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溪巴赫(沪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肖复兴
一、教学目标
1.领会借“小溪”的意象来写巴赫音乐、巴赫品格,以实写虚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展现人物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难点
小溪意象及其与巴赫品格、巴赫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分析文章思路
一、导入
从化抽象为具象的古诗句中引入课文。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通“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以物喻物。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以物喻情。
肖复兴,北京人,祖籍河北沧县,《人民文学》副主编。1978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分析文章思路(重点)
肖复兴《在时间中流淌的音乐》中说:我觉得谈音乐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有资格来谈一谈音乐的。
面对其他古典音乐家他娓娓道来。而唯独面对巴赫时,他拘谨得象一个小孩子。让我们走进肖复兴的《小溪巴赫》。
概括文章段意,分析文章思路(重点)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具体步骤:
1.学生通读课文。2.学生概括段意。
3.在学生梳理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明确:
第1、2段:写自己一直想写一写巴赫,却又不知该怎么来写,因为“巴赫确实太伟大了,太浩瀚了”。
第3、4段:过渡段。指出巴赫名字德文的意思开启了我的写作思路。
第5、6段:写巴赫的音乐价值由埋没到被发现的过程,就像小溪即使弱小却能常青常绿。
第二篇:高一语文小溪巴赫
《小溪巴赫》
教学目标:
通过品味语言,理解和领会小溪与巴赫及巴赫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作者将人物与意象融合的写作手法;
领会作者通感手法的运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教学重点:
理解小溪,巴赫及巴赫音乐三者融合的特定涵义。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领会作者是如何将小溪,巴赫及巴赫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教学设想:
深入文本,先从整体上感知全文,然后从文章的核心段落入手,借助对关键字词语句的把握,带领学生慢慢理解小溪之于巴赫及巴赫音乐的涵义,寻找三者之间的联系,再从单元学习的角度理解编者,作者,小溪,巴赫及巴赫音乐的关系。推进课堂教学的途径主要是默读,讨论,朗读,细品。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解题:“小溪巴赫”的含义? 二.分析课文,疏理结构
1.阅读第十段,猜想巴赫的生平经历,性格及音乐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用资料印证学生的猜想)①
一生经历:坎坷不平,历经磨难(学生先回答,然后老师用幻灯片展示资料)
贫困死亡(9岁父母双亡,作父亲后有11个孩子相继死去,与富裕舒适的生活绝缘)月光抄谱(因为专横的哥哥的阻挠,在月光下偷偷抄谱)
牢狱之灾(因为辞职而惹怒公爵,被投入监狱,三个多星期以后才被释放)
②性格特点:
“不会恣肆狂放,激情万丈得让人震撼。”——不会抱怨,不会大声疾呼,向命运宣战 “不会一曝十寒,不会繁枝容易纷纷落,不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会消沉,失意 “而总是一如既往地水珠细小却清静地往前流淌”——内向沉静,意志坚韧
③音乐特点:
“它拥有这巴洛克特有的稳定、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
“它只是你的眼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珍珠项链般地挂在你的脖颈上,或悄悄地湿润着你的心房。”
用幻灯片展示别人对巴赫音乐的评论
“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虑到拿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
——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
(让学生朗读,然后挑出最关键的词——天真纯朴)
(在这里我们似乎已经理解了小溪,巴赫及巴赫音乐的含义,但是显然作者不可能仅仅凭借这一段来让我们彻底理解三者的关系,那就让我们继续阅读其他的段落,通过三个“这”字的理解来看作者究竟是怎么将三者融为一体的。)
2.理解三个这“这”字的含义
①“这才是小溪的性格和品格。”中的“这”含义是什么?
——稳定、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 为什么说得是小溪而在九段说到了大河?
大河——“澎湃,浪涛卷起千堆雪” “冰封,断流,干涸” 对比
小溪——“清清的,浅浅地流着”
用对比突出小溪的特点。
②“这就是小溪的意义吧?”中的“这”又是什么含义?
——不会因时间久远而苍老,相反却能常青常绿。
出土文物:没有生命力,失去了现实的价值,不能够再使用
陈年老酒:时间越久,酒味越醇,越有价值
这个“这”与前一段的关系是什么?
巴赫及巴赫音乐与小溪的连接点 偶然——必然
紧要的中转站
③“这就够了,这就是小溪的伟大之处。”的“这”的含义是什么?(与编者的关系)涵义升华
——当世事变迁,时代更替,岁月流逝,“小溪却一如既往,依然涓涓在流,清清在流,静静在流。”
默默无闻,默默奋斗,悄然来,悄然去 小溪滋养着万物生灵
巴赫滋养着后代音乐家
联系编者,作者,小溪,巴赫及巴赫音乐五者的关系,从单元学习的角度理解伟大人物的平凡可亲的一面。
3.前四段写了什么?与第三个“这”有什么关系?(与作者的关系)
因为巴赫太伟大了,作者觉得不可把握,所以欲言又止;但是一次偶然,作者看到巴赫名字的德文原意,一下子“豁然开朗”,便提笔书写。
第三个“这”是对作者豁然开朗的原因的回答,由不可把握到可以将抽象具体化为可把握的物象。
(展示幻灯片图示,请学生根据图示贯通全文,老师作适当的点拨和总结。)
4.最后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小溪意象的融通,作者深挚赞颂的延续)
在探索和思考中,巴赫与小溪所拥有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已然清晰,但作者仍然没有停笔,似乎心中还有千言万语没有表达,那么就让作者心中的所有的对于巴赫的赞美之情在巴赫音乐的流动中延续,一如那“涓涓在流,清清在流,静静在流”的小溪。全体同学在巴赫的音乐中朗读全文。5.这两段文字的特点是什么? ——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定义:“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举例:“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嗅觉移植为听觉,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
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对巴赫音乐的听觉感受转化成视觉的形象化体验,在优美的文字描叙中倾诉着对巴赫的颂赞和慨叹。
三.拓展作业:
模仿这篇文章的题目以及第十段文字写一段关于贝多芬,李白或其他伟大人物的文字。(60字左右)
板书
小溪巴赫
涓涓在流
巴赫
→
清清在流
←
巴赫音乐
(本体)(内向沉静)
静静在流
(天真纯朴)
↓
↓↓
↓
小溪
(喻体)
(静谧安详,清澈见底)
第三篇:师说教学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师说》李秀英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句式的多样(意动用法等),做到句句落实,学生得以正确运用。
2.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3、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三、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言词语。字音: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无长()无少官盛则近谀()郯()子之徒其可怪也欤()李氏子蟠()经传()贻之()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也。()○2或师焉,或不焉()重点实词:(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读(用单竖线划出朗读停顿)○
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2、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
○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四、翻译句段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四篇:《离骚》节选(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15.《离骚》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2.技能目标
了解“骚体诗”的主要特点,理解《离骚》中对比、象征手法的作用;背诵部分章节内容。3.情感目标 走向高考
识记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学习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教学难点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
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二.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本文选自《楚辞》。(投影)2.整体感知 ⑴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⑵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五篇:死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了解反讽手法。
2、过程与方法:提高读诗的能力,了解闻一多三美的主张,品味“死水”的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死水》中的“三美”,感受诗歌的艺术美,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领会诗歌中蕴涵的爆发力。【学习方法】
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
2、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相结合。
3、采用感、读、品、议四步法教学。【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把握诗歌地语言和意象。
3、通过诗人的语言和意象领会诗人地感情,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闻一多先生及诗歌背景介绍
闻一多,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他的诗风沉郁凝重,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主张,主要作品有诗集《死水》、《红烛》。闻一多潜心钻研古籍,中国传统文化造诣极深。同时,闻先生的爱国之心也是众所周知的。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这两个方面促使了闻一多先生众多著名爱国诗篇的问世。1946年7月15日,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暗杀,被国民党卑鄙手段刺杀于昆明。
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创造者,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理论,提出要给新诗以艺术的限制和规范,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闻一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的诗风沉郁凝重,语言绚丽精炼,对仗工整,为开创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格律诗作出了有益的贡献。闻一多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
写作背景
三、感、读、品、议四步法
明确:闻一多先生的三美理论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歌在运用的词藻要有绘画的效果;
音乐美,主要是指诗歌音节和旋律的美;押韵,节奏,平仄;
建筑美,指的是诗歌结构形式上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结合三美理论,运用四步方法感知课文。【感】
建筑美