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五篇

时间:2019-05-12 23:4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篇:《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草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去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三、学生分析: 农村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在狭窄的空间里看惯了山清水秀的家乡风景,几乎没有人见过真正的草原是什么样子,但是通过学过的诗歌《敕勒川》以及一些有关草原的歌曲对草原有初步的了解,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相当的阅读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愿意主动去探索新事物。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主题编写的开篇课文。但本篇课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作者通过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课文语言优美,适合美美的朗读;适合在不断的朗读、探索中去感受草原的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感情的直接抒发在课文的末尾一句,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本文的难点之一。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PPT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知识进行图片阐释;利用视频让学生去了解草原;利用歌曲去营造氛围,增强感情。

六、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通过所学知识,说说草原是什么样子的?(生根据学过的诗歌和一些有关草原的歌曲谈谈对草原的映像)今天,我们跟着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一起去看看草原,看看他在那里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二)走进课文,读通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要求:

(1)大声的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的读音,请将你不熟悉的字词注上拼音;

(2)把不好读的词语和句子多度几遍,直到读通顺,把你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我们在学习课文时注意结合课文。

2、自学检查:

(1)大屏幕出示本课的生字,点名读生字。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对学生多次出错的地方作强化训练。

(2)用“百度笔画软件”对“襟”、“貌”、“羞”、“涩”这几个字的笔画笔顺作示范,强调书写)(笔画软件演练,学生在草稿本上模仿)(3)大屏幕出示本课词语,点名读词语,相机指导学生读错的部分。针对本地学生对平翘舌音以及“h”和“f”分不清的情况对“柔美”、“回味”、“洒脱”、“疾驰”、“拘束”、“羞涩”、“翠色欲流”这几个词作重点指导。

(4)小组间比赛读新词。

3、初步感受草原的魅力:(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课文。然后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的映像。(广阔、碧绿、草原人民好客等)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3)交流、展示: 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根据作者的行踪所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

(二)最近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魅力。

师:上次课,我们初步感受了草原的美景,这节课我们跟着老舍先生具体的去感受一下草原的魅力。

1、请你们结成小组,一起去草原旅游。注意不要走马观花,要用心,用情感细细的去品味。然后选择一种你认为好的方式来回报你们的学习。(比如:朗诵、画画、吟诗、唱歌、跳舞等)

2、小组学习。

3、学习结果汇报,交流。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结合多学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理解“茫茫”的意思。并且体会“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原因。

(2)体会“羊群无论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的妙处。(大屏幕提示:体会句子的妙处的方法有:修辞手法;重点字词,尤其是动词的妙用;句子表现的意境美)

(3)小丘的美: 请学生朗读有关描写小丘的部分; 反复朗读,读出小丘的美妙之处。重点结合生活体验谈谈“翠色欲流”意境美。用“渲染”法根据课文描写画画你心中的草原。(请学生快速作画,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品)

(4)“这种境界••••••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者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你有没有想到关于草原的一首小诗或者即兴将你的感受用几句诗一样的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呢?

(5)草原风光组图欣赏,多媒体展示根据课文描写展示组图,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和图片提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师小结过渡:是呀,多美的草原呀。那里会居住着什么样的人们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第三课时

(一)导入: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访问陈巴尔虎旗

师:陈巴尔虎旗是作者和朋友们访问的地方,那里的人民和我们土家族苗族聚居区的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呢?你们想知道吗?(生答)

1、我来当草原旅游小导游: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现在要带着大家去草原游玩,你需要给大家介绍有关草原的哪些内容呢? 根据课文第2、3、4、5自然段的描写,以小组学习的形式,结合你们预习课文时准备的资料,为你的导游工作做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

3、展示、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位发言人,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去草原游玩,介绍那里的风土民情。班上其他同学作文游客可在导游介绍时随时提问,当导游有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可以帮忙回答。若有大家都无法回答的问题,老师将把它记录下来。等待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

(三)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升华主题。师小结过渡:好一个能干的小导游呀,给我们展示了蒙古草原的美,让我们体会到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那我们再来体会一下“梦汉情深”四个字,你们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找出来,好好读读。

1、根据提示自学。

2、汇报,朗读。师小结:是呀,多美的草原,多热情的蒙古人民,多么与众不同的待客方式。关于西部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呢?(根据预习时在图书室查找的资料,向老师、家长了解的资料介绍祖国美丽辽阔的西部)

(四)让我们再来一起探索课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特点吧!

师: 课文流露出的作者的感情是什么?

(生:对草原的喜欢,对蒙古族人民的赞美)师:是的,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情感的呢?请你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感受

生1:直抒胸臆,课文中很多地方都在直接描写草原的美,从中很容易感受出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生2:细致的描写,课文中作者细致的描写了草原的美景,如果不喜欢怎么能看得这么仔细,写得这么细致呢?

生3:对事情的记叙,很自然,不做作,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蒙古人民的好客、热情、大方,蒙汉情深。师:是呀,归纳得很好。让我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五)请大家跟着《美丽草原我的家》和一段有关草原的视频一起去欣赏草原的美丽和与众不同吧!

《草原》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我们介绍了草原的美丽,草原人民与众不同民俗风情,给我们展示了一顿西部文化的大餐。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中入情入境的学习,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突破了农村孩子眼界狭窄的瓶颈,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各种形式的读课文、看视频、做讲解、合作练习、练习写作等,使学生的注意力都在课堂上,确实收获很多,效果很好。同时激起了学生了解探索西部文化的兴趣,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学习打下了极好的基础。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学习的基础没有打牢,在本课的学习中略显吃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多关注后进生。

第二篇: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体会草原的自然美。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老师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课件播

放草原风光图片,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些都是哪的风景

呢?(板书:草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

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灵之旅”。

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

1.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

2.自主研读

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

画让你感受很深的关键词句。

3.放声朗读

师:自由地、放声朗读这一段,读出你对草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一

会儿把你感受最深、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点拨,指导朗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

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分

享经验,指导朗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借助经验,唤起

想象)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

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以读代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联系前文,体会意境)

四.音乐过渡,读中悟情

1.音乐过渡,激发想象。

2.自由朗读,读中悟情。

3.指名朗读,以读代讲。

五.个性朗读,小结全文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板书设计

景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美丽动人

【教学反思】

现在回想那一节课的前前后后,我总结反思出了以下四个“用心”。

一、用心备课

备课的重要性众人皆知,但是备课到底该如何切实有效进行呢?也许我们总是习惯了“套用”,备课的时候务必熟练地掌握教学环节,务必牢牢地记住每个环节的过渡语。在准备《草原》一课教学时,我起初也采用了这样的备课方式,并且心里总是希望自己教学时能够一

字不漏地把文采横溢的过渡语“背”出来。

可是紧接着,我又反问了一下自己,这样,是不是脱离了“备课重在备学生”的人本思想。而且自己再仔细感觉一下,哟,把这些话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多别扭啊。我何不大胆地尝试一下?教学中顺着学生的思维恰当地创造应用过渡语。接着,我又花了大量的时间预设学生课堂上可能产生的情况,再认真地将这些情况归类,然后寻找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我上起课来就游刃有余了。

二、用心“造势”

在感受作者那些优美语句中流淌出的美景时,很多学生“心领”但“神不会”,举手感情朗读优美语句的学生很少。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也不懂得哪来的耐心和激情,依然十分投入地通过多媒体画面和激情语言来感染他们,在那个时候我表现出了较好的耐性,这是我平时课堂中较少有的。之后学生也能较有感情地朗读出那些语句。现在想来,那该是“教师的投入感染了学生”。曾经听一位全国名师说过:“语文老师要学会‘造势’。”我想这里的“造势”,必定是指语文老师自己要投入到文本中,然后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自然地引导学生。如果语文课堂上有矫揉造作的“造势”,那该让人觉得多么不舒服啊。因此,用心地“造势”,乃是用心地投入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三、用心置疑

上了这节课,我揪出了自己的一个致命的毛病,课堂提问太泛。在学生反馈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我要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的时候,我开口就向学生提问:“你为什么欣赏这句话?”满以为会有声音冒出欣赏“绣”、“一碧千里”等关键词,传来的却是“草原很美”之类的话。课堂提问,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词,它的引导性同样是很强烈的。我们平时总是责怪学生不认真倾听,可那只是个别的,大部分学生比老师还会用心听,他们会在瞬间就去捉摸老师话里每个字的意思。面对这样“用心”的学生,我岂能不更用心置疑?

四、用心“撒网”

课堂中许多生成性的情况可能都有一个精彩的续写,这时,老师应该善于用心“放线”。备课时,总是一味注意精读感悟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该怎么“收线”,却忽视了“放线”的精彩。好比打渔,外人一向关注收网后捞上来的鱼有多少,却很少去关注撒网的技巧。这节课接近尾声时,有一个配乐写诗的情景。按照我的教学设计,我的过渡语还没说完时,很多学生就高高举起了手,他们以为老师要让他们说出此时如果身在草原的感受,兴致非常高。我当时心里一阵惊喜,可是嘴上的话却没有停止住:“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笔记本,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表达你此时的感想。”说完之后,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有点儿沮丧地缩回了手。我心里一阵后悔,咋刚才不让呢!课后教研评课上,老师们也给出了这个意见。如果当时善于顺势“撒网”,让学生先发言,肯定是课堂的一大亮点。不仅学生可以尽情抒怀感想,互相启发,而且这样也不正是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一个大好时刻吗?只因自己是个“刚出海的渔夫”,这一网不懂得撒得漂亮些,就这样失去了满舱收获。

但是不管课上得如何,只要是真实的,只要是用心的,只要有所收获,有所启迪,我就深深感谢这一切了。

第三篇: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3.读懂课文,体会草原的自然美。【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

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老师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课件播放草原风光图片,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些都是哪的风景呢?(板书:草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灵之旅”。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 1.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 2.自主研读

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让你感受很深的关键词句。3.放声朗读

师:自由地、放声朗读这一段,读出你对草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一会儿把你感受最深、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点拨,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分享经验,指导朗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借助经验,唤起想象)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以读代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联系前文,体会意境)

四.音乐过渡,读中悟情

1.音乐过渡,激发想象。

2.自由朗读,读中悟情。

3.指名朗读,以读代讲。

五.个性朗读,小结全文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板书设计

景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美丽动人 【教学反思】

现在回想那一节课的前前后后,我总结反思出了以下四个“用心”。

一、用心备课

备课的重要性众人皆知,但是备课到底该如何切实有效进行呢?也许我们总是习惯了“套用”,备课的时候务必熟练地掌握教学环节,务必牢牢地记住每个环节的过渡语。在准备《草原》一课教学时,我起初也采用了这样的备课方式,并且心里总是希望自己教学时能够一字不漏地把文采横溢的过渡语“背”出来。

可是紧接着,我又反问了一下自己,这样,是不是脱离了“备课重在备学生”的人本思想。而且自己再仔细感觉一下,哟,把这些话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多别扭啊。我何不大胆地尝试一下?教学中顺着学生的思维恰当地创造应用过渡语。接着,我又花了大量的时间预设学生课堂上可能产生的情况,再认真地将这些情况归类,然后寻找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我上起课来就游刃有余了。

二、用心“造势”

在感受作者那些优美语句中流淌出的美景时,很多学生“心领”但“神不会”,举手感情朗读优美语句的学生很少。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也不懂得哪来的耐心和激情,依然十分投入地通过多媒体画面和激情语言来感染他们,在那个时候我表现出了较好的耐性,这是我平时课堂中较少有的。之后学生也能较有感情地朗读出那些语句。现在想来,那该是“教师的投入感染了学生”。曾经听一位全国名师说过:“语文老师要学会‘造势’。”我想这里的“造势”,必定是指语文老师自己要投入到文本中,然后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自然地引导学生。如果语文课堂上有矫揉造作的“造势”,那该让人觉得多么不舒服啊。因此,用心地“造势”,乃是用心地投入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三、用心置疑

上了这节课,我揪出了自己的一个致命的毛病,课堂提问太泛。在学生反馈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我要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的时候,我开口就向学生提问:“你为什么欣赏这句话?”满以为会有声音冒出欣赏“绣”、“一碧千里”等关键词,传来的却是“草原很美”之类的话。课堂提问,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词,它的引导性同样是很强烈的。我们平时总是责怪学生不认真倾听,可那只是个别的,大部分学生比老师还会用心听,他们会在瞬间就去捉摸老师话里每个字的意思。面对这样“用心”的学生,我岂能不更用心置疑?

四、用心“撒网”

课堂中许多生成性的情况可能都有一个精彩的续写,这时,老师应该善于用心“放线”。备课时,总是一味注意精读感悟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该怎么“收线”,却忽视了“放线”的精彩。好比打渔,外人一向关注收网后捞上来的鱼有多少,却很少去关注撒网的技巧。这节课接近尾声时,有一个配乐写诗的情景。按照我的教学设计,我的过渡语还没说完时,很多学生就高高举起了手,他们以为老师要让他们说出此时如果身在草原的感受,兴致非常高。我当时心里一阵惊喜,可是嘴上的话却没有停止住:“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笔记本,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表达你此时的感想。”说完之后,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有点儿沮丧地缩回了手。我心里一阵后悔,咋刚才不让呢!课后教研评课上,老师们也给出了这个意见。如果当时善于顺势“撒网”,让学生先发言,肯定是课堂的一大亮点。不仅学生可以尽情抒怀感想,互相启发,而且这样也不正是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一个大好时刻吗?只因自己是个“刚出海的渔夫”,这一网不懂得撒得漂亮些,就这样失去了满舱收获。但是不管课上得如何,只要是真实的,只要是用心的,只要有所收获,有所启迪,我就深深感谢这一切了。

第四篇:《草原上》教学设计及反思

《草原上》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

2、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

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唱准3、5、6三音的音高。并在听、唱、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难点:

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四、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让学生跟着《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做蒙古族骑马的律动,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看一看、想一想:

1、师播放课件,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导入教学。(背景音乐《草原上》)

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看一看、走一走。请大家看后说出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生讨论)

2、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的北方,过着自由、幸福的游牧生活。

(意图:教师首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富于蒙古族民族特色的环境氛围。播放草原美景的配乐课件,欣赏蒙古族的舞蹈,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蒙古大草原蓝天碧草、牛羊成群的意境中。)

(三)说一说、动一动、比一比。

1、观看课件,体验民俗。(背景音乐:《草原上》)

2、师:蒙古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都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会。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骑马、射箭、摔跤)(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教学,让学生了解蒙古族风情,如:吃的、住的、用的、喜爱的活动等,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参加他们的那达慕大会呢?

3、动作创编与声音创编同时进行。

师:请同学们表演摔跤、射箭、骑马,并为动作配音。(生分组进行即兴模仿和表演。)

师:请一组同学为参加比赛的蒙古族勇士送点喝的。(启发学生说出马奶。)

师:请这组同学开始挤马奶。

4、为动作搭配相应的节奏。

师:在这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动作交朋友?

挤奶

摔跤

射箭

骑马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嘿———

嗖嗖

嗖—

5、出示四幅画面(摔跤、射箭、骑马、马奶)。师选择不同的画面,全体学生作出响应的声势表演。(表演时,用《草原上》旋律伴奏,让学生和着音乐节拍作出表演的同时,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形象。)

6、游戏:小羊找妈妈(感受3、5、6三音的音高)

师:你们看,草原上有三只小羊和羊妈妈失散了,三只羊妈妈的名字分别是(mi

3、suo 5、la 6)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唱唱羊妈妈的名字,希望能帮可怜的小羊找到妈妈。(生模唱3、5、6、三音,感受音高)师:(在学生的反复模唱后,三个头上戴着3、5、6三音的小朋友扮演羊妈妈出现了)孩子们,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我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师:可是,如果羊妈妈所站的位置有了变化,我们能唱出它的名字吗?我们一起试一试。

(听一听,唱一唱。365 635 536

653)

(1)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 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2)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教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好的予以表扬。(4)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

(意图: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音乐创作,把动作的创编、象声词的创编与节奏融为一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四、唱一唱。

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蒙古族的小朋友从小就学会唱歌、跳舞,如果不会唱歌、跳舞,那将回让人认为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我们刚才已经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些风俗习惯了,那么我们要学会什么才能象个体面的蒙古族小朋友?对了,唱歌之前我们先做“马儿跑”的音阶练习。教学反思:

歌曲《草原上》是人音版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教材,是第二课《草原》中的一首歌曲,本课的总目标是通过听、唱、舞、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我在教这首歌曲时,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多看、多听,去感受内蒙古音乐的歌舞一体以及它的美,让学生从感官上去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对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为学习歌曲奠定了基础。在教学时,我把握了这个基调,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美的氛围,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了美的享受,充分的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使学生尽情的用自己甜美的声音、舒畅愉快心情和赞美的情感,去表现牧民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及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我觉得整节课,效果还是不错的,同学们不但唱的好,而且用吹奏的也很好,音色很美,富有情感。但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时间分配的不够合理本来我还准备了好多的蒙古族歌曲还没有看呢,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吉祥三宝〉,这两首歌曲都是很好听的,也都是很美的,能够充分的体现大草原的美丽以及牧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要是给学生看了,那效果就会是更好的。

第五篇:《草原上》教学设计及反思

《草原上》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舞、奏、创了解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感受这一地方的民族风格。

2、有感情演唱,并歌舞一体,即兴舞蹈,自主创新,培养创造力

3、通过加入演出道具,能使学生更加完整的配合歌曲,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起学生的兴趣,也能使学生们团结一致。教学重点与难点:

1、加入道具的表演,能够使学生准确地按照音乐舞蹈、表演,要将音乐表现的有生命力。

2、能跟音乐律动,自主创编蒙古舞蹈,优美、流利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3、一字四拍的延长音,要求将音的拍数唱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引入课堂意境。

蓝色彩带代表蓝天,绿色彩带代表草原,白纱代表羊群

二、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现代诗配乐朗诵):

蓝天高,白云飘,草原好热闹,马儿壮,羊儿肥,这里风光好。

2、欣赏范唱。A.看书点读B.欣赏视频

3、学唱歌曲。A.单手旋律跟唱歌词.B.加钢伴跟唱歌词.4、学唱旋律。

导入:如此优美的歌声不知作曲家是怎样谱曲的,让我们共同来听一听、猜一猜比谁听辨得准确?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3 5 6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5、6”三个音。

演示3 6 5 6 35 5 3 6 6 5 3(学生唱)

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 3 6 5―6 2 5―

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ⅩⅩⅩ―

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完整演唱旋律。

三、蒙古文化: 导入:演唱“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草原什么时候最热闹?美丽的草原是谁的家,是我们国家哪个少数民族的居住地?他们有哪些爱好,他们有个特殊的节日你知道吗?

1、猜猜老师表演的动作模仿的是蒙古人的哪项活动?

师随《小牧民》的音乐做骑马,射箭,挤奶,摔跤等表演。

2、小结:观看《小牧民》作为背景音乐。

美丽的大草原是蒙古人民的家,他们以游牧生活为主。住的是蒙古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和节日,又是传统的体育比赛大会,多半在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在会上进行摔跤、赛马和射箭等三项比赛,是蒙古族最为重视和最有组织的传统体育盛会。

3、节奏练习:骑马、扬鞭、射箭、挤奶、摔跤等。

乐理知识:哪些是四分音符,哪些是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小结:节奏来源于生活,音乐来源于生活。

4、用这些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为歌曲伴奏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草原上》教学反思

在我教了《草原上》一课之后,我更深地理解了音乐课堂中的“有效”二字,虽然是短短的四十分钟,却使我受益非浅。

这堂课中我有两点收获:

首先,简化理论知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不给孩子灌输复杂的音乐理论,而是简化其并转化成有趣、生动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本课就先通过让学生听、唱、吹、奏来感受音的时间长短,在无形中接受了这个感知后,然后再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知道长短音的基本概念。

再是做到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能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学习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在情境提示中让学生主动地去记歌词,并不是让学生去硬背歌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用这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长短音。先让几个比较积极的学生来表演,以此给其他学生做榜样,这样就能调动起全班的表演欲望,在往下的分组创编表演能够顺利地进行。因为在这个部分之前已试过让他们表演打击乐器,他们的学习已被调动起来,因此学生们都显得很积极主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为小组作努力取得好成绩,同时增强了与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团体合作精神

下载《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推荐阅读)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光明小学 姓名:邢 欣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草原》二、教案背景:《草原》一文是北师......

    《草原》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草原》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草原......

    《草原》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草原》教学反思。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再......

    《草原》教学反思

    普定县思源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反思教师:吴小丹2020年9月27日《草原》教学反思《草原》是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

    《草原》教学反思(最终定稿)

    《草原》教学反思汇编15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

    《草原》教学反思 [合集]

    《草原》教学反思 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教学反思《草原》这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草原》教学反思。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我个人看......

    《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教学反思1 《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富有特色的语言,向人们生动展示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和内蒙古人民的能歌善舞,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