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0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望》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望》教学设计》。

第一篇:《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情境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爱国名言,人民苦难等相关内容导入。

二、简介背景(安史之乱)、作者杜甫。

三、朗读感知

1、反复朗读。要求:读准正音、节奏、语气语调。

2、检查朗读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译读。

3、引导学生背诵。

四、研读赏析。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①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②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③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2、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握情境。

提问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感。

提问②: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情?

明确:国“破”——国家支离破碎

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

“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

“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五、课堂小结,并美读课文。

六、巩固提升

见附页 板书设计

肖联写景

心生伤痛

颔联抒情

离愁别恨

借景抒情 春望

颈联叙事

眷家思亲

寓情于物

尾联描写

忧国伤时

第二篇:《春望》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望》教学设计1

一、猜猜他是谁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满眼河山,大地早非李唐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二、作家作品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工部。“诗圣”。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三、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变,次年六月攻破潼关,长安沦陷。七月,肃宗继位。

八月,诗人从家中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

《春望》这首诗写于757年,诗人触景伤怀。

四、学习方法点拨

学习古诗的方法初读:整体感知;再读:把握情感;三读:品味赏析;四读: 背诵全诗。

五、诗意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六、问题

1.首联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国都陷落,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丛生。描绘了一幅安史之乱后国破人亡的悲惨景象。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

这首诗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表现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的心情。

3.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由于感伤时政,久别思家,反而使诗人见花流泪,闻鸟而惊心,以乐景写悲情,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恨别思家的深沉感情。

4.赏析“溅”“惊”二字。

“溅”“惊”二字,在句中是使动用法,意思是因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看到落花反而使我的泪水飞溅,听到鸟鸣反而使我心惊。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历来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儿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种解释,为什么?

我比较赞成第二种。第一个以诗人为主,注重描写个人情感和感受,但是不够表明此时的“悲凉和无奈”。第二个以花鸟的不常态表现,说明此时的悲怆和惊心。这是经典的拟人手法的应用,连花鸟这无意识之物都晓得此时的离别惆怅,诗人如何不动容。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三月”写出战祸之长,“抵万金”写出家书难得。这两句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以平常语写出苦境真情,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的情感?

反映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现状的忧愁,既思念亲人又叹息自己衰老的思想感情。

8.《春望》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情感的?

通过描写破败的春城,杂草丛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借景抒发作者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9.本文最突出的写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景中有情,后四句重在抒情,借事抒情,但情中也有景。

《春望》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春望》及五律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的特点。

难点 体会诗歌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三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 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 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 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春望》教学设计3

一 教材分析

该单元是围绕着爱国情怀这一主题来安排教材内容的。本单元总共5篇课文,选择了古今中外的不同文章和体裁来阐释爱国情怀这一主题,而《春望》这篇是通过我国古代诗歌来展示我国古代伟大诗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经被叛军安禄山占领,长安城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面对这样的情景,作者写下了这首诗歌。

二 教学目标

既然是是通过诗歌这种体裁来表现爱国情怀这这一主题,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抓住“诗歌”和“爱国”者两个重点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古诗的韵律,领略古诗的音韵美,凝练美,意境美和含蓄美。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1个课时

三 教法和学法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习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积淀,所以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应充分的贯彻老师作为辅导者,学生才是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在教法上,老师主要还是要通过讲授的方法来行课引导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在的学法上主要是通过诵读和讨论来学习这首诗歌,来体会诗歌中的爱国情感。

四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杜甫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诗人,所以我觉得在导入这个环节选择介绍作者来导进课文。一方面,先让学生说出现在他们对杜甫的一些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和积累文学常识,而且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再者课堂一开始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得课堂能够融洽些,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回答的内容作总结和补充,提出学生要掌握的文学常识,并且抓住其中的一个要点来引入正课,而这个要点自然是要抓住爱国情感这个点来过渡到正课。

2,诗歌讲解

诗歌的讲解评析是课堂的主题部分,在这个部分我想不仅要讲解诗歌也要教会学生怎样的分析诗歌和记忆诗歌。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个线索来分析这首诗歌,而在这里我想抓住情感这个线索来分析,在了解学习完字词后先让学生尝试朗诵一下这首诗歌,当然这时学生还没能很好的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所以就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这首诗歌了,由此正式进入诗歌。所在这一部分我想有以下的几个部分。

(1)了解字词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等解决生字词:

抵:值 浑:简直 胜:承受 簪:zān

(2)初读诗歌及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引出把握诗歌情感这个线索。

(3)分析讲解诗歌

A.学生先结合课下的注解以及小组的讨论尝试翻译下诗歌。

B.请一为同学翻译下诗歌的首联和颔联

C.讲解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确定首联和颔联的联系,首联:一幅国破后的衰败凄凉的画面 颔联:以“花”“鸟”作为主体的观画伤情。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在分析诗歌的诗歌可将这一思想贯彻在分析中,首联是勾勒出了一幅衰败的景象,通过和学生一起的分析出这幅画面,而紧接的颔联我们可看到“花”“鸟”两个物象说到“花溅泪”“鸟惊心”那么就可由此提出问题:花为何溅泪,鸟又是为何惊心?这样两联的联系也就确立了。

所以在这里主要的提问有:1,首联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花为何而溅泪,鸟又是为何而惊心?

D.分析完两联之后可让学生朗诵首联,朗诵时可在脑海中勾勒出刚才的分析出的画面,然后再由勾勒的画面尝试背诵这两联。

E.请学生翻译诗歌的颈联和尾联

F.讲解颈联和颔联,确定这两句的联系。颈联:国家战乱,思念家人 尾联:一个频频搔头的白发老人的形象,颈联的结果。“白头搔更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残酷的痛恨。所以以此作为连接点建立两联之间的联系。

主要的提问设计:1,为什么会“家书抵万金”;体现了什么?2,为什么会“白豆搔更短”?

G.学生根据两联之间的联系朗诵颈联和尾联,脑海中浮现一个频频搔首的老人形象,然后再由这个老人形象老尝试背诵这两联。

H.根据刚才的分析,尝试背诵全诗。

(4)探究感悟

A,分析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讲解互文修辞手法。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情。

诗句理解:由于为国事担忧,为离别感到遗憾,花儿也不禁落泪,鸟儿也为此惊魂。

B,分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典型的爱国人物形象。

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的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5)课堂总结

1,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感)的诗歌,他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充满了怎样的情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诵读这首诗歌?

2,本诗歌的名句是哪句,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根据脑海中的画面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6)课后练习:再搜索一首杜甫表现爱国情感的诗歌,并对其进行分析,体会是怎样表现爱国情感的。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求简介扼要,要能清晰明确的反映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板书设计的方面,我选择板书各联描述的主要内容,并使这些内容能够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浑然一体,而且通过这个板书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而由这幅画面能够背诵出这首诗歌,做到所谓“诗中有画,花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首联:一幅国破的衰败凄凉的图画

↑↓画→观画

颔联:以“花”“鸟”为主体观画伤情

颈联:国事战乱,思念亲人

↑↓为什么“白头搔更短”

尾联:一位频频搔首的老人

《春望》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情境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中东地区许多国家内部**,频发战争,人民苦难相关内容导入。

二、简介背景(安史之乱)、作者杜甫。

三、朗读感知

1、反复朗读。要求:读准正音、节奏、语气语调。

2、检查朗读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译读。

3、引导学生背诵。

四、研读赏析。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①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诗、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地残破,山诗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②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③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2、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握情境。

提问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抒发了诗人优国思亲的情感。

提问②: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情?

明确:国“破”——国家支离破碎 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五、课堂小结,并美读课文。

六、作业

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肖联写景 心生伤痛

颔联抒情 离愁别恨 借景抒情

春望 颈联叙事 眷家思亲 寓情于物

尾联描写 忧国伤时

[课后心得体会]

本教学的朗读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根据达成目标和内容的呈现分层次有序地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以读促思,以读促说,以读悟意;在朗读感知读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意象的研读和赏析,结合背景去理解诗歌的深刻意蕴。整个教节环节紧凑有序,教法指导得当,知识内容正确,容量适量,难易适度,板块清晰,能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上进行正确引导,逐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整个课堂教学时效高,教风民主,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春望》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难点)

2.指导学生用品味词语、借景抒情、再造想象的方法来欣赏诗歌。(重点)

3.深入理解本诗,扩展了解杜甫其他相关诗歌,初步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批注法 赏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杜甫。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唐王朝受到巨大震动。

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诗人在都城长安写下了一首不朽的五律——《春望》。这首诗是我们儿时就已经能琅琅背诵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它,用更细腻的视角,更深厚的感情来触摸诗歌所表达的精神世界。

首先,请同学们一齐朗诵本诗。

二、赏析首联

1.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么在首联中作者都望到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你认为在这四个描写对象中作者着力要体现哪一个事物的特点?为什么?(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

国之破。“国”是指都城,即长安。

开篇即是春望所见,先用“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两句合而观之,便是说望见春天被攻破了的长安城,山河之上草木丛生,榛莽遍地。这一联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仍在,但是国已政权陷落。草木春深,但是城已残破不堪。

3.宋代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在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品析词语赏析法落实点,自选式)

破:着一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

在:青山不言,流水永恒,更衬李唐之倾颓惨境。(略)

春:春回大地,应生机勃勃,草长莺飞。(略)

深: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4.背景对比:

昔日长安城: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今日长安城:破

4.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对照强烈,出人意料。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为全诗渲染了悲怆的气氛。

三、赏析颔联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历来有两种翻译的版本。第一种:人溅泪惊心。第二种:花鸟溅泪惊心。

2:那么你认为哪一种好呢?

第一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第二种,以花鸟拟人,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倍增其哀乐。两说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

3:这一联中的“溅”和“惊”两个字用得甚好,请用简洁的语言批注这两个字的妙处,写在老师发的纸上,写好之后撕去背胶粘到前面的纸上。

溅:含悲带愤,感情浓烈。惊:敏感惊恐,心灵柔软。

小结: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到此所望结束了,诗人后两联由悲痛国事转为想望亲人。

四、赏析颈联和尾联

1.介绍背景: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

引诗拓展: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至德元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

2:“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忧虑,焦急。)

3:对比诗人的《望岳》和本诗的尾联,想象一下两首诗中的诗人形象有何不同?

《望岳》中的诗人:年富力强,意气风发。

《春望》中的诗人:垂垂老矣,沉郁悲痛。

4.诗人写这首诗年仅45岁,却已“白发”,而且稀到“不胜簪”的地步,这可能吗?是什么使诗人如此?

是“感时”,“恨别”所致。是“国与家”共同的打击所致。是因为“艰难苦恨繁霜鬓”。

5.相比《望岳》,诗人的气度是不是变小了?例如诗中先忧国,再思亲,最后写到自己的衰老。

从背景上看: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

从年龄上看:从裘马轻狂、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历尽沧桑、日渐衰颓的“老年”;

从情感上看:由壮志凌云的豪情到对国家命运前途忧虑的悲情,从胸怀上看:都是广大的胸怀,《望岳》更凌厉自信,《春望》更深沉蕴藉。

6.小结:家与国紧密相连,个人和民族血脉相融。以爱家之心爱国,以忧国之心忧家,心系国家,胸怀天下。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爱国方式,这一直是圣哲先贤思考问题的方式。“家国天下”的背后,有高尚的情感,更有精神的智慧。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也是杜甫伟大之所在。

五、总结

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思想已经溶入了他的血液!他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总是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黎民的苦痛,他总是坎坷不幸的,但他也总是令人敬仰的!他的生活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巅峰!让我们带着对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的景仰,来一起朗读。

六、板书

春望

——沉郁的家国凝望

己——家——国

老——离——破

七、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诗

2.阅读杜甫其他作品。

《春望》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至德二年三月所作。当时正直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诗人于至德元年八月被叛军捉住,押送到长安。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感伤。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能力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五、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

多媒体出示一副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说出这副图片中的人物是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杜甫的认识,烘托课堂气氛。

(二)品读感悟

1、多媒体显示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体会诗的节奏和感情。

2、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强调两个字的读音“搔”和“簪”。

3、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感知诗的内容。

4、学生配乐朗诵《春望》。

(三)、画面欣赏

多媒体出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欣赏中说出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由此引入背景介绍。

(四)、整体感知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全诗,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研讨。

(五)、品读探究

首联:1、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他所望到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呢?

2、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呢?

多媒体显示图片:让同学们欣赏一组百花盛开、鸟鸣时的图片,说出欣赏图片时的感受。

颔联:1、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给作者带来的是怎样的感受呢?

2、作者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

此时此刻作者为时局感伤得落泪,此刻的分别不是一般的分别,可能是永别,生离死别,所以作者的心情格外低落。

颈联:1、对于作者来说家书是十分宝贵的,由哪里可以看出?

2、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低得上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谁来说说!

此时此刻,战乱的早日平复、一封报平安的家属的到来,是作者急切盼望的,作者盼望到什么程度呢?

尾联:1、诗人对于一封报平安的家书以及战乱的早日平复,盼得忧愁得搔头,头发越搔越短,短到了什么程度呢?

2、簪是怎样的饰物呢?多媒体显示簪的图片,并配以解释性文字。

3、当诗人头上满是白发,甚至插不住簪子,这是因为什么呢?

4、大家猜猜杜甫当时多大年纪?

杜甫当年只有45岁,人到中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

(六)、延伸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把握情境。

提问:诗人在《春望》中“望”的是什么?

(七)、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八)、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教学设想是让学生多读老师少分析,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感悟理解。可实际授课时还是讲多了,直接导致课堂上读的时间少了,预想的一些读的程序没有进行。原因?可能,读的花样设计少,旧的习惯难以扭转。特别是习惯,老是不放心,老想条分缕析地精细化文本内容,忽略了学生能力的锻炼。旧习不除,难以进步啊!真的到了好好改进自己的教法的时候了!

另一个方面,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没能跟上老师的预想,这也应反映了备课环节上的一个不足----备学情。备课之时,主要精力用在了对教材内涵的挖掘,忽略了对学生情况的研究,一相情愿地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置于一个较高的平面上,课堂之上自然就会出现学生反应与教师预想的反差。按说课堂上面对的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嫡系”,不会不了解学生到底有多少“斤两”,可实际,自己在这方面的确做得不好,着实应该好好检讨一番。

《春望》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

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2、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

浑,简直;

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粥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X()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三、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观,由近而远,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由满城草木到花鸟。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亲人的惨威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四、问题探究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4、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5、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7、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五、学生朗读、背诵这首诗。

六、总结

《春望》集国优、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读后让人百感交集。诗人借景抒情,言为心声,真切动人的玑珠般的词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题。

【《春望》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杜甫《春望》教学设计

2.春望

3.春望作文

4.《春望》教学反思

5.春望散文

6.《春望》鉴赏

7.杜甫《春望》

8.杜甫 春望

9.《春望》说课稿

第三篇: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清华附中邱晓云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杜甫。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唐王朝受到巨大震动。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诗人在都城长安写下了一首不朽的五律——《春望》。这首诗是我们儿时就已经能琅琅背诵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它,用更细腻的视角,更深厚的感情来触摸诗歌所表达的精神世界。

赏析首联

问1: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么在首联中作者都望到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问2:你认为在这四个描写对象中作者着力要体现哪一个事物的特点?为什么?(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国之破。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

国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词典词条)

开篇即是春望所见,先用“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两句合而观之,便是说望见春天被攻破了的长安城,山河之上草木丛生,榛莽遍地。这一联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仍在,但是国已政权陷落。草木春深,但是城已残破不堪。

问3:宋代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在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品析词语赏析法落实点,自选式)破:着一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在:青山不言,流水永恒,更衬李唐之倾颓惨境。(略)春:春回大地,应生机勃勃,草长莺飞。(略)深:乱草遍地,林木苍苍。重点赏析“深”:

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这深就是《黍离》中的彼黍离离,就是《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桥边红药,就是《乌衣巷》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贵胄名门的郊游喧闹不见了,市井黎民百姓的劳作平淡不见了,再没有那摩肩接踵、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商铺林立、行旅如织的富盛,只见枝繁草盛满眼绿意,墙倒城坏千门闭锁。疮痍遍布,满目凄然。一个“深”字,草木深深,意味深长。“草木深”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背景对比:

昔日长安城: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杜甫《丽人行》)今日长安城: 破

小结: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对照强烈,出人意料。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为全诗渲染了悲怆的气氛。(本段引述鉴赏辞典语言)

赏析颔联

问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历来有两种翻译的版本,谁来试着给大家翻译一下? 第一种:人溅泪惊心。第二种:花鸟溅泪惊心。(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问2:那么你认为哪一种好呢?

第一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

第二种,以花鸟拟人,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倍增其哀乐。

两说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问3:这一联中的“溅”和“惊”两个字用得甚好,请用简洁的语言批注这两个字的妙处,写在老师发的纸上,写好之后撕去背胶粘到前面的纸上。(品析词语赏析法落实点,指定式)溅:含悲带愤,感情浓烈。惊:敏感惊恐,心灵柔软。

小结: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到此所望结束了,诗人后两联由悲痛国事转为想望亲人。

赏析颈联和尾联

介绍背景:

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引诗拓展:

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至德元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本诗背景: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问1:“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忧虑,焦急。

问2:对比诗人的《望岳》和本诗的尾联,想象一下两首诗中的诗人形象有何不同?(再造想象赏析落实点)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本诗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岁的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漫游,《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望岳》中的诗人:年富力强,意气风发。《春望》中的诗人:垂垂老矣,沉郁悲痛。

问3:诗人写这首诗年仅45岁,却已“白发”,而且稀到“不胜簪”的地步,这可能吗?是什么使诗人如此? 是“感时”,“恨别”所致。是“国与家”共同的打击所致。是因为“艰难苦恨繁霜鬓”。

诗的最后两句给我们勾勒了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心情沉郁痛苦。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频频搔发,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问4:相比《望岳》,诗人的气度是不是变小了?例如诗中先忧国,再思亲,最后写到自己的衰老。从背景上看: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

从年龄上看:从裘马轻狂、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历尽沧桑、日渐衰颓的“老年”; 从情感上看:由壮志凌云的豪情到对国家命运前途忧虑的悲情,从胸怀上看:都是广大的胸怀,《望岳》更凌厉自信,《春望》更深沉蕴藉。

问5:比较《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这两首诗一悲一喜,然而你能否找到他们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的相同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诗人的天赋就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闻一多

小结:家与国紧密相连,个人和民族血脉相融。以爱家之心爱国,以忧国之心忧家,心系国家,胸怀天下。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爱国方式,这一直是圣哲先贤思考问题的方式。“家国天下”的背后,有高尚的情感,更有精神的智慧。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也是杜甫伟大之所在。

整体赏析

问1: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痛。

问2:作者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抒发的? 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炼字。

借助自身形象描写。

问3:面对同样的景致,为什么作者会产生忧国之思?从你了解的杜甫说一说。背景:知人论世部分。(具体材料见后面附件)奉儒守官的家世 壮志凌云的理想 艰难坎坷的经历 悲悯博爱的胸怀

问4:让我们来共写一段话,“望”杜甫的一生,看杜甫的诗歌,他是(饱经风霜)的杜甫,他是(忧国忧民)的杜甫,他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杜甫,他是(温柔慈爱)的杜甫……

本课总结

杜甫的其他忧国忧民的诗句拓展品析: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755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757年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768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去世前 结课ppt: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结课朗读:

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思想已经溶入了他的血液!他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总是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黎民的苦痛,他总是坎坷不幸的,但他也总是令人敬仰的!他的生活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巅峰!让我们带着对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的景仰,来一起朗读《春望》。结课语:

十三年后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不得不继续漂泊,59岁那年,他在一叶小舟中悄然离世。他的生命是那样坎坷脆弱,而他的精神却那样不朽永恒。他的厚重与伟大,不是我们这个年龄能完全理解的,因为杜甫是一首要用一生来解读的诗,杜甫是一曲要用灵魂来倾听的歌!板书:

主板书:

春望

——沉郁的家国凝望 己——家——国 老——离——破

副板书1:感时、恨别

副板书2:抒情方法:借景抒情;借助炼字;借助形象。

第四篇:《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欣赏他们为创设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诵读是教学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种善于倾注强烈感情的诵读既能让我们体会“无地-沙鸥”的凄凉落魄;又能使我们回味苏轼李白的豪放不羁„„ 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的能力,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都较以前大大改变。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2.过程与方法

⑴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⑵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促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二、关于杜甫和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如何学习诗歌?

第一招:多读——读出诗韵

1、读准字音

2读出重音和节奏 3读出疑问

第二招:多思——感悟诗意、品味诗情

四、合作探究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五、中考链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六、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

2、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第五篇: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清华附中邱晓云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品味词语、借景抒情、再造想象的方法来欣赏诗歌。

知识目标:深入理解本诗,扩展了解杜甫其他相关诗歌,初步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教学重点:

首联和颔联的赏析。

引领学生感受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

颔联的理解和玩味。颈联和尾联的深度开掘。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杜甫。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唐王朝受到巨大震动。

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诗人在都城长安写下了一首不朽的五律——《春望》。这首诗是我们儿时就已经能琅琅背诵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它,用更细腻的视角,更深厚的感情来触摸诗歌所表达的精神世界。

首先,请同学们一齐朗诵本诗。

赏析首联 问1: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么在首联中作者都望到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问2:你认为在这四个描写对象中作者着力要体现哪一个事物的特点?为什么?(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

国之破。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

国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词典词条)

开篇即是春望所见,先用“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两句合而观之,便是说望见春天被攻破了的长安城,山河之上草木丛生,榛莽遍地。这一联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仍在,但是国已政权陷落。草木春深,但是城已残破不堪。

问3:宋代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在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品析词语赏析法落实点,自选式)

试析:

破:着一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

在:青山不言,流水永恒,更衬李唐之倾颓惨境。(略)春:春回大地,应生机勃勃,草长莺飞。(略)深:乱草遍地,林木苍苍。重点赏析“深”:

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这深就是《黍离》中的彼黍离离,就是《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桥边红药,就是《乌衣巷》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贵胄名门的郊游喧闹不见了,市井黎民百姓的劳作平淡不见了,再没有那摩肩接踵、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商铺林立、行旅如织的富盛,只见枝繁草盛满眼绿意,墙倒城坏千门闭锁。疮痍遍布,满目凄然。一个“深”字,草木深深,意味深长。“草木深”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

背景对比:

昔日长安城: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杜甫《丽人行》)今日长安城: 破

小结: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对照强烈,出人意料。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为全诗渲染了悲怆的气氛。(本段引述鉴赏辞典语言)

赏析颔联

问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历来有两种翻译的版本,谁来试着给大家翻译一下?

第一种:人溅泪惊心。第二种:花鸟溅泪惊心。(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问2:那么你认为哪一种好呢?

第一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

第二种,以花鸟拟人,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倍增其哀乐。两说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

问3:这一联中的“溅”和“惊”两个字用得甚好,请用简洁的语言批注这两个字的妙处,写在老师发的纸上,写好之后撕去背胶粘到前面的纸上。(品析词语赏析法落实点,指定式)

溅:含悲带愤,感情浓烈。惊:敏感惊恐,心灵柔软。

小结: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到此所望结束了,诗人后两联由悲痛国事转为想望亲人。

赏析颈联和尾联

介绍背景:

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

引诗拓展:

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至德元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

本诗背景: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问1:“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忧虑,焦急。

问2:对比诗人的《望岳》和本诗的尾联,想象一下两首诗中的诗人形象有何不同?(再造想象赏析落实点)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本诗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岁的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漫游,《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望岳》中的诗人:年富力强,意气风发。《春望》中的诗人:垂垂老矣,沉郁悲痛。

问3:诗人写这首诗年仅45岁,却已“白发”,而且稀到“不胜簪”的地步,这可能吗?是什么使诗人如此?

是“感时”,“恨别”所致。是“国与家”共同的打击所致。是因为“艰难苦恨繁霜鬓”。

诗的最后两句给我们勾勒了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心情沉郁痛苦。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频频搔发,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问4:相比《望岳》,诗人的气度是不是变小了?例如诗中先忧国,再思亲,最后写到自己的衰老。

从背景上看: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

从年龄上看:从裘马轻狂、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历尽沧桑、日渐衰颓的“老年”; 从情感上看:由壮志凌云的豪情到对国家命运前途忧虑的悲情,从胸怀上看:都是广大的胸怀,《望岳》更凌厉自信,《春望》更深沉蕴藉。可以比较《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5:比较《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这两首诗一悲一喜,然而你能否找到他们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的相同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诗人的天赋就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闻一多

小结:家与国紧密相连,个人和民族血脉相融。以爱家之心爱国,以忧国之心忧家,心系国家,胸怀天下。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爱国方式,这一直是圣哲先贤思考问题的方式。“家国天下”的背后,有高尚的情感,更有精神的智慧。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也是杜甫伟大之所在。

整体赏析

问1: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痛。

问2:作者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抒发的? 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炼字。

借助自身形象描写。

问3:面对同样的景致,为什么作者会产生忧国之思?从你了解的杜甫说一说。背景:知人论世部分。(具体材料见后面附件)奉儒守官的家世 壮志凌云的理想 艰难坎坷的经历 悲悯博爱的胸怀

问4:让我们来共写一段话,“望”杜甫的一生,看杜甫的诗歌,他是(饱经风霜)的杜甫,他是(忧国忧民)的杜甫,他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杜甫,他是(温柔慈爱)的杜甫„„

本课总结

杜甫的其他忧国忧民的诗句拓展品析: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755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757年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768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去世前 结课ppt: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结课朗读: 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思想已经溶入了他的血液!他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总是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黎民的苦痛,他总是坎坷不幸的,但他也总是令人敬仰的!他的生活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巅峰!让我们带着对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的景仰,来一起朗读《春望》。

结课语:

十三年后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不得不继续漂泊,59岁那年,他在一叶小舟中悄然离世。他的生命是那样坎坷脆弱,而他的精神却那样不朽永恒。他的厚重与伟大,不是我们这个年龄能完全理解的,因为杜甫是一首要用一生来解读的诗,杜甫是一曲要用灵魂来倾听的歌!

板书: 主板书:

春望

——沉郁的家国凝望 己——家——国 老——离——破

副板书1:感时、恨别

副板书2:抒情方法:借景抒情;借助炼字;借助形象。

附:

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他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的著名诗人,做过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

杜甫早慧,七岁便开始学诗,他自己回忆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读书破万卷”(《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群书万卷常暗诵”(《可叹》)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十五岁“出游翰墨场”(《壮游》)时,他的诗文已经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二十岁后,杜甫的生活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到了成都,后再度飘泊,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大历五年(770)冬,已半身偏枯的诗人贫病交困,漂零在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的一叶扁舟上,写下《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这首三十六韵的长诗,诗中有句“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为念。除了摇舟的橹夫和一盏残光的萤灯与他作伴之外,仅剩下凄苍肃立的青山和瑟瑟入骨的寒风,几天后,诗人便溘然长逝了,终年五十九岁。

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四十三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空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抱负,却始终未得到重用,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中,因此,能更深刻地体察到当时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出来。杜甫的诗,人称“诗史”。杜甫用他的诗,描写了安史之乱前后的许多重要事件,描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沉郁顿挫的诗句表达了他深沉而伟大的忧国忧民的感情。

下载《春望》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望》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春望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春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激......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新安中心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发挥他们的主题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2、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读出诗的节......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2、 3、 感受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品味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体会诗歌沉郁悲壮的意境。 二、导入 题目......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沙河市第九中学 石凯鑫 一、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和节奏掌握作者基本文学常识。 2、读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及“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蕴含的感......

    《春望》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困居长安之时,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国都残破,春城草深,一破一深,令人怵目惊心。诗人在......

    春望 教学设计

    春望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3.反复诵读,背诵诗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涵,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课时安......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诗文,背诵本诗并了解相关背景; 2、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3、 通过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诗歌......

    《春望》 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