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禹治水 教学设计
15、大禹治水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以及他的献身精神。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没有了它,我们将无法生存,地球将一片荒芜。(板书:水)
2、然而,水也有发怒的时候,当波涛滚滚而来的时候,水就变成了一头咆哮的野兽,所到之处一片汪洋,这就是洪水。洪水带给人民无限的恐惧和不幸。
3、于是,勤劳智慧的人民与洪水展开了较量,开始了治理洪水的过程。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治水的古代传说:(板书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小朋友们的脑中出现了哪些小问号呢?
(大禹是谁?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怎么治水?大禹治水的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小朋友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课文的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词
1)检查生字:
yǔ
tāo mò
dǎo wū
zǐ 禹
涛 没
倒
屋
仔
xì
pī dǎo fú
jī xiónɡ 细
劈 导 服
激
雄 zhì
hónɡ
hài
xìnɡ
治
洪
害
姓
lǐ
xínɡ
tōnɡ
bèi
zhì
wěi 理
形
通
被
制
伟
2)检查词语
chōng dǎo
lǐng
hóng
zhìfú
冲
倒
带领
安定
洪水
制服
jué
zhì lǐ
bèi
tāo
yān mò
决心
治理
被子
滔滔
淹没
yǔ
chá
wā tōng
pī 大禹
察看
挖通
劈开
感激
xióng
chuán
céng jīng
hài
xìng 英雄
相传
曾
经
危害
老百姓
guī 无家可归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检查读课文
指名轮渡课文,点拨长句和难句的停顿。
4、刚才咱们认识了大禹,那么大禹这个人小朋友认识他吗?(介绍大禹的资料)
小结:认识了大禹,那么他为什么要什么要治水?又是怎么治水?结果又如何呢?咱们下节课接续学习。
三、教学生字
出示:伟
制
被
理
姓
1、指名读生字
2、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生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左右结构)
3、那么这些生字中,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其中的生字呢?(交流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办法)
4、重点讲解:伟
被
制
5、师范写,生描红
6、扩词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咱们新学了一个神话传说,是什么呢?(齐读课题)
2、在故事中,咱们认识了一位人物,还记得是谁吗?(大禹)
3、这节课,咱们要带着上节课提出的3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4、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词语朋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洪水图片,小朋友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用一句话来说。(这滔滔的洪水来势多么凶猛呀!)
2、这好似小朋友们观察到的,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
3、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交流
引读,抓关键词:这洪水,一路咆哮,真是洪水,它来到田野,农田被,它来到村庄,房屋被,大地成了一片汪洋,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四处流浪,再也没有了幸福的生活,老百姓们。
5、哪位小朋友能把你看到的读给大家听呢?(是啊,是洪水让老百姓变得这么惨!)还有谁能读得比他更好呢?
6、小结:这凶猛的洪水,造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多么悲惨呀!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插叙:讲述大禹的父亲鲧用筑坝的方法治水的故事。
2、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3、禹是怎样治水的呢?自由读第二、三句话。
4、禹治水多不容易呀!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治水的艰难?
5、学生交流。指名朗读。
6、引导启发想象:他吃了多少苦呀!
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请你想想,当他渴了----------,当他饿了--------,当他累了--------,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理解“千辛万苦”)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坚强的身影,印下了他坚定的脚步。他走遍了----------当他遇到高山,不管多高,他--------,他遇到大河,不管多深,他----------,他的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理解“千山万水”)。禹就是这样坚定!(一起来读第二句话。)
7、禹察看了水流和地形之后,发现有些河流被泥沙、石块堵住了,有些河流被大山挡住了去路。(指读第三句话)
8、禹带领老百姓,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多么苦,多么累啊!把许多条大河挖通,许多座大山劈开,是多不容易啊!(朗读第三句)
9、面对强悍的洪水,禹没有退缩,面对大河大山,禹也没有退缩,在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成功了!(朗读第二自然段)
10、比较鲧和禹不同的治水方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使学生体会到成功治水除了有吃苦精神,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从而感受到禹的智慧。
四、学习第三段
1、禹治理洪水整整花了13年的时间,在治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呢。(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2、学生自由读第三节。
3、完成填空,填写文中数字,理解。
4、结合实际引导感悟:你几天不见爸爸会怎样?几个月不见呢?几年不见呢?(体会禹的儿子13年没有看见过爸爸)
5、难道他不思念自己的家人和儿子吗?
6、朗读这一段。
7、小结: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让学生体会到大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
五、学习第四段
1、(出示图片)过渡:在禹坚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后,结果怎么样了?理解“制服”、“安定”。
2、指名朗读。
3、小结:洪水使百姓无家可归,而现在,他们重新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得感谢谁呢?(抓住“非常感激、伟大英雄、代代相传”等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大禹顽强治水的英雄形象。)
六、总结全文
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这个著名的古代传说故事《大禹治水》,课题中的“大禹”,他的名字本是一个字“禹”,为何人们称他为“大禹”呢?说说你怎么理解这个“大”的?(因为禹意志坚强,富于智慧,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个伟大的人物,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大禹”。)
七、拓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治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愚公移山》,下节语文课进行交流。
【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治水前--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15、大禹治水 治水中--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造福人类
治水后--百姓安定 代代相传 补充:鲧治水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黄河经常发大水,老百姓民不聊生。
鲧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他为大家的家园被冲毁心痛不已。大家都信任他,便让他带领大家治理水患。
快到汛期的时候,鲧一大早便率先跑到河堤上查看水情,一发现哪里
有隐患便指挥大家马上去堵。
河堤太长了,他又派出很多有责任心的人,每隔1000米站一个,发现哪有险情马上报告,他就带领大家马不停蹄的跑过去堵决口。可是河水太大了,任凭他带领大家累死累活,一会这边要决口,一会那边要漫堤。鲧终于支不住了,累到在河堤上,黄河也就再次淹没了
村庄。
大家都很敬重鲧的这种精神,相信也只有这种精神才能带领大家保卫家园。今年没保住,主要是第一年没经验,下一年肯定行,于是还推
他做首领,让他带大家治水。鲧感谢大家的信任,责任心更强了,每日每夜都守在河堤上,可是一会这边要决口,一会那边要漫堤,他带领大家还是没有水跑得快,第二年大水仍然淹没了村庄。
大家都觉得这一年水太大了,有这两年经验,下一年肯定行,于是还
请他当首领。
鲧实在觉得不带领大家治好水患有负重托,这次就呕心沥血了,老婆孩子全不要,一心扑在河堤上,可是第三年大水仍然淹没了村庄。重复着这样的故事,终于,鲧累死在河堤上,黄河依然咆哮。反思:
阅读理解上,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比较清晰,重点突出,例如: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后,按三个主要的问题:为什么要治水?怎么治水?结果怎样?我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再按这一思路讲解课文。但是,我没有平均使用力气,我把大禹治水的过程作为重点部分,让学生找出治水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大禹治水方法的科学性。其间,在理解大禹“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一句时,引导学生找到大禹“引”的方法最终制服洪水,接着与父亲鲧“堵”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大禹治水方法的科学性体现在“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后“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最终不让“滔滔的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其后,我再让学生对比读课文开头与结尾两段,还运用图片将“洪水来时的灾难”以及“洪水被制服后”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象、感官上强烈的震撼、对比,感受大禹运用“引导”这个方法治理治水的科学性;接着找到描写大禹治水不辞辛苦的句子,进行句式对比、朗读、体会。应该说:我的课堂操作努力实现课堂预设目标。
第二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难点: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生字词,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给多音字组词。没 倒
2、扩词。治 久 理 伟
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导父亲伟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父:有()画,第五画是()。理:有()画,第六画是()。姓:有()画,第四画是()。
四、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治水前 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治水中 吃尽 走遍 挖通 劈开 引洪入海
十三年 三过家门不入 伟大英雄
治水后 百姓安定 代代相传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的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导 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并紧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重点词语引领学生细细品读从而理解和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他的吃苦精神。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未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做具体的描述,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为了避免个别太过现实的孩子说出“他不爱妻子和孩子”而误导其他孩子。我先出示了三过家门而不过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禹的奉献精神。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师述: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高潮。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小朋友可能会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说课稿(苏教版)【说教材】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文章主要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第一课时特点,我确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说学情】
古代传说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这是时代的局限。为此,我力求在第一课时就让“大禹”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怎么办呢?利用多媒体,要学生从一开始就牢记“大禹”的名字,并用书上的插图作为幻灯片的背景,让大禹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本课时,试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等等。总之,想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禹的图片)这是谁?告诉你们,他是我国古代一位英雄的名字,(板书“大禹”)通过预习,你知道他做过什么?(板书“治水”)
2、齐读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可以同桌交流。(相机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意图:用图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自然结题。学会质疑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力争做到:学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师要教授的。
二、初读课文(一)自读课文
要求:认真拼读生字,把课文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意图:学生有疑问后会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这时,让他们自己读书,满足了这种需要,同时,自渎课文也是在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消灭“拦路虎”
1、看书上的字,一齐拼读。
2、出示生字卡片,小老师领读。
3、一口喊出这个字。(齐读、开火车读)意图:学习生字可以灵活机动,有学生齐读,有指名读,有开火车读还有小老师领读,形式丰富,学生感兴趣,学起来不枯燥,自然效果佳。
三、读书比拼
1、师生大擂台(分别读一句。)
2、下面,老师来做裁判,我们来一场男生女生大比拼,看看我们班的女生读书棒,还是男生读的强。
意图: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试较量中做到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四、解决问题 现在,黑板上的问题你弄明白了吗?课文中就有答案,找一找,并用“——”画出相关的句子。意图:学生的质疑不是形式,此环节要学生在文中找答案,既读了书,又学会了整理答案的能力。
六、做操写字
看着这些字你想提醒别人注意什么?(相机写出这几个字)意图:学生并不喜欢写字,在动笔前让学生动起来,做做写字操,活动了手指也调动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在描红写字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展示学生的作业,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写好字。
第三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教学设计
李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细读第一自然段。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学生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四、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难点: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上述数量词要重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生字词,课堂练习。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给多音字组词。没倒
2、扩词。治久理伟
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导父亲伟大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父:有()画,第五画是()。理:有()画,第六画是()。姓:有()画,第四画是()。
四、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第四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自然段。教学难点:
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复习词语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2、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
洪水 淹没 无家可归 治理 挖通 千辛万苦 制服 英雄 代代相传
5、你能用上其中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生一个什么故事吗?(大禹决心治理洪水,最后终于制服了洪水。)
过渡:说得多有条理!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完了吗?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把它们圈出来。2.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1)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来势凶猛?(滔滔 淹没 冲倒)(2)抓住这些词语,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这滔滔的洪水什么样?想看看吗?(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凶猛的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淹没了农田,人们将—— 冲到了房屋,人们将—— 谁再来读读?
3.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
过渡:这一切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所以——
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
板块一 体会“治水”决心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板书:治理 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齐读,读好“下决心”)过渡: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 禹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板块二 感受“治水”艰辛
谁读读他先做的事: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1.同学们,禹先要要察看水流和地形,这其中的每一座山都要一一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河都要一条条趟过,这就叫走遍了——“千山万水”引读。
2.看图。大家看,这儿近处,远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山与山之间还有无数条河,大禹都要一一走遍,一路上非常辛苦。用文中的词就是—“千辛万苦”
3.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4猜想一下:禹一路上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难呢?(投影出示情境)
5.师补充介绍: 据说禹为了寻找治水的好办法,他的脚跟泡烂了,脚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这么多的苦都尝遍了就叫做吃尽了——“千辛万苦”
6.我们一起再来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大禹?(„„„„)7.仅仅查看水流和地形就如此艰辛,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谁来读读禹又做了哪些事情?
板块三 感知“治水”之智
随学生读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1.这里有有两个带数字的词,分别是——(齐答)九条、九座 老师告诉你们,这里的“九”并不是刚好九个,而是很多很多的意思
那么挖通九条大河就是——挖通了很多很多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就是劈开了——很多很多座大山呀!
3.没有挖土机挖河,没有炸药炸山,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大禹劳动时怎么干的? 多不容易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有感情地练读。
4.读到这儿,老师不由得想起了禹的父亲鲧(gǔn),他治了9年的洪水,采用的是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这种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叫——疏,治水最后取得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
5.是呀,那咱们把第二小节连起来,再来感受禹治水的艰辛和智慧。过渡:禹治水13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第三自然段就有一个,请小朋友读一读,然后请读得认真的小朋友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四、咀嚼数字,境中悟情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大家读得很投入。谁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故事听完了,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读得最用心!你会填吗? 3.出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1)仔细看填入的词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都是数字)(2)你们知道13年有多长时间吗?四千七百多天哪!如果你是七周岁的禹的儿子,那意味着你还有六年看不到爸爸!你能读出时间的漫长吗? 5.禹真的不想妻子和儿子吗?那为什么到家门口也不进门去看看?谁代表大禹说句话?
6……
7.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真是——大公无私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叫作——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说)
五、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十三年啦,禹一心一意扑在治水的工作上,终于“洪水被制服了”,看图,看——洪水像听话的孩子,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老百姓呢?看图(读“安定的日子”。)
2.让我们怀着对大禹的感激之情,一起读读最后一段。
3.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觉得这还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 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6.为了纪念他,人们还为他塑了像,你能代表当时的百姓表达一下对大禹的感激之情吗?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像大禹这样的伟大英雄多得数不请,有: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尝药的神农,射日的后羿„„课后,我们多读读这些故事,不知不觉,我们身上也会感染他们的优秀品质,也许有一天,你的名字也将代代相传。
教学反思:
教学本文,我紧扣“治水”,瞻前顾后,逐步深入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播放洪水课件,让学生体会洪水之大。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等词来体会百姓的生活困苦,从而明确大禹治水的意义与迫切。
在教学大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走遍、察看、挖河、劈山引水入海”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千”和“万”以及“九”在这里都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不容易。再请孩子们想象大禹带领百姓在开河劈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通过想象大禹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形象也深深的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让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并圈出其中的数字,再结合插图,让学生想想从“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这些词中感受到大禹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形象。
课文教完了,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设计及思路,还需要我不断努力和改进的。
第五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模版)
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方式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在这个故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可以感受到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一位为民造福的治水英雄形象。
二、学情分析:
这个故事很多同学通过课外书已经读过,对于课文中体现的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学生也比较好理解。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写字,理清课文脉络,以及课文通过数量词的运用表现大禹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衣字旁”,读准两个多音字“没、倒”。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并且通过提纲背诵课文。
4、初步了解文中数量词的运用的好处。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伟、制、被、理、形、治、姓、洪,体会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2、读准两个多音字,认识偏旁:衣字旁;区别:制和治,姓和形。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一、明确自学重点:
1、学习生字:伟、制、被、理、形、治、姓、洪,体会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2、读准两个多音字,认识偏旁:衣字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出示自学要求:
1、读生字,书空笔顺;
2、借助拼音读课文两遍,想想课文围绕治水这件事,哪个自然段写了大禹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将这3个词语写在段落的旁边。学生自学(时间:8分钟)
三、交流自学情况
1、小组讨论(时间:10分钟)出示要求:
(1)、同桌互相检查字音朗读、笔顺以及组词情况;(2)、小组内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正音。
2、全班交流(时间:12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带读,齐读。(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相机正音。滔滔
洪水
淹没
冲倒
老百姓 治理
仔细
地形
挖通
劈开 被制服
感激
伟大
英雄
代代相传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3)、指导读好两个多音字:没、倒,组词。(4)、看看上面的四组词语,想想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治水前 治水 治水后
让学生将每一行的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
观察第四行两个词语的特点:千()万(),想想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如:千丝万缕、千秋万代、千军万马、千真万确、千言万语、千门万户等等。
2(5)、指名分段读文,相机指导正音。
四、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伟、制、被、理、形、治、姓、洪
1、观察字的结构,说出字的偏旁,相机引导学生认识新偏旁。
2、观察都是左右结构,又有什么不同。制是左宽右窄,形左右大小差不多,区别:(1)、形和姓,一多指形状,一个多指姓氏。
(2)、制和治,联系课文内容,治多指治理,制多指限制。选词填空: 姓
形
(1)、我们班的老师()王。
(2)、秋天到了,菊花的()态各异,美丽极了。制
治
(1)、大禹()理洪水13年。(2)、这个小偷终于被警察()服了。
3、生字描红,临写两个,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治水前 治水 治水后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2、体会数量词的运用对于表现人物品质的好处
二、教学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观察课文插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从什么地方看出洪水很厉害? 板书: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试着读出洪水的厉害。
指名读,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体会到了洪水的凶猛,百姓的可怜。试着背诵。
2、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这时候大禹挺身而出治理洪水,他是怎么做的呢?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读后有什么想说的?(治理洪水很不容易),从哪些词语看出治理的不易?找找本段中的动词。
相机板书:吃尽、走遍、察看、挖通、劈开、引导 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2)、师范读第3自然段,生说说这一段表现了大禹的什么? 找找这一段中的数量词,体会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相机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 指名读,同桌读。
(3)找找2、3自然段中有哪些数量词。板书:九条、九座、13年、三次、十多岁
师:同学们找得可真是准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想突出什么?(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
3、教学第4自然段。
指名朗读,最后结果怎么样? 板书:被制服
安定
4、根据板书试着背诵课文。
5、教学生字:害、通 观帖交流,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生评议交流。
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治水前: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治水时:吃尽、走遍、察看、挖通、劈开、引导
三过家门而不入
九条、九座、13年、三次、十多岁
治水后:被制服
安定
一心为公
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