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历史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巩留县高级中学教师同课异构大赛
高二年级历史
郭英
课题 第一课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授课时间:2016.3.30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孙中山探索革命真理、创建中国同盟会和提出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史实,体会孙中山追寻救国之路的艰辛历程及其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了解孙中山在缔造中华民国、推翻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过程中的历史功绩,探讨孙中山在推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了解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斗争及领导护法运动的历程;探讨孙中山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历史意义,对孙中山的先驱作用做出客观独立的历史评价。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了解孙中山前期革命经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时代发展和人物心路历程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建构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再造共和、组织护法运动、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历史轮廓的同时,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革命的活动与革命理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孙中山组建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举行广州起义等活动,展示了一个革命先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通过学习,应积极继承和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史实。巩留县高级中学教师同课异构大赛
高二年级历史
郭英
2、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改组中国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学说。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2、如何理解孙中山不断革命、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工具:课件、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解析单元引言导入
学生阅读单元引言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觉醒”的含义是什么?“觉醒”:不再是本能的反抗(民族独立),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方向——发展资本主义!
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亚洲觉醒”有何必然性?必然性: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课讲授
一、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一)从“医人”到“医国”(阅读内容)原因:民族危机的刺激; 史料过渡: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 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巩留县高级中学教师同课异构大赛
高二年级历史
郭英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6月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1、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方法和目的而言)有何变化? 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二)从“改良”到“革命”
1、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
2、开始的标志: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
3、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1)创立同盟会: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革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党 概况:1905年东京,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展开复习)
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性: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意义: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过渡:之后革命党人又发动了数次起义,仍归于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尤其是黄花岗起义,孙中山高度评价:“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止,不半载而武昌之大巩留县高级中学教师同课异构大赛
高二年级历史
郭英
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当孙中山在美国芝加哥筹措起义经费,中国传来了革命胜利的消息。
(2)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 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颁布《临时约法》:内容和意义(材料)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请回答:
1、选自何文献?什么时间颁布的?
2、依据材料判断制定原则是什么?
3、此文献的颁布有何意义?
思考: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实现了民族和民权”是否正确?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主义”,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
②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通过了宪法,但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有名无实,所以,“民权主义”并没有完成。
意义:辛亥革命有那些重要的历史功绩?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巩留县高级中学教师同课异构大赛
高二年级历史
郭英
②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直接的结果)。③制定《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深远的意义)。⑤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1913—1922)名称 时间 起因 经过 结果
二次革命 1913 宋教仁遇刺及“善后借款” 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 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而失败
护国运动 1916 袁世凯复辟帝制 发表《讨袁宣言》 《第二次讨袁宣言》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第一次
护法运动 1917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借助西南军阀,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 遭到西南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第二次
护法运动 1921-1922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当选非常大总统,准备组织北伐 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问: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大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①政党:革命党组织涣散,缺乏凝聚力。②纲领:三民主义有重大缺陷。
③军队:利用军阀打军阀,没有自己的武装。④群众:脱离工农,缺乏群众基础。
(2)客观: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力量强大。(3)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说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走到了尽头。巩留县高级中学教师同课异构大赛
高二年级历史
郭英
孙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有改弦更张(斗争纲领、斗争方式、力量依靠等),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孙中山认识到了吗?(认识到)
“革命以来叠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所致。因此,第一点要打破军阀,第二点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这促使了他新的转变
(三)从“旧民主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四)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1、条件: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旧三民主义为指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中共的帮助 材料练习:
材料一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1924(1)俄国革命指什么?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2)材料一中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复习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联系必修三专题四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国共合作的实现:1924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大革命开始标志)
3、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复习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二、孙中山逝世
1925年3月,59岁的孙中山因为肝癌晚期在北京去世。临终前,孙中山留下了人所共知的《总理遗嘱》,第一段是这样说的:“余致巩留县高级中学教师同课异构大赛
高二年级历史
郭英
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救中国“和平,奋斗,救中国”。尽管孙氏已死,但他的精神永存人间,这就是“浩气长存”。他最终留给人们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名言。
三、孙中山评价 评价人物,理性分析 你如何看待这位20世纪引领历史的先驱? 提示:名人眼中的孙中山:
象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毛泽东
他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列宁
他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鲁迅
先生不仅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向全人类指明了一条自由之路,我们在印度把他看做如同我们的国父圣雄·甘地一般。
——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孙中山精神:
评价认识: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或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最终走上国共合作之路。
七、课堂小结: 巩留县高级中学教师同课异构大赛
高二年级历史
郭英
孙中山先生一生努力,“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无人怀疑,他的名声和威信也正是靠人格魅力建立起来的。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①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⑤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⑥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进程。
八、板书设计
一、孙中山一生四大转变 从医人到医国的转变 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 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二、孙中山逝世
三、评价孙中山
第二篇: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
认识平均分
二年级数学组
同课异构
除法的初步认识---认识平均分
教学内容:课本第50.51.52页内容以及相关习题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理解平均分。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3.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同时吗,感受数学与沈国的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课件出示情境图)“森林里的小动物今天要举行盛大的聚会,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都来了哪些小动物?”
二、探究新知:
师:“宴会开始了,面对这么多诱人的食物,小动物们都馋坏了,看,小熊猫正盯着竹笋呢,你知道它在想什么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竹笋分给小熊猫,该怎么分?
1、随意分。“请拿出自己的圆片代表这六个竹笋分一份。学生自由分”
(1)交流分法。
(2)老师概括分法。观察分法每一份不一样多和同样多。“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理解平均分(1)尝试平均分
A 引导学生根据信息窗提问题,“平均每个猴子分几个桃子?”刚才同学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熊猫分了竹笋,他们这样分很好,猴子也要求平均分,12个桃子分给三个猴子你能提个问题吗? “你会这样分么?”
B 学生拿出来自己的12个 圆片代表桃子分一份 C 交流分的方法。
D 归纳方法:“尽管我们刚才分的方法不一样,我们都最终得到了一个结果,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4个,也就是说,你们都是平均分。(2)体验平均分。
A 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每只小兔子分四个萝卜,这些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兔子? B 学生分一份,然后交流分法 C 动态演示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课本第52—53的1、2题(2)开放练习:用学具摆一摆:
12人排队每个排有6人,可以排成几排? 12人排队排成4排,平均每排有几人?
四、概括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同桌说一说。然后汇报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教学反思:
本节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从而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一开始我就以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情境图)“森林里的小动物今天要举行盛大的聚会,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宴会开始了,面对这么多诱人的食物,小动物们都馋坏了,看,小熊猫正盯着竹笋呢,你知道它在想什么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竹笋分给小熊猫,该怎么分?”班级里没有象别的班级出现的可喜之处。,此处的设计线条比较粗,所以导致学生回答没有出彩的地方。
问题的提出,使学生陷入思考,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观察分法每一份不一样多和同样多。师顺时归纳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主题的导入让本节的重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接下来的环节是尝试平均分、体验平均分:在这两个环节里,我充分让学生摆了说,说了摆,从而明白这两种方法都是平均分。动手操作中,孩子们充分感知,理解了平均分的真正含义。
本节课节奏略显慢了些,不够紧凑,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涨,而我略显得拘谨。教学语言依然不够精练,教学设计的理念不够突出,教学方法有待改善,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第三篇: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教案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裕丰园小学 童彩红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从小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仪、电脑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列式并计算。
难点: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学具准备:小棒。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电脑课件出示图:
公园里各个角落都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和塑料瓶。师:这是教师今天特意去公园拍摄下的,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话,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塑料袋和塑料瓶。
师:这都是人们留下的,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美丽的公园将变成了什么样呀? 学生想象,并发表简短的感受。
师:是呀,有三个小朋友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决定一起来收集这些塑料袋和塑料瓶。
二、新课教学
1、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一起来认识这三个小朋友。生说出三个人的名字:小林、小红和小青。师:他们好像正在讨论着什么事情,谁知道? 请学生读出三人的对话。
找出数学信息:小林:收集26个塑料瓶
小红: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3个
小青: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少4个
2、提出问题:
师:根据他们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1)学生摆小棒,小组交流讨论。(2)集体交流反馈。师:这个问题谁能解决? 生:23+6=29(个)
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呢?
生1:我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小林有23个,我就先摆23根小棒,小红多了6个,我就再增加6。23增加6可以用加法算式23+6来表 示。
生2:小红说我收集的塑料袋比小林多6个,也就是说在小林23个的基础上再多加6。
师小结:原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就是用加法的,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我可以提出,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师:你能摆一摆小青收集的塑料袋的个数吗?
3、学生动手摆,然后表示。
教师对着学生摆的小棒提问: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出算式:26-4= 教师提问: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因为小林收集的塑料袋是26个,小青收集的比他少4个,就要从26个里减去4个。
师小结:哦,小红比小林多,我们就是在26的基础上加,现在小青比小林少,我们也就在26的基础上减。
师:通过他们三人的努力,公园漂亮了许多,而且环境也得到了保护。
4、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全班齐读。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的第1题。课件出示图。
(1)观察图,找出已知条件。(2)学生同桌摆小棒。(3)独立列式。师: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42+6=48(只)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笑笑比淘气多6,也就是比42多6,所以就是42+6
2、练一练第2题。(1)观察图,弄清题意。
师:“我们班再捐12本书,就和你们班捐的一样多”这句话怎样理解? 生1:也就是说笑笑班没有淘气班捐的多。生2:应该比淘气班少12本。(2)独立列式计算。
3、比比谁算得快(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看图提教学问题。投影出示图。
师:图上告诉我们哪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小组交流。(2)集体反馈。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应用题,说说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作业。
1、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3题。
2、完成第4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
(做完后集体订正)
第四篇: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课题研究资料 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中卫九小 孙守福
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例2,练习十八第7、8、9、10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并能在计算中灵活运用。
2.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 :把下面各数改成百分数:
0.02= 1.5= 1.004= 8=
(说说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2、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1)课件出示: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牙病的学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1/5,春蕾小学有750名学生,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独立列式解答。)
(2)、出示例2: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牙病的学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20%,春蕾小学有750名学生,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
(3)过渡: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是一样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课题研究资料 教学设计
少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二、尝试探究: 1.自主探究,尝试探疑:(1)自主列式计算。
(2)百分数不能直接参与计算,可以把百分数转化成什么数来计算?百分数转化成小数和分数分别是怎样转化的?并写出两种转化的计算过程。
2.小组合作,解惑答疑: 百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是什么?转化成分数的方法又是什么? 3.展示互动,点拨释疑:(1)小组展示交流两种解法及转化方法。
(2)总结建模:百分数转化成小数方法: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直接写成小数。(概括为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去掉百分号。)百分数转化成分数的方法: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再直接用分数乘法计算。(强调,其实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3)完成书中例1的省略号,总结快速转化的方法。
三、学以致用: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第3题(熟练百分数化为分数,小数的方法。)(根据及格率的意义求及格人数)
2、练习十八的第7、8题.(利用数轴和表格熟练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3、一辆自行车原价是312元,现价是原价的85%,现价是多少元? 4、4、某商贩今日购进水果36千克,卖出去了60%,还剩下多少千克水果没有卖出?(先求剩下的百分率,再求剩下的水果重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在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在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时要注意百分数不能直接参与计算,要先把百分数化为分数和小数再进行计算。)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八的第9、10题.
第五篇: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推荐]
同课异构,共放精彩《背影》资料
(三)34中 程景喆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提第3期 徐绍仲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
余映潮老师评议说,《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以上三例,各具特色:
从教学思路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学是从篇首计至篇末;例二为选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
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务的聚集。教学的“切口”越
来越细小,计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
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人物分析、场境分析、情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所有的内
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动词”这个中心。
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
书。
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
1、如何就些设计再加以改进;
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
合;
3、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 细细地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是这样设计《背影》的教学的。
1、直接导入,然后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细读文章。
2、听写词语,做法是教师读词语意思,学生写出文中的词语。祸不单行、奔丧、狼藉、赋闲。
3、让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前三段,把词语连贯起来复述一下刚才阅读的内容,教师可作些复述指导或是补
充。
4、让学生思考一下文章写到“背影”一共有几次,其中详写了哪一次,找出并让学生朗读。
5、教师朗读这段文字,朗读之前让学生仔细思考:老师可能会故意漏掉哪些词语。故意错漏的词语是:黑布、布、蹒跚地、用两手、两脚、肥胖的、向左。再让学生比较这些词语用上和没用上有何区别。教师解读:“黑”指奔丧;“布”印证“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赋闲在家”;为什么会“蹒跚”?写出了父亲此时的情况,与年纪大,肥胖等一系列词语相照应。“向左”为什么会“向左微倾”?让学生试着攀爬一张桌子,“向左微倾”正是一般人不包括左撇子攀爬的状态。
6、“我的泪很快下来了”,为什么这样说?联系全文,看看文中一共写到了我几次流泪,这都是怎样的眼泪? 教师解读:“簌簌地流下眼泪”言指眼泪之多,家中景况不佳,是哀伤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都指流泪之快,为什么会快?因为开头写到我暗笑他的迂,现在为此感到羞愧,内疚。让学生朗读结尾,思考“在晶莹的泪光中”为何不写成“泪珠”?学生讨论之后,让学生做一个说话练习,以“我为开头说一段话。经过练习渐成如下一些共识:第一人称宜写自己的感受,而第三人称不宜写内心活动。但文中有一个用第三人称写内心感受的例子。“心里很轻松似的”,让学生理解到了“似的”一词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对第三者心理活动的一种揣摩,这里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挖掘的。
7、文章的外貌描写有什么特别之处?注意文章抓住了什么来尽力描写?
教师解读:文章抓住的正是衣着(黑布小帽、黑布褂、深青布棉袍),表现了一种青灰色的基调,营造的是一种惨淡、低沉、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一种悲哀的情感。但在这种凄凉的气氛中,橘子的红、我身上大衣的紫色却是那样的夺目,那样的温暖!服饰往往蕴含着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背影》一文中的服饰正
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1)、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亲情味,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总是重礼仪而轻人伦,而在表达方式上重行为而轻言行,“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文章中的父亲正是一位旧知识分子品行的写照。(2)、一个人的背影表现的是他生活中无言的负重的特质。表达的正是父爱的厚重与含蓄。
(3)、服饰是父子两人无奈的栖息地,时代的特色,生活的忙乱,前途的迷惘都能在服饰中找到它的影子,成为一种烙印,表现着人群的政治地位与生活特征。父亲正是农耕社会里的典型的穷苦读书人的服饰----连用三个布字体现着贫穷、寒碜与潦倒,正是旧社会下很多读书人的共有特征。“好以天无绝人之路”,是那种读书人无奈的一声叹息。尽管如此,在传统的文化传统中,不论多么贫穷,总是要送孩子去读书,还要预备一件紫毛大衣。“紫”象征着大红大紫,在朱家算是一件华贵的服饰,不仅寄托父爱之情,更体现着对儿子的期待,和父亲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8、关于文章主题,视学情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主题性的探究:文章表现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朱自清自己曾说过:我写《背影》是为了父亲的那一句话----“到那边要来信”,“每当我读到这封信中的一句----大去之期不远,无不泪如泉涌”。慈爱是父亲的代名词,忏悔却是子辈的感情基调,是对父辈的认可与趋同,对晚辈的否定批评。“这是传统的文化,一旦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如同地震。”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读到这篇文章时我们还在感动着,那就是集体无意识统治了我们的生命意识:亲情的回归,跨越两代人的阻隔,而亲情的回归必然纠缠着两代人的生命感悟与理解。
陈老先生说“聚集课堂,关注过程,细节决定成败”。的确如此,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应该落实在我们具体的语言教学环节中。传统并非落伍,返朴归真是一种大智慧。语文课没有细节,就没有价值。这节课告诉我们语文课“既要与时俱进,也要返朴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