字。组词游戏:治,我是治水,你是?板书:治理
3、课文里还有一个字,也读“制”,跟老师书写,这是什么制?从文中找个词:制服
4、大禹治理、制服的是什么?板书:洪水(左边三点水,右边一个共,合起来就是洪)。指导读出水的气势。
5、齐读黑板上三个词,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课文里的主要内容。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禹治理洪水,最后将它制服的事情
过渡: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治理洪水,最终制服了洪水。他是怎样治水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再一次去感受那一场特大的水灾!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看谁读得最认真.2、孩子们,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洪水凶猛,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
3、都是洪水惹得祸呀!看出来了,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好,你们看——(洪水泛滥视频)
4、在动画情境的渲染师配乐范读:洪水泛滥,滔滔不绝,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所到之处一片汪洋大海。
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听到——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又好像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在声撕力极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5、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看,你听,老百姓就这样四处漂泊、四处流浪。正如课文所写的:无家可归指导理解读
6、多凶猛的洪水,多痛苦的生活呀!谁来带着这样的感觉把第一段读好?(个别读、配乐读)。多感人的情景啊!让我们再次低低地、慢慢地来读这一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你看,你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日子。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能让这样的日子继续下去吗?这洪水该不该治?这时谁挺身而出?是的',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个别读、指导读,齐表决心。
2、治理两个字说起来容易,那做起来又谈何容易!那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在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几件事呢?孩子们,去课文第二小节里读一读,找一找。
3、在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些事呢?
出示(引读:)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他吃尽了_____,走遍了_____,____察看______。____________挖通_______,劈开________,引导_______。
4、理解“走遍、吃尽”(蓝线显现)、“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红色显现)
“千””万”指得是?每一种苦都吃过、尝过,这就叫“吃尽”。
要察看水流和地形,就要爬过每一座山,淌过每一条河,这就叫“走遍”。
大禹爬了很多山,过了很多河,这很多山,很多河就叫?(千山万水)
想一想:你看,他查看水流和地形中,你看他,正脚穿草鞋,带着干粮,艰难地跋山涉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难?
说一说:在爬高山的过程中,大禹会有_______的危险;
在森林里查看地形,大禹会被_________咬伤;
在______________,大禹会______________。
大禹吃得苦太多太多,这就叫?(千辛万苦)
是啊,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是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累啊,能把大禹的辛苦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5、多不容易啊,引读,大禹吃尽了——,走遍了——,仔细地查看-----,齐读。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他还做了什么?
6、指名读。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指读,找找这句话中有哪两个数字相同?(体会数词的作用)
出示:九条大河九座大山
这里的“九”说明山、河很多,你能读出多的意思来吗?(指读)
(回忆大山、大河)要劈开大山,挖通大河,容易吗?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又是怎么样的一种苦呢,你能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7、介绍大禹的父亲鲧,当年用的是堵上河道的方法,却没见成效。为什么大禹不用这个老方法呢?大禹用的是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
你觉得大禹不光能吃苦,还很?(聪明)
教师小结:禹为了治理好洪水,他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察看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他的治水方法真棒。洪水一泻千里,因为海能够容纳百川呢!谁来读一读这个好办法!再次朗读第二节。让我们一边想象一边读。一起读。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导读):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出示文字)
1、完成填空:
禹在外治水xx年,曾经xx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xx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xx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体会数字表达的精妙: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
重点指导第二句: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能读出儿子的感受吗?
3、指导朗读: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出示大禹劳作画面。(师讲诉:相传,禹刚结婚四天,但是为了治水,他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到处奔波。在治水的13年中,他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每次他望着熟悉的院子和门窗,分外想念自己的妻子。但是一想到工地上还有那么多人等待自己回去部署任务,他便狠狠心,头也不回地走了。禹第一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听见哭声,他非常想进去看看自己的儿子,但想到一天不制服洪水,百姓们就一天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就咬咬牙,没有进去。他怕延误治水,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此时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禹只是远远地和妻子招手,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路过家门,儿子已长经10多岁了,使劲把他往家里拉。禹只是深情地摸了一下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就匆忙地离开了。)
4、老百姓听了这个故事,很感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
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段话。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大禹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让洪水发生了变化(示图)
看,现在的水怎么样了?(平静、可爱)
水平静可爱了,不危急老百姓的生活了,我们可以说它被——“制服”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房可住,有田可种,这样的生活叫什么?——“安定”
说话训练:如果你是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禹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2、这安定的日子谁带来的?带来了什么呢?
3、是的,大伙非常感激这位伟大英雄---禹。禹名字很早以前大家就知道,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
4、学到这里,课文里都叫禹,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无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
5、出示:孔子曾说过:“如果没有大禹,我们现在可能都变成鱼虾了。”
6、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1、出示:治、制、形
2、指导书写
3、生写《习字册》
六、跃出情境,课外升华。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课后好好读一读,相信你肯定会有新的收获!
读一读:课后阅读《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背一背:背诵《大禹治水》
15、大禹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