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湖》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课后练习中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湖光山色的美丽。
3能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拓展知识,多了解一些湖的名字。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并书写课后生字,难点是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并理解课文中的词。教学准备
1学生回家收集有关湖的资料。
2老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哪些湖?(生列举)老师今天带来一些美丽的湖的图片,你们想看吗?(课件展示湖的图片。)
你们发现这些湖美在哪里?(学生讲,诸如水、花木、倒影、动物等。)
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池美丽的湖水。它哪点美呢?学了课文的第一课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欣赏这首诗歌——湖。(板书课文题目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现在请你们读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勾画出生字和生词,并多读几遍。(师板书:1,读文;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勾画出生字和生词;3?读字词。)
(2)(卡片)抽一组开小火车检查读生字。
(3)(卡片)再抽一组开小火车,前一个学生读字,后一个说出生词。(生词读准了,师翻过背面的生词来,全班跟读两遍。并把生字卡片用磁石贴到黑板上。)读到“翡翠”时让生看实物来理解词,并教会再解词的方法。“纹”和“假”要求学生扩词。
(4)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生字,师相机指导学生上台在黑板上把生字分类。(“蟋、蟀”是虫字旁;“嘟、啄、咯”是口字旁;剩的字用特殊方法记,如编儿歌,加一加,减一减等。)
三、理解大意——想象情境说话——美读课文
(1)让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边读边想: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说到景色美,或是动物唱歌,或是好玩,师问问是从第几节知道的,并板书。)
(2)选自己喜欢的一节读读。
(3)抽生来读自己喜欢的一节。师就引导全班同学读那一节。
第一节:
(1)生自己读第一节,师提要求:勾画出喜欢的句子,并把句子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2)抽生说说自己勾画的句子,师引导朗读。
(3)在“亮得像面镜子,绿得像块翡翠”一句中,为什么说“湖”像镜子和翡翠?引导学生观看大屏幕“美丽的湖水”,理解打比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说说想到的画面。
(4)抽一个学生来读整节诗,其他同学评一评,再读。(引导理解“大唱片”。)
(5)完整地美美地读读整节诗。
第二节:
(1)抽生读。师提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想小动物们奏乐时的样子。
(2)演一演:这四种小动物是怎么奏乐的?(师播放动物声音,让生边学动作边发声。)
(3)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其他学生做动作,学动物的声音。
(4)自己边美读边做动作。(试着背背这一节。)
(5)全班边做动作边美美地背背这一节。
(6)让生想象还有哪些动物会来表演什么节目,并布置课后作业:将自己的想象画下来。
第三节:
动物们的音乐很美,风景很美,我们的小朋友也玩得很高兴。
(1)抽喜欢第三节的孩子站起来读读。
(2)师问:想一想,假如你来到湖边,你最想做什么?
(3)引导生用“一面……一面”造句,说说自己想做的事。
(4)引导学生感受在湖边游玩的感觉,抽生美美地读本节诗。
通读全诗:喜欢哪一节的就站起来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诗歌描 绘的图景。
四、写字
1,学生看要求写的字,让学生自己读读。
2,师引导:写字三步骤——先要观察结构,并描红。然后再照着写。让生同桌讨论:有哪几种结构的字。
3,师抽问,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结构特点,怎么写。
4,师问:你认为有什么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5,师提出难字:“旋”和“假”注意右边的笔画笔顺,指导写。可自评、互评写字要领。
6?剩下的字,学生当堂自己写。
五、作业,选做一题(课件)
1?背一背:美美地背诗歌。
2?画一画:根据诗的第二节,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
3?写一写:把你想写的词语或句子写一写,并完成课后填空题。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泉水》是篇很美的课文,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全文共7个自然段,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描述泉水从山间石缝里冲出来,流过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最后欢快地流向大海,展现了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其中第2到第5自然段是4个并列段,它们结构相似,语言特点鲜明,是很适合学生进行语段积累和仿说或仿写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会用各种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本学期学生朗读水平进步较大,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部分学生都能达标,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数同学还不能做到。二年级学生对于此类童话体裁的文章很感兴趣,更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决定课堂上带领孩子通过多种朗读感受泉水无私奉献、帮助别人后的快乐,同时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展课堂的深度,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清泉、天然、静静的山谷、尽情地唱歌、清脆的歌声、约定”等词语,理解运用“清脆、天然”等词语。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指导学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中对泉水的四次语言描写重点品读,体会泉水的特点和奉献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到第五自然段,体会泉水奉献的精神;以读促情,以情带读,背诵喜欢的段落,主动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教学的难点是体会泉水奉献的精神;捕捉课文空白点,打开学生想象之门,模仿课文表达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启发引导法、评价激励法、媒体辅助法等。
学法:圈点勾画法、以读悟文法、角色体验法、想象感受法等。
教学准备:
学生初步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随文识“泉”。
1.播放歌曲:《泉水丁冬响》。
师:同学们,歌曲里唱的是谁在“叮咚响”?(引出“泉水”)
2.板书“泉”字,指导书写并组词。
3.补齐课题,交流对泉水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出示泉水图片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关于泉水的话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泉水吧。
2.说说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泉水。
3.请同学们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出示生字词认读。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理解词语的意思。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瓦罐”、“水塔”等词语。
6.小组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三、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要求:读的时候请用自己喜欢的符合画出你觉得用的好的字词,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预设:
“丁冬”这个词用得好,看到这个词好像听到泉水欢快的弹着琴从山上跑下来。(适时指导读第一句,读出泉水的欢快。)
“冲出来”,看到这个词感觉到泉水的力量很大,也感受到了泉水想来到这个阳光明媚的世界急切心情。(适时讨论:把“冲”字换成“流”可以吗?为什么?)
“阳光灿烂”用得好,这个词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景色。
3.教师点拨:泉水在黑暗的地下呆了那么久,一下子看到这么美丽的世界,泉水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适时指导用快乐的、兴奋而着急的心情读第二句话。)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想一想:泉水姑娘冲出石缝之后先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2.交流。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圈划:水池 姐姐 来吧来吧……
品味词语:很多很多、天然水塔等。
3.这一段主要写了泉水什么特点?(板书:多)
4.教师引读。
(1)师: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
生1:“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他读的怎么样?谁来评价评价?(听出来了。泉水真的很好很多。)
(2)师:在山腰的水池边,有位阿姨提着水桶(奶奶端着盆子)来打水,泉水热情地说——
生2:“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谢谢你的热心)
(3)师:谢谢,谢谢,你们真是热心的泉水。山里的叔叔还想打很多很多的水回去酿很多很多的美酒,泉水慷慨地说——
生全班:“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真棒啊!这股泉水能这样乐于奉献,可真慷慨啊!请问泉水,能为山里的姐姐、奶奶、叔叔无偿的提供这么多清甜的泉水,你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感觉?
5.自由练读。
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读出泉水的自豪、热情。
(三)迁移学法整体学3—5自然段。
1.学生读书思考,圈画批注。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3、4、5自然段,学着老师的样子用不同的符号标划相关词句。
2.交流自学情况。
(1)同位之间交流交流彼此标划的情况。
(2)重点交流第3自然段。
同学们从这段中读懂什么?(板书:清 体会比喻句的生动)
(3)指名读(一男一女):女同学,如果你就是火红的杜鹃花,想不想看看自己美丽的样子?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会对泉水说什么(夸夸)?
除了火红的杜鹃花,还有谁会把这很清很清的泉水当做大镜子?(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葱翠的小草……) 真是乐于助人的泉水啊!
4.交流第4、5自然段。(从这两个自然段你们又读懂了泉水的那些特点?板书:甜 美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自由读课文,看谁读的认真。
2.完成课堂练习填空题。
二、品味语言,积累运用。
1.读句子谈发现。
(1)课文中写泉水到了哪些地方,用了哪些词?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运用课件变色闪烁 词语:流进、流到、流过、穿过)
小结:同是“水的流动”,作者用这些近义词既不重复又非常准确,水池前面用了“流进”,不用“流过”;山谷是用“穿过”,而不用“流进”,我们说话、写文章的时注意这样用词,就会显得格外生动。
(2)学习运用。
课文中有四处写了“泉水说”,想一想:“泉水( )说”请你填上四个合适的词语,注意用词不重复。
2.课件出示:灿烂的世界;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
课文中还有许多精彩的短语,请大声读一读。
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短语,打开书,你们自己也来找一找
三、拓展延伸,感悟主旨。
1.学习6、7自然段。
(1)欢快的泉水弹着琴,唱着歌跑下山去,它究竟要去哪里?请大家读读第6自然段。看看还有什么疑问?
(2)出示第7段“丁冬,丁冬……”
看!“丁冬,丁冬……”后面这六个小点叫什么?(省略号)
师:这六点里面省略了什么?
请大家展开相象的翅膀,泉水还会到什么地方?遇到谁?会说些什么?
2.评价泉水。
你们觉得这是一股( )的泉水?(大方、乐于助人、热情)
读导读语,找词语:在课文前面的导读语中,有一些词表现泉水特点,非常恰当。大家读一读,找一找。(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爱他人)
3.学习泉水。
泉水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大声读读课文第2--5自然段,读完以后互相评一评,让我们像泉水那样,热情的帮助小组内的同学都能把书读好。
五、有效背诵,内化语言。
1.学生练习背熟喜欢的段落。
2.检查背熟。
六、发现规律,指导写字。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写一写。
板书设计:
5.泉水
多 清 甜 美
关爱别人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邮票连接处刺小孔,以便把邮票撕开,就想到了用机器使所有邮票都好撕开。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感受到,发明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事,多动脑思考,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二、设计理念:
倡导“自主学习”是本课教学设计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它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力求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本课教学设计结合教材“浅显易懂”的特点,重视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主读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验、思考,并进行汇报、交流,从而达到领会课文所要表达感情的目的。整个设计体现了课文的个性化学习,进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尝试。
三、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知道发明并不神秘,要多留心身边的事。
4.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一些印有邮票的图片(中间没有齿孔),把图片分给学生,请学生用自己想出的办法把邮票撕开。
2、展示学生的方法及撕开的效果,教师予以肯定。
3、总结导入:邮票最初发行的时候,是没有齿孔的。一张邮票,我们能很快把它撕开,如果有成千上万张邮票需要分开,那将有多困难呀!不过,早在两百多年前,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4、揭题、板书、齐读、学习生字“齿”。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检查指导读准“齿、政”两个翘舌音,“裁、撕”两个平舌音。
3、去掉音节,用多种形式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4、做游戏,识记生字。(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字音,初步感知词语的意思,为学习课文作好准备。)
首先说的是一个城市,它是英国的首都。(伦敦)
“借”一半,“仍”一半。(仍)
九个洞。(究)
实物演示。(刀)
动作演示。(裁、撕)
教师小结,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识字,特别是用猜谜语等有趣的方法在生活中识字。
(三)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带齿孔的邮票是谁发明的?
②他为什么会想到发明邮票打孔机呢?
2、反馈、汇报,引导朗读感悟。
(1)学生汇报第①个问题(带齿孔的邮票是阿切尔发明的)。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2)借助问题:“阿切尔到底被那个人什么样的举动给‘吸引’住了?”引导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问题,指名汇报交流。
出示有关句子,引导学生从词语“便、很容易、而且、很整齐”的理解中,弄清阿切尔被什么样的举动给“吸引”住了,并在朗读中加深体会。
过渡:这位先生的举动,深深地吸引了阿切尔。出示插图,指导观察,引导学生从阿切尔的眼神、动作中,感受阿切尔被深深“吸引”的样子。赛读体会。(板书:吸引)
(3)教师引读阿切尔的“想法”,探究问题②,指导学生朗读有关句子。(板书:想法)
(4)阿切尔为什么会想到发明邮票打孔机呢?引读第1、2自然段。抓住“摸遍、也、只好、求助”等词语和有关句子,在多形式的反复朗读中体会没有齿孔的邮票使用时的不方便。
(5)小结过渡,板书:研究。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打孔机带来的方便。
(6)教师引导学生读文中的有关片段。抓住重点词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邮票打孔机带来的“方便”及阿切尔发明打孔机的伟大。
指读“很快,邮票打孔机……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这段课文。
自读课文有关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对“很容易、非常方便、立即、仍然”等词的理解,体会邮票打孔机带来的“方便”及阿切尔发明打孔机的伟大。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阿切尔的敬佩。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小组赛读)
(四)小结课文,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并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收获,体会阿切尔留心观察,善于发现,探究的精神。
2、课文中有两个人物,你喜欢谁?为什么?(只要能说出理由,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
(五)实践活动
收集自己喜欢的邮票,通过读课外书或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邮票知识。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承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伴随了“我”一个星期。当“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在慈爱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德——诚信。孩子的诚信让老奶奶感动,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
本文是一个小故事,是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来描写的。先是扔石头“很开心”;再是砸碎玻璃“很害怕”然后是见到老奶奶“很不自在”;最后是用自己积攒的钱赔偿给老奶奶感到“一阵轻松”。教语文,也是教做人。教学时应该紧紧的抓住这个线索,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发现,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学习老奶奶宽宏博大的胸怀。同时还要以文为载体,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品析、积累、运用词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描述(大致)
一、复习
直入文题并板书。复习本课的生词,认读词语。
质疑课题。教师问:“我指的是谁?(老奶奶)”“你指的是谁?(小男孩)
二、整体导读
教师引导:为什么老奶奶为小男孩骄傲?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说一说。
指名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三、深入研读
教师再问:小男孩是怎么打碎玻璃的,惹祸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可以边读边画,把读懂的相互交流一下,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学生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学生汇报第1自然段。教师点拨:你们玩游戏的时候开心吗?那么你能开心的读一读吗?(学生读,评议后再读)
教师抓住“……像……又像……“让学生仿句说话。
学生读第2自然段,理解“像兔子一样逃跑的心情”。教师引导:谁见过兔子逃跑的样子?(学生模仿)那你们就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吧!(指名读,读的不好,激励学生再读。一起读)
教师引问:小男孩惹了祸,会怎么想呢?学生读第3自然段,理解“不自在”的意思。让学生联系生活体会“不自在”的感受。(学生多元的理解)教师指名学生读出“不自在”的情感,同桌读,评议后读,全班读。
教师学小男孩的样子读这段,然后,让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激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学生向学生挑战。小组向小组挑战。
教师引导:小男孩后来是怎么做的?学生读第4自然段,读后谈自己的理解(几个学生的看法不同),这时,一个学生问:“7美元是多少人民币?”教师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换算,一学生算出折合人民币60多元。老师再让学生体会60多元的价值。
教师继续引导:小男孩还完钱后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启发学生多角度的理解。
让学生说说小男孩是什么样的孩子?(学生从多方面来回答的),这时,一学生提出要读一读课文,并且要求男女生比赛。老师及时扇情。
引导:老奶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学生读5、6自然段。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你认为老奶奶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很活跃,谈出各自的看法)
四、归纳领悟
教师小结:老奶奶是宽容的人,小男孩是负责任的人。
五、巧妙拓展
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拿出一封信,说是老奶奶给寄来的(学生问:“是真的吗?”,老师说是真的。)在学生好奇的状态下,打开,要学生读一读。(勉励小男孩学习的话),这时,一学生提出要给老奶奶回信。一学生提出写信要把字写好,要求老师指导写字。
六、写字指导
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写字。首先出示生字,让学生读一读,再让学生观察生字,让他们自己提出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范写生字,边写边讲。学生“描和写”生字。
七、课后作业。让学生给老奶奶写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学生从小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爱鸟、护鸟。
学情分析:
本班今年刚加入“引导自学”课型的实践,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基本能做到有步骤的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有分工,有合作。由于训练时间较短,组长的组织能力还有待加强,全员是否都能参与讨论还有待观察。本文条理清晰,语言也易于理解。学习时,孩子们可以结合插图,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感悟,感受鸟的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图文对照,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环节
学生自学事宜
教师引导事宜
备注
明确自学重点 6
看清自学重点:(1)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会生字。
2、图文对照,了解课文大意。
1、直接导入
2、板书课题
围绕重点自学15
个人自学:
一读: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标序号,读课文,不懂处标?
二查:通过查工具书解决自己不懂得疑问。
三记: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书空、描红、临写,好方法记字。
四想:默读课文,观察插图,想想鸟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备注:如果你的自学提前结束,请再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1、巡视指导,适时点拨。
2、重点关注学困生。
交流自学情况16
1、小组讨论:(8)
(1)、读词语;
(2)、讨论自学时不懂得疑问。
(3)、讨论难写的字。
(4)、讨论课文大意。鸟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5)、组内分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全班交流:(8)
(1)小组代表提出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
(2)交流难写、难记的生字 。
(3)交流课文大意。
(4)交流读课文。
1、巡视指导,关注小组讨论常规的表现(声音适中、坐姿端正、乐于倾听等)。
2、个别点拨,引导孩子说出心中的疑问。
3、随机正音。
4、关注学困生。
5、生字指导
(1)、引导学生按结构给生字分类;
(2)、着重指导“玉、密”
点拨自学得失2
1、小组展示课文朗读时,适当范读或领读、点拨,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2、学生说说课文大意,适时点拨,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难写字时适时点拨、范写。
4、根据学生疑难问题随机点拨。
巩固自学成果1
1、同桌互查正确流利通读课文。
2、学生练写一手好字。
板书设计
16、鸟岛
鸟儿的世界
鸟儿的乐园
鸟儿的种类多
人类的朋友
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语海畅游-----同义词、逻辑训练、加标点。
2、积少成多---《送孟浩然之广陵》
3、阅读平台---《心灵创可贴》
4、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5、笔下生辉----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1、阅读平台---《心灵创可贴》
2、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3、笔下生辉----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平台”。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例子。
2、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讨论,交流字的注意点。
4、出示幻灯
“一起”和“一同”……
学生读这组字,并开火车进行口头说句。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做练习,教师检查反馈。
5、出示课本例子
6、学生做练习,教师反馈做练习情况。
(1)把“学生”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示年龄的。
(2)把“少年”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示职业的。
(3)把“电视”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剧种的。
(4)把“电影“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示家用电器的。
7、(1)出示课外练习,学生做练习。
(2)学生做课本中加点的练习。
8、反馈练习情况。
(1)电灯、电话、留声机是爱迪生发明的。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
(2)他小时候记性很好,不到三岁,就能背诵杜甫的《绝句》。人们称赞说:“这小孩多可爱呀!”
9、出示课外练习,学生做练习。
二、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3、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4、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阅读平台-----《我是中国人》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心灵创可贴》,要求读得流利、连贯。
你读懂了什么?
2、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4、你喜欢苏茜吗?为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理由。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我们应该学习苏茜那可富有爱心的童心。她是一个善良的小姑娘,是一个关心他人的小姑娘。)
四、作业背诵《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背诵、默写《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1、教师读题目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学生自己的照片并先在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4、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二、笔下生辉------写“家乡”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
(1) 想一想:怎样把文中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呢?。
(2) 怎样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三、总结
学生写作文,教师随堂指导
四、作业
1、完成习作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3、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能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能找出文章细致描写景物和细腻刻画人物的句子,揣摩其作用。
4、能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课前学习:
1、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弄清字意。
2、品读文中的精彩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播放歌曲《童年》导入新课。
二、速读全文,说说这是怎样的三颗枸杞豆?(可以用原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答案可能会有:“催我奋进的三颗枸杞豆”;“征服我的三颗枸杞豆”;“富有教育意义的三颗枸杞豆”;“三叔送我的三颗枸杞豆”;“启示生命意义的三颗枸杞豆”------
三、这三颗有着特殊意义的枸杞豆,征服了年少的“我”,最终使“我”成就了一名植物学家。但在这之前,“我”是什么样 的人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案可能会有:“贪玩的我”;“不爱读书的我”;“爱逃学的我”;“不怕打的我”;“顽皮淘气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我”------
四、“我”为此经常挨打,但“我”并没有改变自己,直到遇到病中的三叔。
创设问题情境。
1、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三叔,表现人物什么特点?
2、“我”和病中的三叔共有几次对话,对“我”有什么影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
第一次对话给我的影响:让“我”更懂得热爱自然,而且和三叔相比,还意识到自己的一无所知和不善于观察。
第二次对话给“我”的影响:懂得时间的珍贵,珍惜金色年华。
3、找出第二段对话中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如小组不能解决,可以全班讨论。
(如探究练习中的第二大题。)
五、学生畅谈:三颗枸杞豆改变了“我”的一生,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类似作者的事情?带给了你哪些人生的启示?
六、课后学习:
课文写童趣和景物生动细致,联系课文中的描写语句,体会童趣与“我”后来成为植物学家的关系。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重点:
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激趣,初步感知课文
1、谈话:你知道骄傲是什么意思吗?出示插图, “我为你骄傲”是图中老奶奶写给小男孩的一句话,在这句话中“骄傲”是什么意思呢?老奶奶为什么要说“我为你骄傲”?答案就在课文里,大家只要认真地读了课文,就一定能解答这些问题。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听读,欣赏“真情”。
(1)出示课文插图,老师配乐朗读。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去感受课文的美,去感悟人格的美。
(2)交流听读后的体会。
2、自读,感悟“真情”。
(1)自己读课文,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
3、分角色读,体验“真情”。
(1)找自己的学习伙伴,分角色对读,体验人物的情感变化。
(2)讨论“我”的情感变化过程。“很开心--害怕--很不自在--一阵轻松”-?(当我看到“我为你骄傲”的便条时是什么心情呢?续说课文结尾。)
4、猜测老奶奶的情感变化。玻璃窗被打碎后——收到“我”送的报纸后—— 收到我积攒的7美元和一封道歉信后
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
三、拓展:
联系生活,领悟“真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是很多的,有像“我”一样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有像老奶奶一样宽容的人,但也有跟他们不一样的“另类人”。请你联系生活讲一讲吧。
四、积累运用
1、读读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可以把它们抄下来。
(1)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
(2)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2、积累课文中喜欢的词语。如:光滑、破碎 飞快 轻松 骄傲 往常 自在 足够真诚 顿时 继续 风和日丽
3、抄写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看图认识五官中的眼睛,了解眼睛的作用。
2、认读生字和词语“目(眼睛)、我”。学习句子“我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我要好好地保护它。
3、指出自己眼睛的位置,初步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和词语“目(眼睛)、我”。学习句子。
2、看图指出眼睛,并指出自己眼睛的位置,了解眼睛的作用,初步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小红五角星
2.视频《保护眼睛》
教学流程
一、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又见面了,下面我们一起猜谜语好吗?
上边毛,下边毛,
中间有颗黑葡萄。
生答:(眼睛)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认一认
1、游戏:“指五官”
今天老师和大家来玩“指五官”的游戏,看看谁又快又正确的指出五官。
眼睛长什么样子?找旁边的好朋友互相看看,并说一说。
2、出示小女孩的头像,引导让学生指出小女孩的眼睛。
师:图上画的是谁?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女孩的眼睛。小女孩有几只眼睛?(一双眼睛),领读,生读。
三、学一学
1、复习生字词“眼睛、目、我”。
师:眼睛的偏旁是什么?生答。生读“目、我”并给生字组词。
抽生认读生字词,教师纠正。
2、眼睛的作用。
眼睛能干什么呢?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图。
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谁?(爸爸)他在干什么?手里拿着什么?
第二幅图:图上画的是谁?(姐姐)她在干什么?桌子上有什么?
A、学生回答问题,然后说出句子:爸爸看报纸,姐姐看电视。
师:爸爸用什么看报纸?(眼睛)
师:姐姐用什么看电视?(眼睛)
B、眨眼睛。看图片后,请同学们做眨眼睛的动作。
3、学习句子。
我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我要好好地保护它。
师读,教读,了解“一双、明亮、好好地、它”词语。
学生读句子,对读得好的同学奖励五角星。
4、怎样保护眼睛呢?
师:你们知道怎样保护眼睛吗?视频出示。教师总结。
四、说一说
1、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上是什么。(手、眼睛、脚)
2、教师说,学生指。(手、眼睛、脚、耳朵、鼻子、嘴)
五、练一练
1、写出眼睛的偏旁。
2、指出图片中小男孩和小女孩的眼睛。
3、给人物头像画出眼睛。
六、比一比
1、作业展览和评比。
2、评出本节课的幸运之星。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呦,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麽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夸奖自己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互相交流)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麽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互相读这句话)
交流二: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麽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麽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神情)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嗷,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交流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麽可说的,他没有什麽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麽也没有说,这是为什麽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话的时候会是怎麽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麽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麽发现。
2、交流反馈:
3、(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三个妈妈——,胳膊都——了,腰也——了。
(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麽?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真想有人来帮忙)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假如是你拎着这麽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麽?
朗读提高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麽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5、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麽表现呢?
(1) 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外一个孩子跑到妈妈面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麽发现?(水很重)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麽呀?想说些什麽?(学生自由交流)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麽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麽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麽?
你觉得该怎麽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麽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板书
三个儿子
妈妈 儿子
既聪明又有力气 翻跟头
唱歌好听极了 唱着歌
没有什麽特别的 接过、提着走了
只有一个儿子
孝顺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并学会书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学法
读一读说一说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绽美吐香的花丛中,总有几只蜜蜂在飞舞,这些看似纷乱的蜜蜂,在列宁的眼中却成了向导,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蜜蜂引路》,来了解这个故事。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相机将同学提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2、检查生字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同位两人互相交流一下你的识字方法。
(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
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3、解决同学们前面提到的几个问题。(比较复杂的留在后面理解课文内容时解决)
三、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1、通过刚才的读课文,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相机出示下面的问题:
(1)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
(2)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吗?
2、自读课文,组内讨论上面的两个问题。
3、交流讨论的结果:
(1)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
①齐读第一段,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②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一说。
(2)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吗?
①找同学上黑板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提醒学生注意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
②找同学起来说一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为什么列宁能够找到养蜂人呢?(此处相机总结出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③指导读这一段:
采用范读、齐读、个别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3)列宁找到养蜂人以后,养蜂人有什么表现?
①“惊讶”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惊讶呢?
②指导读列宁和养蜂人的对话,将养蜂人的惊讶和列宁的风趣读出来。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读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通过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的事例?
2、老师总结归纳:
列宁以蜜蜂为向导,找到了养蜂人,所以这篇课文的题目叫蜜蜂引路。我们平时遇到问题,也可以像列宁这样,先仔细观察,再认真思考,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板书设计
26蜜蜂引路
善于观察与思考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1
前置性学习:
1、自学生字,结合图理解“惋惜” 、“渐渐”、“一瘸一拐”、“花骨朵”。
2、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举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懂得小录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玫瑰盛开的录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玫瑰花吗?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
小鹿的玫瑰花
二、自学生字,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识字交流: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结合经验理解:一瘸一拐
结合图理解:花骨朵
3、引导质疑:
预测学生可能质疑: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三、读读演演,解决疑难
根据学生质疑,出示文中的两句话: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一)学习1—4自然段
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1出示一组句子,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理解“渐渐”,体会小鹿栽种玫瑰的辛苦以及对玫瑰的喜爱。
2体会小鹿没看到一朵花的心情,理解“惋惜”。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二)自学5—8自然段
1师:要是能看到小鹿栽种的玫瑰开花时的样子,该多好啊!小朋友们,想看看吗?
读一读第5—8自然段。
2老师扮演小鹿,发给学生“黄莺”和“微风”的头饰,引导学生扮小鹿的朋友,告诉小鹿玫瑰开花时的样子。
3学生自由分组研究角色,表演课文5—8自然段。
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开发文本,拓展表演:
电脑出现小兔的画面,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小兔是小鹿的好朋友,她悄悄地拍下了玫瑰开花时的情景,今天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小鹿,祝它身体健康。(电脑出现玫瑰盛开的画面)
再现童话情境,激励学生充当小鹿的各种朋友,告诉小鹿看到的玫瑰盛开情景。
随机理解“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小鹿的玫瑰花
鹿哥哥用心————鹿弟弟惋惜—————高兴
(松土、浇水)(一朵花都没看着)(黄莺、微风赞美)
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新字。
(3)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2)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字词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叠词,新字,复习旧字。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进秀洲实验小学老师感到很舒服。看,我们的地面干干净净的,课桌椅摆得整整齐齐的,我们的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真高兴啊,我想我们的合作一定会是快快乐乐的。
问:老师刚才的这句话是不是很有水平,里面用了好几个好词,你听出来了吗?
二、我的发现
(一)出示叠词:
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快快乐乐……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
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生说叠词
(二)出示反义叠词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
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师: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再读词语,相机理解词语并进行说话练习。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引导学生发现说反义叠词的方法如说出反义词,再说出相应的叠词;再如说出一个字再找反义词,再说出相应的叠词)
宽宽窄窄、日日夜夜……(轻轻地说,然后轻轻地写,再轻轻地把书上和自己写上去的词语读一读。
二、读读认认
某某小朋友,你真聪明,如果你是我的孩子多好啊,你愿意做我的孩子吗?老师也是一位妈妈,做妈妈可辛苦了,每天下班要上菜场买菜,你们跟大人去过菜场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菜场好吗?
(一)学习萝、茄、菇、炖、烧、烤
1.出示蔬菜大全图,哈,这么多蔬菜,认识他们吗?叫叫他们的名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相机点击出示萝卜、茄子、香菇)
2.说话:我看到了的。
3.这么多的菜,我们带回家做成各种美味一起来品尝品尝,怎样?想想办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些菜做成各种美味呢?(加入一些鸡、鸭、猪肉)
4.学生说,教师相机出示炖烧烤
5.老师做了很多菜,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
出示炖肉、烤鸭、炸鸡腿、炖鸡汤、红烧肉
6.再出示萝、茄、菇、炖、烧、烤我们不仅享受了劳动的乐趣品尝了那么多美味,我们还学会了这么多生字,真高兴啊,再看看这几个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7.我发现萝、茄,这些字都是草字头,都是蔬菜。
8.你也能说一个草字头的字吗?
(学生会说出一些草字头的字不是蔬菜类的,但他们都是植物)
9.有些植物类的字不是草字头的而是“木”字旁的如树
学生说“木”字旁的字。
10.我发现炖、烧、烤都是火字旁的。说火字旁的字。
(二)学习扒、扛、拣、跺、踢、跳
1.我们的手能做出那么多的美味,真能干啊!除了做菜,我们的手还能做什么吗?学生说,我们会做的事太多了,现在老师有个要求,要说你在教室里会干什么,说的字里还要有提手旁(板书)
2.我们还会用手做些什么?(出示扒、扛、拣)
3.学习扒、扛、拣,(做动作)组词并进行说话训练(扒开、扛枪……)
理解拣,老师买菜的时候也喜欢挑拣,比如买萝卜,我就喜欢从很多的萝卜中挑拣几个漂亮的萝卜带回家。
4.我们的手这么能干,我们的脚也很能干。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我们重重地跺跺脚,我们轻轻地踢毽子,我们快乐地跳一跳。
5.出示跺、踢、跳刚才我们就是用脚做了这样三个动作。
学习“跺”。给踢和跳组词说话。
6.出示扒、扛、拣、跺、踢、跳仔细看看你想说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说说提手旁、足字旁的字。
7.手和脚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有一类字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比如脸板书脸,说月字旁的字
8.用一用:出示带有新词的一段话读一读。
今天妈妈带我到菜场去买菜。我从茄子堆里挑拣了几只又大又紫的茄子,妈妈挑选了一些香菇。我们又买了一只鸡和半只烤鸭,回到家,妈妈炖了一锅香香的鸡汤。
三、我会填
1.出示第二题中的生字,这些字都是同偏旁的长得很像,还有一类字长得也很像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题目
观察并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看看它们长得像吗?再仔细看看它们长得完全一样吗?)(观和现的右边都是见,观看的观是又字旁的,现在的现是王字旁的。)
3.组词,写在书上。写好后大声地读一读。
4.找一找这一册书中同类的字。(同桌一起找并组词)
四、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1.2.3.4题
找一找形近字并组词。对于形近字,学生经常会混淆。我想通过这样的延伸拓展使学生在平时对形近字更注意,并会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进行辨析。
学习是为了运用,在学完了读读认认的四组字和含生字的八个词语后,我设计了一段含有这些生字、新词的接近学生生活的一段话,让学生朗读,对这一题进行整合。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识字是为了运用。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两个偏旁,并能通过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掌握形声字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插图和多媒体课件,体会“形旁”和“声旁”在形声字中的作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创设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回味生字组词并造句,及运用。
1.生:我通过偏旁来区分这些字
师:你真是长了一双火眼金睛啊,这么深的知识你都能找到
2.你能具体的说一说,你是怎么区分这些字的呢?
3.举例子,说明你的识字方法。
(三)合学交流
同学们说得真好!依据偏旁去区分这些字方法还真的不错,我们一起来看看识字8,这些偏旁,从这些偏旁中,你可以获得怎样的信息呢?(出示偏旁:忄 氵 讠 日 虫 目)
1.想一想他们读什么?怎么写?(具体介绍“忄”和“目”)
生:读
师:同学们读的可真好啊,把每一个字都读得那么准确,同学们给自己鼓鼓掌。
2.向大家接闪一下你的认识(如“虫”,代表昆虫,虫字旁的字应该和昆虫有关系)
从一个小小的偏旁,我们都可以获得这么多的信息,那你能根据偏旁来学习这些字吗?(出示:请 清 情 晴 蜻 睛)。
1. 想一想这些字你会怎么记?
2.思考在读得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插入一个小活动组织编写儿歌帮助记忆。)
师:同学多聪明呀,老师一点,儿歌都会编了,那么你会为这些生字组词吗?能为词语造句吗?现在小组合作,读一读词语,读得好的,在小组里领读,并为每个词语造句。
1.出示幻灯片(请 请坐 情 事情 清 清洁 晴 晴天 睛 眼睛 蜻 蜻蜓)
3.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师:大家这么聪明,都为词语造句了,那么你能巧妙的运用这些字,为句子填空吗?(出示幻灯片)
(四)导学
1.小组合作完成,并说说理由。
2.展示学习成果,变现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师:今天的同学们表现特别好,特别爱学习,且会运用方法去学习,值得表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多动脑,巧妙地运用方法学习,把知识学得更牢固。
(五)板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4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例如,教学开始,让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尾,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词,并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采用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并思考“谁的帮助最好?”,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全员参与,互动探究,各抒己见,资源共享,培养其协作精神。“根据图文内容,探究图中人物分别是谁?”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感悟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从而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学习语文的快乐。当然,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因此,第二个设计理念便是“读贯穿始终”。
设计特色:
以读为本,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学习13个生字。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小伙伴们的不同态度。
教学环节: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一)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二)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一)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2、同桌同学互读。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二)学生交流汇报:
1、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玛莎、维加、安娜、安东。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
四、复习巩固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二)读书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带领组员读,然后把会读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会或不熟练的,请同学相互帮忙。)
五、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一)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尝试书写。
(“问、间”都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门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单人旁”。)
(二)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三)学生书写。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笔和间架结构,然后请学生尝试书写,再辅以教师指导,力求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们的不同做法,懂得安东的关心帮助是最具体、最实际的。
教学环节:
一、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研读课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
师生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维加关心、询问,安娜关心、责怪,玛莎难过委屈的语气。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三)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三、开展“图文”配对活动,深入理解感悟。
(一)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图上的四个小伙伴分别是谁?说清楚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断,并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如: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是玛莎,因为她是两手空空的,又低着头,好象很难过。从右往左数,第二位是玛莎,因为旁边的安东正掰了半片面包给它吃呢。身穿兰色背带裤,头梳两根长辫子的是玛莎。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矿泉水的小男孩是维加,拿着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头戴帽子,快步走来,把把半片面包递给玛莎的男孩是安东。……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创造潜能。让学生“根据图文对照,说说图上的人物分别是谁”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依据自己不同的感悟来分析判断。应该说学生的思维已进入开放状态。同时,这环节的安排也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说明,达到资源共享。]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把文字故事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维加:问,说;安娜:说,说;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最具体的关心。
四、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中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们。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去做呢?
(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二)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入课文,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学生的体念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五、巩固生字新词。
1、出示新字词,学生自主识记,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
2、汇报交流,强化记忆。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默读课文,理解描写安培专心计算的句子。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要求:熟读课文,认识生字,会描红书写。
重点: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顺。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问: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黑板两个字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二、自读课文,检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检查:
逐段指读课文,读顺句子。
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带拼音和不带拼音的词语)
想想生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小组内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
3、全班交流。
采用比较法记住 考——竖
考——老
竖——坚
4、描红
四 、作业
1、写习字册
2、比较组词
竖( )考( )培( )粉( )
坚( )老( )倍( )纷( )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课文。
2、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默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专心
过渡:安培是怎样专心研究的呢?
2、指名读第二段。
1) 说说安培专心思考的有关内容。
2) 说说“好象”能不能少?为什么?
3) 指导朗读:在读这一段时,应该突出哪些词语?为什么?
板书:思考 只顾往前走
各自试读,互相听读,提出意见后再读。
3、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应怎么读呢?请大家自己朗读体会。
1) 引导分清两个层次:从心算到在“黑板”上演算。
2) 讨论这一段应怎么读?(高兴)
指名读,评议。
3) 比较:心算、计算、演算。
4) 女生齐读第三段。
4、过渡:安培正在专心地演算着,忽然“黑板”动了起来,他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
1) 找出写他专心计算的句子,男生有感情地朗读。
2) 默读课文,想象他当时的情态,同桌练习表演。
3) 两人表演。
5 默读第五段,我们读到这里,也知道了什么?
从这里可以看出安培是怎样研究科学的?
齐读第五段。
三、作业
默读课文,练习讲这个故事。
板书: 14 “黑板”跑了
专 心
思考 只顾朝前走
演算 在“黑板”上
跟着“黑板”走
不是......而是......
聚精会神
第三篇: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认识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
3、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同学们,古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古诗有很多,比如我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就会想到(李白的就《静夜思》),那么李白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杜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这首《绝句》。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古诗的题目,绝句其实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话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那你数一数,这首古诗应该属于哪一种?
师:那大家对杜甫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再来补充一些杜甫的相关知识吧!(补充诗圣 诗仙 诗豪等知识)
四.精析古诗
1、读通古诗,纠正易错字
重点纠正“独”“鸳”“鸯”三个字
2.读出节奏
先由学生自己划分节奏,教师纠正,学生自由
练习。
3.分析大意
(1)从“迟日江山丽”这句诗中你看到了什么?“迟日”是什么意思?“丽”是什么意思?
(2)这些都是作者看到的,那作者闻到什么?气味是谁送来的?春风是什么感觉?
(3)美丽的春天还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是谁呢?它们在干什么?
4.总结感情
作者都对春天什么感情?(喜爱、赞美)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新字。
(3)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2)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字词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叠词,新字,复习旧字。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进秀洲实验小学老师感到很舒服。看,我们的地面干干净净的,课桌椅摆得整整齐齐的,我们的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真高兴啊,我想我们的合作一定会是快快乐乐的。
问:老师刚才的这句话是不是很有水平,里面用了好几个好词,你听出来了吗?
二、我的发现
(一)出示叠词:
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快快乐乐……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
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生说叠词
(二)出示反义叠词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
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师: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再读词语,相机理解词语并进行说话练习。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引导学生发现说反义叠词的方法如说出反义词,再说出相应的叠词;再如说出一个字再找反义词,再说出相应的叠词)
宽宽窄窄、日日夜夜……(轻轻地说,然后轻轻地写,再轻轻地把书上和自己写上去的词语读一读。
二、读读认认
某某小朋友,你真聪明,如果你是我的孩子多好啊,你愿意做我的孩子吗?老师也是一位妈妈,做妈妈可辛苦了,每天下班要上菜场买菜,你们跟大人去过菜场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菜场好吗?
(一)学习萝、茄、菇、炖、烧、烤
1.出示蔬菜大全图,哈,这么多蔬菜,认识他们吗?叫叫他们的名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相机点击出示萝卜、茄子、香菇)
2.说话:我看到了的。
3.这么多的菜,我们带回家做成各种美味一起来品尝品尝,怎样?想想办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些菜做成各种美味呢?(加入一些鸡、鸭、猪肉)
4.学生说,教师相机出示炖烧烤
5.老师做了很多菜,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
出示炖肉、烤鸭、炸鸡腿、炖鸡汤、红烧肉
6.再出示萝、茄、菇、炖、烧、烤我们不仅享受了劳动的乐趣品尝了那么多美味,我们还学会了这么多生字,真高兴啊,再看看这几个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7.我发现萝、茄,这些字都是草字头,都是蔬菜。
8.你也能说一个草字头的字吗?
(学生会说出一些草字头的字不是蔬菜类的,但他们都是植物)
9.有些植物类的字不是草字头的而是“木”字旁的如树
学生说“木”字旁的字。
10.我发现炖、烧、烤都是火字旁的。说火字旁的字。
(二)学习扒、扛、拣、跺、踢、跳
1.我们的手能做出那么多的美味,真能干啊!除了做菜,我们的手还能做什么吗?学生说,我们会做的事太多了,现在老师有个要求,要说你在教室里会干什么,说的字里还要有提手旁(板书)
2.我们还会用手做些什么?(出示扒、扛、拣)
3.学习扒、扛、拣,(做动作)组词并进行说话训练(扒开、扛枪……)
理解拣,老师买菜的时候也喜欢挑拣,比如买萝卜,我就喜欢从很多的萝卜中挑拣几个漂亮的萝卜带回家。
4.我们的手这么能干,我们的脚也很能干。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我们重重地跺跺脚,我们轻轻地踢毽子,我们快乐地跳一跳。
5.出示跺、踢、跳刚才我们就是用脚做了这样三个动作。
学习“跺”。给踢和跳组词说话。
6.出示扒、扛、拣、跺、踢、跳仔细看看你想说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说说提手旁、足字旁的字。
7.手和脚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有一类字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比如脸板书脸,说月字旁的字
8.用一用:出示带有新词的一段话读一读。
今天妈妈带我到菜场去买菜。我从茄子堆里挑拣了几只又大又紫的茄子,妈妈挑选了一些香菇。我们又买了一只鸡和半只烤鸭,回到家,妈妈炖了一锅香香的鸡汤。
三、我会填
1.出示第二题中的生字,这些字都是同偏旁的长得很像,还有一类字长得也很像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题目
观察并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看看它们长得像吗?再仔细看看它们长得完全一样吗?)(观和现的右边都是见,观看的观是又字旁的,现在的现是王字旁的。)
3.组词,写在书上。写好后大声地读一读。
4.找一找这一册书中同类的字。(同桌一起找并组词)
四、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1.2.3.4题
找一找形近字并组词。对于形近字,学生经常会混淆。我想通过这样的延伸拓展使学生在平时对形近字更注意,并会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进行辨析。
学习是为了运用,在学完了读读认认的四组字和含生字的八个词语后,我设计了一段含有这些生字、新词的接近学生生活的一段话,让学生朗读,对这一题进行整合。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识字是为了运用。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
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关于列宁的图片和资料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找出要求会认的生字圈出来。
2、自由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小小虫,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传花粉,采花蜜。人人夸它爱劳动。
打一动物()
2、教师简介列宁生平
列宁(1870 —1924)前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人。
3、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标出要认读的生字。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好中差兼顾,开火车认读。
3、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一、二、四段内容。
1、从图切入,(出示课文插图)在蜜蜂向导的带领下,列宁找到了养蜂人,你看到了什么?文中哪段话介绍了这部分内容?
2、教学第四自然段,自由读第四段内容,注意他们此时的表情,交流:惊讶、笑着,引导识记“讶”什么情况下你感到惊讶?
3、回读1、2段,认读词语。
养蜂的人看到列宁时。为什么这样惊讶?自由读一读1、2自然段思考。(1)、这篇课文一共有六个要求会认的字,有五个生字朋友都躲在第一自然段里了,你能读通吗?先看这些词语:莫斯科、附近、派人、谈天。
认读,引导识记字形,理解意思:莫斯科(城市名),附近(谁坐在谁的附近?你家附近有哪些建筑?)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看来列宁和养蜂的人常常见面,可为什么养蜂的人见到列宁感到惊讶?指名朗读第二段。
比较句子:分辨词语:“常常”和“往常”(小黑板出示课后相关练习)
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①分别为这两个词语找反义词。
②这两个词语能交换吗?
(3)、指名朗读1、2自然段。
4、回读第四段。难怪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引导读出惊讶的语气。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派”字右边不是“瓜”。建议在范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字中四个撇的变化:两个平撇的不宜太长,竖撇勿忘先竖后撇,右边的小撇宜短。
“敲”字的右边不是“支”,应当提醒学生注意。
2、练习书写
3、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业:
1、巩固新词,朗读课文。
2、搜集列宁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读词。
二、精读课文,理解体会。
1、默读这一段,思考: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 ——画出表示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位置的词语。
2、小组讨论: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自己的话和本组的同学说一说,也可以试着画出列宁的路线图。
3、小组汇报并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
(1)、重点引导展开合理想象。(出示小黑板)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想到。
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想到。
(2)、他想的对不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哪个词语体现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理解“果然”。
(3)、学生上台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并练习口头表述。
(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4、再次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2)、扩展想象: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会说些什么?列宁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全文
是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要像列宁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出判断、解决问题。
四、拓展交流。
学生介绍搜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交流以、引用旧知、再现识字等方式,达到会识字、会写字、会读文的目的。
3.让学生初步感知“与众不同”的内涵,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写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利用多种方法识字,掌握识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会变的画。请看(课件出示)你你看到了什么?注意哟,它变了!(课件出示)你又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很多只鸟又可能说成是——(一群)我们可以说一群鸡,还可以说一群什么?(生回答)
2.指导书写“群”。学生自己写两个“群”。评价写字。
3.再来看这幅画(课件播放)你又发现什么了?能用一词来形容这只小麻雀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众不同的麻雀》,伸出手跟随老师一起来写题目。
二、读文识字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听准字音。
2.你们以前都是怎样识字的?学生说识字的方法,师板书。
3.学生运用以前的识字方法自己读文识字。
4.出示生字。指名带领拼音领读。
5.去掉拼音,抢读生字。
6.老师介绍生活识字方法。
7.学生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8.全班交流识字。
(1)“毫”联系生活识记。
(2)猜谜语,识记“刮”(教师边讲边画汉字的演变(图)。指导书写“刮”字。学生书写并互相评价。
(3)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谴”。同时,复习形声字的儿歌。
(4)由学生自由介绍“妨、碍、继、续”
9.“开火车”读词语。
三、回文识字,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全文。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指导朗读“麻雀们说:“我们都迎风站立……和我们站得相反?”
(1)你知道麻雀们说这些话时是什么心情吗?
(2)指名用生气读这句话。
(3)学习“?”。联系《标点符号的争吵》一文指导朗读。
(4)学生练读——指名读。
4.指导朗读:“我喜欢这样,我并没有妨碍你们呀!”小麻雀说。
(1)指名读这句话。
(2)联系《标点符号的争吵》一文,指导读好感叹号。
(3)你知道小麻雀对待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吗?
(4)指名回答并朗读。
5.指导朗读:麻雀们一致谴责道:“和我们大家……家伙!”
(1)能读出批评的语气吗?
(2)在这句话中哪个词是批评的意思?
(3)学习“责”。指导书写。交流识记方法。组词。学生书写。
6.分角色朗读这三句话。
7.指导朗读:小麻雀大叫道:“猫来了!猫来了!快逃!”
(1)出示插图,观看感知中。
(2)老师引读。
(3)小麻雀此时的心情怎样?
(4)全班齐读。
四、拓展延伸
1.如果你就是这群麻雀中的一员,你想对小麻雀说什么?
2.总结:是啊,这小麻雀虽然与众不同,和大家不一致,但是它的心地是善良的,在关键时刻它救了大家一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出示儿歌,学生再认。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认字11个。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典、楼”。
4.继续培养学生在学习时运用字典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字11个。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写字“典、楼”。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卡片、挂图。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诗歌,题目是:“字典大楼”。
指名读课题(2人)。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初步学习诗歌。
1.谁预习这篇课文了?你是怎么预习的?(3人说)
2.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3.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板书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钠”是什么?
(2)“砝码”是什么?
(3)为什么要说“拜访”字典大楼?
4.同学们拿出字典来查一查“钠”“砝码”“拜访”,看看字典能不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全班交流。
“钠”: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容易氧化。
“砝码”:天平上作为重量标准的物体,通常是金属块。
“拜访”:敬辞,访问。
5.字典的用处真大,文中的小作者管它叫字典大楼,还说要经常去拜访专家。你有什么想法吗?就带着自己的感想认真读一遍课文吧!
6.全班分小节读。
三、学生字。
1.同学们课文读的好,生字也一定认的不错,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如果你认识,轻轻地举起手,不读出声。
(检测学生认字情况,找出问题多的字全班一起学习。)
全班认的好的字让学生组词或说一说记字的方法。
2.黑板上贴出学生有问题的字:“登、盐、添、瓦”。
下面小组一起商量这几个字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3.小组派代表讲字。
4.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记字,真了不起,老师奖励大家做个找朋友的游戏。(用下面的字组成词)
典、登、品、按、址、钠、盐、验、砝、码、急、血、添、瓦
四、写字。
1.出示生字表:“典、楼”
观察生字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2.指导:‘典’字。说一说字的结构,应该怎样写?
学生写,反馈(说一说哪写的好,哪写的不好。)再写两个。
五、小结并留作业。
作业:
1.有语气地读课文。
2.自己用生字卡片认生字并组词。
3.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巩固识字14个。积累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教、科”等6个生字。
4.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写字6个。
教学重难点
1.书写习惯的培养。
2.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书、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字典大楼”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谁愿意读这篇课文?(请5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的怎么样?一会儿来评一评。
2.读完之后评议。
先说一说谁读的好,什么地方读的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3.小组内读书比赛。自选一个小节参赛。
小组比赛读课文。
4.全班一起读课文。
5.照样子说一说:
(认真)地背诵()地背诵()地背诵
()地听()地说()地()
三、巩固生字、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字组词。
2.这节课要求同学们会写的生字有……,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3.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4.练习写字。
5.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6.小结。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积累成语。
3.写生字。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课文谈谈对失败的看法
教学重点:能结合课文谈谈对失败的看法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课 型:新授
教学过程:
1、当你学骑自行车摔一跤时,爸爸会鼓励你说:“没关系,再来一次”;当你回答问题因紧张而没说清楚时,老师会亲切地说:“再来一次”。
2、说说“再来一次”什么意思?生自由说,老师引导(重复、重新、又再来几次)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再来一次”的故事。
4、板书课题:再来一次,请大家齐读课题、指名分组读、在齐读。
1、师:那么文中是谁?做什么事需要再来一次呢?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带着问题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1)学生读课文
(2)指名汇报(文中小加因为不敢跳马,而需要重新再来一次)
师:跳马!看,一群孩子正在玩呢!
2、课件出示图片:仔细看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种游戏是怎么玩的吗?
抽生说一说。
师:你把跳马游戏介绍得很清楚。请坐。
课文中爸爸也介绍了跳马游戏的玩法,请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来,(生说第四段)齐读一次。(课件)
师:爸爸为什么“笑着说”呢?
生:因为他没发现小加的反常,只注意小加说的跳马游戏。)
师:那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快乐的语气,因为爸爸小时候也玩过。
师: 指名读;齐读。
师:看了图片,听了爸爸的介绍,你会玩这种游戏吗?谁来试一试?
3、抽两生表演玩跳马游戏。(随机进行安全教育)(由于我们没有安全垫,也没有体育老师的指导,所以我们只请这两位同学示范一下跳马的动作就可以了,)让我们为这两位勇敢的孩子鼓掌。
4、师:请问孩子们,你敢跳吗?统计敢跳与不敢跳的情况,采访不敢跳的同学:你为什么不敢跳?(生说不敢跳的原因)
师:其实小加和你一样,第一次玩跳马时也不敢跳,他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
5、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内容
(1)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呢?
生1:指名读
师引导:这是小加第一次跳马,当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呢?
生2:害怕!(那么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吧)
师:但小加仅仅是因为害怕吗?指名生说害怕自己跳不过去,害怕摔下来,害怕被人笑话,丢人、难为情(或读书上的句子)
师:那么请你带着害怕、丢人、难为情这样的心情再读一下。
(点评读)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情,小加跑到马跟前时,才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师: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玩得挺开心的,而自己却不敢跳,小加此时的心情怎样啊?(不高兴),所以下午放学,小加带着这样的心情回家了。
6、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
师:请大家小声读一读,小加今天的表现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指名读。
师:通过与往常的表现对比,文中哪些词句看得出小加今天的心情确实不高兴呢?
课件出示:(悄悄的躲进、慢吞吞的吃着、抬、咽,最好用慢吞吞练习说话)怎样用声音来表达这种心情呢?
生:(低沉、缓慢)、不高兴、声音小。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听了你们的读,不但老师发现了小加今天的表现与往常的表现确实不一样,细心地妈妈也发现了小加的反常,当妈妈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之后,妈妈是如何做的呢?
师:生答: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哦,原来是这样。”妈妈摸着小加的头,笑着说,“那你为什么不再来一次呢?”)师再重复问学生,说出“我害怕”。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小加的妈妈或是小加的同学,你会怎样劝说小加呢?下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再小组内分别饰演小加、小加的妈妈或小加的同学。
1、学生小组表演、讨论。
2、小组汇报表演(找一组到讲台劝,其他组学生也可以劝)
师:(动作温柔些)摸头,小加同学,听了这么多关心你的话,此时此刻,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3、小加发表劝说后感言。师重复总结小加的话,是呀,出示课件师一人读(“做一件事,重要的并不是成功或失败,而是专心去做,努力去做,哪怕只有一点儿希望也要坚持,绝不能因为没有信心而放弃。”)
师:让我们把妈妈的话深深地记在心中吧,请同学们齐读第十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你有过失败的经历吗?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课件)
1、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说。
2、师:是呀,同学们,别怕失败,重要的是再来一次!让我们为懂得这个道理高兴地齐读一遍。“别怕失败,重要的是再来一次!”
3、师:让我们把今天的收获再大声的告诉所有的人。“别怕失败,重要的是再来一次!”
作业:
1、搜集有关成功和失败的名人小故事。
板书设计
再来一次
专心做 失败
努力做 再来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3个,在语言环境中积累词语“珍珠、仰着头、撒在、一直、应当、祖先、认识、不肯、注视、刻苦钻研”等。
2.正确流利地读好难读或重点语句。
3.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认识“……像……”等句式,理解“仰”、“”“一直”等词语,及其表达的意思,初步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个字谜:一天一天又一天,太阳天天都见面。(晶)真棒!看到晶字,你想到什么词?(亮晶晶)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板书:星星)
这节课,让我们在美丽的夜空开始学习吧!(课件:星空图),在晴朗的夜空中有许多一闪一闪的星星,你觉得这满天的星星像什么?(珍珠、宝石、小眼睛),就在这美丽的夜空下有个数星星的孩子(板书课题)
大家伸出小手,跟我一起写,“数”数”是左右结构,左上角是个“米”,右下角是个“女,右边是反文旁。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好“星星”和“孩子”两个轻声词)
老师还发现课题中藏着一个多音字,(数),它还有另外一个音读“sh?”,出示词语卡片(无数、数不清)
师:这位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就让我们打开课文,课件出示:
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4分钟)
师:这位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出示卡片:张衡)指名读、注意正音,读好后鼻音(板书:张衡)
你对张衡有什么了解吗?(引出“天文学家”和“汉朝”)(板书:天文学家)
介绍:汉朝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朝代,距今1900多年。你还知道哪些朝代?
出示: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指名读、齐读)
师: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急着与我们见面呢!
课件出示:
猜一猜
两个人在土上面(坐)
演一演(老师做一做“仰”的动作)
读一读(做课件)
组 颗 教 极 斗 先
重 直 织 注 视 张
生字宝宝跑进句子里,你们还认识吗?
谁愿意来挑战一下?
课件出示:
1.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夜空。
2.我们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一组一组的,给它们起了名字。
3.夜深了,孩子还不肯睡,仍然注视着夜空。
交流第一句
指名读(读得真棒,你很努力)
大家与老师来做做“撒”的动作。
这个句子很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边读边比撒的动作)
指导全班表演读
交流第二句
指名读(读准“组”和“祖”,两个都是平舌音)
我们的祖先把什么分成一组一组的?
是的,星星是一组一组的,还可以是(一颗一颗的)
那么草原上的羊儿是?(一只一只的或一群一群的)
架子上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
我们的座位是?(一排一排的、一组一组的)
出示课件
一组一组的 一颗一颗的 一群一群的 一串一串的一排一排的 一行一行的 一遍一遍的 一片一片的“组”,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字长得很像,是(出示:组 祖)
它们偏旁不同,换偏旁识字也是种好方法。
出示(姐 粗 组)
师:有“女”变成“姐”
有“米”变成“粗”
有“丝”变成“姐”
这个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导书写)
第三句交流
指名读(读准“仍然”和“注视”)
注视是什么意思?怎样地看?(专心、认真)
张衡这么认真地看,发现了什么?
出示(句子与图片)
啊,他发现北斗星围绕着北极星在移动呢!
同学们真棒,都能把句子读通顺、正确。
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看看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出示课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
2.用“△”标出表示张衡动作的词。
师:你能找到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句子?(出示句子:一个孩子跟爷爷坐在院子里,仰着头,一颗一颗数星星,一直数到几百颗。)
有几个动作呢?(坐 仰 数)
师生共同表演:坐好、仰着头、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
这样数,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眼睛都看花了、仰着头脖子)挺酸的,感觉挺疲劳)
这样不舒服,张衡停下来休息吗?你从这句话中哪个词知道?(一直)
师:尽管满天繁星,密密麻麻的,他没有停下来,一直数到几百颗,可见张衡是个多么有耐心的孩子(板书:耐心)
师:爷爷说:(课件出示:星星那么多,一闪一闪的,你能数得清吗?)
师:孩子说(生接着读)(课件出示:能看见,就应当能数得清。我怕数重了,所以数得很慢。)
从孩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有信心 认真)
分角色读爷爷和孩子的话
自信读读“能看见,就应当数得清。”
师:张衡之所以长大以后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这证实了他小时候对星星的喜爱、耐心、认真观察是分不开的,他的观察结果正确吗?他在数星星的过程中又会有什么新发现,我们留在下节课学习。
这节课最后,让我们乘坐着小白船在优雅的音乐中结束吧!(播放歌曲《小白船》)
板书:
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 耐心 天文学家
信心
认真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8教学内容
指导写字:9、10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这两课比较难写的字,如“岛、展、隐、绕、蜜、密、摘、留”等8个生字。
2、能够用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记住每个四会字。
教学重点
指导书写这两课较难写的字。
教学难点
能够用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记住每个四会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田字格的生字卡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由于开学伊始,因此复习写字姿势,都将在连续几节课里得到巩固和强化,有利于学生牢记并调整自己错误的写字姿势。
通过让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识字方法和组词,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老师范写,教学生学会观察范字,并能指导自己的临写。
堂上练习的时间有限,适当布置一些习作作业,巩固学生的书写。
1、小朋友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写得较好的作业,一起来分析一下他们哪里写得好。
2、请回顾一下我们的写字姿势是如何的?
1、课件出示课的四会字,引导学生认读并扩词。
2、小组讨论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着重观察字的结构、笔顺、笔画和部首。
3、指名汇报交流情况。
4、老师范易写错的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重点指导:
“岛”半包围结构,区分“岛”“鸟”。
“展”注意第八笔的左侧不能添加一撇,而且,“展”的撇捺要舒展,做到四平八稳。
“隐”左耳旁,要先写横折弯钩,再写竖,且是明显的左窄右宽。
“绕”,右上角不能添加一点,并且联想复习“烧、浇、饶”这几个字。
“留”提醒上下结构不能写成了左右结构。
“密”与“蜜”通过组词来区别记忆,如:密码、蜂蜜。
“摘”,联想“商”来对比记忆,注意“摘”里面的“古”,而“商”是不一样的。
5、要求学生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写其他比较容易写的四会字,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完成未写完的字
生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握笔姿势:三指握笔留一寸。
1、开火车认读会写的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被指名学生代表汇报各自的识字方法。
4、观察老师范写生字。
5、在自己的课本上描红生字,然后临写。
练写其他四会字。
板书设计:写字五
反思:
由于这节课难写的字较少,且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因此,能在课上完成所有的任务,并评讲了上一次课的优劣。对于评优,学生积极性较高,也使得开学第四周的写字课,气氛更加好。学生在说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时候,比较活跃,但是,大多是联系所学生字进行区别记忆。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9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识字卡片、词语卡片。
③竞赛评比用的小红旗。
④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体会汉字表意的丰富性。
①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来组词。
②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一个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③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字意。
(采用换词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④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
日积月累
①读读认认
a、激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炊具、餐具,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名称。
(课件播放:结合实物出现词语)
b、小组内练读词语。
c、比一比。
小组开火车读词比赛,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同学来挑战,看谁最棒。
d、认读生字
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要认的生字。
课件出示:灶、铝、锅、漏、勺、铲、壶、汤、碟。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生字。
老师用生字卡抽查。
听字音举卡片。
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②读读背背
a、引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b、小组内练读成语。
c、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最准确,记得最牢固。
(老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贴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老师随意抽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哪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山顶)
d、学生自由说成语的意思。
e、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
口语交际
①看图了解图意。
a、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b、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c、在小组且内练说。
②续编故事。
a、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b、列出学生想的办法。
c、评一评谁的办法好。
d、把续编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e、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全班听,评出“故事大王”。
③扩展延伸。
a、自主画了一幅或几幅画,然后再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
b、与同学交流自己画或写的内容,互相观赏,互相学习。
展示台
①小组内展示课外学习语文的成果。
②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③办一个班级小报展览。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3课时,其中口语交际用1课时。
学习目标
①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②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③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④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⑤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教学重难点
汉字一字多义,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意。
看清图意,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办法,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具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北京的风光。
2、观看课件:直观感受北京风光的美,从而让学生进入优美的情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巧妙地引入新课。
1、听录音读课文,思考: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找有关的词语表达。
2、让学生看课件,师点击鼠标,感受长安街;天安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角楼的夜景。
3、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4、交流情况。
1、出示生字
2、自由拼读
3、讲读生字方法
(讲注意的读音)
4、出示生字带有的句子读一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1、出示生字测读
2、讲记字方法
(1)形近字记忆法
夺—奇雄—谁
(2)熟字加偏旁部首法
“分”加“提手旁”是“扮” “乐”加上“火”是“烁”
3、重点分析、识记以下的生字
夺:注意上面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开些。
扮:左边是分字、撇低捺高
辉:左边是光字旁、竖弯钩要改写成竖提
雄:注意右边是四横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想一想:北京夜晚的特点是什么?把北京想象成什么?边听边在课文中画一画。(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理解“夜幕降临”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课文介绍了哪些地方的夜景?(长安街;天安门城楼;广场四周)结合学生的回答,让他们看看有关的画面。)
3、多么美的夜景啊!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
4、理解:“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轮廓”等词的意思。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结合图片认一认华灯,川流不息说明这里的车很多,多得像水流不断,每辆汽车的车灯都亮着,灯光一闪一闪的,从高处看,就像天空中无数星星构成的银河。)
5、指导朗读,读出长安街的美
(三)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观看立交桥的夜景
(1)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这里的灯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2)理解词语:犹如(好像)装点(装饰)
(3)齐读这一段
2、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2)理解:焕然一新、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繁华、不夜城
“把繁华的大街变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商店的橱窗分外明亮,绚丽多彩的广告牌,颜色各异的霓虹灯为商业街平添了一番美丽,再加上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宾客,这些商业街就显得格外热闹。)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了解古老的故宫有多年轻呢?
(2)理解:倒映、银光闪闪
(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湖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3)小组练习有语气的朗读。
(4)指名读读:你喜欢北京哪里的夜景,请读一读。
(四)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篇课文描写了北京的夜景,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东西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繁华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古老的故宫、美丽的角楼,运用优美的文字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作为首都的小公民我们要用双手去建设北京,描绘北京,使首都的夜景更辉煌,更亮丽。五、拓展思维
今天看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我想对祖国说:()。
我想对全世界各地的朋友说:()。
1、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长安街
北京亮起来了环形路亮
王府井西单美
故宫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的编排是结合了自然、社会、童话、历史、人文、美食、诗词经典等的内容穿插图片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很适合孩子们的阅读学习。
尤其是识字部分更是让学生开阔眼界,《神州谣》是让学生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山川秀美、地大物博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爱国热情;《传统节日》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庆祝方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贝”的故事》介绍“贝”字的形成到甲骨文和现在使用的贝字的演变,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中国美食》是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各有特色让学生学到了许多东西,也了解了中国的各种文化,内容处处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此,我就学校校本教研的机会给学生讲述了《中国美食》,我把这课的教学设计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也是对自己的历练。
教学设计:
中国美食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菠、煎、腐、炖、酱”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蒸”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茄子、小鸡炖蘑菇”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中国美食,并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孩子们,你们去饭店吃过饭吗?(吃过)那你们到了饭店首先要做什么(点菜)你会点什么菜?认识菜谱吗?
生:我会点自己常吃的几道菜,有时看图点菜问服务员就知道是叫什么菜名了。
师:你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教大家认识一些菜名中的字,你们可要认真听讲哦!不会点菜或不认识字该多失望啊!
师:现在老师要给你们呈上一份菜单,你们一起看看有什么特色菜。
1.出示课件菜单本,学生试着说出菜名
2.那你们不认识这些字该怎么向服务员报菜呢?想想怎么做才能认识这些字。
3.生:查字典,边说边拿出字典,动手查字自己解决问题。
4.师:菜单上不认识的字解决了,那课文中的字你们认识吗?
5.合作学习:
(1)指名让学生来试着读课文,学生帮助纠正字音,师作指导认读生字。
(2)自由认读生字词语。
(3)同桌间相互检查。
6.学习生字,积累新词(出示课件)
(1)指名让学生认读生字
(2)说说你认读记忆生字的方法
(3)给生字归类识记
按部首分可以分出:
提示:火字旁与四点底的关系都与火有关
按结构分可以分出:
按音节分可以分出:
(4)学习词语:(出示课件)
(5)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生字新词
7.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观察田字格的安排,师示范生书空。
1.让学生读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的菜有图,有的菜没图。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位置有限容不下那么多图(笑声)
生:有图的那些都是菜,没图的是饭。
师:不错,七幅图是菜肴,四种是主食。
2.小结,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师:板书“食”识字并分析字义(人+良)人把好的东西用来食,比如让学生组词(粮食、食物、美食等)板书“美”提醒学生注意美字的书写。近期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球,让我们食欲大增,今天我们也一起走进课文来学习几道美食。
师:民以食为天,我们中国的美食遍布全国各地,先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助读中国八大菜系,播放视频(八大菜系的讲述)。
师:这么多的菜我们难以启齿,先学几样再去品尝其他的美食,那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中的几道美食。
1.师: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菜名。
2.出示课件,提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菜?
(1)边播放美食图边让学生读出菜名,并说出每道菜的制作材料。
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
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豆腐蒸饺
炸酱面蛋炒饭小米粥(熬)
(2)随图识字,认识生字词语,重点强调腐(一般是读三声如腐烂、腐败,与豆组合读轻声)、菇(应读一声,与蘑组合是读轻声)、炸(多音字,本课读二声如炸糕、炸鸡腿,另一个音读四声如炸弹、爆炸)的读音。
3.此时的你多想饱餐一顿,那就用你的读来表现你此时的心情。
(生读)师适当点评
师:(过渡)这么美味可口的菜是怎样做成的呢?
1.出示课件,指名让学生来读,边读边找出这些菜的制作方法。
2.出示课件,让学生选择菜来说说自己的制作方法。
生:我选鸡蛋,它可以用蒸、煮、炒、冲的方式来吃。
生:我选肉,可以用炒、炖、爆、烤的方式来吃。
3.出示课件,看看它们喜欢吃什么?
师:过渡提问:你喜欢的菜肴又是什么?你知道还有哪些家乡菜?
1.出示课件,几道家乡的菜肴图,让学生说出菜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和你制作的过程
生:蛋炒饭,制作的材料……制作的方法……
2.师:这位同学的课前预习做的非常好,他把自己喜欢的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回去动手试着做一做。
3.拓展延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出示课件)让学生齐读。
注意饮食习惯
师:中国美食也是一种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不只要了解它的特点、烹饪方式也要学会如何去做,它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的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种生活享受。为此,老师也要借此送给大家几道“美食”(出示课件):
阅读伴成长语文煎一生时间熬习惯态度煮成绩性格炖命运命运烤自己
希望各位同学把几道菜好好品味,咀嚼,愿你们创作出更好的美食!
美食大餐
出示课件:抢收蔬菜,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回去动手做一道菜,可以让父母指导帮忙,把你制作烹饪的过程记录下来拍照留念,我们要办一期美食展,评选出美食厨师。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这一课,我也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知道了烹饪的方式有许多种,有些菜不只是一种制作方法,让我也懂得了要做好许多菜的方法。对于学生他们更是如饥似渴,读着读着就直流口水,从中也学会了到饭店如何点菜,如何向别人介绍菜名。
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比较完整,课堂气氛也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优中差学生都已有收获,不管是从字到词还是菜肴的烹饪方法他们都能读出指明,不愧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一节公开课,预习和听讲都很用心。
不足的是开头的视频由于网络原因播放很不顺畅,结尾我的总结板书没有写出来,使得整节课失头掉尾就很不完美。这也是我值得注意的环节,本来的预想是让学生写出特点与烹饪方式,我只是做个总结,可在讲述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环节。这就是对教学过程的不熟练,备课不充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学习多锻炼多钻研多探索,寻求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
1.从假设让孩子们养一只小动物激发兴趣,从而学习介绍小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或发生在它们身上的趣事;
2.能够准确抓住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3、语句通顺,表达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够准确抓住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都熟悉哪些小动物呢?
生自由说。
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1、是可以在家中养的小动物
2、要说出理由,多说几条
(一)出示A组图片
1、实物图:猫、狗、金鱼、乌龟、兔子、仓鼠、鸟儿.......预设
图1小猫:这只小猫的眼睛大大的、水汪汪的,聚精会神,毛也是毛茸茸的图2:小猫最喜欢的'玩具就是毛线球了
图3:欣赏了可爱的小猫,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漂亮的鸟儿,这是一只美丽的鹦鹉
图5:那么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让人心情美丽的鱼儿,这是什么鱼呢?
这是一条孔雀鱼,头部是白色的,身上是红色的,尾巴像一把红色的扇子一样。
图6:想到兔子,就会想到谁?走起路来慢吞吞的乌龟
2、整合成一张图片
师提问:那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最想养什么呢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刚才这几个小朋友都是从什么方面去说明喜欢理由呢?
生:外形上
师:大家真聪明,所以我们在表达最想养的小动物的理由就可以先从“外形特点”上入手。
板书:外形特点
(2)出示B组图片、视频
(适时提问一两张动图,引导学生生动描述)
图1:滑滑板的小乌龟,看它悠然自得的样子
图2:这只乌龟怎么了(给手势,生自由说)
图3: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动物吧?它是谁?仓鼠。它在干嘛,生自由说。
图4:这只小仓鼠又在干嘛呢?生自由说
图5: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只边境牧羊犬吧,它在做什么?
牧羊犬在跳起来、张大嘴巴接住了飞盘,身手敏捷。
师提问:这组图片和上组图片有什么不同?(生自由说)
预设:动物们有趣的故事、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
板书:生活习性
(一)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你最想养什么小动物、理由是什么”(出示ppt)
(分点,儿童话,避免模式化)
(二)集体汇报
从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两方面入手
完成题单
投影展示,生评价
七.作业
大家真像是一位位小作家啊,把小动物们描绘地活灵活现,那老师就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课下把你想说的理由都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看看能否打动他们,真的让你养一只小动物呢?好不好?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3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生字卡片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大家一起唱《娃哈哈》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相信同学一定会喜欢的,先听听音乐,想象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大家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呢?(新疆)
2、导入新课
师:对,今天我们随着歌曲走进新疆,看看新疆是个怎么样的地方。(板书课题:10、葡萄沟)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学习生字。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我们快听一听课文录音,用“ ”把它找出来。
2、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找得真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
4、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
(2)、个别学生领读
(3)、讲认读注意点:
fān
读好“f、h”音:番(吐鲁番)
lǔ
读好“n、l”音:鲁(吐鲁番)
jiānɡ
读准后鼻音:疆(新疆)
注意“wéi维”不可读成“shuí谁”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带生字词语认读生字
(6)、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1、出示生字卡片测读
2、组词
3、讲识记方法
(1)、形近字识记法
(2)、加字法
(3)、减字法
4、教师范写
5、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6、互评
第二课时
1、认读生字词
2、全班齐读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葡萄沟》一课,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葡萄沟是怎么样?(生:葡萄沟很美,那里的人们很喜欢葡萄……)
师:看来,同学们也挺喜欢葡萄沟的,那我们也赶紧来学一学课文。
1、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质疑: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把关键的词句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老师适时点拨,并知道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出示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引导学生从划线词中体会,葡萄沟不仅水果品种多,而且从五月到十月都有水果,所以说真是个好地方。
指名读,读出喜爱之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八方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引导学生从划线词中体会,葡萄沟种的葡萄多,而且长势好,景色十分美丽。
出示课件,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指导朗读,读出景色之美。
2)、“到了秋天,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引导学生从“一大串一大串”体会葡萄不仅多,而且丰硕,从葡萄的颜色多体会葡萄的品种多。结合句子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并给它找近义词。
出示课件动画,指导朗读,读出葡萄的多与美。
3)、“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引导学生从划线词中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小结:葡萄沟不仅葡萄多,景色美,而且那里的老乡又是那么热情好客,我们不禁要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学习第3自然段
1)、“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从划线词中体会葡萄沟的葡萄干有名,所以是个好地方。
2)、学生再读第3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小组内说——指名说(相机理解“碉堡”)
3)、指名朗读这一自然段。
1、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不仅因为那里有最有名的葡萄,更因为那里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3、向同学介绍你自己家乡的特产或一处风景。
板书设计:
10、葡萄沟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沟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色鲜味甜
(真是个好地方)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4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浪读课文。
3、培养儿童在困难面前不退却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出示实物“算盘”让学生观察珠算的减法。
2、导入新课。
3、板书课题,读课题。
1、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注意把生字读准。
2、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纠正学生的字音。
3、再自由读课文,注意不丢字,不添字。
4、给课文上序号,指名轮流读课文。
1、默读课文。
2、汇报默读了解的内容。
3、自由练习讲文中的故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组词。
2、认清字形。
3、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
功:左边的工作偏旁时,第三笔的横要改写为提。
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是台字。
桥:左边是木字旁,右边上面第一笔是平撇,第九笔是竖撇,最后一笔是竖。
淋:左边是三点水,中间木字的捺要改为点,右边木字的捺要写得舒展开来。
4、教师范写。
5、学生书空,描红。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找出小鹿和獐子的说话,先练习读一读,再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1、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第二--第七自然段。
3、小鹿的减法指的是什么?
4、你知道小鹿的减法是怎样做的吗?
5、小鹿说:“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小鹿的成功指的是什么?
6、小鹿每天是怎样坚持做减法的?
(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7、读到这里,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呢?
8、獐子看到小鹿这样累,它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呢?
9、分角色朗读小鹿和獐子的对话
10、齐读第二--第七自然段。
11、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小组讨论交流: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小鹿或獐子,你会怎么想?
五、齐读全文。
六、表演课文内容。
1、请几位同学表演。
2、请大家对表演者说说自己的看法。
1、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鹿的减法
小鹿的减法 361-1=364-……=(成功)(造桥成功)
小獐的减法(发愁)(失败)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认读本课的生字13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读懂课文,理解蜘蛛爸爸信中的内容,体会蜘蛛爸爸对儿子的理解和关爱。
过程与方法:
1、用信引出课题,品赏音乐,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琴声的魅力。
2、细读课文理解蜘蛛爸爸的态度转变过程及原因,感受蜘蛛爸爸对儿子的理解与关爱。
3、联系实际,拓展谈话,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渗透着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要学着用心体会。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五自然段以及蜘蛛爸爸给太太写的回信。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理解故事情节,体会蜘蛛爸爸对儿子理解的爱,并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无私的爱。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炫我两分钟
由一名学生主持,猜谜语:
先修十字街,后造八卦台,主人中堂坐,恭候客人来。
(打一昆虫:蜘蛛)
上课伊始学生全体起立背诵学校校训:诚实笃信,日知日新。自主学习,合作共赢。(设计意图:振奋精神)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封有趣的来信,你们想知道信的内容吗?(生:想。)这封信是蜘蛛妈妈写给蜘蛛爸爸的。经过蜘蛛爸爸的同意,我给大家读一读。
师读信的内容。(配乐)
亲爱的:
你整天只顾在外捉虫,也不管儿子。咱们宝贝儿子不好好捉虫,竟迷上了音乐。你快想想办法吧!
2、师:听完了信的内容,你们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吗?(生:想。)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活学生学习欲望,产生好奇心。)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月光下的琴声》。
师板书课题:月光下的琴声
学生读课题
师:在学习本课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师出示教学目标,读给学生听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本课的生字13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读懂课文,理解蜘蛛爸爸信中的内容,体会蜘蛛爸爸对儿子的理解和关爱。
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课,听读课文录音吧!(生听读课文录音)
师:录音听完了,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师出示要求:
1、对子互读课文,并指正。
2、对子合作,互读生字。认读词语卡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前一天晚上预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他们)
3、老师检查认字词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4、课文一共()个自然段,文章以蜘蛛爸爸对儿子(不好好捉虫)而(迷上音乐)这件事,从(不理解)到欣然接受,最后以蜘蛛爸爸写给太太的回信作为结尾,融入了蜘蛛爸爸对儿子的(理解和无私的爱)。(以填空的形式出现降低难度,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
师:读书时应该怎样做?(学生背读书姿)
读书时,要做到:
脚放平,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桌子约一拳,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向外斜。(强化读书姿势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读中感悟,合作交流)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1)蜘蛛爸爸开始收到信时心情是怎样的?(生带着生气的感情读一读,师范读,再指导学生读)
(2)后来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哪里看出来的呀?带着喜悦之情读一读吧。
(3)怎样从生气———喜悦的呢?
4、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呀?
5、蜘蛛爸爸的回信怎样写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6、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再次细读课文,使学生深刻感悟课文的内容和感情。)
(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
蜘蛛爸爸想了一番以后,不仅给蜘蛛妈妈回了信,也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你来想一想,这封信上会写什么呢?(拓展延深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同学们,小蜘蛛用这悦耳的琴声改变了爸爸对他弹琴的态度,赢得了爸爸的信任和理解。
其实,我们就生活在父母浓浓的爱之中品味父母的每次批评、教导,你会发现,它包容着太多的关心和爱护,我们不仅要学着专心体会这份爱,更要学着去报答这份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蜘蛛一家的故事。
3、把蜘蛛爸爸写给儿子的信写在“我的小笔头”上.板书设计:
月光下的琴声
儿子迷上音乐
回家教训(气极了)
途中休息听到琴声(真好听)
悄悄离开
蜘蛛爸爸回信(转变态度)
第四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继续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和口语表达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文字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一首有关瀑布的古诗,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背诵出古诗的内容。
教师#二年级# 导语:李白是这样描写瀑布的,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的诗歌又是怎样写瀑布的?
(兴趣是的老师。)
2、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时有意将“瀑”字的右下半部空着,让学生来发现、补写完整,并重点指导“瀑”右下半部的正确书写。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巩固识字,效果更佳。)
二、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1、检查预习识字情况:(1)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卡片(2)开火车接读生字卡片(3)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识字情况,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自己读,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教师感情范读诗歌。(运用多媒体播放乐曲配合教师朗读,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引人入胜。)
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在小组内互读课文。
2、再一节一节地读,读完这一节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四、汇报交流,赏读诗歌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第一节是写瀑布的声音。
生:我知道了第二、三节是写瀑布的样子的。
(学生喜欢先学习哪一节诗歌就先学习那一节。)
(一)学习第一节诗歌
1、师:谁先来谈谈从第一节诗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2、随文学词理解诗意,特别是对“叠叠”这个词的理解。(可以查字典理解词义,也可以根据字形猜字义。)
3、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搜集到的瀑布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大,从而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节诗歌
1、师:你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衬着”的意思。通过查字典,运用投影媒体放映出字典中“衬着”的几种解释,教给学生一个选择词义的新招数——“排除法”。再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衬着”的'意思,从而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这个句子,感受瀑布的壮美,激发赞美瀑布的感情。
3、师:你能用什么语言来赞美它?
学生畅所欲言,积累语言。
4、学生用赞美的语气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三节诗歌
1、师:读了这一节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珍珠的屏”的画面,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想象的依据,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觉得瀑布还像什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生感情朗读“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4、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再现“如烟,如雾,如尘”的景象,突破难点。
5、学生闭目想象,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把握文章内在的感情,进行感情朗读。
6、积累词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描写瀑布样子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课后摘抄在“读书卡”上。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美读诗歌
2、总结拓展
师:今天,我们跟随着叶圣陶爷爷去观赏了壮美的瀑布,享受到了瀑布的美,但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名山大川数不胜数,还有许许多多值得观赏的瀑布,回去以后去查阅有关瀑布的资料,文字、图片都行。等下周“读书时间”再带进来交流,相信大家一定会大开眼界!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朗读《林卡上学》,激发学生想要养成好习惯的思想感情。
2、听写字词。
3、同音字比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朗读短文
2、复习生字。
难点:1、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短文《林卡上学》。
1、自由读短文,把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
2、小组同学一起认字。
3、全班解决大家都不认识的字。
板书到黑板:噢、唧、塞。
老师带着大家认字。
4、小组一起读短文。
5、通过读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你有哪些好习惯要向大家介绍的?
学生介绍自己学习方面的好习惯。
(二)读一读,比一比。
功--工胆--旦鸦--牙愿--原
址--止码--马智--知砖--专
读一读,认一认。
同组互相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
(三)听写字词。
子孙私下歌诵思想刚才好吗乌鸦养成良好字典
楼房教师科学人品造成鲜血认识
四、作业:1、积累成语。
2、朗读两篇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口语交际“改掉坏习惯”。
3、学改错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口语交际。2、改错字。
难点:1、口语交际。2、改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不懂就问》、《字典大楼》。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同学一起读课文。
(二)改掉坏习惯。
出示图:1、同学发言时,我老是插话,这是不好的习惯。
2、我爱挑食,我想请妈妈提醒我改正。
3、我要改掉写字时咬铅笔杆的习惯。
小组一起讨论怎样改这些坏习惯。
全班交流。
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好的`习惯,打算怎样去改。
(三)出示“金钥匙”:学改错字。
我有一个好习惯。我用一个小本子,把自己写的错别字改正,记下来,经常翻看。
这又是一个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好方法,怎样改错字。
四、小结。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着力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字。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阅读现代诗《一个石头小姑娘》。
4.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自己发现。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
2.词语减肥,交流发现。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给词语减肥后,发现新词:大小 深浅 高低 长短 粗细 多少(都是反义词)
3.全班交流,归纳发现。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4.照样子说词语。
大大小小(大小) 多多少少( )
深深浅浅( ) 高高低低( )
长长短短( ) 粗粗细细( )
5.展示智慧新发现,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教师相机板书)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进进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
6.读一读书中和刚刚积累的词语。
7.选择5个词语补充在书上。
8.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设计意图]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本环节的设计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
①表示蔬菜一类的词:萝、茄、菇(与蔬菜有关)
②表示煮的意思的词:炖、烧、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③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扒、扛、拣(与“扌”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④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跺、踢、跳(与“?”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
(4)、想想说说
①再说几个表示蔬菜一类的词:──────—(与蔬菜有关)
②再说几个表示“煮”意思的词:────—(与“火”有关。)
③再说几个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与“扌”有关。)
④再说几个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与“?”有关。)
2.我会填。
①审题。说说题意。
②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
③同桌互相交流、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④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⑤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
⑥拓展练习, 创设情景说话:如
风光秀丽的黄山──────;川流不息的汽车──────
⑦ 独立完成作业。做好后同桌可互相检查。
购( )评( )破( )拾( )
沟( )坪( )玻( )给( )
拎( )甸( )续( )钱( )
铃( )句( )读( )线( )
3.我会读。
(1)自读诗歌。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3)全班交流感悟诗歌。
(4)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
(5)朗读诗歌。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设计意图]
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引导学生自己练习生活体验来思考、应用新知识,引导小学生自己合作交流,这正是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教学反思]
教是为了不用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自己会学。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像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悟感、想像、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语文终究姓“语”,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形象不能是课本的翻版,而是充满个性思辩和众人智慧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空间的知识框架。活动的开展首先要考虑的是千方百计给学生带来认知的欢乐,让学生在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活动方式中不断将知识积累、储存。因此,本设计意在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老师和和学生一起开动“知识快车”,教学活动中学生先将自己的收获装入“小成果袋”内,然后再有选择地“买票上车”。这样的活动,貌似无序,但却会有很多内在的规则支持着有序的运作,学生会成为真正的知识主人。《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更应如此。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再现情境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
(3)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学生的做法:①记下小龙的名字。②不记。
二、提出建议
(1)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相对而座。分别给两队取名为正方、反方。
(2)选出一名陈述自己观点的陈述人。在陈述人说明观点后,各方展开辩论,充分说明自己观点正确的理由,对方错误的理由。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小小辩论会
(1)陈述观点。
(2)自由辩论。
(3)教师总裁、小结。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小学生的'辩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小学生动脑、动嘴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口语交际课,教师的角色已发生变化,由教授者转变成为学习的合作者。这一探讨,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应大力提倡。学生也由听课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课堂上的主人。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教师由灌输变为指导,学生由认真听变为自己动脑动口。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这样的堂课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者。实际上课堂重心已发生转移: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向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原来那种教师强调“注意听”的呆板模式,被教师的适时点拨、指导取代。这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对教师的要求可更高了。口语交际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这样就能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需要说明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引导学生养成文雅的举止谈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 三 课 时
一、展示台
1.读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可以练习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举例子理解,也可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
3.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做得不够。
4.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
5.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
在联系生活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通过交流和展示,来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二、展示“六一小报”。
1.小组交流。
如:小报的名称、内容、小组是如何分工、怎样收集的资料等等。
2.“推销小报”比赛。
假如自己是推销员,如何把自己的小报推向市场或读者。
(1)先自由准备
(2)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位最佳推销员。
(3)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粘贴学生的小报作品。
[设计意图]
引导小学生交流生活体验,组织小学生“推销小报”比赛。本身就是十分有趣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小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智慧,感悟的是体验是成功是快乐。这种超越和沟通听、说、读、写的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4
【课 型】单元梳理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打扫卫生,认识“扫、抹”等汉字,让学生养成联系生活实际来识字的好习惯。
2.运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3.学习比喻句。
4.通过书写提示让学生发现同样的字当作为独体字和作为偏旁部首时笔画和外形都发生了变化。
5.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2.学习比喻句。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在家里、在学校里打扫卫生吗?都做过哪些呢?你做这些活都用到了哪些工具?(学生自由畅谈)
课件出示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借助拼音,学生认读。
(1)扫帚 抹布 拖把 水桶 簸箕
看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各自是用来干什么的。
(2)扫地 擦玻璃 倒垃圾 摆桌椅
看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活动是怎么做的。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扫帚、簸箕、擦玻璃”最后一个字都要变调读轻声。“簸箕、玻璃、垃圾”偏旁相同。“扫 、抹 、拖、擦、摆”都是提手旁。
你还知道哪些清洁工具或清洁活动?学生自由表述。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课件)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小组自由交流,猜一猜字音字义。再查查字典,看猜得对不对。
教师板书: mō dú jiē
摸 读 揭
(教师指导:“摸”读音“mō”,字义: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摸”字是用手摸,所以用提手旁。
“读”读音“dú”,字义:依照文字念。
“揭”读音“jiē”,字义:把盖子上面的东西拿起或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
总结方法: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偏旁猜测字意,其次可以通过全句的语境来联想字意,最后可以通过查字典来检验自己的猜测。
2.学习比喻句
(1)课件出示句子,指名学生读一读。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读完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有“像”这个词)
(3)(出示课件)想一想:这三个比喻句,各自把什么比作什么。
(4)出示月亮和白云的图片,引导学生用“好像”“像…… 一样”“像…… 似的”写句子。
教师板书: 好像 像…… 一样 像…… 似的
板块三:日积月累
1. 学生自读节气歌,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处”的读音。
2. 师范读节气歌,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出示课件,学生自己读读后面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对比起来探究,看看每行中都讲了哪些节气。了解“暑相连”的意思,指的是:小暑和大暑相连,小暑后边是大暑。
4.熟读成诵。
板块四:书写提示。
1.出示“劝、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书写,教师提示: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教师板书:劝 堆)
劝:“又”捺改长点。
堆:“土”横改提。
2.出示“转、特”。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书写,教师提示: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板书:转 特)
转:“车”横改提,先竖后提。
特:“牛”横改提,先竖后提。
3.学生书空笔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你还知识哪些字作为偏旁以后笔画的大小、形态和笔顺发生了变化?
(板书:蛙 秧 堤 轻 物 轮……)
【板书设计】
mō dú jiē
摸 读 揭
好像、像…… 一样、像…… 似的
劝 堆 蛙 秧 堤……
转 特 轻 物 轮……
【教学反思】
本案例优点
本案例建议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
小朋友,夏天到了,池塘里荷花开了,大大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多可爱呀!今天我们来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板书课题,读题。)谁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生字:戏、穿、伞、柄、眨、游、蝈指名说一说,你在读书前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由读,四个人小组读。
5、把句子读给同桌听。
6、检查,分节指名读。提醒注意“凌、柄”是后鼻音,“穿、眨”是翘舌音,“伞”是平舌音。
7、指名读全文。
8、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教学过程自我假减
9、再读课文,要求:不指着读,不出声音,边读边想,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0、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指导生字。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齐读。
3、找朋友游戏
游戏
4、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5、学生描红。
6、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各组词一个。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二、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领读。要求:领读的读准了就跟着读,读得不准就举起手帮助他纠正。
2、夏天到了,“我”真想变成什么呢?
二、指导精读,体会课文内涵
1、第一节。
(1)指名读,谁来了?出示挂图,夏天小姐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看图说话)她热情地问“我”什么?
过渡:“我”想变点儿什么呢?
(2)指导朗读第一节。
2、第二节。
(1)学生自读,“我”想变成什么呢?
(2)男生读前半句,“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样子的,“雨滴”落
在“一片绿叶”上是什么样子的。
(3)女生读后半句,“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动是什么样子。
(4)边看图边想象:雨滴“睡”在绿叶上,小鱼“游”到小河里,它们心里会怎么想?“我们”看到这些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第二节。
3、第三节。
(1)学生自读。
(2)小组讨论:为什么“我”又想变成“一只蝴蝶”“一只蝈蝈”?(可运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充分展开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三节。
4.第四、五小节。
(1)指导读第四节。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一边读一边回忆夏天天空的景象。出示夏夜的画面,突出“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
“我”为什么想到“变”成星星和月亮呢?联系第二、三小节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感受:想把自己变成身边可爱的事物(雨滴、小鱼、蝴蝶、蝈蝈),面对宁静的夜空,产生遐想,心里充满了新奇、美好的向往。
过渡:当“我看见小小的荷塘”时,最终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2)自读第五节。
大屏幕放映出池塘里荷叶的画面。
说说画面上荷叶的样子以及自己的感受。(理解“一柄大伞”“静静地……举着”。)
为什么把“荷叶”比作“一柄大伞”?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池塘里荷叶的可爱。
“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在交流中深化认识,体会荷叶不仅美丽,还能给小鱼、雨点带来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节。
三、配乐齐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1、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你也来做一个小诗人,学着课文写
一写,还可以配上图。
教学过程
3、找描写夏天的诗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感悟《绝句》
1.板书题目,并解题
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是旧体诗。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有固定的格式和规则。如,共有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言绝句”(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言绝句”(七绝)。《望庐山瀑布》也是绝句。
2.简介作者
3.理解诗句之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鸣:叫,指歌唱。翠:新绿。翠柳:初春时节柳枝刚抽出新芽。青天:蔚蓝色的天空。诗句之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含:包含,藏在里面。西岭:泛指成都西面的岷山。千秋:千年。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东吴:指长江下游,现在江苏一带。万里:万里之外。诗句之意: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万里之外的东吴的客船。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⑴第一、二行描写先写地上,再写天上,各写什么?
标出声音、颜色、动作之词:
表示声音的词语:鸣、上。
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
表示动作的词语:鸣、上、含、泊。
师:“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传达出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鸣”、“上”两个动词写出了黄鹂在柳枝上欢叫和一行白鹭从水面飞上青天的声响。“含”、“泊”两个动词具体写出了草堂外的景象,特别是“含”的妙用,把岷山积雪这一远景移至草堂内,使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景色优美的图画。
⑵三、四行写什么?(千秋雪,万里船)
师:“千秋雪”表现出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胸襟是如此开阔。当然,诗中所讲的时间和空间并非实指,但从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看,我们不难想象他对和平生活多么向往。
⑶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师:前两行先描绘草堂前看到的景:眼前有鸣叫的黄鹂,翠绿的柳树;天边有蔚蓝的天空,飞腾直上的白鹭。后两行描绘草堂以外看到的景:窗外有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有驶往东吴的客船。
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草堂春天美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无比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练习背诵。
四、积累运用
1.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绝 句 早发白帝城
杜甫 李白
迟日江山丽, 朝辞白帝彩云间,
春风花草香。 千里江陵一日还。
泥融飞燕子, 两岸猿声啼不住,
沙暖睡鸳鸯。 轻舟已过万重山。
2.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野外迷了路,我们怎么依靠自己知道的知识辨别方向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小诗,就藏着许多秘诀,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认读生字:盏做量词时候,说的就是单个的灯火。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稠找个同义词,密,合起来就是稠密;反义词就是稀疏。
3、出示指南针图片,简单介绍它的作用。
4、讨论交流: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写字:
针和稠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周的撇在竖中线上。忠和盏,盏上半部分和谁接近(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组词的`词语
二、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这节说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的“指南针”。
2.学习课文第2~5节。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方法。
(2)默读第二节课文,找出文中介绍“什么时候,什么情况,用什么方法辨别方向”的重点词语,并画下来。(板书:时候位置指什么方向)
(3)回答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4)读一读第一节诗,并试着背诵下来。
(5)小结第二节的学习步骤,按照这个步骤学习第三、四、五小节。
各节重点:第三节中理解“指路灯”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把北极星比做指路灯。第四节中明白“大树”是怎样帮忙的。第五节中理解为什么北方的雪化得快。
要是在野外迷了路
什么时候 观察什么 怎么辨别
白天 太阳 中午时,太阳在南边,树影正指着北边。
要是在野外迷了路
什么时候
观察什么
怎么辨别
白天
太阳
中午时,太阳在南边,树影正指着北边。
(6)分节背诵后连起来背诵。
3.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朗读这一节,比较找出与第一节的异同。
(2)回答:怎样才能找到天然指南针。
(3)背诵第一、六两节。
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四、背诵全文,教师小结。
讨论:你还知道别的“指南针”吗?
到了秋季,苹果红的一面是南面。岩石上的苔藓,布满苔藓的一面是北侧,苔藓稀少的一侧是南面。竹身颜色较为青绿的一面,是南方,较为青黄的一面,是北方,在无风的状态下,竹子的尖端通常是倒向南方的。树桩,年轮宽免是南方。蚂蚁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用铁丝摩擦后当指南针。我国在地球的北半球,中午太阳在南边,树影指向北方。如果迷路时是早晨或傍晚,可以按“日出东方,日落西方”的方法来辨别方向。大雁成群结队在空中飞翔,它们是的指南针,秋天来了,他往(),春天来了,它往()。庙宇是固定的指南针,庙宇大门朝南。向日葵喜欢太阳,早,东;中,南;傍,西。房屋,一般门朝南开。
五、找一找自然界中还有什么样的天然指南针,并仿照课文中的一个小节写一写。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阳
北极星
天然的指南针 大树 观察、思考
积雪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要求认读的9个汉字。通过小儿歌、小故事等方法辅助随文识字,正确识记一下汉字:滑、碎。
2、通过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语境深入理解如下词语:骄傲、光滑、破碎,体会这些词语在表达作者感情变化所起的作用。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子到段落文章反复读、感悟,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
人手一本字典,多媒体课件,便条本(纸)
教学过程:
一、比赛查字典,深入理解“骄傲”,导入新课。
1、比赛查字典,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掌握了用音序和部首查字典的两种方法,并且每天都在用,这节课我们先来一个查字典比赛,看看谁查字典最快。
教师板书要查的字:骄,学生开始查字典。什么方法都可以,谁先查到先举手,选出最快的五名同学为“查字典小能手”。
2、看字典,深入学习利用字典理解词语。
字典中“骄”字下面有重点解释的词语“骄傲”的两种意思 “1、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2、自豪”并有例句。
3、导入新课,板书标题,学习课文,来看一看课文标题中的“骄傲”是第几种意思。
(设计意图:前期我们班让学生预习时自己查字典,了解生字的意思并组词,大部分同学出现了将字的意思和词语的意思混淆的情况,也就是查出汉字后进一步的查字典的意义没有达到,所以正好利用这一节课,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另外比赛查字典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生字,找出文章的主线也就是作者的情感变化。
1、学生带着以下任务自读两遍课文:①标出自然段;②圈出要求认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多读几遍;③用横线划出文中自己不懂或不太理解的词语,用波浪线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①检查认读汉字及识记情况,交流识字方法及识记相对有困难的汉字。②互相读一读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交流不懂或不太理解的词语。
3、课件出示带有要求认生字的词语并用彩色突出,请同学开火车读,检查小组交流情况,并将学生识记有困难的汉字、词语写在黑板上。
课件:光滑 玻璃 破碎 攒钱 信封 道歉 信箱 顿时
4、听老师范读课文,纠正字音,学生整体感知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文中描写小作者心情的词语,梳理文章的主线。
重点强调“玻璃”中“璃”读轻声,教师示范轻声的讲法。再请同学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后一个字需要读轻声,如“窗户、袋子、不自在、打招呼”等,进一步巩固轻声的读法。
教师随机板书:开心——害怕、担心——不自在——轻松
(设计意图:学习高主任《随文识字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后又将课堂初的识字加入几个环节,在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让生字在课文中凸显出来帮助记忆的基础上,加入了小组学习生字和教师检查的环节,让学生借助拼音和小组交流,自主识字,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范读课文给学生朗读课文提供范本,纠正学生读得不太好的字、词也是必要环节。)
三、抓住主线,随文识字,研读课文。
1、找出比喻句,反复朗读,感受开心、有趣。
A、请同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B、请多个同学学生回答自己找的比喻句,全班齐读比喻句。
课件出示比喻句: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引导学生反复读,然后说说自己从比喻句中读出了什么。让学生尝试着用朗读表现出游戏的激烈和刺激,突进而体会作者开心有趣的心情。
(石头像——子弹,又像——流星,说明扔得高、速度快。)
C、联系生活想一想,自己有什么开心、有趣的事,感受开心的心情,鼓励学生也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
2、想象拓展,体会害怕、担心、不自在。随文识字“滑、玻璃、碎”。
A、指名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抓重点句子指导。
B、课件出示句子:我拾起一块光滑的小石头,把它扔了出去。
重点分析“滑”字特点,三点水,表示水或者油脂类的液体,小儿歌“水边有骨头,摸着光溜溜”帮助学生记忆并理解“光滑”就是表面光、平,光溜溜的。请同学说一说什么东西是 “光滑”的?
课件出示光滑的石头和粗糙的石头对比,让学生说一说看到哪一种石头什么心情,体会文中“光滑”表面上是形容石头的特点,其实这里在也表达孩子们当时非常爽快的心情。
C、课件出示比喻句:“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并配声音,玻璃破碎的声音。突出彩色字“玻璃”“破碎”,“玻璃”都是形声字,不再多讲。
请学生说一说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有什么感觉。(吓一跳、害怕等)
重点分析“破碎”。“碎”左右结构,小故事分析“碎”:两个人举着玻璃站在十字架上,一块石头从天而降,砸到了玻璃上,结果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不仅玻璃会碎,人也会特别害怕、恐惧,体会作者和小伙伴当时吓了一跳、不知所措、恐惧、害怕的心情,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兔子是一种弱小的动物,遇到危险只能飞快地逃走。
D、课件出示:那天晚上,我一想到老奶奶家被打碎的玻璃就害怕,担心她知道是我干的。突出“打碎”“玻璃”“一、就”,请学生同桌互相读,体会玻璃破碎那令人不安的场景反复带给小作者的恐惧、害怕的心情。
E、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朗读:这以后,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每天给她送报纸。她也和往常一样,微笑着跟我打招呼,我却觉得很不自在。
突出词语“不自在”,先分析什么是“自在”?联系生活说一说你觉得怎么样自在?用“自在”说一句话。(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什么是“不自在”?
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作者“不自在”:就是表面上要给人和往常一样的感觉,而自己内心却担心、害怕老奶奶知道或者指责自己这种矛盾导致“不自在”。)
四、总结,梳理文章内容,巩固识字。
1、这节课,咱们都学习了什么呢?咱们通过填空来复习一下:
课件出示:我用( )的石头砸了老奶奶家的窗户。我一想到老奶奶家被( )的( )就害怕。
2、小作者后来是怎么做的呢?下节课咱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利用重点识记的字,梳理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继续随文识字,正确识记汉字:攒、歉、顿。
2、通过小组观察、讨论、书写,当小老师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以下汉字或词语:报、拾、玻璃、破碎、继续、骄傲、封、滑。
3、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子到段落文章反复读、感悟,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4、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学会像小男孩一样承担责任,学会像老奶奶一样宽容。
教学准备:
人手一本字典,多媒体课件,便条本(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一起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根据关键字提示,简单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光滑 玻璃 破碎 攒钱 一封信 道歉 信箱顿时
(大概意思是:我用“光滑”的石头砸了老奶奶家的窗户,玻璃破碎;我自己“攒钱”, 写了一封信道歉,把信放进 “信箱”后“顿时”轻松。)
3、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看看
二、继续抓住主线,随文识字,研读课文,引出老奶奶情感变化这条暗线。
1、“我来写便条”抓住空白点进行写作练习,体会“我”的轻松。随文识字“攒、歉、顿”。
A、引导语:“我”一想到老奶奶家被打碎的玻璃就害怕,而自己每天还要和往常一样见到老奶奶,到底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不自在”呢?请同学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读一读,作者后来是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B、请学生说一说作者后来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我决定把送报纸的钱攒起来,给她修理窗户。三个星期过去了,我已经攒了7美元。这些钱足够用来修理窗户了。
请同学分析“攒”字,结合字形充分想象怎么样 “攒”,再联系生活,你们“攒”过东西吗?要想 “攒”一些东西容易吗?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体会“攒”的不容易。攒的的东西都是宝贝,珍贵,有用的东西,需要克服自己现在想用的欲望。进一步体会小作者把送报纸的一点收入积聚起来而不是花掉,并且是攒了三个星期,这七美元积攒的不容易。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回答指点、引导,答案不看、固定,只要结合字的结构,想象合理就行。形声字,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的积聚,右边指一有宝贝就先存起来,一有宝贝就先存起来。)
学生分析:既然这么不容易,小作者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分析小作者坚持的原因,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为了为自己弥补自己犯得错误,寻求内心的安宁。这是精神动力,体会小作者自己的行为表现,从而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C、引导语:钱攒够了,小作者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地向她道歉。
重点分析“道歉”的“歉”,形声字,从造字的角度说,是收成不好,心中叹息。左半部分是收成,右半部分是心情不好。道歉,做错事了,表达对不住别人的心情。道歉,本身也是行为,表达着小作者的内心世界——犯了错误,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和情感。
D、如果你是小作者,这个便条你会怎么写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便条纸,来写一写这个便条,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写完后请同桌互相读一读自己写得便条,然后再和全班交流,学生集体评议。
E、师:请同学把你写的便条放进信箱里,咱们一起交给老奶奶。通过动作体会作者顿时放松的心情。
课件出示: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悄悄地来到老奶奶的家门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里,我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①分析“我”为什么要等到天黑,又为什么要悄悄的?
交流体会:承认错误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作者不好意思当面承认自己的错误。
②“我”为什么会“顿时轻松”?
分析“顿”字,左边“屯”,是乡下扎根,右边“页”,表示头,这里就是磕头。顿时,就是磕一个头那么点功夫,跟轻松联系起来,重点强调就是一下子就轻松了。为什么呢?结合刚才自己把便条投入信箱的动作体会,是因为还了钱,道了歉,所以“顿时轻松”。
师: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会感到“顿时轻松”?顿时轻松后心情怎么样?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作者感情变化的主线进行随文识字,并在反复读、联系生活和书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通读全文,体会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
A、引导语:老奶奶收到便条后是怎么做的?(出示第6、7自然段),学生读后交流。
师:老奶奶仍然微笑着,还送给小男孩一袋饼干,袋子里还有7美元和一个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这里的 “骄傲”是什么意思呢?(自豪)
课件出示:我为你骄傲
B、老奶奶为什么为“我”感到骄傲呢?咱们先来分析一下,老奶奶是什么样的人呢?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学生猜测老奶奶的`情感变化,体会老奶奶那颗宽容、慈爱的心。
课件逐条出示:当老奶奶知道玻璃被打碎了,她没去追问?她在想什么呢?
当老奶奶天天收到我送的报纸时,她又会想什么呢?
当老奶奶收到我积攒的7美元和一封道歉信时,她又在想什么呢?
C、引导语: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老奶奶是一个宽容、慈爱的人,那现在咱们再来分析一下老奶奶为什么为“我”感到骄傲呢?
(小男孩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是个诚实的,有责任心的孩子。)
师:理解了老奶奶为什么为小男孩骄傲,那你自己有没有值得骄傲的事呢?用“骄傲”这个词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课文中有两条线索:我的情感变化是一条明线,我们紧紧抓住了这一点组织教学。老奶奶的情感变化是一条暗线,在此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老奶奶那颗宽容、慈爱的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宽以待人。)
四、交流积累的词语,联系生活,升华主题,运用词语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1、请同学说一说自己在这一课中新学到的词语(原来不理解,现在理解了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词语都有哪些,大概什么意思,老师随机板书。
学生说到的词语大概会有以下词语:风和日丽 光滑 破碎 飞快
往常 (不)自在 决定 足够 真诚 顿时 轻松 继续 骄傲
2联系生活,说说在生活中自己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样做的?或者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
提示学生在说的时候看一看黑板上的那些词语可以运用到自己所描述的事情中,类似的事件差不多都有一些相同点,比如描写心情的词语,描写天气的词语等。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教语文,最主要的是要延伸到生活中,利用文中新积累的词语来进行拓展延伸,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积累运用词语,更有利于形成自身良好的勇于承担责任、诚实、宽容等良好品质。)
五、指导书写,完成课后“读读抄抄”。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请学生观察自定标准分组。
按偏旁和词语分:报拾 玻璃 破碎 继续 骄傲
其他:滑 封
2、学生前后桌四人或两人一组,仔细观察字形、结构,并在田字格书写,互相评议,分析容易写错的地方和不好写的地方。
3、小组展示,分别请同学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书写汉字,其他同学观察书写笔顺及书写是否正确,以及书写是否漂亮,及时请同学评议书写,教师实时指导并师范书写。
指导重点:
玻璃:王字旁最后一笔变提, “璃”右边要写紧凑,右下部分是撇折、点。
破碎:重点“碎”右边是一横一竖托起两个人,而不是分开两个人。
继续:复习绞丝旁, “继”右边笔顺先写“米”,再写竖折。
骄傲:重点“傲”左中右长短相等,中间三横要短,右边是反文儿。
报:注意右边笔顺是横折钩、竖、横撇、捺。
滑:右半边上边里面是横折,中间是秃宝盖。
封:左边两层 “土”,右边一“寸”高。
4、学生在书上田字格内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完成书上“读读抄抄”。
(设计意图:汉字书写时低年级重点,先让学生自己书写、观察发现重难点,再请学生到黑板前书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给同学挑错当老师比看老师示范书写效果要好很多。)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认识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
3、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古诗有很多,比如我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就会想到(李白的就《静夜思》),那么李白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杜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这首《绝句》。
二、解诗题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古诗的`题目,绝句其实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话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那你数一数,这首古诗应该属于哪一种?
三、认识作者
师:那大家对杜甫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再来补充一些杜甫的相关知识吧!(补充诗圣 诗仙 诗豪等知识)
四.精析古诗
1、读通古诗,纠正易错字
重点纠正“独”“鸳”“鸯”三个字
2.读出节奏
先由学生自己划分节奏,教师纠正,学生自由
练习。
3.分析大意
(1)从“迟日江山丽”这句诗中你看到了什么?“迟日”是什么意思?“丽”是什么意思?
(2)这些都是作者看到的,那作者闻到什么?气味是谁送来的?春风是什么感觉?
(3)美丽的春天还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是谁呢?它们在干什么?
4.总结感情
作者都对春天什么感情?(喜爱、赞美)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0
【优秀教案说明】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保守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同学独立考虑、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同学已知入手,研讨未知。强调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在两首诗的教学中,适时地布置自学环节,鼓励同学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同学创立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效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同学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沛地让同学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第二首古诗相对而言易于理解,局部同学在学前就有接触。就本课而言,有学习第一首诗的基础,所以应发挥这一优势,调动同学的各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让同学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发明的空间。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学两首古诗,如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这样,从同学学习的需求动身,尊重同学的个性差别,激发同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同学利用各种方式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同学品味诗句意境和理解后的再发明架起了一座桥。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只要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学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发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争辩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争辩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同学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同学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如,第二首诗中“含”的意思在全诗中至关重要,对同学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堪称难点。在教学中,对“含”字的理解要走几个回合。“含”的本意是包括,但理解至此只能是本义,教师要协助学在字的本义与诗句意境的融合中加深对“含”的认识。根据图画想一想诗人的位置,想一想诗人凭窗眺望的情境,从而升华对“含”的认识。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同学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首诗中引情入境,激情朗读,大体可分五步:第一,自读自学诗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师配乐范读,同学感知瀑布的气势;第三,同学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依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出气势;第四,欣赏有关庐山瀑布景象的录像片,诗画结合,引导同学融入意境;第五,结合图像和理解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发明性的朗诵。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同学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同学查阅有关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资料。课后,收集两位诗人的其他诗篇,使同学由此和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同学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沛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只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同学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设计与研讨】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同学纷纷自由背诵)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谁愿意先背一首?
生:“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你能告诉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吗?
生:《小池》。
师:背得不错。谁能比他的声音更宏亮?
生:“春种一粒粟……”
师:你背的是哪一首?
(生深思)
师:谁来提示他?
生:他背的是《古风》。
师:对,背诗还要记住诗名。还有谁想背?
生:我背《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师: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背诵,她的声音是最洪亮的。
(同学举手踊跃,又一位同学背诵)
师:不错。今天我们还能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这两位诗人有了哪些了解?
注意了课内外结合,教师的着眼点不只仅是学会这两首古诗。
生: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
师:李白呢?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们的诗篇喜爱之极,所以给他们这样的称号。还知道别的吗?
生:我知道李白多少岁死的……(众人笑)
师:应该说病逝。
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还了解些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写了九百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吗?
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师:他一生是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见的。这一次,李白畅游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同时板书)
师:我们已经学过《瀑布》一课,在叶圣陶先生的笔下,瀑布好像是一座珍珠的屏。李白是怎么描写庐山瀑布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学提纲。(打出投影片)谁来读一读?
生读自学提纲。自学提纲:
1、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生”“遥”“川”“疑”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师:打开书,翻到51页。依照自学提纲一步一步地学,学完一道题再学一道题。
(同学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同学又读,有了进步,群体练读)
(公开课上再次给读得不够的同学以时间,让其练读,注意到了同学的差别,教风朴实)
师:就这样边说边读,还有读懂的内容吗?
生:我把整首诗都读懂了。
师:可以说印象最深的那句。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飞快地流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师:他有一个词理解得非常准确,知道是哪个词吗?
启发同学注意听,和时发现同伴的优点。同时,不追求统一的答案,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生:……“飞”,他说的是飞快的意思。
师:不错,对刚才那位同学的解释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三千尺”并不是真有三千尺那么高,它是夸张。
师:那你想怎么说?
生: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大约有三千尺那么高,就像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了下来。
师:他也有一个词补充得好……
生:“好像”!
师:对。就是这个“疑”字,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就像是”。
师: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身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同学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同学再次练读)
师:谁再试试?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这两句。
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了“疑”字呢?(板书:疑)
生:不是真有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了个“疑”字。
师:对,这不由使我们想到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
(温故而知新。这里不但扎实地解决了“疑”字,而且通过运用,使同学感悟到李白诗词的风格,有利于提高同学的欣赏水平)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师: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想象这景象,自身带着感情读一读这首诗。
(同学自身有感情地读)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为什么这里说“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不说“像是银河落九天”?
师:谁帮他解决?
生:因为“疑”就是像的意思。
师:(转向提问的`同学)你比较一下,同一个意思,用哪个字好呢?可以读一读,体会一下诗人的想象力。
生:用“疑”更好。
生: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这两个问题提得多好!质疑环节得到落实。值得称誉的是,对同学的提问,老师发动全班同学考虑,解答,不代替代替。
师: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大家怎么想?(板书:生)
生:因为这里还有发生的意思,所以用同学的“生”。
师:对,可以综合着理解,先发生而后升起。明白了吗?
(同学会意点头)
师:随着大家的想象,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银白的瀑布,这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这么壮观的景象只有远望才干一览无余。那么该怎样读这首诗呢?请你们想象这景象,自身放开声音读一读。
(同学自由练谈,指名读)
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景象?
生:(齐喊)想!
(放录像,同时点出画面中的“生紫烟”、“挂前川”)
师: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再次练读)
师:做诗人还可以自然些,你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同学有表情带动作地练读统背,后集体背诵)
师:通过读诗,我们看到了一很壮美的图画。那么《绝句》又会把我们带入到怎样的情景中呢?你们自身读几遍第二首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同学自由练读)
师: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比方能用自身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这一环节彻底放开了同学,让同学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受到他们的欢迎。
(同学选择各自喜爱的方式自学《绝句》,老师巡视指导)
师:画画的同学可以继续画,选用其他方式的同学能先汇报一下吗?
生:我用说的方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终年不化的积雪……
师:谁能帮助?
生:应该说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
师:(转向前—同学)可以这么说吗?
生:可以。
师:请你继续。
生:门口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不错。其他同学想一想,假如把“含”字的意思加进去,可以怎么说?
生:在翠绿的柳树上,有两只黄鹏在自由自在地唱歌……
师:描述得非常生动。
生:一行白鹭悠闲地飞上了蔚蓝的天空。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赞许地点头)理解得好。谁知道“含”的本义是什么?
生:(抢着答)包括!
师:刚才这个同学的描述好在哪儿?
(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同学,同时加深了理解)
生:他说得自然生动,不死板。
师:对,这样解释就把诗的意境描述出来了。还有用其他方式汇报的吗?
生:我用读的方式……
师:画画的同学停下笔来,我们一块儿来欣赏。
生:(大声)“两个黄鹂鸣翠柳……”
师:两只小鸟欢叫跳跃,这句诗该怎么读呢?你们试一试。
(同学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一生读)
师:对前两句,有没有不同的读法?
生:(轻快地)“两个黄鹤……”
师:(赞许地)好啊!连诗人愉快的心情都读出来了。大家再试一试。(同学再次自由练读)
师:这景象在同学的笔下也已经画了出来。谁来展示?
(实物投影展示一同学的简笔画)
这几个回合中,老师的激励语言很精彩,同学学得很开心。
师:请你用诗句描绘一下你的画。
生:(指着画上的景物)这是“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那诗人在哪儿呢?(众人笑)
生:(深思片刻)诗人应该在房子里。
师:干什么呢?
生:在望着窗外的景象做诗。
师:(满意地点头)你真正理解了“窗含”的意思。
师:假如我们给这幅画添上颜色,可以加上哪些颜色呢?
生:柳树可以添上绿色。
师:什么样的绿?
生:翠绿。黄鹤可以加上黄色。
师:好,这样的色彩才够明快。再看诗句,还有没有?
生:天要画成蓝色,白鹭和积雪是白色的。
生:船是土黄色的。
生:房子是……
师:千万种颜色都画得出来,你们再看诗句,诗中有什么是画不出来的呢?(同学们深思)
生:黄鹂的叫声画不出来!
师:对,这是听不到的。继续找。
生:“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白鹭飞时的动作画不出来。
师:诗人不是画家,但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的想力。咱们来一次画配诗,同学们可以用诗句来描绘这幅画。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选一两个传统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衔”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选一两个传统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含与节日相关的图片、小视频,有关端午节来历的微课,田字格中的范字)。
2.学生:生字卡片,传统节日名称的卡片;向家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传、统”等12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
会写“节日、春节”等6个词语。
2.朗读课文第一至五句,了解春节、元宵节等5个传统节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话说节日
1.播放春节联欢晚会开场舞视频片段,请学生观看,感受节日的喜庆与隆重,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你喜欢过这个节日吗?为什么?
2.提问:除了春节,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3.小结:这些节日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5.认读词语“传统”。
提示:“传”是翘舌音。
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传、统”2个字?
预设:
(1)“加一加”:专一传、充一统。
(2)与熟字组成词:传家宝、传来、传说;总统、统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个传统节日?
2.学生交流。
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提问:春节到了,人们喜欢做些什么?(贴窗花、放鞭炮)
(2)交流:贴窗花、放鞭炮是春节的习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习俗?(贴对联、贴年画、拜年、给压岁钱。。。。。。)
(3)识记生字“贴”。
①出示词语“贴窗花、贴对联、贴门画”及情景图片。
②指名读;请学生做一做“贴窗花”这个动作,说一说:你还贴过什么物品?相机出示词语“贴邮票、贴纸片、贴红花”,齐读词语。
(4)范读,读出轻快的节奏。指名读。齐读,读出韵律美。
(5)指导书写“贴”。
①出示“贴”字。想一想:这个字与已经学过的哪个字比较像?
②比较“站、战一贴”,找出共同点。
③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写“贴”的偏旁“贝”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④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学习第二句。
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指名读,正音。
(2)识记生字“宵”。
出示词语“姓肖、元宵、消息、削铅笔”,比较“肖、宵、消、削”,借助形旁表义的规律识记字形。
(3)识记生字“巷”。
出示大街小巷的情景图,学生在图上找出大街、小巷,再说说大街与小巷的区别是什么。
(4)引导理解“人如潮”。
请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人如潮”的意思。出示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看花灯的情景图,引导理解:宽宽的街道、窄窄的巷子里到处都
是看花灯的人,非常热闹,这就是“人如潮”。
(5)请学生说说看花灯的热闹场面。拓展交流:除了看花灯,你们家还怎样过元宵节?
(6)引读:元宵节,人们看花灯、吃汤圆,心情怎样?带着感受朗读这一句。齐读这一句。
(7)指导书写“街”。
①引导回忆熟字“封、桂、挂”,说一说写“街”字时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街”字的左、中高,右边低,三个部件要写紧凑。
③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学习第三句。
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1)识记生字“祭”。
①与“察”比一比。
②出示“祭”的甲骨文啊,描述:左边是一块生肉,肉上还有血水流出,右边是一个“又”(指手),中间像祭桌。表示以手持生肉敬供神明祖宗。
(2)指导朗读。
引导:清明去扫墓的时候,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指名读这一句,提示:声音稍稍低沉。
(3)引导理解祭扫习俗:清明时节,人们会去墓地祭扫,表达对逝去的.祖先的怀念。
(4)齐读这一句。
4.学习第四句。
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1)指名读,正音。
(2)识记生字“舟”。
出示龙舟图片,配上文字“龙舟”,学生认读词语“龙舟”。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含“舟”字的词语?
(3)识记生字“艾”。
你在哪儿见过“艾”字?出示图片,认读词语“艾草”。
教师补充:民间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会把艾草和菖蒲插在门窗上。为什么要插艾草呢?据说插了艾草能驱邪避毒,求吉祥,纳百福。
(4)识记生字“堂”。
利用意义识记,“堂”最早的意思是高大的房子,我们把能开大会的房子叫“礼堂”,你还知道哪些含“堂”字的词语?(澡堂、课堂、酒店大堂)
(5)播放有关端午节来历的微课,学生观看。
(6)观看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再齐读这一句。
(7)指导书写“舟”。
①请学生观察“舟”字的结构及笔画。
②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舟”是独体字,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
③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8)指导书写“艾”。
①引导回忆熟字“义、文”。
②学生尝试描红、练写。教师观察学生写字情况,提示:写“艾”时,撇、捺要舒展。
5.学习第五句。
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指名读,正音。
提示:“乞、巧”2个字都是第三声,2个第三声在一起,“乞”的读音近似第二声。
(2)交流:七夕节有什么习俗?
(3)引导理解“乞巧”。
出示:牛郎织女相会的图片。
引导:谁来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指名讲故事。
教师介绍:七月初七这天的晚上,姑娘们喜欢来到花前月下“拜织女”,乞求上天让自己也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
提问:“乞巧”的意思是什么?(乞求心灵手巧)
(4)识记生字“乞、巧”。
与熟字比一比:吃----乞。
组词:乞求、乞讨;巧妙、巧手、心灵手巧。
(5)识记生字“郎”。
与熟字比一比:朗----郎。
提示:“郎”在古代常常是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称呼,如货郎、牛郎、卖油郎等。所以“牛郎”的意思是什么?(放牛的人)
(6)指名读,齐读这一句。
四、抄写词语,增加积累
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饼、赏、菊”3个生字,会写“敬、转、团、热、闹”5个字,会写“中秋、转眼”等4个词语。
2.朗读课文第六至八句,了解中秋、重阳2个传统节日。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过程:
一、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的第一至五句,了解了哪几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这节课我们继续读文识字。
2.学习第六句。
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指名读,正音。
(2)指导识记生字“饼”。
①利用形声字规律识记。
②唤醒生活经验:月饼的品种多样,你都吃过哪些不同类型的月饼?
出示图片及相应的词语,学生认读:
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台式月饼(产地不同)
桂花月饼梅干月饼豆沙月饼冰糖月饼(馅料不同)
(3)指导朗读:八月十五过中秋,圆圆的月亮当空照,一家人赏月吃月饼,多么幸福啊!带着这样的感受读。
(4)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七句。
(1)过渡:过完中秋节,不久就是重阳节,重阳节里大家喜欢做什么?
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2)指名读,正音:“重”在“重阳节”一词中读chóng,“赏”是翘舌音。
(3)指导识记生字“赏”。
①与熟字比一比:常赏。
②组词:欣赏、观赏。
(4)指导识记生字“菊”。
①出示菊花图片。
②认读词语:菊花、白菊、赏菊。
(5)引导理解“重阳”:古人认为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所以这一天被称为“重阳节”。重阳节也称为“老人节”,寓意是希望老人们长寿幸福。
(6)指名读,齐读。
(7)拓展:重阳节的时候,你们学校开展过什么活动?
(8)指导书写“敬”。
①出示“敬、放”2个字,学生回忆熟字“放”的写法,找出共同点。
②学生试写,教师观察学生写字情况。
③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敬”,左宽右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④学生练写。
4.学习第八句。
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1)指名读,齐读。
(2)指导朗读:新春到,大家可真高兴啦!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一句。齐读。
(3)创设情境读:“团圆”就是过年时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回家了;“团圆”就是过年时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回去看爷爷、奶奶。一家人在一起,多开心,多快乐呀!再读这一句。
(4)指导书写“转”。
①出示“转、车”2个字,学生回忆熟字“车”的写法,比较“转”字中的“车”与之相比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试写,教师观察学生写字情况。
③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车”变成车字旁,横变成提,并且笔顺也发生变化,先写第三笔竖,再写第四笔提。“转”的第七笔是竖折折,“专”的第二横写在田字格的横中线上。
④学生练写。
(5)指导书写“热”。
①出示“热”字:仔细观察,写这个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回忆熟字“点”字四点底的写法。
③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第五笔是横斜钩,四点底要写得宽而扁,第一点与另外三点方向不同,四个点间距均匀,高度一致。
④学生描红、练写。
(6)指导书写“团、闹”。
①出示“团、闹、闭、闪”一组字,学生回忆熟字“闭、闪”的写法,找出共同点。
②学生试写,教师观察学生写字情况。
③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门字框要写得方正。
(7)展示与评议。
①展示学生本节课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
②学生再次练写。
二、抄写词语,积累词语
中秋转眼团圆热闹
三、了解节日,排列顺序
1.出示多个年份的含春节的日历页面。
引导观察:春节在哪一天?农历日期是哪一天?公历日期是哪一
天?通过多个年份的日历页面比较,让学生明确春节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
2.出示多个年份的含清明节的日历页面。
引导发现:清明节用的是公历日期,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
3.出示多个年份的含元宵节、端午节等5个节日的日历页面。
引导发现:这几个节日用的都是农历日期。请学生记住具体的日期。
4.教师小结:中国这些传统节日里,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都是用的农历日期。
5.出示节日名称的卡片,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
6.按时间顺序齐读节日名称。
四、背诵课文,促进积累
1.教师说节日名称,学生试着背诵课文。
2.同桌互相背一背。
五、延伸拓展,开阔眼界
1.交流:你最熟悉什么节日?说一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指导:可以先说说过节的时间,再说说过节的习俗、情景等。
2.拓展: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3.小结:让我们记住这些传统节日,在丰富多彩的习俗文化中品味节日的美好,传承中华民族宝贵的美德。
板书设计:
2、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
重阳节↓
↑
中秋节←七夕节←端午节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周总理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2、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你们看,我们的国家总理竟然来到了傣族人民中间,和他们一起欢度泼水节。谁能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是啊,从周总理和人民欢乐的笑脸上,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多么幸福、难忘的泼水节啊!(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把生字多读几遍。3、识字。
①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借助字卡,生字条等。
②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③游戏检查识字。夺红旗──抢摘“丰收果”──把词语写在“车票”上,读对了才能“上车旅游”参加泼水节。
4、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语句读得通顺。指名读,挑战读,分组读,自愿展示读。
三、再读课文,交流思考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不用“火红”?
2、学习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来,感到特别高兴?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相关词语,理解当时人民的心情。
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前几句要做好声音和感情铺垫。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边读边观察生字字形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2、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凤凰”一词。
3、学生对照田字格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写字展评。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重点词句品读,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体会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2、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体会感悟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2)“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3)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3)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4)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5)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1)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语句展示读给大家听。
2、假如周总理来到我们中间,你会对他说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呢?
五、板书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爱周总理
赶来、撒满、驶过身穿头上接过
升上欢呼敲着踩着跳舞
一边……一边……一手……一手……
幸福难忘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3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当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数量多,但其中好多字在生活中接触过,比如,“刀、酒、便”。要通过自主识字展示的方式,把所要求认识的生字分类,然后有侧重地识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摆到一边,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5.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刀”字可以放手让学生临写,“仍、便”二字可以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二)朗读感悟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情节简单,语言平实,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读的方式要多样,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由于课文较长更适宜默读,教师可以倡导。这个故事能给孩子很大的启发,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使孩子们懂得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引导学生感悟一些重点词句,读要有所侧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感悟的重点,要多读。
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选择读书方式。
2.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
3.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学生的看法可以不同,只要能讲出道理就可以。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为他遇事能动脑想办法,说话彬彬有礼;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因为他能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读好各部分课文。
以下的引导方法可供参考。
(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此时教师可示范读,也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4)“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5)“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仿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可引导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四)实践活动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习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
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18雷雨》。(板书课题;齐读)
2.大家见过雷雨吗?雷雨有什么特点?
雷雨也叫雷阵雨,雷雨的时间不长,但天气变化大。雷雨时的天气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自主识记
⑴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⑵巩固识字
①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3.整体感知
⑴范读: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讲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⑵找出相关的段落,初步介绍“段”的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
第一段(1—3):讲雷雨前的景象。
第二段(4—6):讲雷雨中的景象。
第三段(7、8):讲雷雨后的景象。
质疑:①为什么第3自然段还算雷雨前的景象,不算雷雨中的景象?(雨还没有下。)
②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算雷雨中的景象,不算雷雨后的景象?(雨还没有厅。)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③“压、逃、”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个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要认识的生字6个,会写的生字12个。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诲”读huì,不读huǐ。
3、识记字形: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肃:笔顺,悉:上部不是“采”。提醒与熟字区分比较: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叮”和“钉”、“订”;“幅”和“副”、“诲”和“悔”;“晌”和“响”。
4、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明白老师和父亲说过的道理都是让我们能够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身受益。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把一段话说清楚。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8自然段老师说的话。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文本中学生和老师的态度变化,体会其背后的原因,悟出本篇课文的主题。通过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朗读,便能感受到这些标点背后的`含义,体会学生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
体会学生和老师态度的变化,感受标点背后的含义,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明白做事看问题都要实事求是,这样会使自己终生受益。
教学准备:
在纸上写好师生对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这节课咱们学第十一课《画杨桃》。(板书题目)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订正。注意“叮嘱”的“嘱”又下部分的第七笔是竖;“肃”的笔顺;“悉”的上部不是“采”;“晌”是日字旁;“诲”是言字旁。
2、同桌读词语,然后齐读。
3、同桌检查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梳理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
1、朗读课文,概括段意。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为了说得明白,要先弄清每段讲什么,或意思相近的几段合起来讲什么。
(1)指名读第一段,画出你认为关键的词语。指名回答,“叮嘱”什么意思?谁叮嘱过你?这段讲的是什么?(父亲叮嘱我是什么样,画什么样。)齐读第一段。
(2)“我”记住父亲的叮嘱了吗?自己读第二段,画出关键词,指名概括段意。
(3)当“我”看到杨桃和平时的不一样时,父亲的叮嘱在耳边回响:(生读父亲的话)当我画完,觉得画得很准确,心里会想:(生……)
(4)这段是讲课上我画杨桃,还有那些段落是讲这个意思的?请同学们自己读剩下的部分,也画出交流汇报。
(5)最后一段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3、学生练习连起来说课文的内容。
三、提出疑问,再读课文。
1、自己选一种方式读课文,都到哪有什么问题在旁边记上。
2、汇报,互相解答。
第二课时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画杨桃》。
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叮嘱、教诲、一生受用(强调写字姿势)学生齐读订正。(把铅笔本子收好)
2、过渡:什么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指名说说。)课文的结尾这么写的,谁来读?这教诲指的是什么?指名说。(父亲和老师的话就是对我的教诲)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父亲叮嘱我:是什么样,画什么样。(板书)那老师的话和父亲的很相似,你读读老师的话,有哪些意思?
3、学生读老师的话,初步理解。
老师的话里和父亲相同的是——
同学们,你们觉得文中的“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准确吗?用老师的话来说明。(指名说)我按照自己看到的去画对吗?用老师的话说,用父亲的话说。我们一起读读老师的话。
二、读三到十七段,体会老师和同学们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
1、师生合作读三到十七段,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老师的话,那些忙着嘲笑的同学,一开始明白吗?后来呢?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读三到十七段,你会有发现的。老师读老师的话,谁读叙述,大家读同学们的话。没提示语的地方能分清谁说的吗?
2、交流。学生回答时让学生说清从哪句看出的,想象同学们的心理说话练习。读出感情。
3、体会老师的态度变化。
师:同学们刚看到“我”的画时,嘲笑“我”,走到“我”的座位观察后知道错了,这是对比的写法。文中还有这样的对比,你能找到吗?
老师先是“严肃”的,什么时候变严肃的?(1)自己读第六段,画出写老师动作的词。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可同学们却是——这又是对比。(2)什么时候老师变得“和颜悦色”?谁愿意和颜悦色地读老师的话?
4、再读老师的话。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明白了——(指名学生说)“我”听了老师的话,会想——(生……)咱们也要记住这位老师的话,请大家一起读十八段。
三、联系实际,感悟道理。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现在,同学们能用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2、启发学生联系实际。
师:课文结尾说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他一生受用,在她成长的路上,只有画画时才想起这教诲吗?显然不是。遇到什么事她会想到?会怎么做?举个例子,一次她上学迟到了,路上遇到变戏法的看入了迷,忘了时间。来到学校老师问起,她会怎么说?
你遇到过类似“画杨桃”这样的事吗?(如果学生想不出,老师就给出情境,学生判断怎么做。)
3、揭示道理。
师:生活中的事情是怎样(板书:实事),我们就要寻求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板书:求是)。这个“是”不是“是不是”的意思,它是“正确”的意思。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板书:
第一课时:画杨桃
第二课时:画杨桃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复习题
找春天
一、看拼音写词语。
tuō xià
jiě dònɡ
xī shuǐ
mián yī
tàn tóu
yáo tóu
yě huā
duǒ cánɡ()()()()()()()()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_______棉袄,________家门,________田野,去_______春天。春天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________地找啊,找啊。
2、小草从地下_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 ________________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树木_____________嫩芽,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_________的小溪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
3、春天来了!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她在柳枝上_________,在风筝尾巴上_________;她在喜鹊、杜鹃__________,在桃花、杏花__________……
4、我还发现()是春天的使者。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吧?
三、实践活动
去寻找春天,感受课文的描写。
一、这篇课文写的是:()来了,我们奔向()去寻找春天。
二、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遮遮掩掩()害羞()嫩绿()躲藏()喜鹊().....
三、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探(tàn shēn)头 符(fǔ
fú)号
接触(chǔ chù)
四、试着写一写。
1.本节课的生字都是()结构。2.容易写错的字是
不容易写好的字是
五、看拼音填汉字。
tián yě tuō diào
jiě dòng
yáo tóu
xiǎo xī
六、找一找,再组词。
野 芽 树 草 桃 枝 柳 花 嫩 棉
七、照样子写一写本课的词语。
躲藏 躲躲藏藏 丁冬()
八、读课文后填一填。
1.我们在()、(2.我们()到了她,我们(她在()上(),在(我还能说:她在()
遮掩())、()、()里找到了春天。)到了她,我们()到了她,我们()到了她。)上();她在()、杜鹃嘴里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